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之美

合集下载

艺术之美如何描述美术作品说明怎么写范本指南

艺术之美如何描述美术作品说明怎么写范本指南

艺术之美如何描述美术作品说明怎么写范本指南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展示了艺术家的创意和情感。

如何准确地描述一件美术作品,将作品的艺术之美传达给观众,是每位写作爱好者都应该掌握的技巧。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写作范本指南,帮助您更好地描述美术作品的艺术之美。

第一部分:作品的外观描述艺术作品的外观描述是读者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应该准确地描绘作品的形状、颜色和材质等特征。

以下是范本指南:1. 描述画布:这幅画布是一个正方形,由优质的麻布制成,颜色呈现出自然乳白色,光滑而平整。

2. 描绘颜色:作品中运用了丰富而饱满的色彩,主要以红色、橙色和黄色为主调,给人一种温暖、热情的感觉。

3. 说明形状:画面的形状呈现出流线型,线条流畅而优美,给人一种舒适和和谐的感觉。

4. 谈及材质:作品运用了细腻的油画材料,肌理清晰可见,绘画技法独特,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二部分:作品的主题与情感表达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表达出明确的主题或情感,观察作品并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主题与情感,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以下是范本指南:1. 主题的描述:这幅作品诠释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画面中展现出宏伟的山脉、广阔的湖泊和蔚蓝的天空,呈现出一种神圣与宁静的感觉。

2. 描述情感表达:艺术家通过绘画技法,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和谐相融合,作品中透露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世界的向往。

3. 分析作品造成情感的元素:通过考察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可以发现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对整个作品起到了增强温暖感和宁静感的作用。

第三部分:作品的构图与技术手法艺术作品的构图和技术手法对观众所感受到的审美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范本指南:1. 描述构图和布局:这幅画采用了对角线的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动态感,同时将主题元素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2. 分析运用的技术手法:画家巧妙地运用明暗处理和透视效果,通过深浅交替和远近模糊,使作品更加立体而生动。

艺术之美作文7篇

艺术之美作文7篇

艺术之美作文7篇艺术之美作文7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艺术之美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艺术之美作文1人人都知道,《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一幅既神奇又美丽的一幅画。

这幅画在艺术家和偷物专家的眼里完全就是一个“名人”,噢对,在警察眼里也同样是。

这幅画被偷了几次,也同样找回了几次,在小偷眼里这是宝贝,在警察眼里这就是难题了。

可在艺术家那里,完全就成了国王一类的东西了,因为这幅画实在是太神奇了!没人知道达芬奇画的是谁,有人猜测是画的他自己,还有人猜测他画的是自己心中的一位姑娘,我感觉第一种猜测是真的,因为每一幅画都会有每一幅画的故事,我认为这幅画也不例外。

可是猜测永远是猜测,无法变成事实,这个问题可能无法有答案,说不定是作家一时兴起。

可能到人类灭亡之时也没人能够知道理解吧。

说不定连作家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但也有可能我们的后代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这幅画还有一个神奇之处,你不管站在哪里,你都会发现这幅画在对你微笑,我的内心深处发生了一声疑问:偷这些画的那些人不觉得在半夜看着这幅画很恐怖吗?也是啊,为了一切,不折手段,这不正是这些人在江湖上行走的原因吗。

我不知道画这幅画时作家的心情,更不知道这幅画的含义都是些什么,但我知道这是一幅很好很好的画。

贝多芬曾今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是多么幸福。

是啊,这些艺术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它们毁于一旦。

艺术之美作文2从古至今,人们都穿着鞋,出了原始人,因为我们不能让脚受伤。

每双鞋都不一样,我们现在穿的鞋越来越舒服,长征时红军脚上穿的鞋是用草织的,穿起来极其不舒服,只能在走石头路的保护脚,若踩上了锋利的物品,便会把鞋刺穿,伤害到脚,即使正常行走,脚也会磨起泡。

而现在的脚就不一样了。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楹联的艺术之美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楹联的艺术之美

浅谈承德避暑山庄楹联的艺术之美作者:李莉莉来源:《卷宗》2016年第06期摘要:避暑山庄中的楹联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给人提供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会增强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探索,启发人们去思考和欣赏。

山庄中楹联既是园林艺术,又是书法艺术。

每副楹联都能呈现出一幅山庄的美景,本文通过对云山胜地、文园狮子林、文津阁楹联的赏析,深刻的阐明了楹联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避暑山庄;楹联;艺术之美课题:2015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1 避暑山庄匾额楹联概况避暑山庄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肇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周围寺庙兴工,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山庄和寺庙工程先后完工,前后用了89年的时间。

而随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兴建,康熙、乾隆、嘉庆诸帝位其题写了大量的匾额楹联,它不仅是避暑山庄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清帝在避暑山庄的诸多活动中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

它们既是园林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了解这座皇家园林文化内涵的实物资料,更是清代底纹遗留的书法艺术真品的一部分。

按照目前对避暑山庄园林建筑的不完全统计,其184座亭台楼阁悬挂着近600面匾额。

咸丰时期,避暑山庄的匾额、楹联睡着园内陈设多次运往紫禁城,一次就有99块匾,51副楹联挂对,20个横批。

目前避暑山庄匾额楹联仅有几十件。

2 山庄内的楹联举不胜数,每副楹联都能呈现出一幅山庄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从几副楹联中体会不一样的山庄美吧!1、云山胜地楹联赏析云山胜地位于避暑山庄正宫区烟波致爽殿之后,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第八景,正宫区的最后一组建筑;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此景地势高旷,楼阁高耸。

“云山胜地”,意为秀丽的山峰常有云气升腾,乾隆曾用这样的诗句赞美道:“地灵延昼永,峰秀蔚云兴。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山庄地有灵气,使得白昼延长了很多;峰峦秀丽,使得华美的云气不断兴起。

在他看来,这里这里地有灵气,景色迷人,登高远望,白云萦绕俊峰秀岭更是难得的游览胜景。

浅谈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艺术美

浅谈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艺术美

内容摘要:《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本巨著,1991年出版后,即获得我国文学最高奖项——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同时,也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在近年的多次读者调查中,《平凡的世界》受欢迎程度仍然在中国当代文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学类中都名列前茅。

《平》之所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除了其成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并通过这一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当时黄土高原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奋斗经历,从而引发许多同时代读者的共鸣之外,其所致力表现的苦难美、人性美和作者对生活哲思般地感悟,以及作者本人对追求文学高峰自我折磨似地付出,也是感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关键所在。

本文主要从该书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其通过描写平凡的生活、爱情、人际关系表现的苦难美、人性美,以及作者对平凡生活哲思般地感悟等方面来阐述其作为文学艺术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现实主义;苦难美;人性美;哲思美目录一、内容摘要与关键词(中文) (1)二、英文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2)三、目录 (3)四、浅谈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艺术美 (4)五、参考文献 (12)浅谈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艺术美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路遥就像一颗划过中国文坛天空的流星,匆匆而来,倏然而逝,却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

其作品中表现出的在苦难中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曾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灵魂,激励许多时代青年战胜困境,走向人生的辉煌。

路遥一生曲折、坎坷。

小时候家贫如洗,被过继给伯父;学生时代面临着失学和饥饿的威胁;成年后从政不得志,最后沦落为民办教师;成为专业作家后,生活也十分潦倒。

但这些苦难并没有打倒他,反而成为他在后来创作活动中宝贵的人生财富。

他一生所著不多,有《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平凡的世界》等。

其中《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是他的成名作。

1991年完成了泣血之作——《平凡的世界》,并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他创作道路上的巅峰,也是致他英年早逝的祸首,有人赞其“用生命写作”的作家。

诗词歌赋文学的艺术之美

诗词歌赋文学的艺术之美

诗词歌赋文学的艺术之美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随处可见于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之中。

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展现了独特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和语言之美,成为中国文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诗词歌赋以其独特的韵律之美而闻名于世。

诗词中的韵律是由特定的音律和韵脚组成的,这些音律和韵脚的组合使得诗词具有了独特的韵律美感。

比如,在《离骚》这首著名的楚辞中,屈原运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加明显,读起来更加流畅动听。

而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采用了五言绝句,其平仄节律非常和谐,对读者带来了独特的美感。

其次,诗词歌赋通过意境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美感。

诗词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往往通过简练而精确的语言来表达深远的意境。

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杜甫的诗,以描写诗人与友人各自离别的场景为基础,巧妙地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之意。

这种通过凝练的言语展现出的丰富意境,使诗词歌赋具备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最后,诗词歌赋以其华美而精炼的语言之美使得人们为之倾倒。

诗词作为一种高度压缩的文学形式,必须通过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来表达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比如,《登鹳雀楼》这首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巧妙而精炼的词语,将作者对久别故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诗词歌赋文学的艺术之美是多方面因素所构成的。

它们以其独特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和语言之美,成为了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它们也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独具一格的瑰宝。

让我们一起领略诗词歌赋所展现的独特美妙吧!。

文学艺术之美

文学艺术之美

文学艺术之美
文学艺术以其独特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一直是人们追求和追逐的
艺术领域。

文学艺术所呈现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
是它潜藏在内在深处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生命的认同和价值观的体现。

文学艺术通过对人生的各种悲欢离合、生死离别、情感冲突等现
象的深刻反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传达
给读者。

人们在文学艺术的作品中可以找到思想的源泉,探索人生的
意义和价值,以及发现自我和解决内心的压力和冲突。

文学艺术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美还表现在它独特的语言、节奏和
韵律等方面。

文学艺术家通过独特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手法,将自己的
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文学艺术的作品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到美的力量,超越
现实生活中的琐碎和烦恼,从而让人们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文学艺术所呈现的美也承载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启迪人们
的心灵,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这个
世界。

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质,让
人们具备更高的人文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综合来看,文学艺术的美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包括其作品本身的
艺术形式美、情感美和思想美等方面,还包括其对人们心灵的启迪和
文化教化方面。

文学艺术拥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人类的文化发
展和精神生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珍惜、保护并传承好文学艺术,让美化人类精神生活的文艺之路越走越宽广!。

浅谈音乐之美

浅谈音乐之美

浅谈音乐之美浅谈音乐之美1.引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音符和节奏的组合,以及表演者的演绎,向人们传达情感和思想,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享受和激励。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音乐之美。

2.音乐的种类和流派2.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起源于欧洲,强调和声学、复调学、形式结构等方面的规则和技巧。

它通常由交响乐团或室内乐团演奏,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和复杂性。

2.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流行的音乐类型,通常具有简单易懂的歌词和旋律,能够迅速引起听众的共鸣。

流行音乐通常以流行歌手或乐队的演唱为主要形式。

2.3 民俗音乐民俗音乐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反映了特定地区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

它通常使用传统乐器演奏,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为题材,并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

2.4 爵士乐爵士乐起源于美国,是一种融合了非洲音乐、布鲁斯和拉丁音乐的独特音乐流派。

它强调即兴创作和个人表演风格,常常采用复杂的和弦结构和节奏变化。

3.音乐的表达方式3.1 声乐声乐是指通过歌唱来表达音乐的一种方式。

歌唱可以通过音乐语言来传达情感、故事和意义,使听众更容易与音乐产生共鸣。

3.2 乐器演奏乐器演奏是指通过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一种方式。

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技巧,能够通过乐器的独特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4.音乐的美学特征4.1 和谐与旋律和谐和旋律是音乐美学中最基本的要素。

和谐指的是音符之间的悦耳的关系,而旋律则是由一系列有组织的音符组成的主题。

4.2 节奏与节拍节奏和节拍是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表现形式。

它们能够使音乐更加有力量和动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舒适感。

4.3 表情与情感音乐能够通过节奏、旋律和和声来传达情感和表情。

不同的音乐作品可以唤起听众的不同情感,例如忧郁、欢乐、激动等。

5.音乐对人的影响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创造力,带来快乐和放松,促进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

附件:- 音乐流派分类图- 音乐家名人堂名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著作权是指对动态音乐作品和静态音乐作品享有的法定权利,包括对音乐作品进行复制、发行、公开演出等的权利。

赏析古代诗词的艺术之美

赏析古代诗词的艺术之美

赏析古代诗词的艺术之美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之美。

通过欣赏古代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对自然、人生、爱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表达。

本文将从音韵美、意境美和言语美三个方面展开,赏析古代诗词的艺术之美。

一、音韵美古代诗词以雅致的音韵美著称,这是由于汉字的独特性所带来的。

汉字的发音包含有声母、韵母和声调,这种特点使得古代诗词在音韵上具备了极大的表现力。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明月光”和“地上霜”两句的对仗和押韵,使整首诗充满了音乐般的美感,给人一种听觉上的愉悦。

二、意境美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是指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形象带给人们的美感。

古代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蕴的表达,勾勒出了独特的意境。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了寂寥的戍楼与孤雁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悲凉之感。

这种意境美使人们在欣赏诗词时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享受。

三、言语美古代诗词的言语美指的是诗词所运用的言语艺术带给人们的美感。

古代诗词讲究押韵、对仗以及平仄等修辞手法,以此使诗词既具有节奏感又充满韵律美。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的“离离”与“一岁一”形成了押韵和对仗,使整首诗充满了韵律感,给人一种诗意盎然的美感。

另外,古代诗词还常运用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以丰富语言的表达,增强艺术效果。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通过借代手法将夜晚的凉意与画屏的冷意融合在一起,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秋夜的寒冷之感。

总而言之,古代诗词以其音韵美、意境美和言语美闻名于世。

它们通过优美的音韵、深刻的意境和巧妙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们对世间万物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

赏析古代诗词的艺术之美,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美感,还能让我们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人智慧的卓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艺术之美
作者:李哲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8期
【摘要】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艺术美有着不同于自然美的独有特征,艺术美的创造更多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符合于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表达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

因此艺术美是全方位的,是综合的,是全民的,是集体意识的艺术表达。

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纯粹,且更有魅力。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体验和感悟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如何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去追求精神内涵的深层次审美,达到艺术美真正的目的所在:净化心灵。

【关键词】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艺术形象;审美;创造美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8 -0130-01
美是大自然的产物,然而大自然的美又分很多种:有崇山峻岭的雄壮之美,亦或是小桥流水的静逸之美;有五彩斑斓的绚烂之美,亦或是笔墨丹青的典雅之美;有海上明月的新生之美,亦或是夕阳无限的迟暮之美。

身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尽情的感受大自然的美,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使我们感到身心愉悦,充满激情。

相比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却更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难以想象布达拉宫的蓝天白云下少了经幡和曾侣,以及最美情郎仓央嘉措的诗歌,那么西藏还有现在这么美吗?如果故宫的红墙黄瓦之中少了“皇权至上”的威严,那么故宫还会像现在这样震慑人心吗?
人类的鬼斧神工可以把自然之美打造成人文之美,当然这其中一定离不开艺术家的功劳。

各个门类的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非凡的设计才能去把生活中美或不美的东西通过重组、构造、变形、夸张等等一切造型手段去塑造一种全新的美,让人赞叹不已!这种全新的艺术美,把人带到一个耳目一新的艺术世界,产生一股有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和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去试着感悟和理解这种美!
这就是艺术之美!
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它闪耀着艺术家的心灵智慧之光,燃烧着艺术家的炽热的情感。

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不仅能把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还能从自然之丑的表象中发觉美的存在,将丑有条件地转化为美。

同时,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个艺术道理,即艺术美不仅不排斥现实丑,而且能够通过接纳与分析,使现实丑成为艺术美,使生活美、生
活丑经过艺术发现、发明和创造,升华或转化为艺术美。

艺术美总要传达出一定的审美情感,让欣赏者从情感上产生波斓,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使心灵得到净化。

由此可见,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

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

艺术的美一定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统一!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是艺术家劳动和思想的结果;是自然美的升华,是对自然美的反映,是美的集中表现,是美的高级形式。

?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纯粹,且更有魅力。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去欣赏艺术作品呢?又怎样去通过艺术作品去感受这种震撼心灵的艺术美呢?去挖掘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出的精神理念呢?
我想我们在欣赏一件平面作品时,吸引我们的不光是它和谐舒服的颜色,或是独特新颖的构图,我们而是要通过这些形式美去品味这个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人文关怀,比如艺术家是在表达一个什么样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人生哲学。

看懂了这些,才能算是我们读懂了这个作品,读懂了艺术家带给我们的艺术美的正能量。

再如我们去欣赏建筑作品,我们也不能仅仅被建筑的雄伟壮观或是典雅别致的外观给迷惑,我们更应该去体味建筑引发我们的有关心灵的沉思。

因为,建筑这个与人类心智创造有关的科学中最高贵的科学之一,它不仅仅是尺子与圆规的科学.不仅仅需要遵守恰当的规则或合适的比例。

它是,或应该更是,一门重情感甚于规则的科学,它更多地是服务于我们的心灵。

而不仅是眼睛。

简而言之,建筑不仅仅是自然之美,而更应该是人文之美,艺术之美。

因此,艺术美有着不同于自然美的独有特征,艺术美的创造更多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符合于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表达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

由此可见,艺术美是全方位的,是综合的,是全民的,是集体意识的艺术表达。

那么,我们作为个体怎么去感受艺术美带给我们的美感呢?怎样去通过艺术的美熏陶我们的心灵,从而得到提升呢?
首先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静思、冥想等由动到静的方式或者是游物于心的由静出动的方式体验。

这样才能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去追求精神内涵的深层次审美,达到艺术美真正的目的所在:净化心灵。

此外我们也可以分感官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精神审美四个阶段去欣赏艺术美,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审美阶段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比如在感官阶段我们可以从构成艺术作品的空间材料层面出发,探究艺术作品能够生成意象世界的初级要素。

在想象审美阶段我们从空间向时间过度,从审美对象的形式中抽象出“象”的概念,从而获得对于艺术作品典型性的体验。

在情感审美阶段,我们从审美对象内含的意境出发,获得基本的意蕴层感受。

在这个阶段的审美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能够丰富审美者的感受性或引发共鸣。

最后的精神审美阶段审美升华至
意蕴层,是关于精神力量的审美,通过感悟的意志活动,获得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

使艺术作品的美感超越其具体承载的形式载体及其表层的情感、精神表达,升华至人类整体精神力量的彰显。

通过上述这几个阶段,我们可以完整的开启一段神奇的艺术感悟之旅,由外至内,由形式至内容,由客观至主观的去完成体验艺术美的完美旅程,我想这样的体验是有趣的,是艺术与人的零距离沟通,我们与艺术家的深度对话。

我想经历过这段旅程,我们定会更加的理解艺术美,热爱艺术美。

在我们周围,美是无处不在的。

哪儿有生活,哪儿就有美;哪儿有人群,哪儿就能产生美感,只是有时可能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只要我们稍微动点心思,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创造美的心灵,我们就能把生活中美或不美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这样美就一定随时随地伴随着我们,感动和激励着我们,使我们的心灵、品格、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这就是艺术美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国雄,《艺术美与艺术价值》,《中文自修》,1996年第06期
[2]赵洪恩,《如何提高艺术美的欣赏水平》,《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0年第02期
[3]约翰.罗斯金,《The Poetry Of Architecture》
[4]潘必新,《论艺术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6券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