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最后一分钟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4最后一分钟学案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24最后一分钟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预习导航】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倾听(qīng qǐng)归程(chén chéng)颤抖(chàn zhàn)硝烟(xiāo qiào)铸进(zhùzhòu)紫荆(jīn jīng)【课堂探究】品读诗歌,激发情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小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文中的“你”指的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品读诗歌第2小节。
通过“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的心情。
3.品读第3小节,回顾历史。
通过读第3小节,联想到了什么?4.品读第4小节,展望未来。
朗读第4小节,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5.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达标训练】一、补充词语。
()呼喊()上升()颤抖()落地()流淌()拉住二、选择解释,填写序号。
沸腾:(1)水开(2)情绪激动、高涨1.好消息传来,整个山村都沸腾了。
()2.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了水沸腾现象。
()新鲜:(1)稀奇(2)刚出产,没变质(3)清洁3.集市上的蔬菜很新鲜。
()4.这地方最近老是出一些新鲜事。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紫荆花鲜艳的()一()鲜花()的紫荆花鲜艳的()一()鲜花()的紫荆花鲜艳的()一()鲜花四、课文片段阅读。
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1.这里的“午夜”是指的哪一天?这里的“风雨归程”指什么?2.这一节主要讲。
3.这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用“~~”画出直抒胸怀的诗句。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师细致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教师分析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如动词、形容词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香港回归祖国的意义是什么?”“课文中的最后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解决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找到问题的答案。
3.拓展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从香港人民、祖国大陆人民、国际社会等角度,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教师情。
2.教师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生能够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背景,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概念。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祖国的繁荣发展和香港人民的生活变化。
4.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描绘方法,进行创意写作,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祖国对香港的关爱和香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2.学生理解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新人教版 【小学教育】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最后一分钟课件1

1997年6月30日 距英军总部不远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英
下午6点15分
的添马舰东面的 女王赠言 广场
1997年6月30日 “威尔士亲王”军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下午7点45分
营旁
1997年6月30日 中英香港交接仪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最后一分钟
式现场
新的一天来临的 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
24、最后一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2、掌握通讯结构。
3、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情感,增强民族责任感。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湾,消失在南海夜幕中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4最后一分钟1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4最后一分钟(1)附答案基础积存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一、拼音小关卡。
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骨髓悄然脊梁A. ɡǔ suǐqiǎo rán jǐ liɑnɡB. ɡǔ suǐqiǎo rán jǐ liánɡC. ɡǔ suǐqiāo rán jǐ liǎnɡD. ɡǔ suǐqiǎo rán jī liánɡ二、咬文嚼字馆。
用“静”字组词,填入句子。
1. 看到香港回归祖国的电视画面,我的心情久久不能( )。
2. 我走在这条( )的乡间小路上,欣赏着田间的美景。
3.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渐渐( )了下来。
4. 一声尖叫,打破了夜晚的( )。
三、句子训练营。
说出下列句子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利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1. 百年的痛楚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回眸室。
1.《最后一分钟》的作者是。
文中描述了的情形,表达了的心情。
2.香港是年被国占去的。
在年月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明白得感悟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五、课堂连线台。
同窗甲:课文的第二末节要紧描述了_________的场面,能够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中看出来。
诗人把“旗杆”比喻成了“中国人的脊梁”,如此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同窗乙:“午夜。
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这段话用了__ ____修辞手法,“午夜”指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如此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 _ 。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最后一分钟》附答案

理解词语
刹那: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之短。
造句:刚才还面带笑容,刹那间怒目圆睁,大发雷霆。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造句: 踏上这块土地,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造句:凛冽的寒风侵入骨髓,哨兵却如钢铸一般一动不动地
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词语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品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
意义段? 2.结合核心问题品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是在哪些地方?每一次表 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串珠问题: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 2.第二节连续的几个“是”写出了什么? 3.第三节“百年的痛苦和欢乐”中,“痛苦”和“欢乐”分别指什么? 4.“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第一朵紫荆”暗示着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辱。第四次:欢迎香港回归——祝福。
串珠问题: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人
们的什么心情?
“让我拉住你的手”, 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香 港拟人化了,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无限深情。作者 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 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写出了全国人民内心的激动、 期盼之情。
诗句的字里行间中。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
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 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 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 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叩问 ( kòu ) ● 刹那 ( chà ) ●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24*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一、散聊“回归”,铺垫诗歌的基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吗?生:1997年7月1日师:那个时候你们都还没出生呢,看不到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
不过没关系,这节课,我就带大家去弥补这份遗憾吧。
来,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师播放香港回归视频4分钟)师:多么令人激动啊!你觉得为了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你会选择哪种文体呢?(出示:A.新闻报道稿; B.小说; C.散文; D.诗歌。
)生:……师:我个人觉得,要表达喷涌而出的情感,最合适的文体是诗歌,那欢欣喜悦的心情就好像诗歌一行行的文字一样跳跃着。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诗人李小雨的文字,去感受香港回归那一刻的辉煌吧。
生:(齐读)《最后一分钟》师:再读——生:(齐读)《最后一分钟》二、初读诗歌,定格时间的画面师:翻开课本126页,自由朗读,把诗歌读通顺,读完后想一想你都看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好!一遍已经读完。
大家说一说,最后一分钟指的是哪一分钟?生:1997年7月1日到来前的最后一分钟生: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师:这一分钟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很短,但是,对于香港来说,却是一个历史的关键点。
读了课文,你都看到了哪些画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旗帜、人群、虎门销烟、历史教科书、条约、紫金花(分别写在三处地方)师:这些画面分别是在诗歌的第几小节呢?这一节讲的是香港的什么时间段?(板书:现场、历史、未来)师:看黑板,你发现了什么?作者写作的顺序——生:作者写作的顺序是,是从回归的现场写到香港的历史,再写到香港的未来。
三、聚焦“历史”,发现表达的秘妙师:那我们就按照时间的顺序,先去看看香港的历史吧。
请大家自由读第三小节,找找有哪些历史事件?(出示整段话)师:你读出了哪个历史事件?生:我知道了“虎门销烟”师:你能来介绍吗?师:当时英国政府倾销大量的鸦片到中国,毒害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4最后一分钟》第一、二课时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赛教课最新精品优秀课件PPT

3.“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 魂”有什么含义? 答:是指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深深 地印在中国人的心里。一个“铸” 字可见伤痛之深!
4.想一想:面对香港的回归,人们 为什么要流泪? 答:香港本来是我们神圣领土的 一部分,可是在一百多年前却被割 让给了英国,这成为中国屈辱的铁 证。今天香港终于要回来了,人们 怎能不激动、不自豪?这是激动的 泪水,更是幸福的泪水。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 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 抱前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 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 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 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 祝福。
段落层次
一、喜迎香港回归。(1)
二、仰望国旗升起。(2)
三、回顾屈辱历史。(3)
四、展望美好未来。(4)
字词全解
读 读 写 写
香港
刹那
倾听
悄然
午夜
浮现
脊梁
皮肤
沸腾
欢乐
伤痕
流淌
字词全解
多音字
[悄]
辨读:qiǎo(悄声)qiāo(静悄悄) 运用:月亮悄(qiǎo)无声息地升上了天 空,小院里变得静悄(qiāo)悄(qiāo) 的。
字词全解
多音字
lù(露珠 露天 暴露)
露
lòu(露底 露面 露马脚)
chà(刹那 古刹 宝刹)
2.文章以“最后一分钟”为题有何寓 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最后一分钟”指1997年7月1日 到来前的一分钟,也就是香港回归祖 国怀抱前的一分钟。这是有历史意义 的特殊时刻。文章以此为题,直接点 明了这一分钟对全国人民的重要性, 表达了全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 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美好前程的衷心祝 福。
24、最后一分钟(修正版)

第三小节自学提示:
• 1.本节写到哪些历史事件?分别是怎 样的? • 2.谈谈你了解了这些历史后的感受是 什么? • 3.“深入骨髓的伤痕”指什么? • 4.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 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 泪珠在缓缓地流淌?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哪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写话练习: • 仿照课文第二小节写几句小诗或 者写几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 最后一分钟 是 , 是 , 是 ,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了解香港
香港的历史
169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不断 地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 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 1839年3月,林则徐受命钦差大 臣,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 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 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 片。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 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 开销毁。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 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 的“虎门销烟”。
(kòu) (chà) 叩 (叩问) 刹 (刹那) 硝 (xiāo) (suǐ) (硝烟) 髓 (骨髓) 铸(zhù) (铸造)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 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 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 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 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 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教材内容
24最后一分钟
总课时:9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执教时间: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教案探索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 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
◆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