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太阳》教案
《“番茄太阳”》教案

---------------------------------------------------------------范文最新推荐------------------------------------------------------《“番茄太阳”》教案一、课前问候:师:同学们好!生:(学生的声音很小, 参差不齐)师:该怎么称呼, 怎么问候?生: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 喜欢帮助别人, 帮张老师一个忙。
一日, 我去郊游, 一虫子飞进老师的耳朵, 怎么办?生:往里捅(这个办法哪儿不好?讨论)生:引出来(怎么引起来)师:用灯往里照, 不伤害小虫, 让老师感动。
二、出示课题:1/ 8《番茄太阳》1、这个课题什么意思?2、老师写的课题与书上写的有什么不同?(从细节着眼, 帮助学生理解课题)三、检查预习1、围绕明明、阿姨展开故事, 你再读课文时带着什么心情?(1)感动。
教师注意听学生的回答, 里面一个关联词用得好因为所以接下来用这样的句式因为所以说一说。
(此处既是句式的训练, 又训练学生读出文章的多种感受)(2)心酸。
(3)可怜。
---------------------------------------------------------------范文最新推荐------------------------------------------------------ (4)师:你有什么高兴的吗?(教师帮助学生拓展)(5)同情。
(6)心痛。
2、真不简单, 读了几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感受。
今天,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看一看我们有没有新的感受体验。
四、新授:1、老师来自河南洛阳, 花中之王牡丹的故乡。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牡丹图, 牡丹, 是中国的国花, 老师想把它送给书中的人物, 你觉得我会送给谁?为什么?(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老师没主意, 你们帮帮我, 先不忙, 打开课文, 我们来认认真真, 仔仔细细地读书, 然后说送给谁。
《番茄太阳》教案范文

《番茄太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2. 生词学习:教授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故事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和环境。
4. 人物关系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让学生理解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太阳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3. 生词学习:教授生词和短语,让学生通过语境理解其意义。
4. 故事背景介绍: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故事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5. 人物关系分析: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朗读课文,分享学习收获。
2. 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写一篇关于该人物的短文,描述其特点和情感变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六、教学策略1. 互动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番茄太阳》教案、教学设计

1.情感方面:通过学习《番茄太阳》,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教育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2.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分享。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帮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同时,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懂得节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番茄的篮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形状像太阳,颜色鲜艳,味道鲜美。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番茄的文章,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番茄太阳》。”
3.教师通过谜语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比喻句的用法,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发现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水平。
(二)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番茄的生长过程,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文章中的美好情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方法方面: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察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番茄太阳》教案15篇

《番茄太阳》教案15篇《番茄太阳》教案1设计理念: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同学积累将来诗意生活的资本。
本课设计抓住语言之本描写笑的重点字词品尝涵咏,以点带面,引导同学逐层走进文本的内核,最终让同学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人生的启迪,留下乐观生活的信念。
教学目标:1、以点连线带面,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中的爱心。
2、品尝番茄太阳的意象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暖和自己,暖和他人。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找到支点。
1、你读了几遍课文?2、老师提个问题测测你对课文的大略意思了解得怎么样。
〔1〕番茄太阳指什么?〔2〕师板画一个笑脸:3、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发觉的?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4、齐读。
二、牵引笑线,感悟内涵。
1、为什么说明明的笑脸就是番茄太阳呢?她的笑脸真有这么美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明明笑的语句。
2、沟通后出示四个描写笑脸的句子。
假如还没找到的,请对比屏幕做上记号,然后〔一〕第一回环,感悟笑容纯美。
1、请同学们大声地、动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自己最喜爱的句子重点读一读。
你觉得明明笑得怎么样?生读句体悟。
2、谁来读读你最喜爱的句子,并说说你所感觉到的?3、生沟通,师抓契机品评。
〔1〕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劳碌,女孩宁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文雅的、甜甜的、开朗的笑。
〕你能把这甜甜的笑读出来吗?〔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笑得很爽、很快乐;明明爽朗的笑不仅给了自己欢乐,也影响着家人。
〕你能把这快乐的笑读出来吗?〔3〕假如不是盲童,明明挺美丽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
〔漂亮的笑。
明明长得很美,尤其是〕你觉得哪些字眼写出了天使般的美?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4〕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悦耳,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笑得好听,使人回味无穷。
《番茄太阳》优秀教案设计

《番茄太阳》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番茄太阳》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番茄太阳》,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番茄太阳》是一篇描绘太阳的美丽和温暖的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太阳的伟大和可爱。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太阳并不陌生,但对于通过文学作品来感受太阳的美好,还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3.2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对太阳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番茄太阳》的兴趣。
4.2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3 讨论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
4.4 总结课文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和情感目标。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课文学生抄写《番茄太阳》的课文,加强记忆和理解。
5.2 写心得体会学生写一篇关于《番茄太阳》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番茄太阳》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6.2 作业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的抄写作业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创作一篇以“太阳”为主题的短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7.2 作品展示学生将创作的短文进行展示,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自我评估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思考改进措施。
《番茄太阳》教案范文

《番茄太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番茄太阳》的内容,体会故事所传递的正能量。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体会故事中主人公乐观向上的精神。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案例教学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番茄太阳》故事文本。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教学卡片、图片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利用多媒体播放《番茄太阳》故事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述故事(1)引导学生跟随多媒体动画,一起聆听《番茄太阳》的故事。
(2)在故事过程中,适时停顿,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讨论交流(1)故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
(2)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向大家分享他们的感悟。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与故事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和案例,谈谈如何关爱身边的人。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于故事中的情境,感受故事所传递的正能量。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乐观向上的态度。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表示将在生活中践行所学。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寓意乐观向上的画作。
(2)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文章。
8. 课堂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探访孤儿院、养老院等,将关爱他人落到实处。
《番茄太阳》教案设计

《番茄太阳》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番茄太阳》的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3)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2. 教学难点:(1)故事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理解。
(2)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番茄太阳》故事文本。
2. 教学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过渡。
(2)介绍《番茄太阳》的故事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1)学生合作探讨,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故事,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内容,自创一个情景,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进行阅读分享。
《番茄太阳》教案

《番茄太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番茄太阳》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温暖和关爱。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番茄太阳》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温暖和关爱。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会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番茄太阳》的文本或多媒体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的生活实例或故事素材。
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番茄太阳》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自主掌握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关爱和帮助他人的理解。
(2)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并书写。
(2)分析课文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
5.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挑选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番茄太阳》的故事。
(2)写一篇关于关爱和帮助他人的作文。
1. 活动设计: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番茄太阳”
越江小学毛秋桐
教学目标
1、营造一个情感场——让学生心灵为之温暖。
2、捕捉、优化训练点——让学生语言为之鲜活。
3、种下一颗“番茄太阳”——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丰满。
教学重点
走近明明,抓住重点词句,知道她是一个坚强、快乐、关心他人、知道感恩,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小女孩,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育学生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第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番茄太阳”是指什么?(明明的笑脸)
导:那么“番茄太阳”还指什么呢?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就知道了。
二、学习第一和第十七自然段(了解作者心情变化)
1、导:(板书:卫宣利)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卫宣利,一位女作家,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读这样的文章,我们要学会和作者说话,我们要读明白,她在跟我们说些什么,更要明白她在说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她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我们就能读到人物的心里去。
能读到人物的心里去的同学,就会阅读,会读书了,明白吗?好,下面我们先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给大家读?
2、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出示: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
你知道,卫宣利阿姨在第一自然段里告诉你什么了?
她还有一些话,没有跟你讲,老师可以告诉你,卫宣利阿姨,在十七岁那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她的双腿瘫痪了,再也不能够自己走路了,只能拄着双拐。
现在你再来读这段话。
你看,这次的朗读,就有了变化,因为,她知道了卫宣利阿姨遭遇的不幸。
老师还要告诉你,24岁那年,卫宣利阿姨因为婚姻,跟自己的父亲大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以写作为生,但是投出去的稿子,常常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体会一下,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作者告诉你,此时此刻她的心情是?
灰暗!生活当中什么东西是灰暗的?
那是什么样的心情?换一个其它的词。
这样的心情啊,用作者的词形容,就叫,读(手指板书:灰暗无比,并简笔画一颗分成四份的心)。
3、那么,作者卫宣利阿姨的心情后来有没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出示:那个正午我坐在窗口,看城市满街的车来车往,眼前总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
如同一轮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
你能感觉到作者到了课文最后的心情?(板书:温暖)发现了她不再是灰暗无比的,再找一个词,她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同学们,按理说,一个成年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会轻易地改变,是谁让作者卫宣利阿姨的心情得到了如此大的改变呢?课文里写到了好几个人,你觉得对作者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5、是明明,明明是谁?(出示句子)
这些信息告诉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一个盲孩子,一个生下来就看不见的才5岁的孩子。
也就是说明明从来就没见过任何东西,比如:没见过蓝天,白云呢——没见过,红花绿草——生: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甚至爸爸妈妈都——。
她每做一件事,如想喝茶可能会——烫伤;下楼玩可能会——摔倒……他的身边只有那可怕的黑暗。
你觉得他怎样?
嗯,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好孩子,作者卫宣利也是这么想的。
残疾人真痛苦啊。
可是明明真的整天沉浸在悲伤中吗?请自由读课文2—16自然段。
三、感悟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
明明给人最大的特点是——生:笑!找出描写明明笑的句子。
明明的笑到底有什么魔力,使我灰暗无比的心温暖起来。
生读课文,划划写写。
师巡视指导。
1、先读第2自然段。
(出示句子: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
)读了这句话让你觉得明明是个怎样的女孩?(板书:快乐)她这是怎样的笑?
作者看到这样的笑就奇怪了:这小女孩和我一样是个残疾,她不痛苦吗?怎么还笑得出来!我得去看看她。
2、导读第3自然段:“我去菜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位上没有什么人”作者为什么总在中午去?那明明也应该是这样想的吗?
让我们来体验一下明明的感觉。
指名一个同学上讲台,闭上眼睛当明明。
其他同学配合老量说爸爸的话:明明,来,这是黄瓜,摸一摸——生:长长的,皮上有
刺;小心会刺得痛。
明明你看到了吗?黄瓜是——明明:长长的,皮上有刺;真聪明!再来,这是豆角,生:扃扃的,光滑点;明明看到了吗?开心吗?再来,生:番茄很好看,圆圆的……明明看到了吗?快乐吗?
师:知道明明为什么笑得这么灿烂了吗?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能用手摸,她的手就是她的——眼睛。
生活是公平的,没给她明亮的眼睛,却给了她一双灵巧的手。
你们替她高兴吗?来,请读这句话。
(出示: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
连你们都被明明那快乐的笑打动了,作者卫宣利的心也就——温暖起来了(用红粉笔涂红简笔画心的第一块,表示心情指数在接近温暖)
3、明明不仅有一双手当眼睛,还有——(出示第7自然段)读!这时候,她的——(生:耳朵)也成了眼睛。
多幸运啊,她还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她该不该笑?而“我”听了她的话怎么想呢?“突然”说明了什么?
对,明明早就在关心我这位双拐阿姨了,只是不忍心让我伤心就没问。
这正说明她对我的——关心。
久违了的关心,怎能不使我——感动呢(又用红粉笔涂红简笔画心的第二块,板书:关心他人)
4、同学们,其实明明还有一双更神奇的眼睛。
让我们继续读8—13自然段。
分角色读。
你们找到那双眼睛了吗?对,是那颗好奇的心。
(板书:好奇)因为有了颗对生活充满探求欲望的好奇心,才使得明明看到了那摸不到,听不到的光明的太阳。
指名再读这句话(出示: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这是怎样的笑声啊?追着谁走?难道是明明追到别人家里去笑了?
是的,处都能听到明明的笑声,笑声一直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把大家的心也都笑亮了,笑暖了,使作者也不得不反省自己:卫宣利呀,卫宣利,你还不如一个五岁小女孩坚强呢,你还要这样样悲观下去吗?不能!我也要勇敢地活下去。
(用红粉笔涂红简笔画心的第三块)
四、感悟“番茄太阳”,学习第16自然段。
1、作者的心情指数达到了吗?不够,因为最让作者感动的是明明在走前的一句话。
(出示:“阿姨,我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
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
2、全班读。
这是怎样的明明啊?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爱心等
听了这句话,作者我的心情——(用红粉笔涂红简笔画心的第四块)怎能不温暖呢?
3、讨论:明明真把腿给了别人还会这么笑吗?
4、是的,她仍会快乐。
因为她(指板书)坚强、乐观、关心他人、有爱心,对生活充满好奇的人。
她就像太阳,照亮我无比灰暗的心,让我变得光明起来,温暖起来。
所以明明就是我心中的——生:番茄太阳。
同学们,凡是具有快乐和坚强品质的人都是——生:“番茄太阳”;凡是热爱生活,知道感恩,关心他人的人都是——生:“番茄太阳”;(完成板书)
五、迁移拓展
1、课文以“番茄太阳”为题,难道只是说明明才是温暖人心的“番茄太阳”
吗?
2、那课文中还有谁是番茄太阳?为什么?
3、同学们,看!他们也是“番茄太阳”(出示图片,《水手》音乐响起。
六、总结
我们没有翅膀,不能在天上自由飞翔,我们也不能像鱼,潜入海底生活。
我们总有许多我们不能的。
难道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灰暗地活着?所以我们也要获得明明的这些精神,让它传递下去。
让这轮“番茄太阳”常挂在你我的心中,偶尔心情不好的日子里,想想明明,想想卫宣利,想想那些画面,这个世界没有任何难关是不可以克服的!
七、布置作业:(出示)
卫宣利阿姨用她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写下了很多充满着人间真情的文字,成为了一个很有名的作家。
请读一读她的《流泪的月饼》、《那些你不知道的幸福》、《母亲的声音》。
板书设计12、“番茄太阳”
坚强
好奇
善良关心他人
温暖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