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理综化学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6.(6分)(2014•北京)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和.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7.(6分)(2014•北京)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B211.(6分)(2014•北京)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2NH312.(6分)(2014•北京)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2×.=3.73,=1.88=0.20mol/L分解的分解率为: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180分25.(17分)(2014•北京)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ⅱ.RCH=CHR′RCHO+R′CHO (R、R′代表烃基或氢)(1)CH2=CH﹣CH=CH2的名称是1,3﹣丁二烯.(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a.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b.(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2CH2=CH﹣CH=CH2.②1mol 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6g.(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的结构简式为,的结构简式为,,则2,2;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故答案为:.26.(14分)(2014•北京)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4NO+6H2O.(2)Ⅱ中,2NO(g)+O2(g)⇌2N02(g).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p1<p2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减小.(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g)⇌N2O4(g)△H12NO2(g)⇌N2O4(l)△H2图3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2N2O4+O2+2H2O=4HNO3.(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NH3,说明理由:根据反应8NO+7H2O3NH4NO3+2HNO3,电解生成的HNO3多.24NO+6H24NO+6HO3NH27.(12分)(2014•北京)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图1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①气体a的成分是SO2、CO2、O2.②若钢样中碳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1Fe3O4+3SO2.(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图2),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H2O2+SO2=H2SO4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 NaOH溶液.若消耗1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3),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排除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测定的干扰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二氧化碳前后吸收瓶的质量.2Fe,硫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28.(15分)(2014•北京)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的现象是溶液变红.(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2Cl﹣﹣2e﹣=Cl2↑,Cl2+2Fe2+=2Fe3++2Cl﹣.(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还原性.(4)Ⅱ中虽未检验处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0.2mol/L.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

(word完整版)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2014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推荐文档

绝密★启用前 机密★考试结束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本试卷共15页,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有拟核B .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 .都有线粒体D .均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3.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 .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 2O 通过的物质 B .生物膜对++K Na Cl 、、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 .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该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 .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性 B .毒性过强不利于毒性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 .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 .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5.在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B .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C .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D .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和的是6. 下列试剂中,标签上标注A .25C H OHB .3HNOC .NaOHD .HCl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 .KB .NaC .FeD .Al8.下列电池工作时,O 在正极放电的是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测0.1mol/L 氨水的pH 为11:+324NH H O NH +OH -⋅ƒB .将Na 块投入水中,产生气体: 222Na+2H O=2NaOH+H ↑C .将2CuCl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2+-2CuCl Cu +2Cl 通电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222Al+2OH +2H O=2AlO +3H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3HCOOCH 和23HCOOCH CHA .锌锰电池B .氢燃料电池C .铅蓄电池D .镍镉电池C .用23Na CO 溶液不能区分3CH COOH 和323CH COOCH CH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 肥皂水冒泡 B 加热4NH Cl 和()2Ca OH 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3NaHCO 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2Br 的4CCl 溶液褪色12.一定温度下,10mL 220.40mol/L H O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3]2014北京理综完美解析

[3]2014北京理综完美解析

2014年北京普通高考理综化学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 .C.NaOH D.HCl【答案】【解析】A项,错误,乙醇易燃、还原性强、腐蚀性弱;B项,正确,HNO3强氧化性、强腐蚀性;C项,错误,NaOH弱氧化性、强腐蚀性;D项,错误,HCl弱氧化性、强腐蚀性。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A项,错误,极活泼金属,易被氧化、吸水反应生成碱,又吸收空气中的CO2;B项,错误,极活泼金属,易被氧化、吸水反应生成碱,又吸收空气中的CO2;C项,错误,自然形成的Fe2O3疏松,加快腐蚀,若采用人工“钝化”方式形成致密的Fe3O4,则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D项,正确,Al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耐腐蚀。

【解析】A项,错误,碱性锌锰电池:电解质为KOH,总反应式为:Zn+2MnO2+2H2O=2MnO(OH)+Zn(OH)2,在正极放电的是MnO2;B项,正确,氢燃料电池,不论用酸或碱作电解质,总反应为:2H2+O2=2H2O,在正极放电的是O2;C项,错误,铅蓄电池,H2SO4作电解液,总反应为:,在正极放电的是PbO2;总反应式为:Cd+2NiOOH+2H 2O Cd (OH)2+2 Ni(OH)2,在正极放电的是NiOOH 。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测0.1 mol ·L -1的氨水的pH 为11:NH 3·H 2O NH 4+ +OH -B .将Na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 2O = 2NaOH+H 2↑C .用CuCl 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 2 通电 Cu 2+ +2Cl -.D .Al 片溶于NaOH 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22-+3H 2↑ 【答案】C 【解析】A 项,正确,c(OH -)=31410110101)(--⨯=⨯=H c K w mol ·L -1< c(NH 3·H 2O)=0.1 mol ·L -1,部分电离,弱电解质,用可逆符号;B 项,正确;C 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发生化学反应,CuCl 2 通电 Cu +Cl 2↑;D 项,正确。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全国卷1)(完全WORD版)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全国卷1)(完全WORD版)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全国卷1)(完全WORD版)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新课程卷Ⅰ)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Ca 40 Fe 56 Cu 64 Br 80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9. 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 稀硫Na2AgNO3与K sp(AgCl)>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6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3分)26、(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 0.8123 131 微溶乙酸60 1.0492 118 溶乙酸异戊酯130 0.8670 142 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北京卷,解析版)

2014高考理综卷化学局部6、如下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 C.NaOH D.HCl7、如下金属中,外表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8、如下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参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锌锰电池正极为二氧化锰放电;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反响,氧气在正极放电,正确;C、铅蓄电池负极为Pb,正极为PbO2放电;D、镍镉电池负极为Ni,正极为氧化铬放电。

考点:此题考查常见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响判断。

9、如下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答案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10、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响,且产物一样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展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响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 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如下表示不正确的答案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响速率:v〔H2O2〕23310-.mol/(L·min)B.6~10min的平均反响速率:v〔H2O2〕<23310-.mol/(L·min)C.反响至6min时,c〔H2O2〕=0.3mol/L D.反响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26、NH3经一系列反响可以得到HNO3,如如下图所示。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答案】B【解析】A、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由可燃性而没有腐蚀性的常见液体物质B、硝酸不论浓稀都有氧化性,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酸性越强,腐蚀性越强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D、盐酸是一种强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本题答案为B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常见化学标志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解析】钾和钠都是活泼性极强的金属,能够与空气重的氧气接触反应;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疏松x H2O),能够吸水使生锈的速率加快;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膜,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隔绝了氧气和内部铝的接触,是生锈的速率减慢,而使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故本题答案为D考点:常见金属的性质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答案】B【解析】A、锌锰电池,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无氧气参与;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极,氧气在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铅为负极,正极为氧化铅,无氧气出现D、镍镉电池,镉为负极,正极为NiOOH,无氧气出现故本题选B考点:常见电池的反应原理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通电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答案】C【解析】A、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从在电离平衡,且本电力平衡方程式无知识上的错误B、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氯化铜是一种盐,盐溶液的导电是物理性质,不会生成新物质,故本答案错误D、铝是一种能同时和酸和强碱反应的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故本题选C考点:常见金属的性质;基本概念和理论;方程式的书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A、丙三醇能与水混溶,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65℃以上与水混溶,1-氯丁烷不荣誉水,A正确B、CH3COOH还有两种氢,CH3COOCH2CH3含有三种状态的氢,核磁共振结果是不同的故可以去分,B错C、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CH3COOCH2CH3是有机物不能溶于水,所以会和碳酸钠溶液分层存在,两者有着明显的现象区分,故C错D、优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同,故D错故本题选A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 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肥皂水中有气泡冒出,只能说明有气体出现,不能说明该气体一定为反应生成B、酚酞变红色,说明有碱性的气体生成至试管②中,证实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CO2气体,证实碳酸氢钠分解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不和键的物质进入和其中的溴发生反应,证实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

2014北京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北京高考化学真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北京高考理综(化学卷)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通电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 2 Cu2+ +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O2— +3H2↑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B.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 以及杀菌剂N 的合成路线如下:CH 2=CH CH=CH顺丁橡胶已知:i.CH CH CH 2CH 2+CH 22(1) O 3(2) Zn/H 2Oii. RCH=CHR'RCHO + R'CHO (R 、R'代表烃基或氢)(1)CH 2=CH —CH=CH 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 以及杀菌剂N 的合成路线如下:CH 2=CH CH=CH顺丁橡胶已知:i.CH CH CH 2CH 2+CH 2CH 2(1) O 3(2) Zn/H 2Oii. RCH=CHR'RCHO + R'CHO (R 、R'代表烃基或氢)(1)CH 2=CH —CH=CH 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 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_________。

a. 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 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_。

(4)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反应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molB 完全转化成M 所消耗的H 2的质量是_______g 。

(5)反应I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 和C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C C H 2CHHCH 2nC C H 2CHCH 2Hnc.C C HC HHCH 2n【答案】(1)1,3-丁二烯(2)a(3)b(4)①2CH2=CH—CH=CH2∆→②6(5)(6)【解析】(1)根据系统命名法可直接得到该物质的名称是1,3-丁二烯;‘(2)根据反应物为1,3-丁二烯和生成物为顺式聚合物P两者相互对比可得到反应I是加聚反应;(3)根据课本提示的顺式结构是相同的原子居于同侧的知识,可得正确的结构式应为b,c不是橡胶的聚合方式。

(4)根据题目给定知识信息,尤其是反应条件和反应后得到的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推测反应II应该是1,3-丁二烯自身分子之间的反应,2CH2=CH—CH=CH2∆→;生成物A经过反应可生成B和C甲醛HCHO;B中存在三个醛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理综北京卷化学部分解析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A.C2H5OH B.HNO3C.NaOH D.HCl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
..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测0.1 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 +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 + 2H2O == 2NaOH + H2↑
通电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 +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 + 2OH-+ 2H2O == 2AlO2-+ 3H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

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 0.40mol/L H 2O 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 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 mol/(L·min)
B .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 mol/(L·min)
C .反应到6 min 时,c (H 2O 2)=0.30mol/L
D .反应到6 min 时,H 2O 2分解了50%
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 以及杀菌剂N 的合成路线如下:
CH 2
=CH CH=CH
已知:i.
CH CH CH 2
CH 2
+
CH
2
2
(1) O 3
(2) Zn/H 2O
ii. RCH=CHR'
RCHO + R'CHO (R 、R'代表烃基或氢)
(1)CH 2=CH -CH =CH 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 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_________。

a. 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
(3)顺式聚合物P 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_。

(4)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反应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molB 完全转化成M 所消耗的H 2的质量是_______ g 。

(5)反应I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 和C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3-丁二烯(2)a (3)b (4)①
② 6g
(5)
(6)
26.(14分)NH 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 3和NH 4NO 3,如下图所示。

+
2
+ HCHO + H 2O
a.
b.
C C H 2C
H
H
CH 2
n C C H 2C
H
CH 2
H
n
c.
C C HC H
H
CH 2
n
(1)I 中,NH 3和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II 中,2NO(g) +O 2(g)
2NO 2(g) 。

在其他条件
相同时,分别测得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 1、p 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 1、p 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3)III 中,将NO 2(g)转化成N 2O 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 2(g)
N 2O 4(g) ΔH 1 2NO 2(g)
N 2O 4(l) ΔH 2
②N 2O 4与O 2、H 2O 化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V 中,电解NO 制备NH 4NO 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NH 4NO 3,需补充物质A ,A 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①P 1<P 2; ②减小; (3)①
A ; ②2N 2O 4+O 2+2H 2O=4HNO
3;(4)
水;电解NO 制备硝酸铵过程中,从质量守恒得角度来看,增加了H 和O ,故需要补水。

A
B C
27.(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

①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 高温
1____ + 3_____。

(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右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NaOH溶液,若消耗
1 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

(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质量。

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O2、SO2以及未反应的O2;② 1Fe3O4 + 3SO2
(2)①H2O2+SO2=H2SO4 ②(yz)/x×100%
(3)①吸收SO2和O2,防止干扰②CO2吸收瓶吸收CO2前、后的质量
28.(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

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的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

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
(1)用KSCN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

写出有关反应:_______。

(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_性。

(4)II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

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NaCl的浓度是_________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溶液变为血红色(2)2Cl--2e-=Cl2↑Cl2 + 2Fe2+ =2Fe3+ + 2Cl-
(3)还原(4)①0.2 ②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阳极附近,若变蓝色,说明有氯气
③加大电压cV以上时可以生成Cl2,因为电压较大时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电压较小时氯离子不放电,阳极放电顺序:Fe2+>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