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逐瘀汤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应用效果及辩证施护方法
补阳还五汤——脑中风

补阳还五汤——脑中风【组成】生黄芪60g 当归尾8g 赤芍8g 广地龙8g 红花5g 桃仁8g 川芎【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
【特征】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障碍,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本方既是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歪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本方生黄芪用量最重,但开始可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
原方活血化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
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明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歪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4. 使用注意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王氏谓:“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
”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方解该方特点为重用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周流全身;川芎、赤芍、归尾为臣,养血行血;桃仁、红花为佐,破结散瘀;地龙为使,通利经络。
黄芪量四两,而其它活血祛瘀药物大都为一钱,仅归尾、赤芍稍多,亦不过二钱,合计为八钱,其黄芪用量是其它活血药总和的五倍。
本方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用于中风半身不遂等症,治验频多。
补阳还五汤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具有以下药理作用:扩张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氧的能力;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调节血流分布,改善心脏功能;抑制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及预防血栓再发;促进出血和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抑制胶原纤维的合成,抗组织增生,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增强免疫代谢功能,抗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增强组织的细胞的兴奋性;抗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可促进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存活和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分化,并与神经功能恢复呈正相关。
二陈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脑水肿影响的理论探究

基 金项 目:浙江 省 自然科学 基 金资助 项 目 (LY14H270013) 作 者单 位 :310053浙江 中 医药大学
通 信作 者
2 分析 与讨 论
急性缺血性 中风脑水肿属 于痰饮 的一种 ,《素 问·调经论 》 日 “孙络水溢 ,则经有 留血 ”,《血证论 》亦有记载 :“瘀血既久 , 化为痰水 ,血病不离水 ,水病不离血 ,血积既久 ,亦能化水 ”。 明代 王肯堂也 提出 :“瘀则 生水 ,瘀则 津外渗 ,则成 水也 ”, 由此可知 ,古人对本病 已有一定 的认识 。其 中我 国古代 医家 朱丹溪尤以 “二陈汤”为其用药特色 ,在其著作 《丹溪心法 ·中 风 》一书中叙述了中风 主痰 ,以治痰为首的原则 ,提 出了 “痰 因病 而生”,“病则 因痰甚 ”的看法 ,比如右侧半 身不 遂者丹 溪用二陈汤加减 ,采用化痰行气的方式治疗。可见在古人认 为 , 痰饮积聚既是导致脑水肿发生 的重要原 因,又是进一步加剧 脑水肿的因素 ,这用燥湿化痰的经典方二陈汤治疗尤为适宜。 2.1 气血津液 与脑水肿 的关 系 《赤水玄珠 》认 为 :“津液者 , 血之余 ,行 乎脉外 ,流 遍一身 ,如 天之清露 。若血浊气滞 , 则凝聚而为痰 ,痰乃津液之变 ,遍身上下 ,无处不 到。”《灵 枢 ·邪客 》亦 日:“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而 为血 。” 故在 急性缺血性 中风 中,血运 失常 ,缺血 易导致水行滞 涩 , 积郁脑 内 ,湿 聚为水 ,积水成饮 ,饮凝成痰 。中医认 为气 为 血之帅 ,血 为气 之母 ,痰饮 内停 ,影 响 、阻遏气 机 ,进一 步 影 响脏腑气 化,促使水液 代谢紊乱 ,水液潴 留,从 而进 一步 加剧脑部 的缺血程度 ,导致脑水肿 面积 的扩 大。正如 《张氏 医通 》云 :“血积则津 液不布 ”,与张 仲景 “血不利则 为水 ” 的 理论 相 应 。 2.2 脏腑功能 与脑 水肿的关系 机体在致病 因素 的作用下 , 出现阴阳失调 ,水液代谢失常 ,导致肺 、脾 、肾、肝及三焦 等脏腑功能失调 ,气化失司 ,造成人体 内水液停积从而导致 脑水肿的发生 ,在脏腑 中尤其与肺 、脾 、。肾三者关系更为密 切 。肺主气 ,主行水 ,既是调节水液代谢 的重要脏腑 ,又是 管理气机升降 出入 的重要脏腑 ,《素问 ·风论 》日 :“内舍于 肺 ,肺气宣降失调 ,津液不得输布 ,使水液 内不得通 ,外不 得泄 ”。脾位 居 中焦 恶湿而司运化 ,且 脾为 主气 之枢纽 ,升 清降浊 ,对维持机体气 与水液 的正常运行起重要作用 ,肾为 主水 之脏 ,肾中阳气对水液起 到重要 的 “气化 ”作 用 ,且 肾 脏协 助脾 胃运化 。同日寸《素问 邪气藏府病 形 》中日:“肝脉…… 涩甚为溢饮 ”,肝脏 作为调 畅气机 的主要 脏腑 ,其疏泄 功能 的正常与否也 直接影 响着水肿病 的发生 。 2.3 二陈汤与脑水 肿的关系 二 陈汤中陈皮 、半夏 、茯苓 、 甘草均归肺 、脾经 ,同时与肾经也有密切的关系 ,被认 为是 湿痰治疗 的主方 ,其最早见于宋代 ,在 《大平惠民和剂局方 》 中有详细记载 ,方 中半夏辛温性燥 ,具有降逆止呕 、燥湿化 痰的功效 ;陈皮则可理气化痰 ,两药合用可和 胃健脾 ,共建 祛痰功效 ,与 “治痰先 理气 ”的治则相符 ;而茯苓药性平和 ,
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引起的。
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身心负担。
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栓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通过分析小续命汤的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小续命汤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中医证候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价小续命汤对脑卒中患者其他指标的影响,探讨小续命汤作为治疗脑卒中的潜在药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为临床脑卒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小续命汤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疾病,常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
当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溶栓治疗和保守药物治疗来减少患者病情进展,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小续命汤作为一种中药复方,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具有通络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然而,目前对小续命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研究还相对有限,对其临床应用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因此,深入研究小续命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应用前景,对于完善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研究的开展将为小续命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有望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化痰通络合剂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07.054化痰通络合剂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的疗效分析郑红雨1,沙跃2,李媛媛11.邳州市中医院脑病2科,江苏邳州221300;2.邳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邳州221300[摘要]目的分析化痰通络合剂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6例,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和观察组(36例,化痰通络合剂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痰通络合剂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风痰阻络型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风痰阻络型脑梗死;化痰通络合剂;依达拉奉右莰醇;神经功能;疗效[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4(a)-0054-04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Huatan Tongluo Complex Agent Combination with Edaravone Dextran in the Treatment of Wind-Phlegm Blocked Cere⁃bral InfarctionZHENG Hongyu1, SHA Yue2, LI Yuanyuan11.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Ⅱ, 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300 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Huatan Tongluo complex agent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dextran in the treatment of wind-phlegm blocked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June 2020 to December 2022, 7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of the type of wind phlegm blocking collaterals admitted to 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36 cases, treated with Edaravone and right camphor)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6 cases, treated with Huatan Tongluo Mixture and Edaravone and right camphor)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s, neurological deficits,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4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77.78%,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181,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arthel index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YB201949)。
简述脑梗死的中医辩证论治 -回复

简述脑梗死的中医辩证论治-回复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而导致的大脑缺血缺氧,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脑梗死的发生与脏腑失调、气血淤滞、痰湿内盛等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辩证论治脑梗死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方法。
一、辩证分型中医辨证论治脑梗死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分型。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将脑梗死分为气滞血瘀、痰浊阻络、寒凝血凝、湿热蕴脑等类型。
1. 气滞血瘀型患者常见症状为头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等,舌质紫暗,脉象涩。
2. 痰浊阻络型患者常见症状为精神郁闷、口吐痰涎、胸闷、乏力等,舌苔白腻,脉象滑。
3. 寒凝血凝型患者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舌质苍白,苔白,脉象沉细。
4. 湿热蕴脑型患者常见症状为头晕、大汗、口渴、尿黄等,舌质红暗,苔黄腻,脉象滑数。
二、治疗原则中医辩证论治脑梗死的治疗原则是疏通经络、祛除痰浊、温通寒凝、清除湿热。
不同辨证类型有着个体化的治疗方法,但总的思路是通过调理气血、祛除痰湿、化瘀通络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1. 气滞血瘀型治疗重点是通过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并消除气滞血瘀导致的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川芎、桃仁、当归等。
2. 痰浊阻络型治疗重点是化痰祛湿、通络醒脑。
可使用化痰祛湿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同时辅助使用通络药物如川断、羌活等。
3. 寒凝血凝型治疗重点是温通寒凝、活血化瘀。
可以选用温补药物如附子、吴茱萸、肉桂等,辅以活血化瘀药物如当归、桃仁等。
4. 湿热蕴脑型治疗重点是清除湿热,祛除痰浊,并改善血液流通。
常用的药物有利湿退热类中药如黄芪、白术、黄连等。
三、辅助疗法中医辨证论治脑梗死过程中,辅助疗法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脉络按摩、针灸、艾灸疗法受到广泛应用。
1. 脉络按摩通过脉络按摩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改善脑部供血供氧,促进病灶修复。
常用的穴位有百会、风池、足三里等。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器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祛除痰浊等。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
舌质紫暗,苔白腻。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
舌质红,舌苔黄腻。
3.元气败脱证:昏语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
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
(二)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5.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
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意识障碍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藿香、佩兰、金银花、荷叶等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肠外营养液、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8.遵医嘱给予醒脑开窍药枕,置于患者枕部,借中药之辛散香窜挥发性刺激头部腧穴,如风池、风府、哑门、大椎等。
(二)半身不遂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通窍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通窍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蔡毅军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3
【总页数】2页(P45-46)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通窍活血汤;临床观察
【作者】蔡毅军
【作者单位】资阳市中医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33;R285.6
【相关文献】
1.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J], 刘艳菊;金芳芳;柴俊德
2.通窍活血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狭窄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东潇博;宋崇文;王革生;张凡帆;宋光荣;蔡旭;王雷
3.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 [J], 赵钢见;李书生;潘广;程亚萍
4.通窍活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解志坚;滕晶;刘伟;杨金丹;兰朝红
5.加味通窍活血汤联合尤瑞克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效果 [J], 石磊;孙漫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衡 。血压 ≥ 2 0 1 0mm 0 / 2 Hg者 , 予 尼 莫 地 平 1 给 O mg 每 8h 1次 。脑水 肿 致 颅 内压 高 者 给 予 甘 露 醇 ,
降颅压 等对 症治 疗 。治疗 组在 此基 础上 口服 半夏 白 术天麻 汤 加味 : 法半 夏 8g 天 麻 1 , , 0g 陈皮 1 茯 0g,
李学国
【 要】 目的 观 察 半 夏 白 术 天 麻 汤 加 味 治 疗 风 痰 瘀 阻 型 缺 血 性 中风 急 性 期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将 8 例 患 者按 照数 字 摘 O 表 法 随机 分 为 治疗 组 和 对 照 组各 4 O例 。对 照 组 给 予 常 规 西 药 治 疗 , 疗 组 在 常 规 西 药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加 服 半 夏 白 术 天 麻 汤 加 治 味 ; 组疗程均为 1 两 4天 。结 果 两组 总有 效 率 和 愈 显 率 经 Y 验 ,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0 0 , 示 治 疗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检 均 P< . 5 显 在 西 医 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两组 均 以 西 医常 规 治疗 为 基 础 , 口服 肠 溶 阿 如
司匹 林 1 0 mg 加 强 支 持 疗 法 , 持 水 、 0 , 维 电解 质 平
1 2 1 中医诊 断标 准 : 照 国家 中医 药管理 局 脑病 .. 参 急症 科研 协作 组起 草 制 订 的《 中风 病 诊 断疗 效评 定
弦滑。
的治疗 , 效满 意 。现报告 如 下 。 疗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料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痰逐瘀汤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及辩证施护
方法探讨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化痰逐瘀汤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
的应用效果及辩证施护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缺血性
脑卒中患者40例资料, 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
选择常规疗法治疗的20例资料为对照组, 选择在常规疗法基础上
加用化痰逐瘀汤和辩证护理治疗的20例资料为观察组, 治疗后按
照文中观察指标进行统计, 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治疗结果组间差
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 有效5例, 总有效率95%, 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两组患者在不用的治疗方法下的疗
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选择常规控制血压、颅内压、
血糖水平治疗, 同时维持水电平衡和常规西药(对症给予阿司匹
林、尼莫地平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
者在以上常规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逐瘀汤和辩证护理治疗:一
是在饮食方面, 中医认为饮食的不当可能会造成脾失健运, 从而
聚湿生痰, 最终肝火扶痰而致病, 因此该类患者应多吃含盐少,
低糖低脂肪的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 戒烟酒等。二是在日常锻炼
方面要多进行功能锻炼, 该类患者的功能锻炼越早进行越好, 只
要患者没有心功能不全, 基本生命体征表现平稳, 即可进行肢体
功能训练。三是对患者做好心理方面的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的是
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 这对于患者治疗过程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
义。四是科学用药: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用药应该以偏凉服药
为主, 本院针对该类患者治疗使用的化痰逐瘀汤的药方组成包括:
黄芪20 g、薏苡仁25 g、当归和赤芍各10 g, 桃仁12 g, 红花
10 g, 乳香8 g, 没药5 g, 水蛭5 g, 全虫8 g, 胆星8 g,
天麻10 g, 山楂10 g, 决明子8 g, 此药方以水煎煮两次, 水
煎液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根据患者情况可以选择口服、鼻饲等方
法服药。
1.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风病中医诊断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
疗效评价[3]:按照标准中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后, 对于评分
结果>85分的视为治疗显效, 对于评分结果50~85分的视为治疗
有效, 评分结果本研究中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化痰逐瘀汤是根据中
医痰瘀相关的理论制成的:药物方剂中的水蛭, 味咸苦平, 具有
破血、逐於、通经之效, 能显著促进患者脑水肿部位的吸收, 从
而降低颅内压力, 缓解周围脑组织的炎症情况, 从而能够改善局
部循环, 达到令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而药方中的当归能够
明显阻断血小板受体, 从而达到降低血液的粘度, 减少血栓现象
的形成。药方中的红花也能够对发生缺血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起到保
护的作用, 该方剂具有补气养血和化痰逐瘀的功效, 能够显著改
善患者的微循环状况, 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而
且, 与常规疗法相比, 治疗组方法也大大降低的治疗费用, 减
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总之, 化痰逐瘀汤配合辩证的护理方法在缺
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缺血表现为突然
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失语, 单眼短暂失明等, 少有意识障碍。
椎动脉缺血表现为, 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步态不稳和
吞咽困难等。症状持续时间短, 可反复发作, 甚至一天数次或数
十次。可自行缓解, 不留后遗症。脑内无明显梗死灶。可逆性缺
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与tia基本相同[6], 但神经功能障碍
持续时间超过24 h, 有的患者可达数天或数十天, 最后逐渐完全
恢复。脑部可有小的梗死, 大部分为可逆性病变。完全性卒中(cs)
症状较tia和rind严重, 不断恶化, 常有意识障碍。脑部出现
明显的梗死。神经功能障碍长期不能恢复, 完全性卒中又可分为
轻、中、重三型。
参考文献
[1] 刘春洁,张茁.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的依从性研究.中
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9):692-694.
[2] 谢振东.天欣泰血栓心脉宁联合缬沙坦在高血压性缺血性脑
卒中二级预防作用临床研究.中医临床研究,2011,3(18):82-84.
[3] 林豪杰,汪昕.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干预的循证医学
证据.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1):4-6.
[4] 张顺开.arb在伴有高血压合并房颤脑梗死患者中缺血性脑
卒中复发二级预防作用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1):93-94.
[5] chen biao, fang xiang-hua, wu yong-hao, et al. the
effects of deng zhan sheng mai capsule on secondarg and
tertiary prevention of is chemic stroke.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logy, 2008,41(3):195-200.
[6] 高丽波,闫燕,李妍怡, 等.中医药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
防的前瞻性分析.甘肃中医,2009,2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