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 1 日常用语
是 比较 忌 讳 “ ”的 ,他 们 不 喜欢 被 称 做 “ lel 老 e r d y po l ,而通 常用 “eir izn” 一委婉 的称谓 。 epe ” sno tes这 ci
又如 “ re e这 个 词 的基本 含 义是 “ 冰 、结冰 ” F ez' ’ 冻
我 要走 了 ”。如 果 你对 一 个 西方 人 以此 方 式 告别 ,
的意义 。在 使用 时 ,不 论 英译文生义。我们来看下列谚语和习语 : U g mt e 其字 面 的意思 是 “ pa u r e 在桉 树上 ” 。
而 了解 了它 的文 化 层面 后 ,就 知 道 了它 意 旨 “ 当人
会 使老 外感 到莫 明奇妙 。
中西 方进 餐 方式 和 语 言表 达 也 有所 不 同 。如 果 请 西 方人 吃 饭 ,千 万 不 能一 边 说 “ 吃 ”一边 将 菜 请 送 到客人 的盘子里 。而 要对 他们 说 “ epyusl ” hl ore ! f
( 随便 吃 ,意思 是想 吃什 么 ,就 吃什 么)
当透过 中西 方 的语 言层 面 意 思 ,去 了解 其文 化层 面
西方人送 客 时常 说 :“ e o ” “ oln ”而 中 Se u S g y o 国人在 送 客 时却常 说 : 请慢 走 ” 。如果直 译 成英 语 “ 就是 : Gos wy “ o l”、 “ l o y l Wa s wl”这种表 达方 式 kl
时把 自己称 为 “ 人 ” “ 人 ”等等 。如 “ 人 ” 小 鄙 鄙
见面 打 招 呼是 人类 社 会最 平 凡 ,又 极 具感 情 色 彩 的语 言 。它可 以打破 坚冰 ,沟通 心 灵和建 立信任 。 大 多数 的寒 暄 语言 都 很 短促 ,但 所 携 带 的文 化 内涵 却很 深 厚 。西 方人 因为 崇 尚个人 主 义 和个 人 隐私 , 他们 的 问候 是 较为 简 单 笼统 的 。而 相 比之 下 , 中 国

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

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

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摘要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利用语言之间的交流可以领悟彼此之间在情感、意境、思想等多个方面的感悟。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历史发展变革历程中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文明特色。

各种历史因素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语言文化各具特色,这种特色促进了中国对外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让西方国家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语言文化的特点,并针对相应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的成因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必备工具,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传达不同的含义或思想。

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差异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摩擦出的文化差异是许多语言爱好者或研究者追求的重点。

语言文化特点的差异不仅呈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也让世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元化发展。

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应当结合历史变革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剖析。

(1)历史因素。

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均处于发展阶段。

而西方国家的变革发展更早于中方,无论是经济、政治或科技、文化等事业均比中方发达。

①历史因素对后期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容忽略,两个国度人员的交流往往会受到历史环境的约束,从而形成明显的语言差异。

(2)发展因素。

发展是促进一切事物变动改革的核心因素,也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关键要素。

毋庸置疑,尽管西方国家承接着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阶段更加先进。

西方国家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均超出中国许多,国家发展因素引导了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向,中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造成了语言文化上的明显差异。

(3)文化因素。

面对强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正忙于经济、政治等事业发展,对于文化事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西方国家在长期变革发展中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文化体系,不仅积极发展了本国的文化特色,对海外先进文化也积极吸收学习,更加巩固了西方文化的深厚基地。

东西方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东西方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东西方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1.在一种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没有对应词。

汉语中有个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

“三伏”与“三九”在英语里是什么呢?一个年轻翻泽对几个加拿大人说three fu与three nine。

听的人当然莫名其妙。

他只要说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 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 oldest weather就可以了。

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

与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与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

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

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

”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与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

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人是不多的。

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也有类似现象。

多数英美人从来投有睡过中国的“炕”(kang,a heatable bricked),没有吃过“冰糖葫芦”,(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没有用过中国的“秤”(steelyard)。

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住过美国的motel(专为开汽车的游客开设的、有停车场的旅馆),没有吃过hamburger (牛肉饼;汉堡牛排;汉堡包),也不需要在上班时由time clock,(出勤记录钟)证明他们是否按时上班。

类似这样的英语词在汉语中都找不到对应词,连词义相近的词也没有。

2.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两回事。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一、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1.风俗习惯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优待,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女士外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

对婚姻的态度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在他们看来: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

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谨慎。

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

2.社会礼仪的差异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或微微欠身行握手、拱手礼,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等客人走了再打开。

3.社会关系的差异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

正如美国所信奉的箴言所说:“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家庭关系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这种作法虽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但却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有利于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多是几世同堂聚居。

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但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但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本文从多个方面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希望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

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西方,语言文字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中文和西方语言有着完全不同的基础,中文是音形意的结合,而西方语言则以拉丁字母为主要的文字形式。

在中文中,字的形状、笔画和谐美观,寓意深远,而在西方,简洁、规范、系统化是字母的重要特点。

二、价值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个显著方面是价值观的不同。

中西方在很多方面的价值观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差异包括时间观、家庭观、人际关系观、金钱观等。

例如,对于时间的看法,中国文化强调“时光宝贵”,而西方文化则更多强调“时间就是金钱”,注重时间的利用和效率性。

三、交际方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际方式上也是明显的。

中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障碍,这是因为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的人可能将相同的语言发音或动作解释成完全不同的意思。

例如,在中文中,为了表示尊重,人们经常使用“您”代替“你”,而在西方,这种习惯并不普遍存在。

四、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差异同时也是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常常使用比喻、歇后语等形式表达意思,注重情感体验和意蕴升华;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多地强调逻辑和分析、理性思考和实证主义。

五、传统和礼仪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传统和礼仪上也是让人注目的,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文化节日的庆祝形式以及礼貌用语的不同。

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往往会在家庭中全家团员共聚一堂,分享美食、欢度佳节;而在西方,圣诞、复活节等节日则更多强调友谊和浪漫,有着庆祝的宗教色彩。

以上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文化因其多样性和传承特点而存在着复杂性和独特性。

相互尊重、平等沟通、合作共赢、和谐发展是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和谐共处之道。

从日常生活比较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从日常生活比较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两 大传 统 : 文学 传统 和人 类 学传 统 。语 文学传 统 从 语
比较语 言 学 和历史 语 言学 开始 。 过对 文学 作 品 和书 通 面文献 的研究 . 而 对语 言进 行分 析 和 比较 1 进 9世 纪 语 文 学家 为现 代语 言学 的研究 奠定 了基础 , 后 逐渐 之 发 展为 乔 姆 斯基 的转 换 生 成语 法 和布 龙 菲 尔德 的结
和 狭 义的 文化 指社 会意 识形 态 . 以及 相适 应 的制 度
成部分 . 反映文化 的特点 . 言传达文化 的信 息 , 语 是文化
不可缺少 的部分 : 另一 方 面 . 化是 语 言 的 载体 , 文 人类
和组 织 : 时也 指 科 学 、 学 、 术 、 育 等 其 它方 面 有 文 艺 教 的精 神 财富 语 言 学家 萨丕 尔提 出 : 文化 为一 个 社会
所做 的 和所 想 的总 和 有些 学者 把文 化 分为 两种 : 一 种包 括 艺术 、 乐 、 音 文学 、 筑 、 学 、 建 哲 科学 技 术等 反 应 人类 文 明 的领域 : 一 种包 括 人 类 的 生 活方 式 、 为 另 行 习惯 、 会 组织 、 俗 习惯 社 风
的悠 久历史 和 丰富 文化被 语 言记 载并 得 以流传 至 今 。
础 . 一 国 的民族 文化 的理解 丰富语 言 的学 习 。 了解 对
并 比较 中西方 语 言和 文化 的差 异性 , 以汉 语 为母 语 对 的英语学 习者尤为重要 人类 的 日常生活离不开语言 的
沟 通 和 交 流 . 化 记 载 着 人 类 丰 富 的生 活 文 ,在 日常 生 活
灵 并且 建立 彼 此 的信任 感 日常寒 暄用语 虽然 简单 短 促 却 暗含 丰富 的感情 色 彩 和文化 内涵 。 国文 化 的差 各 异 性决 定 了人 际交 往 中 日常寒 暄用 语 的使用 。 得体 的

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

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

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中外文化的对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文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充满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内涵。

与之相比,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行的语言,则更倾向于简约和实用。

本文将分别探讨中外文化方面的差异,希望读者能对中外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语言的对比中文与英语这两种语言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文的语法结构比英语更为复杂,而英语则更注重句子的简洁明了。

例如,中文中有很多发音相同的词语,但由于汉字的不同组合,这些词语又有着不同的含义。

相比之下,英语的发音则更加规范,但同音异义词也存在。

此外,中文中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英语中则更多地使用短语和俗语。

二、食物的对比中西方文化在饮食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中国菜以其丰富的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方法而著称,例如糖醋排骨、宫保鸡丁和麻辣火锅等。

中国菜注重食物的颜色、味道和质地的均衡,注重食物在口感和健康方面的平衡。

与之相比,西餐更注重菜肴的质地和营养成分。

其中的例子包括沙拉、烤牛排和焗蔬菜等。

西餐更容易吸收即可食用的食品。

三、文化的对比中西文化最重要的差异之一在于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从儒家思想中吸取了许多价值观,例如尊重家长、敬老尊贤和对家庭和婚姻的重视。

这与基督教文化中的关注个体权利和自由有着很大的区别。

中西文化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对时间的看法。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是一种环流,注重过程和沉淀,而西方则更注重时间的线性和花絮,准时非常重要。

四、交际方式的对比在交际方面,中国人更注重面子和人际关系。

这种注重关系的现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而在西方文化中不太突出。

此外,中国人更害羞,更注重隐私,英国人则较为开放和直接。

在社交性质的场所(如酒店、社交活动等),中国人会更加谦虚、恭敬、礼貌。

然而,在英国社交场合中,人们更注重聊天,冗长的对话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感性的人更能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因为文化与语言、食物、习惯、价值观、个人隐私等方面的联系非常密切。

(完整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

(完整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

09汉语言文学专业邢寿康 200940202009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照。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

”夏天" 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

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 "东风” 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叫人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

而在西方则相反.原因也是一样,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带来感觉就不同。

二、生产劳动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等。

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

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

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

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 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 "扛、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 等,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

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 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

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气壮如牛 " 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简介: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不少英语爱好者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外浯埂可与外国入交流其实不然.如果不了解中阳文化的差异.对西方礼仪矢『]之甚少.那么在与外围入交流中会造成许多误会.本人就从包括“迎送...不少英语爱好者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外浯埂可与外国入交流其实不然.如果不了解中阳文化的差异.对西方礼仪矢『]之甚少.那么在与外围入交流中会造成许多误会.本人就从包括“迎送、会谈、宴请、交际、接待”等几个方面略谈中两文化的差异、语言的交流。

一、称谓礼数。

称呼恰当,是尊重对方。

与外宾初次见面,最安全的称呼是男子称先生(Mr·),女子称夫人(Mm·),女士称(Ms·),小姐称(Miss)。

这些称呼均可冠于姓名、职称、衔称等前面。

如“怀特夫人(MrS White)”、“秘书小姐(Miss Secretary)”;而我们中国入出于对客人的尊重.不肯直呼客人的姓名或父母的姓名。

两方入则不同,除非在正规场合.在⋯般场合中.他们更愿意别人直呼其名。

例如:Lindalane Chapman.如果你称呼她Miss Chapman(Chapman 女士)或者Miss Linch (Linch小姐),她会感觉你与她不熟。

二、交往语言。

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翻译,陪同老板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生意人,你不能说:“你一路上辛苦了”.而J立该说:“Did you have agood night?”或“Did you have a good flight?”如果你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You must be exhaust—ed.”客人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差,人家才这样说。

外国朋友到家中做客,中国人会说:“欢迎,欢迎”,客人会一笑。

点点头。

如果翻译成英语,就是“Wel—come!W elcome[”或“你来了?(You have come!)”这种英语在外国不常用。

他们经常用的是”Come rightin”“Come on in”或”Come in,please.”客人只需说“Thank you!”就可以了。

环球博思论文网:三、初交礼节。

自我介绍时避免说太多的“我”在英语中最自私的字眼是“I”。

自我介绍应自报家门再委婉问对方名字,如:“I'm Ron lohn—son.M ay 1 have your n~Tle.please?”四、习俗不同。

美国人做事讲效率,他们希望别人做事效率像他们一样高他们有约会守时的习惯.如果你约会迟到5分钟,必须表示道歉:“Sorry,f l11 lace.”或“I apologize.”迟到1O分钟.,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迟到10分钟是很不礼貌的。

在一次宴会上.外围明友说:“Please finish yourdrink.”中国朋友说:“Sorry.I can t drink any more.”外围朋友说:“Then why did you order SO much?中国朋友说:“I.⋯.”中国入吃东西喜欢盘子里剩下⋯些.而西方人吃东西,盘子里是不留东西的。

五、文化差异。

“亚洲四小龙”有入把它翻译成“The four dragon of Asia.”假如在20年前,西方入看到“dragon”这个词会感到很害怕。

这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_。

种带有迷信、宗教色彩的东西.甚至带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最近十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西方入对中国的“龙”文化逐渐了解。

但普通老百姓仍然不能理解接受“dragon”。

在英语中,“亚洲阳小龙”的说法是“Thefour tiger of Asia.”西方人在中国生病时.中国人往往会关心地说:“多喝水”,或“多穿些衣服”,这些关心不符合西方入的习惯.在英语里。

你想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可说:“I do hope you 11 be feeling bettersoon.Look after youmelfi Try and get some rest.”中国熟人见面.习惯这样问侯:“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ve vour breakfast/lunch/sup per?” 这是多管闲事了.他们会说:⋯It S none of your business.”听到别人祝贺和赞扬时,美国人和中国人回答有些不同。

美国人一般接受赞扬,中国入则表示受之有愧。

某工程师请一位外国朋友到家中做客,外国入进门后称赞他妻子非常漂亮。

工程师竟说:“Where?Where ”(哪里哪里)外国朋友奇怪了。

说“Every—where 工程师接着谦虚说:“You cannot see.”(不见得吧?)外国入被彻底说懵了。

其实听到赞扬了,工程师只说“Thank you.”就行了。

在英美国家,人们认为马比牛壮.他们说体壮如马。

而中国入则说体壮如牛。

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多大尼克松首次访华时。

向中国青年们说:“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是大国之中最年轻的。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

——是大国之中最古老的。

我们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产物。

这些十分不同的背景,给予我们不同的观点。

我们发展不同的行为方式、词句、思想、观念,甚至像手势这样简单的东西,在我们两种文化中都有迥然不同的含义。

甚至试图幽默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小心,因为幽默可能难以从一种文化传译到另一种文化中去。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简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摘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忽视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双方进行有效地交流.大学英语的学习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了解中西文化差...摘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忽视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双方进行有效地交流.大学英语的学习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语用水平,使跨文化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中国加入WTO 以后,与国际问交流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大学生与英语国家的人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这其中包括出国留学、旅游,与外教、留学生、甚至是外国游客接触交流。

但是,有许多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表示在与nativespeaker交流过程中,常常存在许多障碍,使交流无法进行下去。

有外教反映中国学生尽管词汇量大,但是不能正确、自然地交流使用。

而且认为中国学生知识面较窄,只对与生活和自己经历相关的事感兴趣,而对政治、经济、西方的历史、风俗习惯等要么兴趣索然,要么知之甚少(胡晓琼2o00)。

这就说明我们的英语教学实际上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欠缺。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仍然以四、六级考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在词汇、语法、语音方面的语言能力,而对学生文化导入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欠缺。

这必然导致学生在与native speaker的语言交流中存在着文化方面及语用方面的失误。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鉴于此,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价值观的不同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环球博思论文网:(一)中西方的世界观是不同的。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这种思想使我们崇尚忍让、顺从、。

顺其自然,在教育和处世上强调中庸、谦虚、稳妥、重道德。

而西方哲学具有的是天人对立的二元观念,人应该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否则是懒惰和缺乏进取的表现。

在教育和处世上西方人崇尚理性,激励人上进、冒险、参与,重探索。

受这种观念支配的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谦虚。

得到别人称赞时,常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往往说“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写得不好,“我的想法还不太成熟,“饭做得不好,你随便吃。

这在西方人看来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当他们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或否定自己的成就时会认为中国人虚伪、不诚实、甚至是心怀叵测。

西方人受到称赞时总会高兴地说Thankyou,表示接受。

Thankyou在英语中使用得十分广泛,对许多事物和各种帮助表示感激是很平常的事情。

就是你送人礼物,受礼人说礼品好,你得回:“Thankyou.10m ad you like it.对待感谢的方式,中西各有不同。

中国人常说“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没关系,“别介意”。

需要注意的是英文Itdoesn’t matter.(没关系)和Never mind(另《介意)是对道歉的答语。

汉语中“别介意,“没关系的含义是It S a pleasure.或Don t mention乜酉lIought tO do this(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者It’S myduty在汉语中是一种谦恭,但是翻译成英语之后,表达的意义却是这样做并非出于自愿。

(二) 有时候中国人喜欢直接告诉对方什么时候去拜访,这种方式等于向对方表示不管对方原有什么计划,都应该作好准备接待他们,这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很不恰当的,可以说“I d like tO come and visit you.、d it be convenient for US tO come tomorrowevening7.”当对方说“Come and see me sometime”,并不是邀请,仅出于礼貌。

若真希望对方来拜访,讲话人会补充,比如对方是否知道其住址,电话号码,或向对方讲何时有空。

突然袭击式的拜访是很不礼貌的。

有事不提前通知或临时通知,这会打乱对方的计划,有干涉对方隐私的嫌疑。

在跨文化交际中还需注意不要过分关心人,不过分亲近人。

西方人对中国人,尤其是同性手拉手,肩并肩很看不惯。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Hall曾把美国人在不同场合下,对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语言:目的而进行的语言交际概括为不同的四种距离。

违反常规会被误解甚至令人生厌。

其中之一的“私人接触是两者相距18英寸到4英尺之间。

Hall认为这是一个相距“一臂之遥(at alTrI Slength)的距离。

而在中国,尤其是妇女之间牵手挽臂常常是友谊的体现。

(三)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人看中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

在大家庭中,要求每个家庭成员必须保持一致,家族利益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