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

合集下载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的背景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是指以红色旅游为主线,探访中国革命历史和红军长征历程的一种旅游方式。

这种旅游方式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过程中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历程,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历史留下的珍贵遗产。

在20世纪初,中国经济落后,政治不稳定,社会矛盾突出。

无数爱国志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奋斗了一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经过无数次斗争,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过程中,红军长征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来源。

长征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

长征的启示,在于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在漫长的长征路上,红军作出了众多不朽的贡献。

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艰苦卓绝地战胜了种种困难,不仅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不朽的辉煌,而且长征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史上挽救危亡和取得胜利的里程碑。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方式,它的意义在于在旅游的情境下,为人们展现越来越多的革命文物史迹,让人们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和历程,缅怀革命先烈,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的地标性景点1.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1927年8月,毛泽东率领350人在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经历了两年的坚持奋斗后,井冈山根据地成为了红军新秀的发源地。

2.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曾有大批红军待在丽江古城进行补给和休整。

而在现在,丽江以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著称于世界,并成为了红色旅游中不可缺少的一站。

3.会宁之战纪念馆:会宁之战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重要战斗。

在此次战斗中,红军抵御了国民政府军队的多次攻击,为了保护主力红军的安全,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会宁之战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会宁之战中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建。

4.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重大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红军发扬“不怕风浪,登高望远”的革命精神,做到了决心和意志高度统一。

红色旅游第一章红色旅游概况

红色旅游第一章红色旅游概况
长远规划
制定长远规划,明确红色旅游的开 发与保护目标,确保在实现经济效 益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的共赢。
06 红色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与展望
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红色旅游将呈现出多 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传统的革命圣地游览,还 将拓展到文化、艺术、科技等更多领域,以满足 不同游客的需求。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总结词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是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起点的重要场所,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 丽史诗和革命精神。
详细描述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起点。这里保 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如红军标语、武器装备、生活用品等,是研究红
军长征历史和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红色旅游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承,增进 相互了解和认同,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能够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 旅游市场空间,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04 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 点
分布情况
01
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 特别是革命老区和抗日根据地。 这些地区包括延安、井冈山、瑞 金、韶山等。
红色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红色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 如,根据资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可以分为抗日战争红色旅 游资源、解放战争红色旅游资源、建国后红色旅游资源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资源的地理位置、规模和特点等因素进行 分类。不同类型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意义,为 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弘扬革命精 神,传承红色基因,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 理想和坚定信念。

于都县长征源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于都县长征源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1.4.1 重点项目
(1)电气设备(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都县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协议 江西煜明智慧光电
直供
股份有限公司
179.5
2022-03-17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赣州欣昌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2-12~2023-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11 日 生成
1/14
近 1 年(2022-03~2023-02): 近 3 年(2020-03~2023-02):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于都县长征源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小于 1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的 50.0%。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1 个。
布展利用工程
管理有限公司
3.0
2022-08-29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6)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关于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旅游投 资开发有限公司宾馆标间配套家 具等采购项目(项目编号:
于都新艺家居销售 有限公司
\
GZXC20...
赣州欣昌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TOP2
关于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旅游投 资开发有限公司体育中心体校楼 办公家具(项目编号:
赣州市南康区双裕 家具有限公司
\
GZXC2022...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于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30)》(成果方案)

《于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30)》(成果方案)

《于都县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方案)编制主要内容一、规划层次、规划期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内容要求,结合于都发展实际情况,本次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县域:包括县城及现有的个乡镇,土地面积约平方公里,为县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于都县中心城区所在的贡江镇,以及罗坳镇、梓山镇、罗江乡、新陂乡、利村乡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是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的空间范围。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于都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及与之紧邻的乡村地带,北至远景规划的北环线,西至贡江城区下游段及新国道跨贡江段西侧,南至厦蓉高速公路,东至规划的宁都于都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年,其中,近期年,远期年。

二、县域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总体目标把于都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长征文化名城、宜居幸福家园。

、县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至年,县域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左右;至年,县域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左右。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两副、三轴、三板块”一主:县城,即本次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

继续引导县域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聚,完善现代服务业和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将县城培育成为赣州都市区的卫星城之一,成为辐射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年按城镇人口万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

两副:禾丰镇、银坑镇,按照省级示范镇的要求,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分别带动县域南北板块的发展。

年按城镇人口万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

三轴:依托国道及厦蓉高速公路形成县域东西向城镇产业发展主轴;依托省道及宁都于都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形成县域南北向城镇产业发展主轴;依托于安公路形成南北向城镇产业发展次轴。

三板块:中部、南部、北部三大板块()中部板块:以县城为核心,涵盖岭背镇、罗坳镇、梓山镇、新陂乡、罗江乡、黄麟乡、宽田乡、沙心乡、车溪乡、段屋乡等乡镇。

该板块分为产业重点发展区、岭背城乡产业统筹区和黄麟经济林果区。

历史八上练习题 第12课《红军长征》

历史八上练习题 第12课《红军长征》

第12课红军长征典型练习夯实基础典型题1、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四次大规模围剿,主要针对的地区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陕甘宁边区D.左右江根据地2、红军连续取得反抗国民党的“围剿”战争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红军力量强大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裂C.红军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时间是在()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3年4、领导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指挥者有()①毛泽东②朱德③周恩来④博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D.党中央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6、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秋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7、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会宁会师8、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A.周恩来B.朱德C.邓小平D.毛泽东9、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10、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强渡大渡河B.巧渡金沙江C.陕北吴起镇会师D.甘肃会宁会师11、长征宣告胜利结束是在()A.1934年10月B.1935年10月C.1936年10月D.1938年10月12、红军最后结束长征是以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为结束,这三大主力包括()①红一方面军②红三方面军③红二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红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陕北吴起镇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C.江西瑞金D.贵州遵义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4、1934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北上抗日B.为了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15、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所映出的重要问题是() A.中共仍没有找到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B.中共失去了苏区广大人民的支持C.中共认识到北上抗日的重要性D.党中央存在“左”倾的错误领导16、下列事件中,使红军取得长征最终的胜利,有着重大关系的一件事是()A.四渡赤水B.急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遵义会议的召开17、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理由是() A.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C.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D.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18、下列哪一项是遵义会议的最大成果() A.红军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B.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路线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新题19、一个美国知名学才在谈到长征时说到:“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

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doc

xx红色旅行发展规划( 2013-____年)江西是有名的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行,对江西和全国都拥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对于批转江西省红色旅行发展大纲的通知》(赣府发〔 2004〕34 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对于鼎力发展红色旅行的若干建议》(赣发〔 2006〕5 号)印发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红色旅行的发展高度重视,社会各界踊跃参加,红色旅行连续健康发展并引领全国。

实践证明,红色旅行是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政治工程,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是促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建设社会主义和睦社会,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印发<2011—____年全国红色旅行发展规划大纲 >的通知》(中办发〔 2011〕10 号),推动全省红色旅行连续稳固、健康发展,夯实建设旅行强省的基础,特拟订本规划,规划限期为____年至____年。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优势1.红色旅行资源丰富,品牌优势显然。

江西红色旅行资源极为丰富,在全省各地散布着大批的革命胜迹、原址和纪念物,有 14 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 79 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拥有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共和国摇篮瑞金、人民军队出生地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等为代表的有名革命圣地,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绚丽珍宝。

最近几年来,江西红色旅行发展速度进一步加速,品牌进一步打响,获得了优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江西已经成为了全国红色旅行的排头兵、典范兵,推动了全国红色旅行的连续健康发展。

2.“红、绿、古”交相辉映,发展远景广阔。

江西旅行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拥有国家旅行资源标准分类八大类155 种基本景观中的153 种。

全省有 4处世界遗产,4 处世界地质公园,14 个国家级景色名胜区,11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 个国家湿地公园, 45 个国家丛林公园, 22 个国家级水利景色名胜区。

《于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30)》(成果方案设计)

《于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30)》(成果方案设计)

《于都县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方案)编制主要内容一、规划层次、规划期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内容要求,结合于都发展实际情况,本次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县域:包括县城及现有的个乡镇,土地面积约平方公里,为县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于都县中心城区所在的贡江镇,以及罗坳镇、梓山镇、罗江乡、新陂乡、利村乡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是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的空间范围。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于都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及与之紧邻的乡村地带,北至远景规划的北环线,西至贡江城区下游段及新国道跨贡江段西侧,南至厦蓉高速公路,东至规划的宁都于都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年,其中,近期年,远期年。

二、县域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总体目标把于都建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长征文化名城、宜居幸福家园。

、县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至年,县域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左右;至年,县域常住人口万人,城镇化水平%左右。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两副、三轴、三板块”一主:县城,即本次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

继续引导县域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聚,完善现代服务业和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将县城培育成为赣州都市区的卫星城之一,成为辐射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

年按城镇人口万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

两副:禾丰镇、银坑镇,按照省级示范镇的要求,打造成为县域副中心,分别带动县域南北板块的发展。

年按城镇人口万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

三轴:依托国道及厦蓉高速公路形成县域东西向城镇产业发展主轴;依托省道及宁都于都定南(赣粤界)高速公路形成县域南北向城镇产业发展主轴;依托于安公路形成南北向城镇产业发展次轴。

三板块:中部、南部、北部三大板块()中部板块:以县城为核心,涵盖岭背镇、罗坳镇、梓山镇、新陂乡、罗江乡、黄麟乡、宽田乡、沙心乡、车溪乡、段屋乡等乡镇。

该板块分为产业重点发展区、岭背城乡产业统筹区和黄麟经济林果区。

于都附近的旅游景点

于都附近的旅游景点

于都附近的旅游景点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周边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景点:
1.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位于于都县城南,是为了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而建立的纪念园。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遗迹,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

2. 屏山旅游区:位于于都县靖石乡黄沙村,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区。

这里有壮观的山川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3. 通天岩:位于于都县水西镇黄沙村,是一个以山水景观为主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奇特的石林、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4. 共和国摇篮旅游区:位于于都县沙洲坝镇,是一个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景区。

这里保存了许多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遗迹和文物,是了解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好去处。

5. 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位于于都县贡江镇,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集结出发而建立的纪念园。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遗迹,可以让游客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

此外,于都县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于都盘古山滑翔伞飞行基地等。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能让游客感受到于都县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础分析一、总论(一)景区范围确定的依据1、旅游资源的完整性。

2、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景区应该形成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且能够满足旅游的需求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另外结合景观的完整性与层次性,使自然环境和旅游环境相协调。

3、功能的互补性。

本景区的设计走红色观光旅游路线与红色休闲体验路线,因此,从景区的线路组织设计和项目布局安排出发,应尽可能使景区具备这两种功能,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游娱住多种旅游感受,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性。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才能形成规模效益。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于都河以北至长征路之间的带状区域,总面积320300平方米。

(三)规划年限和规划分期规划年限为8年。

近期:2008年—2010年中远期:2011年—2015年(四)规划依据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办发[2004]3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4、《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山大学,2006年6、《江西省于都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7、《赣州旅游局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8、其他相关文件资料(五)景区规划的主要目标1、经济发展目标逐步开发建设,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于都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于都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规划突出景区的资源特征,适应游客的旅游需求,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发展特色旅游,完善于都旅游产业体系,配套于都河南北两岸整体开发,使游客在浏览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悦目、愉心和健体的旅游体验。

3、社会效益目标规划应该有利于更新人们对红色旅游的传统观念,在宏扬爱国主义的同时,也要培育市场经济的思想,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于都县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4、环境效益目标针对景区目前存在和开发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策,使开发和保护并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以保护求发展,使整个景区生态环境得到整体优化,达到生态平衡良性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实现资源持续利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六)规划理念--复合生态理念从全局观、生态观、发展观、和谐观四方面出发,建立复合式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规划理念。

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景区的发展定位和主题形象。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树立“整体性原则”的设计理念,从自然、社会、经济诸方面对景区进行研究,使旅游休闲环境达到整体和谐;保持生态(包括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多样性,各物种之间取得生态平衡,共生互惠;充分考虑景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支撑能力,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二、背景分析㈠产业背景分析2005年2月24日国家颁布实施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并将2005年命名为红色旅游年。

中国将大力推动发展红色旅游,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参与红色旅游的经营开发,建立红色旅游产业运作体系。

纲要指出,争取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一千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二百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一千万人。

全国范围共同推广红色旅游产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的新局面正在形成。

延安、井冈山、韶山、遵义、西柏坡、广安等一大批红色旅游区,给西部大开发和革命老区奔小康创造了新的契机。

由于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文化意义,是激发国民爱国主义思想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好教材,因而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经济工程、文化工程、政治工程,不仅是近期的旅游热点,远期也将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是全世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更是红军老前辈们魂牵梦绕、一代代革命后人寻觅缅怀的革命故地。

在于都开发建设“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生动再现长征历史,追忆人物事迹,丰富长征精神内涵,展示长征出发前夕,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所做的无私奉献及主动支前参战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同时,更是丰富于都红色旅游文化内涵,打造于都红色旅游品牌,以期达到带动整个于都旅游业开发,推动旅游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全县之力精心打造长征旅游龙头品牌,着力抓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旅游景区建设,并力争将其建设成全国4A级旅游风景区。

㈡旅游开发条件分析1、区位条件于都交通便利,距赣州市仅60公里,距南昌422公里,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经典旅游线路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是江西省红色之旅专线“井冈山—赣州—瑞金”的必经之地。

323国道、319国道、赣龙铁路穿境而过,省道于盘线、于银线交通状况优良。

2、地形特征本园区地形特征为于都河北岸沿河地带,地形以平地为主,被工字形的道路分隔为三个地块。

整个地形的起伏不大,层次较分明。

3、气候特点于都气候温和湿润,属典型的中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和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年降水量为1507.5mm,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

4、动植物玉桂、野菊花、石菖蒲、卷柏、丁榔皮、淡竹叶、杉、马尾松、酸枣、木荷、泡桐、枫香、黄檀等。

主要禽畜有:牛、羊、猪、兔、鸡、鸭、鹅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旅游商品、食品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第二章规划总体构思一、规划构思与发展战略(一) 总体构思本规划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史事为依托,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央红军第一渡纪念碑为中心,将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建成一个功能齐备、结构合理、项目新颖的红色旅游景点。

(二)发展战略1、特色精品战略旅游产品要想成为人们重复购买的对象,必须开发确实具有特色的旅游供给物,塑造恒久的旅游吸引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2、经营文化战略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属于人文型旅游目的地,文化因素在旅游资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因此,旅游开发应高举“文化兴旅”的大旗,以经营文化来发展旅游。

红军长征出发地的史实是本园区最大的文化资源,在规划中要树立经营文化的理念,对这些文化加以良好利用。

3、错位竞争战略当前红色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各地纷纷在开发红色旅游景区,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要想在此热潮中占得先机,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必须充分利用其现有的资源基础,实施错位竞争战略。

4、协调发展战略“吃、住、行、游、购、娱”作为旅游的六要素,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作为一个典型的红色旅游景点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5、区域联动战略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的旅游开发必须跟于都县的总体旅游发展计划相协调,跟其它景区发展同步联合进行。

二、产品定位(一)产品主题定位以纪念中央红军出发为核心内容,集革命历史教育、革命生活体验、社区休闲住宿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

(二)开发指导思想在发展思路上应紧抓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机遇,依托于都县的革命历史积淀。

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基调,以追忆革命年代的战斗历史、革命故事为内容,以进行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为目标进行园区规划与建设。

在园区建设上应充分考虑地形特点,对现状纪念碑进行相关的景观改造,利用长征路线图和党史书简为主题的广场,加上红色景观墙、红飘带,形成与古田东路对接的景观视线通廊;然后,重点改造纪念馆的外立面,与纪念碑形成一条横向的景观轴线,打造红色互动文化,使建筑掩映于绿树红花之间,突现纪念碑的庄严肃穆。

重点改造与建设渡江大道北侧的渡江休闲社区、渡江公园休闲娱乐中心及沿街商铺,完善整个园区的旅游服务体系。

(三)产品要素规划1、游客消费规划1)消费总额预测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花费总额为100~500元的游客占主体,所占比例高达84.87%。

可见扣除了门票和交通费后,游客在于都的花费很小。

调查发现消费1000元以上的游客多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省和浙江省。

消费来源主要是门票收入及祭奠费用、体验性活动消费等。

消费额预计为45――80元/人·天。

2)消费构成预测考虑到目前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的特点,来此的消费者将以来于都体验长征文化旅游的游客以中高端游客比重大,且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文教、技术人员为主。

旅游消费构成将以门票、餐饮、休闲为主。

2、旅游时长预测调查结果显示在于都停留一天的游客占53.53% ,停留两天的游客占43.82%,二者之和为97.35%。

游客停留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是开发的景区少,旅游线路单一。

景区建成后,随着游购娱住等旅游服务体系的完善,预计平均停留时间为2天。

三、开发目标根据“产品—市场”的原则,依托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固有的资源特色和其已有的市场基础,精心设计功能分区,全力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为于都及周边等地的城乡居民提供缅怀革命先烈的绝佳去处。

以建设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红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使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红色魅力旅游、红色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展示和体验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圣地,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一颗璀灿的明珠。

四、结构创意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的总面积320300平方米,本案确定其结构布局为:一条主轴、三个功能分区。

一条主轴:以纵贯整个景区的一条主要规划扩宽干道为主轴,在这条主轴两侧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功能分区。

三个功能分区:长征第一渡碑园、渡江公园、渡江社区长征第一渡碑园:以长征出发纪念碑和长征出发纪念馆为核心,由红飘带(由红色景观步道和红色木栈道所组成)串联了整个游览系统,其间穿插有长征路线图、党史简书、红色景观墙,红盒子、红色小品等主题文化元素,重点突出长征出发地的文化精华与于都人民无私奉献革命的精神。

主要项目有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十送广场、长征之源、入口广场等。

渡江公园:位于红军路以东,渡江大道以北,是本案的文化、休闲中心,结合地块中的一块谷地及于都河一段位于本区域的分支水系小于都河形成小型红色纪念馆、长征军事拓展园、长征文化馆、长征画廊及渡江宾馆等相互组合的核心区,地块四周则布局沿街商铺等商业性建设设施。

渡江社区:位于红军路以西,渡江大道以北,是本案旅游功能的延伸,沿长征路、古田东路及渡江大道设有部分沿街商铺,地块西侧以高层住宅为主,东侧则为小高层住宅,中心区设有休闲会所、运动场及社区花园。

房产建筑及布局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红色景观的营造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注重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的休闲性、舒适性、娱乐性以及功能方面的实用性。

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一、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一)市场现状分析从目前的客源市场结构特征来看,于都长征渡江休闲园的客源圈层主要是以省内、珠三角、长三角、北京等区域为主,根据于都县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区域的旅游市场的发展,应该更加关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块重要的市场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