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复习全套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最新优质ppt课件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思维激活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实验室制取 H 后,在点燃前须先用小试管收集 H ,验证
2
2
H 的纯度,直到H 纯净后才能点燃。这是为什么?
2 自学导引 2
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 实验室规则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 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 玻璃棒引流,倒
完液体,应立即盖好原瓶塞。
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可用量筒,量液时,量筒
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再读出体积数。
③用胶头滴管取液时,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稍上部悬空,
不能插入欲加液试管内。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容器。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液体药品时,可用 试管、移液管等器具,也可用
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用试剂时,应 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
上,把试剂瓶口紧靠另一只手所持的 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
注入试管内 ,注意不要让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器。
3.酒精灯的使用
(1)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容积的 23。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去吹。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4.物质加热
第三章
第四章
(1)给固体加热可用 试管、蒸发皿 ,给液体加 热可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有些仪器如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视频)(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可)。
(1)NaCl、KCI 、NaClO 、MgCl ₂NaClO 。
(2)HCIO₃、KCIO₃、Cl₂、NaClo₃Cl₂ 。
(3)H₃PO₄、HNO₃ 、HCI 、H₂SO₄ HCI。
(4)空气、N、氯化氢气体、CuSO₄5H₂O 空气(或CuSO₄5H₂O) 。
(5)铜、金、汞、钠钠 ( 或 汞 )。
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根据
物质
组成 物质
的种
类
根据
纯净物
组成 元素
的种
类
混合物
单质
根据 组成 元素 的性 质
根据组
化合物
成元素 的类
及物质
的性质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有机物 无机物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氧化物 酸 碱 盐
(2)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标准进行分类的
不成盐氧化物(CO、NO)
知识拓展:NO、CO等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 相应的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思考与交流1
根据元素的组成可以将下列物质:CO₂ 、Na₂O 、SO₂ 、MgO 、SO ₃、 CaO 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试分析它们的化学性质,还可以 怎样分?
SO₂ 、SO₃
泥水的过滤 (固液分离)
泥沙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泥沙 过
滤
滤液
渗析 半透膜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半透膜
水
是一种提纯胶体方法
胶体(淀粉胶体) 溶液(氯化钠溶液)
怎样判断淀 粉没有透过 半透膜?
课堂总结
1、分类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2、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4、分散系的概念 5、胶体的概念与分类 6、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7、丁达尔效应
(1)NaCl、KCI 、NaClO 、MgCl ₂NaClO 。
(2)HCIO₃、KCIO₃、Cl₂、NaClo₃Cl₂ 。
(3)H₃PO₄、HNO₃ 、HCI 、H₂SO₄ HCI。
(4)空气、N、氯化氢气体、CuSO₄5H₂O 空气(或CuSO₄5H₂O) 。
(5)铜、金、汞、钠钠 ( 或 汞 )。
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根据
物质
组成 物质
的种
类
根据
纯净物
组成 元素
的种
类
混合物
单质
根据 组成 元素 的性 质
根据组
化合物
成元素 的类
及物质
的性质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有机物 无机物
(1)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氧化物 酸 碱 盐
(2)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标准进行分类的
不成盐氧化物(CO、NO)
知识拓展:NO、CO等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生成 相应的盐和水,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思考与交流1
根据元素的组成可以将下列物质:CO₂ 、Na₂O 、SO₂ 、MgO 、SO ₃、 CaO 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试分析它们的化学性质,还可以 怎样分?
SO₂ 、SO₃
泥水的过滤 (固液分离)
泥沙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泥沙 过
滤
滤液
渗析 半透膜
淀粉胶体 氯化钠溶液
半透膜
水
是一种提纯胶体方法
胶体(淀粉胶体) 溶液(氯化钠溶液)
怎样判断淀 粉没有透过 半透膜?
课堂总结
1、分类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2、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4、分散系的概念 5、胶体的概念与分类 6、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7、丁达尔效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完整ppt课件

4.加热盛固体的试管,管口应向下倾斜并与桌面成20°, 这样有利于水滴流出,可避免水滴回流到管内而使其炸裂。
5.用启普发生器制气体时,加入固体的量不宜过多,以
不超过容器中间球体积的
1 3
为宜,否则,固体反应剧烈,酸液
很容易从导管冲出。
精选ppt课件
15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5.防污染 实验中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必须进行处理。下图 所示为常见的三种处理方法:
说明: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SO2、H2S、氮 氧化物等。
精选ppt课件
13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二、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1.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 扑盖;钠、磷等失火用细沙扑盖,重大火情拨打电话119。 2.玻璃割伤,应先除去伤口玻璃碎片,用医用双氧水擦 洗,用纱布包扎,不要用手触摸伤口或用水洗涤伤口。 3.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边洗边眨 眼睛。若为碱灼伤,则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 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4.浓酸溶液洒在实验台上,应先用碱液中和,然后用水 洗净擦干;浓酸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并涂抹3%~5%的NaHCO3溶液。 5.浓碱洒在桌面上,应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擦干;浓碱沾在皮肤上,应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溶液。 6.汞洒落后,应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墙下部的排气扇。
空气已排尽,这时才可对装置加热。
说明:可燃性气体主要精有选pHpt课2、件 CO、CH4等。
11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完整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共62张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19
一、常见仪器
9. 仪器的洗涤 一般洗涤方法: 用洗涤剂和毛刷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几次
特殊污垢的洗涤:
MnO2、Fe(OH)3、KMnO4 银镜
浓盐酸(可加热)
硫
碘、酚醛树脂
苯酚
油脂
完整最新ppt
20
一、常见仪器
9. 仪器的洗涤 一般洗涤方法: 用洗涤剂和毛刷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几次
特殊污垢的洗涤:
MnO2、Fe(OH)3、KMnO4 银镜
浓盐酸(可加热) 稀硝酸
硫
碘、酚醛树脂
苯酚
油脂
完整最新ppt
21
一、常见仪器
9. 仪器的洗涤 一般洗涤方法: 用洗涤剂和毛刷反复洗涤,然后用水冲洗几次
特殊污垢的洗涤:
MnO2、Fe(OH)3、KMnO4 银镜
浓盐酸(可加热) 稀硝酸
硫 碘、酚醛树脂
胶头滴管吸取
直接倾注法(标签、玻璃棒引流)
完整最新ppt
30
完整最新ppt
31
二、基本实验操作
2. 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种类
完整最新ppt
32
二、基本实验操作
2. 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种类 (2)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 表面皿或玻璃片 ②检验气体: 润湿 --- 玻璃棒一端(注意不要接触其它仪器)
三、试剂的存放
(1)存放要求
(2)需密封保存的试剂 (3)对试剂瓶的要求
(4)对瓶塞的要求
完整最新ppt
37
三、试剂的存放
(1)存放要求 防止变质; 取用方便
(2)需密封保存的试剂 (3)对试剂瓶的要求
(4)对瓶塞的要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一全套ppt课件

风橱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收、收集)。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 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时,加装安全瓶或漏斗。
三、化学实验安全
思考与交流(课本P5 ): 根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的经验,想一想在进行化 学实验和探究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将注意事项写在 不同的卡片上,与小组同学讨论,并归类总结,在班上 交流。选择使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故作为例子,分析引 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你认为主要的教训是什么。
(1)使用前,检查有无酒精,用漏斗添 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添入的酒精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 (否则:酒精蒸发在灯颈处起火 ), 不能少于1/3。(否则:容易烧焦灯芯, 形成灯内的爆炸化合物 )
(3)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不允许 用另一支酒精灯去对火(否则:倾侧的 酒精灯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着火 )。
三、化学实验安全
爆炸品: TNT(三硝基甲苯)、镁粉、硝酸铵(NH4NO3)、 黑火药,等等。
易燃气体: H2、CH4、CO
易燃品
易燃液体:有机溶剂(酒精、汽油、乙醚、苯、甲苯) 自燃物品:白磷
遇湿易燃物品:Na、K、电石(CaC2) 腐蚀品: 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冰醋酸、NaOH固体
剧毒品: 氰化物(KCN)、砷的化合物(砒霜As2O3)、钡盐、 汞(Hg)、铅(Pb)
3.注意事项:
1.温度计水银 球处于蒸馏 烧瓶支管口
处
2.冷凝水,下 口进,上口出
3.投放沸石 或瓷片防暴
沸
4.烧瓶底 加垫石棉
网
四、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实验1-3 制取蒸馏水及 Cl- 的检验
四、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 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时,加装安全瓶或漏斗。
三、化学实验安全
思考与交流(课本P5 ): 根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的经验,想一想在进行化 学实验和探究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将注意事项写在 不同的卡片上,与小组同学讨论,并归类总结,在班上 交流。选择使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故作为例子,分析引 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你认为主要的教训是什么。
(1)使用前,检查有无酒精,用漏斗添 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添入的酒精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 (否则:酒精蒸发在灯颈处起火 ), 不能少于1/3。(否则:容易烧焦灯芯, 形成灯内的爆炸化合物 )
(3)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不允许 用另一支酒精灯去对火(否则:倾侧的 酒精灯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着火 )。
三、化学实验安全
爆炸品: TNT(三硝基甲苯)、镁粉、硝酸铵(NH4NO3)、 黑火药,等等。
易燃气体: H2、CH4、CO
易燃品
易燃液体:有机溶剂(酒精、汽油、乙醚、苯、甲苯) 自燃物品:白磷
遇湿易燃物品:Na、K、电石(CaC2) 腐蚀品: 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冰醋酸、NaOH固体
剧毒品: 氰化物(KCN)、砷的化合物(砒霜As2O3)、钡盐、 汞(Hg)、铅(Pb)
3.注意事项:
1.温度计水银 球处于蒸馏 烧瓶支管口
处
2.冷凝水,下 口进,上口出
3.投放沸石 或瓷片防暴
沸
4.烧瓶底 加垫石棉
网
四、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实验1-3 制取蒸馏水及 Cl- 的检验
四、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正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滴液时滴管应与试管口
垂直,不可伸入试管内,尖嘴部分应位于试管口上方 1 ~ 2
cm处,故C不正确。只有D的操作正确。
答案
D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跟踪练习 2 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最好借助于纸槽 B.将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入 试管口后缓缓竖起试管 C.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外 D.取用块状药品时,可使用药匙或镊子 答案 C 例 3 .某些装有化学物质的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警告” 标签。装有浓H2SO4的瓶上应贴( )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第 6类 第 7类 第 8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空气已排尽,这时才可对装置加热。 说明:可燃性气体主要有H2、CO、CH4等。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滑到容器底部 以免打破
容器。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垂直,不可伸入试管内,尖嘴部分应位于试管口上方 1 ~ 2
cm处,故C不正确。只有D的操作正确。
答案
D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跟踪练习 2 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最好借助于纸槽 B.将锌粒放入试管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把锌粒放入 试管口后缓缓竖起试管 C.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外 D.取用块状药品时,可使用药匙或镊子 答案 C 例 3 .某些装有化学物质的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警告” 标签。装有浓H2SO4的瓶上应贴( )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第 6类 第 7类 第 8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名师解惑
一、实验安全及防护 1.防爆炸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2)在用H2或CO还原CuO时,应先通入H2或CO,在装置 尾部收集气体并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已纯,说明装置中的 空气已排尽,这时才可对装置加热。 说明:可燃性气体主要有H2、CO、CH4等。
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 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滑到容器底部 以免打破
容器。
课件制作:慧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章总复习课件共12张ppt

c
n V 溶液
1000 V d mol / L MV 2240
练习
1、可用于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 过滤 B.加热分解 B.蒸发 D. 萃取 E.分液法 F.蒸馏 G.结晶法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最好选用上述哪种方法? (1) 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 。 (2) 除去食盐中混有的乙醇 。 (3)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 (4) 分离水和汽油 。 (5) 分离CCl4(沸点76 oC)和甲苯 (110.6 oC) 。 (6) 从碘水里提取碘 。 (7)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获得硝酸钾 。
方法
适用范围 分离沸点不 同而又相溶 的液态混合 物(分离固 液混合物)
装置图
举例 分离乙醇和水 的混合物;用 自来水制取蒸 馏水 注意事项
蒸馏
萃取
溶质在两种 互不相溶的 溶剂里溶解 度的不同
四氯化碳把溶 于水里的碘萃 取出来 注意事项
化学方法
• 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将可溶的杂质离子转变为沉淀、 气体或者水,再通过过滤的方法去除。
•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
• 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物理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
化学方法(Ca2+、Mg2+、SO42-的去除)
方法
适用范围
装置
举例
除去氯化钠溶 液中的泥沙 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 靠”
不溶性固体 过滤 和溶液的分 离
获得溶液中 的溶质(分 蒸发 离溶剂和溶 质)
蒸发食盐溶液 获得食盐晶体 注意事项:停 止加热的时间
2、用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 具有的性质是( ) A. 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于碘发生化学反应 B. 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3、(1) 1.7g氨气所含有的分子数与 g氮气所含有 的分子数相同,所含有原子数与 g氮气所含有 原子数相同。 (2)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 H2O B. HCl C. H3PO4 D.H2 (3) 9.8 g H2SO4与 g H3PO4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他们所含的氢原子数之比是 ,他们的摩尔质量 分别是 、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三、数值与实验安全 1 2 1.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得少于 ,也不能超过 。 4 3 1 2.烧杯和锥形瓶内盛放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 2 以防搅拌时溅出。 2 3.蒸发皿中盛放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若液体 3 过多,加热时液体可能会溢出,搅拌时也可能使液体溅出。 4.加热盛固体的试管,管口应向下倾斜并与桌面成 20° , 这样有利于水滴流出,可避免水滴回流到管内而使其炸裂。 5.用启普发生器制气体时,加入固体的量不宜过多,以 1 不超过容器中间球体积的 为宜,否则,固体反应剧烈,酸液 3 很容易从导管冲出。
典例导析
知识点1:实验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例1. 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 睛
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的混合液时,将所需浓硫酸沿烧 杯壁缓慢倒入盛有一定体积的酒精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 断搅拌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几片碎瓷片 解析 氢气 ( 或一氧化碳 )等易燃、易爆性气体还原氧化 铜实验中,应先通氢气 ( 或一氧化碳 )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 止发生爆炸,所以A存在安全隐患。 答案 A
2 (1)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容积的 。 3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去吹。
4.物质加热
(1)给固体加热可用试管、蒸发皿,给液体加 热可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有些仪器如 烧杯、烧瓶等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2)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药匙或纸槽,镊子是用来夹取块 状固体的。 ②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 壁上,一般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