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生理障碍和缺素

合集下载

西瓜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西瓜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西瓜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作物营养失调表现部位示意图表示作物缺少营养元素易表现的部位,缺氮、磷、钾、镁元素时主要表现在作物老叶片上,缺氯、硫、钙、硼、铁、铜、锌、锰、钼表现在嫩叶片上。

作物缺氮症状氮不足时植株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色变淡,呈浅绿或黄绿,色泽均一,尤其是基部叶片。

因氮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黄化,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黄叶脱落提早。

株型也发生改变,瘦小、直立,茎杆细瘦。

根量少、细长而色白。

侧芽呈休眠状态或枯萎。

花和果实少。

成熟提早。

产量、品质下降。

作物缺磷症状植物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苍老、茎细直立,分枝或分蘖较少,叶小,呈暗绿或灰绿色而无光泽,茎叶常因积累花青苷而带紫红色。

根系发育差,易老化。

由于磷易从较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再利用,故症状从较老叶片开始向上扩展。

缺磷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少而小。

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

轻度缺磷外表形态不易表现。

不同作物症状表现有所差异。

作物缺钾症状作物缺钾时纤维素等细胞壁组成物质减少,厚壁细胞木质化程度也较低,因而影响茎的强度,易倒伏。

蛋白质合成受阻。

氮代谢的正常进行被破坏,常引起腐胺积累,使叶片出现坏死斑点。

因为钾在植株体中容易被再利用,所以新叶上症状后出现,症状首先从较老叶片上出现,一般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似灼烧,叶片出现褐斑,病变部与正常部界限比较清楚,尤其是供氮丰富时,健康部分绿色深浓,病部赤褐焦枯,反差明显。

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根系少而短活力低,早衰。

作物缺硫症状缺硫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营养生长,症状类似缺氮。

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减少,全株体色褪淡,呈浅绿色或黄绿色。

叶片失绿或黄化,褪绿均匀,幼叶较老叶明显,叶小而薄,向上卷曲,变硬,易碎,脱落提早。

茎生长受阻,株矮、僵直。

梢木栓化。

生长期延迟。

缺硫症状常表现在幼嫩部位,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硫的移动性较小,不易被再利用。

西瓜常见六大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西瓜常见六大生理性病害及防治

西瓜常见六大生理性病害及防治在西瓜生长的过程中,因环境条件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常会引起西瓜的生理失调而导致生理病害,使西瓜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从而使西瓜的品质变劣、产量降低。

因此,有必要了解西瓜生理病害的症状及病因,并掌握其防治措施。

一、僵苗症状:植株生长处于停滞状态,生长量小,展叶慢,子叶、真叶变黄,根变褐,新生根少。

这是西瓜苗期和定植前期的主要生理病害。

病因:①土壤温度偏低,不能满足根系生长的温度要求。

②土壤含水量高、湿度大、通气差,发根困难。

③定植时苗龄过大,损伤根系较多,或整地、定植时操作粗放,根部架空,影响发根。

④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造成发热烧根,或施用化肥较多,土壤中的化肥溶液浓度过高而伤根。

⑤地下害虫危害根部。

防治措施:①改善育苗环境,保证育苗适温,可采用地膜覆盖增温、保湿、防雨,改善根系生长条件。

②加强中耕松土,定植时高畦深沟,加强排水,改善根系的呼吸环境。

③适时定植,尽量避免对根系造成伤害。

④适当增施腐熟农家肥,施用化肥时应勤施薄施。

⑤及时防治蚂蚁等害虫的危害。

二、疯秧症状: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出现徒长,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质较薄,不易坐果。

病因:①氮素营养过高,促进了茎叶的过快生长,造成坐果困难,空棵率增加,即使坐果,也常是果型小、产量低、成熟迟。

②苗床或大棚的温度过高,光照不足,土壤和空气湿度过大。

防治措施:①控制基肥的施用量,前期少施氮肥,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是防治疯秧的最根本措施。

②苗床或大棚要适时通风,增加光照,避免温度过高、湿度过大。

③对于疯长植株,可采取整枝、打顶、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果等措施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三、急性凋萎症状:初期中午地上部萎焉,傍晚时尚能恢复,经3-4天反复以后枯死,根颈部略膨大。

与枯萎病的区别在于根颈维管束不发生褐变。

这是西瓜嫁接栽培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凋萎,发生时期大多在坐果前后。

病因:直接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与砧木种类有关,葫芦砧木发生较多,南瓜砧木很少发生。

西瓜常见果实发育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_陶抵辉

西瓜常见果实发育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_陶抵辉

收稿日期:2009-12-08作者简介:陶抵辉(1965-),男,湖南宁乡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园艺作物育种栽培教学和研究工作。

西瓜常见果实发育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陶抵辉1,彭俊彩2(1.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7;2.长沙楚源果业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125)摘要:分析了西瓜生产上常见果实发育异常(畸形、空心、汤瓤、裂瓜等)的主要原因,如异常温度、多雨寡照、授粉不良或不匀、肥力水平低及营养失衡、留瓜节径不当、肥水供应不均、过迟采收、病虫危害及品种本身的问题等。

提出实行轮作、地膜覆盖栽培、均衡肥水管理、科学人工授粉、合理选留坐瓜节位、及早预防病虫危害、选好品种、适期种植和采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西瓜果实异常发育,提高西瓜生产效益,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关键词:西瓜;果实发育;畸形;空心;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S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60X (2010)01-0100-03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Common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of Water MelonTAO Di-hui 1,PENG Jun-cai 2(1.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Changsha 410127,PRC;2.Changsha Truwind Fruit Co.,Ltd.,Changsha 410125,PRC)Abstract:The major causes for common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deformity,hollow fruit,fruit fissuring,etc.)ofwater melon were analyzed,which are abnormal temperature,raininess,scant light,poor pollination,low fertility,nutrition imbalance,improper fruit reserving node,unequal applic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harvest too late,pests and diseases damage and self -problems of variety.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of water melon effectively,enhance the producing benefit of water melon and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fertility and abundant harvest,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as follows:implementing rotation system,plastic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equal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scientific artificial pollination,rationally selecting and reserving fruit node,preventing pests and diseases as soon as possible,selecting quality varieties and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in suitable period,etc..Key words:water melon;development of fruit;abnormality;hollow fruit;preventive measures 近年来,西瓜生产上经常出现西瓜空心、畸形、裂果等果实发育异常现象,给西瓜种植者、经营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西瓜种子生产商、经销商和种植者之间的纠纷,个别发生严重的地方甚至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西瓜缺素症状及预防补救措施

西瓜缺素症状及预防补救措施

西瓜缺素症状及预防补救措施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西瓜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由于营养元素缺乏而导致的病理性症状.如果所缺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症状往往会继续发展.最后可能导致各种生理机能的异常甚至停滞,影响西瓜品质、产量,进而影响收益。

现将生产中常见的缺素症状及对症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37-3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萝卜缺素症状和发生原因、预防与补救措施 [J], 陈永兴
2.西瓜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 [J], 王玉堂
3.西瓜缺素症状及补救措施 [J], 王玉堂
4.葡萄的缺素症状及其预防和补救措施 [J], 黄祥龙
5.西瓜缺素的主要症状及预防补救措施 [J], 孙红霞;王永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西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西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生理病害是指西瓜对环境因素不能适应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现象。

在西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气候不适或栽培措施不当,均可引起生理失调,使正常生长受到抑制,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这类生理病害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严重发生。

生理病害一旦发生,植株正常生长受挫,再采取措施难以挽回,因此,在栽培上,创造适宜的环境,以防范为主。

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将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僵苗1.1 症状在苗期和定植前期容易发生,其主要表现是生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幼苗或植株增长量小,展叶慢,叶色灰绿,原有子叶和真叶变黄,根发黄甚至褐变,新生白根少。

1.2 发病原因(1)气温偏低,土壤温度低,不能满足根系生长的基本温度要求;(2)土质粘重,土壤含水量高,在湿度大、通气少的根区条件下发根困难,根的吸收能力差,在定植后连续阴雨条件下发生尤为严重;(3)定植时伤根过多或整地、定植时操作粗放,根部架空,影响发根;(4)苗床或定植穴内施用未经腐熟的农家肥发热烧根或施用化肥较多,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伤根。

1.3 防治方法(1)改善育苗环境,培育生长正常、根系发育好、苗龄适当的健壮苗;(2)适时定植,防止定植后晚霜侵害,根据气象预报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3)采用高畦定植,加强排水,适当增施穴肥(腐熟农家肥),促根生长;(4)加强土壤管理,前期勤中耕松土,或采用地膜覆盖,增温、保水、防雨,改善根系生长条件2 徒长2.1 症状在苗期至坐果前均能发生。

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片较薄,组织柔嫩;在坐果期表现为茎粗、叶大、叶色浓绿,生长点翘起,不易坐果。

2.2 发病原因(1)苗床或大棚温度过高,光照不足,土壤和空气湿度高;(2)氮素肥料施用过多,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坐瓜困难,即使坐住,也是果型小、成熟迟、产量低、品质差。

2.3 防治方法(1)控制基肥施用量,前期少施氮肥,注意磷、钾肥的配合;(2)苗床或大棚栽培时温度应采取分段管理,适时通风、排湿,增加光照,避免温度过高,采用大温差管理,降低夜温;(3)对已经徒长的植株,可通过适当整枝、打顶以抑制其营养生长,如整个大田植株徒长,则可采取去强留弱的整枝或部分断根等手段控制营养生长,并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瓜,使中心生长快速转移至果实生长3 粗蔓3.1 症状从甩蔓到瓜胎坐住后开始膨大期间均可发生,以瓜蔓伸长约80cm以后发生较为普遍。

影响西瓜果实膨大的障碍因素及应对措施

影响西瓜果实膨大的障碍因素及应对措施

河南农业2024年第7期影响西瓜果实膨大的障碍因素及应对措施多、整枝不合理、偏施氮素化肥以及施用的有机肥未彻底腐熟等原因导致根系受损,也会影响果实的正常膨 大。

(五)病虫害西瓜坐果后如果病虫害发生较重,就会阻滞西瓜的生长发育,难以正常进行营养运输,幼果就不能正常膨大。

枯萎病、蔓枯病、根腐病、炭疽病、疫病和叶斑病是西瓜的常发病害,前三种病害会严重影响植株输导组织的正常分裂,导致植株和西瓜幼果不能正常生长;后三种病害可导致西瓜的叶、茎、果实的组织坏死而影响幼果膨大。

瓜蚜和红蜘蛛是西瓜的主要虫害,它们吸食叶、茎、花和果实中的汁液,可导致植株营养不良而使幼果难以正常膨大或出现畸形。

二、主要技术对策气温骤变或变幅过大会引起落花落果或影响西瓜的花前10 d 即要控水节肥,防止瓜蔓旺长,注意调以确保营养的就近输导供应,促进果实正常膨大。

西瓜留瓜节位一般以12~15节、距瓜根100 cm 处为宜,如果是早熟品种,留瓜节位可稍低,1.水分管理。

西瓜的整个生育过程需水较多,但其:一是雌花开放的前后,发育不良(如果干旱,1次);但水分过剩,则易出现旺长。

二是2.肥料管理。

西瓜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对氮、磷、1:0.25:1.2,每生产1000 kg 4.6 kg、磷1.15 kg、钾5.52 kg。

苗期需常膨大至关重要。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西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叶螨、瓜蚜和美洲斑潜蝇等。

防治病虫害要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但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基础,必要时,再施用化学药剂。

1.农业防治主要包括清洁田园、控制适宜的温湿度、采用嫁接栽培及抗病品种等。

2.物理防治主要包括配制糖醋液诱杀害虫、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以及使用防虫网防止害虫迁飞入棚等。

3.生物防治包括在病毒病发生前和发生初期施用宁南霉素或奥力克等,施用苦参碱等杀灭白粉虱和蚜虫等JINGJI ZUOWU经济作物河南农业2024年第7期河南省桑蚕饲养低产原因与相应技术措施2.小蚕期眠起处理不好,特别是一眠、二眠,一部分蚕已经就眠,还继续给叶,使眠蚕压在残桑下面无法脱皮而死亡,即使少数脱皮上来,体质也极其虚弱,后期难免发病。

西瓜果实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等

西瓜果实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等

西瓜果实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等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4年第1期西瓜果实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西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外部的或生理的原因,往往会出现一些影响果实商品性状的症状,如果实小、空心、畸形、果肉色淡等,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

笔者现将引发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介绍如下,瓜农朋友可对症防治。

一、果实小品种原因;土壤过于干燥,肥水不足;坐果部位过低,植株营养体过小;病虫害严重。

二、畸形果坐果偏晚,植株长势衰弱;开花时遇阴雨天,授粉不良;肥水不足,尤其是钾肥施用不足;机械损伤。

三、裂果品种原因,有些品种果皮较薄且韧性差;土壤水肥骤然变化;结果期温度低,果皮变硬;果实近成熟时灌水过多;红蜘蛛危害严重。

四、大脐果及脐果病结果期气温低;脐部患炭疽病。

五、不甜病虫害严重;成熟期气温过低;结果期阴雨天多,光照差;土壤肥水过多,尤其是偏施氮肥。

六、皮厚品种原因;坐果部位靠近根部;果实膨大期气温过低;未成熟。

七、空心果坐果部位过低;品种原因,有的品种易形成空心;成熟期灌水过多;结果期曾受低温或高温影响。

八、血瓤多为黑皮瓜,结果期长时间受烈日暴晒,温度过高引发生理性障碍所致;土壤中氮素过剩,遇阴雨天水分过多;使用催熟剂过量。

九、瓜肉色淡品种原因;成熟期遇低温;磷肥施用过多。

十、果皮不光滑病虫危害严重;成熟期灌水不当。

十一、无籽西瓜发生种子品种原因;坐果部位过近根部;果实膨大期遇低温;磷肥施用过多。

设施葡萄温度管理要点温度管理是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除保证满足其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外,还应使其免遭高温或低温危害。

现将设施葡萄各生育期的控温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休眠期葡萄和其他落叶果树一样,必须经过一定低温期才能打破休眠,即只有满足其需冷量,才能实现正常结果。

因此,设施葡萄在进入冬季休眠期后,应在保证其不受冻害的情况下进行低温处理,人工强迫休眠。

一般在气温降至7 ℃以下时覆膜盖帘,采取昼盖夜揭或夜间通风等措施处理,1个月左右就可满足葡萄的需冷量,以后升温即可打破休眠萌芽。

西瓜常见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的措施

西瓜常见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的措施

02
西瓜常见生理性病害
炭疽病
• 症状描述:炭疽病是西瓜上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病斑,病 斑周围有黄色晕圈。果实受害后,出现水渍状褐色圆形病斑,后期病斑凹陷,并产生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粘 质物。
炭疽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
疫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霜脲氰、烯酰吗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5-7天 喷一次,连喷2-3次。
枯萎病
• 症状描述: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 主要危害西瓜的维管束组织。受害植株叶片从下向 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 恢复,几天后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复常态, 茎蔓基部稍缢缩,表皮粗糙,常有纵裂。
水分管理
合理灌溉,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维持植株 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培训与普及防治知识
培训农民
定期组织农民培训,讲解西瓜生 理性病害的识别、防治方法和综
合管理策略。
知识普及
编制并分发西瓜生理性病害防治 手册,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
能水平。
技术指导
设立农技服务热线,随时解答农 民在西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
药剂轮换
为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 定期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 化学农药。
安全使用农药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保 护环境和人身安全,佩戴防护 用具,防止病害监测与预警
定期巡查
定期巡查西瓜田地,注意观察植 株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病害识别
了解西瓜常见生理性病害的特征和 症状,以便准确识别病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症状:幼叶叶缘黄化,叶片卷曲,老叶仍为绿色。

茎蔓顶端变褐枯死,生长受阻。

植株节间较短,矮小,且组织柔软,顶芽、侧芽,根尖容易腐烂死亡。

瓜类缺钙容易发生脐腐病,且幼果期即可发病。

病因:植株对土壤中钙的吸收受阻引起。

土壤中一般不缺钙,除非在酸性土壤中种植西瓜.可能发生缺钙。

生产中,常因过量施用钾肥而抑制西瓜对钙的吸收,或在干旱条件下,因土壤缺水,阻碍了西瓜根系对硼的吸收,进而影响到对钙的锌茎蔓条纤细,节间短,叶小,呈簇生状或莲座状,叶片发育不良,向叶背翻卷.叶尖和叶缘变褐并逐渐焦枯。

病因:土壤内有效锌含量少,土壤呈碱性、含磷量高易缺锌;有机质和土壤水分过少,易缺锌;十壤中铜等元素不平衡也是缺锌的原因Mg症状:由于镁在植体内移动性强,当镁缺乏时,首先出现在老叶,主要是叶片主脉附近的叶脉间褪绿发黄,但叶脉仍保留绿色,然后逐渐扩大,使整个叶片变黄,出现枯死症病因:一是土壤缺镁,特别是酸性土壤易缺镁;二是土壤虽不缺镁,只是过量施用其它肥料,造成拈抗作用,抑制了西瓜对镁的吸收。

如过多施用钾肥、硫酸铵等;三是高温时西瓜对镁的吸收量增加,如广东、海南在茁期由于高温,西瓜缺镁现象普遍。

Fe症状:缺铁首先在植株顶端的嫩叶上表现症状。

初期或缺铁不严重时,顶端新叶叶肉失绿,呈淡绿色或淡黄色,叶脉仍保持绿色。

随着时间的延长或严重缺铁,叶脉绿色变淡或消失,整个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病因:石灰性土壤或盐碱地种植西瓜,易出现缺铁症状。

土壤过干、过湿及低温,降低西瓜根系活力,减少根系对铁儿素的吸收,也易出现缺铁.土壤中铜、锰、磷过多,可阻碍西瓜对铁的吸收,易发生缺铁症。

硼症状:西瓜缺硼时,从仲蔓期开始,滕蔓丛生,生长点受到抑制,发白,叶片小,叶面皱缩,凸凹不平,往往会误诊为病毒病。

缺硼植株的新蔓上有横向裂纹,脆而易断,有时有褐色黏稠状物流出,而西瓜病毒病无此现象;西瓜缺硼病没有发病中心,而西瓜病毒病有发病中心,并向四周蔓延。

花少或不开花,花器发育不良或畸形,难坐瓜,坐瓜后,导致畸形瓜多或形成空心瓜。

病因:酸性或沙质土壤比较容易缺硼,广东、海南、江西、浙江衢州、金华的土壤比较容芊易出现此类症状;施用过量钾肥影响西瓜对硼的吸收。

土壤干旱,造成十壤中可溶态的硼含量少,满足不了植株迅速生长的需要,也可引起缺删。

K症状:西瓜缺钾,生长缓慢,茎蔓细弱,叶色暗而无光洋,叶片向背面卷曲,老叶边缘变褐枯焦,由下而上发展,严重时使心叶变为淡褐色,甚至出现焦枯状。

养分的合成及运输受阻,进而影响到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使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

病因:西瓜需钾量比氯、磷多,其比例为2:1.1:l。

在农业上人们往往重氮轻钾,不注重农家肥,施氮肥时义不注意搭配钾肥,从而造成瓜田钾元素缺乏。

酸性沙质上壤易缺钾,特别是广东、海南的土地,苗期就有缺钾现象;过量使用其它肥料,造成拮抗作用,抑制西瓜对钾的吸收,如两瓜施用硫酸镁后表现严重的缺钾症状。

封顶苗西瓜幼苗生长点退化,不能正常地抽生新叶,只有两片子叶,有的虽能形成一二片真叶,但没有生长点,称为封顶苗。

病因:形成封顶苗的原因主要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特别是在幼苗生长期,若遇较长时间的低温,阴天较多,则幼苗根系活动减弱.植株同化作用削弱,造成营养生长衰弱,容易形成无头封顶苗。

庆土过硬或干燥,施肥过多,发生烧根或营养土“营养不足”,使用陈旧种子或瘪种子,均可形成无头封顶苗。

高脚苗在苗期容易发生,主要表现为茎秆细弱,不够粗壮,容易感染病害。

病因:苗床湿度大,通风不及时;钵体水分不足,播种后出苗不整齐,出现大苗和小苗。

钵体体积小,苗子互拥挤形成高脚苗;棚内光线不足,容易导致高脚苗和弱苗。

徒长症状:指植株营养生长过盛而出现徒长.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片较薄,组织柔嫩;在坐果期表现为茎粗,叶大、叶色浓绿,生长点翘起,不易坐瓜。

病因:苗床或大棚温度过高,光照不足,土壤和空气湿度高;氮素肥料施用过多,促进了茎叶生长,致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坐瓜困难,即使坐瓜,也是果型小、成熟迟、产量低、晶质差。

粗蔓裂藤发病后,距生长点8~10厘米处瓜蔓显著变粗,顶端像大拇指那样粗,瓜蔓上翘,变粗处蔓脆,易折断纵裂,并溢出少许黄褐色汁液,生长受阻,同时容易引发蔓枯病等。

以后叶片小而皱缩,似病毒病.影响西瓜的正常生长,不易坐瓜。

以瓜蔓伸长约80厘米以后发生较为普病因:主要由土壤缺硼、锌等微量元素引起。

此外,由于偏施氮肥,肥水过多,营养生长过盛,植株不能及时坐果;闭棚导致棚内湿度大;田间上土壤含水量过高;湿度忽高忽低都会引起粗蔓裂藤。

冻害瓜类作物是喜温作物,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

西瓜的生长发育适温为18~32℃,开花期要求25℃左右,结果期30℃为好。

厚皮甜瓜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白天25~30℃,夜晚15~18℃,而40℃以E高温和13℃以下低温对生长发育不利症状:早春苗床和移栽田均可发生。

西瓜受冻后,轻者子叶、真叶边缘发白,造成短暂的生长停顿和缓苗;稍重者叶缘卷曲,逐渐干枯,生长点受冻后停止生长,造成较长时间的缓苗,甚至僵苗,严重受冻时,整株成片的秧蔓冻死,生理失水后,全株变成黑色。

高温烫伤塑料大棚、温室和薄膜覆盖栽培的西瓜田,常发生高温危害,严重时可造成较大损失。

症状: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叶片和幼苗上,接近或触及棚膜的叶片最易发生。

发病初期,叶片被灼部位叶绿素明显减少,病叶褪绿发白、卷曲,后变黄褐色枯死。

病因:苗期关棚,突然升温,通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温度高,水气烫伤叶片;地膜与根系相接触,地膜温度过高易烫伤根系,造成死苗或伤苗;高温天气条件下,棚室中午不及时放风或放风量不够.就会产生叶灼伤。

化瓜西瓜化瓜在早春保护地栽培时易发生,与田间管理密切相关,对产量影响较大。

带花的瓜仁和较小的幼瓜停止生长,表皮变褐色,幼瓜萎缩直至干枯或脱落。

病因:生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碰到短同照和早春低温或花粉发育不良均可引起此病,在肥水管理水当导致植株徒长时也会引起发病。

裂瓜症状:西瓜果实开裂可以分为田间裂果和采收时裂果。

田间裂果是在静止的状态下果皮爆裂,采收期裂果是在受震时引起的裂果。

从幼瓜期到收获期均町发生。

病因:露地西瓜裂瓜主要是水分供应小均衡引起。

土壤水分发生骤变,一般在土壤干旱后突遇暴雨或灌水。

特别是西瓜膨大期或采收前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裂瓜增多;果实发育期,突遇降温,随后湿度急剧升高,西瓜蒸腾迅速,果皮脆易裂瓜;土壤缺乏或西瓜吸收硼,钙、钾等元素不足,果皮硬度和韧度小够,易裂瓜。

裂果还与品利,有关,果皮薄、质脆的品种容易裂果。

小型的品种皮薄亦易裂果。

大棚西瓜裂瓜主要是由于激素使用浓度过高所造成。

畸形瓜症状: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由于生理原因往往会产生一些不正常的果实,影响果实的外观形状和品质。

畸形果种类有扁形瓜、尖嘴瓜、葫芦瓜、偏头瓜、宽肩厚皮瓜等各种奇形怪状病因:果实膨大期气温较低,或在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时因低温干燥、多肥、缺钙等原因而产生扁圆瓜,一般圆形品种发生较多;果实发育期的营养和水分条件不足,果实不能充分膨大而形成尖嘴瓜,多发生在长果形品种上;长果形品种在肥水不足、坐果节位较远时易形成葫芦(大肚)瓜,花期授粉不均匀,或是花芽在分化过程中进入子房的锰和钙元素不足,或低温时坐的瓜大部分靠近根部,受精不完全,种子偏向一边,导致果实发育不平衡形成偏头瓜;在花芽分化阶段,养分和水分的小足或供应不均衡,前期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后期肥量较大而形成宽肩厚皮瓜。

空洞瓜症状:西瓜果实内果肉出现开裂,并形成缝隙空洞。

分横断空洞瓜和纵断空洞瓜2种。

从西瓜果实的横切面上观察,从中心部沿着子房心室裂开后出现的空洞果是横断守洞果,从纵切面上看,在西瓜着生种子部位开裂的果实属纵断空洞果。

病因:空洞瓜是在低温和干旱条件下,瓜瓤内不同部分生长发育不均衡引起。

横断空洞果多发生在靠近根部低节位上结的瓜,或者在低温和干旱时所结的瓜,这些瓜因种子数量少,心室容积不能充分增大,养分输送不足,种子周围没有很好地膨大,遇到高温时加怏了成熟,也促进果皮的发育,从而形成空洞果。

纵断空洞果是在果实膨大后期形成的,当种子周围已趋成熟,而靠近果皮附近的一部分组织仍在发育,由于瓜内部组织发育不均衡,而使种子周围的瓜瓤开裂形成空洞瓜。

黄心瓜症状:西瓜膨大初期,在瓜的中心或着生种子的胎座部分,从顶部的脐部至底部瓜梗处出现白色或黄色带状纤维,并继续发展成为黄色粗筋。

病因:黄心瓜产生与温度、水、肥有关.在高温干燥年份,植株结瓜过多,土壤中缺钙,高温、干旱,土层干燥,缺硼等不利因素影响钙的吸收,黄心瓜就增多症状:肉质恶变,叉称果肉溃烂病。

外观与正常瓜无异,拍打时发出当当敲木声,与成熟瓜、生瓜不同,剖开瓜可见种子周围的果肉呈水渍状,红紫色,严重时种子周围细胞崩裂似渗血状,果肉变硬,半透明状,有异昧,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晶瓜分为太阳晶和水晶两种。

晶瓜病因:果实受高温或阳光直射,叶面积不足,形成太阳晶;保护地栽培西瓜膨大后期,土壤水分突然增多.土壤十湿状况突然变化,降低根系活性,或植株脱肥,长势差,形成水晶叶片受害,加上高温,使果肉内产生乙烯,引起异常呼吸,使肉质变劣。

淹水瓜防治方法:雨后及时清沟排水,受淹瓜田由于根系受到肋迫,大棚西瓜先不要施肥,建议用植物动力或云大120,或芸苔素内酯(爱增美)3000倍液加微补果力600倍液喷雾。

等缓和后建议用赛德海藻肥加高锰酸钾滴灌一次,促进西瓜根系活力。

露地西瓜在天晴、地露白后用烯酰吗啉3000倍液.或阿米西达1500倍液加微补果力600倍液喷雾。

西瓜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感染真菌类病害,应及时预防白粉痫、炭疽病、疫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