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生产线的生产流程及各个工序的作用课件PPT课件(PPT60页)
合集下载
针灸基本操作技术PPT课件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前侧面)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尻部腧 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针刺前的准备
体位
常用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侧伏坐位 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 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检查各部
●针具规格 +0,5
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体质 胖瘦
部位
头面 四肢 胸背 腰臀
病情
虚实 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
● 注意:一穴一针
毫针操作基本功
二、毫针操作基本功
基本功训练方法
练身练意练气(治神) 练针练指
练针练指
●指力、手法、灵活协调性 指感
1.纸垫(板)练针 捻转与指力 2.棉团练针 提插、进针 3. 守神练针 4.自身/相互练针 适应、体验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四)针刺的角度方向
合理选择针刺角度和方向,一方面可保证针刺 的安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有助于针刺提高效果。
操作方法
进针角度
直刺法 适用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法 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 平刺法(横刺)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针பைடு நூலகம்调整
针刺入穴后,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及其与 病位之间的关系调整针刺方向,也可根据针感 强弱及其传导要求调整针刺方向。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处方一 脾俞 肝俞 肾俞
处方二 气海 关元 肾俞 太溪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
留针时间相关的因素
得气:得气的迟速 经脉:足阳明……其脉大血多,气甚热壮,刺此者,不
线束生产工艺流程 ppt课件

7
被覆铆压栅
三.铆压端子
1.准备工作: 检查机台是否正常,刀模是否完好无损,工作台面是否干净以及无其 它产品 、余物.
2.调试作业: 由技术人员调试好机台,试作 2-3 条,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作业 。
3.注意事项: ①端子铆压拉力或高度需符合要求; ②不可有深打、浅打、飞丝、 端子变形, 铆压过高或过低等不良;③注意安全,铆压时切勿将手伸入刀模内。
线束生产工艺讲解
2017年8月
ppt课件
1
一.线材外观检验
图1,线材印字不清,无法辩认,不合格
图2,同一线材外被颜色明显不同, 色差 大于1,不合格
图3,线材外被严重变形,不合格
图4,线材表面起鼓>0.5mm,发白,不合格
ppt课件
2
图5,线材表面脏 污并不可去除, 不合格
图6,线材芯线露铜,不合格
15.3
2.5
230
23.5
4
310
31.7
6
360
35.7
备注:
N:牛顿 Kgf:公斤力;
1Kgf=9.8N(牛顿)
ppt课件
17
端子检查
目视检测确认之目的是为了通过外观检查,检查出铆端高度拉力测试中未 能查出的压着不良与模具不良,进一步通过压着状态良否的判断,发现组装 插件时的不适合等。
ppt课件
4.剥皮尺寸参考算法(如下图):
ppt课件
4
露出导体 导体铆压栅长度 可见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铆压栅长度
剥线长度
a 被覆铆压栅
可见导体 剥线长度
剥皮尺寸=导体铆压栅长度 +1/2a +0.5mm(线规: 0.3mm2 以下) 剥皮尺寸=导体铆压栅长度 +1mm (线规:0.3—1mm2 ) 剥皮尺寸=导体铆压栅长度 +2mm (最大线规:10mm2 )
被覆铆压栅
三.铆压端子
1.准备工作: 检查机台是否正常,刀模是否完好无损,工作台面是否干净以及无其 它产品 、余物.
2.调试作业: 由技术人员调试好机台,试作 2-3 条,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作业 。
3.注意事项: ①端子铆压拉力或高度需符合要求; ②不可有深打、浅打、飞丝、 端子变形, 铆压过高或过低等不良;③注意安全,铆压时切勿将手伸入刀模内。
线束生产工艺讲解
2017年8月
ppt课件
1
一.线材外观检验
图1,线材印字不清,无法辩认,不合格
图2,同一线材外被颜色明显不同, 色差 大于1,不合格
图3,线材外被严重变形,不合格
图4,线材表面起鼓>0.5mm,发白,不合格
ppt课件
2
图5,线材表面脏 污并不可去除, 不合格
图6,线材芯线露铜,不合格
15.3
2.5
230
23.5
4
310
31.7
6
360
35.7
备注:
N:牛顿 Kgf:公斤力;
1Kgf=9.8N(牛顿)
ppt课件
17
端子检查
目视检测确认之目的是为了通过外观检查,检查出铆端高度拉力测试中未 能查出的压着不良与模具不良,进一步通过压着状态良否的判断,发现组装 插件时的不适合等。
ppt课件
4.剥皮尺寸参考算法(如下图):
ppt课件
4
露出导体 导体铆压栅长度 可见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铆压栅长度
剥线长度
a 被覆铆压栅
可见导体 剥线长度
剥皮尺寸=导体铆压栅长度 +1/2a +0.5mm(线规: 0.3mm2 以下) 剥皮尺寸=导体铆压栅长度 +1mm (线规:0.3—1mm2 ) 剥皮尺寸=导体铆压栅长度 +2mm (最大线规:10mm2 )
水针生产工艺流程及单元设备81页PPT

水针生产工艺流程及单元设备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
谢谢!
81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
谢谢!
81
刺灸总论ppt课件

• 现代临床广泛应用不锈钢针。另有电针、光 针、磁针等。
4
5
6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继而 《难经》又有所阐发,为后世奠定基础。 •唐宋时期一直继承《内经》和《难经》之说。 •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创立的针刺手法目前仍具 实用价值。 •清代中叶以后,针灸衰落,针法亦无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刺手法的研究取 得了较大进展。
11
(二)刺激的时间
1、作用力持续的时间 2、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12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 艾炷的大小和壮数 ❖ 艾条施灸的距离 ❖ 施灸时间的长短
13
中篇 针 灸 技 术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一、刺灸法的定义 刺灸法主要阐述刺法、灸法的基本知识及
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 技能。
刺法:刺法又称针法,而刺法的意义较广, 是指采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 一定部位(腧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 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1
灸法:是指采用艾绒或其它药物制成的灸炷或 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腧穴), 以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 二、作用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 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
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 灸法的起源
8
二、灸法的发展 ❖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内经》,
以后历代出现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 ❖ 古人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
较多,现代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 化出多种灸法,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 用间接灸法。
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2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4
5
6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内经》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继而 《难经》又有所阐发,为后世奠定基础。 •唐宋时期一直继承《内经》和《难经》之说。 •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创立的针刺手法目前仍具 实用价值。 •清代中叶以后,针灸衰落,针法亦无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刺手法的研究取 得了较大进展。
11
(二)刺激的时间
1、作用力持续的时间 2、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12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 艾炷的大小和壮数 ❖ 艾条施灸的距离 ❖ 施灸时间的长短
13
中篇 针 灸 技 术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一、刺灸法的定义 刺灸法主要阐述刺法、灸法的基本知识及
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 技能。
刺法:刺法又称针法,而刺法的意义较广, 是指采用不同的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 一定部位(腧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 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1
灸法:是指采用艾绒或其它药物制成的灸炷或 灸条,点燃后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腧穴), 以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方法。 二、作用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灸法的起源 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 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
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 灸法的起源
8
二、灸法的发展 ❖ 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内经》,
以后历代出现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 ❖ 古人多采用直接灸,且艾炷较大,壮数
较多,现代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 化出多种灸法,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 用间接灸法。
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行气活血。
2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

斜刺 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
横刺(平刺) 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针刺的深度
部位
个体差异 病情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年龄、体质、胖瘦 阳证、新病浅刺/阴证、久病深刺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3)行针与得气
行针
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 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针灸刺法灸法
交感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三角窝穴位:
4)神门 部位 在三角窝内靠对 耳轮上脚的下、中l/3 交界处
主治 镇静、安神、消
炎、止痛 、降压、戒
断综合征
针灸刺法灸法
神门 返回本节
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耳屏穴位 : 5)肾上腺 部位 在耳屏下部外侧缘 主治 三抗一低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精神紧张或肌肉痉挛、单向捻针
滞 现象 针体捻转、提插发滞 针 处理 消除顾虑,放松肌肉,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体位移动,手法不熟练 现象 针身弯曲
弯 处理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 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返回本节
三、针刺操作 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 露出针尖约1cm,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
针灸刺法灸法
刺灸方法ppt课件

2021/3/4
毫针的针刺方法
19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 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2021/3/420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
押手拇食两指捏住 针身下段,露出针 尖,刺手拇食指执 持针柄, 将针尖对 准穴位,双手配合 动作,用插入法或 捻入法将针刺入皮 下.
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
行针与得气
2021/3/4
刺灸法定义与作用
基本原理 操作技术 应用方法
刺灸法源流与发展
针具的发展 刺法、灸法的发展
2021/3/4
1
针法的发展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 灸法、拔罐法 电针、穴位注射、穴位磁疗、埋线、腕踝针 耳针、头针
2021/3/4
2
2021/3/4
3
教学要求
●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 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等手法。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 操作方法。
针刺的方向
依腧穴所在部位 依经脉循行 依穴位与病位
毫针的针刺方法
2021/3/4
26
针刺的深度
毫针的针刺方法
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
经络
阴经与阳经 刺经与络
病情
虚实表里寒热/急慢
时令
春夏浅 秋冬深
2021/3/4
凡刺浅深,惊针则止
《针灸大成》
27
五、行针与得气——行针手法
●行针概念
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毫针的针刺方法
19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进针法
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 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
2021/3/420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
押手拇食两指捏住 针身下段,露出针 尖,刺手拇食指执 持针柄, 将针尖对 准穴位,双手配合 动作,用插入法或 捻入法将针刺入皮 下.
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
行针与得气
2021/3/4
刺灸法定义与作用
基本原理 操作技术 应用方法
刺灸法源流与发展
针具的发展 刺法、灸法的发展
2021/3/4
1
针法的发展
针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 灸法、拔罐法 电针、穴位注射、穴位磁疗、埋线、腕踝针 耳针、头针
2021/3/4
2
2021/3/4
3
教学要求
●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 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等手法。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 操作方法。
针刺的方向
依腧穴所在部位 依经脉循行 依穴位与病位
毫针的针刺方法
2021/3/4
26
针刺的深度
毫针的针刺方法
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
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
经络
阴经与阳经 刺经与络
病情
虚实表里寒热/急慢
时令
春夏浅 秋冬深
2021/3/4
凡刺浅深,惊针则止
《针灸大成》
27
五、行针与得气——行针手法
●行针概念
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三棱针等针法ppt课件

圆柱体,长约3.5寸,直径2~3毫米;针 头光滑圆钝,呈半球体;针柄由粗金属 丝缠绕而成。
ppt课件.
40
鍉针图
现代还有磁鍉针、电鍉针、电热鍉针,微 波鍉针等。
图
鍉针图
ppt课件.
41
作用原理
《灵枢·九针十二原》:“三曰鍉针,长 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 致其气”
《灵枢·九针论》:“必大其身而员其未, 令可以按脉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9.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 倾向者慎用。
10.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
ppt课件.
18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
“半刺”等刺法的发展。
针具图1 皮 肤 针 ( 七 星 针 )
ppt课件.
19
图2
针具图2
ppt课件.
针具图2
20
短针)、
ppt课件.
28
(四)叩刺部位
1.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 脉循行路线叩刺。
2.穴位叩刺:指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穴 位叩刺。
3.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叩刺。
ppt课件.
29
三 临床运用
(一)适应范围 主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
弱智、中风偏瘫、面瘫、高血压病、 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腰腿痛、 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 肌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 近视等病症
34
图
(二)麦粒型
ppt课件.
皮 内 针
35
二 操作方法
(一)图钉型皮内针法 (二)麦粒型皮内针法
图钉型操作
ppt课件.
36
三 临床运用
(一)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
ppt课件.
40
鍉针图
现代还有磁鍉针、电鍉针、电热鍉针,微 波鍉针等。
图
鍉针图
ppt课件.
41
作用原理
《灵枢·九针十二原》:“三曰鍉针,长 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 致其气”
《灵枢·九针论》:“必大其身而员其未, 令可以按脉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9.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 倾向者慎用。
10.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
ppt课件.
18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
“半刺”等刺法的发展。
针具图1 皮 肤 针 ( 七 星 针 )
ppt课件.
19
图2
针具图2
ppt课件.
针具图2
20
短针)、
ppt课件.
28
(四)叩刺部位
1.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 脉循行路线叩刺。
2.穴位叩刺:指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穴 位叩刺。
3.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叩刺。
ppt课件.
29
三 临床运用
(一)适应范围 主要用于头痛、失眠、痴呆、脑瘫、
弱智、中风偏瘫、面瘫、高血压病、 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腰腿痛、 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 肌肤麻木、阳痿、痛经、斜视、远视、 近视等病症
34
图
(二)麦粒型
ppt课件.
皮 内 针
35
二 操作方法
(一)图钉型皮内针法 (二)麦粒型皮内针法
图钉型操作
ppt课件.
36
三 临床运用
(一)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