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鼠疫传播媒介生物(鼠、蚤)应急控制技术方法
鼠疫培训ppt课件

21
(二)传播途径
1、跳蚤叮咬 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 蚤叮咬所致,最常见的是印鼠客蚤,该蚤为世 界性广布种,此外还有100多种蚤类具有传播 鼠
2、直接接触 人类在猎捕、剥皮、宰杀染 疫动物及食肉等时,鼠疫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 口进入人体内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我省 绝大部分人间鼠疫病例都是由于猎捕和剥食旱 獭引起的。
22
23
24
3、飞沫传播 肺鼠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 中会含有大量鼠疫菌,在呼吸、咳嗽时便排入 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 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
人类从动物感染的疾病有150余种,其中有 些是非常严重的传染病,有些已经伴随人类成 千上万年,如鼠疫;有些是新发现的,如非典 等。
5
甘肃鼠疫疫源动物
甘肃境内旱獭疫源地主要宿主是喜马拉雅 旱獭,黄鼠疫源地主要宿主是阿拉善黄鼠。
能够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共有10种:喜马 拉雅旱獭、阿拉善黄鼠、赤狐、沙狐、艾鼬、 小家鼠、灰仓鼠、灰尾兔、牧犬及家猫等。
鼠疫知识全员培训
1
1、 鼠疫的定义 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菌(Yersinia pestis)引 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它发病急、传播快、病 程短、病死率高,危害十分严重。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 1号传染病,《国境卫生检疫法》和《国内交 通卫生检疫条例》将鼠疫列为检疫传染病之一。
如果接触肺部感染鼠疫的动物,如感染鼠 疫的狗、猫等,也可直接感染肺鼠疫。
4、经消化道传播 经几次鼠疫流行过程 中均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鼠疫菌,表现出不能 用败血症等进行解释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 腹泻、脓血便等。因此,经消化道传播的可能 性也应引起重视。
鼠疫防治知识PPT课件

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进行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及时
发现和管理潜在的感染源。
05 鼠疫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当前鼠疫防治的挑战
鼠疫疫情的复杂性
鼠疫疫情的传播和流行具有高度复杂 性,涉及多种因素,如气候变化、生 态平衡、人类活动等。
防治技术的局限性
现有的鼠疫防治技术仍存在局限性, 难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疫情。
鼠疫防治知识ppt课件
目 录
• 鼠疫概述 • 鼠疫的预防 • 鼠疫的治疗 • 鼠疫的监测与控制 • 鼠疫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01 鼠疫概述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 烈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和致命性。
鼠疫主要通过鼠类等啮齿动物 的叮咬或接触带有鼠疫杆菌的 物品、食物和水等传播给人类。
消毒等。
鼠疫治疗措施
隔离与观察
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隔离,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
、脉搏等指标。
支持性护理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保 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 等。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治 疗,如高热时给予降温处理。
并发症治疗
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 和治疗,如肺部感染、心脏疾
病等。
03
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和杂物,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保护易感人群Fra bibliotek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增 强抵抗力。
接种疫苗
对于易感人群,可以接种鼠疫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 发生。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
如需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 口罩等。
鼠疫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极大 的危害,曾被称为“黑死病”, 数以万计的人因此丧生。
鼠疫防控工作方案

鼠疫防控工作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 区鼠疫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冬春季鼠疫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xx 区xxxx年鼠疫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x市xxxx年鼠疫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我旗鼠疫防控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建立“属地管理、党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科学防控”机制,扎实筑牢鼠疫防治“三道防线”,落实以监测检测为基础保护性灭鼠灭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密切监测鼠疫疫情,在历史疫源地内和疫区内村屯周围环境全面灭鼠灭蚤,并适当向外扩展。
强化鼠疫疫情监测预警,提高鼠疫防治与应急处置能力。
及时发现和规范处置动物间鼠疫疫情,严防人间鼠疫疫情发生。
(二)具体目标。
鼠疫监测工作完成率xxx%;PCR鼠疫检测能力达到xxx%;动物间、人间鼠疫疫区处理率达到xxx%;医务人员鼠防知识培训覆盖率和准确率xxx%;重点地区灭鼠灭蚤达标率xxx%;重点地区群众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xx%以上,准确率达到xx%以上;涉及鼠疫舆情处置率xxx%。
以旗医院为鼠疫患者救治定点医院,鼠疫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全部转入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提高人间鼠疫病例安全、规范转运能力。
二、工作任务(一)加强鼠疫监测工作。
严格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x鼠疫监测方案》、《xx区xxxx年x月至x月扩大鼠疫监测工作方案》、《x市鼠疫监测工作规范》要求,完善鼠疫监测网络,加大鼠疫监测工作力度,保证工作质量。
1、人间鼠疫监测。
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全旗鼠疫监测站,各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嘎查村卫生室设鼠疫监测员,旗内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均有责任承担监测和防治义务,宣传鼠疫防治知识,在疫源地区开展鼠疫“三报、三不”制度的宣传。
(“三报”即“报告病死鼠(獭)、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三不”即为“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教材—鼠疫1

(一 ) 应急准备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规定: 乡(镇)村卫生人员接到人间鼠疫 疫情报告后,必须在1h内出发。 县级专业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必 须在2h内出发。 上级专业机构接到报告后,必要时 专业人员必须在2h内出发。
(二) 调查和确定疫情
1、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时间、地点、人数、经过及主要症状. 患者居住分布情况,患者之间的传染关系。 当地是否有病、死鼠(獭)或其他动物死亡 (如 猫、兔、狐狸、狗等)。 是否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 是否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
二、鼠疫流行概况
2、我国鼠疫流行情况
1991~2013年11月止,我国鼠疫疫源地的人间鼠 疫也处于流行抬头趋势。与前20年(1981~2000年)比, 我国鼠疫疫源地的人间鼠疫不论在发病人数上,还是 死亡人数上均有所增加。1991~2013年期间我国鼠疫自 然疫源地共发生人间鼠疫746例,其中死亡74例,病死 率9.91%。特别是2000年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人间鼠 疫呈暴发流行趋势,发病人数达254例,是1955年以来 发病人数最多的年份。 1991-2013年全国有14个省(区)134个县(市、 旗)491县次发生动物鼠疫,101县次检出IHA阳性材 料。
二、鼠疫流行概况
1.鼠疫流行史 鼠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人类历史上发生 的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这三次大流行对人类 文明和社会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第一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 6 世纪 ( 527 ~ 565 ),几乎蔓延到当时世界所有著名 国家,死亡约1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东罗马帝 国的衰退,以“贾斯丁尼安(东罗马帝国皇帝) 瘟疫”载入医学史册。
病媒生物(蚊蝇鼠蟑)防制措施和防制方法知识试题与答案

病媒生物(蚊蝇鼠嶂)防制措施和防制方法知识试题与答案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30题二、多选题:共30题三、填空题:共42题四、名词解释:共20题五、简答题:共73题一、选择题1、鼠密度监测最常用的方法是(B)A、粉迹法B、鼠夹法C、鼠笼法D、盗食法E、粘鼠板法2、室内灭鼠的关键是(D)A、断绝鼠粮B、消除老鼠隐蔽栖息地C、投放毒饵D、完善防鼠建筑和防鼠设施E、使用捕鼠器和粘鼠板3、蝉螂最喜爱的食物是(A)A、香甜油性食品B、腐烂的食品C、酸甜辣的食品D、剩余饭菜E、同类的尸体4、以下哪个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A)A、鼠疫B、乙脑C、登革热D、疟疾E、黑热病5、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蚊种是(C)A.白纹伊蚊B.中华按蚊C.三带缘库蚊D.致倦库蚊E.淡色库蚊6、蝇类主要传播的疾病(A)A.消化疾病的传染病B.呼吸道的传染病C.眼的传染病D.皮肤传染病E.神经系统的传染病7、蝇类传病的主要途径(A)A.污染食物(包括水源)经口B.刺叮吸血C.经伤口D.经皮肤E.经鼻腔,泌尿道口8、我国的主要传疟媒介是(A)A.中华按蚊B.致乏库蚊C.白蚊伊蚊D.骚扰阿蚊E.以上都不是9、蚊的孳生环境是(D)A.大面积的静止清水B.溪流的小溪水C.小体静止清水D.大,小面积均可污水E.以上都不是10、卫生杀虫药剂一般不能与那类化学性质的药物混合使用(C)。
A:不能与酸性化学性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B:不能与弱酸性化学性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C:不能与碱性化学性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D:不能与中性化学性质的药品混合使用。
11、排泄物、分泌物终末消毒后,不得检出(B)。
A、微生物B、病原微生物C、细菌D、真菌12、在医院消毒检测中,物体表面的采样时间是在(D)之内。
A、IhB、2hC、3hD、4h13、空气终末消毒后,不得检出(B)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对自然菌的杀灭率%.,可判消毒合格。
A、乳酸杆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细菌,D、真菌14、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实施时间是:(C)A、2002年5月1日B、2002年11月15日C、2003年4月1日D、2003年11月1515、关于紫外线,下述哪项不正确(D)A.能干扰DNA合成;B.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消毒;C.对眼和皮肤有刺激作用;D.穿透力强。
鼠疫的防控 PPT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易感人群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高危人群 1.鼠疫自然源地居住的人群 2.从事动物屠宰、皮毛运输的人群 3.进入疫区的人群:如旅游人员等
鼠疫的“三报”“三不”制度 三报:在鼠疫疫源地内
1.报告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 2.报告疑似鼠疫病人; 3.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
治疗:对直接接触者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 医学观察,对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治疗9天。
四)鼠疫密切接触者的处理原则
1.采取就地隔离观察,如就地隔离观察有困难,可由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交通工具运送到指定地点进 行隔离观察。
2.医学观察期限为9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医学 观察期间应采取如下措施:
(1)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人员每日 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视察,并给予健康教育和指导;
三不:在鼠疫疫源地内 1.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
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 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咬伤。 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或死
者家中吊丧。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防控、早治疗,是制止鼠疫蔓延的关键 措施。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 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2、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造成肺鼠疫。 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及尘 埃经呼吸道传播,造成人间鼠疫流行。
3、经皮肤黏膜传播,接触剥食染疫的鼠类 及其它啮齿动物的皮肉、内脏、血液和病 人的痰液、脓血分泌物,均可经破损的皮 肤和黏膜感染。
4、疫鼠疫蚤还可随交通工具传到外地造成 鼠疫流行。
罩和眼镜更换成全面型呼吸防护器。适用 于对病人近距离操作
鼠疫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鼠疫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曾经在历史上造成严重的疫情,并导致了大量人员的死亡。
鼠疫可以通过鼠类和跳蚤的传播,人们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预防方法来避免受到感染。
一旦感染了鼠疫,及时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针对鼠疫的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1.鼠疫的治疗方法:鼠疫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鼠疫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1)抗生素治疗:在鼠疫患者早期症状出现时,应立即进行抗菌治疗。
针对鼠疫杆菌的常用抗生素有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依小蒙环素等。
治疗期间需要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抗生素对绰病的反应情况,不同个体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药效。
(2)对症治疗: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对日常症状进行缓解和处理,如使用非甾体消炎药或者对于严重的头痛或发热症状,也可以使用降温镇痛药物。
2.鼠疫的预防措施(1)个人防护:必须加强个人的防护,预防措施包括穿着长袖衣服、长裤和带有长袖口罩的防护服,同时还可以涂擦虫媒防护剂以预防跳蚤叮咬。
(2)建立卫生设施:这一点尤其重要,人们需要保持家庭和社区环境的清洁,以预防鼠疫的传播。
尽可能的消灭鼠类和跳蚤这些害虫并定期对家居进行消毒清洁。
(3)儿童防护:针对儿童的防护措施同样不可忽视,在儿童经常接触动物和宠物的情况下,家长也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防护。
总之,鼠疫这种疾病在预防措施和治疗方面需要进行有效的防范,尤其是针对鼠类和跳蚤的预防,以及加强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
一旦感染了鼠疫,及时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的遏制疾病的进一步蔓延,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鼠疫

•
•
• •
•
鼠疫的诊断
• 鼠疫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检测结果 – 流行病学史: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动物鼠疫疫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 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重点是有无被蚤叮咬的可能及是否剥 食可以染疫的动物或与鼠疫病人的接触程度,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 过鼠疫实验用品。
–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情况下,病 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综合征之一:①急性淋巴结炎,肿胀, 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②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综合征而无明显淋 巴结肿胀;③咳嗽、胸痛、咳痰带血或咯血;④重症结膜炎有产重的上 下眼睑水肿;⑤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综合征;⑥ 皮肤出 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如 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基底坚硬;⑦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 直、谵语躁动、颅压高、脑脊液浑浊。 – 病原分离: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 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可分离到鼠疫杆菌。 – 血清学检测:患者2次(间隔10天)采集血清,用被动血凝集实验 (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蚤类传播鼠疫的方式
接触传染:染有鼠疫菌的跳蚤,其胃肠道中的鼠疫 菌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或者环境为被压碎的疫蚤 体所污染,动物接触这种污染的环境时鼠疫菌经其 皮肤或粘膜的破损处侵入,从而使动物感染鼠疫。 这种方式通常仅限于啮齿动物的洞穴中,其传播鼠 疫的意义,比较局限。 机械接触感染,跳蚤在吸吮患鼠疫菌血症或败血症 的动物的血液时,其口器被鼠疫菌所污染,当这样 的跳蚤再叮咬健康动物时,使健康动物感染鼠疫。 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在动物鼠疫猛烈流行时显得特 别重要。
鼠疫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