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毕业论文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合集下载

中英文广告语翻译论文 英汉.doc

中英文广告语翻译论文 英汉.doc

中英文广告语翻译论文英汉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中英文广告语的翻译系别:专业 (方向):英语(国际商务)年级、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中英文广告语的翻译摘要众所周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想让自己的商品在众多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外,广告必不可少,而在市场环境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恰当的广告语言,尤其是面向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消费者时如何准确,贴切的宣传自己的商品,更是重中之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渐频繁,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各个国家竞相推销自己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就是利用广告将本国的商品和厂商的声誉向国际推广。

由于国内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文广告应当如何创作,将广告随便找个懂外语的人来翻译,而不是交给专业人士进行策划,因此译文质量难免不高。

部分广告主对外文一知半解,外行指导外行,使译文质量更加难以保证。

因此有的译员在处理广告翻译时机械对译,死扣字眼,削足适履,造成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广告语言的特殊性方面入手,集中阐述中英文广告语言使用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避免这种差异的方法。

[关键词] 英汉广告语翻译跨文化差异ABSTRACTNowadays as we know,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acute marketing competition, under this condition, a good quality will be necessary if you want to make your commodity blooming and attractive to the consumer among millions of other competitors, besides ,a successful advertisement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thi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environment, a proper advertise, especially when facing various consumers with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different custom background, how to advertise your merchandise in a proper andefficient wa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rom other importances.With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economy combination, ther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businesscommunications among different nations, everyone aim at developing the market abroad by promoting the sale of their productions, one of the extremely importance is to make their own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er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by advertising.We cannot deny that many of the civil enterprises haven’t realized how to create an English advertisement, and search for help from an inexpert translator instead of professional agency, that leads to a poor quality of th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Some of the translation consignor knows little about English, inexpert helps inexpert, the quality of the translated advertisement will not be assured, and so that, many of the translator did a poor work with various intolerable mistakes. This thesis start with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specialty of the advertise language, concerningabout the divers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e language use, the reason of the diversities and the way of solve the problem.[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 language translation two cultures diversity目录一、关于广告............................................................................................................(4) 1、广告的定义.. (4)2、广告的起源 (4)3、广告文化二、广告语言 (5)1、中西方文化差异 (5)2、中西方语言差异 (6)3、文化差异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6)三、中英文广告语互译 (7)1、背景及其现状 (7)2、翻译案例与技巧分析 (7)四、心得体会与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1)中英文广告语的翻译一、关于广告1、广告的定义广告是一种经济行为,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促销功能,同时广告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An Analysis of Th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2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3 Wessex Women: Female Characters in Thomas Hardy's Novels4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5 国际商务合同的英语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探析6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书信研究7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8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Senior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9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10 《紫色》中西丽的妇女主义研究11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12 文体学视觉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表现13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14 《哈利•波特》的成功销售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营销的启示15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16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对于新柏拉图主义的应用17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18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19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20 浅谈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21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22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与策略23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24 英文外贸合同中表时间介词的使用与翻译25 中英禁忌语的异同性分析26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27 Comparative Study of Love-Tragedy Between Romeo and Juliet and The Butterfly Lovers28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29 走出迷茫,寻回丢失的信念——富兰克林给毕业者的条忠告30 从美学角度浅析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首》——“意音形”三美论31 试析《我的安东妮娅》中的生态伦理观32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33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开题报告+论)34 解读《拉帕希尼的女儿》中的父爱35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36 中西方时间观差异分析37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38 探究中学生厌倦学习英语39 对中西方传统节日之文化差异的研究40 The Impact of Gender Differences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41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饮食文化差异42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与雷尼的对比分析43 关于英汉动物习语区别的研究44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45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46 《红字》中霍桑的女性观47 国际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应用的语用分析48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49 浅析《雾都孤儿》中的现实主义50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51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52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fromAesthetic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Tian Jing ShaQiu Si”53 “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54 论“绿山墙的安妮”中女主角的成长经历55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5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urtesy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57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58 语码转换———从正式场合到非正式场合59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60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61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62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63 《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性格的显现及其对主人公言语行为的影响64 从爱伦·坡《黑猫》探讨人性的善良与邪恶65 从反抗到妥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66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67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68 论苏珊•桑塔格《在美国》的身份危机69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70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71 性别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表达72 应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英语新闻听力73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74 《小妇人》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爱情观对比研究75 Status Quo of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Shanghai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76 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77 《丧钟为谁而鸣》中罗伯特.乔丹性格的多视角分析7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79 浅谈大学英语教育的文化融入80 论功能对等原则下的商标翻译81 论《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兼容82 《老友记》中的对话分析83 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84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85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86 《永别了,武器》的存在主义解读87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88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89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90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91 从海明威的死亡哲学看麦康伯的死亡92 英语新词的形成特征93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94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95 《红字》中的象征主义96 《紫色》中“家”的解读97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98 Cultural Mediation in Interpreting—An Obser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99 英汉谚语中文化因素对比研究100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101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102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103 从女性视角看文化冲突—基于亨利•詹姆斯的两部小说104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105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的运用106 商标翻译分析107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108 Hawthorne’s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The Scarlet Letter109 星巴克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及启示110 “In”与“Out”的认知解读111 透过《丛林》看美国梦的破灭112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113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114 霍桑的罪恶观在《红字》中的表达115 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116 浅析“Warming-up”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功能117 论商务谈判口译员的角色118 汉语公示语翻译中的误译现象研究119 《紫色》所表达的“黑人性”120 浅析语用含糊在外交语言中的应用121 (英语系经贸英语)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122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性格分析123 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124 “美国梦”的再探讨—以《推销员之死》为例125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与道德观126 论安东尼•特罗洛普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巴赛特的最后纪事》为例127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28 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129 关于汉字“打”在英语翻译中的研究130 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31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132 An Analysis of Youth Subculture through the Movie --Trainspotting133 浅析苔丝的悲剧134 在现实与理想间挣扎——论巴比特的无助与无奈135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136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137 解析名词化与商务语篇的汉英翻译138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139 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140 现代汉语量词英译研究141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Role to Promote142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143 战争时期坠入凡间的天使——通过《永别了,武器》分析海明威眼中的理想女性144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145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146 完美女性与准则英雄—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147 论《紫色》中西莉的精神意识的创建148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149 商标的特征及其翻译的分析150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151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152 从《荆棘鸟》中三个女性形象解读女性主义发展153 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的障碍及解决策略154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开题报告+论)155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156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157 浅谈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158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159 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女性意识的觉醒160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161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162 中英婚礼习俗中的红与白颜色文化的研究163 论交际法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164 谈新闻发布会口译中的礼貌原则165 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166 《红字》中的基督教因素初探167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浅析168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书信研究169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170 An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171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172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173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174 《大学英语》听力理解中的石化现象与对策175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泄密的心》176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177 论《红字》中的道德观178 海明威小说硬汉形象的悲剧色彩179 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习语现象180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与写作原则181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182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183 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以及其规范性184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185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186 《嘉莉妹妹》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187 A Feminist Study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As You Like It188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189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190 “适者生存”在《野性的呼唤》中的释义191 《八月之光》里的悲剧艺术——基于尼采审美理论的分析192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193 中式英语的潜在价值194 乡村音乐歌词的人际意义分析195 中西方奢侈品消费文化之比较196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197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198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199 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200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第11 页。

毕业论文 中英数字的文化对比研究及翻译

毕业论文 中英数字的文化对比研究及翻译

摘要:数字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更为重要的是,数字还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对数字的喜好不同入手,概括总结出含数字的习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毕业论文网 中英数字文化对比研究翻译方法1.引言由于受中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中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中西方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或“神数”。

因此,对比梳理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跨文化交际和数字翻译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2.汉英数字的对比研究由于英汉文化的共通性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人们会对同一数字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但是由于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赋予同一数字不同的情感和联想,而不同的数字可能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

2.1同一数字在中英文化中含义相同一、三、八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

汉语中,数字“一”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本体性的意义。

因此,“一”自古受到尊崇;“一”代表至高无上,这是西方哲学对数字“一”的认识,此外,“一”在中英语言中均有“第一”或“胜利者”的联想义。

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赋予“一”的联想意义如出一辙。

《老子》的“三生万物”确立了数字“三”的重要地位,赋予了“三”的“终极”、生发、吉祥之义。

中国宗教中对三也有各自的思想,如佛教有佛、法、僧“三宝”;经、律、论“三藏”;水、火、风“三灾”;天堂、地狱、人间“三界”;前生、今生、来生“三生”等概念。

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吉祥、神圣、圆满的联想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三”通常表示吉祥、完整的意义。

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毕达哥拉斯认为“三”是唯一有头、有尾、有腹的完美数字。

“八”是中国人民喜爱的数字,它象征着周到、圆满。

“八”和“发”谐音,所以就更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等都含有“八”。

高中英语作文《中西教育方式的比较》

高中英语作文《中西教育方式的比较》

高中英语作文《中西教育方式的比较》Title: A Comparis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Approaches Education systems across the globe vary significantly, reflecting the diverse cultures and values of each region.Two distinct educational systems are thos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This essay aims to compare the educational approaches of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highlighting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benefits.In China, education is highly competitive and focuses greatly on academic achievement.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rote learning, memorization, and discipline.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excel in subjects like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language arts.The educational system is examination-oriented, with the goal of achieving high scores o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known as 'Gaokao.' This system fosters a strong work ethic, discipline, and a respect for authority among students.On the other hand, Western educational systems, such as th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 emphasize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individualism.The approach is more student-centered, encouraging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independent thinking.Western educators believe in developing well-rounded individuals, and thus, students have the freedom to choose elective course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more diverse, incorporating projects, presentations, and discussions along with traditional exams.On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 is the role of the teacher.In China, teachers are authorities and are highly respected by students.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more formal, and discipline is strictly enforced.In contrast, Western education encourages a more inform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romoting open dialogue and collaboration.Teachers act as facilitators, guiding students in their learning process.Moreover, the concep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s more prevalent in Western education.These activities are seen a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a well-rounded individual, enhancing social skills, and nurturing talents.In China, the focus is primarily on academic pursuits,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not as prioritized.In conclusion,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approaches have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benefits.The Chinese system emphasizes disciplin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respect for authority, while the Western system encourages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ity, and individualism.Both systems hav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a blend of these approaches could potentially create a mor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framework.It is crucial for educators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promote global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最新5篇)-最新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最新5篇)-最新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最新5篇)商务英语专业要求学生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政治、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通过英语专业全国四级和八级考试。

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商务英语教育改进措施篇一1、改进教学内容。

在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加强对课程设置的改革,可以提升商务英语的教育质量,并且可以提升商务英语的语言价值。

在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形式,同时不利于学生在社会的发展。

另外,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便于学生和供应商的谈判,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课程难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因此,我国商务英语教育应该适当的改革教育内容,以期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首先,商务英语的教学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底。

其次,我国商务英语院校要提升学生的听说和翻译技能,使其可以更好的同外国客户进行交谈,从而可以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

最后,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设立一部分实践性内容,以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岗位工作流程,进而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2、以社会需求为教育导向。

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主要是以基础教学和交流为主,学生难以掌握企业的最新发展形式,不利于企业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发展。

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商务英语院校应该积极的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期可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首先,我国商务英语院校应该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添加应用实例,例如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客户的最新谈判技巧等,只有在课程教育中添加实践性内容,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素质。

其次,我国商务英语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适当的实训基地,以期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后实践,从而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最后,我国商务英语院校可以加强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还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茶和咖啡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茶和咖啡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4.1.2Different religions reflected in Tea and Coffee
4.3The Change of Drinking Habits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4.3.1The Change of the Drinking Habits of Chinese People
[5]中国茶文化形成简史 中国网,认识中国,中华饮茶文化
[6]李小敏.小议咖啡与茶之中的隐蔽文化[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5 (02)
[7]Coffee culture fromWikipedia, the free encg Customs in ChinaChina’s foreign trade. 1994.(03)
(四)研究(设计)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分析综合法、对比研究,通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了解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并通过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 最后总结出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共性。
论文拟定提纲(除题目外,具体到二级标题):
4.1.1 Different origins
(二)理论与实证准备:
[1]张箭. 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J]. 中国农史, 2006 (02)
[2]卓义达. 茶文化遇到咖啡文化[J]. 茶.健康天地, 2009 (08)
[3]王玲. 中国茶文化[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4]Tea[Z].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注:此表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系(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才能开题。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狗的不同内涵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狗的不同内涵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狗”的不同内涵Diffent Connotations of “Dog”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作者:高书立(Slade gao)[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不同的内涵。

“狗”在汉语里往往包含着贬义,而在英语里却常常带着褒义。

文章通过对英语“狗”的词汇的研究,论述了“狗”在中西两种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在语言这一层面上的具体内涵的不同。

[关键词] 狗文化内涵差异中西方文化[Abstract] Language is a cultural carrier,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nd national cultures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vocabulary.“Dog” is a commendatory term in English while it is a derogatory term in Chinese.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datafrom a large corpus to analyze the words signifying“dog”and explor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nd their various connotations.[Keywords] dog;cultural connotations;difference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一,引言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深深根植于其民族的文化之中,既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其民族文化的载体。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语言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便是作为同意实体的动物名称“狗”,其所包含的寓意及其文化内涵也迥然不同,各自形成了独特额的狗文化观,本文主要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剖析狗在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努力使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更加的准确和有效。

(英语毕业论文)从美剧《绝望主妇》中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

(英语毕业论文)从美剧《绝望主妇》中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异同

有提示)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2 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涉外婚姻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3 《蝇王》主题之原型解读《蝇王》主题之原型解读4 浅析英语演说中对照与其他修辞格的混合应用浅析英语演说中对照与其他修辞格的混合应用5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6 浅析星巴克现象中的独特文化浅析星巴克现象中的独特文化7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8 浅论广告语汉译的美学效果浅论广告语汉译的美学效果9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10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11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12 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逆成构词的分类及其认知机制和规律13 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4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5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16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英译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委婉语的英译17 对《远离尘嚣》中三个男主人公命运的分析对《远离尘嚣》中三个男主人公命运的分析18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19 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20 浅析儿童自然英语教学法的心理学优势浅析儿童自然英语教学法的心理学优势21 圣地亚哥,一位让人敬佩的英雄——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分析22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23 美国电视剧中双关语的研究-重点关注双关语的汉语翻译美国电视剧中双关语的研究-重点关注双关语的汉语翻译24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奥哈拉的性格特征25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26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形象的特点探析27 文化负载词的交际翻译论——以《吾国与吾民》为例文化负载词的交际翻译论——以《吾国与吾民》为例28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29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30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31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32 A Southern Elegy-33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34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开题报告+论)论)35 用批评性语言分析中美主要矛盾用批评性语言分析中美主要矛盾36 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英汉谚语互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分析37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38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39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40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Interpretation Class41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42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43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44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45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46 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对比分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47 分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分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母女矛盾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48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49 论广告英语的人际沟通功能论广告英语的人际沟通功能50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51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52 论夏绿蒂勃朗特与简爱在意识形态上的相似之处论夏绿蒂勃朗特与简爱在意识形态上的相似之处53 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54 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55 合作性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合作性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56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57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58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共同追求——自然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共同追求——自然59 《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60 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简爱和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61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62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63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64 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女性意识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女性意识65 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中英思维模式比较分析66 广告标语的语言特色广告标语的语言特色67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68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69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70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71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72 A Superficial Analysis of Religious Consciousness of Jane Eyre73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74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75 An Explora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Flowers76 《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喜福会》中隐喻的使用77 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基于认知语境的英语动物习语的理解策略研究——以“狗”的习语为例78 Coherenc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 Pragmatic Study79 “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0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81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82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83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4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85 论《金色笔记》中的象征手法论《金色笔记 》中的象征手法86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87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88 着魔的猎人——解读《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着魔的猎人——解读《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89 阅读中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阅读中的英语词汇教学策略90 苔丝的反叛精神苔丝的反叛精神91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92 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浅析英汉基本颜色词之文化内涵--以“白”与“黑”为例93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94 有关“生命”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有关“生命”概念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95 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96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97 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从构式视野下对英语图式习语的解读98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99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100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101 Roads to Happy Marriage: a New Conception of Feminism in Doris Lessing’s Novel s102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103 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104 《新编英语教程》浅析《新编英语教程》浅析105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106 《名利场》的女性主义解读《名利场》的女性主义解读107 (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108 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的对比研究109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作用和原则110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111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112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113 对《红字》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中完美人性的求索--浅析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自我思想较量与精神升华 114 《爱玛》的三个中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爱玛》的三个中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115 在冲突与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悲惨命运的必然性在冲突与迷茫中凋零--浅析苔丝悲惨命运的必然性116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117 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118 英汉数词的文化对比及其翻译英汉数词的文化对比及其翻译119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120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121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122 英汉习语的差异及其翻译——对杨、霍译《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研究英汉习语的差异及其翻译——对杨、霍译《红楼梦》中习语翻译的研究123 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对《儿子与情人》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研究124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125 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126 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的对比研究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的对比研究127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128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解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解析129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130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131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132 从制度文明起源的角度浅谈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从制度文明起源的角度浅谈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133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134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哈姆莱特的性格变化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哈姆莱特的性格变化135 An Analysis on Characterization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136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137 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138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139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140 中美民族性格差异及其文化渊源中美民族性格差异及其文化渊源141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142 不可缺少的书信——《傲慢与偏见》中书信功能的研究不可缺少的书信——《傲慢与偏见》中书信功能的研究143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44 An Analysis of Self-reliance in Little Women145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146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147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148 An American Nightmare: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149 政治演讲辞中常用修辞政治演讲辞中常用修辞150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151 论《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及象征意义论《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及象征意义152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153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154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分析《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分析155 大学生上网调查大学生上网调查156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157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158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性格分析159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160 艾米莉.狄金森的死亡观研究狄金森的死亡观研究161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沃克《紫色》中的家庭162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163 英语写作中教师的书面反馈英语写作中教师的书面反馈164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165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166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中言语幽默的翻译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中言语幽默的翻译167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68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169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170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171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格雷的画像》172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173 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跨文化视角中中英颜色词的对比及翻译174 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s Predicament and Dreamland175 Rabbit’Rabbit’s Predicament and Dreamland176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解读歌王迈克尔.杰克逊的艺术影响杰克逊的艺术影响177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使用策略178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179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180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181 从礼貌原则分析发盘的语言技巧从礼貌原则分析发盘的语言技巧182 (英语系经贸英语)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183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84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185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186 分析《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187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188 论《海的女儿》的女性自我价值主题论《海的女儿》的女性自我价值主题189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190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191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192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 193 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194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195 从死亡委婉语中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死亡委婉语中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196 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极限环境中的善与恶——浅析《蝇王》中的主要人物人格结构197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198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析《远大前程》主人公性格之路199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00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
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
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 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 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
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 1.在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英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 如动
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通过对比分析英汉
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
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
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进而学习英语语法,
减少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
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 排除母语文化
和母语思维的干扰,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教
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
料,如各类报刊,文摘 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 学生可以开阔
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借助此
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 ?2.
英语教学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交际
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 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社会规则的
了解和熟识 ,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
的原则 注意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
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
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英语的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深入学
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 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
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 教师还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
文化的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在比较中西方
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
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
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
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2.1 授
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 外语教学多半只在
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
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
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
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
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
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 改进现有
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 小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
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
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
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
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
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
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重视非语言交
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而达到准确
理解和正确 灵活运用英语的目的 分析和掌握文化差异的本质
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虽然语言因文化不同而不同 但我们只
停留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上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深入学习
文化差异的本质 才能达到准确的理解 如果英语教学只是简单地
罗列一些文化差异现象 而没有深入到差异的本质并对学生作出解
释 学生就不可能做到对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 只能停留在 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的阶段 所以讲清 为什么 是十分必要的 这就要
求教师首先将表面某些零碎的差异现象系统化 并引导和帮助学生
分析这些看似零散的差异现象的内在联系 然后通过分析差异现象
找到其本质 如此循序渐进地学习 学生才能逐步学会适时 适宜地
把握语言环境 熟练运用各种交际手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