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的互补性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农刚来源:《商情》2019年第14期【摘要】自1991年起,中国与越南关系明显缓和,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显着增加,双方在对彼此的经济发展中突飞猛进,这对中国和越南的经济贸易关系稳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国家和越南有着很长一段的共同边界线,可以说经贸合作也是历史的需要,我们都本着两国“尊重主权与自国的领土完整,互不进犯,互不干涉内政,横向协作与和平”的规矩。
然而,存在共同边界线的贸易往来始终是存在问题的,像两国贸易结构的倾斜,不平等的贸易,不健全的基础设备,走私货物问题严重且复杂等等,这些极大限度地影响了中越边境和平友好发展边境贸易的美好意图,本文件从近年来中越边境贸易形势及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国与越南贸易往来进出口方式、结算方式以及主要商品架构,说明现存的影响中越往来贸易快速发展的因素,例如中越边境管理体制与市场贸易机制不全面、贸易结构不完善、走私与偷运等问题。
并且对这些影响作出合理性分析,完善边境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做好协调与沟通,缩小非经济因素带来的影响、严厉打击走私与贸易偷运等问题,旨在能有效促进中国和越南边境贸易额和平有序优良的发展。
【关键词】中越贸易结构发展一、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一)中国与越南贸易往来进出口方式自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越边界贸易已经发展有三种常见进出口贸易的方式。
就是边境小额贸易、边境一般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边境一般贸易是遵守两国政府已签约的协议。
这几种贸易方式的出现是源于外商公司与具有个人经营权的外商之间签订的贸易合同,而商品也只要是边境人们自有的商品,商品本身没有倒卖性,这种方式的允许主要是为了满足边境人民如常生活的需求,因为交通问题,本国的货物运输成本较高,很难实现当地物价的均等,所以通过两国边境的物品置换可以大大减少日常开销成本,这也是边境人民喜闻乐见的,且边境货物本身物美价廉,有很强的的地域适应能力,只是这种方式的货物交换数量有限。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农产品贸易影响决定因素与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第2021年第5期(总第537期)No.5,2021Total No.537“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农产品贸易影响决定因素与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李氏蓉,佟光霁,周伦政(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中国与越南农业在资源、市场和技术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一东盟”自 贸区的倡导之下,中国与越南的经济联系将越来越紧密。
基于2001-2019年的农产話贸易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中越农产話贸易的现状,利用引力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中越农产話贸易的主要因素及潜力。
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首都距离、共同边界、经济开放程度、世贸组织等变量是影响中越农产話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
中越农产話贸易潜力系数逐年降低,双边贸易潜力逐年增强;中越贸易潜力平均指数是0.931,总体属于“开拓型”。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改善双边农产話贸易结构及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沟通与合作,继续挖掘双边贸易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越农产晶;影响因素;贸易潜力;引力模型[中图分类号]F323.7;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05-0079-05Abstract: China and Vietnam have strong complementarity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market and technology. With the promotion of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China ASEAN Free Trade Area, the economic ties between the two will be closer and closer. Tak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 Vietnamese agriculturaltrade based on the years from 2001 to 2019,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nd potenti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ade by using thegravity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scale, population scale, capital distance, common border, economic openness, WTO and other variabl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bilateral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trade potential coeffici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ha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e bilateral trade potentialhas been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average index of trade potential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s 0.931, which is generally " pioneer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bilateral trad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ap bilateral trade potential and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situation.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fluencing factor, trade potential—、弓I 言自1991年中越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和越南是亚洲地区的两个近邻,随着近几年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双方间的贸易活动也在不断地加强。
越南位于中国南部,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中越两国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中越边境地区,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非常频繁。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现状问题1. 贸易规模大,质量待提高近年来,中越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许多商品都是低端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同时也存在质量问题。
这种低端产品和低价竞争的模式,不利于中国和越南的贸易互惠互利,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在越南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中越贸易中,许多越南货商存在缺乏诚信的问题,存在欺诈、赖账等行为,对于中方的利益造成损害。
2. 中越贸易结构不合理中越贸易虽然规模大,但主要以原材料、低端产品和零部件贸易为主,而且大量中资企业在越南工业园区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给中国的,这种战略性产品不支持了两国发展高科技产品的合作。
中越产业分工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两国经济的深度合作。
同时,越南政府在税收上也给予了国内企业更多的优惠待遇,这对于中国在越南市场的竞争也构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3. 拓展贸易模式缺乏中越边境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双方之间的贸易模式却比较单一。
目前,多国货物从越南的班克琼口岸进入中国,中国再将这些货物运往内陆地区。
这种传统的贸易方式存在较高的成本、风险和时间不确定性,限制了中越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越之间的贸易并不充分,双方之间的投资也比较有限。
二、对策在扩大中越贸易的规模的同时,中国也应该加强贸易品质管理。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开发新的市场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可以提升中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在越南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中越贸易的质量和规模。
2. 促进投资交流随着中越关系的不断加深,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已经不仅仅限于贸易,也可以在投资领域获得更多的机会。
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对泛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影响

境 ,越南加入世 贸组织 , 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 的发 展阶 其 段 。越南 的经济与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存在差异 , 并且在产业结
构, 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方面都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如何结合 越南 经济的快速发展 , 合理调整泛珠江三角洲 的产业 分工 , 促
进对越南商 品贸易 和服务 贸易的发展 , 增加对越南 的投资 , 并
越南加 入世贸组织将对我 国经济产生积极影 响 ,人世 以
后 , 南关 税逐 步下调 , 越 贸易保护 和各种壁 垒也将减少 , 与我
量 的能源型产 品。泛珠三角 的机电 、 电、 家 工业 及建筑 机械 、
维普资讯
农、 、 林 水产 品加工设备 、 建材、 工 、 化 通信设 备 、 汽车 、 托车 、 摩 钢材、 医药 等产品在越南 有广阔 的市场 , 而泛 珠三角从越南进 口集成电路 、 原油 、 棕榈油 、 天然橡 胶、 矿产品等在不断增加 。 在农产品方面也存在互补 性 , 南是 以农业 为主的 国家 , 越 以热带气候为主 , 与泛珠三角大多数 省区 的 自然条 件不 同, 农
由轻型消费品制造业向重化工业 的转 型 ,一方面需解决 因能
( 有利于促进 出 V贸易 。人世以后 , 二) I 越南与许多 国家之 间的关税 壁垒和配额将 被取消 ,越南商 品将享受 与其它成员
国一 样的优惠待 遇 ,5 个世贸组织成员 国的贸易额 占世界贸 10 易总量的9 %, 0 根据绝 大多数世贸组织 国家 的经验 , 人世必然
贸易 区等 的经 济一体化 、 广东 与香港 的“ 前店 后厂 ” 模式 都是 基 于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从经济发展进程来看 , 泛珠三角 地区与越南存 在梯度 , 第一 阶梯的是香 港 、 门, 澳 第 二阶梯是广东和福建 , 第三 阶梯 是泛珠三角其他各省 , 四阶 第
为什么越南人可以随便进入中国

为什么越南人可以随便进入中国1. 原因一:地理位置邻近越南与中国毗邻,两国接近海陆交通十分便利。
越南北部对接中国南部,两国边境线长达1100多公里。
两国地理位置接近,人员往来非常方便,因此非常容易去往对方国家。
2. 原因二:历史上有过渐进式的签证限制取消2003 年 1 月,中国与越南两国宣布,互免 15 天的普通护照签证手续。
2004 年 1 月,中越签署,进一步放宽互免签证区域和有效期。
中国游客入境越南可以免费签证停留 15 天,而越南游客只需填写两张表格、申请免费旅游签证,即可在中国停留 3 个月。
由此可见,中越国家之间,在签证方面友好宽松,不仅便利了两国人员往来,也为加强友好交流、促进经贸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 原因三:两国之间有非常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国与越南之间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两国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彼此相互依存。
中国向越南出口手机、电视、计算机等大规模消费品和机械、电子等中高端产品;越南向中国出口棕壳橡胶、黄金、煤炭、咖啡、油脂、木材等原材料。
因此,两国在贸易、物流、通关等方面也有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
越南人进入中国,只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有时候会要求一些简单的登记手续,非常方便。
4. 原因四:加强中越旅游合作中越两国在旅游方面的合作非常紧密。
两国的旅游业都发展得很快,越南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度,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
因此,两国之间的旅游资源互补性很高,双方也积极合作,推动旅游合作发展。
越南人进入中国时,只要准备好有效的身份证件,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旅游签证。
此外,越南还可以免费购买Hainan 等特定地域的旅游签证,允许停留 7 天。
综上所述,中越两国之间在签证、经济、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密切合作,为越南人随意进入中国提供了便利。
这也是两国对于人员交流、贸易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合作的体现。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非法贸易问题。
由于越南与中国边境线长,且交通便利,一些非法贸易活动屡禁不绝。
走私走私活动频繁,一些非法渠道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正常的贸易秩序带来了负
面影响。
2.贸易平衡问题。
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远远大于进口商品,导致贸易不平衡。
这一问
题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产业优势和越南的劳动力优势造成的。
中国应当加大对越南市场的了
解和开拓,扩大进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3.质量问题。
部分越南商品质量不符合中国市场的要求,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中国应
当加强对越南商品的质量监管,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贸易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边境安全合作。
中国与越南应加强边境警务合作,加强打击非法贸易犯罪,共
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建立贸易便利化机制。
中国与越南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简化贸易手续,加快
通关速度,提高贸易效率。
在贸易监管方面,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确保贸易活
动的合规性。
4.加大贸易平衡力度。
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了解越南市场需求、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推动中国商品进口的增长,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在加大对外开放的中国也应注重提升自
身的创新和竞争力,为出口商品提供更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通过加强合作,加强贸易便利化和质量监管,以及努力实现贸易平衡,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前景
将会更加广阔。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的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双方贸易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其中一些问题及对策的讨论。
1. 贸易壁垒:由于政府的贸易限制和行政手续繁琐,两国间的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这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对策是鼓励两国政府之间进行更多的合
作协商,减少贸易壁垒,简化手续,并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通道。
2. 品质与规格不一致:双方在贸易中经常出现品质和规格不一致的问题,这给贸易
双方带来了一些困扰。
对策是加强贸易标准统一的合作,通过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格的一致性。
3. 贸易投资不平衡: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较多,而越南的投资相对较少。
这使得中国
在贸易中占据较大的优势,导致贸易关系不平衡。
对策是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
鼓励越南吸引更多中国投资,并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实现贸易更加均衡。
4. 贸易争端:中越边境贸易中时常出现贸易争端,例如价格扭曲、商标侵权等问题。
对策是通过双方政府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贸易
的公平和秩序。
5. 交通和通信不便:中越边境地区交通和通信设施相对不完善,这增加了贸易的成
本和时间。
对策是加强两国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运输
和信息交流的效率。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面临一些现状问题,但通过双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可以采
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促进中越边境贸易的顺利发展,增强双方
的互利共赢。
越南与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哪些异同?

越南与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哪些异同?越南与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都是亚洲国家,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不同,两国在国际贸易领域也存在一些异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越南和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表现。
一、贸易伙伴1.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集中于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地区。
其中,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2.越南:越南的贸易伙伴主要是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
其中,三个主要的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和中国。
越南在近年来不断拓展自己的贸易市场,与欧洲、印度、韩国等国家也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二、出口商品1.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产国,出口商品非常广泛。
其中,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以及玩具等产品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2.越南:越南的出口商品主要以纺织品、服装、鞋类、农产品以及轻工制品为主。
越南对一些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还缺乏技术和工艺上的支持,但在近年来发展趋势上也有所改变,一些科技制品开始逐渐进入市场。
三、外资流入1.中国:作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国际投资和贸易方面表现突出。
中国吸引外资行业主要分为制造业、房地产和金融服务。
2.越南:越南在亚洲国家中吸引外资也非常突出。
越南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农业为主,吸引的外资也多集中在这些领域。
越南已经成为亚洲同行中新兴的制造业中心。
四、国际贸易政策1.中国: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主要是鼓励企业出口和吸引外资,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让出口生产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2.越南:越南的国际贸易政策也十分灵活,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
政府还鼓励国内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并提供了政策支持。
五、环保措施1.中国:中国在环保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政府近年来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加强了对企业和地方的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
2.越南:越南政府也开始加强环保监管和管理,尤其是在海洋污染和水资源方面,发起了一些保护措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商品的贸易中以产业间的互补性为主。中越两国贸易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确定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贸易竞争和贸易摩擦不断出现,
这需要两国客观看待和处理。
关键词:贸易互补 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强度指数 贸易专业化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b)-191-03
2 贸易强度指数分析 贸易强度指数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
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 反映两国在贸易方面相互依存的程度[1]。贸易强度指数最初是由 Brown(1949)[2]提出,并经过Kiyoshi Kojima(1964)[3]等人进一步完 善和推广。贸易强度指数可分为出口强度指数和进口强度指数,具 体计算公式如下:
表1 1996~2010年主要年份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强度指数
年份
1996 2000 2005
中国对越南 TIIX TIIM
越南对中国
TIIX TIIM
2.71 1.6 1.69 2.7
2.56 1.77 1.92 2.54
2.05 1.16 1.29 2.1
注: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2006 2.00 0.88 0.98 2.07
2007 2.07 0.89 0.99 2.17
2008 2.01 0.89 0.99 2.1
2009 2.28 0.93 1.04 2.42
2010 2.43 0.94 1.06 2.62
总之,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与越南对中国的进口强度表现出 密切关系,即中国对越南的出口与越南对中国的进口方向一致,因 此中国对越南出口强度与越南对中国进口强度差异较小,并且表现 出相同的变动趋势。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联系程度紧密,中国对越 南的出口贸易联系密切程度大于越南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联系密切 程度,这意味着中国将越南看作是重要的出口市场,越南也越来越 重视中国这一出口市场。
国际商贸 International Trade
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的互补性研究①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摘 要:贸易互补性问题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研究了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互补性。研究表
明,中国与越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强。贸易互补性在行业(或产品)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两国之间第六
Hale Waihona Puke (4) 2012年6月 191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5)
其中: 和 分别表示 国和世界 产品的出口额; 和 分别
表示 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 为 国 产品的进口额; 为 国的进
①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中越边境贸易模拟实训教学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志雄 (1982-),男,广西柳州人,经济学博士,广西民 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会计系主任,主要从事经济增长 研究。
2008年。2009年之后,出口强度指数有所上升,2010年的出口强度指 数达到2.43。从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指数来看,2005年之前中国 对越南的进口强度基本上保持在1以上(1998年除外),2006年之后 进口强度指数低于1,但却略有上升。此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 易区的建立,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指数和进口强度指数都出现了 相同的变动趋势,即先下降后上升。从越南对中国的贸易强度指数 来看,1996~2010年越南对中国的进口强度指数均大于2,2002年 之后进口强度指数下降,但却在2009年之后迅速上升,2010年的进 口强度指数达到2.62。相比之下,越南对中国的出口强度指数却低 于进口强度指数,其变动趋势和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指数变动 相一致。
3 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如果两国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存在的原因是
贸易互补还是贸易偏向(Peter Drysdale,1967)[4]。对这一问题,可以 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来计算。单个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可以采用 下式计算:
(3) 其中: 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 国在 产品上的比较优势, 越大,说明 国在 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明显; 表示用进口 来衡量的国 在 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大,则 国在 产品上的进口 比例越大,该国在此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如果 和 都比较大,则表明在 产品贸易上 国的出口与 国的进口呈互补性。 和 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2) 其中: 代表 国对 国的出口强度; 代表 国对 国的进口强 度; 和 分别代表 国对 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 和 分别代 表 国、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 、 和 别代表 国、国和世界的 进口总额。(1)式和(2)式表明,如果贸易强度指数大于(或等于)1,说 明两国的双边贸易联系紧密,高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程度。反 之,则反之。 从中国对越南的贸易强度指数来看(见表1),在出口强度指数 方面,1996~2010年的出口强度指数均大于2,说明中国非常看重对 越南的出口,中国对越南出口的联系紧密程度高于与世界其他国 家的联系紧密程度。其中,2001年之前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指数 比较高,2002年之后出口强度指数相对较低,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
1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状况 中越双边贸易总额从1996年的11.5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
300.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1%。其中,我国对越南的 出口从1996年的8.4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31.02亿美元,增加 了26.43倍;从越南进口的数额从1996年的3.09亿美元增加到2010 年的69.85亿美元,只增加了22.58倍。我国对越南的出口增速大于 进口增速,导致我国对越贸易基本上处于顺差,顺差额从1996年 的5.33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17亿美元,顺差逐年递增。此外, 2003年之后中越贸易总额有了大幅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那么,随着中越 两国不断加强双边贸易,两国间货物贸易是否存在互补性?下面,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