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教育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学教育目的

第五章教育目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地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懂得教育史上不同教育理论对教育目的的不同主张,掌握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及我国的教育目的等等。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活动与教育目的所谓目的,乃是人对于他所希望达成或获得的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设定。

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有无目的性。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所有能够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都是(广义的) 教育。

教育目的是人类文化自觉的标志,因而也是真正教育活动开始的标志。

学校教育产生以后,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 与广义教育的相同

1 / 18

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

教育目的可以分为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两类。

在教育目的的设定过程之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目的和个人目的的统一;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则应在鼓励教育对象具有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引导这种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教育目的对于教育活动意义重大。

具体说来,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以下三点。

(1) 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

教育活动是一种系统工程。

一方面,它表现为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规划的确定以及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及教育方法的选择等等;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是各个年龄段教育的合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无论在空间或时间上,都必须朝向教育目的所指明的方向。

(2) 调控功能。

从宏观上说,教育目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规划以及教育结构的确立与调整等都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从微观上说,教育目的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活动的形式及教育手段、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都有支配、协调和控制、调节的作用。

(3) 评价功能。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检验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最根本标准,也应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由于教育目的首先反映的是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理想的体现,因此不同的教育家往往都会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念和理论。

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认为:

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在现当代,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法国教育思想家雅克马里坦和日本教育思想家小原国芳等人。

从宗教的立场出发所阐发的教育目的具有明确的终极价值性,具有较高的精神含量,它对我们思考人与教育的精神实质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在欧洲的中世纪,这一教育目的论曾经占据主导地位,对当时的教育活动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由于宗教立场的唯心主义的本质,其主张往往有脱离实际生活的缺陷。

3 / 18

在当代社会,神学教育目的论已不可能成为教育思想的主流,为广大教育界所广泛接受。

(二)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

社会本位的目的论主要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特征和要求。

他们将人类个体发展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充分注意到了社会对个人、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但这一学派没有看到: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有活力的个体,社会存在就是病态的;同时离开个体的生活幸福等目的,社会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

社会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社会并不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目的。

因此,教育目的如果只看到教育对象存在的条件而对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不做足够的关照,就肯定是有失偏颇的。

(三)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相反,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持个人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

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人。

---------------------------------------------------------------最新资料推荐------------------------------------------------------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倡导人性本性,强调教育的价值。

同时,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以尊重人的自然本性为主要志趣,认为教育目的不能是指向于个人之外的某个因素,而是要关注人的自然本性的和谐、健康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地使它不受后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为个人主义者,持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论者还普遍重视个人的价值地位,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个人本位论突出了个人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强调了个体的自然属性的价值,这对于正确地认识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功能、提高人的价值等是有价值的,同时,它在揭露封建教育的落后、腐朽、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束缚摧残,要求尊重人的价值、给人以发展的自由。

但是,正如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只执于一端因而有失偏颇一样,如果不将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所谓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四) 教育无目的论主要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

杜威指出: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从而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无目的理论。

5 /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