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 正多边形和圆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 圆内接正多边形 专题练习(含解析)

C.连接 AD,则 AD 分别平分∠EAC 与∠EDC D.图中一共能画出 3 条对称轴
答案:B 解析:解答: A.∵多边形 ABCDEF 是正六边形, ∴△ACE 是等边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B.∵△ACE 是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ACE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 AD,则 AD 分别平分∠EAC 与∠EDC,故本选项正确; D.∵△ACE 是等边三角形,∴图中一共能画 3 条对称轴,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B. 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解答.
C.18
D.36
答案:C
解析:解答:连接正六边形的中心与各个顶点,得到六个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2 ,高为 3,
因而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3 ,
∴正六边形的面积=18 , 故选 C. 分析:解题的关键要记住正六边形的特点,它被半径分成六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12.已知某个正多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 ()
∴△OAB 是等边三角形, ∴OB=AB=24cm,
∴ 60 ´ 24 = 8 180
故选 B 分析:连接 OA、OB,得出等边三角形 AOB,求出 OB 长和∠AOB 度数,根据弧长公式求
出即可.
10.若一个正六边形的半径为 2,则它的边心距等于( )
A.2 B.1 C.
D.2
答案:C 解析:解答:已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 2,则正六边形 ABCDEF 的外接圆半径为 2, 如图:
连接 OA,作 OM⊥AB 于点 M, 得到∠AOM=30°,
则 OM=OA•cos30°= .
则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 .
故选 C. 分析:根据正六边形的边长与外接圆的半径相等,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 关系即可求出.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随堂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随堂练习基础题知识点1 认识正多边形1.下面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A.矩形 B.菱形C.正方形 D.等腰梯形2.如图,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则其中一个内角α的度数是( )A.240° B.120° C.60° D.30°3.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4.如图,AC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一条对角线,则∠ACB= .知识点2 与正多边形有关的计算5.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正六边形的周长是12,则⊙O的半径是( )A. 3 B.2 C.2 2 D.2 36.下列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中,一条边所对的圆心角最大的图形是(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7.若正方形的外接圆半径为2,则其内切圆半径为( )A. 2 B.2 2C.22D.18.边长为6 cm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9.如图,将正六边形ABCDEF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中心与坐标原点重合.若A点的坐标为(-1,0),则点C的坐标为( ).10.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八边形补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 (结果保留根号).知识点3 画正多边形11.如图,甲:①作OD的中垂线,交⊙O于B,C两点;②连接AB,AC,△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乙:①以D为圆心,OD长为半径作圆弧,交⊙O于B,C两点;②连接AB,BC,CA,△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可判断( )A.甲、乙均正确 B.甲、乙均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 D.甲错误,乙正确12.图1是我们常见的地砖上的图案,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正八边形.如图2,AE是⊙O的直径,用直尺和圆规作⊙O的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中档题13.正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与外接圆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 )A.4R=5r B.3R=4rC.2R=3r D.R=2r14.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 )A.(2,-3) B.(2,3)C.(3,2) D.(3,-2)15.以半径为2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三边作三角形,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22B.32C. 2D. 316.为增加绿化面积,某小区将原来正方形地砖更换为如图所示的正八边形植草砖,更换后,图中阴影部分为植草区域,设正八边形与其内部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a2 B.3a2 C.4a2 D.5a217.如图,圆O与正八边形OABCDEFG的边OA,OG分别交于点M,N,则弧MN所对的圆心角∠MPN的大小为.18.如图,正十二边形A1A2…A12,连接A3A7,A7A10,则∠A3A7A10= .19.如图,⊙O是正方形ABCD与正六边形AEFCGH的外接圆.(1)正方形ABCD与正六边形AEFCGH的边长之比为;(2)连接BE,BE是否为⊙O的内接正n边形的一边?如果是,求出n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综合题20.如图1,2,3,…,m,M,N分别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ABCDEF…的边AB,BC上的点,且BM=CN,连接OM,ON.(1)求图1中∠MON的度数;(2)图2中∠MON的度数是,图3中∠MON的度数是;(3)试探究∠MON的度数与正n边形边数n的关系(直接写出答案).参考答案01 基础题知识点1 认识正多边形1.下面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C)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等腰梯形2.(柳州中考)如图,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则其中一个内角α的度数是(B)A .240°B .120°C .60°D .30°3.(连云港中考)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2.4.(资阳中考)如图,AC 是正五边形ABCDE 的一条对角线,则∠ACB=36°.知识点2 与正多边形有关的计算5.(沈阳中考)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内接于⊙O ,正六边形的周长是12,则⊙O 的半径是(B)A. 3B .2C .2 2D .2 3 6.(株洲中考)下列圆的内接正多边形中,一条边所对的圆心角最大的图形是(A)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7.(滨州中考)若正方形的外接圆半径为2,则其内切圆半径为(A)A. 2 B .2 2C.22D .1 8.边长为6 cm 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是23.9.(宁夏中考)如图,将正六边形ABCDEF 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中心与坐标原点重合.若A点的坐标为(-1,0),则点C 的坐标为(12,-32).10.(教材P109习题T6变式)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八边形补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1+2(结果保留根号).知识点3 画正多边形甲:①作OD的中垂线,交⊙O于B,C两点;②连接AB,AC,△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乙:①以D为圆心,OD长为半径作圆弧,交⊙O于B,C两点;②连接AB,BC,CA,△ABC即为所求的三角形.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可判断(A)A.甲、乙均正确B.甲、乙均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12.(镇江中考改编)图1是我们常见的地砖上的图案,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正八边形.如图2,AE是⊙O的直径,用直尺和圆规作⊙O的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解:如图.02中档题13.正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与外接圆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D)A.4R=5r B.3R=4rC.2R=3r D.R=2r14.(滨州中考)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C)A.(2,-3) B.(2,3)C.(3,2) D.(3,-2)15.(达州中考)以半径为2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三边作三角形,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A)A.22B.32C. 2D. 316.为增加绿化面积,某小区将原来正方形地砖更换为如图所示的正八边形植草砖,更换后,图中阴影部分为植草区域,设正八边形与其内部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A.2a2 B.3a2 C.4a2 D.5a217.(山西中考命题专家原创)如图,圆O与正八边形OABCDEFG的边OA,OG分别交于点M,N,则弧MN所对的圆心角∠MPN的大小为67.5°.18.(连云港中考)如图,正十二边形A1A2…A12,连接A3A7,A7A10,则∠A3A7A10=75°.19.如图,⊙O是正方形ABCD与正六边形AEFCGH的外接圆.(1)正方形ABCD与正六边形AEFCGH的边长之比为2∶1;(2)连接BE,BE是否为⊙O的内接正n边形的一边?如果是,求出n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解:BE是⊙O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理由:连接OA ,OB ,OE ,在正方形ABCD 中,∠AOB=90°,在正六边形AEFCGH 中,∠AOE=60°,∴∠BOE=30°.∵n=360°30°=12, ∴BE 是正十二边形的边.03 综合题20.如图1,2,3,…,m ,M ,N 分别是⊙O 的内接正三角形ABC ,正方形ABCD ,正五边形ABCDE ,…正n 边形ABCDEF …的边AB ,BC 上的点,且BM=CN ,连接OM ,ON.(1)求图1中∠MON 的度数;(2)图2中∠MON 的度数是90°,图3中∠MON 的度数是72°;(3)试探究∠MON 的度数与正n 边形边数n 的关系(直接写出答案).解:(1)连接OA ,OB.∵正三角形ABC 内接于⊙O ,∴OA=OB ,∠OAM=∠OBA=30°,∠AOB=120°.∵BM=CN ,AB=BC ,∴AM=BN.∴△AOM ≌△BON(SAS).∴∠AOM=∠BON.∴∠AOM +∠BOM=∠BON +∠BOM ,即∠AOB=∠MON.∴∠MON=120°.(3)∠MON=360°n.。
专题3.6正多边形和圆-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浙教版)[含答案]
![专题3.6正多边形和圆-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浙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16fe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e.png)
专题3.6正多边形和圆【九大题型】【浙教版】【题型1求正多边形中心角】【题型2由正多边形中心角求边数】【题型3尺规作正多边形】【题型4正多边形和圆中求线段长度】【题型5正多边形和圆中求角度】【题型6正多边形和圆中求周长】【题型7正多边形和圆中求面积】【题型8正多边形和圆中求最值】【题型9正多边形和圆中的证明】知识点:正多边形和圆(1)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非常密切,把圆分成n(n就是大于2的自然数)等份,顺次连接各分点所的的多边形就是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正多边形的中心:一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每一条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2)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n 为边数;r 为边心距;R 为半径;a为边长(3)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为()2180n n -×°,每个外角度数为360n°【题型1 求正多边形中心角】【例1】(23-24九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1.如图,圆内接正九边形两条对角线,AB CD 相交,则1Ð的度数是( )A .45°B .54°C .60°D .72°【变式1-1】(23-24九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2.将一个正八边形绕着其中心旋转后与原图形重合,旋转角的大小不可能是( )A .45°B .60°C .135°D .180°【变式1-2】(23-24九年级下·安徽淮北·阶段练习)3.苯(分子式为66C H )的环状结构是由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正六边形(如图1),图2是其平面示意图,点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则CBF COD ÐÐ-的度数为( )A .30°B .45°C .60°D .90°【变式1-3】(15-16九年级上·江苏镇江·阶段练习)4.如图,在正十边形12345678910AA A A A A A A A A 中,连接41A A 、17A A ,则417AAA Ð= °【题型2 由正多边形中心角求边数】【例2】(23-24九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5.如图,点A 、B 、C 、D 为一个正多边形的顶点,点O 为正多边形的中心,若=18ADB а,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A .10B .12C .15D .20【变式2-1】(23-24九年级下·江苏苏州·阶段练习)6.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45°,边长为5,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周长等于 .【变式2-2】(23-24九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7.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e 的内接四边形,AB 是O e 的内接正m 边形的一边,BC 是O e 的内接正n 边形的一边,60ADC Ð=°,则mn = .【变式2-3】(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8.如图,AC 是⊙O 的内接正四边形的一边,点B 在弧AC 上,且BC 是⊙O 的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若AB 是⊙O 的内接正n 边形的一边,则n 的值为( )A .6B .8C .10D .12【题型3 尺规作正多边形】【例3】(23-24九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9.尺规作图:如图,AD 为⊙O 的直径。
部编数学九年级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7大题型)2023考点题型精讲(解析版)含答案

24.3 正多边形和圆正多边形的概念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1)一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 (3)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4)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题型1:正多边形的相关概念1.下列关于正多边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九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B.存在一个正多边形,它的外角和为720°C.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D.不存在每个外角都是对应每个内角两倍的正多边形【答案】C【解析】【解答】解:正九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项A不正确;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故选项B不正确;【变式1-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正方形,点P是劣弧上不同于点C的任意一点,则∠BPC的度数是( )A.45° B.60° C.75° D.90°【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OB、OC,则∠BOC=9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BPC=∠BOC=4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的应用.【变式1-2】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点P在⊙O上,则∠APB等于( )A.30° B.45° C.55° D.60°【答案】连接OA,OB.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OB=9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PB=45°.故选B.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1)正n边形每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2)正n边形每个中心角的度数是; (3)正n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是.注意:要熟悉正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图形,将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题型2:正多边形与圆有关的计算-角度2.如图,正五边形ABCDE内接于⊙O,连接AC,则∠BAC的度数是( )A.45°B.38°C.36°D.30°【答案】C【解析】【解答】解:连接OC、OB,如下图:根据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BOC=360°5=72°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BAC=12∠BOC=36°故答案为:C【分析】连接OC、OB,根据正多边形的性质可得∠BOC=360°5=72°,再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即可。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十七章圆与正多边形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二十七章圆与正多边形专项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母线长为3cm,则其侧面积为()cm.A.3πB.6πC.12πD.18π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方程210-+=的两个实数根的和等于1;x x②半圆是弧;③正八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④“抛掷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全部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1,2,则这个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⑤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个B.3个C.4个D.5个∠等于()3、如图,O中,90AOC︒∠=,则ABCA .35︒B .40︒C .45︒D .50︒4、如图,边长为 )A .B .23π C . D .5、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四边形ABCO 是菱形,则D ∠的度数为( )A .45°B .60°C .90°D .120°6、如图,在Rt△ABC 中,90BAC ∠=︒,30B ∠=︒,3AB =,以AB 边上一点O 为圆心作O ,恰与边AC ,BC 分别相切于点A ,D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3πB 3π-C 23π-D .23π 7、利用定理“同弧所对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两倍”,可以直接推导出的命题是( )A .直径所对圆周角为90︒B .如果点A 在圆上,那么点A 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C .直径是最长的弦D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8、已知⊙O 的直径为10cm ,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cm ,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相交或相切9、如图,点A 、B 、C 在⊙O 上,∠BAC =56°,则∠BOC 的度数为( )A .28°B .102°C .112°D .128°10、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6,以顶点A 为圆心,AB 的长为半径画圆,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A.2πB.4πC.2π+12D.4π+12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A的半径为5,圆心A(4,3),坐标原点O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2、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DC,CB上的动点,且始终满足DE=CF,AE,DF交于点P,则∠APD的度数为______ ;连接CP,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3、如图,AB是半圆O的弦,DE是直径,过点B的切线BC与⊙O相切于点B,与DE的延长线交于点C,连接BD,若四边形OABC为平行四边形,则∠BDC的度数为______.BC=,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的A与BC相切于点D,交AB于点E,交4、如图,在ABC中,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EPFAC于点F,点P是A上一点,且405、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H ,8CD =,5OA =,则AH 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B 是⊙O 的直径,AB ⊥CD 于点E ,P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且∠BCP =∠BCD(1)求证:CP 是⊙O 的切线;(2)连接DO 并延长,交AC 于点F ,交⊙O 于点G ,连接GC 若⊙O 的半径为5,OE =3,求GC 和OF 的长2、下面是“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O 和⊙O 外一点P .求作:过点P 的⊙O 的切线.作法:如图,(1)连接OP;(2)分别以点O和点P为圆心,大于12OP的长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3)作直线MN,交OP于点C;(4)以点C为圆心,CO的长为半径作圆,交⊙O于A,B两点;(5)作直线PA,P B.直线PA,PB即为所求作⊙O的切线完成如下证明:证明:连接OA,OB,∵OP是⊙C直径,点A在⊙C上∴∠OAP=90°(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OA⊥AP.又∵点A在⊙O上,∴直线PA是⊙O的切线(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同理可证直线PB是⊙O的切线.3、如图,AB,AC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C,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EF AC于点F.(1)求证:四边形CDEF是矩形;(2)若CD=2DE=,求AC的长..4、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圆上一点,弦CD⊥AB于点E,且DC=AD,过点A作⊙O的切线,过点C作DA的平行线,两直线交于点F,FC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1)求证:FG是⊙O的切线;(2)求证:四边形AFCD是菱形.5、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AM是△ACD的外角∠DAF的平分线.(1)求证:AM是⊙O的切线;(2)连接CO并延长交AM于点N,若⊙O的半径为2,∠ANC= 30°,求CD的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利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详解】解: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1×2π×2×3=6π(cm2).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2、B【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对五个命题进行判断即可.【详解】1、Δ=12−4×1=−3<0,故方程无实数根,故本命题错误;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半圆也是,故本命题正确;3、八边形绕中心旋转180°以后仍然与原图重合,故本命题正确;4、抛硬币无论抛多少,出现正反面朝上都是随机事件,故抛三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也是随机事件,故本命题正确;k>,它的函数图像位于一三象限,故本命题错误5、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2) ,则0综上所述,正确个数为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函数判别式、弧的定义、中心对称图形判断、随机事件理解、反比例函数图像,掌握这些是本题关键.3、C【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BC和∠AOC是弧AC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90∠=,AOC︒∠AOC=45︒.∴∠ABC=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注意掌握同弧(等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4、A【分析】正三角形的面积加上三个小半圆的面积,再减去中间大圆的面积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正三角形的面积为:162⨯=三个小半圆的面积为:(213182ππ⨯⨯⨯=,中间大圆的面积为:2416ππ⋅=,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8162πππ-=,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圆的面积的计算,正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设∠ADC =α,∠ABC =β,由菱形的性质与圆周角定理可得18012 ,求出β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设∠ADC =α,∠ABC =β;∵四边形ABCO 是菱形,∴∠ABC =∠AOC β=;∴ ∠ADC =12β;四边形ABCD 为圆的内接四边形,∴α+β=180°,∴ 18012,解得:β=120°,α=60°,则∠ADC =60°,故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及其应用,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掌握“同圆或等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本题的关键.6、A【分析】连结OC ,根据切线长性质DC =AC ,OC 平分∠ACD ,求出∠OCD =∠OCA =12ACD ∠=30°,利用在Rt△ABC中,AC =AB tan B =Rt△AOC 中,∠ACO =30°,AO =AC 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12AOC S OA AC ∆=⋅=,12DOC S OD DC ∆=⋅=212011==3603OAD S ππ⨯扇形,利用割补法求即可. 【详解】解:连结OC ,∵以AB 边上一点O 为圆心作O ,恰与边AC ,BC 分别相切于点A , D ,∴DC =AC ,OC 平分∠ACD ,∵90BAC ∠=︒,30B ∠=︒,∴∠ACD =90°-∠B =60°,∴∠OCD =∠OCA =12ACD ∠=30°,在Rt△ABC 中,AC =AB tan B =在Rt△AOC 中,∠ACO =30°,AO =AC 1=,∴OD =OA =1,DC =AC∴11122AOC S OA AC ∆=⋅=⨯=11122DOC S OD DC ∆=⋅=⨯= ∵∠DOC =360°-∠OAC -∠ACD -∠ODC =360°-90°-90°-60°=120°, ∴212011==3603OAD S ππ⨯扇形,S 阴影=1133AOC DOC OAD S S S ππ∆∆+-扇形. 故选择A .【点睛】本题考查切线长性质,锐角三角形函数,扇形面积,三角形面积,角的和差计算,割补法求阴影面积,掌握切线长性质,锐角三角形函数,扇形面积,三角形面积,角的和差计算,割补法求阴影面积是解题关键.7、A【分析】定理“同弧所对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两倍”是圆周角定理,分析各个选项即可.【详解】A 选项,直径所在的圆心角是180°,直接可以由圆周角定理推导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90︒,A 选项符合要求;B、C选项,根据圆的定义可以得到;D选项,是垂径定理;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基本性质,熟悉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圆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当d r=时,直线与圆相切,当d r时,直线与圆相离,<时,直线与圆相交,根据原理直接作答即可.当d r【详解】解:⊙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O的半径等于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相切,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9、C【分析】直接由圆周角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A=56°,∠A与∠BOC所对的弧相同,∴∠BOC=2∠A=112°,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0、D【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求得内角FAB ∠的度数,进而根据弧长公式求得FB l ,即可求得阴影部分的周长.【详解】 解: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6,1180360120,66FAB AF AB ∴∠=︒-⨯︒=︒== ∴FB l 12064180ππ⨯== ∴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412FB AF AB l π++=+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弧长公式,求正多边形的内角,牢记弧长公式和正多边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在⊙A 上【分析】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OA ,然后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判断点O 与⊙A 的位置关系.【详解】解:∵点A 的坐标为(4,3),∴OA,∵半径为5,∴OA =r ,∴点O 在⊙A 上.故答案为:在⊙A 上.【点睛】本题考查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设⊙O 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的距离OP =d ,当点P 在圆外⇔d >r ;当点P 在圆上⇔d =r ;当点P 在圆内⇔d <r .2、90︒1【分析】利用“边角边”证明△ADE 和△DCF 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DAE =∠CDF ,然后求出∠APD =90°,从而得出点P 的路径是一段以AD 为直径的弧,连接AD 的中点和C 的连线交弧于点P ,此时CP 的长度最小,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QC ,即可求得CP 的长.【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CD ,∠ADE =∠BCD =90°,在△ADE 和△DCF 中,90AD CD ADE BCD DE CF =⎧⎪∠=∠=︒⎨⎪=⎩, ∴△ADE ≌△DCF (SAS )∴∠DAE =∠CDF ,∵∠CDF +∠ADF =∠ADC =90°,∴∠ADF+∠DAE=90°,∴∠APD=90°,由于点P在运动中保持∠APD=90°,∴点P的路径是一段以AD为直径的弧,取AD的中点Q,连接QC,此时CP的长度最小,则DQ=12AD=12×2=1,在Rt△CQ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Q所以,CP=CO−QP1.故答案为:90︒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3、22.5︒【分析】先由切线的性质得到∠OBC=90°,再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O=BC,则∠BOC=∠BCO=45°,由OD=OB,得到∠ODB=∠OBD,由∠ODB+∠OBD=∠BOC,即可得到∠ODB=∠OBD=22.5°,即∠BDC=22.5°.【详解】解:∵BC 是圆O 的切线,∴∠OBC =90°,∵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AO =BC ,又∵AO =BO ,∴BO =BC ,∴∠BOC =∠BCO =45°,∵OD =OB ,∴∠ODB =∠OBD ,∵∠ODB +∠OBD =∠BOC ,∴∠ODB =∠OBD =22.5°,即∠BDC =22.5°,故答案为:2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切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849π-【分析】连接AD ,由圆周角定理可求出80EAF ∠=︒,即可利用扇形面积公式求出EAF S 扇形.由切线的性质可知AD BC ⊥,即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ABC S .最后根据ABC EAF S S S =-阴扇形,即可求出结果.【详解】如图,连接AD .∵40EPF ∠=°,∴280EAF EPF ∠=∠=︒, ∴22808028==3603609EAF AE S πππ⨯⨯=扇形. ∵BC 是⊙O 切线,且切点为D ,∴AD BC ⊥,2AD =, ∴1124422ABC S AD BC =⋅=⨯⨯=△. ∵ABCEAF S S S =-阴扇形, ∴849S π=-阴. 故答案为:849π-.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扇形的面积公式.连接常用的辅助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8【分析】如图所示,连接OC ,由垂径定理可得1=42CH DH CD ==,再由勾股定理求出OH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C ,∵AB 为⊙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H ,CD =8, ∴1=42CH DH CD ==,∠OHC =90°, ∵OC =OA =5,∴OH ,∴AH =OA +OH =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垂径定理.三、解答题1、(1)见解析;(2)6GC =,2511OF =【分析】(1)连接OC ,由已知可得∠OCB +∠BCD =90°,进而根据∠BCP =∠BCD ,等量代换可得∠OCB +∠BCP =90°,即可证明CP 是⊙O 的切线;(2)证明OE 为△DCG 的中位线,由AO GC ∥,证明△GCF ∽△OAF ,进而列出比例式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证明:连接OC∵OB=OC,∴∠OBC=∠OCB∵AB⊥CD于点E,∴∠CEB=90° ∴∠OBC+∠BCD=90° ∴∠OCB+∠BCD=90° ∵∠BCP=∠BCD,∴∠OCB+∠BCP=90° ∴OC⊥CP∴CP是⊙O的切线(2)∵AB⊥CD于点E,∴E为CD中点∵O为GD中点,∴OE为△DCG的中位线∥∴GC=2OE=6,OE GC ∥∵AO GC∴△GCF∽△OAF∴GC GF OA OF=即65GFOF =∵GF+OF=5,∴OF=25 11【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分析】连接OA,OB,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OAP=90°,再依据切线的判定证明结论;【详解】证明:连接OA,OB,∵OP是⊙C直径,点A在⊙C上,∴∠OAP=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OA⊥AP.又∵点A在⊙O上,∴直线PA是⊙O的切线(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同理可证直线PB是⊙O的切线,故答案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1)见详解;(2)7【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和矩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AB =AC ,BE =DE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AC ,DE 是O 的两条切线,EF AC ⊥于点F∴∠EFC =∠EDC =∠FCD =90°,∴四边形CDEF 是矩形;(2)∵四边形CDEF 是矩形,∴EF =CD =CF =2DE =,∵AB ,AC ,DE 是O 的两条切线,∴AB =AC ,BE =DE ,设AB =AC =x ,则AE =x +2,AF =x -2,在Rt AEF 中,()(()22222x x -+=+, 解得:x =5,∴AC =5+2=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以及矩形的判定定理,掌握切线长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连接OC、AC,证明△ACD为等边三角形,得出∠ADC=∠DCA=∠DAC=60°,∠OCD=30°,由FG∥DA,得出∠DCF=180°-∠ADC=120°,则∠OCF=∠DCF-∠OCD=90°,即FG⊥OC,即可得出结论;(2)证明AF∥DC,由FG∥DA,得出四边形AFCD是菱形.【详解】(1)证明:连接OC、AC,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弦CD⊥AB,∴CE=DE,AD=AC,∵DC=AD,∴DC=AD=AC,∴△ACD为等边三角形,∴∠ADC=∠DCA=∠DAC=60°,∠DAB=∠BAC=30°,∴∠BOC=2∠BAC=60°,∴∠OCD=90°-60°=30°,∵FG∥DA,∴∠D=∠DCG=60°,∴∠OCG=∠DCG+∠OCD=60°+30°=90°,∴FG⊥OC,∵OC为⊙O的半径,∴FG是⊙O的切线;(2)证明:∵AF与⊙O相切,∴AF⊥AG,∵DC⊥AG,∴AF∥DC,∵FG∥DA,∴四边形AFCD为平行四边形.∵DC=AD,∴四边形AFCD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FG是⊙O的切线是解题的关键.5、(1)见解析(2)CD=【分析】(1)由题意易得BC=BD,∠DAM=1∠DAF,则有∠CAB=∠DAB,进而可得∠BAM=90°,然后问题可求2证;(2)由题意易得CD//AM,∠ANC=∠OCE=30°,然后可得OE=1,(1)证明:∵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BC=BD∴∠CAB=∠DAB∵AM是∠DAF的平分线∠DAF∴∠DAM=12∵∠CAD+∠DAF=180°∴∠DAB+∠DAM=90°即∠BAM=90°,AB⊥AM∴AM是⊙O的切线(2)解:∵AB⊥CD,AB⊥AM∴CD//AM∴∠ANC=∠OCE=30°在R t△OCE中,OC=2∴OE=1,∵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CD=2C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切线的判定定理、垂径定理及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垂径定理及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中考数学复习----《正多边形与圆》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正多边形与圆》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知识点总结1.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把一个圆分成n(n是大于2的自然数)等份,依次连接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2.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①中心: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
②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
③中心角: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④边心距:中心到正多边形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练习题1、(2022•长春)跳棋是一项传统的智力游戏.如图是一副跳棋棋盘的示意图,它可以看作是由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等边三角形DEF组合而成,它们重叠部分的图形为正六边形.若AB=27厘米,则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为厘米.【分析】根据对称性和周长公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象的对称性可得,AM=MN=BN=AB=9(厘米),∴正六边形的周长为9×6=54(厘米),故答案为:54.2、(2022•营口)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连接AC,CF,则∠ACF=度.【分析】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在△ABC中,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得到∠BAC=30°,从而∠CAF=∠BAF﹣∠BAC=120°﹣30°=90°,过点B作BM⊥AC于点M,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M,进而得到AC的长,根据tan∠ACF===即可得出∠ACF=30°.【解答】解: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6﹣2)×180°÷6=120°,∵AB=BC,∠B=120°,∴∠BAC=∠BCA=×(180°﹣120°)=30°,∵∠BAF=120°,∴∠CAF=∠BAF﹣∠BAC=120°﹣30°=90°,如图,过点B作BM⊥AC于点M,则AM=CM(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BMA=90°,∠BAM=30°,∴BM=AB=,∴AM===,∴AC=2AM=,∵tan∠ACF===,∴∠ACF=30°,故答案为:30.3、(2022•呼和浩特)如图,从一个边长是a的正五边形纸片上剪出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面积为(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如果将剪下来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圆锥的底面圆直径为.【分析】先求出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可求出底面直径.【解答】解:∵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BCD==108°,∴S扇形==;又∵弧BD的长为=,即圆锥底面周长为,∴圆锥底面直径为,故答案为:;.4、(2022•绥化)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和正五边形AHIJK内接于⊙O,且有公共顶点A,则∠BOH的度数为度.【分析】求出正六边形的中心角∠AOB和正五边形的中心角∠AOH,即可得出∠BOH的度数.【解答】解:如图,连接OA,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AOB=360°÷6=60°,正五边形的中心角为∠AOH=360°÷5=72°,∴∠BOH=∠AOH﹣∠AOB=72°﹣60°=12°.故答案为:12.5、(2022•梧州)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正四边形,分别以点A,O为圆心,取大1OA的定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O于点E,F.若OA 于2=1,则BE⌒,AE,AB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为.【分析】连接OE、OB.由题意可知,∴△AOE为等边三角形,推出S阴影=S扇形AOB﹣S弓形AOE﹣S△AOB=S扇形AOB﹣(S扇形AOE﹣S△AOE)﹣S△AOB=S扇形AOB﹣S扇形AOE+S△AOE ﹣S△AOB,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连接OE、OB,由题意可知,直线MN垂直平分线段OA,∴EA=EO,∵OA=OE,∴△AOE为等边三角形,∴∠AOE=60°,∵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正四边形,∴∠AOB=90°,∴∠BOE=30°,∵S弓形AOE=S扇形AOE﹣S△AOE,∴S阴影=S扇形AOB﹣S弓形AOE﹣S△AOB=S扇形AOB﹣(S扇形AOE﹣S△AOE)﹣S△AOB=S扇形AOB﹣S扇形AOE+S△AOE﹣S△AOB=S扇形BOE+S△AOE﹣S△AOB=+﹣=.故答案为:.6、(2022•宿迁)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B=6,点M在边AF上,且AM=2.若经过点M的直线l将正六边形面积平分,则直线l被正六边形所截的线段长是.【分析】设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为O,过点M、O作直线l交CD于点N,则直线l 将正六边形的面积平分,直线l被正六边形所截的线段长是MN,连接OF,过点M作MH ⊥OF于点H,连接OA,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得出AF=AB=6,∠AFO=∠AFE=×=60°,MO=ON,进而得出△OAF是等边三角形,得出OA=OF=AF=6,由AM=2,得出MF=4,由MH⊥OF,得出∠FMH=30°,进而求出FH=2,MH=2,再求出OH=4,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M=2,即可求出MN的长度,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设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为O,过点M、O作直线l交CD于点N,则直线l将正六边形的面积平分,直线l被正六边形所截的线段长是MN,连接OF,过点M 作MH⊥OF于点H,连接OA,∵六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AB=6,中心为O,∴AF=AB=6,∠AFO=∠AFE=×=60°,MO=ON,∵OA=OF,∴△OAF是等边三角形,∴OA=OF=AF=6,∵AM=2,∴MF=AF﹣AM=6﹣2=4,∵MH⊥OF,∴∠FMH=90°﹣60°=30°,∴FH=MF=×4=2,MH===2,∴OH=OF﹣FH=6﹣2=4,∴OM===2,∴NO=OM=2,∴MN=NO+OM=2+2=4,故答案为:4.。
正多边形和圆(解析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7.4正多边形和圆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题型1直角三角形周长、面积与内切圆半径的关系1.(2023上·江苏苏州·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212200x x -+=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是()A .1B .2C .3D .4【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切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先利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两根,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确定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10,由此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根据等面积法得到求出OD 的长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12200x x -+=,()()2100x x --=,10x ∴=或2,当2x =时,268+=,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10x ∴=,当第三边为10时,2226810+=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点O 是Rt ABC △的内接圆,分别与,,AB BC AC 相切于D 、E 、F ,,,OD OE OF OD AB OE ∴==⊥ABC ABO ACO BCO S S S S ∴=++ 111222AB BC AB OD BC ∴⋅=⋅+1683452OD OE OF ∴⨯⨯=++2OD ∴=,∴圆O 的半径为2,【答案】()5,1()8093,1【分析】作PD OA ⊥交OA 于D ,PF OB ⊥交OB PB ,由A 、B 的坐标得出4OA =,3OB =,由勾股定理可得点A的坐标为()3,0,0,4,点B的坐标为()OA=,∴=,43OB2222∴=+=+=,AB OA OB435点P是Rt OAB内切圆的圆心,PD OA⊥⊥,PF OB【答案】3cm【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性质及半径的求法.根据已知得出1()2CD CF AC BC AB ==+-是解题关键.设易证得四边形OFCD 是正方形;那么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在Rt ABC △,90C ∠=︒,9cm BC =根据勾股定理2215(cm)AB AC BC =+=四边形OECF 中,OD OF =,ODC ∠∴四边形OFCD 是正方形,题型2圆外切四边形模型5.(2022上·河北邯郸·九年级校考期中)如图,O 是四边形ABCD 的内切圆.若70AOB ∠=︒,则COD ∠=()A .110︒B .125︒C .140︒D .145︒【答案】A 【分析】根据内切圆得到四条角平分线,结合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O 是四边形ABCD 的内切圆,∴OAB OAD ∠=∠,ODA ODC ∠=∠,OCD OCB ∠=∠,OBC OBA ∠=∠,∵360OAB OAD ODA ODC OCD OCB OBC OBA ∠+∠+∠+∠+∠+∠+∠+∠=︒,∴180OAB OBA ODC OCD OAD ODA OCB OBC ∠+∠+∠+∠=∠+∠+∠+∠=︒,∵70AOB ∠=︒,180OAB OBA AOB ∠+∠+∠=︒,180ODC OCD DOC ∠+∠+∠=︒,∴18070110COD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圆内切四边形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得到180OAB OBA ODC OCD ∠+∠+∠+∠=︒.6.(2021·九年级课时练习)下面图形中,一定有内切圆的是()A .矩形B .等腰梯形C .菱形D .平行四边形【答案】C【分析】根据内切圆的定义以及特殊四边形的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平分线的交点是内切圆的圆心,菱形的对角线平分对角,所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菱形的各边的距离相等,以交点为圆心,交点到菱形的边为半径的圆就是菱形的内切圆,选项中只有菱形,对角线平分对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内切圆的定义,菱形的性质,掌握内切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2019上·浙江温州·九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正方形EBFI ,正方形MFCG 和正方形HLGD 都在正方形ABCD 内,且=BF HD .O 分别与AE ,EI ,HL ,AH 相切,点M 恰好落在【答案】1682-【分析】连接AC ,由题意可知【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正方形EBFI ,正方形MFCG ∴45ACD MCD DAC ∠=∠=∠=∵O 分别与AE ,EI ,HL ,∴四边形AQOP 是正方形,∴AC 过点O ,M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题型3三角形内心有关应用9.(2023上·四川绵阳·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B.三点确定一个圆A .12B .【答案】B 【分析】过内心向正三角形的一边作垂线,【详解】解:过O 点作OD ∵O 是正ABC 的内切圆,A.100︒B.【答案】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心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内心的性质得出1【答案】52-/2-+【分析】在AB 的下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点K 作KT DB ⊥交DB ∵点P 是ACB △的内心,∠∴12PAB CAB ∠=∠,PBA ∠=∴(12PAB PBA CAB ∠+∠=∠∴18045135APB ∠=︒-︒=︒,∴点P 在以K 为圆心,KA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2AB =,AK BK =,AKB ∠设这个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则11145222S ar br cr =++=,即()1452r a b c ++=,∵三角形的三边a ,b ,c 分别为7,6,∴()1763452r ++=,则:DAC DBC ∠=∠,∵I 是ABC 内心,∴,ABD DBC CAI ∠=∠∠=∴DAC DBA ∠=∠,∴DAC CAI DBA ∠+∠=∠+则:222CH AC AH =-=即:(222141315x -=--解得:425x =,∴22CH AC AH =-=设AD x =,则2BD =-由勾股定理得:2CD AC =222243(2)x x ∴-=--.解得: 2.75x =.【答案】4【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切线长定理求出内切圆半径,进而求出周长.【详解】如图,连接OD 、在Rt ABC △中,AC AB =设内切圆半径为r ,AB 、BC ∴OD AB ⊥,OE BC ⊥,∵AB BC ⊥,OD OE =,∴四边形ODBE 为正方形,∴OD OE BD BE r ====,由切线长定理得,8AF AD r ==-,6CE CF r ==-,MD MP =,NE NP =,∴8610AC AF CF r r =+=-+-=,解得2r =,则的周长为BM BN MN++BM BN MP NP=+++BM BN MD NE=+++BD BE=+2BD=2r=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切线的性质定理,切线长定理,解题关键是判断四边形ODBE 为正方形,再依据切线长定理把三角形的周长化为两条切线长,再转化为半径进行求解.题型5三角形内切圆与外接圆综合18.(2023上·河北邢台·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已知O 是ABC 的内心,70BAC ∠=︒,P 为平面上一点,点O 恰好又是BCP 的外心,则BPC ∠的度数为()A .50︒B .55︒C .62.5︒D .6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心和三角形外心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得OB OC 、分别是ABC ACB ∠∠、的角平分线,进而求出BOC ∠的大小,再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得出BPC ∠等于BOC ∠的一半,即可得出答案,牢记以上知识点得出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O是ABC的内心,,∴12OBC ABC ∠=∠,∴12 OBC OCB∠+∠=∠【答案】65︒/65度【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圆周角定理,连接OB、OC,根据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OC∠,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80BAC ∠=︒,∴180ABC ACB ∠+∠=︒-∵O 是ABC 的内心,∴12OBC ABC ∠=∠,OCB ∠【答案】58【分析】作AD BC ⊥于点D ,作PF 且AD 垂直平分BC ,及BD CD ==得BQ 、PF 和DQ ,由PCF ≌ R R t 答案.则90ADB ADC ∠=∠=︒,∵5AB AC ==,∴AD 平分BAC ∠,且AD 垂直平分∵6BC =,∴1=32BD CD BC ==,【答案】40︒/40度【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内切圆、切线长定理,根据内切圆的定义和切线长定理,可以计算出COB ∠的度数和OGE ∠【详解】解:连接,OD OE【答案】5【分析】连接OA 、OB 、OC 、33BE BD OE ===,进而得出【详解】解:如图,连接OA 、OB ∵ABC 的内切圆半径3r =,30ABO CBO ∴∠=∠=︒,33BE BD OE ∴===,8BC = ,A.72°【答案】A【分析】根据正n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为【答案】2【分析】本题考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形的中心角36060AOB︒∠==︒,进而证明由题意,360 AOB∠=∴AOB为等边三角形,【答案】72︒/72度【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可得解.【详解】∵五边形ABCDE1【答案】72︒/72【分析】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正多边形与圆,求出正五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掌握圆周角定理是正确解答的前提.求出正五边形的中心角的度数,再根据圆周角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五边形ABCDE 是O 的内接正五边形,∴3605AOB BOC ︒∠=∠=∴7272144AOC ∠=︒+︒=∴1722AFC AOC ∠=∠=A.4B【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正六边形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正六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运用垂径定理求出60BOC ∠=︒,OB OC =∴BOC 是等边三角形,∴6OB BC ==,OM BC ⊥,1A .2B .确定,所以CMP S △的值不确定【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三角形的面积,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得出1S S =则2MN OM =,∵12COD S CD OM = ,PCM S ∴COD PCM S S = ,∵16COD ABCDEF S S = 正六边形,34.(2023上·浙江温州记ACE △的周长为1C ,正六边形为【答案】3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含长为a ,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详解】解: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六边形ABCDEF 是∴DC DE a ==,CDE ∠∴60,EDH DEH ∠=︒∠∴12DH a =,(1)在方格纸中画出以AC为对角线的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2)在方格纸中画出以GFE格点上,连接AG,并直接写出线段【答案】(1)见详解;∠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2)解:以GFE22AG=+=.5334【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6.(2022·陕西·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已知的内接正方形ABCD法,作出O【答案】见解析【分析】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详解】解:如图,正方形ABCD的直径,∵BD垂直平分AC,AC为O的直径,∴BD为O∴BD⊥AC,OB=OD,OA=OC,的内接正方形.∴四边形ABCD是O【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正方形的判定.37.(2020下·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请用圆规和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O,点A在圆上.求作:以A为一顶点作圆内接正方形ABCD.【答案】见解析【分析】作直径AC,过点O作BD⊥AC交⊙O于B,D,连接AB,BC,CD,AD即可.【详解】如图,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作.【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38.(2022上·江西景德镇·九年级统考期末)已知正六边形ABCDEF,请仅用无刻度直尺,按要求画图:(1)在图1中,画出CD的中点G;(2)在图2中,点G为CD中点以G为顶点画出一个菱形.【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如图1,分别连接AD、CF交于点H,分别延长线段BC、线段ED于点I,连接HI与线段CD交于点G,点G即为所求;(2)如图2,延长线段IH与线段AF交于点J,连接BG、GE、EJ、JB,四边形BGEJ即为所求.【详解】(1)如图1,分别连接AD、CF交于点H,分别延长线段BC、线段ED于点I,连接HI与线段CD交于点G,点G即为所求;(2)如图2,延长线段IH与线段AF交于点J,连接BG、GE、EJ、JB,四边形BGEJ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无刻度直尺作图的问题,掌握正六边形的性质、中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9.(2023上·江苏盐城【答案】(1)3;(2)21316AN≤≤;(3)9373222r-≤≤【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2)当MNA'的外接圆与线段DC相交,且点N与D重合时,此时AN外接圆与线段DC相切时,此时AN最小,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由折叠的性质得:A D AD'=,当MNA ' 的外接圆与线段DC 相交,且点N 与D 重合时,此时AN 最大,即3AN =,当MNA ' 的外接圆与线段DC 相切时,设半径为r ,则3,OF r AO r =-=,则1924AF AM ==,∴()222934r r ⎛⎫-+= ⎪⎝⎭,当N 与D 重合时r 最大,3,6,6A F r MF r MA ''∴=-=-=,Rt FA M ' 中,()()222366r r -+-=,1r =9372+(舍),29372r -=,故答案为:93732r -≤≤.。
24.3正多边形和圆-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一.选择题(共6小题)1.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内接于。
0, 连接BD.则ZCDB 的度数是()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B.正八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45°C.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D.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正六边形的周长为6,则它的外接圆半径为()5.若一个正六边形的半径为2,则它的边心距等于()6.有一边长为2去的正三角形,则它的外接圆的而积为(二.填空题(共6小题)7. 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将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五边形的一边重合,那么匕1=60° C. 45° D. 30°2.若一个圆内接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是36’ ,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五边形B.正八边形C.正十边形D. 正十八边形A. 1B. 2C. 3D.A. 2B. 1c. VsD.2^3C. 4nD. 12n8.如图,将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拼接在一起,则ZABC的度数为9.我们把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外角的比值叫做正多边形的内外比,内外比为3的正多边形的边数为.10.如果一个正〃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 ,那么这个正〃边形的边数为.11.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当它的半径为1时,边心距为.12.已知。
过正方形ABCD顶点A、B,且与CO相切,若正方形边长为2,则圆的半径13.有一正六边形ABCDEF的内切圆半径为R,求R与这个正六边形ABCDEF的外接圆半径之比.14.如图,已知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
,且边长为4.(1)求该正六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中心角;(2)求该正六边形的外接圆的周长和面积.15.如图所示,在正五边形ABCDE中,A/是CD的中点,连接AC, BE, AM.求证:(1)AC=BE;(2)AMLCD.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3正多边形和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6小题)1.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内接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 1.圆的半径扩大一倍,则它的相应的圆内接正n 边形的边长与半径之比( )
A.扩大了一倍
B.扩大了两倍
C.扩大了四倍
D.没有变化
2.正三角形的高、外接圆半径、边心距之比为( )
A.3∶2∶1
B.4∶3∶2
C.4∶2∶1
D.6∶4∶3
3.同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比是( ) A.26 B.43 C.36 D.3
4 4.周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的面积S 3、S 4、S 6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S 3>S 4>S 6
B.S 6>S 4>S 3
C.S 6>S 3>S 4
D.S 4>S 6>S 3
5.正六边形的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距离为1,则它的边长为( )
A.6
3 B.43 C.332 D.33 6.已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为2
1,则此正多边形为(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六边形 D.正十二边形
二、填空
7.正五边形共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正六边形共有__________条对称轴.
8.中心角是45°的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
9.已知△ABC 的周长为20,△ABC 的内切圆与边AB 相切于点D,AD=4,那么BC=__________.
10.若正n 边形的一个外角是一个内角的3
2时,此时该正n 边形有_________条对称轴.
12-13初三 数学作业 总第(23)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命题人:蔡文红 校对人: 杜荣丽 康梅红 正多边形和圆(2)
11.已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3 cm,则这个正六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 cm.
12.正多边形的一个中心角为36度,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___________度.
13.如图24-3-2,两相交圆的公共弦AB为23,在⊙O1中为内接正三角形的一边,在⊙O2中为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求这两圆的面积之比.
14.如图24-3-3,在桌面上有半径为2 cm的三个圆形纸片两两外切,现用一个大圆片把这三个圆完全
覆盖,求这个大圆片的半径最小应为多少?
15、如图24-3-6(1)、24-3-6(2)、24-3-6(3)、…、24-3-6(n),M、N分别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
正方形ABCD、正五边形ABCDE、…、正n边形ABCDE…的边AB、BC上的点,且BM=CN,连结OM、ON.
图24-3-6
(1)求图24-3-6(1)中∠MON的度数;
(2)图24-3-6(2)中∠MON的度数是_________,图24-3-6(3)中∠MON的度数是_________;
(3)试探究∠MON的度数与正n边形边数n的关系(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
1-6 D A A B D B 7、5 6 8、8 9、6 10、5 11、18 12、144.
13、解:设正三角形外接圆⊙O1的半径为R3,正六边形外接圆⊙O2的半径为R6,由题意得R3=
3
3 AB,R6=AB,∴R3∶R6=3∶3.∴⊙O1的面积∶⊙O2的面积=1∶3.
14、解:设三个圆的圆心为O1、O2、O3,连结O1O2、O2O3、O3O1,可得边长为4 cm的正△O1O2O3,
则正△O1O2O3外接圆的半径为
33
4
cm,所以大圆的半径为
33
4
+2=
36
3
4+
(cm).
15、答案:(1)方法一:连结OB、OC.
∵正△ABC内接于⊙O,∴∠OBM=∠OCN=30°,
∠BOC=120°. 又∵BM=CN,OB=OC,
∴△OBM≌△OCN.∴∠BOM=∠CON. ∴∠MON=∠BOC=120°.
方法二:连结OA、OB.
∵正△ABC内接于⊙O,∴AB=AC,∠OAM=∠OBN=30°,
∠AOB=120°. 又∵BM=CN,
∴AM=BN.又∵OA=OB, ∴△AOM≌△BON.
∴∠AOM=∠BON. ∴∠MON=∠AOB=120°.
(2)90° 72°
(3)∠MON=
n ︒
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