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在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废水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而且可以分解产生更强氧化性的-OH ,臭氧清洁、无二次污染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医药废水处理用臭氧处理医药废水,用在前端做预处理的,为了提高生化性,打开长链的大分子,现已安装完毕。
(二)印染废水处理市政污水规模大,需要使用臭氧发生器规格就大,估计一般设备生产家做不了,再个运行成本市政污水处理单位也接受不了。
有一个印染废水处理项目在生化前和二沉池出水都采用了臭氧处理,处理规模8000吨/天,1吨水要4-5元成本。
(三)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臭氧+BAF 做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投加方式是采用臭氧发生器直接曝气与废水接触,密闭池体停留时间2小时,COD 直接去除率不高,改性效果还可以。
当时项目处理量较大,如果不受投资影响,停留时间再加大一些,估计效果还能有所提高。
(四)煤化工项目污水处理煤化工项目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臭氧多用在二次生化后,BAF 前,主要为提高废水的生化性,部分氧化降低COD,主要采用微孔曝气盘曝气,,水体接触高度不小于4米。
具体氧化性略低,COD降低效率约在25%左右,主要作用为提高B/C比,据做过的项目的化验结果,B/C比值约在0.45到0.53之间。
(六)臭氧高级氧化的实验室试验1、水深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提高臭氧利用率,看过有的项目用臭氧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反应器做到了5米,直径才50cm;而且我们实验室试验发现,40cm和80cm的高度对比,反应结果和臭氧投加量简直是质的差别。
2、臭氧在水中的扩散最好是用微孔曝气,但是考虑到实际工程反应器较大,可以选择开孔,但优先开始考虑微孔3、材质316L,必须的。
304不满足长时间运行,这个可以百度适合臭氧的材质。
4、在采用80cm高度的反应器进行试验时,10min色度基本脱完,30-60minCOD去除速率最快,过了60min,去除速率下降,我们用垃圾渗滤液稀释至400-500进行臭氧处理,出水能降到60以下,用芬顿最多只能降到160(七)氧应用问题的探讨一般采用微孔曝气比较多,但好像是厂家专配的曝气盘,比如钛材类的。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张兰芳;纪永超;梅新敏【摘要】通过对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的X水厂运行一年多以来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CODMn的平均去除效率为30%,TOC的平均去除效率为22%,UV254的平均去除效率为44%;去除效率为UV254>CODMn>TOC;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能有效降解和去除水中有机物,是一种适宜的饮用水深度净化工艺.【期刊名称】《城镇供水》【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水厂;有机物;去除效果【作者】张兰芳;纪永超;梅新敏【作者单位】苏州市自来水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苏州市自来水公司,江苏苏州215000;苏州市水利(水务)局,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原水水质的微污染以及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常规工艺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对城市净水厂出厂水水质的要求。
为此,于2010年投产的X水厂在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臭氧预氧化技术及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
本文以X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一年多来的运行监测指标为基础,深入详尽地分析和研究了该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期为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实例。
1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净水机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被称为饮用水净化的第二代净水技术,是指臭氧和活性炭吸附结合在一起的水处理方法,采取先臭氧化后活性炭吸附,并利用活性炭表面生长的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完成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它集臭氧化学氧化、杀菌消毒、活性炭物理吸附和微生物氧化降解作用为一体,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互相促进,取得了去除有机物的多重效应,从而达到水质深度净化的目的[1-2]。
2 水厂概况X水厂设计规模为30万吨/天,净水工艺采用臭氧预氧化技术、折板反应-平流沉淀池-V型砂滤池的常规处理工艺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工艺。
臭氧接触池在高排放标准市政污水厂中的应用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2024年第05期DOI:10.15913/ki.kjycx.2024.05.004臭氧接触池在高排放标准市政污水厂中的应用杜梦婵,王洪刚,程树辉,李晓(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而不断严格。
某市政污水厂进水含部分工业废水,同时出水COD(化学需氧量)标准比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更高,对水厂COD削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厂深度处理工艺需要强化。
比较了臭氧氧化工艺和活性炭吸附工艺2种设计方案,因为臭氧接触氧化的处理能力可以满足需求并且清洁无二次污染,流程相对简单、运行维护相对简便经济,所以比臭氧催化氧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更适合本工程的情况。
介绍了采用臭氧接触氧化法时臭氧接触池的设计要点,相较臭氧催化氧化法,可节约工程投资、节省占地。
关键词:市政污水厂;高排放标准;难生物降解COD;臭氧接触池中图分类号:X7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5-0015-05城市近郊产业园的建设使地区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除满足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外,还要考虑产业园区的工业废水。
一方面,当工业废水排入时,市政污水厂进水COD的组分变得更为复杂,其难降解有机物比例有所升高;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污水厂出水排放标准也随之日渐严格[1]。
以上2个方面的因素对污水厂的COD削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安徽省某市政污水厂来水中包含以造纸工业废水为主的综合工业废水,难生物降解COD较高,而出水COD标准严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一级A标准,比目前大部分污水厂出水标准更严格[2-4]。
二级处理加常规深度处理措施不足以达到排放标准对处理程度的要求,需要对深度处理进行强化。
利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原水制取直饮水的试验研究

氮、 亚硝 酸盐 氮的浓度 。采用耗氧量和氨氮两项指标来判断生 物膜是否形成。挂膜期间对耗 氧量 和氨氮 的去除效果见 图2 和
进 水 量
滤 速
EB T C
CODM去 UV 5 除 . 2去 4
( /) m3 h
0.2 4 0.6 5 0.0 7 0.4 8 0.8 9 11 .2 12 .6 14 .0
('h) n d
6 8 1 0 1 2 1 4 1 6 1 8 20
生物 活 性 炭 ( A 。生 物 活 性 炭 滤 池 能 去 除 水 中 的 有 机物 , B C) 通
常置于普通滤池之后 , 并与预加臭氧结合使用 , 形成O 一 A 工 B c 艺 。该 工艺 采取先臭氧化 后吸附 , 在吸 附中又继续氧化 , 臭氧
工 况 1 工 况 2 工 况3 工 况 4 工 况 5 工 况 6 工 况 7 工 况 8
在沉淀池中去除水 中悬 浮物和大 部分 胶体杂质后 进入普通快 滤池进行过滤 。 普通 快滤池出水总管取 l 滤后水进入臭 从 m /h 氧 生物活性碳深度处理 中试设备 , 中试试验现场设在滤池 的管
廊 中, 规模 为 1l/ 左 右 。试 验 以镇 江 市 某 自来 水 厂 常 规 处 理 n h
自来 水 厂 的 出厂 水 质 每 一 项 达 到 可 直饮 水 质 的 标 准 。
关 键 词 :臭氧 一生物 活 性 碳 深度处理 直供 水 水 质 达标 指 标
城 市 自来水厂传统 的常规处理 工艺不能有 效去除水 中的 有毒 、 有害有机物 、 氨氮 、 藻毒 素和微生物等 污染物质 , 二次 污 染 问题 尚未解决 , 水质安全性缺 乏保证 。供水水质不能 每一项
后 的砂 滤池出水作为 中试试验用水 ,砂滤 水由水泵打 ̄ 6 ] 1m高 的臭氧接触塔 , 触塔 出水 进生物 活性炭滤柱进行过滤 。 接
水处理中常用的药剂种类

水处理中常用的药剂种类在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药剂种类有很多种,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程中,以改善水的质量,消灭有害物质以及预防水体的二次污染。
常见的水处理药剂主要包括消毒剂、凝聚剂、缓蚀剂、pH调节剂和氧化剂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药剂的种类和应用。
1.消毒剂:消毒剂主要用于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确保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化物、臭氧、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等。
氯化物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常见的氯化物有氯气、次氯酸钠和一次性氯胺T等。
氯气和次氯酸钠广泛用于水处理厂的消毒过程,而一次性氯胺T主要用于小型供水系统的消毒。
臭氧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和游泳池水处理。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效的消毒剂,可以用于除臭和杀灭水中的微生物。
过氧化氢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常用于饮用水和游泳池水的消毒。
2.凝聚剂:凝聚剂主要用于处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使其凝结成大颗粒,方便沉淀或过滤。
常用的凝聚剂有铝盐类、铁盐类和有机聚合物等。
铝盐类包括硫酸铝、聚合氯化铝和氯化铝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凝聚效果,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铁盐类包括氯化亚铁、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等,它们常用于水处理过程中对铁和锰的去除。
有机聚合物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和聚合物铁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凝聚和沉淀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饮用水深度处理。
3.缓蚀剂:缓蚀剂主要用于预防水中金属管道的腐蚀和沉积物的生成,保护水处理系统的完整性和运行效率。
常用的缓蚀剂有多种类型,包括铁锈溶解剂、缓蚀剂和缓蚀剂。
铁锈溶解剂可以有效溶解金属管道上的锈垢和氧化铁,防止进一步腐蚀。
缓蚀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金属表面,防止金属与水接触,防止腐蚀。
缓蚀剂可以抑制水中的金属离子的沉淀和结垢,保持金属表面的清洁,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4.pH调节剂:pH调节剂主要用于调节水的酸碱度,以改善水的稳定性和卫生性。
常用的pH调节剂包括石灰、碱液和酸液等。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

关于自来水厂常用的水处理消毒技术研究摘要:自来水厂生产运行期间,水处理消毒技术的科学有效运用对饮用水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自来水厂有关人员务必提高重视,认识到水处理消毒技术所具有的重要性,对常用水处理消毒技术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并对不同消毒技术所具有的优缺点加以充分明确,对水处理消毒技术加以科学有效运用,以此为饮用水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城市的给水来源主要是地面水和地下水源。
地表水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所污染,即使经过混凝、沉淀、过滤等方法净化,也不能彻底去除水中的有害细菌、病原体和微生物。
在地下水中,即使是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一定的污染。
这些细菌变成了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载体。
另外,由于自来水在输送、贮存等环节,也容易被微生物所污染。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水源性疾病,同时也要保证水的质量达到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的质量。
自来水经过消毒后,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消灭水中的病原体、病毒及其他病原体的蔓延。
《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消毒剂经处理后,至少要30分钟,才能使饮用水和给水的终端水保持一定的余氯含量,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1.自来水厂水处理消毒技术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当前,由于处于水源地,尽管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引起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科学的治理,但是细菌和病原菌并没有被彻底清除。
饮用水若未经处理与消毒,将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引起疾病的蔓延。
因此,保障饮用水的安全,防止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必须对其进行彻底的灭菌和消毒。
近几年,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尤其是生活用水的卫生标准,都对水的处理与消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所以,在水厂运行管理中,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要科学、高效地运用净水和消毒工艺,确保饮用水的使用安全。
臭氧活性炭滤池在杭州滨江水厂应用的必要性研究

积 涉 及 新 安 江 、兰 江 、富 春 江 、浦 阳 江 和 钱塘 江 ( 州市 区段 )水 域 。这 在 中国江 河 流域 尚属首 次 , 杭 全世 界 也属第 二 例 .严重 威胁 着两 岸 人 民饮 用水 的
安全 。 20 0 4年 8月 和 2 0 0 5年 6月 .钱 塘 江流 域连 续 四次 发 生大 面积 死 鱼事 件 .其 中 2 0 0 5年 6月 2 0日 早上 .在钱 塘江 浦沿 段长 5公 里 的江 面上 发生 大面 积死 鱼 ,江面漂 浮 死鱼上 千斤 。6月 2 2日。杭 州市
环保 局 执法 人员查 出萧湘颜 料 化工 有 限公 司的一 根 排 水 管 道 偷 排 污水 ,经 监测 氨 氮 达 每 升 6 3毫克 . 4 超 出 国家标 准 4 O倍 ,p H值 为 23 ,为酸性 极 高的 . 8
废水。 据 中 广 网杭 州 1 2月 9日消 息 . 据 中 国 之 声
( )有 利于今 后 滤池 的多种 组合 。 4
3 滨江水 厂水 源现 状
滨 江 水厂水 源 为钱 塘 江水 系 .水 源 监测 点 位于 萧 山 三 江 口 ,依 据 《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地
( B 8 8 2 0 ) 0 0年 1月一 0 1年 1月 对监 测 G 3 3 — 0 2 ,2 1 21
炭联 用 是一 种有 效 的微污 染水 源处 理 工艺 .特 别 是 对有 机物 有很好 的 去除作 用 。
臭 氧 活性 炭 法 f J AC O G 1是 在 活 性 炭滤 池 之 前
投 加臭 氧 .在臭 氧接 触反 应 池 中进行 臭 氧接 触氧 化 反应 .使水 中有 机 污染 物氧 化 降解 .将 大分 子有 机
南洲水厂臭氧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简介

南洲水厂臭氧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简介[发布日期]2007-12-10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黄长均吴韶萍摘要:臭氧处理在国内净水行业中属于新工艺、新技术,刚建成投产的广州市南洲水厂采用了该工艺,本文结合南洲水厂臭氧处理系统的设计,介绍了该水厂臭氧处理系统的工艺情况。
关键词:深度处理 VPSA 臭氧发生器尾气破坏器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设计供水规模为100万m3/d,是全国特大型水厂之一,于2004年6月30日建成投产。
南洲水厂是响应广州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号召,实现提高供水质量的目标,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建设的现代化水厂。
水厂建成后将向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以及海珠区、东山区、天河区部分地区供应优质饮用净水。
南洲水厂饮用净水投产后的生产实践证明,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质接近甚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承担了南洲水厂的设计,设计中按照现代化水厂的要求,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及自动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其中在净水工艺深度处理系统中的臭氧处理系统的设计在广州自来水公司是首次,而深度处理的供水规模、臭氧投加量在全国供水行业也是首屈一指的。
以下我们将对南洲水厂臭氧处理系统工艺作简要的介绍。
1 净水处理工艺南洲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100万m3/d,净水工艺是在常规净水处理的基础上增加深度处理工艺。
南洲水厂采用的净水处理工艺为:臭氧预处理+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工艺,整个净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2 臭氧应用的概况臭氧处理在净水工艺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几乎与最常用的氯消毒同时开始被采用,但由于臭氧处理系统设备复杂、投资大、电耗高,所以过去在净水工艺中未能普遍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怀疑水中的某些有机物和天然物质与氯发生反应后形成的三卤甲烷具有至癌性,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对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产生了兴趣,逐步在饮用水系统中采用了臭氧处理工艺,如美国、瑞士、法国、德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在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图) 信息来源:本站搜集 更新时间:2006-12-12 16:49:14
(一)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介绍 水厂供水水源为大运河支流,全长约10km,河宽41m,最大水深2.72m,平均流速达0.025m/s,近年来受有机污染的程度逐年加大,水中的氨氮、色度、亚硝酸盐、耗氧量及铁、锰的含量偏高,原水浊度25~272.6NTU,色度6~40,铁0.23~2.80mg/L,氨氮0.5~5.0,CODMn3.28~8.90。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属Ⅳ~Ⅴ类,为微污染原水。 为了降低出厂水色度、氨氮及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水厂投入了大量资金及人力进行技改,增加生产及管理的技术含量,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基本保证了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标,但随着在常规处理工艺中氯的大量投加,增加了出厂水中三氯甲烷等卤化烃和致癌变物质等的含量。水中的异味严重,色、嗅、味不能满足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相应提高。国家已颁布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因此针对日益恶化的原水水质,采用新颖的预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是改善出厂水水质的必要手段。 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15×104m3/d,结合原有8万吨常规处理,二期扩建7万吨包括常规处理,处理对象为微污染原水,主要水质指标是色度、耗氧量、氨氮及锰。 水厂目前设计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日,远期规模达到15万立方米/日。水厂有常规处理2.5万立方米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两座,5万立方米四阀滤池1座,3万立方米网格反应平流沉淀池、四阀滤池各1座。深度处理工程,即在原有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预处理和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现将该工程设计和建设特点介绍如下: 1 设计介绍 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8万立方米/日,2002年7月正式动工,2003年5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7万立方米深度处理包括常规处理,将在2003年8月正式动工。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比较适合源水的水质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池容易与水厂现有构筑物连接,且投资和运行费用较省。该工艺具有去除氨氮和有机物效果好、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动力消耗相对较低等优点。同时此工艺在应用实践中,对停留时间曝气方式、填料品种、排泥和操作技术等工艺要素已有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较多的工程实例,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因此,本工程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预处理工艺。 原水经过生物预处理和常规处理后,水中有机污染物有了明显的去除。但由于水源水质较差,源水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此时出水中有机物浓度还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需后续补充深度处理工艺才能较大幅度去除。 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方法有高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膜法水处理工艺等,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因素,在水厂中生产性运用较多的是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本工程采用臭氧-活性炭法作为深度处理工艺。 臭氧-活性炭工艺主要涉及到臭氧的制造生产、投加及活性炭过滤等。臭氧的生产原料分为空气、纯氧和液氧三种,对三种臭 氧生产方案、经济、技术性能进行综合比较,结合水厂现状,进期考虑以纯氧为臭氧生产原料,远期如条件成熟,可考虑制氧。 1.1 工艺流程 水厂工艺流程如下图:
1.2 工艺设计 1.2.1 预处理工艺参数和特点 本设计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一定间距交替布置上通和下通垂直挡板,使水流形成上下转弯,与填料充分接触,并且避免短流,提高容积利用率。8万吨/日规模一组,分两格,水力停留为1.5h(有效水深4.5m,其中弹性立体填料高度为3.5m,直径173毫米,长度3.5米,共33000余根,上下采用紧绷索固定。预处理池下部排泥层高度为1.6m,池总高6.8m,预处理池平面尺寸67.98×21.05m,填料比表面积大于3m2/m3,穿孔管曝气气水比(0.6~1.5):1。排泥采用穿孔排泥管。
1.2.2 运行控制 针对污染源水的特点,采用穿孔管曝气,分阶段控制曝气;为防止池内积泥,在布气管下设有集泥槽和穿孔排泥管,预处理池前三分之一排泥周期三天,排泥历时60s,后三分之二排泥周期六天,排泥历时30s,排泥使用快开排泥阀,由PLC进行控制;生物膜脱膜和填料上积泥采用气冲洗,加大气量轮换冲洗,冲洗强度是在正常运行的2-3倍,冲洗周期15天,冲洗历时30min,由人工操作。 1.2.3 鼓风机房及配电间 鼓风机房平面尺寸19.5×8.0米,面积284.5m2,土建按15万立方米/日一次建成。设BE200罗茨鼓风机(风量45m3/min、压力0.6kgf/cm2、功率75kw)两台,其中一台变频器,扩建工程预留两台。设BE150罗茨鼓风机(风量22.4m3/min、压力0.6kfg/cm2、功率37kw)两台。 1.2.4 提升泵房及吸水井 提升泵房为原5万立方米送水泵房改造而来。平面尺寸23.7×7.0米,设计规模15万立方米/日,设备按一期8万立方米/日安装,配立式离心泵(Q=2075.5m3/h,h=12.1m,η=85%,n=740rpm,N=110kw)两台;(Q=1037.7m3/h,H=12.1m,η=82%,n=980rpm,N=55kw)两台。 另设SZ-2,75kw真空泵两台(一用一备),常保持真空系统。 吸水井平面尺寸17.7×4.6×6.0米一座,与原有吸水井(17.7×3.6×6.0米)连通,可取水量550m3,为一台大泵15分钟取水量。
1.2.5 臭氧发生室 平面尺寸21.6×12.0米,分两间,一间制臭氧室,水厂深度处理工程一期以液态氧为气源,选择了臭氧产量10kg/h的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6%,冷却器水温25℃)两台,一是考虑运行成本,节约液氧用量,臭氧产量宜控制在6kg/h,两台共12kg/h,满足生产需要;二是考虑在一台臭氧发生器检修时,另一台臭氧发生器降低臭氧浓度,臭氧产量10kg/h,能基本满足生产需要。另购一台15kg/h(臭氧浓度7%,冷却水温25℃)臭氧发生器满足远期15万立方米/日使用。二期预留位置考虑有条件时上变压吸附现场制氧。设计臭氧的平均投加量为2.0mg/L,最大为3.0~5.0mg/L,加臭氧量可根据实际水质情况进行调配。
臭氧发生器的运行控制: 在臭氧发生器运行前,对臭氧发生器必须吹扫,流量至少为额定气量的20%,第一次开机用干燥空气吹扫至少24小时,以后操作时吹扫时间视停机时间长短而定(每停机一天吹扫一小时)。 尾气破坏装置、氮气添加系统、冷却水压力、进气露点工作正常后可开机。 系统操作由主控制柜MCC上触摸屏完成,分单步、一步化、全自动运行三种操作方式,可进行臭氧浓度、臭氧投加量、放电电流等运行参数的设定、修改,并可观察实际运行的测定参数,主控制MCC柜与全厂DCS系统连接,可由中控制进行操作。全自动运行根据接触池进水流量前馈控制投加,出口水中臭氧浓度仪、尾气臭氧浓度反馈控制,根据水质化验参数进行修正。 臭氧产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m = c ×v m--臭氧产量(kg/h) c--臭氧浓度(%) v--气体流量(kg/h) 影响臭氧产量参数有: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流量、进气流量、进气压力(操作压力)、进气纯度、进气温度、环境温度、待产出的臭氧浓度。 1.2.6 臭氧接触池 平面尺寸17.7×10.3米,水深6米。分两组,每组4万立方米,采用两级布气,布气采用盘式布气帽,布气盘数量80只,前级气量60%,后级40%,接触混合时间15分钟,前级5分钟,后级5分钟,缓冲部分5分钟。 尾气破坏装置采用加热催化酶方式,单台处理量73Nm3/h,共两台,正常工作情况下一用一备。
1.2.7 活性炭滤池 一期8万立方米/日一座,分为10格,单池面积48m2,滤速7.5m/h,水头损失0.6m,经常冲洗时强度8.0L/s.m2,定期冲洗时强度12.0L/ s.m2。 滤池采用原有水塔(砂滤水)进行重力反冲洗,冲洗强度由阀门调节,恒水位过滤。 滤料组成:承托层由卵石8-16、4-8、2-4、4-8、8-16各50mm组成。活性炭采用1.5mm柱状炭,柱长(2.5~1.25mm)>83%,厚度1800mm。 工程实施中采用两种煤质炭,7格使用1.5mm柱状炭,3格使用8×30破碎炭。活性炭主要参数见下表: 编号 规 格 水分% 碘值mg/g 灰份% 亚甲兰值mg/g 装填密度g/l 强度% 1 8×30目 0.78 1066.6 9.65 256.1 494 96.5 2 1.5mm 0.39 1025 7.78 205 446 95.2
活性炭滤池滤速8m/h,接触时间13.5min,采用砂滤水进行冲洗,由于利用原冲洗水塔进行反冲,需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控制冲洗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反冲洗周期暂定为48小时,1#炭冲洗强度10.51/m2·s,冲洗时间6min,膨胀率17.8%,2#炭冲洗强度161/m2·s,冲洗时间6min,膨胀率17.6%。
1.3 供电及自控系统 供电采用两路10kv电源。原有2台10kv/380v、500KVA变压器并用(二期考虑更换变压器,采用2台1250KVA干式变),更换原有低压配电屏,采用MS抽屉式低压配电屏。 自控结合水厂原有DSC系统,分3个主站,光纤环网实现冗余和可靠性、安全性通讯。完善摄像系统,采用电源避雷、网络避雷,保证自控系统正常进行。
2 运行效果 预处理池于2003年4月19日通水,4月21日正式曝气,6月18日开始满负荷运行,最大进水量4600m3/h,一星期后氨氮去除率达70%以上,满负荷运行后,氨氮去除率平均在91%,浊度去除率平均27%,CODMn去除率10%,铁去除率22%,锰去除率56%;预处理运行后,常规处理效果得以提高,在同样加矾量情况下,浊度去除率达99.9%,沉淀水出口浊度从3~4NTU到小于2NTU,CODMn平均去除率从30%提高到44%,砂滤后水CODMn平均小于3mg/l,锰去除率从20%提高到75%。 深度处理臭氧活性炭5月投入运行,5月17日开始投加臭氧,6月18日开始满负荷运行,运行一周后,剩余氨氮去除率达70%左右,生物膜基本形成,CODMn一个月内去除率在70%以上,一个月以后逐渐下降稳定在40%左右,说明初期主要靠活性炭吸附作用,后期生物作用占主导地位,从两种炭处理效果看破碎炭略好于柱状炭,基本接近。 水质测定结果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