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汽车设计复习资料
吉大汽车设计基础6

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能力。
2
一、 悬架的功用和组成
组成 ➢ 弹性元件 ➢ 导向装置 ➢ 减振器 ➢ 缓冲块 ➢ 横向稳定器
3
二、 悬架的设计要求
➢ 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 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 ➢ 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 保证车身稳定,制动或加速时纵倾要小,转弯时车身侧
➢ 为此,应该使前悬架具有的侧倾角刚度要略大于后悬 架的侧倾角刚度。
➢ 对乘用车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比值一般为1.4~2.6。
30
第四节 弹性元件的计算
➢ 以钢板弹簧为例介绍弹性元件的计算。 一、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 ➢ 汽车上的钢板弹簧多为纵向布置,能传递各方向的力
和力矩,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 对称式板簧
倾角要合适;
4
二、 悬架的设计要求(续)
➢ 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 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 ➢ 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
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5
第二节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 非独立悬架 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 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 (或车身)连接;
9
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分类
双横臂式
单横臂式
单纵臂式
10
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分类
单斜臂式
麦弗逊式
扭转梁随动臂式
11
评价指标
➢ 侧倾中心高度 位置高,则到车身质心的距离缩短,侧倾力矩减小; 位置过高,则车身倾斜时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加快。
汽车设计第四版吉林大学6

汽车设计第四版吉林大学6汽车设计第四版本章主要内容:* 概述*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弹性元件的计算*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减振器;* 悬架的结构元件第一节概述一、基本功用: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运行驶能力。
二、组成: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
第一节概述* 导向装置由导向杆系组成,用来决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运动特性,并传递除弹性元件传递的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 当用纵置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时,它兼起导向装置的作用。
* 缓冲块用来减轻车轴对车架(或车身)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的变形。
* 装有横向稳定器的汽车,能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
第一节概述四、措施1)要求由簧上质量与弹性元件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在合适的频段,并尽可能低。
2)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应合理。
3)应采用非线性弹性特性悬架。
4)悬架应装有减振器,并使之具有合理的阻尼。
5)要正确地选择悬架方案和参数,在车轮上、下跳动时,使主销定位角变化不大、车轮运动与导向机构运动要协调,避免前轮摆振;汽车转向时,应使之稍有不足转向特性。
6)独立悬架导向杆系铰接处多采用橡胶衬套,能隔绝车轮所受来自路面的冲击向车身的传递。
第一节结束!第二节悬架结构形式分析4、非独立悬架(纵置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兼作导向装置)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缺点:刚度较大,平顺性较差;簧下质量大;左、右车轮会相互影响,并使车轴(桥)和车身倾斜;车轮会左、右摇摆,使前轮容易产生摆振;前轮跳动时,悬架易与转向传动机构产生运动干涉;当汽车直线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段上时,不仅车轮外倾角有变化,还会产生不利的轴转向特性;汽车转弯5、独立悬架优点:簧下质量小;悬架占用的空间小;弹性元件只承受垂直力,所以可以用刚度小的弹簧,使车身振动频率降低,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由于采用断开式车轴,所以能降低发动机的位置高度,使整车的质心高度下降,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同时在起伏的路面上能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能力;独立悬架可提供多种方案供设计人员选用,以满足不同设计要求。
吉大汽车设计基础7

30
三、循环球式转向器参数选择 1、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
➢钢球中心距D:
➢是基本尺寸,影响转向器的结构尺寸和强度; ➢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取得小一些; ➢先参考同类型车初选,验算强度后再修正。
31
1、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
➢螺杆外径D1:20~38mm ➢螺母内径D2:D2-D1=(5%~10%)D ➢钢球直径d:
一、转向器的效率 定义
➢功率P1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正效率 η+=(P1-P2)/P1
➢功率P3从转向摇臂轴输入,经转向轴输出,得到的效率称为逆效率 η-=(P3-P2)/P3
➢为了保证转向轻便,要求正效率高; ➢为了保证自动回正作用,需要有一定的逆效率; ➢为了减轻驾驶员的疲劳,防止打手作用,要求此逆效率尽可能低。
➢d大,承载能力提高,但整体尺寸增大; ➢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5~9mm。
➢钢球数量n:
➢增大n,每个钢球的载荷减少,但流动性变坏,效率低; ➢每个独立环路中的钢球数
πDW πDW
n
60
dcos0 d
32
1、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 ➢滚道截面半径R2
➢钢球的螺旋滚道截面不是圆形,而是由四段圆弧组成; ➢钢球与螺杆、螺母各有两点接触,在轴向力作用下不会窜动, 可减少转向盘自由行程,防止转向轮偏摆; ➢滚道底部间隙可容纳杂质、储存润滑油。 ➢圆弧半径应大于钢球半径,R2=(0.51~0.53)d。
➢转向系角传动比 iω0 •转向盘角速度ωw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ωk之比
➢转向器角传动比iω1 ➢转向传动机构的角传动比 iω2
iω0 = iω1 * iω2
19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汽车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的任务?1.正确选择性能指标、重量和尺寸参数,提出整车总体设计方案。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并进行运动校核。
3 . 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控制和计算,保证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 协调各种矛盾。
2.汽车总体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汽车各项性能成本,要求达到企业商品计划中的指标2严格遵守贯彻相关法规注意不侵犯专利3尽最大可能去贯彻三化4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5拆装和维修方便3.简述汽车开发程序。
1汽车新产品开发流程2概念设计3目标成本4试制设计5样车试制和试验6生产准备阶段7销售4.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1可行性分析 2产品型号及其主要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3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结构特性参数4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对比5本车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5.不同形式汽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轴数、驱动形式和布置形式6.按发动机的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有什么优缺点?1前置前轮驱动: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的能力高,动力总成结构紧凑,提高汽车机动性扫热好,操纵机构简单整备质量轻;缺点万向节结构复杂,前轮命短,上坡能力低易打滑侧滑,发动机横置时总体布置困难2前置后轮驱动优点轮胎使用寿命高,不需等速万向节,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冷却条件好,爬坡能力强,拆装维修方便;缺点地板有突起通道影响舒适性,正面碰撞前排受严重伤害,整车整备质量增加,经济性动力性不佳3后置后轮驱动优点动力总成结构紧凑,汽车前部高度降低增加了视野,改善了后排座椅中间座位成员出入的条件舒适性高,整车整备质量小,爬坡能力高,汽车机动性能好;缺点后桥负荷重操纵性差,操纵结构复杂高速操纵不稳定,发动机冷却玻璃除霜带来不利,汽车追尾后排乘客受严重伤害,行李箱体积不大。
7.什么叫整车整备质量?各种车辆的汽车装载质量(简称装载量)是如何定义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吉林大学汽车设计作业及答案

吉林大学汽车设计作业及答案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1、按发动机的相对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特点如何?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传统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大多数轿车盛行。
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大、中型客车盛行,少数轿车也采用。
4.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采用,少数大、中型客车也采用。
5.全轮驱动(nWD)·越野汽车特有的布置形式,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之后的分动器将动力分别输送给全部驱动轮。
2、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轮距的大小、前后悬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1)轴距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汽车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等有影响。
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
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传动轴夹角有影响。
(2)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汽车上坡、制动或加速时轴荷转移过大,使汽车制动性或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3)原则上对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载质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
对机动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
为满足市场需要,工厂在标准轴距货车的基础上,生产出短轴距和长轴距的变型车。
对于不同轴距变型车的轴距变化,推荐在0.4~0.6m的范围内来确定为宜3、什么叫整车整备质量?汽车装载质量(简称装载量)是如何定义的?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汽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4、汽车轴荷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轮胎磨损均匀和寿命相近;(各车轮负荷相近)b、保证足够的附着能力;(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c、转向轻便; (转向轴负荷不宜过大)d、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轴负荷不宜过小)e、动力性和通过性要求。
汽车构造复习题及答案-吉林大学

汽车构造习题集总论一、填空题1.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功率为汽油机、最大车速为的三轮汽车是由德国工程师于1885年在曼海姆城研制成功,1886年1月29日立案专利的。
因此人们把年称为汽车诞生年,被称为“汽车之父”。
2★.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汽车的外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的外形就轿车而言有型、型、型、型、型和型,而楔形汽车已接近于理想的汽车造型。
3★.1889年法国的别儒研制成功了和;1891年在法国开发成功;1891年法国首先采用了前置发动机驱动。
4★.未来的汽车造型更趋于流线型,将有陆空两用优点的“”;可在泥泞道路或沼泽地自由行走的汽车;有仿动物行走特征的四“腿”无轮汽车;水陆空三用汽车及汽车、汽车。
5.我国汽车工业的建立是在1956年10月以的建成投产为标志的,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968年我国在湖北十堰市又开始建设了。
它们的第一代产品分别是型、型;第二代产品分别是型、型;第三代产品分别是型、型。
6.按照国标GB3730.1-88《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和定义》中规定的术语和汽车类型,汽车分为车、车、车、车、车、车和车等七类。
7.现代汽车的类型虽然很多,各类汽车的总体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大体都可分为、、和四大部分。
8.汽车从静止到开始运动和正常行驶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各种阻力。
假定汽车作等速直线行驶,这时汽车所受到的阻力有、和。
二、解释术语1.CA10922.整车装备质量3.最大装载质量4.转弯半径5.平均燃料消耗量6.记号(4×2)在表示驱动方式时的含义7.上止点和下止点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载客汽车称为客车,其乘座人数包括驾驶员在内。
()2.越野汽车主要用于非公路上载运人员、货物或牵引,因此它都是由后轮驱动的。
()3.汽车按行驶机构的特征不同可分为轮式、履带式、雪橇式、螺旋推进式和气垫式等汽车。
()4.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称为汽车的最大总质量。
汽车设计第四版吉林大学1

汽车设计第四版本章主要内容:* 概述;* 汽车形式的选择 ;*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 ;* 发动机的选择 ;* 车身形式 ;* 轮胎的选择 ;* 汽车的总体布置 ;* 运动校核。
第一节概述一、进行汽车总体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汽车的各项性能、成本等,要求达到企业在商品计划中所确定的指标。
2)严格遵守和贯彻有关法规、标准中的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
3)尽最大可能地去贯彻三化,即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4)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
5)拆装与维修方便。
1、汽车新产品开发流程2、概念设计(造型设计→总体布置→编写设计任务书)是指从产品创意开始,到构思草图、出模型和试制出概念样车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
* 概念设计阶段,还要完成汽车的造型设计工作。
造型设计包括外部造型、内饰设计和色彩设计。
* 外部造型设计必须建立在汽车总体布置基础上,并考虑汽车应当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制造工艺性。
* 汽车的总体布置是建立在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基础上进行的。
* 当外部造型设计与总体布置设计出现矛盾的时候,应该服从总体设计的需要。
* 要求造型设计人员能结合各种限定的条件从事创造性工作。
* 在概念设计期间,通过绘制外形构思草图、美术效果图和制作油泥模型等一系列工作,能体现出造型设计的主要工作。
汽车内部局部造型的美术效果图* 总体方案确定后要画总布置草图。
* 为了解市场需求,要调查分析市场容量的大小,确定最经济的生产纲领、生产方式等。
* 编写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可行性分析,其内容包括市场预测,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分析,产品开发的目的,新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预计的生产纲领和产品的目标成本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
2)产品型号及其主要使用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3)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性参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
4)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和对比。
汽车构造复习题及答案陈家瑞__吉林大学(1)

汽车构造习题集总论一、填空题1.世界上第一辆装有功率为汽油机、最大车速为的三轮汽车是由德国工程师于1885年在曼海姆城研制成功,1886年1月29日立案专利的。
因此人们把年称为汽车诞生年,被称为“汽车之父”。
2★.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第一辆汽车诞生至今,汽车的外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的外形就轿车而言有型、型、型、型、型和型,而楔形汽车已接近于理想的汽车造型。
3★.1889年法国的别儒研制成功了和;1891年在法国开发成功;1891年法国首先采用了前置发动机驱动。
4★.未来的汽车造型更趋于流线型,将有陆空两用优点的“”;可在泥泞道路或沼泽地自由行走的汽车;有仿动物行走特征的四“腿”无轮汽车;水陆空三用汽车及汽车、汽车。
5.我国汽车工业的建立是在1956年10月以的建成投产为标志的,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1968年我国在湖北十堰市又开始建设了。
它们的第一代产品分别是型、型;第二代产品分别是型、型;第三代产品分别是型、型。
6.按照国标GB3730.1-88《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和定义》中规定的术语和汽车类型,汽车分为车、车、车、车、车、车和车等七类。
7.现代汽车的类型虽然很多,各类汽车的总体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大体都可分为、、和四大部分。
8.汽车从静止到开始运动和正常行驶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各种阻力。
假定汽车作等速直线行驶,这时汽车所受到的阻力有、和。
二、解释术语1.CA10922.整车装备质量3.最大装载质量4.转弯半径5.平均燃料消耗量6.记号(4×2)在表示驱动方式时的含义7.上止点和下止点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载客汽车称为客车,其乘座人数包括驾驶员在内。
()2.越野汽车主要用于非公路上载运人员、货物或牵引,因此它都是由后轮驱动的。
()3.汽车按行驶机构的特征不同可分为轮式、履带式、雪橇式、螺旋推进式和气垫式等汽车。
()4.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称为汽车的最大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整备质量0m :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2.质量系数0m η:指汽车载质量e m 与整车整备质量0m 的比值,即00/m m e m =η。
3.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4.比转矩b T :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最大转矩max e T 与汽车总质量a m 之比,a e b m T T /max =。
它能反映汽车的牵引能力。
5.比功率b P :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max e P 与汽车最大总质量a m 之比,即a eb m P P /max =。
可以综合反映汽车的动力性。
6.轮胎负荷系数: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轮胎额定负荷值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额定负荷值最大静负荷值轮胎负荷系数=7.后备系数β: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c T 与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之比。
即max /e c T T =β8.等速万向节:指输出轴和输入轴以始终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的万向节。
9.临界转速:是指当传动轴的工作转速接近于其弯曲固有振动频率时,即出现共振现象,以致振幅急剧增加而引起传动轴折断时的转速。
10.差速器锁紧系数k :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r T 与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0T 之比,即0/T T k r = 11.半轴转矩比b k :12/T T k b =, 1T 、2T 分别为左、右两半轴对差速器的反转矩。
12.双曲面齿轮螺旋角:是指在锥齿轮表面展开图上的齿形线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该点和节锥顶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13.悬架的弹性特性:悬架受到的垂直外力F 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中心相对于车身位移f(即悬架的变形)的关系曲线,称为悬架的弹性特性。
14.悬架静挠度c f :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w F 与此时悬架刚度c 之比,即c F f w c /=15.悬架动挠度d f :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的1/2或1/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
16.转向系的力传动比p i :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2w F 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h F 之比,称为力传动比,即h w p F F i /2=17.转向系的角传动比:转向盘角速度w ω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k ω之比,称为转向系角传动比0w i ,即kww i ωω=0 18.转向器角传动比:转向盘角速度w ω与摇臂轴角速度p ω之比,称为转向器角传动比w i ,即pww i ωω=19.转向器正效率+η:功率1P 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正效率,121/)(P P P -=+η20.转向器逆效率-η:功率从转向摇臂轴输入,经转向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逆效率,323/)(P P P -=-η,式中,2P 为转向器中的摩擦功率,3P 为作用在转向摇臂轴上的功率。
21.制动器效能因数:在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 上所得到的摩擦力)/(R M μ与输入力0F 之比,即RF M K 0μ=22.制动器效能:制动器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输出的力或力矩,称为制动器效能 23.钢板弹簧满载弧高a f :指钢板弹簧装到车轴(桥)上,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
(此图谨供助记,不用画)24.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0H :指钢板弹簧各片装配后,在预压缩和U 形螺栓夹紧前,其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二、问答题1.进行总体设计应当满足那些基本要求?1)汽车的各项性能、成本等,要求达到企业在商品计划中所确定的指标。
2)严格遵守和贯彻有关法规、标准中的规定,注意不要侵犯专利。
3)尽最大可能的去贯彻三化,即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4)进行有关运动学方面的校核,保证汽车有正确的运动和避免运动干涉。
5)拆装与维修方便。
2.货车按发动机位置不同分几种?各有何有缺点?货车根据发动机位置不同,分为发动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布置形式。
(此表格仅供助记,应按书P14分条作答)3.货车按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不同分几种?各有何有缺点?货车按照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和偏置式四种。
(此表格仅供助记,应按书P12分条作答)偏置式驾驶室的货车主要用于重型矿用自卸车上。
它具有平头式货车的一些优点,如轴距短、视野良好等,此外还具有驾驶室通风条件好、维修发动机方便等优点。
4.大客车按发动机位置不同布置形式分几种?各有何有缺点?根据客车发动机位置不同,其布置形式有三种: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
(此表格仅供助记,应按书P12分条作答)5.轿车的布置形式分几种?各有何有缺点?轿车(乘用车)的布置形式主要有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此表格仅供助记,应按书P9分条作答)6.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那些?各是如何定义的?m: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1)整车整备质量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2)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指包括驾驶员在内的座位数;城市客车的载客量指座位数加站立乘客数。
3)汽车的载质量e m :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4)质量系数0m η:指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即00/m m e m =η。
5)汽车总质量a m :指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6)汽车的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7.进行离合器总成设计应当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既能可靠的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6)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振动,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
7)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总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9)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10)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等。
8.盘式离合器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单片离合器、双片离合器、多片离合器2)单片离合器:结构简单,轴向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采用轴向有弹性的从动盘可保证接合平顺。
双片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较大;接合更为平顺、柔和;在传递相同转矩的情况下,径向尺寸较小,踏板力较小;中间压盘通风散热性差,容易引起摩擦片过热,加快其磨损甚至烧坏;分离行程较大,不易分离彻底;轴向尺寸较大,结构复杂;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较大。
多片离合器:接合更加平顺、柔和,摩擦表面温度较低,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但分离行程大,分离不彻底,轴向尺寸和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大。
9.离合器压紧弹簧布置形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周置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斜置弹簧离合器 2)周置弹簧离合器: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缺点:易受热回火失效;转速高时,压紧力显著下降,传递转矩能力也随之下降;弹簧易磨损断裂中央弹簧离合器:优点:较大杠杆比,足够压紧力,利于减小踏板力,使操纵轻便;弹簧不会受热回火失效;易实现压盘对压紧力的调整缺点:结构较复杂,轴向尺寸较大斜置弹簧离合器:优点:摩擦片磨损或分离离合器时,压盘所受的压紧力几乎不变;工作性能稳定、踏板力较小10.离合器摩擦衬片与从动钢板的连接方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1)铆接、粘接2)铆接方式连接可靠,更换摩擦片方便,适宜在从动片上安装波形片,但其摩擦面积利用率小,使用寿命短。
粘接方式可增大实际摩擦面积,摩擦片厚度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抗离心力和切向力的能力;但更换摩擦片困难,且使从动片难以安装波形片,无轴向弹性,可靠性低。
11.离合器后备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取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离合器后备系数定义见名词解释7)影响离合器后备系数取值大小的因素:1)为使离合器尺寸不致过大,减少传动系过载,保证操纵轻便,β应小些2)发动机后备功率较大,使用条件较好时,β可小些3)发动机缸数越多,β越小4)膜片弹簧离合器β可小些5)为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和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β应大些6)当使用条件恶劣、需拖带挂车时,β应大些7)汽车总质量越大,β越大8)采用柴油机时,转矩不平稳,β应大些9)双片离合器的β值应大于单片离合器12.离合器的主要参数有哪些?主要有性能参数:后备系数β和单位压力p;尺寸参数: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摩擦片厚度b;结构参数: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Δt,摩擦因数f13.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是什么样的?工作点最低位置如何确定?1)膜片弹簧具有变刚度弹性特性。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2)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如图所示。
拐点对应着膜片弹簧压平的位置;M、N两点分别对应压紧力最大和最小的位置;A、C点分别对应离合器完全结合和完全分离的状态。
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膜片弹簧工作点B一般取在M点和H点之间,且靠近或在H点处。
当分离时,工作点从B变到C。
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踏板力,C点应尽量靠近N点。
(利用此图也可对膜片弹簧和螺旋弹簧进行比较。
OC’为螺旋弹簧工作曲线)14.进行变速器设计应当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动力向驱动轮的传输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倒退行驶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需要时能进行功率输出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6)工作可靠。
汽车行驶过程中,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以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7)变速器应当有高的工作效率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15.变速器换挡机构有几种形式?各有何优缺点?各种形式适用于哪些挡位?1)变速器换档机构有直齿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挡三种形式。
2)直齿滑动齿轮换挡:(一、倒挡)优点:A: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拆装与维修方便,成本低B:旋转部分转动惯性力矩小缺点:A:齿端冲击、噪声,使齿端部磨损,驾驶员紧张,降低乘坐舒适性B:要求驾驶员操作技术高C:行驶安全性降低D:换档行程长啮合套换挡:(第二轴与中间轴常啮合齿轮)优点:A:换档行程短B:承受换档冲击载荷的接合齿数多,轮齿不参与换档,不会过早损坏C: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降低,减小变速器长度缺点:A:因不能消除换档冲击,要求操作技术高B:增设啮合套、常啮合齿轮,旋转部分总惯性力矩大同步器换挡:(广泛)优点:A: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换档,与操作熟练程度无关B:提高了加速性、燃油经济性、行驶安全性缺点:A: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B:轴向尺寸大16.根据轴的形式不同变速器有几种?固定轴式:两轴式、中间轴式、多中间轴式、双中间轴式旋转轴式17.两轴式、中间轴式变速器各有何优缺点?两轴式: 优点:轴和轴承数少,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容易布置;中间挡位传动效率高,噪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