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简述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

简述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
糖酵解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反应,它可以帮助生物体获取能量。
糖酵解是一种复杂的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糖分子被酵素(例如酒石酸酶)分解,然后释放出糖原中的能量。
这种能量被细胞利用来代谢,从而促进细胞增殖、繁殖和发育。
糖酵解对生物体的生理和生物学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植物通过捕捉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可以供植物生长发育的糖原。
此外,糖酵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动物体从食物中提取热量,生成ATP分子,进而帮助动物体进行机械运动。
糖酵解还可以帮助激活新陈代谢,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诸如运动肌肉增长等。
此外,糖酵解还可以帮助细胞获得有机氧,进而促进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ATP,并帮助细胞耗散能量。
有机氧可以在糖酵解过程中被还原,这就有助于把一定量的氧化物转化为可以提供热量的化合物,并为细胞提供活力。
糖酵解在动物体血液中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动物体血液中的糖激素调节血糖水平,以维持血液糖水平的稳定性。
血糖水平的稳定性是动物体的重要生理需求,它可以确保动物体的营养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糖酵解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反应,它在生物体的生理和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糖酵解可以帮助生物体获取能量、帮助激活新陈代谢,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帮助细胞耗散能量,并
且还可以帮助血液中的糖激素调节血糖水平,以维持血液糖水平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糖酵解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生物体的健康和发育都很重要。
糖酵解 糖无氧氧化 过程 生理意义

糖酵解糖无氧氧化过程生理意义1.糖酵解是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Glycolysis is the process of breaking down glucose into lactic acid or alcohol and carbon dioxide inside the body.2.糖酵解是糖代谢的起始阶段,为细胞提供能量。
Glycolysis is the initial stage of sugar metabolism, providing energy for cells.3.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经过多个酶的作用被分解成丙酮酸。
During glycolysis, glucose is broken down into pyruvicacid by a series of enzymes.4.糖酵解是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lycolysi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both aerobicrespiration and anaerobic respiration in cells.5.糖酵解是糖分解的第一步,它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少量ATP。
Glycolysis is the first step in sugar breakdown and can produce a small amount of ATP even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6.糖酵解产生的ATP可以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The ATP produced by glycolysis can directly provideenergy for cells.7.糖酵解还会产生NADH,将它转运至线粒体进一步参与能量产生。
Glycolysis also produces NADH, which is transported tothe mitochondria to further participate in energy production.8.糖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和酒精需要进一步的代谢才能被细胞利用。
糖类代谢—糖酵解

产生能量
17
五、糖酵解的调节
(一)磷酸果糖激酶-I (PFK-I): 变构酶
1. 抑制剂: ATP、柠檬酸、H+
2. 激活剂: AMP 、 ADP、 F-6-P, F-2,6-BP
F-6-P
F-2,6-BP
PFK2
PFK2被磷酸化修饰 胰高血糖素 低血糖
(3) G-6-P被限制在细胞内(细胞膜上无G-6-P 的转运载体):是细 胞的保糖机制
6
(二)G-6-P F-6-P 1.酶: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7
(三)F-6-P F-1,6-BP 1.磷酸果糖激酶-1(PFK-1):主要的关键酶和
调节点 2.消耗1ATP,Mg2+参与 3.不可逆
28
五、巴斯德效应
巴斯德(Pasteur)效应: 在有氧的条件下,糖的有氧氧化抑制无氧酵解的现 象。
Discovered in 1857 by Louis Pasteur 反Pasteur效应(Warburg effect ): 在某些代
谢旺盛的正常组织或肿瘤细胞中,即使在有氧的条 件下,仍然以糖的无氧酵解为产生ATP的主要方式 的现象。
第二节 糖酵解
一 概述 (一)概念:糖酵解(glycolysis)是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
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Glycolysis is the metabolic pathway that converts
glucose into pyruvate。 (二)部位:胞浆 (三)产物:丙酮酸
23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使NADH+H+ 重新氧化为NAD +,保证 无氧条件下,糖酵解可以继续进行。
糖酵解糖无氧氧化过程生理意义

糖酵解糖无氧氧化过程生理意义糖酵解(Glycolysis)是一种无氧氧化过程,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并产生能量。
这一生化过程在细胞内进行,为细胞提供了重要的能量。
糖酵解是生物体内代谢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和细胞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本文将从糖酵解的基本原理、生理意义以及与健康相关的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糖酵解的基本原理糖酵解是一种多步骤的生化反应,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并产生能量。
在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首先被磷酸化成果糖-1,6-二磷酸,然后分解成两个三碳化合物磷酸甘油醛酸。
接着,磷酸甘油醛酸经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最终生成乳酸,并伴随着产生两个ATP分子。
在这一过程中,乳酸的产生使得NAD+还原为NADH,而NADH可通过线粒体内的其他途径参与氧化磷酸化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ATP。
总的来说,糖酵解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并产生少量ATP的过程。
虽然糖酵解过程产生的能量相对较少,但在无氧条件下可以维持细胞的基本代谢需求。
二、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能量供应糖酵解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
当细胞内氧气供应不足时,线粒体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无法有效利用氧气产生能量。
这时,糖酵解成为维持细胞代谢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虽然糖酵解产生的ATP较少,但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供给细胞所需的能量,确保细胞的正常功能。
2.乳酸的产生糖酵解的另一个重要生理意义是乳酸的产生。
在细胞过程中,乳酸的产生可以帮助维持细胞内NAD+/NADH的平衡。
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H可以通过将磷酸甘油醛酸转化为乳酸的途径来恢复为NAD+,以维持糖酵解反应的持续进行。
此外,乳酸还可以作为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进入糖异生途径参与新陈代谢活动。
3.与有氧代谢的关系糖酵解与有氧代谢紧密联系,二者共同维持细胞内的能量平衡。
在有氧条件下,乳酸可以经过乳酸循环在肝脏转化成葡萄糖,并重新进入糖酵解或线粒体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
癌细胞进行有氧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癌细胞进行有氧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 有氧糖酵解的基础知识在我们聊癌细胞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有氧糖酵解。
哎,你可能会问,这是什么鬼?其实,它就是细胞在有氧环境下,通过分解葡萄糖来获取能量的过程。
想象一下,就像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身体通过“消化”把这些美味转化为能量,供给给每一个细胞。
癌细胞可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尤其是当它们的“老板”——肿瘤——急需能量的时候。
1.1 癌细胞的“特立独行”癌细胞可不是普通细胞,它们在能量获取上有些“特立独行”。
它们并不满足于常规的有氧呼吸,而是喜欢用“有氧糖酵解”这种方式,尽管氧气充足,依然选择了糖酵解这个“高耗能”的路径。
就好比有些人明明可以选择健康的沙拉,却偏偏爱吃油炸的汉堡。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方式能帮助癌细胞在快速增长时迅速获取能量。
1.2 有氧糖酵解的“好处”那么,有氧糖酵解对癌细胞来说,究竟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这种方式能够让癌细胞在缺氧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和繁殖。
很多时候,肿瘤内部的环境可不是那么友好,缺氧和营养不足随时可能出现。
通过有氧糖酵解,癌细胞就像是在荒漠中找到了水源,解决了生存的问题。
2. 能量获取的“急先锋”2.1 提高生存能力进一步深入了解,有氧糖酵解还提高了癌细胞的生存能力。
就像老话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如果肿瘤处于低氧环境,有氧糖酵解让它们依然能稳稳当当地存活下来。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正常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可就难受了,能量供应不足,活不久。
2.2 促进肿瘤生长而且,癌细胞进行有氧糖酵解还能促进肿瘤的生长。
这就像是一颗种子,遇到充足的水和阳光,迅速发芽长大。
癌细胞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获取能量,还能合成脂肪酸、氨基酸等物质,为肿瘤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原料。
试想一下,如果癌细胞是个“餐饮大亨”,那有氧糖酵解就是它的“绝世秘籍”。
3. 影响身体的“调皮鬼”3.1 代谢的变化不过,有氧糖酵解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癌细胞的好处,它还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代谢。
糖酵解的过程和生理意义

糖酵解的过程和生理意义1. 嘿,你知道糖酵解的过程吗?就好像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大冒险!葡萄糖就像勇敢的小战士,进入细胞后,开始一系列神奇的变化,最后产生了丙酮酸!比如说,我们跑步时,身体就靠这个过程来快速提供能量呢,厉害吧!2. 哇塞,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可重要啦!这就好比是身体的能量急救包呀!当我们急需能量时,它能迅速站出来。
想想看,在你突然冲刺跑的时候,不就是糖酵解在努力工作嘛!3. 你想想看,糖酵解的过程多有意思啊!葡萄糖被分解转化,就如同一个魔法在施展。
就像我们紧张时心跳加速,这背后可少不了糖酵解的功劳呀!4. 哎呀呀,糖酵解的这个过程,简直就是身体里的小奇迹呀!从葡萄糖开始,一步步演变。
就好像搭积木一样,最后搭出了我们需要的东西。
比如我们举重时感到力量爆发,这可多亏了它哟!5. 嘿,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真的不容小觑呢!它可是我们身体的好帮手呀!好比是一个随时待命的小助手,在我们需要能量的关键时刻出现。
就像我们熬夜后还能有精力做事,不就是它在帮忙嘛!6. 哇哦,了解糖酵解的过程会让你惊叹不已呀!那一系列的反应,就像一场精彩的表演。
当你爬山累了的时候,想想糖酵解在努力为你供能,是不是很神奇呢!7. 糖酵解的意义重大着呢,你可别小瞧它呀!这就像给身体注入了活力源泉。
比如我们跳舞时活力四射,不就是因为它在背后默默支持嘛!8. 你难道不想知道糖酵解的过程有多神奇吗?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阵在运转。
我们感冒了还能有精神,可不就是糖酵解在发挥作用嘛,多厉害呀!9. 哇,糖酵解的过程简直太酷啦!从葡萄糖开始的奇妙之旅,就如同一场刺激的冒险。
我们着急赶公交时能跑起来,就是因为有它呀!10.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真的超级重要呀!它是我们身体的强大后盾。
就像我们玩游戏时的生命值补充,让我们能持续战斗。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了解它哟!我的观点结论:糖酵解的过程和生理意义真的非常神奇且重要,对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了解。
糖酵解、糖异生和戊糖磷酸途径

2
它主要在肝细胞和胰岛细胞中进行,是葡萄糖生 成丙酮酸的重要步骤,也是糖异生的主要来源。
3
戊糖磷酸途径的产物丙酮酸可以进一步转化为葡 萄糖或者脂肪酸,参与能量代谢和物质合成。
戊糖磷酸途径过程
01
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生成6-磷酸葡萄糖。
03
6-磷酸葡糖酸经过磷酸戊糖异构 酶的催化,异构为5-磷酸葡糖酸
药物研发
了解这些代谢过程有助于药物的 研发,针对相关酶或代谢途径设 计新的药物,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02
糖酵解
糖酵解定义
01
糖酵解定义: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 质中被分解成为丙酮酸的过程,并伴随着少量能量释放。
02
糖酵解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缺氧或无
氧环境中。
糖酵解是葡萄糖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
03
供所需的能量。
糖酵解过程
01
糖酵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己糖 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 酶三个限速步骤。
02
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葡萄糖磷 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
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磷 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
03
丙酮酸激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 裂解生成丙酮酸和ATP。
糖酵解、糖异生和戊 糖磷酸途径
目录
• 引言 • 糖酵解 • 糖异生 • 戊糖磷酸途径 • 三种代谢途径的比较和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糖酵解
01
糖酵解是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是生物体获
取能量的主要方式之一。
糖异生
02
糖异生是指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是维持血糖水平
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糖酵解是机体内各种代谢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在生物体内所有发生的代谢反应都是从糖酵解开始的,因此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一、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糖酵解是机体能量的源泉糖的酵解是机体能量的来源,机体在利用糖的酵解产生的能量可以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维持机体的健康。
通过糖的酵解,机体可以获得大量的ATP(三磷酸腺苷),而ATP是机体内各种代谢反应的主要能量供应者,也是机体内各种活动的“动力源”。
因此,糖的酵解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机体提供能量,保持机体正常功能。
2、糖酵解可以维持机体水平的稳定糖的酵解不仅可以产生能量,还可以维护机体的血糖水平的稳定,这是因为机体利用糖的酵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以在血液中形成含糖的化合物,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处于适当的范围内。
同时,由于糖的酵解产生的产物可以促进血液中某些物质的释放,维持机体的平衡状态。
3、糖酵解可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糖的酵解还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如蛋白质、磷脂、核酸等,以及一些必要的酶,这些物质和酶都是机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
4、糖酵解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糖酵解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由于糖的酵解可以产生一些有机物质,如乳酸、乙酸、乙醇等,这些有机物质可以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维持机体健康。
二、糖酵解的作用方式糖酵解是机体内各种代谢反应的核心步骤,它是一种酶促反应,在细胞内发生。
糖酵解的作用方式是将糖分解成两个半乳糖,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能量,不断地将能量转化为ATP,供细胞使用。
糖酵解的具体作用过程是:首先,糖被酶分解,然后糖就会被分解成两个半乳糖,这两个半乳糖又经过连续的酶促反应,最终能够产生出ATP,这个ATP就是机体能量的来源。
综上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就是:它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维护血糖水平的稳定,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以及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产生ATP;提供生物合成的原料;糖酵解与肿瘤:缺氧与缺氧诱导的转录因子HIF-1,DNA上的缺氧应答元件;参与糖酵解途径的一些酶的兼职功能。
C6H12O6+2Pi +2ADP+2NAD→2CH3COCOOH+2ATP + 2H2O+2NADH +2H;;TCA 循环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2CO2+3NADH+FADH2+GTP+2H++CoA;;TCA循环的功能:产生更多的ATP;提供多种生物分子合成的原料;是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最后的共同分解途径;某些代谢中间物作为其他代谢途径的别构效应物;产生CO2;乙醛酸循与三羧酸循环区别:在每一轮循环中,有两分子乙酰-CoA进入,净生一分子琥珀酸;只产生NADH,但不产生FADH2;无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因此不产生ATP;不生成CO2,无碳单位的损失;具有此途径的生物能够以乙酸作为唯一碳源。
磷酸戊糖途径的功能:与NADPH 有关的功能1. 提供生物合成的还原剂NADPH2. 解毒——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解毒系统需要NADPH参与对毒物的羟基化反应。
3. 免疫4. 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5. 间接进入呼吸链;提供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前体5-磷酸核糖;提供芳香族氨基酸和维生素B6的合成需要的赤藓糖。
糖异生的生理功能在饥饿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为那些特别依赖葡萄糖氧化放能的细胞和组织提供燃料;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使用乙酸作为糖异生的前体,使得它们能以乙酸作为唯一碳源;减轻或消除代谢性酸中毒。
机体使用糖原作为能量储备的理由首先,糖原动员起来更为容易,因为它是高度分支的分子,糖原的磷酸解反应可以在各非还原端同时展开;其次,糖原的分解以及后面的糖酵解既可以在有氧又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动物体内偶数脂肪酸无法转化为葡萄糖,当饥饿的时候,肝糖原可迅速分解并转化为血糖,为脑组织等提供燃料。
糖原合成
1.需要活化的葡萄糖单位——UDPG(动物和酵母)细菌(ADPG)
2.需要引物——一是没有完全降解的糖原分子;二是糖原素或糖原蛋白
3.糖原合成方向:从还原端向非还原端进行
4.分支需要分支酶。
β-氧化的功能:产生ATP,其产生ATP的效率要高于葡萄糖。
产生大量的H2O。
这对于某些生活在干燥缺水环境的生物十分重要,像骆驼已将β-氧化作为获取水的一种特殊手段。
脂肪酸合成的反应历程:1.引发反应:作为引物的乙酰基从乙酰辅酶A转移到脂肪酸合酶的一个亚基上。
2.活化的“二碳单位”的装载。
3.缩合是一步碳链延伸的反应。
4.还原以KR催化NADPH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5.脱水
6.再还原
7.软脂酸的释放8乙酰-CoA+14NADPH+7H++7ATP→软脂酸+14NADP++8HSCoA+6H2O+7ADP+7Pi联合脱氨反应:由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组合在一起的脱氨基反应。
作用次序:先在转氨酶的催化下,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被转移到α-酮戊二酸的羰基上形成Glu,然后Glu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发生氧化脱氨反应,产生α-酮戊二酸、NH4+和NAD(P)H。
氨基酸“X”+α-酮戊二酸→谷氨酸+α-酮酸“X”→α-酮戊二酸+NH4++NAD(P)H。
从头合成:从最简单的小分子,如CO2和氨基酸等开始,经过多步反应,消耗更多的能量,最后生成核苷酸的过程。
补救途径:指核苷酸降解的中间产物(包括核苷和碱基)被循环利用,重新转变成核苷酸的过程。
嘌呤环上各原子来源:1N天冬氨酸,2C8C N10-甲酰-四氢叶酸,3N9N 谷氨酰胺,4C5C7N甘氨酸,6CCO2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前体:Gln、CO2、Asp等。
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区别:嘌呤核苷酸是先形成β-N-糖苷键,然后再逐步形成嘌呤环。
而嘧啶核苷酸是先形成嘧啶环,然后再与PRPP形成β-N-糖苷键;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所有的反应都是在细胞质基质内发生的,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反应则发生在线粒体。
DNA复制的一般特征①以原来的DNA两条链作为模板,四种dNTP为前体,还需要Mg2+②作为模板的DNA需要解链③半保留复制④需要引物——主要是RNA,少数是蛋白质⑤复制的方向始终是5′→3′⑥具有固定的起点⑦多为双向复制,少数为单向复制⑧半不连续性⑨具有高度的忠实性和进行性DNA聚合酶的全名是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就是以DNA为模板,催化DNA合成的聚合酶。
该酶不能催化DNA的从头合成决定了DNA复制需要引物,而它只能从5'→3'催化聚合决定了DNA复制的单向性。
DNA聚合酶Ⅰ具有5'→3'的DNA聚合酶活性还具有5'-外切酶和3'-外切酶活性。
复制体:由DNA和多种蛋白质组装而成的催化DNA 复制的复合体。
DNA 转录一般特征(与DNA复制的比较):与DNA复制的共同性质1.需要模板、解链和解除转录过程中形成的正超螺旋2.只能按照5′→3′的方向进行与DNA复制不同的性质1.不需要引物2.NTPs 代替dNTPs; UTP代谢dTTP3.缺乏校对活性4.发生在特定的区域(不是所有的DNA序列)5.对于一个特定的基因而言,只有一条链转录1.转录具有选择性和不对称性,只发生在DNA分子上的某些特定区域。
2.以四种NTP--ATP、GTP、CTP和UTP为前体还需要Mg2+ 。
3.转录需要模板、解链,但不需要引物。
4.最先转录出来的核苷酸通常为嘌呤核苷酸。
5.转录方向总是从5’→3’。
6.转录也具有高度的忠实性,但是比DNA复制低。
7.有高度的进行性。
8..转录受到严格的调控。
细菌RNA聚合酶抑制剂:利福霉素和利链霉素启动子在转录起始点的上游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高度保守性的碱基序列。
帽子结构功能:提高mRNA的稳定性;参与识别起始密码子的过程,提高mRNA的可翻译性;有助于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提高剪接反应的效率。
核糖体:核糖体是一种复杂的核糖核蛋白颗粒,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以及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核糖体的功能位点:1. A部位—氨酰tRNA结合部位,也称为受体部位;2. P 部位—肽酰tRNA结合部位;3. E部位—空载tRNA临时结合的部位;4. 肽酰转移酶活性部位——催化肽键形成的部位(大亚基);5. mRNA结合部位;6. 多肽链离开通道——正在延伸的多肽链离开核糖体的通道;7. 一些可溶性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结合部位。
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至少含有一个ORF,即以起始密码子开始、以终止密码子结束的一段连续的核苷酸序列。
tRNA:在翻译中,tRNA 是一种双功能接头分子,一头与氨基酸结合,一头通过反密码环的反密码子与mRNA结合,对mRNA进行解码。
翻译的一般特征:1. mRNA、tRNA和核糖体起相同的作用2. 翻译的极性:阅读mRNA的方向都是从5′端→3′端,多肽链生长的方向总是从N-端→C-端。
3. 遗传密码是三联体密码4. 正确的氨基酸的参入取决于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无关5.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识别遵守摆动规则6. 在核糖体上同源tRNA的识别是诱导契合的过程三联体密码性质:1.简并与兼职2.密码子的摆动性3.通用和例外4.不重叠,无标点5.方向性6.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使用的频率不尽相同。
因子结构与功能:IF2(GTP)-促进起始t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IF3-核糖体的解离和mRNA的结合;EF-G-结合核糖体和GTP,促进核糖体移位;RF1识别UAA或UAG,RF2识别UAA或UGA;RRF-翻译终止后,促进核糖体解体。
操纵子模型认为:一些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成簇存在,构成所谓的多顺反子,它们的表达作为一个整体受到控制元件的调节。
控制元件由启动子、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组成。
调节基因编码调节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而调节结构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