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
新版河南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河南⼤学⽣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群之中,跟⼤多数的⼈⼀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已,虽然考上了⼀个不错的⼤学,但,我的⼈⽣⽬标⼀直以来都⽐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步了解之后,我忽⽽发现,⾃⼰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粟,⽽我⾃⾝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来把握。
认识到个体的渺⼩之后,忽然有了争夺⾃⼰命运主导权的想法。
所以⾛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条。
不过我认为这是⼀条⽐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得到了⾃⼰⼼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
⾃此之后也算是有了⾃⼰的⽅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这⼀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个懒惰、闲散的⼈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
这期间我甚⾄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怎样呢,还不是⼀样活着。
可是最终,我内⼼对于⾃⾝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
我庆幸⾃⼰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年来的⼼酸泪⽔供⼤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法,复习资料,⾯试经验等等。
所以篇幅会⽐较长,还望⼤家耐⼼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河南⼤学⽣物学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631)普通⽣物学(832)⽣物化学(⾃命题)参考书⽬为:1.《⽣物化学》王镜岩、朱圣庚、许长法⾼等教育出版社2.《陈增阅普通⽣物学》(第三版) 吴相钰⾼等教育出版社⾸先简单介绍⼀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
河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631普通生物学一.名词解释5*61.反馈:2.心动周期:指从一次心跳的起始到下一次心跳的起始,心血管系统所经历的过程。
3.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
4.形成层: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一般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
5.芽孢:是指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称为内芽胞(endospore),简称芽胞。
6.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二.简答题10*61.为什么说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主要因为:1.小肠的吸收面积大。
2.食物在小肠内的存留时间长,可达3~8小时。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进食后,小肠绒毛可出现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促进绒毛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吸收。
5.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比如胰液进入小肠里面含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2.骨骼和肌肉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为动力完成各种运动。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1、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
2、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
3、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3.在植物体中水分是如何运输的?根毛吸水,通过质外体和共质体传输途径往上传导,在茎部由导管向上运输传输到各组织,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动力是根压、蒸腾拉力和内聚力。
普通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普通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细胞质D. 细胞壁(植物细胞)答案:D2. 下列哪个过程不是细胞分裂的类型?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D. 细胞凋亡答案:D3. 基因突变是指:A.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改变B. 基因序列发生改变C. 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D. 染色体数量发生改变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素?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土壤答案:D5.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的核心是:A. 适者生存B. 遗传和变异C. 物种不变论D. 物种起源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间期,分裂期7.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________定律。
答案:组合8.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叶绿体9.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线粒体10.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_______。
答案: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答案: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细胞间信息交流。
12. 解释什么是基因重组,并说明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答案: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本的基因在配子形成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它增加了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个体,从而促进了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13. 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逐级递减。
能量在每一级之间的传递效率通常只有10%左右,其余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及其对现代生物学的影响。
2014年河南大学研究生考试普通生物学试题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
2014年河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内孢子
2.稳态
3.春化作用
4.消化吸收
5.肌节
6.HIV
二、简答
1.什么是三高膳食?对人体有何危害?
2.体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植物体的营养生长是如何向生殖生长转化的?
4.导管和胞管是如何形成的,两者有何不同?
5.细菌细胞有何特点?期主要功能是什么?
6.赤潮是如何形成的?对生物圈的危害有哪些?
三、论述题
1.地球生命最基础的作用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2.举例说明结构适应于功能室动物中的普遍现象。
3.为什么说病毒式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命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631普通生物学一.名词解释5*61.反馈:2.心动周期:指从一次心跳的起始到下一次心跳的起始,心血管系统所经历的过程。
3.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
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
4.形成层: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一般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
5.芽孢:是指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方式,称为内芽胞(endospore),简称芽胞。
6.原核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二.简答题10*61.为什么说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主要因为:1.小肠的吸收面积大。
2.食物在小肠内的存留时间长,可达3~8小时。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成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4.进食后,小肠绒毛可出现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促进绒毛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吸收。
5.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比如胰液进入小肠里面含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2.骨骼和肌肉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为动力完成各种运动。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1、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和低头运动。
2、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踝关节的运动。
3、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肘关节的运动。
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收缩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3.在植物体中水分是如何运输的?根毛吸水,通过质外体和共质体传输途径往上传导,在茎部由导管向上运输传输到各组织,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动力是根压、蒸腾拉力和内聚力。
根压指的是植物通过消耗能量,通过主动吸收离子,水分随浓度差往上沿木质部运动的生理过程。
蒸腾拉力是当气孔张开后,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因蒸腾失水,而下降,所以从相邻细胞夺取水分,失水的细胞又从旁边的另一个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从气孔下腔到叶脉导管,再到叶柄、茎的导管,最后到根系导管之间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水势梯度,最后引起根系从外界土壤环境中吸收水分。
是植物体内水分想上运输的主要作用力。
内聚力是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分在管道中连续运输。
(筛管是植物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结构,不运水)4.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完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具有真正的花(2)具有双受精现象(3)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进化(4)配子体进一步退化(5)具有雌蕊,形成果实(6★)更发达的输导组织被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伴胞;而裸子植物中一般均为管胞(只有麻黄和买麻藤类例外),韧皮部无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主要区别?6.微生物代谢类型有哪些?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光能自养型:以无机的CO2为C源,以光能为能量来源,从而合成自身的有机物.光能异养型:是指以有机物为C源,以光能为能量来源来合成有机物的生物.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的CO2为C源,以氧化无机物产生能量,从而合成自身有机物的生物,化能异样型:以有机物为C源和能源,来合成自身有机物.好氧型: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氧化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产能代谢过程,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
厌氧型:指必需在无分子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类型。
三论述题20*31.病毒繁殖具有什么特点?噬菌体与真核生物病毒在繁殖方面不同?(不确定)病毒繁殖:病毒粒入侵宿主细胞到最后细胞释放子代毒粒的全过程包括,吸附,注入(遗传物质),合成(逆转录/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装配(利用宿主细胞转录RNA,翻译蛋白质再组装),释放五个步骤。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
真核生物病毒感染真核细胞。
噬菌体繁殖过程: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
噬菌体侵染寄主细胞的第一步是“吸附”,即噬菌体的尾部附着在细菌的细胞壁上,然后进行“侵入”。
噬菌体先通过溶菌酶的作用在细菌的细胞壁上打开一个缺口,尾鞘像肌动球蛋白的作用一样收缩,露出尾轴,伸入细胞壁内,如同注射器的注射动作,噬菌体只把头部的DNA注入细菌的细胞内,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
噬菌体DNA进入细菌细胞后,利用寄主(细菌)细胞的酶和其它物质,大量地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并形成完整的噬菌体颗粒。
噬菌体的形成是借助于细菌细胞的代谢机构,由本身的核酸物质操纵的。
噬菌体成熟后,在潜伏后期,溶解寄主细胞壁的溶菌酶逐渐增加,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2.消化、呼吸、排泄、循环系统如何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动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大致过程)人体摄入环境中的食物由消化系统经同化与异化作用转变为人体组织与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其中呼吸系统摄取环境中的氧参与能量代谢,由循环系统将溶入血液中的氧输送到全身供给组织器官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最后消化结束的食物残渣与组织器官能量代谢后的废物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3.举例说明被子植物适应陆生的进化现象。
略2014年一、名词解释1内孢子:某些细菌(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少数球菌等)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构造,称为芽孢。
由于它位于细胞内,为区别放线菌、霉菌等形成的分生孢子,故又称内生孢子。
2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3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这种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效应叫做春化作用。
4消化吸收: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小分子物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过程叫做吸收。
5肌节:肌节(英语:sarcomere,即肌小节、肌原纤维节)是肌原纤维的基本单位。
肌节由三种不同肌丝系统组成。
粗肌丝系统成分是肌球蛋白(肌凝蛋白)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osin-binding protein C),后者的作用就是链接粗肌丝和肌纤蛋白(肌动蛋白)。
细肌丝由肌纤蛋白单体(连接于伴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伴肌纤蛋白与肌联蛋白维持肌节的物理结构。
平滑肌的肌原纤维不排列为肌节。
6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
二、简答1.什么是三高膳食?对人体有何危害?略2.体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机体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
体液可分为两大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组织间隙液的简称)、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和淋巴、脑脊液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叫细胞内液.由于人体的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细胞外液,即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3.植物体的营养生长是如何向生殖生长转化的?植物的营养生长是指植物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目的增多,表现在植物增高和重量的增加。
植物的生殖增长是指植物细胞的生殖增长,表现在花朵出现,最后形成果实。
这两种生长的界限就是花芽的分化。
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变到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要依靠植物的营养器官制造和积累一定数量的有机物,其次不同植物还需要不同的外界条件。
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成为一株具有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植株。
植株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形成花芽。
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对于一年生植物和二年生植物来说,在植株长出生殖器官后,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
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当它们到达开花年龄后,每年养器营官和生殖器官仍然发育。
4.导管和胞管是如何形成的,两者有何不同?导管指维管植物木质部由柱状细胞构成的水分与无机盐长距离运输系统,次生壁厚薄不匀地加厚,端壁穿孔或完全溶解,从而形成纵向连续通道。
筛管指高等植物韧皮部中的管状结构。
由筛分子组成,负责光合产物和多种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
不同点;1)导管一般是死细胞(它是一串高度特化的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其细胞端壁由穿孔相互衔接,其中每一细胞称为一个导管分子或导管节。
导管分子在发育初期是生活的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细胞死亡),而筛管是活细胞。
2)导管是在木质部,筛管在韧皮部。
3)导管运输水分与无机盐不要能量,它主要是靠蒸腾作用,而筛管输送有机养料,需要植物提供能量。
(这相当于两个不同了,运送的东西不同,另一个是是否耗能)5.细菌细胞有何特点?其主要功能是什么?6.赤潮是如何形成的?对生物圈的危害有哪些?三、论述题1.地球生命最基础的作用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是光合作用因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无论是自养生物还是异养生物,其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而光合作用是转化太阳能为生物利用化学能的最主要方式,因此说光合作用是地球生命最基础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
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相对稳定2.举例说明结构适应于功能是动物中的普遍现象。
蚊子,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破皮肤吸收人和动物的体内的血液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有利于收集声波,还有利于散热.蝙蝠是通过耳朵接受超声波来确定正确的飞行方向和捕捉食物的.羚羊,四肢细长有力,奔跑极快,这一特征主要是在长期的避敌生存斗争中,经漫长的年代自然选择的结果.极地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沙漠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沙漠地区,由于温度的影响,极地狐的耳朵小,毛厚.沙漠狐的耳朵很大,有利于散热.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食草动物反刍现象以及牙齿的分布鱼的身体是流线式的为了减小与水的摩擦,以及颜色上暗与水的颜色相近,腹部白色的都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需要.叶镶嵌的植物对光合作用的一种适应.仙人掌的叶刺及肥厚的叶片更能适应沙漠的天气3.为什么说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生命形态?病毒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