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总复习ppt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 时器.
课堂练习:
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 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 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 时间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 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 课的时间
提问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注: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③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要有个参照标准; ④位置的变化: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 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
二、物体和质点
1、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
课课 课
8 45min 945min 10
上午前两
节课开始与 结束的时刻 及两节课与 t/h 课间休息的 时间间隔
10min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
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第二秒末 第一秒末 第三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一秒
第三秒
第二秒
比较,消去大部分误差,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实验表明,利用差分 GPS,定位精度可提高到5米。
全球定位系统属于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
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该 系统的空间部分使用 24 颗高度约 2.02 万千米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 21+3 颗卫星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 11 小时 58 分,分布在六个轨道面 上(每轨道面四颗),轨道倾角为 55 度。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 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 几何图形( DOP )。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全球导航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全套课件pptx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全套课件pptx

03
相互作用
重力
01
02
03
重力的定义
重力是地球吸引其表面或 附近物体的力,其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指向地球的中心。
重力加速度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加 速度约为9.8m/s²,其大 小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 略有不同。
弹力
弹力的定义
弹力是物体因发生弹性形 变而产生的力,其大小与 形变量成正比。
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质
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
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 同。
数学表达式
摩擦力的种类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 摩擦力三种。
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是描述物体间摩擦性质的物理量, 其大小与物体的材料、表面粗糙程度和接 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 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其效
果与这些力共同作用时相同。
力的分解
一个力可以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 为两个或多个分力,这些分力的 作用效果与原来的力相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验证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 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刻度尺、导 线、电源。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安装实验器材;接通电源,释放小车,让小 车拖着纸带运动;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 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ppt
图1-1(3) 多维坐标系(如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物体的运动不在 同一平面内时,可以建立多维坐标系.
方法指导
一、理解质点 例1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 上以9秒69打破男子百米跑世界纪录,再创速度极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博尔特的100米飞奔中,可以将他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博尔特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博尔特看作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 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 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 “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 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的研究,我们往往会抓住主要因素,忽
略重要因素使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于是引入质点的概念。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质量的点
基础梳理
知识精析
一、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 点。
二、质点 1.质点的特点:具有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和形状,是一 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三、理想化模型 1.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 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 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出发点坐标
最高点坐标
落地点坐标
地面为原点
3m
8m
0
抛出点为原点
0
5m
-3 m
同步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题至 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高一物理知识总结精简版【必修一】PPT

高一物理知识总结精简版【必修一】PPT
答案 ABC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
C.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 或次要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解析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不存在,物 体能否看成质点要满足D项的条件,选项A、D正确;质点是 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抽象出来的点,与几何中心、物 体大小没有直接关系,选项B、C错误. 答案 AD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二、参考系与相对运动问题 例2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见高楼在向 下运动;乙中乘客看见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见甲、乙 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解析 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 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见高楼向下运动,说明 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 说明乙相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 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 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它们是在向上 运动.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答案 D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 m高 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 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现在请 你想一想这位飞行员的惊诧吧,他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德国 子弹!大家都知道,子弹的飞行速度是相当快的,为什么飞 行员能抓到子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共30张PPT)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共30张PPT)

时间和位移
例1 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 方向不同,运动效果不同 (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 A.两个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均 为20 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位 负号代表方向,若规定向东为正, 移x甲=1 m,x乙=-3 m,则x甲<x乙 向西走3m和向东走1m哪个更远些呢 C.温度计读数有正负,其正号 温度的正负 表示温度的方向 代表温度的 D.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 高低,而不 大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 代表方向
5、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40 m,到达C点, 后向东走30 m,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 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 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 6、气球升到离地面80m高空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 体又上升10 m后才开始下落,规定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1)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是 多少米?方向如何? (2)表示物体的位移有几种方式? 注意体会“+”“-” 号在表示方向上的作用.
注: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大小:有向线段的长度。
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
3.质点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 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大小要小于路程。 4.路程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中有相同的单位:米(m)
结论: n秒末、n秒初是指时刻。第n秒内是
指1秒的时间。第n秒末和第(n+1) 秒初指的是同一时刻。
例:第3s内表示的是
练 习 3
1
s的
时间,是从 第2 第3 s末。
s 末到 第3
s末。前3s内表示的是从0时刻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高一物理必修一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掌握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理解物理原理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对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以PPT的形式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复习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运动是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

我们要能够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位移和平均速度2.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3.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率的关系4. 爬升和竖井运动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牛顿定律,我们可以解释和预测物体在不同力下的运动情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和惯性参照系2. 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第三部分:力的分析力是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力和力的合成分解,以及力的性质和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2. 力的合成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法则3. 斜面上的力分析:重力分解、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第四部分: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力之一,它解释了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能应用于地面上的物体运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引力公式2. 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和物体的重量3. 地面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4. 圆周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第五部分:机械能守恒和碰撞机械能守恒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碰撞是物体之间能量和动量传递的过程。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2.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和分析3. 质心系和质心速度以上为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并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这份PPT,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复习和回顾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1全套PPT幻灯片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1全套PPT幻灯片讲义
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 或者,条件二:物体做平动。 只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条件一强调的是物体的空间尺寸可以忽略不计。条件二强调的 是物体上任意一个点的运动都可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 【注意】物体本身的尺寸大小不是能否看作质点的标准.
1/22/2021
[例1] :2004年8月27日雅典奥运会上,飞人刘翔以 12秒91勇夺110米栏世界冠军,中国人第一次站在了 这个项目的冠军领奖台上,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世界各
C.时间必须是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 度必须较大
D.时间必须.是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 度不能太大
1/22/2021
三、坐标系
• 如果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物体沿直线运 动,怎样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呢?可利 用我们已有的数学知识,建立坐标系,其三 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但是,有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结 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比如:质点。
这时,完全可以用一个点的运动来代替物体的 运动,这个点叫质点。
1/22/2021
什么是质点呢?
没有形状大小,但有一定质量的物体就叫 质点。
显然,质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是人们想象的)。
1/22/2021
1.质点是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条件一: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1/22/2021
思考:太阳会不会从西边出来呢?
1、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 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这些条件是:
( C)
A.时间必须是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 度必须较大

2024年度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pptx

2024年度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pptx
物理学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对于理解自然现象、推动科技进 步、培养科学思维等方面具有重 要意义。
4
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内容与目标
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一主要包括力学、热学 和电磁学等基础知识。
目标
通过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学生应掌 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具 备分析和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
2024/3/24
5
学习方法与建议
学习方法
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通过练习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习建议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多做练习题和实验,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3/24
6
02
运动学
2024/3/24
7
质点和参考系
01
02
03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 点。
功率的定义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 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即 $P=frac{W}{t}$。
功的计算方法
根据功的定义,可以通过分析物体的 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来计算功。
功率的计算方法
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通过测量做功 的时间和完成的功来计算功率。
2024/3/24
23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的内容
2024/3/24
24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 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 $E_{机}=E_{k}+E_{p}=text{常数}$。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通过动能定理和势能的概念可以推导出机械能守 恒定律。
2024/3/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