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及其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行为规范——礼
孟子的礼——“五伦”: 父子(有孝)、 君臣(有忠)、 男女(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中国文化建立在这种“礼”的基础上,礼仪之邦。
2、思想核心——仁
为什么提出“仁”? 春秋末期的社会变动 人与人之间剧烈变化 “礼崩乐坏” 人们失去精神与行为的依托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是赡 养父母亲,而且要对父母和长辈要尊重。
百行”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 心
父母在,不远游 父母亡故,子要守孝三年 中国社会是父权社会,孝调整了父子关系 孝在中国被法律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成为传宗接代 的最高表现,生儿子成为孝的最终结果
8、处世哲学——中庸之道
孔子、孟子与儒家学派
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
名柯 字子舆,邹国人(山东)
主张“性善论”
侧重发展孔子的仁学, 主张“仁政”,强调人民的 重要性,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孔子、孟子与儒家学派
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的修养,”养浩然 正气”,达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现代价值:
儒家强调义利之辩,是要人们保持清醒头脑,处理 好二者关系。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但必须守道义;教育 宗旨是义,培养人才,如果以盈利为目的,就是不义。
4、孔子的教育思想
知识、智慧、见解、了解、知道。 知仁,循礼,行义。“博学之,明辩之,慎思之。” “因材施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学而时习之” “有教无类”
由于孟子对儒学的巨大贡献,后世 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儒家学说也因 此而被称为 “孔孟之道”。“亚圣” 其学说载于《孟子》。84岁去世
孟子一生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 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他 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 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掷地有声的言辞是思想家孟子所阐述的 人格标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把它作 为格言传诵至今。
有学问的君子应当遵守的准则。
“ 仁 ”,做人的最高标准
君子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的标准就是 “仁“, “仁”,乃是道德的总 首称先。要“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 顺则事不成”, 其次要”立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不主 张暴力强权。
“宁不及勿过”,一个人是否修养,就看 他遇事能否把握好 “度”,即中庸之道。 “和为贵”
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偏 不倚,不上不下。
意义:善于认同,中和之美, 朴实无华,实事求是
三、儒家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1、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生活准则——信
指为人交往的诚实不பைடு நூலகம்,言行一致的 态度。
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 备的品德。
孔子主张统治者要 “立信”, 要获得人民信任,“其身正,不 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待人之本——忠、恕
“忠”即忠诚老实,不背判朋友, 恕,是宽恕。以博大胸怀待人, 为人宽恕与容忍。
7、家庭伦理——孝与悌
儒家思想及其 文化

主要内容
孔子、孟子与儒家学派
儒家思想及其特征
儒家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一、孔子、孟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名丘 字仲尼 鲁国人(山东) 父亲:叔梁纥,武士 母亲:颜徵在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
主要主张“仁”,“礼”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
重视民的作用,“君者, 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其学说载于《荀子》
二、儒家思想及其特征
1、行为规范——礼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不求,求而
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
——《荀子》
孔子说“克已复礼”,礼,就是周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 之将至。”
孔夫子 圣人 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著作 :《论语》 73岁去世
孔子一生
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 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 就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 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 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 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 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 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 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 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3、价值准绳——义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杀身成仁”。 孟子:“义,人之正路也”。“舍生取义

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谋道不谋食” “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义与利是脱节的,是平 均主义
义利之辩
利,右为镰刀,左为庄稼。义,上为羊肉,下为兵器 义以生利,义利统一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义是手段,通过义的手段达到利的目的 董仲舒:“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程颢、程颐:“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孔子提出解决的方法,即“仁”。 《论语》中有107 次提到“仁”。
仁,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而不仁,如何礼?” “言仁必及人”,
什么是仁?如何做?
“仁者爱人”,“忠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表现形式:温(温和)、良(善良)、 恭(自重)、俭(俭补)、让(谦虚)
仁 就是做人的道理,即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
孔子、孟子与儒家学派
荀子(前313-前238年)名况,赵国人。
唯物主义思想家,”天有常道,地有常数“,自然 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规律。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即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是不以社会政治的好坏而转移。 “
重视人的作用:“人定胜天”
荀子侧重发展孔子的“礼”学
主张 “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也”。因为人性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 帮助人为善,一要“修身”,二要“师法”, 通过礼与法规范社会,达到 “一天下”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