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片段

1. 本案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面?请说明理由。

(1)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案例中没有直接呈现例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分别在长方形纸上表示出“几分之几除以几”,再根据图示来列出算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即分数的意义,除法运算的意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倒数的意义,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为什么要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计算”“怎样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计算”,从而将新旧知识练习起来,并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2)有效利用直观模型。本案例中先将“几分之几”赋予图示,再将“除以几”用图表示,接下来用算式表示折涂的过程,在操作活动中让数与形,形与式有机结合,学生在后面的尝试中有图可依,在直观模型的充分体验中经历“形象——抽象”的思维过程。

2. 结合新课程理念说一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

(1)在变化中合理表征,用数形结合策略表示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标。“数形结合”通过借助简单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而小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一般来说都需要借助直观图形,比如:植树问题,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段数与点个数之间的关系,得出棵树与间隔数之间关系,最后推导出植树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2)在形象中掌握算理,数学算式是数学问题的高度概括,是抽象化,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体现了简洁美,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符号化语言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只注重算法,重结果而轻过程,那么学生对计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小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计算教学时要重视研究“怎么算”,明白为什么这样算,培养数感。可以把算式变成图形,化抽象为形象,可以让学生在“画算式”感受数学的奇妙性和趣味性,体会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便捷性。

有序的填数

(一)创设情境,进入课题

教师提问:同学们每行每列都对得特别齐,你知道什么是行,什么列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明确行与列。即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表征,为将要学习的知识做铺垫,又明确这一课的主题。

(二)理解规则,试玩游戏

课件出示填数游戏规则,学生自主阅读,提出游戏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对学生有引导。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发现问题,合作探讨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填数,并以小组竞答的方式将学生的解答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以组间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与竞争意识。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推理的作用,突出学生对推理过程的体验和表述,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四)练习运用,巩固方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四行四列的填数游戏。

设计意图:将学生所习得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时的巩固和运用,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推理的含义,体验推理的过程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本案例中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

(1)本案例中借用“孙悟空棒打妖怪”的情境故事,让学生以情境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成为这个情境教学活动的主角,充分感受,学习数学。而教师在活动中始终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也就是引导者,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最终达成师生平等的良性循环关系。

2.结合新课程理念说一说创设情境要注意什么?

(1)有趣。基于数学知识的特点,数学有些严肃,但小学生天性活泼,要让学生在严肃的数学知识中感受到趣味性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唤起积极情感。创设有趣的情境无疑便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比如:有趣的人物形象,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等。

(2)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的教学中,许多学习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容易产生研究的关注点,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课标中也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而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将生活原型数学化的过程。(3)问题。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在设计这样的情境时要考虑其是否数学化,学生能否从中提出数学问题,或者能否利用情境解决问题,实现数学理解。

想一想,摆一摆(数位)

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

教师从变魔术的话题导入,借助3魔术道具(数位表与小圆片)向学生展示,一张小小的圆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一个小圆片却能摆出不同的数呢?

设计意图:由魔术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数学奥妙的欲望,教师操作演示,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示范,让学生初步感受位值思想。

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用2个小圆片摆数,3个小圆片摆数。分成四人一小组经历这个变魔术的过程。教师巡视教室,必要时给予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在小组交流中使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位置与摆出数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摆法,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三,归纳方法,发现规律

教师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将学生的探究结果呈现在黑板上,学生不足的地方教师给予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讨结果,培养学生数学表达的能力,体验有序摆图片的过程,积累更多活动经验,通过回顾摆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体验有序思维的重要性。

四,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教师让学生口头回答用4个,5个小圆片分别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用10个小圆片以及19个小圆片又分别能摆出哪些数,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

设计意图:从形象的操作活动到直接说出几个圆片能摆出哪些数,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10个圆片并不能摆出11个数以及19个圆片不能摆出两位数,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