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表1.2.2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
极重
交通荷载等级 公路等级 变异水平等级 低 高速 低 一级 中 低 二级 中 高速 低 一级 中 低 轻 三、四级 中 230~200 高 220~190 三、四级 中 210~180 二级 中
特重

面层厚度(mm)
交通荷载等级 公路等级 变异水平等级 面层厚度(mm)
注:① 冻深小或填方路段,或者基、垫层为隔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低值;冻深大 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或者基、垫层为隔温性能稍差的材料,应采用高值; ② 冻深小于0.50m的地区,一般不考虑结构层防冻厚度。
1.5 路肩
铺面材料 路肩面层一般宜选用水泥混凝土,也可用沥青类材料。路肩基
层可用开级配粒料类材料,有利于排除渗入路面结构的水。
起讫桩号
基层切缝 情况
使用状况
原路 面结 构
——
——
使用情况良好, 裂缝少。
结构 一
K576+559 ~ K579+514
基层不切缝
使用情况良好, 有裂缝。 配筋率:0.3,0.4 ,0.5。
结构 二
K579+514 ~ K580+533
350m、320m和330m 混凝土基层切缝间距 分别为5m,8m和 10m。
水泥砼面层 28cm
防水联接层1.5cm
二灰碎石基 层18cm 灰土或固化剂处理路床 20cm
冲击压实处理路床(影响深度80cm)
(2)广西
混凝土下面层280㎜ 改性沥青混凝土或SMA上面层,厚40㎜ 混凝土层表面机械凿毛,或5﹪稀盐酸处理,摩擦系数0.65以上。 设高分子改性沥青粘层,或环氧沥青粘层,或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20 ㎜。 使用3年,整体效果良好,局部路段轻微推移。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技术措施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技术措施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具有良好的抗滑、防渗坚实耐久、耐疲劳平整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适合于各种车辆的通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性能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仍存在设计年限内发生的早期破损现象。

不同的路面结构组合层次多和厚度大的路面结构,不同的路面结构组合会产生在寿命和经济上及使用性能都不相同的效果,其使用效果不一定就好。

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结构组合原则路线、路基和路面要做统筹考虑,路线、路基和路面的设计标准应大体一致。

不同等级的道路应铺设相应等级的路面。

路线设计时应考虑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而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又是路面结构和厚度设计的依据。

提高土基的抗变形能力,往往比加厚路面结构层更为经济有效。

有时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达不到某些要求时,也可在路面结构中采用一定的措施,以弥补路基稳定性和强度的不足。

所以,应本着“路基稳定、基层坚实、面层耐用”的要求,把路基、垫层、基层和面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1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一般原则1.1合理选材因地制宜原则:路面各结构层用的材料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工业副产品、加工材料或天然材料尤其是用量大的垫层和基层材料来降低工程造价以减少运输费用。

注意利用当地材料的特点,并借鉴成功的经验。

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1.2方便施工及便于养护原则:考虑施工的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结合施工能力提出结构层的组合方案及施工技术要求。

要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尤其是高等级路面应保证长期通车的要求。

应尽量考虑采用大型高效的成套机械设备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为合理使用有限的资金,一般可按近期要求进行路面设计,以后随交通量的增加逐步提高;也可按规定的设计年限进行设计,基层一次铺成,沥青面层分期修建。

设计时,应选择适当的路面结构和厚度,使前期工程能在后期充分利用。

园路结构设计3

园路结构设计3

(2)礓礤: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上,一般 纵坡超过15%时,本应设台阶,但为了 能通过车辆,将斜面作成锯齿形坡道, 称为礓礤。其形式和尺寸如图
(3)磴道:在地形陡峭的地段,可结合 地形或利用露岩设置蹬道。当纵坡大于 60%时,应做防滑处理,并设扶手栏杆 等。
4.种植池
在路边或广场上栽种植物,一般应留种 植池。种植池的大小应由所栽植物的要 求而定,在栽种高大乔木的种植池上应 设保护栅。
园路工程
——园路结构设计
园路的常见结构
一、园路的一般结构 园路一般由路面结构
路面层的结构组合形式是多样的,但 园路路面层的结构一般比城市道路简单, 其典型的面层结构图式如图。
2.路面各层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1)面层:是路面最上层 面层设计要点坚固、平稳、耐磨耗,具 有一定的粗糙度、少尘性,便于清扫。
2.明沟和雨水井
是为收集路面雨水而建的构筑物,在园 林中常用砖块砌成。
3.台阶、礓礤、磴道
(1)台阶:当路面坡度超过12度时,为 了便于行走,在不通车辆的路段上,可 设台阶。 台阶的宽度与路面相同,每级台阶的高 度为12~17cm,宽度为30~38cm。
一般台阶不应连续使用,如地形许可, 每10~18级后应设一段平坦的地段,使 游人有恢复体力的机会。 为了防止台阶积水、结冰,每级台阶应 有1%~2%的向下的坡度,以利排水。 在园林中,台阶可以用天然山石、预制 混凝土砖、塑木纹板等材料施工。
2)结合层:在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 面层和基层之间,为了结合和找平而设 置的一层。一般用3~5cm的粗砂、水泥 砂浆或白灰砂浆即可。
(3)基层:一般在土基之上,起承重作 用。一方面支承由面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另一方面把此荷载均匀地传给土基。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初探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初探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初探
阎 国惠
通 过对 沥青层 厚度超 过 2 0 0 mm 的路面 ≯
混^ f
永 久疲 劳 眷 命
进 行分 析 , 发现 厚 沥青层 路 面车 辙仅 限于 距表 面
1c 以内 , 有 出 现 结 构 性 的 永 久 变形 。厚 沥 0m 没
随着 沥 青 路 面 在 我 国 高等 级 公 路 的 大 量 使 用 , 沥青 路 面 已经 遍布 我 国大 江南 北 。但 纵观 近
力 主要 是 由下 卧层 来 承 担 , 模量 的沥 青 并 不一 高 定 使 E 3很大 。因此 , 管 沥青 劲 度 大 , 合 料 h 尽 混 拉应 变 仍 然很 大 , 硬沥 青 混合 料 在 高应 变 下疲 而 劳 寿命 较 小 , 采用 较 柔 的沥 青则 因 为其 疲 劳寿 而 命较 大 可 以承 担 更多 的荷 载作 用 。对于 厚沥 青路 面因其 h 3大 , 模 量 将 会 大 幅 度 减 小 层 底 拉 应 高 变, 因此 , 高模 量 混 合 料对 厚 层 结 构 的疲 劳 寿 命
减 小混 合 料 的脆性 , 而在 给 定拉 应 变水 平 下 可 从
1 路面结构组合原则
11 基 于抗 疲劳 的结构 组 合原则 .
以增加 混 合 料 的疲 劳寿 命 。对 于 抗疲 劳 层 , 仅 仅 增 大沥 青 含量 不 一 定能 提 高结 构 抗疲 劳性 能 , 增 大 沥青 含 量会 导 致 混合 料劲 度 降低 , 但增 加 沥 青 含 量 也有 利 于 混合 料 的压 实 , 了 使沥 青混 合 料 为
青层 路 面 车辙 断 面 见 图 3 同时 , 。 随着沥 青 层 厚 度 增大 , 青 层 车辙 的最 大值 减 小 , 沥 而沥 青 面 层 厚度 为 l c 左右 时 , Om 其路 面车辙 值最 大 。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沥青面层的厚度选择也与公路等级有关。 从压实的角度来看,沥 青最小压实厚度与他的公称最大粒径值相关。 在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中,沥青面层存在着最小厚度,如果沥青面层太薄,就不能独立地作为 一个结构层,这不仅不能满足路面的力学性能要求,而且给施工也带 来不便,影响压实效果。 沥青面层太厚又会提高造价,造成工程资源的 浪费,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施工。
[责任编对加固段 采 用 5m 长 Φ42×4 的 系 统 小 导 管 注 浆 加固围岩,小导管间距为 @1m×1m 梅花状布设,环向加 固 范 围 起 拱 线 180°以 上 拱 部 ,注 浆 材 料 采 用 水 泥 -水 玻 璃 双 液 浆 。 5.2.3 换拱处理
2 沥青路面基层结构
沥青面层向下传递的全部荷载都是有基层承担着, 并支撑面层, 保持面层的各项性能正常发挥。 基层有时可分两层铺筑,其上层仍称 基层,下层称为底基层。 基层要具有较高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来 保证路面的稳定,但基层不受到车轮和大气的直接影响,受到的外部
不利因素相对较少。 基层可以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三种,根据不同
【关键词】沥青路面;基层;垫层;结构设计
沥青的路面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结构组成。 路面的结 构设计要根据道路的交通需求,在路面结构使用年限内既能承受行车 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又可以发挥各结构层的最大功能,满足经济 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要满足以下原则: 1)路面品质的长期稳定性要得到保证,在设计使用期限内,路面 的抗滑安全性能、平整性、抗车辙性能等各项功能的稳定要在允许的 范围内。 2)路面结构的强度、抗变形能力能够和各层次的力学响应相匹配。 在路面的结构上层车轮的荷载、温度、湿度变化等产生的应力较为集 中,并逐渐向下部扩散,所以面层和基层要具有很高的强度、模量以及 抗变形能力。 3)结构层受到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造成强度、稳定性的降低 时,要加强其抵御能力。 4)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等选择材料,最大限度的做好优化,降低 建设以及养护费用。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案例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案例

• ①轴载换算
•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
为:
N
k i 1
C1C2ni

Pi P
8
•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
车型
Pi
C1′
C2′
前轴 58.6
1
18.5
黄河JN163 后轴 114.0
1
1
江淮HF150 后轴 101.5
• 5)设计指标的确定
• 对于一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 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 (1)设计弯沉值
• 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公式计算。该公路为一级 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1.0,面层是沥青混凝土, 面层类型系数取1.0,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基层 类型系数取1.0。
• 设计弯沉值为:
F
1.63
Ls
2000
0.38

E0 p
0.36

1.63
23.47
0.38 40 0.36
200010.65 论弯沉系数αc
ld
1000
2 p
E1
c

F
c

ld E1
• 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 限取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0.4~0.5, 取0.45。
Ne

1


t


1

365
N1


1 0.115 1 365 2092.3 0.45
0.1
10918939.8次 1092万次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 轴次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设置底基层 , 底基层可 以采用级配粒料 、 水泥 或者石灰粉煤灰稳 定粒料 , 厚度一般为 2 0 m。 e
1 面层设 计
作为 刚性路面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和耐久 性, 表面应 当做到平整 、 耐磨 、 光滑 。面层板大多采用横 向接缝与 纵 向接缝垂直相交的矩形 。在 中等和轻交通路面上 , 横缝不设传 力杆时 , 也可设置成与纵缝 斜交 。斜交 的优点是 : 以减少接缝 可 处 的挠度 和应力 , 并且减少车辆行经接缝时的跳动 。无论正交还 是斜交 , 纵缝两侧 的横缝都应对接上 , 不得相互错位 。 面层混凝 土板 的宽度按照车道宽度来确定 , 常在 30m~ 通 . 45 .m范围内取值 , 板长一般为 4m~6m。混凝土面板板块宜尽 可能接近正方形 , 面层板 的长宽 比不宜超过 1 0 平 面尺寸不宜 -, 3 大于 2 : 5m 。 面层厚度可 以首先参照交通等级 、公路等级和变异水平等 级来拟定 。以二级公路 、 重交通 、 中等变异水平为例, 面层厚度取
() 2 摊铺前 , 应检查振捣器 、 夯锤皮带使用性能 , 尤其是皮带 是否松弛 , 避免振捣频率和夯实次数快慢不一 。沥青 混凝土摊铺 层一般采用小振幅 , 以避免面层松散和整体强度下降 。 () 3 摊铺机基准线的控 制。一般情况下是底面层用走钢丝法 控制 , 上面层控制厚度采用浮动基准梁法。采用走钢丝法时 , 中、 在路面两测安装基 准钢丝绳 ,支持钢丝绳 的支柱钢筋 的间距不 能过大, 一般 为 5m 1 用 2台精密水准仪测量控制钢 筋的高  ̄ 0m; 程, 钢筋宜较设计高程高 1 ~ m, 2m 并保证钢筋 的高程在铺筑 mm 过程中始终准确 ; 一般用 2mm 3 ~ mm的高强钢绞线 , 紧线器拉 用 紧安放在支柱 的调整横杆上 。摊铺中面层和表面层可采用浮动 基准梁法 , 浮动基准梁用于保持摊铺机前后高差相 同, 保证摊铺 厚度 和提 高表面平整度 ,浮动基准梁的滑动基面应与摊铺基面 平行上横坡值相同 ;并随时检 查摊 铺厚 度和横坡 值是 否符合设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及路基设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摘要: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道路工程规模在逐渐扩大,数量在逐年增多,对其施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道路工程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其施工质量,就要从建设、设计以及施工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路基设计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城市交通能力的需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市民和物资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结构规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结构建设的质量、安全、成本和效益。

由于城市道路规模大、复杂性高、重要性强,在规划路面结构时,必须考虑到后期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获得设计经验,减少城市路面结构的设计误差,确保城市道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有序开展与道路工程建设效果。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重要性市政道路工程是各地区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和运营效果可直接影响发展水平。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施工现场的复杂性较强,路基路面结构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沉降不一致问题,后续搭板容易断裂继而引发跳车情况,致使车辆始终处于较为危险的状态运行,严重影响行车期间的安全性。

为切实保障工程整体运营效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管控力度,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地理条件与水文特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

高质量的设计工作还能够节约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后期运维成本,对加快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经济发展,推动地区交通网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原则2.1因地制宜按照当地具体情况有序展开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路基路面设计前,着重针对市政道路设计和建设环境展开实地勘察。

由于最终目标是设计一个运行高效的排水系统,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当地地质环境与水质环境展开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1.1设计说明 1.1.1工程概况 (1)工程所在地:湖南省境内 (2)公路自然区划:Ⅳ 区,由地下水位资料可知该路基为潮湿状态; (3)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中央分隔带); (4)路线总长度:1223.061m。 1.1.2设计内容 沥青混凝土路面 (1)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进行方案比较。 (2)进行轴载换算(手算和程序计算),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 (3)确定路基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 (4)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 1.1.3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 (2)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图。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1交通组成 经调查预测,本路竣工后第一年双向平均日交通量下表(辆/d) 交通组成 表1 交通组成 (辆/日) 解放CA10B 211 解放CA390 240 东风EQ140 399 黄河JN150 388 黄河JN253 400 长征XD980 126 日野ZM440 240 日野KB222 176 太拖拉138 51 轴重小于25kN的车辆 2601 交通量年增长率 4.7% 精品文档 。 2欢迎下载 预测交通组成表 表2 车 型 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 后轴轮组数 交 通 量 (次/日)

解放CA10B 19.4 60.85 1 双 211

解放CA390 35 70.15 1 双 240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 399

黄河JN150 49 101.6 1 双 388

黄河JN253 55 66 1 双 400

长征XD980 37.1 72.65 1 双 126

日野ZM440 60 100 1 双 240

日野KB222 50.2 104.3 1 双 176

太拖拉138 51.4 80.6 1 双 51

交通量增长率(%) 4.70%

备注:依据规范,轴重小于25KN的车辆不计入计算; 使用期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4.7%,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2.1轴载换算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小客车不考虑轴载。 2.1.1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昼夜交通量(辆/日)为双向车道年平均日通行车辆数。 ①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式中: ——轴数系数

——轮组系数 其中:

计算结果如下表(表3)所示: 精品文档 。 3欢迎下载 轴载换算结果表 表3 车型 Pi C1 C2 ni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1 211 24 解放CA390 前轴 35 1 6.4 240

16

后轴 70.15 1 1 51 东风EQ140 前轴 23.7 1 6.4 399

5

后轴 69.2 1 1 80 黄河JN150 前轴 49 1 6.4 388

112

后轴 101.6 1 1 416 黄河JN253 前轴 55 1 6.4 400

190

后轴 66 1 1 66 长征XD980 前轴 37.1 1 6.4 126

11

后轴 72.65 1 1 31 日野ZM440 前轴 60 1 6.4 240

166

后轴 100 1 1 240 野KB222 前轴 50.2 1 6.4 176

56

后轴 104.3 1 1 211 太拖拉138 前轴 51.4 1 6.4 51

18

后轴 80 1 1 19

4.3512()ii

PCCn

P

1713

注:轴载小于25KN不计 ②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取0.45。 累计当量轴次:

次) 式中: ——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增长率(%) ——设计车道的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2.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换算验算半刚性基层底拉应力轴载换算公式为:

4.35121()KiiiPNCCnP

精品文档

。 4欢迎下载 ′ ′ ′

式中 ′、 ′同上式中的 、 计算结果如下表(表4)所示: 轴载换算结果表(层底拉应力) 表4

车型 Pi C1 C2 ni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1 211 4

解放CA390 后轴 70.15 1 1 240 14

东风EQ140 后轴 69.20 1 1 399 21

黄河JN150 后轴 101.60 1 1 388 441

黄河JN253 前轴 55.00 1 18.5 400 62

后轴 66.00 1 1 14

长征XD980 后轴 72.65 1 1 126 10

日野ZM440 前轴 60.00 1 18.5 240 75

后轴 100.00 1 1 240

日野KB222 前轴 50.20 1 18.5 176 13

后轴 104.30 1 1 246

太拖拉138 前轴 51.40 1 18.5 51 5

后轴 80.00 1 1 9

1153 注:轴载小于50KN不计 ②累计当量轴次 参数取值同上,设计年限是15年,车道系数取0.45。 累计当量轴次:

次) 2.1.3交通等级确定 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的累计标准轴次为400-600万次,查规范可得该道路为中等交通等级。

4.35121()KiiiPNCCnP

8

4.35121()KiiiPNCCnP

 8 精品文档

。 5欢迎下载 交通等级 表5 交通等级 BZZ-100KN 累计标准轴次Ne(万次/车道) 中型以上货车及大客车 (辆/d 车道)

轻交通 <300 <600 中等交通 300-600 600-1500 重交通 1200-2500 1500-3000 特重交通 >2500 >3000

2.1.4设计弯沉 计算公式: 其中: ——公路等级系数,一级公路为1.0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1.0 ——基层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1.0

2.2方案初拟 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400-600万次,中等交通等级,考虑到公路沿途路基干湿类型不统一,现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干燥和中湿类型、潮湿类型,分别设计两个方案,即推荐方案及备选方案。 2.2.1路基为干燥和中湿类型( 为47.70Mpa) 推荐方案:路面结构面层分两层,上面层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下面层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 ------------------------------------------------- 上面层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4 cm ------------------------------------------------- 下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 6 cm ------------------------------------------------- 基 层 水泥稳定碎石 25 cm ------------------------------------------------- 底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 30 cm

备选方案:路面结构面层分三层,均采用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土。 精品文档

。 6欢迎下载 ----------------------------------------------- 表面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3 cm ----------------------------------------------- 中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4 cm ----------------------------------------------- 下面层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30) 6 cm ----------------------------------------------- 基 层 水泥稳定碎石 22 cm ----------------------------------------------- 底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 25 cm

2.2.2路基为潮湿类型( 为27.93Mpa) 推荐方案:路面结构面层分三层,表面层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中面层和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垫层采用碎石,厚度取20mm。 ----------------------------------------------- 表面层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3 cm ----------------------------------------------- 中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4 cm ----------------------------------------------- 下面层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30) 6 cm ----------------------------------------------- 基 层 水泥稳定碎石 22 cm ----------------------------------------------- 底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 25 cm ------------------------------------------------------

垫 层 碎 石 20 cm

备选方案:路面结构面层分三层,均采用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垫层采用碎石,厚度取20mm。 ----------------------------------------------- 表面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3 cm ----------------------------------------------- 中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 4 cm ----------------------------------------------- 下面层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30) 6 cm ----------------------------------------------- 基 层 水泥稳定碎石 22 cm ----------------------------------------------- 底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 25 cm ------------------------------------------------------

垫 层 碎 石 20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