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合集下载

漫谈农业税免除前后农民收支情况

漫谈农业税免除前后农民收支情况

漫谈农业税免除前后农民收支情况农业税是指农村土地使用税、农业税、水利建设费、集体经济组织所得税等一系列的税收。

在过去,由于农民在中国占据人口的大多数,而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农业税也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但随着当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乡村援助政策的实施,中国政府于2006年正式宣布取消农业税,实现全面免除。

前农业税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非常艰苦,因为他们要承担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要缴纳高额的农业税,导致他们的收入很低。

根据调查,在1996年以前,农业税每亩耕地为16元,而农民的收入却只有不到1000元。

加上种种因素如天气等,导致农民的生活状况更加困难。

有些人负债、还利,日子过得非常紧张。

免除农业税之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例如,取消农业税后,向农民兑现补贴金额逐年增加,各地还积极探索新的扶持农业的办法和方式,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种植保险、疾病控制、技术服务等,大大提高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攀升,到202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7249元。

但是,农业税免除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一些专家分析,农业税的免除会给政府财政带来一定的压力,导致政府无法为农村进行持续性的发展、办好农业设施、修建农村路桥等提供出足够的财政支持。

此外,一些地方的部分村庄和乡镇的财政状况也较为困难,导致他们的援助力度较小,农民的状况也相应较差。

综上所述,农业税的免除是当今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积极借鉴电子商务、新农合等经验,为农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促进农业以及农村经济长远的发展。

同时,政府应尽一切努力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和支持农民在积极融入现代化农业的同时,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种植效率和生活水平。

只要我们在政策,财政和技术等方面加强优化,推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化,扶持农村中的主力农民,使农村地区真正实现持续发展和繁荣,相信农民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分析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分析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分析1. 引言乡镇财政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镇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农业税作为一种与农村经济密切相关的税收形式,在过去的发展中对乡镇财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税制度的逐渐改革,取消农业税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取消农业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评估其优势和挑战,为乡镇财政决策提供参考。

2. 取消农业税的背景和目的2.1 背景取消农业税是中国政府为响应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

在过去的农村税制中,农业税负担重、执行成本高、存在不合理之处等问题逐渐凸显,已经成为一种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2.2 目的取消农业税的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取消农业税也有利于调整和完善财政收入结构,优化乡镇财政运作方式,提高财政自给能力。

3. 取消农业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3.1 政府收入减少取消农业税使得乡镇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减少,对乡镇财政状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于主要依赖农业税收的乡镇财政在取消农业税后面临收入大幅下降的风险,如何寻找新的财政收入来源成为乡镇财政管理的重要问题。

3.2 财政重心的调整取消农业税意味着乡镇财政的财政重心发生调整。

从过去主要依靠农业税为主要收入的模式,逐渐转向多元化财政收入的模式。

为了实现财政收入多元化,乡镇财政需要积极开发其他合法合规的财政收入渠道,如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增值税等。

3.3 农民收入增加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积极的影响。

农民在取消农业税后,将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加工等,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将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促进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农业发展的推动取消农业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乡镇财政可以将原本用于征收农业税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技术培训、农田整治、农业装备更新等方面,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农业税取消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分析

农业税取消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分析

'农业税取消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分析农业税是国家向一切从事农业生产并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在我国,征收农业税由来已久,俗称“皇粮国税”,但随着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收入群体差异的实际情况,我国终于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从此,中国农民彻底告别“皇粮国税”。

一农业税取消的历史背景1、农村税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

50年代初,新中国刚诞生,百废待兴,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国确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以农补工”政策,通过提取农业剩余用于发展城市和工业,这对整体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必要的。

根据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当在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时,政策应将“以农补工”改为“以工补农”。

199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已经下降到21%,1995年下降到17%,在工业产值大幅超过农业产值可我国仍然在实施偏倚工业发展的农税政策,依靠提高农业剩余发展城市工业,这是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政策因素。

2 、城乡税制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实行不同的税制,使农民承担着比城市居民还重的负担。

向农民征收的税种是农业税,同时具有增值税和所得税的性质。

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2936元,月收入仅200多元,远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却要交%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这显然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3 、我国具备了取消农业税的能力。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持续快速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壮大,2003至 2005年全国财收入分别突破 2亿元、万亿元和万亿元大关,2004年财政收入增收 4500亿元,2005年增收 5000多亿元。

农业税收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占的比例不到 2%,国家财政有能力承担取消农业税带来的减收。

取消农业税后的调查报告

取消农业税后的调查报告

取消农业税后的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取消农业税背景介绍•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受益情况•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取消农业税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取消农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进一步巩固取消农业税成果的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取消农业税背景介绍1农业税的历史沿革23农业税始于古代,是政府对农民的农产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农业税起源农业税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田赋,后来在民国时期演变为田租。

农业税的发展自2006年起,中国政府宣布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农业税的取消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制度的缺陷、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负担过重等。

城乡差距城乡差距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取消农业税有助于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

社会稳定取消农业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取消农业税的背景取消农业税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取消农业税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取消农业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稳定性。

提高社会稳定性取消农业税的重大意义02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受益情况农民负担减轻情况01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这是因为农业税曾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负担,取消后农民可以更好地享受农业生产的成果,不再为税收所困扰。

02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约30%,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03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负担减轻,这意味着农民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是因为农民不再为税收所困扰,可以更好地享受农业生产的成果。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税的取消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思考

农业税的取消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思考

农业税的取消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思考随着今年年初各省市相继宣布这些地方全部免除今年的农业税预示着温家宝总理在××年承诺的五年内取消全部农业税的目标,有希望在三年内实现,这是国家为农民真正做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将成为历史,这一盛事不仅将会为中国史学家所大书特书,同时也会给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前所未有重大的影响。

一、农业税的取消在促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调整趋于理性化的同时,因土地纠纷引发的人地相争矛盾将显得日益突出。

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生产的自主权和迁徙的自由权,农民从对集体和土地的人身依附中彻底解脱出来。

特别是使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农民打工潮的出现,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的选择和跨地区的流动。

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单一农业集体就业之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农村改革开放中发生了第一次重大改变。

农业生产和农业收入已不使农民唯一的选择和唯一的经济来源,由单一的农业就业方式向农业为主,多、工、副业就业等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这一次调整,是在因地因人制宜的基础上上渐进有序的的开展,是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农村“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二十多年后的一次大暴发。

农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多途径就业,不仅解决了粮食供给短缺的问题,而且带来了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根本性变革。

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效益的滑坡和农业比较效益的降低,农民收入水平急剧下降,部分地区的农民收入出现负增长的同时,农村滥收费也变得日益猖獗,导致农民负担有增无减,农民不堪重负。

农村土地一度成为农民无法甩掉的累赘和无法承受的负担枷锁,低价甚至贴本请人耕种现象比比皆是。

致使大量的农村土地出现粗放经营,甚至被抛荒,农业效益再次步入低谷,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一些有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步离开农村和祖祖辈辈生养的土地,剩下的劳动力也大多为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研究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研究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研究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研究关键词:取消农业税农村基层政府影响对策一、导言针对近几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增长放慢等问题,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业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在该文件中,党中央国务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取消农业税,让农民休养生息[1]。

在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宣布中国将在5年内完全取消农业税。

从各地的行动来看,国家在农业税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是令人鼓舞的。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政权依赖于农业剩余而运作,农民依赖于农业剩余而生存,因此,取消农业税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加减法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会减轻,但原先依赖农业税的农村基层政府收入将会减少。

尽管中央决定,由此造成的财政缺口,中央将针对不同省份的情况,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转移支付。

但是转移支付能解决基层政府的财力缺口吗?如果解决不了,我国能顺利在5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吗?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近期对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取消农业税的陕西省延安市进行了考察。

陕西省延安市辖13个县区,共有151.83万农村人口。

农村税费改革时,延安市应征农业税3869万元,农业特产税3751万元,“两税”附加1297万元,合计8917万元。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延安油气资源的开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延安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逐年增长。

,全市财政收入达到37.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1亿元,有6个县财政收入过亿元,农业“两税”仅占延安地方财政收入的3.9%。

由于农业税在地方财政中所占比例已经很小,而征收成本又很高,延安市政府有取消农业税的积极性。

从目前来看,虽然取消农业税后延安市地方财政整体上受影响不大,但在不同区县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1)延安地区北部的安塞、子长等原来的贫困县,由于本来农业税的绝对量就较小,地方财政在近几年依靠油气资源超常规增长后,农业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很小了,个别县甚至不到1%,取消农业税对这些县影响很小,因此,市政府也要求这些区县自行消化财政缺口。

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取消农业税的意义

取消农业税的意义农业税是指国家对农民征收的税费,旨在调节农业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取消农业税已成为当务之急。

取消农业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其经济、社会和农村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和意义。

首先,取消农业税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取消农业税可以降低农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

过去的农村税费体系对于贫困农民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有时甚至导致一些农户难以维持生计。

解除这种负担将增加农民消费能力和购买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取消农业税也能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帮助其选择更适合的职业和创业机会,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其次,取消农业税对社会稳定和公平有益。

这项税费制度通常存在征收不公和高风险的问题,而这些征收不公的问题往往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农村居民的不满情绪。

农村税费征收的财产评估依据往往主观、不透明,容易导致地方政府腐败和滥用职权。

取消农业税可以降低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相似的待遇。

此外,取消农业税有助于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取消农业税符合农村发展的需求。

取消农业税可以解决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让农村的土地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推动农民参与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取消农业税还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的素质提升和文化发展。

农业税费制度的存在通常限制了农村居民自身的发展机会,过去农民不愿意投入在自己的教育和文化上。

取消农业税将直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民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工作和提高自己的技能。

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农村劳动力也将越来越受市场的认可和需要。

总结来说,取消农业税对于经济、社会和农村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取消农业税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居民的素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等。

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实施方案

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实施方案

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实施方案
一、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的背景
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行农业税改革试点。

1995年开始全面推行,取消了农村三税,即农业税、牧业税、林业税。

但由于各地执法水平不一,
加之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使得取消税费后,农民所得并没有大幅度
增加,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的实际收入反而下降了。

因此,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方案的提出旨在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促
进农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的作用
1. 刺激农民投入生产: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将会为农村经济带
来很大的刺激作用,促进农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种植、养殖等生产
活动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降低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将为广大农民减轻税费
负担,提高农民收益水平,增加农民的购买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的
生活品质。

3.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对于城乡一体化
的推动也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打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农村
与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与交流。

三、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实施方案
1. 取消农业税及附加税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
作者:苏柯雨魏滨辉
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6年第11期
摘要取消农业税在我国具有划时代意义。

然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农业税的取消在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为此,必须从建立农村公共财政制度、调整乡镇机构职能、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以巩固和提升取消农业税带来的成果。

关键词取消农业税;农村;公共财政
中图分类号:F812.8;F320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6.32.029
农业税是我国对从事一切与农业相关的活动,包括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收。

从春秋时期鲁国开始征收“初税亩”算起,至2005年我国废止,农业税在我国实行了约2 600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税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税收来源。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1950年,农业税约占我国财政收入的40%;1958年6月,我国颁布《农业税条例》;1979年,农业税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占比跌至5.5%;1983年,国家开征“农林特产农业税”;1994年将此税务改为“农业特产农业税”,并在牧区省份根据授权征收牧业税;2004年开始,中央决定开始免征除烟叶税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开始逐步开展免征农业税的改革试点工作。

当年,我国农业税在全国各项税收的占比将至1%。

从我国财政发展历史和全国范围内来看,农业税的取消对我国财政税收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其对于农村、农民、甚至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

1 农业税的取消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农业税取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体现在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变。

2004年逐步试点取消农业税前,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已连续几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见表1。

2004年开始,政府不仅开始试点取消农业税,并对种粮的农户开始实行补贴制度。

具体措施包括对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对购买大型农机用具的农户基于补贴等方式。

至全面废止《农业税条例》的2006年1月1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说明,农业税取消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民种粮意愿的提升,和种粮大户重新大规模投入生产的积极性的提升[2]。

由表1可以看出,农业税的取消对农村经济最直接的影响路径就是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其中最直观的统计指标就是农户的土地利用率的变化。

农业税的取消伴随着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农民种植类型的改变、土地生态环境的改变,甚至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农业税的取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重新利用土地进行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农民也开始逐渐适应国家政策,开始根据农业税的改制而理性、积极、快速地调整生产行为,以适应农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求。

2 农业税的取消提升了我国的农产品产量
已有数据显示,1998-2004年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逐年下降,从1998年的51 229.5万t至2004年的46 946.9万t,下降率将近10%。

2004年,我国开始逐渐推进试点农业税取消制度以来,粮食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2005年,粮食产量升至48 402.2万t,至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达53 082.1万t,甚至超过了1998年的总产量,产量的提高率达13%[3]。

3 农业税的取消提升了农业产值增长率
取消农业税不仅影响了农民重新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我国粮食产量的直接增长,更影响了农产品产值的增长,农业产值增长率得到显著提升。

有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产值在2003年的增长率只有0.5%,这意味着我国农产品产值的增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甚至存在负增长的可能性。

但2004年试点取消农业税后,随着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农民劳动力的重新投入,农业生产成本开始逐渐下降。

直接使我国农业产值增长率迅速回升至8.5%[4]。

但同时应意识到,这种农业税的取消对我国农业产值增长率的影响时效比较短暂,从长期看来,这种影响并不大。

究其原因,农业税对农业产值增长率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影响粮食种植劳动力和粮食种植面积等因素产生影响。

4 取消农业税的长期经济效益
受取消农业税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我国的广大农民,税收的取消大大降低了农民的负担。

特别是在短时期内,显著减轻了农民的粮食种植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长远看来,农业税取消对农民增收效应是递减的。

其原因在于农业税取消前,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部分是农村的村提留[5]。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这一级行政单位的公共财政收入数额大大减小,几乎完全依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

一般情况下,这部分资金不足以支付农村地区的公共开支,造成了村镇一级财政开支出现了较大缺口。

因此,农业税制度的永久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率影响不大,或者说几乎没有影响。

长期看来,农业税的取消对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的影响是一次性的。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其中,将影响归纳为对农村土地利用率、对我国农产品产量、对农业产值增长率和长期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并将影响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考虑。

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增加在短期和长期都有显著影响,对农业产量和农产品产值和农产品增长率等指标的短期影响显著,但长期来看并没有显著影响。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农业税的取消是通过调动广大种粮农民的农业活动积极性来影响他们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从而对土地利用效率等因素产生影响,最后才会影响到农业、粮食作物和农村的产出。

因此可以看出,农业政策本身并不会增加农业资源,这些政策对农业经济产生影响,是通过影响农业相关资源配置、要素价格等,来实现对农民的农业行为、农业发展方向等的间接影响,并且其最终目的,在于影响农民的收入和消费。

参考文献
[1]胡丽美,张红扬.“利益动机”视域下农业税时代的村民自治探析[J].农业经济,2016(10):73-74.
[2]王文涛.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84-85.
[3]张博骁,王辉.取消农业税、财政集权与农村公共品[J].经济学报,2015(1):79-95.
[4]金高峰.市场化进程、农业政策与农业产出效率——基于面板数据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5,28(5):51-55.
[5]白拥建.现代农业发展趋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6(8):35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