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小学数学练习题巧妙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练习题巧妙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练习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到乘法的题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巧妙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例一:小明买水果小明去市场买水果,他买了3斤苹果,每斤苹果的价格是5元。
那么小明应该支付多少钱呢?解答:我们知道乘法可以用来解决同样数量的物品的价格问题。
假设每斤苹果的价格是x元,小明买了3斤苹果,那么他应该支付的金额可以表示为:3 * x。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每斤苹果的价格是5元,所以x等于5。
因此,小明应该支付的金额是3 * 5 = 15元。
例二:小红的生日蛋糕小红过生日,她想要买一个蛋糕来庆祝。
她去了蛋糕店,发现店家提供了多种口味的蛋糕和不同大小的蛋糕。
如果小红选择了一个价格为8元的小号蛋糕,并且还要外带两个同样价格的小号蛋糕,那么她应该支付多少钱呢?解答:同样,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红选择了一个价格为8元的小号蛋糕,她还要外带两个同样价格的小号蛋糕,所以她应该支付的金额可以表示为:(1 + 2) * 8。
根据乘法的性质,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里的表达式,得到3 * 8 = 24。
因此,小红应该支付的金额是24元。
例三:小明的花园小明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园,它的长是5米,宽是3米。
小明想要在花园的四周埋一圈石头,每块石头的边长是0.5米。
他需要多少块石头呢?解答:利用乘法解决这个问题会更加简单。
我们可以用石头的边长乘以花园每条边的长度,即0.5 * (5 + 3) = 0.5 * 8 = 4。
因此,小明需要4块石头来围成他的花园。
例四:小红的果汁店小红开了一家果汁店,她想要制作自己的特色果汁。
为了制作一杯果汁,她需要使用1/4杯橙汁和1/2杯苹果汁。
如果她想要制作12杯果汁,她需要多少杯橙汁和苹果汁呢?解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
小红制作一杯果汁需要使用1/4杯橙汁和1/2杯苹果汁,因此她制作12杯果汁需要的橙汁和苹果汁的总量可以表示为:12 * (1/4 + 1/2)。
数学方案巧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方案巧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方案:巧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引言: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不仅能够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巧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一、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购物时计算折扣,还是在理财规划时计算利息,数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数学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数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在金融领域,数学被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估、投资组合优化等方面。
例如,通过利用期权交易策略,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对股票价格的波动进行预测,从而实现风险的控制和收益的最大化。
此外,数学还能够通过统计分析来进行风险的测度,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数学在物流规划中的应用物流规划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货物的运输路径、车辆调度以及物料的存储等因素。
数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对物流网络进行优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物流成本的降低。
例如,使用最短路径算法可以有效地计算货物的最佳运输路径,提高物流的效率。
四、数学在交通流量控制中的应用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如何合理地控制交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数学家通过建立交通流动模型和仿真算法,可以对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精确的预测和控制。
例如,通过运用数学模型预测交通拥堵状况,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公交车辆和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从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五、数学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数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疾病的发病率和传播规律进行分析,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数学模型还能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医学图像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早期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结语:数学作为一门强大的学科,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 计算购物优惠:在购物时,很多商家会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如打折、满减、赠送等等。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计算真
实的优惠力度,以便做最优选择。
2. 安排时间计划:数学规律的应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安排时间。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时间分片法来安排任务,利用优先级排列法解
决繁琐的时间分配问题。
3. 物流配送常识:在物流配送中,数学常识被广泛使用。
数学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最短的运输路径,降低物流成本,并及时
地到达目的地。
4. 投资理财:在投资理财方面,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要进行正
确的投资决策,我们需要了解和运用各种财务指标,比如复合利率、风险收益等,以便更好地管理我们的财务资源。
5. 健康生活方案:数学也可以应用于测量我们的健康状况。
我
们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如体脂率计算、BMI指数等,来制定最佳的
健康方案,从而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巧用一次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巧用一次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一关注“鞋码”与“鞋长”的换算例1鞋子的“鞋码”和鞋长(cm )存在一种换算关系,下表是几组“鞋码”与鞋长换算的对应数值:[注:“鞋码”是表示鞋子大小的一种号码]鞋长(cm )16 19 21 24 鞋码(号)22 28 32 38 (1)设鞋长为x ,“鞋码”为y ,试判断点(x ,y )在你学过的哪种函数的图象上?(2)求x 、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某人穿44号“鞋码”的鞋,那么他的鞋长是多少?分析:如果图表所反映的信息,能够满足如下条件:K 44332211x y x y x y x y ≠≠≠,但是343423231212x x y y x x y y x x y y --=--=--=k,则该图表所反映的函数是一次函数,故可以设函数的解析式为:)0(≠+=k b kx y ,得解析式后,其它问题随之迎刃而解.解:(1)因为212432381921283216192228--=--=--=2,所以y 是x 的一次函数,即点(x ,y )在学过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上.(2)设y=kx+b ,由题意,得:⎩⎨⎧+=+=bk b k 19281622,解得: ⎩⎨⎧-==102b k .所以y=2x-10.(x 是一些不连续的值.一般情况下,x 取16、16.5、17、17.5、…、26、26.5、27等)(3)因为y=2x-10,所以当y=44时 ,得44=2x-10,解得:x=27.答:此人的鞋长为27cm .二关注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例2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乘机所携带行李的质量x (kg)与其运费y (元)由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图象确定,那么旅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为:(A)20kg (B)25kg (C)28kg (D)30kg分析:旅客随身携带一定重量的行李,而行李的重量是不能为负的,因此,旅客携带的行李的重量最小时为y=0时,对应的重量.也就是令y=0时,图像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解:1) 设y=kx+b ,根据图像,知道图像经过以下两个点,(30,300)和(50,900), 把x=30,y=300;x=50,y=900分别代入y=kx+b 中,得到:300=30k+b ,900=50k+b ,解得:k=30,b= -600,所以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0x-600.令y=0,得:30x-600=0,得x=20,即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千克的行李. 解:选A .三关注储气罐中的储气量例3星期天8:00~8:30,燃气公司给平安加气站的储气罐注入天然气.之后,一位工作人员以每车20立方米的加气量,依次给在加气站排队等候的若干辆车加气.储气罐中的储气量y (立方米)与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1)8:00~8:30,燃气公司向储气罐注入了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2)当x ≥0.5时,求储气罐中的储气量y (立方米)与时间x (小时)的函数解析式;(3)请你判断,正在排队等候的第18辆车能否在当天10:30之前加完气?请说明理由.分析:(1)图像与y 轴的交点意味着储气罐中原来有燃气2000立方米,半小时后储气罐中的储气量达到10000立方米,说明注入的燃气量为10000-2000=8000(立方米).(2)从图像上看出,图像是直线,因此该函数是一次函数.且经过点(0.5,10000)和(10.5,8000)两点,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就可得函数的解析式.(3)因为18辆车加气需1820360⨯=(立方米),所以储气量为100003609640-=(立方米),求出此时的时间,然后与总时间10.5-8.00=2.5小时相比,大则不能;小则能. 解:(1)由图可知,星期天当日注入了10000-2000=8000立方米的天然气;(2)当x ≥0.5时,设储气罐中的储气量y (立方米)与时间x (小时)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因为函数的图象过点(0.5,10000)和(10.5,8000)两点,所以⎩⎨⎧+=+=b k b k 5.1080005.010000 解得:⎩⎨⎧=-=10100200b k ,故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200x+10100.(3)可以.因为给18辆车加气需要18×20=360(立方米),所以此时的储气量为10000-360=9640(立方米),当y=9640时,得9640=-200x+10100,解得:x=2.3.而从8:00到10:30相差2.5小时,显然有:2.3<2.5,故第18辆车在当天10:30之前可以加完气.四关注旅客的购票情况例4某车站客流量大,旅客往往需长时间排队等候购票.经调查统计发现,每天开始售票时,约有300名旅客排队等候购票,同时有新的旅客不断进入售票厅排队等候购票,新增购票人数y (人)与售票时间x (分)的函数关系如图3-1所示;每个售票窗口票数y (人)与售票时间x (分)的函数关系如图3-2所示.某天售票厅排队等候购票的人数y (人)与售票时间x (分)的函数关系如图3-3所示,已知售票的前a 分钟开放了两个售票窗口.(1)求a 的值;(2)求售票到第60分钟时,售票厅排队等候购票的旅客人数;(3)该车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本着“以人为本,方便旅客”的宗旨,决定增设售票窗口.若要在开始售票后半小时内让所有排队购票的旅客都能购到票,以便后来到站的旅客能随到随购,请你帮助计算,至少需同时开放几个售票窗口?分析:(1) 图3-1所展示的信息是每分钟新增4人购票.图3-2所展示的信息是每分钟有3人买上票.图3-3所展示的信息有三条:与y 轴的交点(0,300)表示开始时有300人在等待购票;(a ,240)表示的意义是只开两个售票后,售票a 分钟后还有240人在排队;与x 轴的交点(78,0)表示的是78分钟后就没有人排队购票了.根据上述信息知道剩余排队人数=原来人数+新增加的人数-已经获售票的人数.即300+4a-3×2×a=240.(2)只要求出从a 到78分钟这一段的函数解析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理解“要在开始售票后半小时内让所有排队购票的旅客都能购到票,以便后来到站的旅客能随到随购”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其意义就是售票人数大于等于原来人数+新增人数,转化成不等式的整数解问题.解:(1)有题意得:300+4a-3×2×a=240,解得:a=30,即a 的值是30;(2)因为直线y=kx+b 经过点(30,240)和点(78 ,0),所以所以⎩⎨⎧+=+=b k b k 78030240 解得:⎩⎨⎧=-=3905b k ,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y=-5x+390,所以当x=60时,y=90,即售票到第60分钟时,售票厅排队等候购票的旅客有90人;(3)设至少要开放n 个售票窗口,根据题意得:3×30×n ≥ 300+4×30,解得n ≥314, 所以至少要同时开5个售票窗口.五关注所获得利润例5某加油站五月份营销一种油品的销售利润y (万元)与销售量x (万升)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中折线所示,该加油站截止到13日调价时的销售利润为4万元,截止至15日进油时的销售利润为5.5万元.(销售利润=(售价-成本价)×销售量)请你根据图象及加油站五月份该油品的所有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销售量x 为多少时,销售利润为4万元;(2)分别求出线段AB 与BC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我们把销售每升油所获得的利润称为利润率,那么,在OA 、AB 、BC 三段所表示的销售信息中,哪一段的利润率最大?(直接写出答案)分析:(1)根据1日的信息知道:成本价为4元/升,售价为5元/升,所以每升的利润是1元。
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生活中,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而是一种技能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以下是一些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例。
1.计算购物折扣在购物时,为了节省花费,我们常常选择购买打折商品。
但是,有时候商家会使用复杂的折扣方式,例如买一送一和百分比折扣。
我们可以使用数学知识来计算真正的折扣价格。
例如,如果商品原价100元,在打九折的折扣下,折扣价格为100*0.9=90元。
如果是买二送一,并且每个商品的价格为50元,则三个商品的总价为100元,折扣价为100-50=50元。
2.指导饮食健康饮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指导饮食选择,计算营养摄入量和参考每日摄入量。
例如,美国农业部建议每天食用2杯水果和2.5杯蔬菜。
如果我们摄入了1杯苹果和1杯西兰花,则还需摄入1杯水果和1.5杯蔬菜才能达到建议的每天标准。
3.解决旅行问题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旅行中的时间、距离和速度。
这对我们规划行程、预测到达时间和计算路费非常有用。
例如,假设我们要驱车100英里,车速60英里/小时,计算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为100/60=1.67小时。
如果车辆的油耗率为每加仑30英里,假设汽油价格为3.6美元/加仑,则需要消耗3.3加仑汽油,即花费为3.6*3.3=11.88美元。
4.计算贷款利息贷款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使用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贷款利息和总还款额。
例如,假设我们贷款1万美元,贷款期限为5年,贷款利率为3.5%。
则总还款额为1万*(1+0.035)^5=1.16万美元。
每月还款额为1.16万/60=193.33美元。
5.计算投资回报率投资是一种普遍的金融活动。
使用数学知识可以计算投资回报率,并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例如,如果我们投资了1万美元,一年后获得了1.2万美元的收益,则投资回报率为(1.2万-1万)/1万=20%。
如果我们选择将回报再次投资,计算每年赚取的利润将非常有用。
巧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
生活本身就 是一个 巨大的数学课堂 。 教师在教 学 中, 要善 予学生 自主探 索 、 合 作交 流 、 动手 操作 的机 会 , 让 学生 充分发
于挖 掘生活 中的数学 素材 , 从学 生身边熟 悉的 事物 出发 , 激发 表 自己的意见 。 学生 学习 的兴趣。 如在教 学《 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 》 时, 我先是播
个从 来没 有受过 伤害 的人 一样 , 如 此诚 挚 、 欣喜 、 宁 静地 歌颂 悬崖 ?是为 了免 遭那被 俘的耻 辱 ,你才 义无返 顾地投 落这峭 大地 、 阳光和人欢 马叫 、 喧腾不息 的世界 。 ( 《 为了看 阳光 , 我来 壁 ?( 《 峭壁上 的树 》 )
到这个 世上》 ) 2 、 “ 母亲 啊 , 你 是荷 叶 , 我 是红莲 。心 中的雨点来 了 , 除了
识 的理 解和 掌握 , 又可 以提高 学生灵活运用所 学数 学知 识解决 实际 问题 的能力。
【 关键词 】 小 学数学
《 新 课程标 准》 强调 : 教材 内容要 回归生活 , 要 与学生 生活 走” 的理 念得到 了真正体现 。 教 师要善于 从学生熟知 的 日常生
紧密联系起 来 , 成为“ 活的知识 ” “ 生活 化 的知 识” “ 有生命 力的 活 出发 , 把生活 中的 数学 引入课 堂 , 实现“ 数 学课 堂生 活化 ” ,
题, 引入 新课 。 学生的学 习兴趣就被 调动起来 。 学生讨 论 : 采用 量 ,因为我发现 爸爸在 计算房 间大小 的时候是 用尺子 量的 ” 。
割 补法 , 把平行 四边 形转 化成长方 形 , 利用长 方形 的面积公式 有 的说 : “ 我把 两本本 子重叠 就可 以比较 出大小 ,可 以把这两 推导 出平行 四边 形的面 积公式 。 如果用常规教 法 , 根据教材 内 个 画框 也重叠 比一 比” 。 有 的说 : “ 可 以用 同样 大小的小纸 片摆 容, 采用数 方格 的形式 ,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就不 容 易提 高 , 效果
数学巧妙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方案

数学巧妙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方案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巧妙运用数学,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介绍一些数学在解决问题方案中的巧妙应用。
案例一:优化生产排程在生产领域,合理的排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通过数学建模和算法优化,可以得到最佳的生产排程方案。
以某汽车制造工厂为例,假设该工厂有多个生产线,每个生产线有多个工位。
每个工位都有不同的生产能力和工时,同时还有工单的进出,员工的切换等约束条件。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将问题抽象化为一个优化问题,并采用蚁群算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各项指标,如产能、节约成本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这种数学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排程方案,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案例二:城市交通优化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数学的方法可以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以某城市的交通路网规划为例,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可以得到最佳的道路设计方案。
首先,需要考虑到城市中各个交叉口的流量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得到道路的拥堵情况。
然后,将问题抽象为一个最优化问题,考虑到日常交通流量和临时交通事件的影响。
可以采用网络流算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交通的各种指标,如拥堵时间、通行能力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这种数学方法,可以得到一个最佳的交通规划方案,从而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案例三:金融投资优化在金融领域,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优化,可以得到最佳的投资组合方案。
以某投资机构的资产配置为例,通过数学建模,可以将问题抽象化为一个投资组合优化问题。
在问题中,需要考虑到不同资产的收益率、风险和相关性等因素,并通过数学算法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应用马科维茨理论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得到一个最优的资产配置方案。
在求解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投资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如风险偏好、资金规模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小学数学练习题巧妙运用加法与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练习题巧妙运用加法与除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法和除法是最基础的运算之一。
通过加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巧妙的练习题,通过加法与除法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食品分发问题小明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他们需要将1000份食物分发给100个小朋友。
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分到相同的食物,那么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份呢?解答: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将1000份食物除以100个小朋友,即可得到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10份食物。
2. 图书馆图书总数问题某图书馆共有8000本书,其中语文类书籍占总数的1/4,数学类书籍占总数的1/8,英语类书籍占总数的3/8,剩下的是其他类书籍。
请问其他类书籍的数量是多少?解答:我们可以通过加法和除法混合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将语文类、数学类和英语类书籍的比例相加:1/4 + 1/8 + 3/8 = 7/8。
然后,我们可以用1减去7/8,即得到剩下的其他类书籍的比例:1 - 7/8 = 1/8。
最后,将1/8乘以总数8000,即可得到其他类书籍的数量:1/8 * 8000 = 1000本。
3. 糖果分配问题小红有24颗糖果,她要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要分多少颗糖果?解答:我们可以通过除法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将24颗糖果除以4个朋友,即可得到每个朋友可以分到6颗糖果。
4. 水果篮子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36个苹果和24个橘子,她想将这些水果平均分到9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应该放几个苹果和几个橘子?解答:我们可以通过加法和除法混合运算解决这个问题。
将36个苹果和24个橘子相加,即可得到总共的水果数:36 + 24 = 60个。
然后,将总共的水果数除以9个篮子,即可得到每个篮子里应该放6个水果,其中苹果和橘子各占一半。
所以,每个篮子里应该放3个苹果和3个橘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加法和除法混合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一、以题引思——每一道数学题都可能是一个有趣的生活问题。
案例——有一次,我解了这样一道题:妈妈要买5kg大米,但没有秤,她只有能装12kg和7kg的两个桶,你有什么办法?如果要买10kg可以怎么买?用12kg和7kg的桶可以买多少不同斤两的米呢?我的解答——第一问:12-7=5(kg),答(略)第二问:(12-7)*2=10(kg),答(略)第三问:除了可以买5kg、10kg的米,还可以买12kg,12+7=19(kg),12*2=24(kg)或12*3=36(kg)……,7*2=14(kg)或7*3=21(kg)……,(12+7)*2=38(kg)或(12+7)*3=57(kg)……,(12-7)*3=15(kg)……我的发现:没有用秤称,照样能够量出米的很多不同重量,妈妈启发:“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身边有很多东西可以拿来解决数学问题的”。
我欣喜的说:“是的,我们可以用尺子测量桌子,还可以用绳子、手、铅笔盒、图本好多东西来测量桌子的。
”于是我和妈妈讨论,找到了不少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东西,有体积标注的密封盒,标有ml的饮料瓶……二、借题推思——每一个生活问题都能变成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因为还没有学过体积的知识,我和妈妈就拿出我夏天玩水用的不同ml标注的饮料瓶、罐,这些瓶瓶罐罐有500ml的,有250ml的,有220ml的,有300ml 的,有120ml的,还有100ml的,那么多的不同的ml种类,不是也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关于生活当中液体刻度问题吗?于是我们各自给对方出题,用这些饮料瓶、罐来做起了解题游戏:文:我要称200ml的水,只有500ml和100ml的容器,可以怎么做?妈:500-100*3=200(ml),答(略)。
妈:我要称80ml的油,可以用上面的哪两个饮料瓶帮忙?文:300-220=80(ml),答(略)。
文:我要称30ml的有,可以用上面哪两个饮料瓶帮忙?妈:250-220=30(ml),答(略)。
妈:用250ml,220ml,100ml可以称出哪些不同容量的饮料呢?文:250ml,220ml,100ml,250+220+100=570(ml),250+220=470(ml),250+100=350(ml),220+100=320(ml).250-220=30(ml),250-100=150(ml),220-100=120(ml)250+220-100=370(ml),250+100-220=130(ml),答(略)妈:提示:220+100-250=70(ml)……我们游戏可以进行很多很多三、推思运用——每一个数学游戏都可能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小窍门。
暑假,外公住院,每天都要检测小便的量,小便器上的数字很小,外婆带上老花镜都不太看得清楚。
我将吃完的250ml的饮料瓶给外婆,对外婆说:“这个瓶子有250ml,外公的小便可以用它量。
”妈妈接着说:“那外公每天的小便量起码要600ml,你只给外婆250ml的瓶子怎么测呢?”我说:“那简单,再准备一个100ml的空瓶,250*2+100=600(ml)。
”我还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外婆舅公计算过做葡萄酒。
当时舅公的5斤葡萄里要放1800ml的水,舅公家没有容器量,我建议舅公用家里500ml和100ml的空雪碧瓶量的,因为500*4-100*2=1800(ml)。
四、运用反思——减少解决生活问题时出现的小误差。
做数学是把1000写成100就错了,所以用饮料瓶罐测量容量也要减少差错。
每一瓶饮料未起饮前,都不是罐装到顶的,从瓶口到饮料处的这个部分就是最出现误差的地带。
怎么办呢?现在我在喝这些饮料之前,都会有记号笔作一个记号,以便下次把它当容器时可以更加准确一些。
在生活中跟数学有关的事情实在事太多了,超市里的标价买东西要用到数学,种植花卉要用到数学、做出租车要用到数学……就连最近侵袭人们的甲流,也让我们每天都用到了数学上学到的测量和统计的方法。
数学在生活中学习特别有趣、有意义。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的思考简阳市云龙镇百堰九义校王长喜《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
本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三十多年的过程中,对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益方面,经过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思考:一、情境效益的提高情境效益的获得,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教与学的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与学的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如“分数加减法”这一节。
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思考。
从而创设《分数加减法》的问题情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又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但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时代在发展,人也不能例外。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创设“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的情境:出示“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的描点图,请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学数知识来提折线统计图的出问题,从而解决折线统计图的问题。
3、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总之,情境的创设一定要遵循所教学生的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对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过程效益的提高。
1、教法效益。
“教学有法,却又教无定法。
教与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
所以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都要与学生的实际相吻合,要与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学习与提高。
比如: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反思。
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教学《分数加减法》一节课的内容时,从备课到课堂上的教学过程,要进行周密的思考与反思,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其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况,以及他们各自的吸收能力。
从而设计有效的教案。
教法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效益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因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教师所教的学生学有所获,使学生的自主地学习得到和谐地发展。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
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的组织、引导和点拔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
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
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
比如进行《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本班的全体学生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几个学习小组构成的,每个学习小组就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分子。
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
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2、学法效益。
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生学法效益的实质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扎住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和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激发探索数学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
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
也可构建开放式的小学数学学习的生活情境。
同时,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
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进行中,课堂的导入成为“生活化”;即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成为“生活化”,即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成为“生活化”,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生活素材都可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用的材料。
教师要做数学教学的有心人,不断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
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
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质量效益的提高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效益。
知识的效益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