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竹产业发展规划
黄山市竹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黄山市竹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黄山市竹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素有“天下五岳之首”、“天下黄山之源”之称。
黄山市气候温和,地理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竹子作为一种农产品和特色资源,在黄山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了解黄山市竹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竹产业现状分析1. 竹资源丰富:黄山市拥有广阔的竹林资源,主要包括毛竹、箬竹、竹笋等品种,总面积达XXXX亩。
2. 产业链齐全:黄山市竹产业形成了从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3. 产品多元化:黄山市竹产业的产品涵盖竹材、竹制品、竹炭、竹药等多个领域,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三、竹产业发展机遇1.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对竹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财税支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消费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竹制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3. 经济转型升级:竹产业是黄山市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竹产业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技术和设备落后:黄山市竹产业中的一些企业技术和设备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提升。
2. 品牌建设不足:竹产业中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3. 缺乏行业统一标准:竹产业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限制了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五、发展建议1. 加强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建设竹产业园区:集中竹产业资源,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提高产业集聚效应。
3.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提升竹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4. 推动行业标准制定:组织专家进行标准制定,统一行业各环节的规范标准,促进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5. 加强合作交流:与其他竹产业发达地区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借鉴其经验,加快黄山市竹产业的发展进程。
安徽竹编传统工艺及保护发展研究

安徽竹编传统工艺及保护发展研究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竹编传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既古老又有巨大应用潜力,凝结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
它以手工生产方式为主,涉及生产、生活实践的许多领域,是促进文化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源泉和动力。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安徽竹编传统工艺进行调研分析,探究安徽竹编中最具代表性的舒席和徽州竹编,研究其制作工艺和编织技法,考察竹编产业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全文主体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前言。
介绍了安徽竹编传统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舒席传统工艺。
首先对舒席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梳理,包括舒席地理位置、历史分布、民风民俗等情况,其次重点阐述了舒席制作工艺流程、舒席的编织技法和舒席的传承人保护,最后探讨了舒席传统工艺的保护措施。
第三部分:徽州竹编传统工艺。
首先对徽州竹编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梳理,包括徽州竹编的地理位置、历史分布、民风民俗等情况,其次重点阐述了徽州竹编制作工艺流程、徽州竹编的编织技法,并介绍徽州竹编的传承人,最后探讨了徽州竹编传统工艺的保护措施。
第四部分:发展安徽竹编产业的意义、目前的生存现状。
指出安徽竹编目前的生存状态,查找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针对安徽竹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诸暨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 要: 竹产业在诸暨林业生 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占重要位置。通过调查摸 底和总结 经验, 分 析、 探 讨了诸暨竹 产业 资源、 发展现状及存 在问题, 提出了今后竹林改造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竹产业; 现状; 探讨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 编号& !’’+ % ++)! ($’’+) ’! % !,! % ’!
$ $ $ $ $
农户” 的运作模式, 以企业为依托, 以合作社为载体, 联结千 家万户, 稳定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 保障了农民毛竹资 源的正常收购和加工, 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竹木产业化进程。 目前已有 (’ 多家原竹加工场加入竹木专业合作社, 联结农 户 (’’’ 户, 为山区农民年增加收入 )’’’ 万元以上。 #$ &" 以政策为引导实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 近年来, 诸 暨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加大对竹产业的扶持, 凡新发展 竹子连片面积在 (. (+/0$ 以上的, 给予每 /0 $ )’’’ 元的财 政补助; 凡新开发毛竹笋竹两用林连片面积在 !). ))/0 $ 以上的, 给予每 /0 $$,’ 元的财政补助; 凡新组建竹子产 业专业协会的, 给予每个专业组织一次性 $ 万元的奖励; 凡被列入市竹子产业龙头企业的, 金融部门在贷款上给予 方便和支持。在各种政策的引导下, 竹子产业呈现出前所 未有的发展势头。
!" 竹产业概况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 素有 “七山一水二分田” 之称,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 征。诸暨现有竹林面积 $. )+ 万 /0 , 占全市林业用地的 !(. !)1 , 年总产值 !. $ 亿元, 笋总产量 , 万 2, 毛竹竹材产 量 )$’ 万支。其中毛竹林面积 $. !’ 万 /0 , 占竹林总面积 的 "$1 , 总立竹量 )#3( 万支, 居浙江省前三位; 毛竹笋用 林和毛竹笋竹两用林面积 ’. $ 万 /0 , 笋产量 ) 万 2, 产值 )$’’ 余万元; 食用笋以白哺鸡竹笋为主, 占 +’1 以上, 笋 产量 !. , 万 2 , 产值 ,)’’ 万元。 全市共有竹材、 竹笋加工企业 !$( 家, 产值 $. )3 亿 元; 有笋类市场 ! 个, 材类市场 $ 个, 销售额 !. )( 亿元; 有 竹子专业协会 ! 个, 竹笋专业合作社 3 个; 全市竹林面积 在 ’. ’(+ 万 /0 以上的镇乡 !3 个, 已建成 ((. (+/0 以上 毛竹示范基地 $ 个, 主产区竹农 ). # 万余人, 竹林收入已 成为诸暨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广德县竹产业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

进入 2 1世纪 ,人 类 越来 越 重视 对 生存 环境 的保 护 . 国 家 禁 止和 限量 伐 木 , 为竹 林 的培 育和 利 用创 造 了空 间 。 竹子
以其 一次 造林 成 功 , 可年 年砍 伐 利用 的优势 , 为 代替 木材 成
13 竹产 品 的精深 加 工取 得重 大进 展 .
特 别 是欧 美等 发达 国家缺 乏竹 类 资源 , 竹 产 品需 求强 烈 , 对
我 国竹业发 展面 临 干载难逢 的机 遇 。 3 竹产业 发展 面 临的主 要 问题 和 发展瓶 颈 目前 , 德县 竹 业发 展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是 : 林 经营 管 广 竹 理 粗放 , 产竹 林 面 积较 大 , 产及 效 益 较 低 ; 子深 加 工 低 单 竹
和 潜 力 的产业 。同时 , 产业 的 发展 , 竹 也大 大提 高 了农 民 的 收 入 。 县农 民 人 均 竹产 业 收 入去 年 达 7 05元 , 全 6. 占农 民 人 均 收 入 的 2%。 0
2 竹产 业发展 的机 遇
19 9 6年 , 中报 “ 围 竹子 之 乡” 。 县 竹 林 面 积 为 35 中 时 该 . 力 .公 顷 ,9 9年跃 至 4万公 顷 。2 0 19 0 2年 以来 , 年新 增 竹林 每 13 0 m 上 。 2 0 0 h 以 到 0 5年 , 县 竹 林 面 积 已 达 48万公 顷 . 全 . 实现 产值 85亿元 。 上年增 长 2 %。 . 比 5
总 体滞 后 , 含 量不高 , 业 自主创 新 能力弱 。 外 , 科技 企 此 竹业
的专 门人 才 少 , 一些 科技 成果 难 以转 化 为生 产 力 , 术 服 务 技
安徽金寨县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作者简介:张远海ꎬ高级工程师ꎬ毛竹产业联盟县级专家ꎬ多年从事毛竹培育及毛竹产业发展工作ꎮE-mail:zhangyuanhai@126 comꎮ安徽金寨县毛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张远海(安徽省金寨县林业局237321)摘㊀要:金寨县是安徽省的林业大县ꎬ资源禀赋得天独厚ꎬ竹林面积近2万hm2ꎬ其中毛竹林面积占竹林面积的67%ꎮ近年来ꎬ金寨县立足资源禀赋ꎬ大力发展竹产业ꎬ不断延伸竹产业链条ꎬ取得了一定成效ꎮ然而ꎬ目前金寨县仍存在许多制约着竹产业发展的障碍ꎬ文中分析了金寨毛竹产业现状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优势ꎬ对毛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ꎮ关键词:毛竹ꎬ产业发展ꎻ安徽金寨DOI:10.12168/sjzttx.2021.05.012PresentSituationandSuggestionsforMosoBambooIndustryDevelopmentinJinzhaiCountyꎬAnhuiProvinceZhangYuanhai(JinzhaiForestryBureauꎬJinzhai237321ꎬAnhuiꎬChina)Abstract:JinzhaicountyisanimportantforestrycountyinAnhuiprovinceꎬwithuniqueresourceendowment.Thebambooforestisnearly20000hainareaꎬofwhichmosobambooforestareaaccountsfor67%.InrecentyearsꎬJinzhaicountyreliesontheresourceendowmenttovigorouslydevelopthebambooindustryandcontinuouslyextendthebambooindustrychainꎬwhichhaveachievedcertainresults.HoweverꎬtherearestillmanyobstaclesrestrictingthebambooindustrydevelopmentinJinzhaicounty.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ꎬexistingproblemsanddevelopmentadvantagesofJinzhaimosobambooindustryꎬ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itsfurtherdevelopment.Keywords:mosobambooꎬindustrydevelopmentꎬJinzhaicountyꎬAnhuiprovince㊀㊀金寨县地处皖西大别山腹地ꎬ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ꎬ全县总面积3814km2ꎬ林业用地面积29 87万hm2ꎬ有林地面积29 53万hm2ꎬ森林覆盖率达75 52%ꎮ金寨县是安徽省的林业大县ꎬ资源禀赋得天独厚ꎬ竹林面积近2万hm2ꎬ其中毛竹林面积占竹林面积的67%ꎮ近年来ꎬ金寨县立足资源禀赋ꎬ大力发展竹产业ꎬ积极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ꎬ加强毛竹科技示范园建设ꎬ加大现有竹林的经营管理力度ꎬ并对竹产品进行深加工ꎬ不断延伸产业链条ꎬ取得了一定成效ꎮ毛竹主要分布于金寨县的响洪甸和梅山2大水库周围ꎬ当地建有29家毛竹制品加工厂ꎬ通过毛竹销售ꎬ将资源变为经济ꎬ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ꎬ为当地脱贫致富㊁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ꎮ然而ꎬ随着毛竹市场行情下滑ꎬ劳力成本上升ꎬ加上交通不便ꎬ砍伐毛竹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ꎬ偏僻之地竹林无人采伐ꎬ存在失管现象ꎬ导致竹林退化ꎬ制约了竹产业的发展ꎮ本文分析了金寨毛竹产业现状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优势ꎬ并对毛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ꎮ471㊀金寨毛竹产业现状1 1㊀毛竹资源状况金寨县毛竹主要靠卖原材料ꎮ2012年以前ꎬ当时毛竹市场行情好ꎬ价格高ꎬ竹材价格近900元/tꎮ金寨县政府十分重视毛竹基地建设ꎬ2012 2015年是毛竹造林的高峰期ꎮ金寨县政府于2012年出台了 331 工程ꎬ即毛竹㊁油茶㊁山核桃分别计划造林 3万亩㊁3万亩㊁1万亩 ꎬ当年完成毛竹新造林1734 33hm2ꎬ并在张冲乡黄畈村建立了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ꎬ示范园规划总面积173 33hm2ꎬ其中核心区面积106 67hm2ꎮ2013 2015年共计完成毛竹新造林533 20hm2ꎬ并分别在油坊店乡㊁青山镇建立2个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ꎮ通过几年的毛竹造林和培育ꎬ至2018年金寨县成片竹林面积达1 87万hm2ꎬ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6 3%ꎬ其中毛竹林面积1 67万hm2ꎬ淡竹(当地称 元竹 )0 20万hm2ꎻ拥有万亩以上竹林乡镇8个ꎬ成为安徽省 十个竹子重点县 之一ꎮ2020年金寨县生产销售毛竹450万根ꎬ综合产值2亿元以上ꎮ1 2㊀毛竹产业现状金寨县在竹材加工利用方面历史久远ꎬ当地有利用毛竹㊁淡竹㊁水竹等原料ꎬ编织箩㊁簟㊁椅㊁篮㊁笔筒㊁屏风等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的传统[1]ꎮ20世纪80年代ꎬ金寨县开始生产竹胶板ꎬ后因技术㊁管理及市场等因素而停滞ꎮ近年来ꎬ金寨县大力发展竹产业促进乡村振兴ꎬ2021年毛竹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0家ꎬ主要生产普通建筑模板㊁竹拉丝㊁竹地板㊁竹宫灯系列工艺品㊁竹刀板㊁竹笆㊁羊床等ꎮ竹工艺品主要销往欧美地区ꎬ竹香芯主要销往印度ꎬ其他产品均在国内销售ꎮ目前ꎬ金寨县的竹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㊁加工量小㊁劳动密集㊁竹材利用率低㊁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ꎮ2021年金寨县招商引入中集集团ꎬ注册成立了 金寨中集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金寨中集 )ꎬ设计月产集装箱板材5000m3ꎬ消耗竹材6000tꎬ预期年产值1亿元左右ꎮ2㊀毛竹产业存在问题2 1㊀毛竹林存在失管现象毛竹林失管有多方面的原因ꎮ林中基础设施缺乏ꎬ毛竹林距水泥路较远ꎬ砍伐成本高ꎻ年轻人外出打工ꎬ年龄大的老人上山砍不动㊁毛竹下不了山ꎬ竹农生产积极性低ꎻ受产品同质化的制约ꎬ市场需求的变化ꎬ竹产品市场萎缩ꎬ竹材价格下降ꎮ金寨县毛竹价格已由2014年前的600~800元/tꎬ下降到现在的460~500元/tꎬ亦即每根毛竹的价格已由原来的近20元/根下降到现在的10元/根左右ꎬ而目前采运1根毛竹人工费用需5~8元[2]ꎮ2 2㊀竹林经营水平下降受毛竹市场价格下滑的影响ꎬ竹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不高ꎬ很多交通不便和作业设施不完善的地方ꎬ因生产成本增大导致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移ꎬ从事竹业的劳动力大幅减少ꎮ竹园管理水平低下ꎬ使得竹材采伐量严重不足ꎬ有的竹林密度超过400株/667m2ꎬ因灾倒伏的毛竹无人清理ꎬ致使竹龄结构不合理ꎬ竹株大小不均匀ꎬ影响了竹林质量ꎮ2 3㊀毛竹产业链不完整一方面竹材加工品种单一ꎬ没有形成相互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ꎬ下脚料㊁竹梢等没能很好利用ꎬ竹材利用率不高ꎬ综合成本较高ꎬ企业经营竞争力不强ꎬ难以长久发展壮大ꎻ另一方面ꎬ竹林休闲旅游㊁林下经济刚刚起步ꎬ竹笋加工利用缺乏规模企业ꎬ竹林林地利用落后太多ꎬ竹林未发挥应有的产出水平ꎮ2 4㊀人力资源不够ꎬ缺乏产业工人金寨县近年来ꎬ随外来纺织等行业的不断涌入开发区ꎬ用工大量增加ꎬ当地民工和其他地区一样ꎬ习惯性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ꎬ导致本地工厂严重缺乏工人ꎮ金寨县的毛竹资源主要分布区在响洪甸库区ꎬ57这里还是茶叶的主产区ꎬ在茶叶采摘㊁加工季节ꎬ当地农民都去采茶㊁加工茶ꎬ致使茶叶季节毛竹半成品加工厂无人上班ꎮ2 5㊀毛竹产地就近建半成品加工厂难一是缺少土地ꎬ山区没有大面积的平坦土地ꎬ多为山地ꎬ而且大部分为公益林ꎬ难以找到建设毛竹半成品加工的场地ꎮ二是缺少为大企业提供半成品的配套企业ꎬ如 金寨中集 ꎬ需要20多家分布在竹产地乡镇的初制加工厂为之配套ꎬ但竹材初加工厂用地指标受到限制ꎬ需通过集体土地入市获得ꎬ土地成本在20万元/667m2ꎬ享受不到招商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ꎬ金寨县产业园区的土地价格仅为7万元/667m2ꎮ三是缺资金和人才ꎬ没有竹材加工经验和技术的人ꎬ不敢涉足毛竹产业ꎬ而且半成品加工厂一次性机械投入需在50万元以上ꎬ如果没有政策资金支持ꎬ一般有技术的人ꎬ也不敢投入到竹材加工行业ꎻ加之用电㊁用房㊁用工的影响ꎬ半成品加工厂作为连接龙头企业和竹农的中间环节ꎬ成了 中梗阻 ꎮ3㊀金寨发展毛竹产业的优势3 1㊀交通区位优势ꎮ金寨县区位优势明显ꎬ合武高速公路㊁沪汉蓉快速铁路贯穿全境ꎬ宁西铁路㊁312国道擦县而过ꎬ东融合肥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带ꎬ南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ꎬ西靠武汉城市圈ꎬ北临淮河以北中原大地ꎬ直通 一带一路 ꎮ沿江高铁㊁宣商高速已经纳入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工建设ꎬ飞机场建设也纳入了预期发展规划ꎮ3 2㊀国家政策及老区支持优势金寨县享有长三角一体化㊁中部崛起㊁皖江城市带㊁合肥经济圈㊁加快皖北发展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等系列政策支持ꎮ2012年6月1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亲临金寨视察ꎬ为金寨量身定做了 5+1 帮扶项目ꎬ并确定全国人大机关对口帮扶ꎬ安徽省委㊁省政府作出 抓金寨促全省 脱贫攻坚战略部署[3]ꎮ3 3㊀发展毛竹产业已成为全县的共视金寨县委㊁县政府高度重视毛竹产业ꎬ县人大牵头推进毛竹产业发展ꎬ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ꎬ建立校县合作机制ꎬ成立了毛竹产业联盟ꎬ出台了«关于加快毛竹产业发展的意见»ꎬ林业局编制了«金寨县毛竹产业发展规划»ꎮ2020年县政府印发了«2020年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案的通知»ꎬ将毛竹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内容之一ꎻ县林业局印发了«金寨县2020年毛竹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的通知»ꎬ明确奖补政策和标准ꎻ县财政安排资金375万元ꎬ其中120万元用于80hm2新建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的奖励补助ꎬ255万元用于企业毛竹半成品加工补助ꎬ补助标准为25元/tꎮ2021年县财政安排资金400万元ꎬ用于竹林机耕路建设和竹材加工补助ꎮ从2022年起ꎬ县财政每年将安排资金1100万元ꎬ用于支持毛竹产业发展[4]ꎮ4㊀发展毛竹产业的建议4 1㊀培育优质毛竹资源基地金寨县毛竹面积中等ꎬ但是竹林结构不合理ꎬ竹龄老化ꎬ密度过大ꎬ弱细竹较多ꎬ出材率低ꎬ不利于加工ꎬ因此单株竹价格低ꎬ单位面积产值低[5]ꎮ应加强现有竹林的经营管理ꎬ按照去小留大㊁去劣留强㊁间密留疏的原则ꎬ适当间伐一些细劣竹株ꎬ使竹林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ꎬ以培育大径竹ꎮ4 2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竹林基础设施滞后ꎬ尤其是毛林区机耕路建设落后ꎬ影响到竹林资源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ꎬ也同时影响二产和三产的发展ꎮ降低竹材运输成本ꎬ提高竹农生产经营积极性ꎬ加快竹林道路建设ꎬ是落实竹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ꎮ加快落实竹林 百亩㊁双百米作业道 (机耕路)建设ꎬ把竹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实施ꎮ4 3㊀积极扶持半成品加工ꎬ形成产业链金寨县当地竹产业多数是生产拉丝的企业ꎬ缺乏如径向帘等半成品的加工配套ꎬ供应链不完67整ꎮ 金寨中集 计划通过建设一家配套的烘干径向帘加工企业ꎬ以此带动相关半成品加工厂的发展ꎬ通过制定径向帘半成品的规格标准ꎬ明确所需径向帘数量ꎬ商定合理价格ꎬ为金寨现有的毛竹半成品加工企业寻求合作机会ꎬ形成径向帘半成品加工供应链ꎮ4 4㊀拓宽竹产业发展思路金寨县竹林大多位于响洪甸㊁梅水两大水库周围ꎬ湖水的蓝色与竹林的绿色有机融合ꎬ形成天然景观ꎬ充分利用竹林生态资源ꎬ发展生态观光㊁休闲旅游㊁养生保健㊁文化娱乐等产业ꎬ极具潜力ꎮ4 5㊀组建专业毛竹采伐队组建毛竹采伐专业服务队ꎬ解决各家各户竹林采伐难的问题ꎻ帮助解决采伐队砍伐工具㊁人员工伤保险等问题ꎬ建立收购最低保护价机制ꎮ做到科学砍竹ꎬ合理调整竹林结构ꎬ让更多的毛竹下山ꎮ4 6㊀发展毛竹林下经济一是搞好竹笋开发利用ꎬ充分利用金寨名片中国长寿之乡 第四届全国文明县城 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等荣誉称号的优势ꎬ引进竹笋生产加工企业ꎬ推出天然㊁环保竹笋系列产品ꎬ将竹笋打造为金寨县的一个生态品牌ꎮ二是大力发展竹林下种植㊁养殖ꎬ如林下种植黄精㊁竹荪㊁七叶一枝花等ꎬ深入开发竹林下副产品ꎮ4 7㊀扶贫车间建设和社会建厂相结合ꎬ保障金寨中集生产㊀㊀金寨中集 在金寨县投资加工竹材地板ꎬ对当地毛竹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ꎬ将使金寨及周边的大量毛竹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ꎮ目前ꎬ 金寨中集 生产集装箱地板所需的径向帘半成品ꎬ生产厂家较少ꎬ半成品缺口很大ꎬ应合理布点ꎬ建设扶贫车间和社会建厂相结合ꎬ扩大径向帘半成品生产规模ꎬ以满足 金寨中集 的需求ꎬ并为其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条件ꎮ4 8㊀加大对竹产业的支持力度应加大竹材运输设备研发的力度ꎬ将毛竹加工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ꎬ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上ꎬ对毛竹加工的用地㊁产业奖补㊁采伐专业队等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ꎮ参考文献[1]㊀王成庆.对金寨县竹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ꎬ2013(16):327-328.[2]刘永刚.当前竹业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EB/OL].(2018-08-08)[2021-08-13].http://www.lasrd.gov.cn/include/content.php?id=20146.[3]李冬晨.金寨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民商ꎬ2019(3):284-285.[4]王恒义.安徽省金寨县毛竹产业振兴的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ꎬ2019ꎬ33(3):43-45.[5]王景玉.金寨县毛竹林生产经营现状及改造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ꎬ2012ꎬ18(11):158-159.77。
青阳县竹产业发展方案

青阳县竹产业发展方案背景青阳县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是中国著名的竹乡之一。
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青阳县拥有广阔的竹林资源。
竹子是一种多功能的植物,可以用来制造家居用品、工艺品以及食品和药品等等。
竹产业发展已成为青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现阶段其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目标制定这份竹产业发展方案的目的是帮助青阳县发掘竹产业的潜力,解决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促进青阳县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通过提高竹产品的附加值,促进青阳县知名度的提高,制定竹产业品牌化战略,进一步扩大竹产品消费市场。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竹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加强竹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竹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扶持新型竹业经营主体。
竹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提升竹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知名度,并进一步拓展竹产品销售市场。
具体措施:•制定竹产业品牌战略,提高品牌知名度。
•支持和培育符合标准的竹产业企业和产品,鼓励企业通过国际标准认证。
•吣助专业市场竹产业公用服务平台建设,为更好地开拓市场搭建平台。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促进竹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
在提高竹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措施:•支持竹产业技术创新,扶持骨干企业成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内部技术攻关。
•构建检测、审定、评估、认证体系,提高竹产品生产和鉴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建设煤改气生产线和竹木废料综合利用项目,推广新型多联产竹土壤方法,减少碳排放量。
促进竹产业多元化发展推动竹产业在生产工艺、产品设计、加工领域和附加值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加大科创、技改力度。
具体措施:•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新型发展龙头企业。
•金木竹计划,大力推广竹制家俱、医药保健品、杂粮特色饮食、护肤用品、发电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支持环保型集成竹制建筑的生产,开发竹制建材概念房舍。
提高竹产业人才队伍能力加强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高科技竹产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毛竹林发展前景及其丰产栽培综合措施

根、 竹蔸 、 竹枝 等具有极 高的工艺加 工价值 。毛竹 的笋是 自 古 以来 人们非 常喜爱 的食 品 , 是 大 自然给予 人类 的馈赠 , 它 不仅味美可 口, 具有特殊 的风味 , 而且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 富 含蛋 白质 、 糖类 、 纤 维素 以及磷 、 铁、 钙等微量 元索和多种维 生素 , 经常食用能起 防治高血脂症 、 高血压 、 冠 心病 、 肥胖病 、 糖 尿病 、 肠癌及 痔疮等疾病 , 是理 想的绿色保健食 品 。竹 笋 既可作蔬菜鲜食 , 又可 制成 笋干 、 笋丝 、 酸笋、 腌笋 、 笋脯 和各 式罐头。毛竹 四季常青 , 枝 叶茂 盛 , 姿态优美 , 地下 鞭根 系发
打好基础 , 从 而获得丰产 、 稳产。 坡度在 1 5 。 以下的造林 地宜实行 全面整地 , 坡度在 1 5 。 以 上的造林 地可实施 带状整地或块 状整地 。垦 前先清除林地
种。作为重要 的非木质 资源 , 毛竹用途广泛 , 经济价值高 , 生
态效益佳 , 在 各领域都有着广泛 的应用 。随着竹材 工业 化利 用水平 的不断提 高 , 加工规模 不断扩大 , 以竹林 生产 和竹材 加工 为主的竹 产业得到 快速发展 , 发展潜 力 巨大 , 市场前 景
身, 是 实现林业 可持 续发展 , 实现 山 区农村脱 贫致 富的的有 效途径之 一 , 一直受到种植户的喜爱 , 被称 为“ 农 民的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银 行” 。简述 了毛竹林 的发展前景 , 并提 出- t+ t -  ̄丰产栽培综合措施 , 以期 为种植 户提供 有参考借鉴 。
关键 词 : 毛 竹; 发展 前 景 ; 栽培 措 施
林 资源质 量和单位 面积产量 的 当务 之急 。笔 者结合多 年的
发展竹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浅析诸佛庵镇毛竹产业发展模式及思考

方式进行运作 , 为竹产业发 展提 供产前 信息服务 、 产 中技术服 务 、 产后销售服务等 , 并 建立毛竹 产业发 展基金 , 县乡财政增加对竹产 业发展资金的投入 , 重 点支持 竹农培育高 产笋竹林 、 资助农户参加 " 1 5 -  ̄ 1 1 , 保险 , 扶 持竹产业龙头企业 和竹产业 研究开发 。全镇 竹农协 会5 家, 拥有成员 1 7 6户, 带动发展 4 6 0户 , 年产值 7 8 0万。组建扶 基本情况 贫互助协会 7 家, 共拥有互助资金 5 8 3万元 , 参与农户 1 3 9 8户。省 成立 于 2 01 0年 诸佛庵镇位于霍 山县西北部 , 距县城 l 8 公里 , 北纬 3 1 。 2 5 , 东 财政厅扶持的诸 佛庵 镇毛竹 产业 扶贫互 助协 会 , 经1 1 6 。 1 0 。 是全 国重点镇 、 全省 中心建制 镇和 省级综合 改革试 点 l 1 月, 协会覆盖桃源河 、 小堰 口、 西石 门三个毛竹 资源较 为丰富 的 协 会成 员共 涉及 三 村 的八 十 四个 村 民组 。共 参会 会员 镇 。共辖 1 2 个 行政 村 、 1 个 社区 , 总 面积 1 7 9平方 公里 , 人 口3 . 5 连片村 , 9 7 户, 共 分为毛竹加工 户、 在册 贫困户 、 一 般种 养发 展带动 户三 万 。诸佛庵镇 自 然资源 丰富 , 交通便利 , 经 济较 为发 达 , 是霍 山西 4 北部 的经济商 贸中心. , 全 镇 山场 总面 积 2 0 . 5 5 万 亩, 森林覆 盖率 个类型 , 毛竹加工户 1 1 1 户, 在册贫 困 户 1 4 2户 , 一般 种养带 动 户 4 4户 , 共组建 9 o 个联 保小组 , 参加协 会会 员 占三村 总户数 2 3 4 8 7 6 %, 耕地 1 6 5 6 5亩。境 内最高 山峰嵩 山寨海拔 1 0 7 1 米, 是一个集 2 山 区、 库区 、 老区为一体的资源 大镇 、 经济 重镇 、 工业 强镇 , 诸 佛庵 户的 2 1 % 。资金规模 3 3 5 万元 , 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入 1 3 6 万元, 5 0万元 , 截止 2 01 3年 3 月底两年 多 以来 镇素有竹海桑 园水 电乡 之称。全镇经 济以林 为主 , 林 业用地 占总 龙华竹业有限公司投入 1 面积 的 7 0 %。竹类 资源尤其 丰富 , 竹类 品种多达 6属 2 0余种 , 现 我们共扶持农户 9 0 0 人次 , 共 借出资金 1 4 5 7 . 7 万元 。资金 的到期 有竹林面积 1 5 . 2 万亩 , 占林业 用地面 积的 8 1 . 8 %, 总立 竹量 2 7 3 0 回收率 9 9 . 6 %. 取得成绩显著 , 扶贫效果明显 , 所有借款 户均满意 。 四、 存 在主要问题 万株 , 年 出笋 6 5 0 万株, 年采 伐竹材 2 2 0 万根 。当地 毛竹节 长 、 质 韧、 壁厚 、 纤维长而紧密 、 整株尖 削度小 、 径 级 大, 品质优 良。是江 ( 1 ) 竹 产品深加工程 度低 , 产 品附加值 不高 , 竹农 收入增长不 明显。 目前全镇 内尚无上档 次 的竹 产品开发 。竹纤维 开发 、 天然 北毛竹第一大镇 , 中国竹子之乡。 竹汁饮料的开发 、 竹荪 茵的开发基 本空 白。竹纤 维将竹 子制成竹 二、 主要成效 近年来 , 全镇竹加工 业蓬勃 发展 , 1 6 0余家小 企业 迅速 壮大 , 浆粕 , 经过 ^ 工催化将 纤维 素含量 3 5 %的竹浆纤维提 纯到 9 3 % 以 就成了可制作服装鞋帽等的原材料 , 竹子 效益将增 长 7 0 %, 天 以工业集 中区为代表 , 通过 内引外联 、 招 商引 资等 形式 , 现拥 有企 上 , 业3 8 家, 其 中规 上企业 1 4家 , 涌现 了市级农 业龙 头企业 1 家、 省 然竹汁饮料的开发市场前景 十分广 阔, 经济效益非 常可观 。天然 从竹竿 中可提取 出相当数量 的竹汁 , 据报 道 , 级林业重点 龙头企业 1 家, 安置 劳动力 2 5 O O余名 , 年 消耗毛 竹材 竹汁分泌十分旺盛 , 1 株竹 液 可采 汁 9 公 斤采 汁后 对竹 材 加无 影响 的。 和加工业产值 2 0 1 2 年分别达到 2 2 O O万株 、 1 2 亿元 , 主要生 产竹地 伐竹前采汁 , 真菌皇 后” 的美称 , 是 一种珍 稀食用 菌 , 其营养 价 值 板、 竹木复合地 板 、 竹车 厢板 、 竹 建筑 模 板 、 竹方 格笼 、 寿 司卷 、 餐 竹荪菌素有“ 干品中含蛋 白质维生 素以及 多糖性保 健生理碱性食 品, 能调 帘、 竹筷等 5 大系列 2 0多个 品种 , 产品出 口 日 本、 西欧等 国 内外市 很高 , 场 。2 0 1 2 年全镇实现生产总产 值 l 7 . 4亿元 , 增长 1 5 %, 其 中工业 整 中老年人血酸碱度和血压。竹材加工剩余 物的利用不足 。竹 材 竹竿尖 、 竹梢 、 竹 叶、 竹节 、 竹黄 片、 竹刨 产值 1 4 . 2 亿元 ; 财政 收入 1 0 0 万元, 2 增长 2 1 %; 农 民人均纯 收入 砍伐和加工剩余物有竹兜 、 2 ) 竹丝竹筷 深加工工 厂主要在浙 江沿海地 9 7 4 3 元, 增长 1 5 % 。初步形成以桃源竹海 为主题或背景题 材的生 花等都有相当价值 。( 本地竹加工仅仅停在初加工 阶段 , 没有话 语权 , 同时赊 销现 象 态旅游业 , 已形成年产值近 8 5 0 万元的营收 , 通过竹产业 拉动竹经 区 , 市场只要有风吹草动 , 就会 起 当地竹 价大起大 落 , 存 在具 大 济, 扩大和提高 了诸佛庵在省 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有力促进 了 普遍 , 市场风险 。( 3 ) 毛竹生产技术落后 , 科技兴 林刚 刚起步 , 主要依 赖 农村社 会稳 定和经 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 自然生长 , 生产资源浪费严重。 三、 主要措施 五、 对策及建议 ( 1 ) 落实基地 建设 。诸佛 庵镇 狠抓基地 建设 , 加 大对 现有竹 ( 1 ) 建立有效的组织领导。成立竹产业 开发领导委员会 。成 林 的改造 。 改变 以往对竹林 只取不予或重取轻予 的状况 , 坚持科学 林业局 、 镇 政府相关 人员组成 , 制 定毛竹 现代科技 开 的改造方式 , 针对不 同的毛竹林 。 不同的立地条件 , 分别采取 砍杂、 员 由县政府 、 承担项 目实 施的领 导组织 工作 。( 2 ) 建 立竹 林高 效 施肥 、 垦复等不 同的改造方 式提产 增效 ; 合理 经营 , 对竹林进 行科 发总体规划 , 通过各层 次 学鉴定 , 实行毛竹号字管理 , 做到有序采挖 、 护笋育竹 、 注重母竹 留 培育示范基地 。全面实施竹林 分类经 营和定 向培 育 , 开展技术示范与推 广 , 围绕三 区全面提升科 技兴林 水平 。 养, 逐步调整竹林结构 。同时 , 该 镇多方筹 资 , 一方 面积极 向上争 的建设 , 冬笋型 笋用林示范 区早春 笋型 取各 种项 目, 利用项 目 资金搞好竹林开发 , 逐步建立起一定规模高 核心 区以冬鞭 笋型笋用林示范 区 、 竹林培育新技术研发区为主要 目标 , 辐射 区以高效 标准 、 高效益 的竹林基地 ; 另一方面鼓励笋竹加工企业与山主联合 笋用林示范 区、 一般笋材两 用林培 育基 地和 高效材用林 培 开发, 企业投资 、 合 同收购 , 建立企 业原材料 。 目前 , 该镇 1 0 0 亩 以 笋材两用林培育基地 、 标, 发动以三笋一竹为代表的新型竹园开发模式 , 上 的毛竹大户有 4 5 户, 5 o亩以上 的毛竹大 户达 3 2 0户 , 广大竹农 育基地为 主要 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竹产业发展规划第一节安徽竹类资源概况一、安徽竹类资源现状安徽省现有竹林面积34.00万公顷~毛竹(刚竹)林面积为27.7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1.57%~小径竹6.27万公顷~占18.43%,其中~公益林面积8.8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6.15%~商品林面积25.1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3.85%。
目前~安徽省17个市均有竹资源分布~而以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和六安五个市最为集中~现有竹林面积32.66万公顷~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96.06%,全省毛竹面积1万公顷以上的县(市、区)有广德县、宁国县、霍山县、黄山区、休宁县、泾县、宣州区、歙县和金寨县9个县(市、区)。
竹林资源按经营目的分~现有材用竹林17.06万公顷~笋用竹林1.95万公顷~笋材两用林5.39万公顷~其它用途林9.60万公顷。
按经营水平分~一类竹林8.80万公顷~二类竹林即一般经营的17.53万公顷~三类竹林即粗放经营的7.67万公顷。
从利用上看~全省每年采伐利用竹材约9000万根~小径竹约20万吨~竹笋25万吨~笋干10万吨~全省竹产业年产值80亿元。
全省竹林经营由过去的零星分散走向基地经营~除淮北平原竹林资源主要为小径竹外~其他地区则以毛竹为主。
各类竹林分布现状和面积分别详见附表4安徽省竹产业发展规划各种林种面积统计表、附图1安徽省竹林资源分布示意图和表1-1安徽省竹林资源分布现状表。
二、安徽竹区分布情况(1)世界及我国竹区分布情况由于大洋的分割~全球的竹类植物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大分布区~即:亚洲和大西洋竹区、美洲竹区、非洲竹区。
长期的隔离生长和立地条件的不同~使各大竹区繁衍着自己所特有的乡土竹种~全世界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竹种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无论是竹子的种类、面积、蓄积量还是竹材、竹笋的产量都雄居世界首位~已知竹子种类39属500余种~竹林面积约800万公顷。
竹林资源集中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湖南、江西、浙江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70%。
《中国植被》将我国竹林划分为五大竹区~即:北方散生竹区、江南混合竹区、西南高山竹区、南方丛生竹区、琼滇攀援竹区。
江南混合竹区是我国人工竹林面积最大、竹材产量最高的地区~而尤以毛竹为甚~是我国毛竹分布的中心地区~竹业生产较为发达。
我国竹林资源分布状况详见图1-1中国竹林分布图。
(2)安徽省竹区分布情况安徽省位于我国北方散生竹区~与江南混合竹区接壤。
在安徽省内竹林分布范围内~根据立地条件和竹林的生长状况大致可分四个区域~即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沿江丘陵平原和淮北平原。
若以毛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安徽省竹林资源进行地域区划~可区划为自然分布区和引种栽培区2个一级区~其中:自然分布区又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零星分布区3个二级区。
具体如下:适宜区:本区地跨大别山、皖南山区以及沿江西部丘陵平原区~西起金寨县向东南斜切~经霍山县、舒城县的五显、枞阳县城以西过江~沿贵池区、青阳县、泾县至广德县一线以南的全部地区~包括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黟县、休宁、祁门、歙县、绩溪、旌德、宁国、广德、石台、东至、宜秀区、大观区、迎江区、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和岳西等22个完整县(市、区)~金寨、霍山、青阳、泾县、贵池区的大部分乡(镇)~舒城、桐城、枞阳、宣州区的极少分部乡(镇)。
全区总面积491.55万公顷~林地面积270.95万公顷~竹林面积26.79万公顷。
较适宜区:本区包括大别山外围低山丘陵区和长江以南东部地区~主要有铜陵、狮子山区、南陵、繁昌、芜湖、鸠江区、三山区、弋江区、镜湖区、宣州区、郎溪、当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等县(区)~金寨、霍山、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庐江、桐城、枞阳、泾县、青阳、贵池区等县(市、区)的部分乡(镇)。
全区总面积196.80万公顷~林地面积63.04万公顷~竹林面积5.62万公顷。
零星分布区:本区包括江淮丘陵分水岭以南地区~主要有南谯区、全椒、含山、和县、居巢区、肥东、肥西、包河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等县(区)以及霍邱、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庐江、无为的一部分乡(镇)。
全区总面积146.77万公顷~林地面积26.95万公顷~竹林面积1.19万公顷。
引种栽培区:本区包括江淮丘陵分水岭以北地区~主要有蚌埠、宿州、阜阳、淮北、亳州和淮南六市的全部和明光、定远、寿县等县的全部以及南谯区、来安、肥东、长丰、霍邱等县(区)的部分乡(镇)。
全区总面积546.53万公顷~林地面积78.46万公顷~竹林面积0.15万公顷。
安徽竹林资源分区状况详见图1-2安徽竹林区区划略图。
安徽省主要栽培利用的经济竹种有:毛竹、淡竹、雷竹、黄古竹、天目早竹、刚竹、红壳竹、桂竹、水竹、元竹、石竹等。
详见表1-2安徽省主要栽培利用竹类植物名录。
第二节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产品开发利用现状安徽省虽然竹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低~尚处于工业化规模利用的初级阶段。
近年来~竹资源培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工竹林面积有了较大增加~竹加工利用有了较大发展~竹产业总产值由2008的40多亿元增至现在的80多亿元~竹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
(1)竹材:安徽省对竹材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群众~生产、日常生活均离不开竹材~现在城市园林、室内装饰、手工艺品等方面均有竹材资源利用~但未形成较大规模利用~除个别县(市、区)外~大部分县(市、区)尚未产生规模效益~处于不加工或粗加工利用阶段。
当前加工利用量较多的是竹胶板、竹家具和竹工艺品~全省年采伐利用竹材约9000万根。
(2)竹笋:安徽省竹笋品种多~产量大~分布广~一年中大半年有竹笋产出~且有不少特有的优质笋~但未形成规模开发~鲜笋投放市场出售率约为60%。
对竹林的采笋多是群众自发采集~土法加工~产量低~质量不高~未形成品牌产品。
最近几年来~安徽省主要竹资源县(市、区)在竹笋产品开发和加工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相继开发了新型的水煮笋、笋丝、保鲜竹笋、调味笋、优质发酵笋干等~并开拓出了相对稳定的销售市场~现年产竹笋25万吨、笋干10万吨。
(3)竹制品:安徽省竹制品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主要竹制品有竹家具、竹日用品、竹胶板、竹工艺品、竹地板、竹模板、竹丝、竹炭、竹塑复合材料等九大类型近2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4)竹文化、生态旅游:中华民族有爱竹、赏竹的传统习俗。
安徽省大型竹文化专题研讨尚未启动~以竹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处于探索阶段~竹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全省除已建成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开发有一部分竹旅游资源外~专门依托竹资源的生态旅游开发尚不成气候~更谈不上规模,全省尚未建有专门研究竹文化、竹产品以及竹科技创新的科研机构和组织~目前全省竹文化、竹生态旅游的市场开发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处于落后状态。
二、加工企业现状安徽省现有竹产业加工企业约957家左右~其中:年产值100万元的竹加工企业约700个~年产值500万元的竹加工企业约160个~年产值1000万元的竹加工企业数约76个。
全省竹加工企业遍布全省~相对集中分布的有宣城、黄山和六安3个市~但大部分企业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规模效益不显著。
三、发展趋势安徽省竹产业发展趋势可概括为“巩固一产~加快二产~优化三产”。
第一产业方面~已逐渐从传统、单一的竹材生产经济模式提升为以生产无公害竹笋和优质竹材定向培育为主的、持续高效的现代生态经营模式,在第二产业方面~逐步摒弃原竹利用~大力发展竹材精深加工~加大对竹产品中新精产品的开发和加工工艺的提高~拓宽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从单纯的物理应用拓展到物理化学并举~产业附加值大大提高,第三产业方面~全省丰富的竹质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通过完善和开发竹林旅游资源与景点~优化内部结构~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将大大推动竹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全省竹产业不断升级。
第三节竹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一、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安徽省对竹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从2008年开始~我省已将竹林列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树种(油茶、杨树、竹林)之一,2010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皖政办,2010,66号文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为推动全省竹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发展竹产业成为政府着力推动的林业项目,安徽省为提升竹业发展~在广德县、宁国市、霍山县和黄山市黄山区4个“中国竹子之乡”已建设1.33多万公顷的竹科技示范园~综合效果很好,此外~安徽省财政每年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从2011年起~省财政将竹产业纳入林业专项资金~在政府性基金支出中给予倾斜扶持。
二、积累有一定的资源培育、竹材加工、科研推广等经验经过多年努力~安徽省竹区林农已具有较丰富的竹林培育经验与技术~已建成的丰产竹林示范点可以发挥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全省竹业发展已开发有不少热销产品种类~也培育有一批典型竹加工企业~竹产业初显规模。
在长期的生产加工和利用~全省各地已培养有一批拥有丰富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及企业管理人员。
在科研推广方面~全省也已展开诸多尝试活动~为竹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节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规模化优质资源缺乏,低产低效竹林比重大,比较效益低安徽省绝大部分竹资源集中分布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整体来讲交通不便~采运难度大、成本高~市场交易不活跃~信息交流欠发达。
全省竹林资源数量相对比较丰富~但开发利用价值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竹业生产相对滞后~竹林经营管理粗放~利用方面正处在自给自足和家庭作坊式的传统生产和利用向市场化、工厂化转型阶段~竹材综合利用率偏低。
据统计~全省现有近13.33多万公顷的老残低产低效竹林~占全省现有面积的40%。
与山核桃、香榧等其他名优经济林相比较~竹资源整体效益较低。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竹种优势发挥不充分全省竹产业主要以少数几个资源丰富的县(市、区)为中心~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他地区竹产业发展较慢或无相关产业。
全省竹资源培育开发方面~呈现毛竹的培育、经营和开发利用水平高~而品种丰富的中小径竹、丛生竹等较落后。
三、缺乏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偏少全省竹加工企业生产的加工产品类型较少~多为原竹利用~附加值低~产品档次低、初级产品多~具有明显优势的拳头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少~严重制约产业纵深发展。
全省竹加工产业目前仍是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格局~现有竹加工企业近2000家~无集团公司或企业联盟~龙头企业偏少~企业技术力量普遍较薄弱~设备陈旧~生产规模小~粗加工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较少。
四、市场认识不足,产业链条不成熟全省竹加工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对市场进行专门调查~导致企业盲目生产~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