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JSⅢ-12苏州玉雕民间美术JSⅥ-15金山石雕民间美术JSⅥ-16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JSⅥ-16光福核雕民间美术JSⅥ-17苏州泥塑民间美术JSⅥ-20苏州灯彩民间美术JSⅥ-22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9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22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JSⅩ-1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JSⅩ-3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古琴艺术民间音乐JSⅡ-8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JSⅡ-11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4吴歌民间文学JSⅠ-6苏绣民间美术JSⅥ-7第二批省级第三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JSVI-35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2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3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闵氏伤科传统医药JSVⅢ-9郑氏妇科传统医药JSVⅢ-9苏南水乡婚俗民俗JSX-14湖甸龙舟会民俗JSX-15★锡剧传统戏剧JSIV-4★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JSVI-24★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1★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8★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金村庙会民俗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年份:2007作者:高福民吴国良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吴王阖闾使伍子胥相土尝水,造作大城”揭开苏州的历史序幕后,苏州在开放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春秋时吴国崛起,苏州初露锋芒;两汉六朝间,苏州成“江南一大都会”;唐宋以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让世人称羡;明清两代,领时代风骚,在文化领域形成了苏州称其为“雅者,四方必以之为雅”的社会风尚。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苏绣,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苏州评弹,古琴艺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剧等。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声腔、剧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花园中的“兰花”。

昆曲起源于14世纪的中国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是苏州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结合。

它以优美的歌词、优美的风格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

它用鼓和板来控制歌唱的节奏,以曲笛和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苏绣是苏州的地区刺绣产品,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湘绣、粤绣、蜀绣齐名,其发祥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优美,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风格精美,被誉为“东方明珠”,中国苏绣的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刺绣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奖项。

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精美的苏绣(环绣山庄牌)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江苏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

“碧螺春”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此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色,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旋状,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千年历史,因产自苏州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代时被列为贡品,洞庭(山)碧螺春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江苏著名特产。

碧螺春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具有细秀的特点。

“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茅”可以从嫩芽和嫩叶的嫩度看出。

汤色清亮,浓郁醇厚,清新爽口,回味悠长。

碧螺春绿茶的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采制技艺,分为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个工序。

初中语文作文学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中语文作文学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中语文作文学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们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简单来说,就是那些传承了几百年,代代相传,却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苏州的园林、丝绸、苏绣、评弹等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哦!让我们来聊聊苏州的园林吧。

你们知道吗?苏州的园林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江南园林甲天下”。

这里的园林,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每一座园林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比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狮子林的“狮子林中狮子吼”,还有留园的“留园春色满园关不住”等等。

这些故事,都是苏州园林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苏州的丝绸。

你们知道吗?苏州的丝绸可是有着世界闻名的美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就已经开始了丝绸的生产。

到了唐宋时期,苏州的丝绸更是达到了巅峰。

那时候,苏州的丝绸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呢!而且,苏州的丝绸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色彩鲜艳、图案繁多。

所以,很多外国人来到苏州,都会被这里的丝绸所吸引。

再来说说苏州的苏绣吧。

你们知道吗?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苏州的一大特色。

苏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苏绣的特点是线条细腻、色彩丰富、形象逼真。

而且,苏绣还有很多吉祥图案,比如福字、喜鹊等等,寓意着美好的愿望。

所以,很多苏州人家里的窗帘、床单、衣服上,都会有精美的苏绣图案。

我们来说说苏州的评弹吧。

你们知道吗?评弹是苏州的一种地方戏曲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评弹的特点是唱腔优美、表演生动、故事感人。

而且,评弹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比如《珍珠塔》、《梁祝》等等。

这些剧目,都是苏州人民智慧和才情的结晶,也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很多,每一个都承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心血。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要学会珍惜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光大。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历史上一直是极具文化性的城市,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摇篮之一。

自2006年起,苏州市就着手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摸索出具体的维护措施和条件,并实施各项保护措施,并繁荣发展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至今,苏州已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政府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种地方文化的记忆,也为苏州的文化保护活动提供了建设性的贡献。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的记忆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

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习俗、表演艺术、传统技艺、文字文献、宗教礼仪和风土人情等,从而构成苏州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苏州当中的一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苏州的文化名片,也是苏州的著名地标。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代表,也是苏州的文化瑰宝。

苏州园林的风格是传统中国园林的精华,包含了古代审美观念和技术。

2、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苏州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拙政园建筑最胜之处在于它融合了栽培艺术、自然生态、观赏性和赏心乐事,使游人几乎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们的生活。

3、传统技艺:苏州人从古至今也一直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技艺。

2011年,苏州有10项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们分别是:活版印刷、糖画、染织、石雕、剪纸、烧陶、木偶、蜡染、编织和竹雕。

这些传统技艺的制作者以自己的技能和劳动,不断地将苏州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使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4、舞蹈:苏州人民有着极为丰富的舞蹈传统,被视为中国民族舞蹈的代表。

1996年,苏州有7种舞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把灯舞、钱币舞、拔剑舞、秦淮舞、苏州拨浪鼓、琵琶舞和花筝舞。

苏州的非遗项目

苏州的非遗项目

苏州的非遗项目包括:昆曲、古琴、端午习俗、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吴歌、古琴艺术、江南丝竹、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苏州评弹、桃花坞木版年画、苏绣、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制扇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端午节、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中医传统制剂方法、苏州灯彩、泥塑、虞山琴派、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光福核雕、苏州玉雕、滑稽戏、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苏派盆景技艺、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传统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吴地宝卷、民俗苏州轧神仙庙会、金村庙会和圣堂庙会。

初中语文作文学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中语文作文学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中语文作文学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非遗,我眼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哎呀妈呀,说到非遗,我可是两眼放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你知道吗?苏州可是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宝库,里面藏着好多宝贝呢!首先得说说苏州的刺绣,那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哦。

你看那绣花,针脚细密,色彩鲜艳,简直就是艺术品中的艺术品!而且啊,苏州刺绣不仅仅是好看,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说,那“双喜临门”的图案,寓意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真是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再来说说苏州的园林,这可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每一处都透露着古典美的气息。

比如拙政园,那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里面的湖、桥、廊、榭,每一样都是精心设计的。

走进去,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的文人雅士们的生活场景。

别忘了苏州的丝绸,那可是中国的国宝级产品。

你想想,一条漂亮的丝绸裙子,穿上去不仅美观大方,还能展现出女性的优雅气质。

而且啊,苏州的丝绸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从选料到染色,每一步都需要精湛的手艺和耐心。

还有苏州的木版年画,这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

你看那画上的图案,既有吉祥如意的祝福,又有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

过年的时候,家里贴上这样的年画,感觉整个家都喜庆起来了。

说到这儿,我都觉得苏州的非遗文化太有意思了。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我们要好好学习,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美丽的非遗文化。

最后再说说苏州的小吃,那也是一绝!比如白汁肉骨头、松鼠鳜鱼、桂花糖藕……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美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而且啊,苏州的小吃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每一道菜背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故事,让人在品尝的也能了解到苏州的文化和历史。

好啦,说了那么多,你是不是也觉得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太神奇、太有趣了呢?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苏州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哦!。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园林之冠”。

苏州现存园林80余处,其中4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建筑富有特色,构思精巧,花木繁茂,布局精美,在园林中可以看到诗意和哲理。

2. 花灯
花灯是苏州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之一,流行于元宵节等重要节日。

苏州的花灯精美别致,造型神秘,用红、绿、黄等鲜艳的颜色做成,照耀着夜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苏绣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苏州历史上就是织锦和绣花闻名于世的地方。

苏绣讲究色彩和构图的细腻,清晰、细致、传神,被誉为“绣中瑰宝”。

4. 四大怪
苏州园林中以亭、台、楼、阁为主要建筑,每座园林都会选取“四大怪”之一作为特色。

它们分别是:虎丘岩石、狮子林惟觉、拙政园太湖石、留园梅石。

5. 吴文化
吴文化是苏州的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吴戏、吴语、吴绣、吴籍
等多个方面。

其中的吴戏历史悠久,是苏州人的文化精华,有着深厚
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苏州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以上只是其中的部分代表。

这些遗产
见证了苏州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沿革,也是苏州魅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

苏州非遗景点

苏州非遗景点

苏州非遗景点1. 苏州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点,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环秀山庄等。

这些园林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苏州非遗景点之一。

2. 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之一,也是苏州的地方戏曲。

昆曲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独特的音乐、唱腔、表演方式等特点,而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园林石刻:苏州园林石刻是一种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主题的石雕艺术形式,它是将园林景观与石刻技艺融合在一起的独特艺术形式。

其石雕技艺巧妙细致、造型逼真,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木版水印画:木版水印画是苏州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

这种画法采用了特殊的水印技术,使得画面清晰、饱满、生动。

木版水印画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金茂钟表:金茂钟表是苏州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采用优质黄铜制作而成。

它有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是苏州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6. 苏绣: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针法细致、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而闻名。

苏绣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兰花荷叶》等。

7. 苏州传统建筑工艺:苏州传统建筑工艺包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瓦作、砖雕等技艺。

这些技艺在苏州特别精湛,代表作品有拙政园、狮子林等。

8. 打铁铺艺术:打铁铺艺术是苏州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和工具,将铁制品加工成各种形态,如壁灯、花架、酒桌等。

打铁铺艺术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玻璃艺术:苏州玻璃艺术采用了古老的传统玻璃工艺,在工艺技术、装饰效果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苏州玻璃工艺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雕漆艺术:雕漆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以漆为材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美丽的花鸟、景物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州雕漆艺术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JSⅢ-12苏州玉雕民间美术JSⅥ-15金山石雕民间美术JSⅥ-16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JSⅥ-16光福核雕民间美术JSⅥ-17苏州泥塑民间美术JSⅥ-20苏州灯彩民间美术JSⅥ-22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9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22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JSⅩ-1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JSⅩ-3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古琴艺术民间音乐JSⅡ-8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JSⅡ-11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4吴歌民间文学JSⅠ-6苏绣民间美术JSⅥ-7第二批省级第三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JSVI-35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2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3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闵氏伤科传统医药JSVⅢ-9郑氏妇科传统医药JSVⅢ-9苏南水乡婚俗民俗JSX-14湖甸龙舟会民俗JSX-15★锡剧传统戏剧JSIV-4★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JSVI-24★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1★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8★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金村庙会民俗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年份:2007作者:高福民吴国良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吴王阖闾使伍子胥相土尝水,造作大城”揭开苏州的历史序幕后,苏州在开放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春秋时吴国崛起,苏州初露锋芒;两汉六朝间,苏州成“江南一大都会”;唐宋以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让世人称羡;明清两代,领时代风骚,在文化领域形成了苏州称其为“雅者,四方必以之为雅”的社会风尚。

保护和利用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典型例证,是苏州建设文化强市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苏州文化遗产的资源构成1.苏州古城是中国仅存的春秋古城。

苏州古城2500多年城址未变,宋代《平江图》碑上“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至今清晰可见;古城区的五个历史街区,是最能体现苏州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鲜明特色的代表街区;兼具民居特色和文化记忆的苏州小巷,处处透着苏州历史悠久、人文昌盛的气息,是苏州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古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的吴王离宫别苑,六朝时在佛老思想影响下,从第宅园林向“文人山水写意园”方向发展;唐代将诗人王维“诗中有?,?中有诗”的理论运用于造园艺术,提升了苏州园林的意境;宋元两代中国山水?和文人?走向成熟,“文人山水写意园”成中国造园主流;明清时期,繁荣昌盛的苏州经济、层出不穷的能工巧匠、领时代风骚的吴门?派推动苏州的造园技艺和理论走向高峰。

苏州古典园林据记载共有271处,现尚存69处。

目前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狮子林、沧浪亭、艺圃、耦园、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见证历史、体现人文特色的名人故居和古宅会馆。

受苏州文化环境的影响,历朝历代有许多官宦退隐吴门,他们大都如苏子美所说:“吴中渚茶野酝足以消忧,莼鲈稻蟹足以适口,又多高僧隐君子,佛庙胜绝,家有园林,珍花奇石,曲池高台,鱼鸟相连不觉日暮,遂终此不去。

”这使苏州保存下大量的名人故居。

长期以来,苏州一直是长江下游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

特别是隋唐以来,苏州更是中央政府重要的财税来源,明清时期的苏州已成为“江南首郡,财富奥区”与京师、汉口、佛山并称“天下四聚”。

由于商业贸易的需要,各方人士在苏建造会馆,用作存储货物、安顿乡亲士子。

目前苏州尚存潮州、安徽、全晋、武安、汀州、汕州、嘉应等会馆。

4.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的寺观庙宇、古塔。

汉代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后,苏州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道观、佛寺。

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的真庆道观(今玄妙观),是全国著名的道教正一丛林。

因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名扬海外的寒山寺、存有唐塑圣杨惠之九尊罗汉塑像的甪直保圣寺、“天下罗汉二堂半”唐塑中之一堂的东山紫金庵,也都闻名遐迩。

苏州西南山水间,从东晋名僧支遁在支硎山修庵始,历代高僧与名士便不断出入此间,使苏州的山水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气息。

如今苏州修复保存的道观和佛寺还有报恩寺、灵岩寺、西园寺、城隍庙、定慧寺、文庙、春申君庙、伍相祠庙、圣恩寺、兰凤寺、凤凰寺、中峰寺、白鹤寺、云泉寺、莲华寺、万佛寺、小茅山道院等。

苏州旧有“七塔八幢”之说,虎丘云岩寺塔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斜塔。

瑞光寺塔、报恩寺塔、罗汉院双塔属保存较完整的宋塔。

此外还有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楞伽寺塔、灵岩寺塔、光福寺塔、甲辰巷砖塔等。

5.体现江南水乡典型特征的历史文化名镇和古村落。

苏州目前拥有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包括东山镇的陆巷、杨湾、三山岛,西山镇的明月湾、东村、堂里、甪里、植里、徐湾、后埠和东、西蔡,张家港市港口镇的恬庄、妙桥镇的金村,吴江市松陵镇的南厍在内的苏州市第一批控制保护古村落14处。

河荡密集、桥梁星布、水产丰富是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最为突出的自然资源特征;古文化遗址、古民居建筑、古街古巷、古桥古塔古井、古寺观古墓葬和历史名人影响、传统民间手工艺、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水乡民俗等是这些名镇名村最重要的人文资源特征。

6.独具特色、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

两晋以来,苏州古老的民间艺术,灿若晨星,2006年昆曲、古琴艺术、吴歌、江南丝竹、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苏剧,苏州评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桃花坞木刻年?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南桃北柳”之称;苏绣以“精细雅洁”的风格列全国四大名绣之首;苏州制玉讲究“空、细、飘”的传统风格,明代有“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吴郡”的美称;苏州石雕以造型古朴、雕刻深厚而著称。

如今,它们和光福核雕、泥塑、灯彩等一起,被列入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苏州微雕多在橄榄核和桃核上雕作,另有竹刻、象牙刻,分别称核刻和细刻。

今藏书为“雕刻之乡”、木渎为“石雕之乡”、光福为“玉雕之乡”、“核雕之乡”。

苏州传统制作技艺门类齐全、影响深远,被称为“苏作”、“苏州样”。

历史上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

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的盛誉。

苏州的宋锦织造技艺、缂丝织造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御窑金砖制作技艺、明式家具制作技艺、制扇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和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碑刻技艺、花边制作技艺、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苏州的装裱技艺、姜序堂国?颜料制作技艺、仿古í制作技艺、×刻、沙洲哨口板式风筝制作技艺、渭塘μ水珍珠加工工艺也于2007年被列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具有水乡文化特色的苏州民间习俗。

苏州民俗以丰富多样和独特的水乡文化特点闻名。

2006年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苏州端午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进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习俗有苏州“轧神仙”庙会、太仓七夕节、周庄的摇快船、古胥门元宵灯会、湖甸龙舟会、东山三月会、寒山拾得传说及寒山寺听钟声等。

8.独具风味、流传至今的饮食文化。

苏州菜肴讲究色、香、味、形、器,形成了清μ、精细,以水产鱼馔为主的风味特色,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食品制作技艺,2007年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洞庭碧螺春、采芝斋苏式糖果、黄天源苏式糕团、陆稿荐苏式卤菜、稻香村苏式月饼、苏式卤?豆腐干、昆山奥灶面、叶受和苏式糕点、乾生元枣泥麻饼、王四叫花鸡等传统产品的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9.星光灿烂、泽被古今的历史名人。

周朝太伯、仲雍奔吴,建立“句吴”。

伍子胥筑阖闾城。

“兵圣”孙武著《孙子兵法》传世。

秦末项梁、项籍在此起义反秦。

魏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家张僧繇影响至今绵延;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任苏州刺史,留下了大量歌咏苏州山水风物的诗歌。

陆龟蒙在甪直留下了大量遗迹,石湖居士范成大的田园诗至今仍广为流传。

宋以后苏州出进士两千四百人、状元三十六人。

明代绘?有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派。

毛宗岗评《三国演义》、金圣叹评《水浒》开晚明清初小说评点之风气;冯梦龙的“三言”创市井小说之先;魏良辅、梁辰鱼等人革新的昆曲风靡全国,李玉、沈Z是昆曲苏州派和吴江派的代表人物。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为世人概叹,还有明代宰相王鏊、香山派建筑鼻祖蒯祥、明代书法家?其昌、“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反抗暴政的葛贤、两朝帝师翁同龢、状元门第四朝重臣潘世恩等,举不胜举。

他们或诗?传世,或名言留声,或为民请命,或家学渊远,其中有许多人的故居、墓葬都在苏州城乡。

二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推动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苏州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申报促进保护,以保护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创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格局。

1.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体系。

根据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近几年全市加快了各级各类文物的申报和公布,并将保护的范围向控制保护建筑、历史街区、古建筑物方面延伸。

全市现有苏州、常熟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甪直、同里、周庄、千灯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陆巷和明月湾村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东山、西山、木渎、光福、震泽、沙溪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苏州古城区拥有平江、拙政园、怡园、山塘、阊门五个历史街区及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14处。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539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

250处控制保护建筑,790余处古桥、古井、古牌坊等古代建筑物。

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苏州抓住国家加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机遇,以2004年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地区”为动力,全面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0个,其中国家级18个、省级11个、市级31个。

在申报和公布名录的同时,还建立了项目传承人制度,有11人被列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列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迄今为止,苏州还有9个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昆曲、古琴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

为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苏州早在1986年就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