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我国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术语、译名不统一,缺乏系统性研究理论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理论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要想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准确地传达观点,对外宣传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能促进中国和世界相互理解的外宣翻译的作用日渐凸显。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59),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对外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

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和逐渐具有世界性的汉语之间的转换尤其成为当今中国译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国际译联主席毕德说:翻译标识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很快地引起媒体的关注。传播学家费利克斯格林(Felix Green)说:我坦率地说,你们的对外翻译是失败的,你们的对外宣传没有说服力,有的反而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刘洪潮,2005:66)。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形象。外宣翻译研究在近二十年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的历史比较短暂,体系不够完善,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周锰珍、曾利沙,2006:23)。因此,需要清晰地认识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思考其中的问题。

二外宣翻译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分析

1 术语和译名的不统一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外文中译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显得势单力薄。相对于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现状而言,外宣翻译研究还十分落后。国内有关对外宣传的书籍屈指可数。对对外宣传的提法也有很多,如:汉英翻译、中译英、汉译外、实用翻译、外事汉英翻译、对外宣传、对外报道等,却未能统一提法。没有固定统一的

术语,研究比较分散,而且起步较晚。李欣(2001)是最早使用外宣翻译术语的学者之一。文中,虽然没有相应界定,但提到了对外宣传翻译的特定受众和特殊目的,强调了此类翻译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上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翻译,为后来外宣翻译的发展扩宽了视野。外宣翻译之名可概括为无名形成不统一,术语的确立与否,直接影响着外宣翻译研究的目标明确性、内容具体性和方法合理性(徐建国,2009:93)。外宣及外宣翻译名称的多样性造成外宣翻译的名称翻译至今仍不统一。率先使用外宣翻译这一术语时译为Translating for Overseas Audience(李欣,2001:18);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探讨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论依据时,外宣翻译被译为Publicity-oriented C/E Translation(袁晓宁,2005:75);在探讨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策略原则与信息性质之间的价值关系时,外宣翻译译为Translation for Overseas Publicity(周锰珍、曾利沙,2006:23);而从词汇意义、感情色彩、术语特征等方面对广义的外宣和狭义的外宣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类后,外宣翻译宜译为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李崇月、张健,2009:79)。翻译研究名称的不统一,显然会影响外宣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 系统研究理论的缺失

相对于新闻传播理论和翻译理论的总体研究而言,有关

外宣翻译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的专著在国内少之又少。对外传播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段连城和沈苏儒的几本著作,以他们的实践经验为指导思想,指引着我国的对外传播学走过了奠基和开创的初级阶段。其中,段连城的《对外传播学初探》总结了对外宣传实务中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被公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的第一本学术性专著,为我国对外传播理论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沈苏儒的《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侧重于理论探究,从理论高度帮助外宣人员认识对外传播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对外传播的原则、对象、方式、对外传播的特殊性和实际效果等,这些都属于对外传播学需要深入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外宣翻译的著作仍然屈指可数,国内几乎没有对外宣翻译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的书籍。

本文作者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模糊方式检索1998-2010年和外宣翻译相关的论文,查到的结果为39篇,分别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关联理论、传播学、交际理论、等效理论、归化异化理论和多元系统论、语用负迁移理论、美学理论等进行研究。从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模糊方式检索1998-2010年和外宣翻译相关的论文,查到的结果为1篇,在刘雅峰2009年所做博士论文《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一文中,作者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对外宣翻译进行研究,强调译者在外

宣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模糊方式检索1998-2012年共计70篇专门研究外宣翻译的论文,外宣翻译研究已经从无到有发展起来,但细心浏览后不难发现,选题重复现象较多,很多论文中的理论基本上停留在对译文的评价上,是为了批评而寻找的一种理论根据,未能真正找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操作性比较强的实用英语翻译理论。多数研究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和微观剖析论证。特别是缺乏一种理论,不但能够正确地指出有些实用英语翻译如何质量低下,展示成功的实用英语翻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而且还能告诉读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怎么去做,才能切实提高实用英语翻译质量(林克难,2007:6)。本文认为,需要对外宣翻译中的实践问题从理论上做出可描写性、可印证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周锰珍、曾利沙,2006:26)。

3 研究的隶属关系含糊

外宣翻译的定位不明确,隶属关系含混不清。外宣翻译的同级和下属类别更是未得到细分。在科学翻译、应用翻译或实用翻译的定位中,都可以感觉到外宣翻译的存在,但不清晰,不明确。

以题材而论,部分学者将外宣翻译归为应用翻译范畴。应用翻译使用范围较广,涉及我们日常接触和各类应用,包括对外宣传、生产生活、经营活动等。韩子满(2005)对应用

翻译的范围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应用翻译包括所有以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的非文学文本翻译。林克难采用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的分类法,将实用英语翻译划分在文学翻译与专门用途翻译之外。实用英语翻译大致包括新闻翻译、广告翻译、电影(包括配音、片名、字幕)翻译、公示语翻译等等(林克难,2007:5)。在这一说法下,可以将外宣翻译纳入实用英语翻译范畴。事实上,外宣翻译实践在大外宣的格局下已经遍及各行各业,这也给外宣翻译的界定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

1 外宣翻译的特殊性

我国外宣翻译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起步较晚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外宣翻译工作有其特殊性,尤其对翻译工作者有着更高、更特殊的要求。翻译者在熟练掌握中外文语言习惯的同时,需要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努力克服文化鸿沟,达到沟通目的。与此同时,译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也要具备国内外政治、经济知识,不可单单为了翻译而翻译。中国曾是文化大国,但就目前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却很弱。中国在文化方面的贸易严重入超,就拿电影而言,目前国内市场每年能观赏到大量的美国大片。相反,在美国,却很少能欣赏到我们中国的电影作品。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工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多为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

类信息从中文翻译为外语。但在国际翻译界存在一个共识,即翻译工作者最合适的工作应该是把外语翻译为母语。黄友义曾指出:外宣翻译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2004:27)众所周知,从口头、文字、印刷到电子、卫星、网络传播,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介,都具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但我们知道,世界上大多数翻译工作者是从事将外语翻译成母语的工作。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这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一大障碍。中文的难度让很多外国人望而却步。在全球化时代,为人所知甚少的语言尤其受到威胁,翻译和翻译研究显得愈发重要(Gentzler,2001)。

2 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的构建

外宣翻译无系统理论支持,未成体系,少人问津,学术性弱。当前外宣翻译缺乏全面的翻译技巧研究,局限于单纯的理论建构,与西方先进的翻译研究体系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始终无法解开我国翻译探究中的关键症结。在实践中,虽然对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技巧等进行了诸多探讨,但大框架小内容的格局始终未被打破,无法准确定位。外宣翻译不能不讲理论,不是汉语和外语之间的简单转换。无论是信达雅、目的论、语境理论、语言适应理论、选择论还是关联理论,都不是外宣翻译独特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这些理论之间是独立的、分散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

3 受外宣翻译人才缺失的制约

目前,我国对外宣传翻译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现阶段急缺大批复合型翻译人才。但匮乏的教学资源、单纯的翻译理论、良莠不齐的翻译教材、注重知识灌输、脱离实际应用等状况都使得外宣翻译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认为,丰富教学资源,以实践意义促进翻译理论发展,教学内容顺应信息时代要求,用合理化的课程设置促使翻译教学内容与实际翻译应用相结合,可以促进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我国目前高层次翻译的教学与培训,比如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育,投入力量有限,方法陈旧,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高层次翻译人才的严重短缺。而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翻译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工具作用。此外,目前翻译人才的培养似乎与大学教学严重脱节,大量的大学毕业生空有一套翻译理论,却没有翻译实践经验,而从事外宣翻译者多为工作实践、业余兼职者。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宣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在内外有别的基础上,让目标受众明确无误且顺利地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译者的主体性在成功的文本转换中应该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本文认为,了解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加大研究中的创新意识,借鉴国际先进的翻译研究成果,同时加强应用翻译的教

学研究,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使外宣翻译研究朝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苏儒:《关于中译英对外译品的质量问题》(中译英技巧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版。

[2] 刘洪潮:《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徐建国:《外宣翻译的名与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述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4] 李崇月、张健:《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5] 周锰珍、曾利沙:《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第2期。

[6]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天津电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第1期。

[7] 袁晓宁:《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中国翻译》,2005年第1期。

[8] 林克难:《从信达雅、看易写到模仿借用创新》,《上海翻译》,2007年第3期。

[9] 韩子满:《应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第4期。

[10]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中国翻译》,2004年第6期。

[11] Gent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2nd revised edition [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1.

作者简介:雒琨琨,女,1979,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catti20198最新翻译材料——韩刚和外宣材料01

CATTI三级全国翻译资格考试 英语翻译必背语料 《韩刚译点通9天通关语料》 2019.8 中国蒸蒸日上的电影市场着实令外界垂涎,但要进入这个令众人觊觎的市场又谈何容易。 China’s booming film market is tantalizing but hard to crack.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急速发展期,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开始按捺不住,纷纷寻求获批在华发行影片。 American film studios are desperate to win approval for releases in china because its film market is rocketing.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于九月宣布与中国本土的一家投资公司合资制作符合中国口味的电影。 In September Warner Brothers announced a joint venture with a local investment firm to produce movies palatable to china tastes. 中国电影的口味也在迅速变化,年轻消费群体和二线城市现在成为支撑票房的的主力军。 Tastes in china are also rapidly evolving, with younger consumers and those living in secondary cities now dominating ticket sales.

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是让机器感知、理解和行动并自主或被动学习来增强人类活动的各种技术的统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we see it, is a collec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machines to sense, comprehend and act—and learn, either on their own or otherwise to augment human activiti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West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中国西部文化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Historically, West China is where the civilization of east and west met. 历史上,东西方文明在中国西部交汇融合。 China and Britain are both great nations of profound culture and history.We ar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中英两国都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伟大国家,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 There is never a superior civilization. There is never a better civilization. There are only different civilization with their respective and unique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从没有更高级的文明,也从没有更好的文明,只有各具文化和地理特色的不同文明。(纵观世界,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r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对待_异化_归化_基于国内经典英译和国外媒体英译的思考

第23卷第2期2011年4月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TV University Vol.23No.2Apr.2011 收稿日期:2011-03-09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9C782) 作者简介:徐兴胜(1974-),男,湖南花坦人,吉首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6382.2011.02.015 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对待:异化?归化? —— —基于国内经典英译和国外媒体英译的思考徐兴胜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国内 “纸老虎”似的异化翻译,“梁祝”似的归化翻译,还是国外媒体的经典翻译,都有其优势。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外宣的目的,我们应采取以异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主动译出中国特色词汇。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异化;归化;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82(2011)02-006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舞台上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论坛、对话机制中都能看到中国活跃的身影,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中国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中国声音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词汇与归化-异化翻译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尤其是词汇来表现。在语言的互相翻译中,一般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 1.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特色词汇承载并表现中国特色文化。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从政治经济到伦理道德,从科学艺术到医疗体育,从饮食起居到服饰民俗等,无一不烙着中国特色文化的印记。中国特色词汇或集中体现中 国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或深刻反映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现实,其数量之多不胜枚举。这些词语构词灵活,内涵丰富,形象生动。比较典型的有,政治方面的“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济方面的“菜蓝子工程”、“铁饭碗”;传统文化方面的“阴阳”、“《四书五经》”;体育方面的“武术”、“太极”、“福娃”;生活方面的“饺子”、“茅台”等。 2.归化与异化翻译 异化与归化是基于文化差异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u - rence Venuti )1925年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中提出。 本质上,异化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源语语言文化为归宿,接受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向源语文本作者靠拢,选用与源语表达方式对应的译文,以力求保留源语语言和文化特色,从而使目标读者领略异域的风土 60

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_基于目的论视角

第29卷第2期2010年4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Zhengzhou Institute o fA e ronautica l Industry M anage m en t(Soc ial Science Ed iti on)V o.l 29N o .2 2010.4 收稿日期:2010-03-01 作者简介:王继慧,女,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基于目的论视角 王继慧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外宣翻译即对外宣传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诸方面的先进成果和现代特色。文 章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从外宣翻译的五个方面 外宣翻译的性质、翻译材料 的文化语言处理、译者主体性、读者接受和译者培养等方面具体探讨了外宣翻译认知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处理;译者主体性;读者接受;译者培养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0)02-0112-03 一、引 言 外宣是指 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手段,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客观、真实地向远距离的或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介绍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势,在海外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黄友义指出,外宣翻译工作要遵循 三贴近!原则,即 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以增强我国的对外宣传效果。 二、翻译功能目的论与外宣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又称功能翻译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莱斯和诺德。1971年德国的莱斯首先提出 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学者克利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发展了译文功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根据译文语境,原文中的哪些内容或成分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进行调整或改写,该译文的预期功能确定。功能目的论的基本原则是: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译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灵活掌握翻译策略和方法。 本文拟从外宣性质和要求与翻译属性的诸方面,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分别探讨外宣翻译的性 质问题、翻译材料的文化语言处理问题、译者主体 性问题、读者接受问题和译者培养问题,以解决外宣翻译实践中的难点。 三、我国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1.外宣翻译的性质认知问题 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那么,外宣翻译的选材问题就成为首要问题。外宣翻译材料的选择即外宣原文本的选择,包括对外介绍中国情况的各种书籍和期刊,等等。曾利莎认为: 对外宣传翻译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状况的对外介绍,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公告及对外交流活动的信息通告;或各地市政建设宣传、招商引资与旅游宣传、各种国际性活动及行业展览活动宣传;或公司与乡镇企业的对外宣传及产品介绍等。!英国翻译学者纽马克曾提出,科技翻译文本包含着公共宣传文本,所以在纽马克看来,外宣翻译属于科技翻译的一部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外宣翻译实践遍及各行各业,如典籍翻译、公示语翻译、产品广告翻译,等等。外宣文本体裁有政府文件、告示、宣传、产品介绍等,而且这类文本常常有较为固定的写作模式。 随着外宣翻译日益成为翻译实践的重要方面,对外宣翻译的认知也应有所拓展和深化。不管哪个行业哪种文本,在外宣翻译中都需要遵循为目的 ? 112?

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作者:朱荣兰吴红英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吉林省对外宣传材料英译文不尽人意,很难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遵循外宣翻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是简介类外宣翻译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外宣翻译吉林省简介“三贴近”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29-02 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省份意识到利用各种大型国际活动宣传自己的必要性。近些年,中国吉林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农博会、汽博会、运动会等活动为宣传吉林搭建了平台,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吉林省会长春举办的第六届亚冬会对世界进一步了解吉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亚冬会宣传材料的英文版却存在诸多不利于树立吉林人形象的诸多因素,英译文和汉语亦步亦趋,看似忠实原文,实则为字对字的机械翻译,没有考虑国外读者在信息需求、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违反了对外宣传“三贴近”的原则,给人留下不小的遗憾。本文以“吉林省简介”的英译文为例,指出材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吉林省的对外宣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特点 衡量译文的标准和原则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我国翻译联合国文件时曾制定统一的标准:准确和通顺,而更多的译者一直推崇严复的三字经“信、达、雅”。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黄有义(2oo5)指出,根据目前我国对外宣传的实际情况,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的原则。 外宣翻译“三贴近”是指“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这是对外宣传翻译中最需要注意的原则。对外宣传翻译主要是把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外宣翻译一般来说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它的受众也是特定的群体,这些特殊性都决定了它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的翻译文本。

中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最新文档

中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宣翻译的相关理论 1、外宣翻译和对外宣传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在做外宣翻译的时候,既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好“宣”的问题,也要从微观的角度上做好“翻”的功课。 2、外宣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强调“内外有别”,即“内宣”和“外宣”有着很大的不同:宣传目的不同,宣传对象不同,宣传策略不同……而“对象”不同是最大的不同。外宣有着特殊的受众群体——外国人及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二、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冗余现象频现 1. 名词范畴词频现 Joan Pinkham 在《中式英语之鉴》(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中指出:这类名词(名词范畴词)应得到特别关注,因为这是中式英语中最常见并且是最无用的一类词汇。这类名词就是为了介绍接下来将会出现的名词的范畴:在“a serious mistake in the work of planning.”一句中,

“planning”归属于“work”的范畴。与“工作”类似的范畴词在汉语中还有很多,例如“步伐pace”、“进程process”、“问题problem”等。 例如:中文: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英文:We formulated policies,measures and national objectives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20 and drew up a comprehensive work plan for conser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emissions. 该例中,work是范畴词,就是为了说明plan,可以直接译为a comprehensive plan for… 2. 修饰语冗长 Pinkham 在《中式英语之鉴》中还指出,修饰语过于冗长也是英汉表达的不同之一。 Pinkham 称,从汉语翻译过来的文本中有很多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表达中是多余的。在英语翻译中加入这些形容词和副词毫无意义,就是一种重复。 例如:中文: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英文: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modernization,we will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trive to develop

试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导读] 外宣翻译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发展 朱云翠 摘要:外宣翻译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有效的开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结合外宣翻译的受众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和要求。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愈显突出,而这些“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对外宣传活动无法离开翻译这一媒介。因此,“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外宣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黄友义,2004) 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有效的开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结合外宣翻译的受众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和要求。 一、外宣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 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 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治、文献、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外宣翻译基本上都是中译外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所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黄友义,2004)外宣翻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翻译成外文,并通过各种媒介,对外发表和传播,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 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凡是同外国人有来往、有接触, 影响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吃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翻译都可称为外宣翻译。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Culture specific)交际现象,译者在翻译外宣材料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工作。 (二)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target reader)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外宣翻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所以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和牢记其目标读者

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May,2008 V01.35No.3译有‘所为,译者何为?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刘雅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外宣翻译的实质应坚持“译有所为”的原则,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译者只有不断增强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文化自觉意识、翻译的功能目的意识、正确的读者意识以及技能意识等,才能做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真正实现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外宣翻译;译有所为;官方语言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08)03-0140-03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 古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意即好的酒其香味自然能飘到很远的地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购买欲。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外宣以及外宣翻译而言,这句古语似乎已经失去了效力。外宣的准确含义应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解疑释惑。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向外传播,就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和理解,甚至遭到敌国的恶意歪曲和攻击,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刘建明在《新闻发布概论》j书中谈到“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了解比以往有所改进,但是美国报纸更多报道的事件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往往忽略报道重要的社会趋势。因此,中国的整体形象是被扭曲的,报纸所传播的讯息是消极的。……徐小鸽1994年对美国报纸报道的调查发现,美国报道中国总是持批评态度,并以负面报道居多”[1](P446)。从这种意义而言,外宣及外宣翻译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 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2](P47)。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的实质是什么?译者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与作用呢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绝不是将外宣内容的文本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是“译有所为”。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至少体现在:翻译目的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层面的译入语受众以及不同的时间,把中国文化的精华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让全世界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了解中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博大精深。胡庚申教授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其翻译方法,可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 收稿日期:20084)2-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YY015);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雅峰(1966一),女,辽宁咯左人,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博士生。?-?——140?-——

rr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第19卷第4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4 2005年8月J 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s)Aug.2005 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陶全胜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的有关原理,并通过译例分析,提出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应遵循“传译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三条原则有助于达到译界所公认的“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应用文体翻译标准。 关键词:企业外宣资料;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5)04-0124-06 Exploring principles o f translating econom 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based on Skopo stheory T AO Quan-sheng (Depart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 Abstract:Based o n Skopo stheo ry and w ith ex amples analy sis,the author puts forw ard the v iew that major pr inciples o f tr anslating economies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vey 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achiev ing pr agmatic equivalence,and reaching co nsistency o 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 ms.By adhering to the thr ee principles,the version of translation can m eet the well-accepted practical translatio n standard w hich stresses conveying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ng. Key words:eco no 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m ain info rmation;pragm atic equivalence;consistency o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ms 一、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要走向世界市场,融合于世界经济,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应有过硬的宣传推销措施,以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良好的对外宣传资料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但目前一些企业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过分拘泥于“忠实”与“等值”,在译文中出现了中式英语的倾向,不利于企业对外交流。还有一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没有体现“内外有别”,把对国内使用的资料直接翻译出来对外使用,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宣传效果。许建忠教授提出的“得作者之志,为读者所接受”的实用文体的翻译收稿日期:2004-05-12;修回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陶全胜(1964-),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第46卷 第1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 o l .46 N o .1 2010年2月 Jo ur nal o f Guang xi N or mal U niver sity :Philo so 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 Febr uary ,2010 [收稿日期]2009-1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思维与翻译关系研究”(08C603)。 [作者简介]彭劲松(1979-),女,湖南新化人,广西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彭 劲 松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 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译手段,以便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取得令人满意的外宣效果。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外宣翻译;变译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0)01-0049-04 变译是“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 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1]在中外翻译史上,变译 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以中国为例,无论是盛唐时的佛经翻译,还是明末清初时的科技翻译,无论是“五四”前后的西学翻译,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科学文化翻译,几乎每一次翻译高潮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变译现象。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变译更是频繁见于各种翻译活动当中。中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向外翻译了大量宣传中国文化、社会习俗、历史事实、自然风光、政策法规、企业合作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译文承载着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在各种各样的外宣翻译中,各种变译手段被广泛采用。例如,在一份宣传峨眉山的旅游资料翻译中,译者通过删减、合并、改写等手段将两段文采斐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中文变译成一段客观叙述和描写的英文。再如,为了宣传中国文化,文化部和中国驻各国使馆制作了精致的记事本《中国文化》,用来赠送外国友人,其中的翻译大量采用了变译手段。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译者将五段介绍中国各民族服饰的原文简单缩译为:“T here ar e 56ethnic groups in China and each boasts its ow n comm unity costume w 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大量的变译事实表明变译的存在有其合理之处,下文尝试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阐明外宣翻译中变译的存在理据。 语言顺应论(T 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耶夫?维索尔纶(Jef V erschueren )于1999年在其所著《语用学阐释》(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 书中提出来的。[2]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作出语言选择(linguistic choice)的过程,这种选择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的制约。而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某些属性。其中较重要的就是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 )、商讨性(neg otiability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人们为了交际的需要,会为同一种意思创造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便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使用。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或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化的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语言使用者面对丰富的可选项,自己与自己商讨,琢磨挑选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顺应交际意图与环境。 49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我国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术语、译名不统一,缺乏系统性研究理论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理论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要想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准确地传达观点,对外宣传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能促进中国和世界相互理解的外宣翻译的作用日渐凸显。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59),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对外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

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和逐渐具有世界性的汉语之间的转换尤其成为当今中国译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国际译联主席毕德说:翻译标识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很快地引起媒体的关注。传播学家费利克斯格林(Felix Green)说:我坦率地说,你们的对外翻译是失败的,你们的对外宣传没有说服力,有的反而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刘洪潮,2005:66)。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形象。外宣翻译研究在近二十年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的历史比较短暂,体系不够完善,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周锰珍、曾利沙,2006:23)。因此,需要清晰地认识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思考其中的问题。 二外宣翻译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分析 1 术语和译名的不统一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外文中译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显得势单力薄。相对于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现状而言,外宣翻译研究还十分落后。国内有关对外宣传的书籍屈指可数。对对外宣传的提法也有很多,如:汉英翻译、中译英、汉译外、实用翻译、外事汉英翻译、对外宣传、对外报道等,却未能统一提法。没有固定统一的

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实践

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实践 姓名:王琴 学号:14021201013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对外宣传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对外宣传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对提升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而外宣翻译则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对迅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搞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公司外宣资料《湘潭市特种电机厂有限公司简介》为例,拟从句子层面,分三个方面:语序调整、状语成分的处理、with结构的频繁使用分析,谈谈对外宣翻译的一点心得体会。 语序调整就是根据两种语言的不同语序特点对句子成份进行调整安排。两种语言在时间、地点、逻辑等表述顺序上常常存在一些差异。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合乎英语语法和语言习惯,需要改变语序。汉语中很多前置的定语、状语和修饰语,在翻译中的位置变化是英汉翻译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现象。状语成分的巧妙处理和with结构的使用也是译文的特色和一大亮点。 如原文这句:公司拥有资深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二十余人,专业生产特种电机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译成Having specialized in special motor manufacturing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the company boasts of an experienced R & D team with over twenty researchers and developers included.译者将前半句话处理成状语成分,采用

having 结构-现在分词做伴随状语,后半句用with 结构做伴随状语,补充说明。 原文:生产的"YBK"系列特种电机,具有体积小、转速高、噪音小、性价比高,经久耐用等特点,译成With a high cost performance and a durable service, the YBK series special motors manufactured by the company are small in size, high in speed, and low in noise.译者调整语序,将定语“体积小、转速高、噪音小、性价比高,经久耐用等特点”中的性价比高,经久耐用拆分出来,用with 结构处理成伴随状语,避免定语太长,拖沓之感,并突出了句子重点。原文:依托湘潭市优秀的电机机电行业环境及长株潭良好的产业集群优势,湘特电机成立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公司获得了高速发展,成为特种电机行业中的佼佼者,其技术和设计制造水平居国内领先水平,译成During the past twenty year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Xiangtan Special Motor Co. Ltd.,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any, with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in Xiangtan an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has achieved a rapid development, lead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 & manufacturing in domestic special motor industry.由于原文状语成分过多,顺译将造成头重脚轻之感,译者将状语在句中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将表时间的状语从句放在句首,其他的状语成分后移,放在主语的后面。使句子更符合英语语法和语言习惯,逻辑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he Exploration of Black Female Characters in Toni Morrison’s Novels 2 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 3 浅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 4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5 Motivation’s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English Learning 6 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 7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 8 论《亚瑟王之死》中的骑士精神 9 粤菜翻译之“信达雅” 10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1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12 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13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5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 16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7 Rhetoric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ors 18 勃莱特.阿什利--《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新女性 19 构建和谐社会——以美籍黑人的种族歧视为例 20 中英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21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22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 23 影视英文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性研究 24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25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 26 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探析 27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28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对策 29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 30 英汉谚语的文化对比分析 31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32 论嘻哈文化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 33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34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35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36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37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 38 The Features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English 39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 40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 41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安徽外宣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构想

2008年3月 第26卷第2期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 ef ei T eacher s Co llege M ar.2008 V ol.26N o.2 [收稿日期]2007-12-21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 KW 03-04D03) [作者简介]洪增流(1949-),男,安徽庐江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朱玉彬(1977-),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南京大 学翻译学在读博士。 安徽外宣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的构想 洪增流,朱玉彬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在现有的外宣翻译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将语料库研究成果应用于外宣翻译实践,建设一个网络上共享、不断更新的安徽省外宣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是有效提高安徽省外宣翻译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对外宣传;翻译;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2273(2008)02 0101 03 一、引 言 目前国内对外宣翻译的研究整体上并不充分、全面,期刊网上相关论文不多,且参差不齐。除了 中国翻译 有一个专门探讨外宣翻译的专栏!对外宣传?不定期发表文章外,其它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为数不多,而且都归类在!译技探讨?中,主要是对目前外宣翻译材料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举例归类并提出翻译对策。[1] 相比从上述实践角度对外宣翻译的研究,理论方面的探讨也很薄弱。虽然理论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结合了德国学者Reiss 、Verm eer 、 Nord 等提出的译文功能理论即Skopo s T heory 、 [2]Sperber &Wilson 的关联理论[3]和传播学理论等,但都不够充分和深入。语料库的发展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更充分的资源和手段,双语平行语料库中的专科语料库利于自动翻译研究,翻译文本库利于翻 译文体和翻译教学研究。[4] 平行语料库的建设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完善, 语料库翻译研究必将出现新的突破。[5]这也给如何 真正有效提高安徽省对外宣传翻译的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保障###双语平行对应语料库 语料库是一些文本材料的集合,双语平行对应语料库就是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经过机器和人工校对处理以后做到了段落对齐或者句级层面对齐(句对齐不可能是完整句子的一一对应,必然会出现一对多以及多对一的情况,故此处使用了句级层面对 齐这一说法),然后再开发出对这些对齐材料的检索和查询工具,从而使这些对齐的语料库发挥实用价值。翻译人员在遇到一些无法翻译的词语或者搭配时,可以通过查询工具,从语料库中找出相关内容,从而辅助译者的翻译。译者通过检索语料可以有效、即时地提高翻译速度和译文质量。此外,鉴于语料库提供的材料都有一定的较完整的语境,因此,相比汉英词典仅提供的对译词条更有参考价值。同时,译者通过上下文还可以看出这些搭配和用法的细微之处,从而使翻译更为准确。 关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开发,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 (一)规模最大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克非教授主持的!汉英通用型对应语料库?,现已搜集了约5000万汉英字词的语料,准备出版1000万字的以文学翻译为主的语料供翻译学习者使用和查询。(二)北京大学计算语言研究所的柏晓静和常宝宝等学者开发的!babel 汉英平行语料库?,主要搜集一些新闻语料,为新闻领域的汉英机器翻译服 务。[6]该语料库检索页面如下 : ?http://w w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1692506.html,/icl _gr oups/par allel/conco rdance.asp % 101

外宣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外宣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Course Code)EN447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Course Name) (中文)外宣翻译 (英文)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Official Documents for Media and Press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选修 授课对象 (Audience) 所有英语专业学生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英语 *开课院系 (School) 外国语学院翻译系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Instructor)陈明明、徐亚男、徐明强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本课程是面向翻译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拟从应用翻译学、对外传播学、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出发,集中讲授外宣翻译的主要特点、基本原理和翻译策略。本课程对外宣翻译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实例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更新传播理念,归纳出可供参考的外宣翻译策略。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外宣工作概览”、“外宣翻译特点”、“外宣译者的素质要求”、“外宣误译透视”、“外宣翻译策略”、“外宣翻译个案分析”等6个大板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对外宣翻译的基本认知,了解外宣翻译的特点,掌握外宣翻译的翻译技巧和总体策略,为将来的语言翻译工作打下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简介(Description)This course is a foundation course oriented to undergraduates of the Translation Department. It is designed to convey to students the main features, fundamental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ublicit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is course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publicity transl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in an effort to update communication ideas and summarize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further reference. This course includes six sections: Overview of Publicity, Features of Publicity Translation, Qualities Required for Publicity Translators, Penetration into Mistranslations in Publicity,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ase Studies in Public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