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竹类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竹类产业是指以竹子为主要原材料的产业,包括竹材加工、竹制品制造、竹纤维加工等多个领域。
竹类产业的发展与利用竹子的多样性和优势有关,竹子不仅是一种可再生资源,而且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纸张、纺织等多个领域。
一、竹类产业发展现状竹类产业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作为竹子种植和利用最广泛的国家,竹类产业发展较为成熟。
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些现状:1. 竹子种植发展迅速:中国是竹子的传统产地,中国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0%,竹子种植面积多年来稳步增长。
目前,中国的竹子种植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年生长量超过6000万立方米。
2. 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竹材加工技术不断改进,竹材的质量和加工效率得到提高。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批竹材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不断推出新型竹材制品。
3. 竹制品市场需求旺盛:竹制品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环保特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追捧。
尤其是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竹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4. 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发展较慢:相对于竹材加工和竹制品制造,竹类纺织和纸张产业在发展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竹纤维的提取和纺织技术相对较为复杂,竹纸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
二、竹类产业发展趋势竹类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下是竹类产业发展的几个趋势:1. 加强竹子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随着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和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增加,竹子作为一种绿色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竹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开发新型竹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科技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竹材的研发将成为竹类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竹纤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竹材,为竹类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3. 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得到重视: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和品质的追求,竹制品的创新和设计将成为竹类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竹产业情况汇报

竹产业情况汇报竹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植物,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竹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竹产业的现状进行汇报,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竹资源概况。
中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竹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竹资源储量也相当丰富。
竹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地。
竹的种类繁多,包括箭竹、毛竹、龙竹等,其中毛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二、竹产业发展现状。
1. 竹制品加工业。
竹制品加工业是竹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竹编制品、竹木复合材料、竹纤维制品等。
竹编制品主要应用于家具、工艺品等领域,竹木复合材料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
竹纤维制品则应用于纺织、纸张等领域。
2. 竹药食品业。
竹叶、竹笋等竹材可以用于制作药品和食品,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目前,竹药食品业逐渐兴起,市场需求较大,竹药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竹林旅游业。
竹林旅游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产业,通过对竹林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竹林旅游业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文化传承。
三、竹产业发展建议。
1. 加强科技创新。
竹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应加大对竹材加工技术、竹药食品的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2. 提高产品质量。
竹制品加工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知名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应加强对竹林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产业协作。
竹产业链条较长,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政府、企业和农户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推动竹产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语。
竹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竹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文化居重要地位,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从古至文人名人骚客咏竹的诗、文不计其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
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创造了“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翩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竹子在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世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州东南季风区域。
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共22属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20万h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被誉为“竹子王国”。
在我国,竹子主产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北起河南桐柏山的南端和大别山的北坡、南抵海南南端、西自西藏的错那-鲁藏布江下游-四川盆地南缘、东迄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低山丘陵,相当于北纬18°~38°、东经53°~122°区域(其中北纬23°30'~30°20'、东经104°30'~122°00'为主要区域),竹资源自然分布范围极广。
大面积的竹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西南20多个省区,分布区域有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其中北纬23°~30°、东经100°~122°间的毛竹面积分布大约占全国毛竹面积的70%以上,是我国主要毛竹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尤以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省份面积最大。
浙江省竹产业发展分析

浙江省竹产业发展分析浙江省是中国竹产业的重要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和悠久的竹文化历史。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的需求,竹产业在浙江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和重视。
本文将对浙江省竹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现状浙江省的竹林面积和竹林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浙江省的竹林面积已达到1300多万亩,竹林总产量超过1.5亿根。
浙江省的竹产业涵盖了竹材、竹笋、竹编、竹纸等多个领域,其中竹材和竹笋是浙江省竹产业的主要产品。
同时,浙江省的竹产业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优势1、资源丰富:浙江省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区位优势: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有利于竹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3、技术支持:浙江省的竹产业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拥有众多先进的竹材加工企业和设备,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4、品牌影响力:浙江省的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如安吉竹博园等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三、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问题1、产业链不完善:浙江省的竹产业虽然涵盖了多个领域,但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仍存在不足。
比如,竹材深加工领域相对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
2、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浙江省的竹产业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不够重视。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浙江省的竹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些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4、环保压力加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竹产业的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些企业的环保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浙江省竹产业发展的对策1、加强产业链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竹产业各领域协调发展,完善从原材料生产到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链条。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竹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一、概述竹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多功能植物资源,其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竹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竹资源及种植情况目前我国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竹子的种类繁多,包括毛竹、箬竹、黄皮竹等。
竹子具有生长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适应性广,因此种植面积较大。
据统计,我国竹林面积已达到1000多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
三、竹产业发展现状1. 竹材产业:竹材是竹产业的核心,主要用于建筑、家具、纸浆等领域。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产品需求的增加,竹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同时,竹材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提高了竹材的附加值。
2. 竹纤维产业: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具有柔软、吸湿透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等领域。
我国竹纤维产业发展较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纺织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竹炭产业:竹炭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炭材料,具有吸附、净化空气等功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竹炭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竹炭还可以应用于农业、养殖等领域,对于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减少养殖污染具有积极作用。
4. 竹笋产业:竹笋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特点。
竹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同时,竹笋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推动了竹笋产业的发展。
四、竹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竹资源保护:由于竹子生长快、繁殖能力强,一些地区存在过度砍伐的情况,导致竹资源的减少。
因此,应加强对竹资源的保护,建立竹林保护区和竹类种植基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2. 技术创新:竹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竹材加工技术、竹纤维纺织技术、竹炭生产技术等,以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3. 市场拓展:竹产业需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加强竹材、竹纤维产品、竹炭等的推广和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4. 产业链延伸:竹产业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延伸产业链,发展竹制品加工、竹草编织等领域,提高竹产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

2021年中国竹资源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卫和可持续进步的意识不息提高,竹资源被广泛关注和重视。
竹子以其奇特的生命力和多功能性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
作为一种生态友好的资源,竹子既能提供丰富的经济价值,又能保卫生态环境,并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进步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报告旨在探讨中国在2021年的竹资源管理和利用状况。
一、竹资源的分布和类型中国是竹子的主要产地,拥有广泛的竹资源分布。
依据报告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共有195个竹类植物种,其中有34个可供经济利用,包括毛竹、箬竹、龙竹等品种。
国内竹子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尤以华南地区最为丰富。
同时,北方的一些省份也有竹子的分布,如山东、河南等,尽管数量较南方少。
二、竹资源的经济价值竹资源在中国的经济价值分外巨大。
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家居用品、纺织原料和食品等的良好替代品,其开发利用已经涉及到浩繁领域。
其中,毛竹作为最主要的竹材,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地板和纸浆等行业。
同时,竹纤维的开发利用也成为竹资源进步的新热点。
比如,竹纤维可制成服装、纺织品,具有吸湿性、透气性和抗菌性等优势,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三、竹资源的保卫与可持续进步保卫和可持续利用竹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竹资源的保卫和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
通过合理的伐控限额、植补制度和竹林培育,中国竹林的面积得到了有效保卫和扩大。
此外,改善竹子加工业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产品能耗也是极其重要的。
四、竹资源的创新利用中国竹资源的创新利用也受到了持续的关注。
竹子培育和稀有竹种开发,能为产业的可持续进步提供更多机遇。
在竹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将其应用于生物能源、环境治理、生态农业等领域。
此外,竹资源的拓展利用还可以为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提供更多可能。
五、竹资源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中国在竹资源保卫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部分地区竹林退化和资源枯竭的问题,需要更加重视相关管理和监督。
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

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分析毛竹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毛竹是一种常见的竹类植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潜力。
通过深入了解毛竹产业的现状和趋势,我们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毛竹产业现状目前,毛竹产业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以下是毛竹产业的主要现状:1. 产区分布:毛竹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份,如浙江、湖南、福建等地。
这些地区具备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毛竹的生长和发展。
2. 产品种类:毛竹的主要产品包括竹材、竹片、竹制品等。
竹材可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方面;竹片可用于纸张、织物等制造;竹制品则有各种用途,如竹筷、竹篮等。
3. 市场需求:由于毛竹产品具有环保、可持续等特点,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竹制品在家居装饰、日常用品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4. 产业链条:毛竹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毛竹种植、采伐、加工、销售等环节。
这一产业链条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毛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毛竹产业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推动毛竹产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发展策略的建议:1. 科技支持: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提高毛竹品种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毛竹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2. 市场开拓:拓展毛竹产品的市场,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推广毛竹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3. 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毛竹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包括补贴政策、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毛竹产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护。
4. 人才培养:加强毛竹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和人才交流平台,提高毛竹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5.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科学的种植和采伐方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结论毛竹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中国现代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现代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内容提要: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
以竹子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竹产业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竹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7丰富,竹产业高新化。
日本的竹产业有着浓郁的竹文化与高科技内涵,引领着世界竹子的加工利用方向。
竹子资源不断下降,但是林地集约经营程度高,大部分移作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等用途;竹子加工利用的新技术开发研究很活跃,企业重视竹制产品的精深加工度,近年开发了竹纤维、竹叶黄酮系列保健品和竹炭系列等高科技产品,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产品的精深加工上。
三是印度实施“国家竹子计划”。
印度竹林资源丰富,但集约经营程度低,竹林生长差,产量低;竹资源最大的用途是造纸,较为现代化的竹材利用是竹胶合板制造。
1 999年,成立国家竹子开发委员会,实施“国家竹子计划”,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加大财政和科技的支持力度,力争在2015年前后,使印度成为世界领先的竹制品出口大国。
四是“美洲竹子”行动。
20世纪初期,美国从世界各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竹种采集和引进,把它作为景观利用、防治侵蚀、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和食物。
7在亚洲国家发展传统竹产业的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在竹资源利用方面的攻关。
日本高科技竹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欧盟已经连续资助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行“竹子可持续经营和竹材质量改进”及“欧洲竹子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服务业比重较大,自然把竹子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用于服务业等领域,着重在竹子生物性能开发、园林绿化、竹子生态服务和建筑设计等新兴领域的利用。
3、从关注角度看,东方关注人文文化,西方关注环保设计。
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为关注竹子的人文元素,欧美西方国家关注竹子的环保元素与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竹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文化居重要地位,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从古至文人名人骚客咏竹的诗、文不计其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外尚虚心”。
历代名园中以竹为题材的数不胜数,创造了“竹径通幽”、“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坞寻幽”、“竹石小品”等园林佳景。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翩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民,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竹子在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
世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州东南季风区域。
中国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中心之一,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竹类植物共22属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
20万hm2,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被誉为“竹子王国”。
在我国,竹子主产秦岭、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北起河南桐柏山的南端和大别山的北坡、南抵海南南端、西自西藏的错那-鲁藏布江下游-四川盆地南缘、东迄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西部低山丘陵,相当于北纬18°~38°、东经53°~122°区域(其中北纬23°30'~30°20'、东经104°30'~122°00'为主要区域),竹资源自然分布范围极广。
大面积的竹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西南20多个省区,分布区域有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其中北纬23°~30°、东经100°~122°间的毛竹面积分布大约占全国毛竹面积的70%以上,是我国主要毛竹自然分布的中心区域,尤以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省份面积最大。
按气候性和区域性可分为五大竹林区域:一为北方散生竹区域;二为江南混合区域;三为西南高山竹区域;四为南方丛林竹区域;五为琼州攀援竹区域。
在这些省区,竹林生长在平原、盆地、山地、丘陵、高原(海拔800mm)等地域带,其土质均呈微酸性,PH值为4.5~7.0;其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土壤适宜。
竹子生长正需要“也宜阴雨也宜晴”的气候,所以我国东西南地区最适宜栽培和生长竹类植物。
我国主要省区竹资源分布统计见下表。
中国主要省区竹资源分布统计表
目前,全国自然竹林面积约500多万公顷,每年可砍伐的毛竹达5亿~6亿根,年产各类中径竹材450多万吨,为我国工农业生产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我国毛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江西、福建、湖南、浙江四省的毛竹林面积约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80%。
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现有竹产业主要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
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中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
据统计,2007年竹产业产值达800亿人民币。
中国竹产业的发展为世界做出
了榜样,促进了人们关注竹代木资源开发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带动了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
传统意义的竹产业,主要是指以竹子为原材料而生产初级产品的加工产业,比如建筑用的竹竿架、竹木地板、竹筷、竹制家具用品和竹笋等农产品的加工产业。
其主要特点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以牺牲原材料来获取经济利益。
现代意义上的竹产业,除了传统意义的竹产业之外,还包括竹子的延伸产业。
比如竹炭产业、竹纤维产业、竹醋产业、竹盐产业和竹文化旅游产业。
竹炭产业又衍生出竹炭口腔护理、竹炭洗涤日化、竹炭家居、竹炭食品等行业;竹纤维产业又衍生出袜子、毛巾、服装、创伤用品等行业;竹醋和竹盐产业又衍生出健康保健、农业肥料等行业;竹文化旅游产业又延伸至养生、餐饮、动漫、休闲旅游等行业。
产品有竹笋、竹日用品、工艺品、竹胶板、竹地板、竹材家具、竹碳、竹纤维纺织、竹浆造纸、竹化工产品等十大类3000多品种。
其主要特点是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不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资源效能,获得极高经济效益。
毫不夸张的说,竹子浑身是宝。
可再生,低碳,环保,绿色,健康,尤其在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的现代社会,大力发展竹产业,提升竹产业的区域地位,理所应当地成为竹资源丰富地区的地方政府的优先选项。
传统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一个竹子大国,竹类植物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竹子与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中国竹产业,无论是竹种资源的数量、竹林面积和蓄积、还是竹林产品的产量及其加工水平,皆居世界产竹国之首,故有“世界竹子王国”之美誉。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分布的竹子种类有500多种。
近几年来,我国竹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竹子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具有其他林种、树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我国竹产业目前从资源培育、产品加工利用到市场的开拓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薄弱,竹林整体经营水平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竹农税费负担重、生产积极性不高,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
现代竹产业发展现状
现代竹产业发展迅猛,主要包括竹炭、竹醋(简称“竹炭产业”)和竹纤维产业。
一、竹炭、竹醋产业
中国在2000多年前已有竹炭产品,但竹炭、竹醋产业则是20多年前才首先在日本兴起,并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型的朝阳产业。
竹炭、竹醋及其深加工产品在工业、农业、电子、国防、医疗、保健、生活起居、生态环境和建筑装修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竹子是一种生命力旺盛、成材周期短、无性繁殖能力强、经济价值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生物资源。
近年来,我国在竹炭、竹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方面,已达到甚至超过了日本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我国发展竹炭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竹炭的应用现状
竹炭是将优质竹材放入密封的干馏炉或土窑中,隔绝空气加高温,使竹材干馏碳化而成。
竹炭有蜂窝状的微孔结构。
微孔数量多,使竹炭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
1g竹炭的比表面积相当于一个正规足球场那么大。
这种微孔结构使竹炭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有吸潮、过滤、净化、消毒、蓄热、保温的作用。
2.竹醋液与其深加工产品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竹醋液是天然的植物酸性液体,主要成分是醋酸,据日本千叶大学报导,竹子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竹醋含有200多种有用成分,从中可分离10种酚衍生物。
二、竹纤维产业
在现代竹产业中,竹纤维已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宠儿。
竹纤维是一种有机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中空网状结构,使产品具有很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其吸湿、入湿、透气等功能居各大纤维之首,我国竹纤维的代表产品天竹序列纤维产品。
天竹纤维在制造过程中,它的一些抑菌元素很少被破坏,并使这种物质结合在纤维中的大分子上,从而使得天竹纤维保持了一定的抑菌性。
此外,天竹纤维还含有一定的木质素,对紫外线有屏蔽作用,抗紫外线的功能是棉纤维的47倍,可以有效阻止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
这些特性,使得竹纤维不仅可以满足针织品的特性,而且更符合消费者对针织服装健康理念的追求,目前天竹纤维已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领域,如毛巾、袜子、内衣、毛衫、T 恤、时装、运动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