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G4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系统损害的

IgG4相关性疾病泌尿系统损害的

【关键词】
肾损伤
肾功能不全,急性;
免疫球蛋白G;
泌尿系疾病・9
IgG4相关疾病;
急性
Clinical feature lesions
of renal impairment caused by
IgG4 related disease with renal and urinary
Chen Gang,Zheng Ke,Ye Wenling,Wen Yubing,Cai
400)mg/L;
12例(12/24)治疗前血清蛋白电泳提示吖球蛋白 百分比均值为(32.22±10.07)%,2例(2/24)有低 滴度M蛋白。经骨穿、扁骨相和核素骨显像检查
万方数据
排除了淀粉样变、骨髓瘤和淋巴瘤;所有患者抗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检测均为阴性,5例 (5/24)存在低滴度抗核抗体,但抗双链DNA(ds— DNA)、抗(Sm)、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均 阴性。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1例 (1/24)抗核抗体滴度增高(1:1 280)。肾组织病 理改变:光镜检查诊断间质性肾炎,符合IgG4.RD 的组织学表现,考虑为IgG4一RD,不除外合并系统 性红斑狼疮。 2.肾脏受累:20例有尿蛋白量检测结果的患
350
mg/L;(3)组织学检查见大量浆细
胞浸润,IgG4+浆细胞/浆细胞比值>40%,且高倍
镜视野下IgG4+浆细胞>10个。同时满足上述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者可确诊,若不能满足(2)或(3)诊断可能。应用 该标准诊断的患者均排除肿瘤、血液病和类似疾 病,如干燥综合征、Castleman病、结节病等。 2.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研究者的一般 临床资料和肾脏受累相关的临床指标,包括受累 器官数目、血沉、IgG4亚类、24 h尿蛋白量、血白 蛋白、血红蛋白、B:微球蛋白、血清肌酐、B超肾脏 长径、是否合并肾后性梗阻,以及‘肾脏病理改变

IgG4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IgG4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 者 简 介 :郭 薇 ,硕 士 研 究 生 。 作 者 单位 :100045 北 京 ,首都 医 科 大 学 附属 复 兴 医 院 通 讯 作者 :黄 光 ,E.mail:hsmmt@ sina.com
杆 菌 的泛 素蛋 白连 接 酶 E 存 在 同源性 ,证 明幽 门螺旋 杆 菌可 通 过分 子拟 态参 与发 病 【l 。 1.3 免 疫 机 制 CA—lI、乳 铁 传 递 蛋 白 、纤 溶 酶 原 结合蛋 白、CA—IV、热 休克蛋 白 SP10等 因素通过介 导 Th2进 行 免疫 应 答 。IL4、IL-5、IL一10、IL一13等 在 Th2主 导 的 免 疫 应 答 中过 度 表 达 ,最 终 导 致 血 清 IgG、IgE和嗜 酸 性 粒 细 胞 水 平 升 高 。 此 外 ,调 节 性 T细胞 (iTreg T)活化 ,使 得 转 化 生 长 因 子 B表 达 增 加 ,促 进组 织纤 维 化 【13,14]。
2 病 理学 特点
IgG4一RD 主 要 有 3个 主 要病 理 特 点 :高 密 度 淋 巴细 胞浸 润 ,席 纹 状纤 维 化 ,闭 塞性 静脉 炎 。其他 次 要 病 理特 点包 括 :非 完 全 闭 塞性 静 脉 炎 和 嗜酸 性 粒 细胞 增 多 。两 个 次 要 病 理 特 点 对 于 诊 断 IgG4一RD 缺乏 敏感 性及 特 异性 。诊 断 IgG4一RD需要 满 足 2个 或者 3个 主要 特 征 ,然 而 ,累及 淋 巴结 、肺 、小 唾 液 腺 、泪 腺 时 ,可 能不 会 出现 席纹 状纤 维化 及 闭塞性 静 脉 炎 。 当 病 变 组 织 病 理 学 表 现 不 典 型 时 ,IgG4 (+)/IgG(+)浆 细 胞 比率 是 强 有 力 的诊 断 依 据 。 通 常 认 为 IgG4(+)/IgG(+)浆 细胞 >40% 有 诊 断 学意 义[ ]。

IgG4相关性疾病药物治疗进展

IgG4相关性疾病药物治疗进展

IgG4相关性疾病药物治疗进展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G4 related disease,IgG4-RD) 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介导、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的慢性系统性炎症伴纤维化的罕见疾病。

IgG4-RD的发病机制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共同参与,目前该病的治疗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传统免疫抑制剂(IMs) 及生物制剂等。

IgG4-RD对激素及传统免疫抑制剂反应良好,对于传统治疗效果不佳、难治性、复发性的患者,作用于不同靶点的生物制剂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IgG4-RD的治疗药物进展和趋势,以期为IgG4-RD的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 治疗; 药物; 激素; 免疫抑制剂; B细胞清除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G4 related disease,IgG4-RD) 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系统性炎症伴纤维化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器官肿大及血清IgG4水平明显升高,病理则以IgG4阳性浆细胞和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席纹状纤维化为特征性表现[1]。

IgG4-RD 患病率约10.1/10万,大部分确诊年龄为50~70岁,最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头颈部受累的男女比例为 1.6∶1,其他器官受累的男女比例为4∶1[2]。

IgG4-RD可累及包括胰腺、泪腺、甲状腺、胆管、肝脏、肾脏、腹膜等在内的多种器官。

IgG4-RD一经确诊,需根据器官受累类型、严重程度以及相应病理机制选择合适的治疗和随访策略。

早期规范治疗可避免重要器官不可逆的损伤,减少并发症。

随着不同领域对IgG4-RD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指南与共识相继产生: 包括2015年《关于IgG4-RD管理和治疗国际指南声明》、201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 /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 IgG4-RD分类标准和器官特异性诊治指南》,以及202 1年制定的《IgG4相关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1],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有助于为IgG4-RD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随访和治疗策略。

IgG4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

IgG4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
表 1 IgG4相关性疾病的 曾用名
米 库 利 兹 病 (Mikulicz disease) Kfittner瘤 (Kfittner tumor) Riedel甲 状腺 炎 (Riedel thyroiditis) 嗜 酸 细胞 性 血 管 中心性 纤 维化 (Eosinophilic angiocen—
最终 确立 了 IgG4相关 性疾 病 的命 名 及 临床 、病 理诊 断标 准 J。
IgG4相 关性 疾 病 的命 名 IgG4相 关 性 疾 病 可 累及全 身多 脏 器/解 剖 部 位 ,对 不 同脏 器/部 位 的受 累 ,存在 对应 的命 名 。依据 美 国风 湿病 协 会 (Ameri— 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2012年 提 出 的 IgG4相关 性疾 病单 器 官 系统 表 现及 命 名 推 荐 (Rec—
通 信 作 者 :董 凌 莉 ,E—ma化 性 胆管 炎 ,1 1例 干燥 综 合 征 )的血 清 IgG4 含 量 ,里 程 碑 式 地 发 现 硬 化 性 胰 腺 炎 组 患 者 血 清 IgG4显 著增 高 ,并 为 随 后 IgG4相 关 的 自身 免 疫 性 胰 腺炎及 系 统 性 疾 病 的 提 出 指 出 了方 向 。与 此 同 时 ,米库 利兹 病及 随后 命名 的 IgG4相关 性 多脏 器 淋 巴细胞 增 长 性 疾 病 (IgG4+MOLPS)也 被 从 多个 层 面论证 是一 种 有 别 于 干燥 综 合 征 的独 立 疾 病 。 2011年 ,日本 提 出 的 IgG4相 关 性 疾 病 综 合 诊 断 标 准 [comprehensiv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gG4一related disease(IgG4-RD),2011]及 美 国 波 土 顿 IgG4相 关 性疾 病 国际研 讨 会 提 出 的 病理 诊 断 共 识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pathology of IgG4.related disease)则

罕见病:IgG4 相关性疾的诊疗

罕见病:IgG4 相关性疾的诊疗
临床症状轻、进展慢,非重要脏器受累者,如仅有淋巴结病或颌下腺肿大,应衡量利弊后决定治疗 或观察。
糖皮质激素是诱导缓解的一线药物,通常推荐使用中等剂量[泼尼松 0.5~ 0.6mg/(kg·d)],病 情严重者可适当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泼尼松 0.8~1mg/ (kg·d)]。治疗 2~4 周病情控制后逐 渐减量,至小剂量长期维持(泼尼松≤ 10mg/d)。
该指标对疾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低。此外,上述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除血清中 IgG4 可 能升高外,受累器官病理中也可出现较多 IgG4 阳性的浆细胞浸润,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需要结 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加以鉴别。
7 治疗
IgG4-RD 的治疗原则如下:有症状且病情活动的患者需要治疗;
无症状,但合并重要脏器受累,如胰腺、胆道、肾脏、主动脉、纵隔、中枢神经、腹膜后和肠系膜 等,且病情进展者也需治疗。
2011 年 IgG4-RD 临床综合诊断标准
①临床检查:1 个或多个脏器特征性的弥漫性/局限性肿大或肿块形成; ②血液学检查:血清 IgG4 升高(>135mg/dl); ③组织学检查:
a.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纤维化; b.组织中浸润的IgG4+浆细胞与IgG+浆细胞比值>40%,且每高倍镜视野下 IgG4+浆细胞>10 个。
2.影像学检查 主要表现为受累器官组织肿大或肿块影,如泪腺、颌下腺或腮腺肿大;胰胆管受累可 见胰腺弥漫性(腊肠样)或局灶性(胰头、胰体或胰尾)肿大,胆囊或胆总管壁增厚,胆管或胰管 狭窄或扩张;腹膜后受累可见腹膜后不规则的软组织影,边界清晰或模糊,可包绕腹主动脉、髂动 脉、下腔静脉、输尿管等,部分伴有主动脉瘤;肺部可表现为结节、肿块、磨玻璃影、肺间质改变、 支气管壁增厚或胸膜增厚等。此外,还可能出现肾脏、肾盂肿块,硬化性纵隔炎、硬脑膜增厚、脑 垂体肿大等。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诊治进展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诊治进展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诊治进展临床表现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可存在单器官或多器官受累,临床异质性较强,泪腺、唾液腺、胆囊受累常见,实质性脏器受累表现为弥漫性肿大,导管性器官受累常表现为慢性管壁增厚甚至是管腔狭窄。

根据临床特点,划分为4种临床表型:1、以胆胰受累为主,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血清IgG4水平以及IgE水平升高。

2、以腹膜后纤维化为主,可出现动脉炎、腹主动脉炎,多见于老年男性患者,血清IgG4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

3、头颈局限患者,女性患者更为多见并且相对年轻,存在过敏史,血清IgG4水平增高。

4、Mikulicz型,以泪腺、唾液腺受累为主要特征,可出现系统损害,患者多见于老年男性,血清IgG4水平明显增高,伴有血清IgE 水平升高。

根据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分为增殖型和纤维化型。

IgG4-RD增殖型淋巴浆细胞浸润程度较高,纤维化型为受累脏器纤维化改变。

诊断标准根据IgG4-RD综合分类标准,IgG4-RD诊断标准包括:1.临床检查显示单个或多个脏器弥散性/局部肿胀;2.血液检查显示IgG4水平升高(≥135mg/dL);病理组织学检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和纤维化;gG4+/IgG+细胞>40%或>10个IgG4+浆细胞/HPF。

明确诊断:1+2+3;可能:1+3;疑似:1+2。

ACR/EULAR分类标准包含三步。

第一步为纳入标准,强调典型部位受累,包括11个可能脏器受累。

第二步为排除标准,鉴别诊断包括临床排除标准和血清学排除标准。

第三步为加权评分,CR/EULAR 分类标准诊断和鉴别诊断,适用于典型患者。

外周血γδT细胞可促进浆母细胞分化以及免疫球蛋白产生,外周血记忆性CD4+T细胞增高有助于预测患者复发。

IgG4相关性肾病

IgG4相关性肾病

結果
The diagnosis is classified into 3 stages of definite, probable and possible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s of the above conditions. Thirty-nine cases (95.1%) were diagnosed with IgG4-RK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b) Characteristic 'storiform' fibrosis surrounding nests of lymphocytes and/or plasma cells.
診斷 標準
(5) Extra-renal histology showing dense lymphoplasmacytic infiltration with infiltrating IgG4positive plasma cells >10/HPF and/or ratio of IgG4-positive plasma cells/IgG-positive plasma cells >40%.
診斷 標準
(3) Serum IgG4 level exceeding 135 mg/dl.
பைடு நூலகம்
診斷 標準
(4) Renal histology showing two abnormal findings:
(a) dense lymphoplasmacytic infiltration with infiltrating IgG4positive plasma cells >10/high power field (HPF) and/or ratio of IgG4-positive plasma cells/IgG positive plasma cells >40%.

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IgG4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张晓炜;刘暘【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个新的独立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浸润多种器官,出现器官弥漫性肿胀或局部肿块形成,病理可见IgG4+浆细胞为主的淋巴浆细胞浸润、闭塞性静脉炎、组织席纹状纤维化改变,血清IgG4浓度升高.此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对类固醇激素反应敏感.临床常见的受累器官有:浸润唾液腺、泪腺的米库利兹病,浸润下颌下腺的Küttner肿瘤,Riedel's甲状腺炎,腹膜后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型等全身多系统疾病.本文从概念,流行病学概况、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6(023)003【总页数】5页(P334-338)【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型;硬化性胆管炎;米库利兹病【作者】张晓炜;刘暘【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正文语种】中文IgG4相关性疾病作为一个全新的临床疾病独立分型,曾经过多次被命名,直到2011年,日本学者在国际会议上提议统一命名为 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1])。

日本研究组通过多中心研究发现[2],整个日本IgG4-RD发病率为0.28/100000~1.08/100000,平均发病年龄为58岁,且男女比例3∶1。

因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无特异性表现,且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甚少,很难确定患者的数量及发病率。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度低,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故没有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

近几年,该病越来越受关注,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做此综述,希望能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1 发病机制IgG4作为IgG的一个亚型,占不到总抗体的5%[3],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同于其他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IgG4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李正东杜晓刚【摘要】IgG4相关性肾病(IgG4-RKD)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血清IgG4升高,影像学上可见肾实质损害,组织病理表现为小管间质性肾炎,以间质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

本文将对IgG4-RKD的临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肾炎,间质性;IgG4相关性肾病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 Li Zhengdong, Du Xiaogang. Department ofNeph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Du Xiaogang, Email: dxgcxm@【Abstract】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s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that was found in recent years,which can present with acute or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and proteinuria and high level of serum IgG4.Iconography examination always shows a renal organic lesions.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with denseinfiltration of IgG4-positive plasma cells is the classic pathological feature. This disease alway responds tosteroid therapy with a good effect.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progress of clinical diagnose and treatmentfor 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s.【Key words】 Nephritis, interstitial; 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累及多器官或组织的系统性疾病, 以血清中IgG4水平升高及受累组织内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并最终导致其纤维化为主要特征。

IgG4-RD可累及泪腺、腮腺、甲状腺、肺脏、胰腺、肝脏、胆管、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前列腺、淋巴结、腹膜后组织等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1],该病最初是在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时发现的,Kamisawa等[2]于2003年首次提出IgG4相关系统性疾病这一概念。

2012年1月日本各学界联合发表了IgG4-RD的综合分类标准[3],2012年5月国际病理学界发表了IgG4-RD病理表现的诊断共识[4]。

IgG4-RD累及肾脏时被称为IgG4相关性肾病(IgG4-related kidney disease,IgG4-RKD),它于2004年作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并发症或器官外表现被首次报道[5-6]。

肾脏结构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肾小管、肾间质、肾小球及肾血管,IgG4-RKD最常表现为肾小管和间质受累,故通常也称之为IgG4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4.03.040作者单位:400016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通讯作者:杜晓刚,Email: dxgcxm@ 小管间质性肾炎(IgG4-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IgG4-TIN),肾小球及肾血管受累较少见。

由于IgG4-RKD多合并其他器官损害,影像学、血清学及组织病理表现也较为特殊,近几年已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重视,但国内相关研究及文献报道仍较少见。

本文将就IgG4-RKD的临床特点、血清学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和病理特点、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以便能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该病。

一、临床表现一般来讲,IgG4-RKD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平均年龄65岁)和男性(约80%)[7-8],由于缺乏前瞻性研究,确切的人群患病率和发病率尚不清楚。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微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 1 g/24 h),偶有显微镜下血尿。

另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影像学上肾实质损害,如肿块或结节样改变。

超过80%的患者同时或在此之前发现有其他器官损害[9-10],最常见的为胰腺和肝脏,其他涉及的器官包括唾液腺或泪腺、肺、胆囊、主动脉(炎性腹主动脉瘤)、心脏(心包炎)、皮肤、腹膜后腔或输尿管(腹膜后纤维化)等。

二、影像学检查IgG4-RKD的肾脏损害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通常双侧受累,主要累及肾实质。

螺旋增强CT是公认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外周皮质的小结节状改变,圆形或楔形损害,孤立的较大肿块或肾实质弥漫斑片状受损[8]。

但需注意与转移性肿瘤、淋巴瘤、肾盂肾炎等鉴别,为明确病变性质,通常需要行增强CT检查,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充分评价其安全性,因为对比剂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必要时可考虑行MRI 或PET检查协助诊断。

超声检查可发现肾脏显著增大。

三、血清学检查IgG4是IgG4-RKD的重要血清学指标,对于IgG4正常上限的设定,各国研究机构不尽相同,但多在130~140 mg/dl,日本人设定为135 mg/dl。

在一组研究中约80%的患者血清学检测IgG4或IgG 总水平升高,需注意的是单独的IgG4升高本身并非仅见于IgG4-RKD患者,5%的正常人和10%的胰腺癌患者血清IgG4水平也会升高。

由于血清IgG4检测较易于重复,有学者建议可用于药物治疗后疗效监测和疾病复发的预测,但是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11-12]。

另外56%~78%的患者血清补体C3、C4降低,33%~48%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0%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但多为低滴度[13-14]。

四、组织和病理学特点IgG4-RKD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通常表现为小管间质性肾炎。

光镜下显示肾皮质广泛、多灶性或局灶性小管间质性炎症,浸润细胞以单个核细胞及浆细胞为主,有时可见嗜酸性细胞。

炎性细胞浸润区域肾小管萎缩,部分肾小管毁损,仅残留基膜结构,肾小管因免疫复合物沉积致肾小管基底膜增厚,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堆积,间质显著增宽,残存肾小管间距增宽。

80%以上病例基底膜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免疫荧光显示IgG、C3、κ及λ链沿基底膜颗粒样沉积,少见IgM及C1q。

电镜则可见与之一致的局灶无定型电子致密物沉积,主要分布于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部位[15-16]。

肾小球一般正常或伴有轻度的系膜基质增厚或细胞增生,肾功能不全者可见较多球性硬化,但小管间质性肾炎合并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偶见报道[17-19],IgG4- RKD是否会直接引起肾小球病变尚无定论。

许多文献根据组织在高倍视野(×400)下IgG4阳性细胞集中区域其数目多少分为以下四类:无增多,IgG4阳性细胞0~5个;轻度增多,IgG4阳性细胞5~10个;中度增多,IgG4阳性细胞11~30个;显著增多,IgG4阳性细胞大于30个。

一组32例IgG4-TIN患者组织活检显示[12],100%病例的IgG4阳性浆细胞中度到显著增多。

与之相比,114例其他原因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的间质性肾炎活检组织中,仅10例(9%)IgG4阳性浆细胞中等增多以上。

结果显示以IgG4阳性浆细胞增多至少中度以上来判断IgG4-TIN,敏感度100%,特异度可达91%[17]。

由于诊断时器官的纤维化程度不同,组织中IgG4阳性细胞计数的界点难以统一,国际病理学界发表的“IgG4-RD病理表现的诊断共识”[4]中增加了IgG4与IgG阳性细胞比例大于40%作为IgG4-RD诊断的必要条件。

五、发病机制目前尚无专门针对IgG4-RKD发病机制的研究报道,因其通常作为IgG4-RD的器官表现形式之一,故目前对于IgG4-RD的发病机制研究应该对其有提示意义。

由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IgG4-RD中最早被发现和认识的,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最深刻和具有代表性。

因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且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支持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及胰腺组织中均可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激活的CD4阳性T细胞及CD8阳性T细胞表达增多。

HLA-DR抗原在胰腺及CD4阳性T细胞上均有表达,提示炎症反应中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CD4阳性T细胞分为Thl及Th2。

Thl细胞可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介导细胞免疫,参与诱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发病。

Th2产生IL-2、IL-4、IL-5、IL-6及IL-10,促进体液免疫和变态反应,可能与疾病进展有关[20-22]。

Okazaki等[20]对17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多数患者出现非特异性抗核抗体,血清内可出现抗乳铁蛋白抗体和抗碳酸苷酶抗体阳性,这些抗体的存在可能与IgG4的发病相关。

患者血清中出现调节性T细胞升高,且其特异性转录因子过表达,Th2细胞或调节性T 细胞产生的IL-10引起B细胞产生大量的IgG4,导致病变组织中出现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而调节性T细胞及巨噬细胞产生的转化生长因子(TGF)-8有可能参与其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IgG4- RKD是否也存在相似的免疫反应及自身抗原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研究,但多数学者仍认可其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六、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尚未对IgG4-RKD的诊断标准达成一致意见。

基于IgG4-RD的特征及肾脏受累的特殊表现,美国的Raissian等[13]于2011年提出IgG4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诊断标准:(1)肾小管间质内大量浆细胞浸润,浆细胞密集区IgG4阳性细胞>10个/HPF;(2)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电镜、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其上;(3)影像学检查,双肾皮质区可见小灶性、楔形甚至是弥漫性低密度影,严重时可累及整个肾脏;(4)血清学IgG4或IgG升高;(5)其他脏器受累,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硬化性胆管炎、唾液腺炎、大动脉炎、腹膜后纤维化或任何脏器内的炎性假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