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中的性文化

合集下载

儒家文化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文化内涵
一是人本主义精神。

儒家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更多关注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强调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自我完善,实现人生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儒家文化注重人文、注重道德、注重感性的特点,并逐渐培养起一种道德的精神。

二是内圣外王精神。

内圣就是要重视对自我的关怀,追求自我道德的完善,也就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把自己修炼成圣人,至少是按照圣人的标准去修炼。

三是积极入世精神。

中国人很早就在对内在生命力量和外在环境变化的体验中,深刻领悟到了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

因此,更注重追求现实世界的幸福生活,这同古希腊伊壁鸠鲁学派的哲学思想有某种相似之处。

儒家文化作为一种实践哲学、世俗哲学和人的哲学,主张积极入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四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品格之一。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人性与天理的合一。

特别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将这一思想发挥到极致,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并进而在政治理念上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儒家主张以礼维护社会秩序,以德实现治身治国,则很顺利推出“人治”思想,也就是重视人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由此看来“礼
治”与“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侧重教化者本身,是一种圣贤政治。

中国古代性学报告

中国古代性学报告

• 五行相生,相克有序

性学中的阴阳五行观念
• 男女阴阳,相互依存
• 性生活与五行相生相克
⌛️
阴阳五行的养生观念
• 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
• 保持阴阳平衡,达到养生目的
中国古代性学的养生观念
养生与性学的关系
⌛️
• 性生活是养生的一部分
• 性学是养生学的重要分

养生方法

• 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 《世说新语》等文学作品中的性学描绘
• 《医宗金鉴》等医学著作中的性学内容
• 佛教对性学的影响
• 欧阳修、苏轼等文人的性学论述
• 明清时期的性学小说与民间性学
中国古代性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成果
01
孔子
•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
02
03
• “逍遥游”的养生哲学
04
05
• 《洛阳牡丹记》中的性学论述
• “阴阳调和,万物生焉”
• 养生观念与道家哲学的融合
• 道家养生方法在性学中的应用
佛家文化的影响
• 佛家禁欲主义对性学的影响
• 佛家哲学对性学观念的调整

⌛️
中国古代性学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影响
医学教育与性学传承
• 古代医学教育中的性学课程
• 古代医学家对性学的研究与传承
医学著作中的性学内容
• 《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中的性学知识
古代性学的科学水平
• 古代性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
• 古代性学方法的局限性
古代性学与现代性学的差距
• 现代性学的科学方法与理论体系
• 现代性学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古代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挑战
古代性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性文化

中国古代性文化
源头:万物有灵论
泛灵论,亦称物活论、万物有灵 论。为发源并盛行于17世纪的哲学思 想,后来则引用为宗教信仰种类之一。 泛灵论相信所有自然现象,不仅动物 和植物,还包括非生物,都是有生命 和灵魂的。的。
阴与阳(yinyang)
阴:♀、月、吸容、黑、偶数、秋冬…… 阳:♂、日、进击、白、奇数、春夏……
与此同时,朱熹被弹劾时曾并 有私通儿媳,勾搭尼姑的罪状,真 伪或难定论,但朱承认“私故人 财”、“纳其尼女”,还表示“深 省昨非,细寻今是”,恐不是一个 情势所迫就能解释的。
☆ 明代民间性文化的繁荣
明 朝 四 大 才 子 书 之 首
商品经济的发达 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矛盾→道德的虚伪 (商品经济←→封建,重农抑商,安土重迁) 春宫图、春药、嫖妓成风……
野地死了香獐子,白茅包裹才得体。少 女怀春心不已,美男善诱情意起。 林中朴樕无人理,野地死鹿还施礼。白 茅包裹埋地里,少女如玉属意你。 缓脱裙衣是何企,别碰腰带对不起。莫 使狗儿叫不已,少女今生跟定你。
现在问题来了,然后怎么了?
此处省略一万字……
言有尽而意无穷,乐而不淫啊!
秦汉
据《战国策•韩策》中记载,秦国宣 太后对韩国来求救的使臣尚靳说过一段 话:“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 身,妾困不支也;尽且其身妾之上,而 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 韩,兵不众粮不多,不则不足以救韩。 夫救韩之危,日贵千金,独不可使妄少 有利焉?”
本书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在魏晋六
朝民间流传修改。 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相互影响的。 强调男女双方必先有“爱乐”然后行, 做到“相感而相应” 性心理、易孕方法、体位、调理药 方……



在唐朝离婚很简单,只要男子写一纸“放妻书”, 并为女方和见证人认可,就可解除婚姻,。女人也 可以主动提出离婚。在这个时期,女子离婚再嫁都 不是什么丑事。正史记载,有唐一代离婚再嫁的公 主就有23人之多。 《下女夫词》表明,在结婚仪式上新娘要问新郎一 些问题,包括对男方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的了解以 及志趣是否相同,获得满意回答后才正式表示愿意 嫁给他。敦煌的唐人还存在试婚风俗。试婚不是随 意的性行为,也要订立正式契约,就是《优先婚前 同居书》。

中国古代性文化

中国古代性文化

02
中国古代性文化的表现形式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性描绘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性描绘
• 诗歌中的性描绘:如《诗经》、《楚辞》等诗歌作品中有关于性爱的描绘。 • 小说中的性描绘:如《红楼梦》、《金瓶梅》等小说作品中有关于性爱的描绘。 • 戏曲中的性描绘:如《西厢记》、《牡丹亭》等戏曲作品中有关于性爱的描绘。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性描绘特点
民族交融与性文化的 多样性
• 民族交融与性文化的多样性 • 各民族性文化的交流:各民族之间的性文化交流,如汉族与少 数民族之间的性文化交流。 • 各民族性文化的融合:各民族之间的性文化融合,如汉族与少 数民族之间的性文化融合。 • 性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古代性文化具有多样性,如各民族性文 化的差异、各地区性文化的差异等。
古代戏剧与舞蹈中的性元素
古代戏剧与舞蹈中的性元素
• 戏剧中的性元素:如《西厢记》、《牡丹亭》等戏剧作品中的性元素。 • 舞蹈中的性元素:如《霓裳羽衣舞》等舞蹈作品中的性元素。
古代戏剧与舞蹈中的性元素特点
• 性元素的寓意丰富:古代戏剧与舞蹈中的性元素寓意丰富,往往具有多层含义。 • 性元素的艺术性强:古代戏剧与舞蹈中的性元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西厢记》中的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等。 • 性元素的道德观念明显:古代戏剧与舞蹈中的性元素受到道德观念的约束,性元素往往带 有道德教育的目的。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性文化演变
• 性文化的繁荣:秦汉至明清时期,性文化繁荣发展,性观念相对开放,性文学作品丰富。 • 性教育的兴起:秦汉至明清时期,性教育逐渐兴起,如《素女经》、《玉房秘诀》等性教 育书籍的出现。 • 性医学的发展:秦汉至明清时期,性医学得到发展,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医学著作中有关于性医学的论述。

古代中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奇葩性文化?

古代中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奇葩性文化?

古代中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奇葩性文化?中国古代性变态现象之一:娼妓娼妓,作为一种制度和职业,可追溯到春秋时,文献中有齐国管仲在都城建女闾以增加国库收入、越国勾践征集寡妇以满足军士性欲的记载。

古代提供性服务的女子有两种,即娼和妓。

娼字从女从昌,昌本义为“街市喧闹”,故娼即“站街女”,在街市热闹处揽客。

娼没有取悦男性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多为已婚或已育的中年女子,俗称“娼妇”.交易对象多为社会底层劳动者。

妓者,顾名思义,年纪轻,受过专业训练,有专门的服务技能,比如会琴棋书画,会吟诵唱和,服务对象多为达官贵人,文人雅士。

即除了提供原始的肉体满足外,妓女还能使客人产生精神愉悦感。

在先秦时代,统治阶级将沦为奴隶的女性作为官妓来供军士娱乐的现象。

汉代时,军中开始配备女乐,设置营妓,同时,富豪人家也普遍蓄养女乐,卖艺亦卖色。

纯营业性的娼妓大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而官妓制度的形成却出现在唐代。

唐代是官妓的发展时期,为娼者在官府注籍登记,由官府供应脂粉,在官府设立的机构中“营业”.妓女的来源不同,有的从私妓选拔入籍,有的由鸨母用钱买幼女调教而成,有的则以罪人的女眷为娼妓。

妓女一入官籍,往往失去人身自由,连出游也受限制,宋代的娼妓制度在沿袭唐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即私妓开始盛行。

宋代对官吏宿妓有一定的禁令。

明代中期取缔了官妓,从此娼妓完全归私人经营。

同时明朝政府严禁官员出入妓院,情节严重的,“罢职不叙”(《菽园杂记》)。

到了清代,娼妓中不仅出卖色相,而且还有赌博、鸦片烟流入其中。

清代中期以前,对开设妓院及宿娼者还有一定的禁令,但清朝中期以后形同虚设。

到光绪年间,官府设巡警厅,公开抽缴妓捐(税),交税的便是官妓,不交税的便是私妓。

这样便在法律上公开默认了妓女,也变相复活了绝迹已久的“官妓”,并且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民国。

中国古代性变态现象之二:媵妾制贵族男子在娶嫡妻时,同时娶若干陪嫁女子,这就是媵制。

春秋时,一个夫人带侄女、姐妹随嫁。

第八章人类性文化发展简史

第八章人类性文化发展简史
巨变。 1、性革命的第一次高潮
表现为城市青年不结婚而同居,婚前性行为剧增。 2、性革命的第二次高潮
主要表现仍然是婚前性行为与不婚同居的再次跃进,首次性交年龄的降低。 3、性革命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强烈冲击
19世纪后期,大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确立,使西方各国的婚姻形式和制度发生改变。 4、性革命使人类性观念逐步科学化,
性学发展成功地把性与生殖相对分离。
➢ 性革命虽然带来了性的自由与平等,但社会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1、少男少女深受其害 2、大批家庭的分裂和改组 3、性放纵导致性病蔓延 4、性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最大冲击乃是道德的茫然
第二节 我国的性文化发展简史
一、我国远祖的性崇拜、性禁忌的遗迹 我们的先民们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古代一样,曾出现过性崇拜和性禁忌的现象。
清教与维多利亚时代的性禁锢 ➢ 清教主张教士结婚成家,不反对性就是罪和性只是为了生殖的观念。 ➢ 清教反对不轨婚为性活动 ➢ 清教主张精神禁欲主义,禁止性欲的萌发 ➢ 维多利亚时代性风尚的特点是虚伪 ➢ 维多利亚时代“性的唯生殖目的论”达到顶点
二十世纪的性革命 性革命是指世界上发达国家进入20世纪以来,在性领域中对传统的性观念、性意识和性道德进行挑战而出现的
第一节 欧洲性文化发展简史
原始人的性崇拜与性禁忌 1、性崇拜 ➢ 性交崇拜
由于性本能的强烈冲动与性高潮中使人产生极大的兴奋感,使原始人误认为神赋予自己某种魔力,甚至认为性 交使自己成为了某种神灵。
➢ 生殖器崇拜
主要指的是男性生殖器的崇拜。古代人注意到,如果男子不同女子交配,女子就不会生孩子。于是人们断定, 男性对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享有完全的荣誉。
第八章人类性文化发展简史
人类的性进化与其能直立行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人手的解放 2、从动物界的嗅觉为主转变为触觉为主 3、口、唇、舌、视觉刺激在人类性刺激中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人类脸部的丰富表情和眼神可以传达不同的性信息。 5、面对面的性行为是人类特有的。 6、不再是有性无爱的“兽性”,体现了性与爱的完美结合,在性行为中汇入了人性。

儒家对爱情的理解

儒家对爱情的理解

儒家对爱情的理解儒家文化所强调的爱是人与人的爱,是一种自然的、比较具体、感性的爱。

儒家文化根据人的感性需要,宣称人从一生下来天生就有一种亲情之爱,这种爱是天生的、本能的,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培训和人为的灌输。

这种爱源于母子之间的人伦之爱,逐渐伸展出来,就形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然后再扩展开来,就能涉及到所有的人类之间的爱,即“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自然人人皆得爱,个个都幸福。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论语》中写得很清楚: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12.22』,意思是说,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的具体论述,也就是说“仁”有许多的内涵,可以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身份和社会分工的人,实施“仁”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个人,孔子提出了这样一条标准,我觉得可以供我们参考: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⒈6』,意思是说,孔子说:“一个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要有爱心并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工作生活之余要多学习。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来自父母和亲人的爱,但是并不一定懂得爱的道理,而儒家文化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应该爱,怎样去爱等的道理,这也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的教育。

这种爱的教育,可以通过父母和师长传授给我们,也可以由我们自己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去继承。

这样的爱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孔子在提倡我们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爱的学习为什么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呢?这与儒家文化的特征和爱的特征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儒家文化鼓励独立思考,不主张盲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⒉15』,另外一方面,随着人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们对爱的理解会发生变化,也会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与爱有关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能为我们找到最佳的实施仁爱的方法。

儒家的人本主义性别观

儒家的人本主义性别观

儒家的人本主义性别观于光君【摘要】Since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e strong democratic emotions cause misreading of Confucian culture. Confucian culture was labeled as gender discrimination, however, rather than having gender discrimination, the Confucianism insists a humanistic view of gender. Confucianism does not talk about gender relations in an abstractive way, but focuses on specific gender roles. Confucian rituals defin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for each gender role as well as principles of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roles, which are humane principle of“doing to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have them do to you”and forgiveness principle of“wishing oneself to be established and also seeing others are established;whishing oneself to be successful and also seeing others are successful.”%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对儒家文化的误读,儒家文化被贴上性别歧视的标签,但儒家文化并非是性别歧视主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中的性文化
从古到今 ,出现过多种性文化 :一是性崇拜文化。这种性 文化
盛行于原始社会 ,是一种以性的神圣观和性的生殖观为 基础的文
化。原始人类认为 ,性是与神联系着的 ,因而性交 能产生出新的生
命个体。他们给性带上了神的光环 ,就产生
了性崇拜 ,认为公开性交对人类是有益的。性崇拜文化实际 上是神
崇拜文化。二是性禁锢文化。这种性文化盛行于封建 时代和宗教统
治的情况之下。性禁锢文化把性与罪恶联系在 一起 ,认为性本能是
典型的肉欲罪孽 ,由此引出性禁锢的主
张。它除了在极狭窄的范围内允许情欲存在外 ,把其他由性引
起的情欲都看成是罪恶 ,应受到严厉的惩罚。 我国封建社会 把性与
淫混为一谈 ,并宣称“万恶淫为首 ” ,主张“存天理 灭人欲 ” ,
就是典型的性禁锢文化。三是性开放文化。这种 性文化盛行于 20
世纪 60年代的美国。 性开放文化主张性自 由、性放纵 ,让性冲动
冲破道德理性的束缚 ,实际是纵容人的
兽性发作。由于它与人的性欲冲动的强烈性相合拍所以很快 在美国
和一些西方国家蔓延开来 ,造成了性文化观念的大倒
退。性开放文化造成的社会恶果是 ,许多家庭解体 ,离婚率
大幅度上升 ,性病肆意流行 ,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 素。四是
性节制文化。这种性文化既承认性生活是人的天然 需要 ,又承认它
必须受性道德和性法制的调节和控制 ,主张
欢迎下载 2

把人的性生活限定在一夫一妻制的范围之内 ,让性充满人类
的崇高情感,给人以欢愉和快乐。为此 ,就要传播科学的性
知识,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解除性愚昧、性困惑和性神秘

保证性生活健康发展。所以性节制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性文 化观

应该成为指导人的性生活的准则。
一、儒家性文化的特点之一是“礼 ”
我们进行一些世界古代民族的性文化对比研究 ,发现中华
性文化绝不像古希腊那么浪漫,不像古罗马那么放纵,不像古 印
度那么神秘,不像古代日本那么粗鲁,而是很讲“礼”,最典 型的
话是“床上夫妻床下客”,“娘子,小生这厢有礼了 ”。 对性的
态度则是“温、良、恭、俭、让” ,连在文学方面的性
交描述、春宫画中的性交描绘都是那么文雅、温柔与含蓄

和其他民族的性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不能不说是受了儒家文 化的
很大影响。
儒家文化很提倡“礼 ”,“仁、义、礼、智、信 ”,这是 为
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礼”就是一种规矩。现在流行的说 法是封
建礼教扼杀了人性 ,压迫了人性,可是儒家最初提倡 的“礼”却
是有它的很大合理性的。夏、商、周是中国从 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
代的最初阶段 ,在野蛮时代,上下关
系、男女关系以及人与人的交往在很多方面都是无矩可循 的,所以
一些大圣大贤们把 “制礼”即制定规矩作为一件大 事来抓。周公
旦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
欢迎下载 3

作,后人甚至把夫妻过性生活就称为“行周公之礼 ”。周公
是孔子所崇拜的精神偶像 ,到了春秋、战国,群雄纷争,天下
大乱,“礼崩乐坏”,孔子非常着急,极力提倡“克己复礼” 倡
导人与人之间要有一套行为规范以约束自己 ,以调节人际
关系的和谐,稳定社会秩序,这是有很大的合理性的,因为它 是
一种社会需要。这和封建后世所倡导的封建
礼教不完全是一回事 ,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丢掉了 “礼” 的
合理内核,使“约束”走向极端,就完全变成了谬误了。 性的约
束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是必要的 ,现代所倡导
的“性文明”,归根结蒂也就是两个内容:“健康的自由” 加
“合理的控制 ”。自由反映出人性的需要 ,但是自由并不 是为所
欲为,而要健康;控制,或云约束,反映出一种社会性 的需要,对于
性以及人类的一切行为 ,社会都要加以控制,但
是不能像封建礼教那样控制 ,控制要合乎人性,要合理。
许多人都认为儒家提倡性禁锢 ,对性采取了一种保守的
态度,其实不尽然。在儒家形成的初始阶段 ,从孔、孟开始 还是
把性看成是人们的一种正常的生活需要 ,例如孟子说

“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 之大
欲存焉。”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都 说明了
这个道理。可是,另一方面,孔、孟又提倡“男女授受 不亲”,对
性要以“礼”来控制,既开放、又控制,在后世一 直是这样。在
一端是开放,另一端是禁锢,而在中间找一个平
欢迎下载 4

衡点,这种情况在各个朝代直至现代都是相同的 ,只不过是时
代不同,这个平衡点靠哪一端近是不尽相同的而已。 后世的性
学家,如元代李鹏飞所编撰的《三元延寿参赞书》第一卷先提 出了
“欲不可无”、“欲不可绝”,然后又提出了 “欲不可早”、 “欲
不可纵”、“欲不可强、和“欲有所忌”,也是不走极端 而“用其
中”的一种表现。
例如,被后世捧为大圣人的舜,其父粗暴地干涉他的婚姻 自
由,但帝尧要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他是愿意的,于 是
“不告而娶”,背着父母娶了这两个女子。如果从后世的封 建礼教
看来,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可是孟子却对此持赞成态 度,一个
原因是“为无后也”;第二个原因是“告则不得娶。 男女居室

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人之大伦,不可也”。有人 问孟子,“逾
东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逾东墙则不得妻” 那么爬墙头去
找女人可以吗 ?本来,这种做法是完全违背
“礼、的,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可是孟子回答,娶
妻 是件大事,如果没有老婆就没有后代了 ,这是个大原则,如果
不 爬墙就找不到老婆了 ,那么这么做也是可以的。又如 ,孔孟
之 道提倡“男女授受不亲”,有人就问孟子,如果嫂子掉在河里
快要淹死了,可以不可以“援之以手”呢?孟子说,“男女授受
不亲、,礼也,“嫂溺而援之以手”,权也,如果眼睁睁地望着嫂
子被淹死而不去救,禽兽也。这都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既重视“道”,也重视“术
欢迎下载 5

这里所说的“道 ”,是指大方向,是一种对事物宏观的、 战
略性的看法;而“术”是指一些谋略、策略 ,是为了达到 某种目
的所采取的具体手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则
是儒家对世界前景的瞻望和奋斗目标 ,是一种理想,“道不
同不相为谋”是指人们理想、方向不同,怎么能合到一起呢 ? 儒
家重视“道”,也重视“术”,可是更加强调“道 ”之不 可动
摇,这和诸子百家中的法家、名家、兵家、纵横家、阴 阳家等等十
分强调法、术、势 ,甚至只讲手段、不顾目的有
较大的不同。这种儒家文化对性文化也有很大影响。中国古 代性文
化首先讲求性的观念、道德情操 ,而后才讲“交接之
道”,这个“交接之道 ”实际上是指“术 ”,是一些性行为 的
具体方法问题。“天人合一 ”、“阴阳合一 ”是“道”; 认为两
性交合是宇宙、天地间的大事 ,两性关系的和谐至为
重要,也是“道”;“欲不可禁”、“欲不可纵”也是道;“男
女同兴”、“男女同乐”不能只顾一方的满足 ,也是“道”。 除
了 “道”以外,还有一些做的方法,如怎么得到性的快乐 , 怎样
保持性的健康,怎样易于得子等等,这都是“术”,“术” 要服从
于“道”,在“道”的指导与统率下进行。
“道”与“术”的结合可以视为中华性文化的一大特 点。纵观
外国古代的一些性文化 ,虽然也有“道 ”,但更强
调“术”,例如古罗马的《爱经 》、古印度的《欲经 沢 古 代阿
拉伯的《芳草园》等性学经典名著 ,“煽情”的内容很
欢迎下载 6

多,“勾引异性”的方法很多,而讲“道”的内容却有所 不足

这就往往使它变成一本“吊膀子书 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既包括性
的知识教育 的人格教育,可能也是受到了
“道”与 影响。

 

了。我国现代对


也十分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