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
T细胞免疫应答调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T细胞免疫应答调节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免疫系统对人体的健康不可或缺。
在我们的身体内,T细胞是一种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
T细胞具有识别并攻击病原体的能力。
同时,它们可以引起免疫反应来抵抗感染。
不过T细胞应答的调节机制还有很多未知之处。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神经生物学因素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和分子信号。
但是,这个过程的控制机制并没有完全揭示。
神经生物学因素对T细胞免疫应答调节的作用在过去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些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可以影响T细胞的发育、功能和存活。
神经生物学机制对T细胞应答的控制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一些神经递质的作用与其生物学调节有关。
神经递质是一类化学分子,它们可以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传递信息。
在过去的研究中,一些神经递质被发现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其中最为广泛研究的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这两种神经递质对T细胞应答的控制可能分别通过两种重要的方式。
一方面,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诱导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死亡来影响T细胞的免疫应答。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如下调Bcl-2的表达、调节TEL/JAK/STAT通路和AMPK激活)影响免疫细胞的生命周期。
下调Bcl-2的表达诱导免疫细胞的凋亡,促进免疫耐受。
TEL/JAK/STAT通路可能通过反转蛋白激酶A的激活来影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生存。
AMPK的激活可以刺激酸化环节,从而影响免疫细胞能量代谢,维持其生存。
另一方面,多巴胺可通过影响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效应子来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
多巴胺通过其在酪氨酸羟化过程中的代谢参与了儿茶酚氧化酶的反应,进而催化多巴胺的形成。
这种神经递质可以调节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因子的表达。
多巴胺的作用很复杂,包括在大脑中通过神经元介导的机制增强或抑制免疫细胞活性。
神经递质通过这些途径调节T细胞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可以影响T细胞应答的不同方面。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和挑战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和挑战近年来,免疫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新进展和挑战,并分析其对免疫领域的影响。
一、免疫肿瘤疗法的新进展在免疫肿瘤疗法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这一治疗方法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并被列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精准免疫治疗的新进展精准免疫治疗是指利用特异性免疫细胞针对患者个体的肿瘤进行治疗。
其中,CAR-T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精准免疫治疗方法。
该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CAR-T细胞疗法已经在某些白血病患者中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新挑战: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尽管免疫疗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解决。
免疫耐受和免疫逃逸是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
免疫耐受指的是机体对免疫治疗产生的抗原耐受,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无效。
免疫逃逸则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表面抗原或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攻击肿瘤。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四、新进展:单细胞免疫组学和免疫基因组学单细胞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免疫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单细胞免疫组学和免疫基因组学可以揭示免疫系统的细胞组成、功能和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免疫系统的机制。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免疫应答的差异,并对疾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方法。
五、新挑战:免疫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免疫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搜集和分析大量的免疫数据时,如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隐私安全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另外,如何将人工智能的优势与免疫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也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
调节性T细胞在病毒性肝炎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为 C 4 D 5 rg 此 类 细 胞 来 源 于 胸 腺 , 约 占 D C 2 Te , 大
cet e ,E)且 其 抑制 功 能存在 着 “ i cl T , nT l 交叉 免 疫抑
制 ” 即针 对 某 一 抗 原 产 生 的抑 制 效 应 可 对 其 他 抗 (
小 鼠或 人 外 周 C 4 D T 细 胞 的 5 ~1% 。 天 然 % 0
应 ) 。活化 的 C 4 D 5 rg … D C 2 Te 细胞 主要通过抑 制
亚 群 , 逃避 了克 隆 清 除 , 生 了胸 腺 逃 逸 , 表 面 它 发 其
表达 C 2 、 T A 和 G T D5 C L 4 IR等 膜 分 子 。C L - T A 4是 T细胞 表 面 重要 膜 分 子 , D C 2 T细 胞 活化 后 C4 D5 C I 4的表 达 增 加 , C L 4 单 抗 可 阻 断 C 4 TA- 抗 TA D C 2 T 细 胞 的 抑 制 作 用 G T 又 称 T . D5 1 。 I R, 2 3 N FS 1, T F受 体 超 家族 成员 之 一 , C 4 R F8 为 N 是 D
维普资讯
中 国 免疫 学 杂 志 20 0 7年 第 2 3卷
・
专题综述 ・
调 节 性 T细 胞 在 病 毒 性 肝 炎 免 疫 中作 用 的研 究 进 展 ①
张 恒辉 陈红松 ( 京大 学人 民 医院 北 京 大学肝 病研 究所 , 京 10 4 ) 北 北 004
Te 是 T细 胞 在 胸 腺 分 化 过 程 中选 择 的 特 殊 细 胞 rg
原所 导致 的效 应 T细 胞 的活 化 产 生 抑 制 ) “ 和 旁观
者抑 制 ” 即针 对 某 一 抗 原 产 生 的抑 制 效 应 对 同一 ( 个细 胞 上 表 达 的 另 一 个 不 同 抗 原 也 存 在 抑 制 效
重要的免疫学研究进展最新科学成果

重要的免疫学研究进展最新科学成果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疾病的过程以及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近年来,免疫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免疫学研究的最新科学成果。
1. 免疫治疗癌症的突破性进展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抗癌方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和CTLA-4抗体,被证明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此外,CAR-T细胞疗法也成为一种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具有更强的杀伤力来攻击癌细胞。
2. 疫苗研究的新进展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的疫苗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
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了第一款mRNA疫苗,如辉瑞和莫德纳公司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
通过mRNA疫苗,可以引导人体细胞产生一种蛋白,进而激发免疫系统进行抗体和细胞免疫的反应。
3. 免疫细胞治疗其他疾病除了癌症,免疫细胞治疗也在其他疾病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一个重要的研究发现,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中,通过改变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可以有效减缓疾病的发展。
此外,免疫细胞治疗还在治疗某些传染病(例如艾滋病和结核病)方面显示出潜力。
4. 免疫计算机模拟的应用免疫计算机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和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反应的方法。
最新的研究表明,免疫计算机模拟在疾病预测、治疗策略制定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通过免疫计算机模拟,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从而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案。
5. 免疫疫苗开发新策略免疫疫苗开发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最新的研究发现,通过开发全新的免疫疫苗策略,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例如,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种新型的疫苗传递方式,利用病毒样颗粒来传递疫苗抗原,从而提高免疫反应的效果。
辅助性t细胞9的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19.21.022辅助性T 细胞9的研究进展①陈 静 官 蔹② 唐 琳② 刘士明② 周 涯③ 陈 超② 徐 林②(遵义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暨贵州省基因检测与治疗特色重点实验室,遵义563099) 中图分类号 R39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19)21⁃2670⁃04①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258)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重点项目(QKH⁃JC⁃[2018]1428)资助㊂②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生物治疗人才基地,遵义563099㊂③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医学物理学教研室,遵义563099㊂作者简介:陈 静,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分子免疫方面研究,同时就职于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生物治疗人才基地,E⁃mail:1505636639@㊂通讯作者及指导教师:徐 林,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分子和肿瘤免疫学研究,E⁃mail:xulinzhouya@㊂[摘 要] 辅助性T 细胞9(T helper⁃9,Th9)是于2008年新发现的CD4+T 细胞功能亚群,其特征性表达转录因子PU.1和细胞因子IL⁃9㊂新近研究显示,Th9细胞的分化受细胞因子TGF⁃β㊁IL⁃4和多种转录因子的协同调节,并在肿瘤㊁炎症性疾病㊁寄生虫感染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㊂[关键词] Th9细胞;肿瘤;IL⁃9;TGF⁃βResearch progress on T helper⁃9cellsCHEN Jing ,GUAN Lian ,TANG Lin ,LIU Shi⁃Ming ,ZHOU Ya ,CHEN Chao ,XU Lin .Spe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ne Detection &Therapy of Guizhou Province ,Zunyi 563099,China[Abstract ] The helper T cell 9(T helper⁃9,Th9),as a functional subgroup of CD4+T cells,was newly discovered in 2008.Th9cells expressed transcription factor PU.1and cytokine IL⁃9characteristically.Recent researches have shown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9cells was co⁃regulated by cytokines TGF⁃β,IL⁃4and various transcription factors.And Th9cel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inflammatory disease,parasite infection and other diseases.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is reviewed.[Key words ] Th9cell;Tumor;IL⁃9;TGF⁃β 辅助性T 细胞9(Thelper⁃9,Th9)是CD4+T 细胞的一个新亚群,可由初始CD4+T 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作用下诱导分化而来,特征性分泌IL⁃9㊂Veldhoen 等[1]于2008年将其命名为Th9细胞,并将TGF⁃β和IL⁃4称作 Th9分化条件”㊂此外,Th2细胞在TGF⁃β诱导下也可转化为Th9细胞,体现了Th9细胞产生的复杂性㊂在小鼠,Th9细胞主要分泌IL⁃9与IL⁃10㊂与小鼠不同的是,人类Th9细胞主要分泌IL⁃9,不分泌IL⁃10[2]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9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炎症性疾病㊁自身免疫性疾病㊁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㊂1 Th9细胞的分化1.1 Th9细胞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膜分子 如前所述,包括TGF⁃β和IL⁃4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Th9细胞的诱导分化过程㊂Veldhoen 等[1]最初在研究中观察到Th2细胞在TGF⁃β单独诱导下可转化生成Th9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在Th2细胞分化早期,其可同时表达IL⁃4与IL⁃9,然而在TGF⁃β的作用下,细胞则进一步分化为Th9,而非Th2;然而,他们从TGF⁃β信号传导缺陷(TGF⁃β受体Ⅱ敲出)小鼠中分离出原始CD4+T 细胞,将其在TGF⁃β和IL⁃4存在的条件下培养,发现并未能诱导Th9细胞产生㊂Valérie 等[3]则发现,初始CD4+T 细胞也可在TGF⁃β和IL⁃4条件下被诱导为Th9细胞,进一步提示TGF⁃β在Th9细胞诱导中关键作用㊂后续研究进一步显示IL⁃10和IL⁃21等细胞因子,也参与Th9细胞的分化过程㊂Th9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21,而Ma 等[2]则发现IL⁃21能有效促进人Th9细胞分泌IL⁃9,从而对其分化和功能发挥形成正反馈㊂Rajamanickam 等[4]在慢性蠕虫感染中的研究发现,Th9细胞比例增加与血清中IL⁃10和TGF⁃β的水平密切相关,且该现象在抗蠕虫治疗后可被逆转,提示IL⁃10也参与Th9的产生,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阐明㊂除了上述的多种细胞因子以外,CD4+T细胞表达的膜分子也参与了Th9细胞的分化过程㊂OX40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 family4, TNFRSF4)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中的T 细胞共刺激分子,与表达在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膜上的OX40L相互作用后,传递CD4+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5]㊂近来研究发现, OX40/OX40L相互作用对于CD4+T细胞高表达IL⁃9具有重要作用[6]㊂机制方面,Xiang等[6]新发现, OX40/OX40L轴主要是通过激活NF⁃κB途径来促进Th9细胞分化,增加其IL⁃9的表达㊂此外,新进研究还显示,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2, TLR2)在TGF⁃β和IL⁃4存在条件下也能促进Th9细胞的分化[7]㊂总之,Th9细胞的分化与细胞因子和膜分子密切相关,体现了不同CD4+T细胞亚群间分化的复杂性㊂1.2 Th9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1.2.1 PU.1 研究证实,PU.1是Th9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㊂Th9细胞的分化依赖PU.1,其可调控Th2细胞产生IL⁃9,而对iTreg㊁Th17诱导产生IL⁃9作用不大㊂实验表明PU.1缺陷的小鼠表达很少的IL⁃9,若在Th9细胞中上调PU.1可使IL⁃9大量分泌㊂同时,Th9细胞分化过程中所必需的TGF⁃β效应则依赖于Smad途径的激活和PU.1表达[8]㊂机制方面的研究显示,PU.1可直接结合到IL⁃9启动子区域,通过染色质修饰方式来促进Th9细胞的分化;此外,PU.1还可干扰GATA结合蛋白3(GATA⁃binding protein3,GATA3)与靶基因结合从而抑制Th2细胞分化,抑制除Th9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亚型表型分子表达[9]㊂1.2.2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和GATA结合蛋白3 近来研究表明,在转录因子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6,STAT6)与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3,GATA3)缺失的小鼠中Th9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提示STAT6与GATA3在Th9细胞分化中的重要性㊂后续研究进一步发现,GATA3在Th9细胞分化中明显增加,但当其成熟时,GATA3表达逐渐消失㊂机制方面的研究显示,GATA3并不直接调控Th9细胞的诱导分化,而是GATA3通过下调Foxp3的水平间接参与Th9细胞的诱导分化[10],当然该过程受上述转录因子PU.1的调节,即GATA3先抑制CD4+T细胞分化为Tregs,而PU.1则调控后期向Th9的分化㊂在STAT6缺陷的情况下,原始CD4+T细胞在IL⁃4和TGF⁃β存在的条件下,也不能分化为Th9细胞,反而高表达Foxp3[11]㊂这些研究提示,STAT6与GATA3参与Th9细胞的分化可能与它们通过抑制Foxp3的表达和IL⁃9的产生有关[10]㊂然而,STAT6和PU.1间的相互关系仍有待研究阐明㊂1.2.3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干扰素调节因子4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4,IRF4)是新发现的Th9细胞转录因子,可被TCR信号诱导,但其也参与Th2与Th17细胞的分化㊂研究发现,IRF4基因剔除小鼠的CD4+T细胞不能分化为Th9细胞[12];而IRF4调控Th9细胞中IL⁃9表达的机制较复杂,包括: IRF4协同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Basic leucine zipper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协调调控IL⁃9表达,但该途径依赖于STAT6的调节[13];同时,IRF4还可通过EICE与PU.1结合,以及与TGF⁃β信号途径分子smad2㊁smad3蛋白协同等方式调控Th9细胞的分化[14]㊂1.2.4 叉头框蛋白1 新近研究显示叉头框蛋白1 (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可增强Th9的分化与IL⁃9的分泌㊂Foxo1的功能受到其磷酸化的影响,Foxo1磷酸化后失去转录功能,与Th0㊁Th2相比,Th9中Foxo1磷酸化降低[15],提示在Th9细胞中Foxo1的功能强于Th0㊁Th2细胞㊂Foxo1调控Th9细胞的分化是通过与各种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而发挥效应的㊂如,Foxo1可直接结合到iTreg㊁Th17㊁Th2和Th9细胞的IL⁃9启动子上,促进细胞表达IL⁃9;并且,Foxo1缺失可以减少PU.1的表达,表明Foxo1可通过对PU.1的调节而影响Th9细胞分化;此外, Foxo1还可与IRF4结合而激活IRF4,从而发挥对Th9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13]㊂2 Th9细胞与临床疾病2.1 Th9细胞与肿瘤 近年来研究显示,Th9细胞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涉及到其对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两方面的效应㊂趋化因子受体6 (Chemokine receptor6,CCR6)主要由朗汉斯细胞㊁记忆T细胞㊁B细胞㊁CD25+CD4+调节性T细胞表达[16]㊂Th9细胞可通过分泌的IL⁃9能刺激上皮细胞产生CCR6的配体CCL20,募集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DCs)等抗原提呈细胞(APCs)至肿瘤局部[17],提呈抗原激活CD8+CTL 以杀伤肿瘤细胞[18]㊂Th9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的其他细胞因子间接抑制肿瘤生长,如,Th9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的IL⁃21以激活NK㊁肥大等免疫细胞或促进Th17细胞分化,导致肿瘤细胞凋亡[19,20];类似的,Fa 等[21]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液中Th9细胞升高,可通过IL⁃9和IL⁃21的表达促进CD8+T细胞的细胞毒性,参与抗肿瘤免疫㊂然而,阻断IL⁃21能特异性抑制Th9细胞分化和功能,但不会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22],提示Th9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主要是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来实现的㊂然而,Th9细胞分泌的IL⁃9也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体现其在肿瘤发生中作用的复杂性㊂如Tan等[23]研究表明Th9细胞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具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㊂Hoelzinger等[24]则进一步研究发现IL⁃9缺失的荷瘤小鼠生存时间比野生型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长,并且清除野生型荷瘤小鼠体内的CD4+T细胞或/和CD8+T细胞,均不能影响小鼠的肿瘤生长,提示Th9细胞可通过分泌的IL⁃9直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㊂并且Th9细胞还能通过对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间接参与肿瘤发生㊂如,Xiao等[25]发现IL⁃9可增强Treg细胞与肥大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而参与B淋巴细胞瘤的发生过程,并且IL⁃9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其增殖,同时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㊂总之,这些研究显示Th9细胞在肿瘤发生中作用的复杂性,且确切机制仍待深入探讨㊂2.2 Th9细胞与过敏性炎症疾病 研究发现,Th9细胞分泌的IL⁃9可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嗜酸性粒细胞及T细胞趋化因子,介导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富集,加重呼吸道炎症;此外,IL⁃9还可增强IL⁃4介导B细胞分化及IgE的表达,且影响活化T细胞与肥大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过敏炎症的发生[26]㊂并且,IL⁃9基因敲减小鼠的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症状被明显改善,提示针对Th9细胞的免疫治疗可能是过敏性炎症疾病的新治疗策略之一[26,27]㊂周晴等[28]研究表明Th9细胞在哮喘病人外周血中高表达,对哮喘病人的病情评估具有价值㊂新近,Hamza等[29]发现临床上特异性皮炎患者的IL⁃9与PU.1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与IgE水平呈正相关,可通过监控IL⁃9与PU.1基因水平变化分析特异性皮炎的发展进程,提示Th9细胞不仅参与了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且还可能是相关疾病临床监测的新靶标㊂2.3 Th9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因不明,多系统脏器受累,临床和血清表现多样,主要影响育龄妇女[30]㊂Ouyang 等[31]研究发现SLE患者血清IL⁃9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Th9细胞百分比也明显升高;进一步分析发现Th9细胞的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指数显著相关,且经过糖皮质激素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血清IL⁃9的水平降低,提示Th9细胞不仅参与SLE的发生,还可作为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㊂然而,Th9细胞参与SLE发生的确切机制还有待研究阐明㊂3 小结近年来,关于Th9细胞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新近还发现Th9细胞可能在HIV发生中也发挥重要作用[32,33];此外,Tregs细胞可通过结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R相关蛋白(Glucocorticoid⁃induced TNFR⁃related protein,GITR)等分子促进Th9细胞产生[34,35],以及转录因子IRF⁃1也参与Th9细胞分化过程[36];并且,外周血中Th9细胞的比例变化,还可作为肿瘤临床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37,38]等,这些研究不仅显示Th9细胞分化的复杂性,且提示其在相关临床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㊂然而,关于Th9的研究还有许多科学问题仍待深入阐明,比如:Th9细胞与不同CD4+T细胞亚群的网络关系如何?IL⁃4在Th9分化中的作用和机制又如何?Th9细胞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的作用与肿瘤的微环境间是否存在关系?Th9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又如何?总之,这些科学问题的深入阐明必将为探讨Th9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以及最终诠释免疫应答中复杂的免疫细胞网络和临床相关疾病诊治提供新的思路㊂参考文献:[1] Veldhoen M,Uyttenhove C,van Snick J,et al.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beta′reprograms′the differentiation of T helper2cells and promotes an interleukin9⁃producing subset[J].Nat Immunol, 2008,9(12):1341⁃1346.[2] Ma CS,Tangye SG,Deenick EK.Human Th9cells:inflammatorycytokines modulate IL⁃9production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IL⁃21 [J].Immunol Cell Biol,2010,88(6):621⁃623.[3] Valérie Dardalhon,Amit Awasthi,Hyoung Kwon,et al.Interleukin4inhibits TGF⁃β⁃induced⁃Foxp3+T cells and generates,in combination with TGF⁃βFoxp3⁃effector T cells that produce interleukins9and10[J].Nat Immunol,2008,9(12):1347⁃1355.[4] Rajamanickam Anuradha,Saravanan Munisankar,Yukthi Bhootra,et al.IL⁃10⁃and TGFβ⁃mediated Th9Responses in a Human Helminth Infection[J].PLoS Negl Trop Dis,2016,10(1):e0004317.[5] Croft M.Control of immunity by the TNFR⁃related molecule OX40(CD134)[J].Annu Rev Immunol,2010,28:57⁃78.[6] Xiao X,Balasubramanian S,Liu W,et al.OX40signaling favorsthe induction of T(H)9cells and airway inflammation[J].Nat Immunol,2012,13(10):981⁃990.[7] Karim FF,Reba SM,Li Q,et al.Toll like Receptor2engagementon CD4+T cells promotes TH9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J].Eur J Immunol,2017,47(9):1513⁃1524.[8] Elyamanw W,Bassil R,Bradshaw EM,et al.Notch receptors andSmad3signaling cooperate in the induction of interleukin⁃9⁃producing T cell[J].Immunity,2012,36(4):623⁃634.[9] Jabeen R,Goswami R,Awe O,et al.Th9cell development requiresa BATF⁃regulated transcriptional network[J].J Clin Invest,2013,123(11):4641⁃4653.[10] Goswami R,Jabeen R,Yagi R,et al.STAT6⁃dependent regulationof Th9development[J].J Immunol,2012,188(3):968⁃975.[11] Chapoval S,Dasgupta P,Dorsey NJ,et al.Regulation of the Thelper cell type2(Th2)/T regulatory cell(Treg)balance by IL⁃4and STAT6[J].J Leukoc Biol.2010,87(6):1011⁃1018. [12] Staudt V,Bothur E,Klein M,et al.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4is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al program of T helper9cells[J].Immunity,2010,33(2):192⁃202.[13] Magdalena Huber,Michael Lohoff.IRF4at the crossroads ofeffector T⁃cell fate decision[J].Eur J Immunol,2014,44(7):1886⁃1895.[14] Ebel ME,Kansas GS.Functions of Smad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TGF⁃β1⁃induced selectin ligand expression on murine CD4ThCells[J].J Immunol,2016,197:2627⁃2634.[15] Sakshi Malik,Srikanth Sadhu,Srikanth Elesela,et al.Transcription factor Foxo1is essential for IL⁃9induction in Thelper cells[J].Nat Commun,2017,8(1):815. [16] Ouyang W,Liao W,Luo CT,et al.Novel Foxo1⁃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control Treg cell function[J].Nature,2012,491(7425):554⁃559.[17] 李树民,鲍文华,王凤玲,等.CCR6⁃CCL20趋化轴在TH17细胞介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2):2177⁃2180.Li SM,Bao WH,Wang FL,et al.Study on the role of CCR6⁃CCL20chemotactic axis in lung tissue of rats with pulmonaryfibrosis mediated by TH17cells[J].J Clin Pulmonary Med,2015,20(12):2177⁃2180.[18] Rumbo M,Sierro F,Debard N,et al.Lymphotoxin beta receptorsignaling inducers the chemokine CCL20in intestinal epitheliu[J].Gastroenterology,2004,127(1):213⁃223. [19] Yang L,Anderson DE,Baecher⁃Allan C,et al.IL⁃21and TGF⁃beta are required for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T(H)17cells[J].Nature,2008,454(7202):350⁃352.[20] Etienne Humblin,Marion Thibaudin,Fanny Chalmin,et al.IRF8⁃dependent molecular complexes control the Th9transcriptionalprogram[J].Nat Commun,2017,8:2085.[21] You FP,Zhang J,Cui T,et al.Th9cells promote antitumorimmunity via IL⁃9and IL⁃21and demonstrate atypical cytokine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J].Int Immunopharmacol,2017,52:163⁃167.[22] Frédérique Végran,Lionel Apetoh,Francois Ghiringhell.Th9cells:a novel CD4T⁃cell subset in the immune war against cancer[J].Cancer Res,2015,75(3):475⁃479.[23] Tan HW,Wang SY,Zhao LD.A tumour⁃promoting role of Th9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CCL20and STAT3pathways[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7,44(2):213⁃221.[24] Hoelzinger DB,Dominguez AL,Cohen PA,et al.Inhibition ofadaptive immunity by IL9can be disrupted to achieve rapid T⁃cell sensitization and rejection of progressive tumor challenges[J].Cancer Res,2014,74(23):6845⁃6855.[25] Lv X,Feng LL,Ge XL,et al.Interleukin⁃9promotes cell survivaland drug resistance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J].J ExpClin Cancer Res,2016,35(1):106.[26] Dugas B,Renauld JC,Pene J,et al.Interleukin⁃9potentiates theinterleukin⁃4⁃induced immunoglobulin(IgG,IgM and IgE)production by normal human B lymphocytes[J].Eur J Immunol,1993,23(7):1687⁃1692.[27] Jiang X,Zhang X,Liu J,et al.Involvement of T⁃Helper9activ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allergic rhinitis[J].Med SciMonit,2018,24:4704⁃4710.[28] 周 晴,傅 玉,胡良安,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与Th9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33(4):569⁃573.Zhou Q,Fu Y,Hu LA,et al.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Th17and Th9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asthma[J].Chin J Immunol,2017,33(4):569⁃573. [29] Hamza AM,Omar SS,Abo El⁃Wafa RA,et al.Expression levels oftranscription factor PU.1and interleukin⁃9in atopic dermatitisand their relation to disease severity and eruption types[J].Int JDermatol,2017,56(5):534⁃539.[30] Miller H,Urowitz MB,Gladman DD,et al.The liver in 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J].Q J Med,1984,53(3):401⁃409. [31] Han OY,Shi Y,Liu Z,et al.Increased interleukin⁃9and CD4+IL⁃9+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MolMed Rep,2013,7:1031⁃1037.[32] 王利伟,任伟宏,冯 倩,等.HIV/AIDS患者外周血Th9细胞及其转录因子PU.1与病程关系的分析[J].免疫学杂志,2017,33(7):597⁃601.Wang LW,Ren WH,Feng Q,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peripheral blood Th9cells and their transcription factor PU.1andcourse of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HIV/AIDS[J].Immunol J,2017,33(7):597⁃601.[33] Gorenec L,Zidovec Lepej S,Grgic I,et al.The comparison ofTh1,Th2,Th9,Th17and Th22cytokine profiles in acute andchronic HIV⁃1infection[J].Microb Pathog,2016,97:125⁃130.[34] Xiao X.GITR subverts Foxp3+Tregs to boost Th9immunitythrough regulation of histone acetylation[J].Nat Commun,2015,6:8266.[35] Kim IK,Kim BS,Koh CH,et al.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costimulation facilitatestumor regression by inducing IL⁃9⁃producing helper T cells[J].Nat Med,2015,21(9):1010⁃1017.[36] Lu Y,Hong S,Li H,et al.Th9cells promote antitumor immuneresponses in vivo[J].J Clin Invest,2012,122(11):4160⁃4171.[37] Lu Y,Wang Q,Xue G,et al.Th9cells represent a unique subsetof CD4+T cells endowed with the ability to eradicate advancedtumors[J].Cancer Cell,2018,33(6):1048⁃1060.e7. [38] Yumi Nonomuraa,Atsushi Otsukaa,Chisa Nakashimaa,et al.Peripheral blood Th9cells are a possible pharmacodynamicbiomarker of nivolumab treatment efficacy in metastatic melanomapatients[J].Oncoimmunology,2016,5(12):e1248327.[收稿2018⁃11⁃01 修回2019⁃01⁃19](编辑 刘格格)。
CD26在T细胞及相关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CD26在T细胞及相关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朱怡;杨晓清;张玉泉【摘要】CD26是T细胞表面的活化抗原及共刺激分子,参与T细胞成熟活化以及发挥免疫效应的全过程.在人体诸多相关免疫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中,CD26通过参与T细胞的免疫调节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38)011【总页数】5页(P1635-1639)【关键词】CD26;二肽酶Ⅳ;T细胞;免疫调节【作者】朱怡;杨晓清;张玉泉【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9CD26又称二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DPPⅣ),是在大鼠肾脏上皮细胞内发现的一种高度糖基化的Ⅱ型跨膜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啮齿类动物和人类细胞表面,参与细胞黏附、迁移和凋亡等生理过程[1]。
作为T细胞表面的活化抗原及共刺激分子,CD26参与T细胞成熟与活化的全过程,并在人体诸多相关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
本文将对CD26在T细胞中的表达与作用及其在相关免疫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CD26在T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CD26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尤其作为T淋巴细胞表面的标志物及共刺激分子,CD26参与T细胞成熟与活化的全过程,包括T细胞成熟和迁移,T细胞刺激与共刺激,T细胞亚群的组成及功能发挥等。
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 CD26在T细胞中的表达CD26是T细胞表面的活化抗原,在有丝分裂原或同种抗原刺激活化T细胞后,其表达量显著上调,并参与CD4+CD45RO+的记忆性T细胞(memory T cell, Tm)亚群的组成,是一个合适的T细胞活化标志物。
记忆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记忆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付姿;瞿文(指导)
【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2022(38)18
【摘要】记忆T细胞(TM)是原发免疫中产生的细胞,可对先前遇到的病原体或抗原保留长时间响应,快速有效地产生继发免疫应答。
TM可分为中央记忆T细胞(TCM)、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TSCM)。
认识和研究TM的不同亚群、功能特征及调控因素有利于临床上更好地认识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4页(P2280-2283)
【作者】付姿;瞿文(指导)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
【相关文献】
1.记忆性干细胞样T细胞在肿瘤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3.间充质干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4.记忆性CD8^(+)T细胞在白癜风复发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记忆CD8^(+)T细胞相关免疫治疗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

免疫学研究中的新进展与应用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免疫系统及其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作用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些新进展与应用。
1.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或抑制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攻击保护机制,从而增强肿瘤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
此外,还有一些利用细胞免疫学原理的治疗方法,如CAR-T 细胞疗法和T细胞受体基因治疗法。
这些方法可以使T细胞针对恶性肿瘤等疾病进行特异性攻击,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通过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学原理来检测组织中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和肿瘤等因素的方法。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例如了解细胞分化和病理分子机制。
3. 免疫信号转导免疫信号转导是研究免疫细胞如何接收、解释和响应不同类型的信号,以及这些信号是如何调节和协调免疫细胞的行为的基础。
通过了解免疫信号转导,可以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抗体或小分子化合物来调节免疫信号的传递和活动。
4. 免疫计算机辅助设计免疫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来设计和评估新型药物和疫苗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帮助下,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候选药物和疫苗,从而加速药物研发的进展。
5. 免疫遗传学免疫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变异如何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学科。
通过免疫遗传学,可以了解不同人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的反应,从而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例如,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的不同反应,就与免疫遗传学有关。
6. 免疫生物工程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来改造和生产免疫蛋白,是免疫生物工程的研究方向之一。
例如,利用重组蛋白技术制备抗体、疫苗等免疫蛋白;利用蛋白合成工程技术设计新型免疫诊断方法等。
通过免疫生物工程的手段,可以生产大规模的、高效的和低成本的免疫蛋白,从而改善人类免疫系统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细胞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摘要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 AC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
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 已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其中,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T细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细胞治疗技术。
通过基因改造技术, 效应T细胞的靶向性、杀伤活性和持久性均较常规应用的免疫细胞高, 并可克服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
目前, CAR的信号域已从第一代的单一信号分子发展为包含CD28、4-1BB等共刺激分子的多信号结构域(第二、三代), 临床应用广泛。
但是, 该技术也存在脱靶效应、插入突变等临床应用风险。
该文将就CAR-T细胞技术在恶性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嵌合抗原受体;基因改造;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CD4+T 细胞;TH17 细胞;分化;调控机制;微RNA;T细胞;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早在1989年, Eshhar研究小组[3-4]就将免疫球蛋白样scFv和FcεRI 受体(γ链)或CD3复合物(δ链)胞内结构域融合形成嵌合受体, 即第一代CARs。
表达CAR的T细胞以抗原依赖、非MHC限制的方式结合肿瘤抗原, 启动并活化特异性杀伤肿瘤反应。
CARs表达的稳定性依赖于所用的胞内信号域。
尽管最近研究报告显示, 去除CD3δ链的两个ITAMs磷酸化作用, 能减少T细胞转导后的凋亡, 有利于转基因的长期表达[5-6]。
但是, 目前含CD3δ链的CAR-T细胞相对于含FcεRIγ链的CAR-T细胞临床研究更多。
原因可能是因为CD3δ含有三个ITAMs, 而FcεRI γ链只有一个ITAM, 虽然体内表达率较低, 但是能更有效激活T细胞, 对肿瘤根除能力更强。
此外, CAR-T细胞的跨膜区一般由同源或异源的CD3、CD8或CD28等二聚体膜蛋白组成, 通过CAR 二聚化以及与内源性TCR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有助于T细胞的激活。
研究表明, 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其中第一信号为特异性信号, 由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复合物所启动; 第二信号为协同刺激信号, 通过CD28/B7等重要的共刺激分子, 促进IL-2合成, 并使T细胞充分活化及免于凋亡。
对于初始型T细胞(未与抗原接触的T细胞), 如只在信号1而没有信号2条件下无法使T细胞发挥正常作用; 即使T细胞与抗原接触, 如果没有协同刺激信号, 细胞也不能发挥正常功能。
相应的, 仅含有CD3δ序列的嵌合抗原受体, 如没有协同刺激信号2, 也无法激活CAR-T细胞。
因此, 依照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学说, 第二和第三代CARs 在嵌合受体上加上如CD28、CD134(OX40)和CD137(4-1BB)等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 CM)[13-15], 以提高T细胞的细胞毒性、增殖活性, 维持T细胞应答, 延长T细胞存活时间等(图2)。
其中, CD28分子在调节淋巴细胞增殖和存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也对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 其通过募集如PI3K、Grb2和Lck 等分子, 以调节关键转录因子如NFκB的活性并且增加IL-2和Bcl-xL的分泌。
CD134能使初始T细胞获得持久的体外增殖和较强的IL-2分泌能力。
CD137则为维持T细胞应答提供信号, 在T细胞生存和CD8+ T细胞记忆中起关键作用。
Till等[23]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构建第三代CAR-T细胞(CD20-CD28-CD137-CD3δ), 治疗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经PCR检测, 效应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超过12个月。
临床反应持续完全缓解2例, 部分缓解1例。
其中1例28岁利妥昔单抗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 CAR-T细胞治疗3.5月后, 颈部淋巴结在1~2周内迅速减小3 cm。
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Morgan等[24]报道一例结肠癌合并肝和肺转移患者接受第三代HER2-CAR-T细胞治疗。
该患者输注后4小时血液就检测出有高水平的IFN-γ、GM-CSF、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
因为细胞静脉输注后首先经过肺循环, 输注大量的HER2-CAR+ T细胞后, 识别并攻击表达HER2的正常肺细胞, 释放的过量细胞因子, 引起“细胞因子风暴”, 患者于治疗后5天死亡。
这也是迄今为止公布的最为严重的1例CAR-T细胞相关的不良反应。
由于目前第三代CAR-T细胞临床应用还比较少, 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就一定优于第二代CAR-T细胞, 以及选择怎样的共刺激分子组合, 还需进一步观察。
TH17 细胞的发现更多的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相关,人们发现当效应T 细胞出现调节紊乱时易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产生[3]。
TH1 细胞具有高度促炎症生成的特点并且与很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产生相关[4],但是,在IFN-γ基因敲除小鼠中, IFN-γ信号或IFN-γ受体的缺失并不诱导机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产生抵抗;相反,这些小鼠更易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5]。
这些现象表明,机体内有不同于TH1 细胞的其它效应T 细胞亚类,它可以诱导组织炎症和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这类细胞后来被人们定义为产生IL17 的效应T 细胞(TH17 细胞)。
TH17 细胞是一类可以特异性地产生IL-17的细胞,IL-17 家族有6 个成员。
目前,6 个家族成员的配体(IL-17 A~E)和5 个受体(IL-17RA~IL-17RD 和SEF)己经被证实。
TH17 细胞在部分自身免疫疾病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和抗原特异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6]。
TH17 细胞并不表达TH1 或TH2 型T 细胞所表达的转录因子T-bet或GATA-3,这也说明了它们是不同于TH1 或TH2 型T 细胞的另一类T 细胞亚类。
最近研究发现孤独核受体RORγt 是TH17 T 细胞所特有的主要转录因子[8],也进一步验证TH17 细胞是T 细胞分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细胞亚群。
由于IL-12 对TH1 细胞有重要作用并促其达IFN-γ,IL-12 可能在TH1 和TH17 相互间调节上起重要作用。
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典型例子之一是,IL-12 亚单位p40 基因缺陷小鼠或用IL-12 p40 中和抗体处理的小鼠对EAE 和CIA两种疾病的产生出现显著的抑制作用[14]。
IL-23是IL-12 家族的一个新成员[15],它在TH17 细胞分化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带有p40 亚单位,因此,IL-23 和IL-12 的共同特性也体现出p40 亚单位在TH17 分化中的地位。
对于TH1 效应细胞对TH17 分化的影响,Mangan 等研究表明[16],在初始CD4+T 细胞中加入TGF-β导致TH17 细胞分化的过程可通过加入TH1 和TH2 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抗体(如抗IL-4 和抗IFN-γ),或通过使用IFN-γ缺陷小鼠CD4细胞来实现。
这表明,TH1 或TH2 细胞分化过程都可以对TH17 分化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图2);另一实验结果表明,初始CD4+T 细胞在IL-23 单独存在时用TCR 刺激并不引起IL-17生成细胞的显著增加,但如果同时加入IFN-γ和IL-4 中和抗体时将导致明显的IL-17阳性CD4+T 细胞的产生,如果额外补充IFN-γ和IL-4 则IL-17 生成细胞减少[17]。
这些结果显示,产生IL-17 的效应T 细胞的生成受到TH1或TH2 T 细胞的调控。
另一个与TH1 T 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受体也在TH17 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IL-18Rα缺失小鼠可产生对EAE的保护力。
从中可见,抗原递呈细胞上的IL-18R参与了TH17 病理过程,这一现象也与抗原递呈细胞所分泌的IL-23 的量相关[18]。
在研究TH1和TH2 通路对TH17 生成影响的实验中发现IFN-γ和IL-4 的主要下游信号分子STAT1和STAT6 的CD4+T 细胞将显著提高IL-17 的生成能力[19]。
从转录因子水平上分析,TH1 途径的主要转录因子是T-bet,T-bet 在CD4+T 细胞中的表达可通过STAT1 引起IFN-γ和IL-27 表达信号增强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T-bet 缺陷小鼠并不易于诱导产生EAE[20],说明此时机体内并不对CD4+T 细胞新的亚类TH17 T 细胞的研究将更加丰富免疫反应调节过程的研究领域,这对深入研究机体免疫调节、免疫病理和机体防御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TH17 T 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效应因子IL-17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对TH17 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自身免疫疾病的生成、调控及最终对其合理的干预治疗方面。
抗原递呈细胞和病原菌诱生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并不仅在于启动TH17 T 细胞,还在于对自身免疫疾病的致病过程,因而可以在疾病症状开始后进行疾病干预。
总之,对TH17 T 细胞分化及其调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自身免疫疾病调控的认识,而这种细胞亚类也有潜在的可能成为炎症疾病治疗的新靶标,并为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miRNA对于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也有重要作用。
Huffaker等[43]发现,miR-155和miR-146a通过调节IFN-γ的水平分别在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保护性和抑制性作用,并且以miR-155的抗肿瘤作用占主导地位。
Jiang等[4]证实miR-17-92簇对于效应CD4+ T细胞的抗肿瘤应答是必不可少的。
此前,研究发现miR-155、miR-17-92簇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上调,二者因此被认为可能作为肿瘤标记物和抗肿瘤治疗的靶点。
而上述研究结果显示miR-155、miR-17-92簇对于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是必需的。
因此,临床治疗中非特异的抗miRNA治疗是不恰当的。
Yang等[44]发现,miR-34a能抑制肝癌肝内转移及门静脉癌栓形成。
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导致TGF-β信号通路活性提高,从而抑制miR-34a的表达,其下游靶基因趋化因子C-C模体配体22(C-C motif chemokine 22,CCL22)表达上调,有利于募集Treg细胞,从而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目前,miRNA对T细胞分化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多数研究结果都是通过体外实验或小鼠模型获得的,miRNA对人类T细胞亚群的调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