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式 中 , 、 分 别 表示 类 农 产 品 的 出 、进 口总 值 。 M 同理可 由各 大类 农产 品的产 业 内贸易指 数加 权求 得整个 农
产 品的产业 内贸易指数 。
[ 关键词 ]中国;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 中图分类号]F 2 1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6 3 2 1)2 0 1 — 3 05— 4 2(02 — 1 1 0
产业 间贸易 ;当 G 1 , 表 明第 i L= 时 则 章农 产 品完 全 是 产 业 内贸易 。如果 G >05 L . ,就 可 以认 为 该 章 以产 业 内 贸易为 主 ;反之 ,则该 章主要 是产 业间 贸易 。 而 某类 农产 品 的产 业 内贸易 指数计 算公 式为 :
观
1 引 言
中国和 巴西同为 金砖 国家 的成员 ,同时又都 是世界 最 大 的发展 中农业 大 国 。在 中 巴对 外贸 易 中 , 产 品贸 易 占 农 有非 常重 要 的地位 。2 1 ,巴西 以 172 亿 美 元 ,成 00年 0 .5 为仅 次于 美 国的我 国第二 大农产 品进 口来 源 国。其进 口额
水平 型产 业 内贸易 指数 为 :
n
2 中巴农 产 品产 业 内贸易 实证分 析
21 研 究方 法与 数据来 源 . ( ) 研究方 法 1 本 文利 用 Gue —Lod指 数 、Bul r边 际 产 业 内 rbl l y re a ht 贸易指 数 以及 T o & M D w l水平 和垂直 型产 业 内 贸易 hm coe l 指 数 , 静 态和动 态两个 角度 对 巾国和 巴西农 产 品产业 内 从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展望

贸易壁垒:各国 对农产品质量安 全标准不同,影 响贸易往来
贸易不平衡和顺差问题
贸易不平衡:中国对巴西的农产品出口远大于进口,导致贸易不平衡
顺差问题:中国对巴西的农产品出口顺差较大,对巴西的农产品进口顺差较小
原因:中国对巴西的农产品需求量大,而巴西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量相对较小
影响:贸易不平衡和顺差问题可能导致巴西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减少,影响两国农产品贸易的 发展。
经济增长:中国和巴西的经济增长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消费升级: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两国农产品贸易有望进一步扩大 贸易政策:两国政府出台的贸易政策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 技术合作:两国在农业技术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进一步推动贸易发展
农业合作和投资机会
合作领域:农业 科技、农产品加 工、农业机械等
投资机会:巴西 农业资源丰富, 中国农业技术先 进,双方合作潜 力巨大
合作方式:政府 间合作、企业间 合作、民间合作 等
投资风险:政策 风险、市场风险 、技术风险等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农产品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出口竞争力 农业信息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农业产业链升级: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贸易关系和政策走向
贸易关系:中国是巴西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巴西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进口来源国
政策走向:两国政府积极推动农产品贸易合作,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 贸易结构:中国主要进口巴西的大豆、玉米、糖等农产品,巴西主要进口中国的蔬菜、水果等农 产品 贸易壁垒: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一些贸易壁垒,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等
中国与巴西农 产品贸易现状 及展望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中国和巴西两国是全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
由于两国在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潜力及效率对于了解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双方合作的优势与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巴西之间有着巨大的贸易潜力。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也是中国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间的商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如大豆和牛肉)、矿产品(如石油和铁矿石)以及机电产品等方面。
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供应,而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性原材料。
巴西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对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效率亦具有亮点和挑战。
贸易效率主要指的是贸易的便捷性、效益性和竞争力。
近年来,中巴贸易持续增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这反映了两国间贸易的效率不断提升。
巴西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而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电子产品,这表明两国在贸易中的互补性较强。
由于两国间的地理和文化差异,贸易中的壁垒和障碍依然存在。
物流成本高、贸易文化和规范的差异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贸易效率。
中国和巴西两国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难题。
两国的贸易依然集中在传统的资源类产品上,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这意味着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贸易规模的扩大给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巴西的大规模森林砍伐和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加强跨国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促进中国和巴西间贸易的持续发展和提升贸易效率,双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双方可以加强贸易合作的政策沟通和协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自贸区的建设。
加强两国企业间的合作,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加强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提高两国人员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加深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中国和巴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不仅对双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有助于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促进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潜力,并探讨如何提高双边贸易的效率。
中国和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一直相当密切。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与巴西的贸易额达到1070.5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巴西的进口额为723.05亿美元,对巴西的出口额为347.51亿美元。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巴西则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巴贸易仍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这表明,中国和巴西的贸易潜力巨大,双方在经贸合作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和巴西在贸易领域具有较大的互补性。
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较为发达的制造业,而巴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中的农业、矿业等产业。
这为两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需要大量的能源、矿产品和农产品,而巴西则需要中国的工业品和技术设备。
由于两国在资源和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使得双方的经济互补性非常明显。
加强中巴贸易合作,有助于实现资源和市场的优势互补,推动两国经济的协同发展。
中国和巴西在国际合作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巴西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发展目标。
双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中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共同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
加强中巴贸易合作,不仅有助于增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基础,也有助于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这也反映了双方在国际合作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加强中巴经贸合作,将为双方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虽然中巴贸易潜力巨大,但两国的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作者系别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导师职称教授内容提要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正在逐渐替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本文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展开了研究,首先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规模、结构、流向三个角度叙述了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简单分析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利用2008-2012年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了中国与巴西农产品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水平型以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产业内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巴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针对中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AbstractAfter the two World Wa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intra-industry trade is gradually to replace inter-industry trade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paper on China and Brazi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ra-industry trad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irst from intra-industry trade scale, structure, flow to the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intra-industry trade of China, a simple analysis of China and Brazil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development condition. Using trade data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ndex and the level of 2008-2012, G-L index, Brazil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China and marginal intra-industry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were calculate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dustry scale and structure.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bilateral intra-industry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blems.Key words:Agriculturalproducts intra-industrytradeindexof intra-industry trade G-L index目录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 (1)(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 (1)(二)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 (2)(三)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流向 (3)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 (3)(一)巴西农产品贸易基本发展状况以及政策 (3)(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4)三、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6)(一)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6)(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布鲁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7)(三)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水平与垂直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2)四、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一)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2)(二)出口农产品种类单一且缺少竞争力 (2)(三)贸易地位不平衡,我国在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处于巨大的逆差地位 (3)五、中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战略启示 (3)(一)我国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3)(二)提升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几点建议 (3)六、结论 (4)参考文献 (6)后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中国和巴西是两个拥有巨大贸易潜力的国家,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潜力,并分析贸易效率。
一、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中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
两国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但却拥有共同的经济特征和各自的优势产业。
1.1 市场规模中国和巴西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市场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则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两国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能力强劲,为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资源与产业互补中国和巴西在资源和产业方面具有互补性。
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和能源资源,尤其是铁矿石、大豆和石油等。
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具有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对大豆、铁矿石和石油等资源的需求量巨大。
双方在资源和产业上的互补性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3 投资合作中国和巴西在投资合作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企业在巴西设立的投资项目逐年增加,涉及多个领域,如能源、农业、制造业等。
巴西政府也鼓励和欢迎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
双方在投资合作上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
二、贸易效率贸易效率是衡量两国贸易互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贸易效率高意味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持贸易平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1 贸易结构中国和巴西的贸易结构以资源和制成品的贸易为主。
中国向巴西出口主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和轻工产品等;巴西向中国出口主要是农产品、矿石和能源产品等。
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可以提高贸易效率,推动贸易规模的稳定增长。
2.2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制约贸易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和巴西在贸易壁垒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国在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巴西则存在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
双方应加强合作,降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效率。
2.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影响贸易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汇率的波动和汇率政策的合理性对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和巴西都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的稳定和合理性对贸易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中巴两国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本文将从中国与巴西两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产品出口情况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一、中国与巴西农业发展现状中国和巴西都是农业大国。
巴西是世界上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其农业主要以大豆、糖、咖啡、牛肉等为主导产业。
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其农业主要以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及水果、蔬菜、畜禽等为主导产业。
两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存在一些差异。
巴西的农业规模庞大,土地资源丰富,年降雨量充足,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相比之下,中国的土地资源已经进入有限状态,水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农业劳动力的缺乏。
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情况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竞争性和互补性。
巴西的大豆、糖、咖啡等是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而中国的水果、蔬菜、畜禽肉类等则成为了巴西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之一。
从数据上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2019年,中国进口巴西农产品约10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巴西也成为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
而在2019年,巴西则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水果、蔬菜和肉类等农产品,进口额达到了50亿美元。
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也存在一些竞争性。
例如,中国和巴西都是大豆生产国,虽然巴西的大豆价格较低,但中国仍然需要从巴西进口大量的大豆满足国内需求。
这项贸易对于巴西的经济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水果和肉类方面,中国和巴西的贸易关系就更具有互补性。
中国从巴西进口了大量的猪肉和牛肉,而巴西也在不断增加从中国进口的水果、蔬菜等品类。
三、政策导向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政策也是影响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因素。
在巴西,政府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受到了广泛支持。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中国和巴西贸易潜力及效率研究
随着中国和巴西之间的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两国的贸易额也趋于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中巴贸易的潜力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巴贸易潜力和效率,并
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中巴贸易潜力巨大。
中国和巴西都是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而且两国的经济结
构互补性较强,贸易潜力很大。
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资源,而巴西则拥有丰
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
同时,巴西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拉美地区有很
高的影响力,这也为中巴贸易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巴贸易的效率需要提高。
当前中巴之间的贸易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
中巴双方在加强贸易和投资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交通和基础设施不足、产品质量和标
准不一致等。
另一方面,中巴合作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巴西对外资有限制,且中巴之间
的谈判还在进行中。
为了提高中巴贸易的效率,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建议。
首先,加强中巴之间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推动中巴之间的互利合作。
其次,解决交通和基础设
施不足的问题,加快中巴贸易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中巴应该寻求创新性的市场准入方式,提高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单一窗口的管理水平,增加贸易透明度和监管的法制性。
总结起来,中巴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两国在制定相应的合作战略和政
策上需要顾及国情和发展现实。
我们应该注重合作取得的成果,不断完善中巴合作机制,
将两国合作推向更高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分析
摘要:中国与巴西同属金砖五国成员,分别为亚洲和南美洲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目前两国双边贸易取得了稳步发展。
本文主要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01-2003三年间以及2008和2010年中巴两国之间的SITC0类产品的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
选取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标对中巴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以及对影响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的分析,得出中巴两国的综合贸易形式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产品差异水平、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后对如何发展我国同巴西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拓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巴产业内贸易G-L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78-02
引言
目前,巴西已是中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2010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533.77亿美元。
其中巴西从中国
进口值为307.86亿美元,向中国出口值为2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60.2%和46.0%[1]。
两国的相互贸易不仅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同时对全球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现状及概况,深入了解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分析其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得出相关结论。
一、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1.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概况
1.1中巴贸易的现状
最近几年,中巴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之间的全局性、战略性和互利性合作日益增多。
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品等,而巴西对中国出口主要是豆类产品、铁矿砂、机电产品、钢材、纸浆、汽车零件等[2]。
中国的工业品物美价廉,因此在巴西市场上很受欢迎。
在投资领域,中国2009年在巴西的总投资只有3亿美元,但到2010年猛增到17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巴西的主要投资者。
1.2中巴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1.2.1中国出口巴西的商品结构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得出了1995-2012年间,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商品构成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的上数据分析
得知,1995-2012这17年间,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商品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在初级产品SITC0-4中,SITC0和SITC3两大类所占比重较大,其中SITC0―食品、活畜类产品,在2007-2009年涨幅较大,贸易额翻了十八倍,增长速度惊人,成为初级产品中出口巴西最多的一类产品,但在2010-2012年产品出口量下降,稳定在55亿美元左右。
SITC3类产品,在1995-2008年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出口量迅速下降,减少幅度约为98%。
总体来看,中国对巴西的出口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对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不明显[3]。
而工业制成品中尤以机电类产品出口比重较大,占了绝大部分的份额,以机电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1.2.2中国进口巴西的商品结构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得出了1995-2012年间,中国进口到巴西的商品构成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的数据分析可知,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商品结构要与出口巴西的商品结构不同,中国主要从巴西出口机电类产品,而从巴西进口的主要为初级产品,尤以SITC2-粗材料为主,一直保持在出口额第一的位置,由1995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01.7亿美元。
即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进口额小幅下降,仍保持主
导地位,进口额约为221亿美元。
至2012年所占从巴西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77%,处于绝对进口优势地位。
其他初级产品所占贸易额的比重较低,对进口贸易额的贡献度较小。
1.2.3中国和巴西双边贸易比较分析
根据数据可知,1995-2001年,中国和巴西的贸易往来较少,贸易总额在20亿美元左右波动。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组织,中巴双方加强了两国间的贸易合作关系。
在2001年之后中巴双边贸易总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由2001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857亿美元,双边贸易总额较年2001年增长了20倍。
在经历2008年的经济危机有所下降后,近两年以平稳的速度增长,两国的双边贸易态势良好,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巩固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2.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2.1中巴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指标很多,实际研究中人们使用最多的是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即G-L指数,G-L指数是迄今为止度量产业内贸易水平采用最为广泛的指数,该指数的公式为:
其中i代表某一特定产业,GL为产业内贸易指数,Xi 为该产品的出口,Mi为该产品的进口。
该指数的思路认为贸
易要么发生在产业内,要么发生在产业间,GL在0~100之间变动,该指数越接近100,其产业内贸易程度就越高,接近于0的时候,说明该产业的商品交换属于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就越低[4]。
3.中巴贸易特点和发展趋势
根据G-L指数测算结果显示,中巴两国的产业间贸易占了主导地位,而发生产业内贸易的产品主要以资源禀赋性产品为主,不涉及较高的技术水平,而近些年来,多类产品由产业内贸易逐步向产业间贸易过渡,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各国应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样的产品,谁的生产技术更完备、生产效率更高,那么他就会生产并出口的越多,因此,中巴两国贸易产品的贸易模式会逐渐由产业内转换成产业间模式. 二、中国巴西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回顾以往对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研究中,我们可发现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一般分为国家特征与产业特征两大类,结合中巴贸易的实际情况,影响中巴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有:
1.国家特征对产业内贸易影响
1.1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开放程度越高,两国贸易壁垒也就越少,产业内贸易程度就会越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加大,中国的平均关税导致中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进而使得两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随之降低,阻碍了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1.2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产业内贸易与人均收入水平成正比。
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增长,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4270美元.高的人均收入可以产生更多的差异性需求,从而促进中巴双边贸易的发展,同时可以不断提高中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市场特征对产业内贸易影响
2.1产品差异促进产业内贸易形成
产品的差异导致产业内差异。
从技术差异商品看,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同类商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从水平差异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
从垂直差异的角度分析,由于消费者对不同档次商品需求的差异而导致了产业内差异。
2.2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行为可以降低产业内贸易水平,因为投资是为了可以扩大市场份额,要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与该市场的同类产品竞争,从而降低了产业内贸易的水平。
同时,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也能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公司可以通过水
平一体化的产业内投资,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三、结论
随着中国和巴西的经济不断地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两国在世界上也越来越有影响力。
本文通过对联合国数据库(UN conmtrade)关于中国和巴西进出口产品的数据分析,了解中巴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情况,发现总体上,近年来两国贸易往来增加,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并通过G-L指数的测算,中巴两国的产业间贸易占了主导地位,而发生产业内贸易的产品主要以资源禀赋性产品为主,两国应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此,得出中巴两国贸易产品的贸易模式会逐渐由产业内转换成产业间模式的结论。
并据此分析出对外开放程度等一系列因素对中巴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我国在与巴西的经贸合作中应首先优化本国的商品结构,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后可以大力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支持本国中大型企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支持,树立民族品牌,并且要加大对巴西的直接投资,为中国企业实现资本的输出,还应该深化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来缓解相关产业的贸易竞争,促进两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两个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崛起,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让两国实现双赢。
因此,研究中国和巴西的经贸关系,对推动两国经济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友. 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D]. 2011.
[2]陈碧琼、林玉洁.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3]韩琳琳、覃正.中国与金砖五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月
[4]黄卫平、彭刚、凌奇.国际经济学[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8.
[5]林玉洁. 中国与巴西产业内贸易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6]魏浩.中国和巴西双边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1992~2006[A].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