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加快提升吉木乃县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考

加快提升吉木乃县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考

加快提升吉木乃县对外开放水平的思考作者:王旭静来源:《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2期王旭静(中共吉木乃县委党校新疆吉木乃县836800)[内容提要]2010年以来,吉木乃县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潜在效益和整体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针对目前吉木乃县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提升吉木乃县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加快提升吉木乃县对外开放水平对策建议[D OI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4.02.14[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4)02-0046-0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阿勒泰地委扩大会议将2014年确定为对外开放突破年,这对加快吉木乃县外贸体制改革,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开放等级,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吉木乃县对外开放得巨大成效(一)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2012 年吉木乃县地区贸易进出口额完成70629.65万美元,比2009年的23760.31万美元增长了43.38%,其中出口额33979.24万美元,比2009年的23698.03 万美元增加了10281.21 万美元。

出口货物以日用百货、针织品、服装、鞋靴、五金建材、汽车、机械设备为主,进口货物有铜镏、铜精矿、聚苯烯原料、天然气、碧玉原石、动植物产品等。

(二)吉木乃口岸运行良好2012年吉木乃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38792人(次),比2009年的出入境旅客80546人(次)增长了71.31%;进出口货物119075吨,比2009年的94258吨增长了26.33%;实现贸易额70629.65万美元,比2009 年的52031.36 万美元增长了35.8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印发《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印发《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印发《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18•【字号】新兵办函〔2021〕42号•【施行日期】2021.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印发《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新兵办函〔2021〕42号各师市,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已经兵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2021年6月18日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40号),结合《关于印发自治区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函〔2021〕54号)精神,按照“同区同策”原则,结合兵团实际,现就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创新开拓方式,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一)优化周边经贸环境,推进地方经贸合作机制建设。

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贸易与产业互动。

充分依托上合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合作机制及国家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混委会、联委会机制,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地方经贸合作机制平台,提高兵团参与度,逐步提升兵团与周边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

(牵头单位:兵团商务局,配合单位:兵团发展改革委、外办,兵团贸促会)(二)开拓新兴市场。

充分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依托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国际展会,不断开拓西亚、东盟、南亚、欧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牵头单位:兵团商务局,配合单位:兵团发展改革委、外办,兵团贸促会)(三)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发挥口岸优势 繁荣发展吉木乃县口岸建设

发挥口岸优势   繁荣发展吉木乃县口岸建设

发挥口岸优势繁荣发展吉木乃县口岸建设吉木乃口岸为常年开放口岸,是以边境贸易、仓储物流、旅游观光等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口岸贸易国别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国。

进出口货物主要包括轻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矿产品等。

本文就吉木乃口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当地优势提出相应的措施。

标签:吉木乃口岸旅游贸易开发繁荣一、吉木乃县口岸现状1.地理位置及历史吉木乃口岸位于吉木乃县境内,地处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是一个具有150余年通商历史的老口岸,同时也是中、哈、俄、蒙四国之间最为便捷的国际贸易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优势和地缘优势。

1991年9月10日,经中哈两国政府协商,被迫闭关长达30年之久的吉木乃口岸被批准临时过货。

2002年3月1日,经中、哈、俄三国批准,迈哈布奇盖口岸正式向第三国开放,标志着吉木乃口岸已经面向哈萨克斯坦等中亚诸国,成为我国西部一条重要国际通道。

2.口岸基础设施情况吉木乃口岸为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目前已在口岸建设方面投资5000多万元,口岸规划区面积1.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0.3平方公里。

通关、通商及口岸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各项配套服务也逐步到位,口岸区域的交通、通信、医疗卫生等设施日益完善。

逐步满足了口岸对外贸易、投资建设和客商工作的生活需要。

3.口岸贸易情况吉木乃口岸为常年开放口岸,是以边境贸易、仓储物流、旅游观光等为主导产业的综合型边境陆路口岸,口岸贸易国别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国。

进出口货物主要包括轻能源产品、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矿产品等。

2012年,虽然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及俄白哈关税同盟影响,吉木乃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29%。

进出口货运量同比下降15%。

2013年1-7月口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36%。

进出口货运量同比下降52%。

二、口岸工作运行存在的问题1.口岸货运总量不大,发展不够的问题。

当前,在口岸区域经济发展上主要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制约口岸经济发展的“瓶颈”,“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发利用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

关于如何发展吉木乃边境合作区主导产业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如何发展吉木乃边境合作区主导产业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如何发展吉木乃边境合作区主导产业的研究与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6年第8期文 / 马蔚红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边合区)是我国沿边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是利用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促进兴边富民,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对外开放前沿,对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边区经济、促进沿边开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技术先进,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是边合区经济的主要支撑,也是边合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我国的边境经济合作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如东兴的红木加工、瑞丽的玉石加工、满洲里的木材加工等。

2011 年9 月6 日,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是全国第15 个、新疆第4 个国家级边合区,也是阿勒泰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产业集聚园区。

国务院要求将吉木乃边境合作区建设成为境内外能源资源开发、加工生产制造、商品贸易、仓储转运、国际物流采购的综合经济功能区,成为经济发展、边境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开放示范区。

一、吉木乃边合区现状园区位于吉木乃县城北部,距吉木乃口岸18 公里,规划面积14.39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12 平方公里。

主要有综合办公区、商业服务区、仓储物流区和工业加工区等功能区,主要承载管理服务、商品展示交易、仓储物流、增值加工等功能。

边合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14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5 亿元,其中:投资8 789万元建设喀拉苏110k 变电站一座;投资280 万元建设18公里电网线路;投资1 410 万元建设供排水管网13.5 公里;投资2 000 万元建设城市一级消防站;投资1 亿元建设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投资1 600 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

2016年计划投资1.87 亿元,主要建设21.4 公里道路、9.7 公里供排水工程、供热工程、11 座标准化厂房及其配套工程、11 公里电网、20 公里网络、5 公里燃气管网。

吉木乃工程施工(3篇)

吉木乃工程施工(3篇)

第1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的吉木乃县,一项总投资25亿元的吉木乃硅基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于5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

这个项目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先进的技术以及创新的发展理念,描绘出一条硅基产业崛起之路。

吉木乃县地处新疆北部,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高品质石英资源,预测资源量达5.2亿吨,品位含量在99.7%以上。

本次项目以矿石开采为基础,高端石英产业加工为支撑,通过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引进、科技创新,服务于光纤通信、光伏太阳能板、半导体集成电路、精密光学仪器、航天航空等高科技行业,着力打造阿勒泰地区矿石筛选、深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工业加工型、配套产业牵动型、物流型和龙头带动型石英产业基地。

在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

工人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在挖掘、有的在铺设管道、有的在搭建脚手架。

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据了解,吉木乃硅基产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拟分三期投资建设,用地面积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

其中,一期计划投资12亿元,占地1000亩,规划建设原石加工区、高端石英板材加工区、石英石提纯加工区、光伏玻璃生产区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

根据建设运营情况,逐步推进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注重技术创新,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同时,他们还严格遵循环保、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吉木乃硅基产业孵化基地将为阿勒泰地区乃至全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带动当地就业近万人,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在吉木乃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以下亮点:1. 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2.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硅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1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2012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本届政府任期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州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受“11·1”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圆满完成了全州“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迅速,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

2011年,预计全州生产总值1092亿元,比2007年增长66.1%,年均增长13.5%(州直508亿元,年均增长14.1%;塔城地区423亿元,年均增长14.7%;阿勒泰地区161亿元,年均增长9.3%)。

人均生产总值2.4万元,年均增长11.9%。

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29.4∶35∶35.6调整到2011年的27.4∶38.9∶33.7。

全口径财政收入214.7亿元,年均增长2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5亿元,年均增长28.2%(州直44.7亿元,年均增长32%;塔城25.8亿元,年均增长19.6%;阿勒泰20亿元,年均增长3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7.8亿元,年均增长3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4.2亿元,年均增长37.5%。

大旅游格局初具规模,仅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38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9亿元,分别增长34.8%和4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8亿元,年均增长16.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年均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030元,年均增长16.7%(州直7813元,年均增长18.9%;塔城10080元,年均增长16%;阿勒泰5726元,年均增长8.3%)。

口岸是吉木乃的希望

口岸是吉木乃的希望

口岸是吉木乃的希望作者:暂无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2年第5期文张曙红201 1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吉木乃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从此,吉木乃县的经济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吉木乃县采访。

而在当地,如何规划建设好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口岸是吉木乃的希望。

”吉木乃县委常委管永刚对记者说。

吉木乃地处萨吾尔山北麓,面积822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万人。

境内大部分地区是戈壁沙漠,传统上以牧为主、农牧结合,但由于严重缺水,农牧业发展潜力不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吉木乃要摆脱贫困、加快发展,只能围绕口岸做文章,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向外向型经济找出路。

在积极申报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同时,县里邀请北京交通大学、新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方案》,先后投资3315万元完成了部分区域的“五通一平”,招商引资工作也开始起步。

出县城北行,就是规划控制面积14.39平方公里的吉木乃边合区。

车行未久,只见一座座风力发电机耸立在茫茫戈壁上,巨大的叶片优雅地旋转着。

这是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投资建设的吉木乃风电场。

风电场中控室运行值班长曲鹏介绍说,额尔齐斯河河谷风区是新疆九大风区之一,风能资源丰富。

眼前这些庞然大物都是新疆金风科技公司生产的,每台风机中心高度为65米,单个叶片长37.5米。

风电场组建于2010年6月,201 1年4月18日达标投产、并网发电,每年可向新疆电网提供近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

走进中控室,运行值班员潭涛指点着监控屏幕上的动态图表解释说,目前风电场共布置了33台单机容量1500千瓦的风电机组,现在风速是每秒8米,一般最大风速为每秒25米。

现在一天的发电量为40万千瓦时。

中广核风电场是吉木乃招商引资中较快见效的亿元项目,不仅填补了吉木乃县无风电的空白,而且每年可增加地方税收约700万元。

打造中蒙俄哈阿尔泰区域经济合作带

打造中蒙俄哈阿尔泰区域经济合作带

打造中蒙俄哈阿尔泰区域经济合作带作者:暂无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5年第8期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中国新疆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邢广程在讨论会议主题时,我想对几个概念做点评论。

一是,阿尔泰区域合作最先提出的名称为“四国六方”,四国是指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六方是指中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东哈萨克斯坦州、蒙古国的巴彦乌列盖省和科布多省,即上述四国相邻的六个行政省区。

该机制最初集中在科技领域合作方面。

第二个概念是“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圈”,这显然将“四国六方”科技合作机制泛化了,拓展了合作的领域和范围,突出了经济合作的内涵。

第三个概念是“四国六方”环阿尔泰山区域合作经济圈,这是为明确环阿勒泰山区域合作经济圈的空间范畴,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将“四国六方”与“环阿尔泰山区域合作经济圈”合二为一了。

不管如何表述,上述几个概念所涉及区域面积78 万平方公里,人口507 万人。

但笔者更倾向于“中蒙俄哈阿尔泰区域经济合作带”概念,该概念本身突出了四国间区域合作的空间及其合作的重点。

我们应将“中蒙俄哈阿尔泰区域经济合作带”置于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四国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中去考量。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蒙古“草原之路”战略、俄罗斯开发远东的战略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战略,其相互之间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和协作性,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四国之间的战略对接现象。

2015 年5月中俄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合作文件,所提出的若干原则和要点对“中蒙俄哈阿勒泰区域经济合作带”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里有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现象,阿勒泰地区处于四国合作战略的结合部。

中俄蒙经济合作走廊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重要的国际区域合作平台,新疆及其新疆阿勒泰地区与俄罗斯和蒙古的相邻地区自然在该走廊的涵盖之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
一、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概况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指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
工出口的区域。

其成立的初衷是加强沿边开放口岸薄弱的经济基
础,以更好地利用当地的特殊条件,内引外联,在区内发展面向
毗邻国家市场的出口加工工业,加速沿边开放地区的工业化进
程,并带动各沿边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
巡讲话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加速推进时期,国务院先后批准2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同类园区,并在14个沿边城市设立了
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

包括:黑龙江省的黑河、绥芬河,内蒙
古自治区的满洲里、二连浩特,吉林省的珲春,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的伊宁、博乐、塔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东兴,云南省
的瑞丽、畹町、河口,辽宁省的丹东。

2011年9月,国务院批
准设立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

目前,边境经济合作区共15个。

边境经济合作区在近20年的艰苦创业中,服从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内引外联,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成为繁荣边境经济、活
跃边贸合作、助推睦邻交流、维护边疆稳定的先行区与重要保障
力量。

2011年11月,国家商务部组织召开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作会议,要求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要以突出特色、扩大开放为主要目标,完成总量指标为:地
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达到98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达到1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3%,达到8亿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230亿元;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70亿元;区内实现就业35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