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控制—磷的管理

合集下载

【疾病营养】《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之饮食中的磷

【疾病营养】《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之饮食中的磷

【疾病营养】《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之饮食中的磷回复数字“101”或“肾病”查看更多文章。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作者介绍张月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营养师、预防医学本科主要从事肾脏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咨询及教育联系方式:************邮箱:******************《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之饮食中的磷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被定义为由于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现:(1)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2)骨转化、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3)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

CKD-MBD治疗的中心环节为控制高磷血症,纠正低钙血症,治疗中防止高钙血症。

因此控制饮食中磷的摄人对预防和治疗高磷血症非常重要。

01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诊治指导》建议:1.CKD 3~5期非透析患者,血磷超过正常范围,建议首先限制饮食磷摄入(800~1000 mg/d)。

2.CKD 5D期患者,血磷超过目标值,建议限制饮食磷摄入(800~1000 mg/d)。

3.选择磷吸收率低、磷/蛋白质比值低的食物,限制摄入含有大量磷酸盐添加剂的食物。

02 计算磷的摄入量1.采用公式估算饮食中磷的摄人量:饮食中的磷(mg)=128(mg)+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g)×14(mg/g)。

2.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中磷的含量。

03 选择适当的蛋白质种类与来源植物来源食物中的磷主要以肌醇六磷酸的形式存在,而人类的肠道缺乏肌醇六磷酸酶,不易被吸收,导致植物中磷的吸收率低,而动物来源的有机磷吸收率是40%~60%,因此,可以通过合理搭配不同来源的食物,来有效地控制血磷。

但过度限磷会导致营养不良并增加死亡率,蛋白质和磷的摄入之间必须达到平衡,因此用磷(mg)/蛋白质(g)比值来衡量饮食中磷的负荷更为合适,其优点在于它同时关注了食物蛋白质和磷的水平。

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 控制饮食:患者应遵循低蛋白、低盐、低钠、低磷和高钾的饮食原则。

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乳制品,限制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2. 良好的液体管理: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限制水分摄入量,尤其是在晚上。

控制水分摄入可以减轻肾脏负担,预防水肿和高血压等问题。

3. 合理用药: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同时,患者应避免滥用非处方药物,尤其是那些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的药物。

4.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肾脏病大多是由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和控制这些疾病,以减缓肾脏病的进展。

5. 定期监测肾功能: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检测血肌酐、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

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肾脏病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积极控制并发症: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贫血、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这些并发症,如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和贫血。

7. 心理支持: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

家人和医生应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有必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慢性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慢性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慢性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慢性肾病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慢性肾病患者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以下是一些健康教育内容的建议:
1. 饮食指导
- 控制摄入盐和蛋白质的量:合理控制盐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维持患者的血压和肾功能稳定。

- 避免高磷食物: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可以预防肾性骨病的发生,并减少对患者的肾脏负担。

- 控制液体摄入量:根据患者的尿量和个体情况,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

- 避免饮酒和吸烟:饮酒和吸烟对肾脏健康有负面影响,患者应避免这些不良惯。

2. 锻炼建议
- 适度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
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促进循环系统和肾脏的功能。

-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增加肾脏的负荷,患者应避免
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3. 药物管理
- 定期服药: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服药,并遵循正确的
用药剂量和时间。

- 不滥用非处方药:患者应避免滥用非处方药物,特别是对肾
脏有潜在损害的药物。

- 注意副作用: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留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4. 精神健康关注
- 积极面对疾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家人和医生保持
良好的沟通,以应对慢性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和压力。

- 寻求支持:患者可以加入慢性肾病患者互助组织或寻求专业
心理咨询,以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和心理压力。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对于每个患者而言,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和修改。

磷结合剂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磷结合剂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磷结合剂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点击数:206 添加时间:2008-11-2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许元文余学清在不同肾功能状况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PTH)的靶目标值是不同的,K-DOQI(草稿)建议,慢性肾脏病3~4期血磷控制目标为(0.87~1.48)mmol/L[ 2.7~4.6mg/dl],血总钙应保持正常范围内;5期血磷目标为(1.13~1.78)mmol/L[ 3.5~5.5mg/dl],血钙为 2.10~2.37mmo/L[ 8.4~9.5mg/dl],钙磷乘积小于55mg2/dl2,甲状旁腺素(PTH)应为正常人的2~3倍。

口服磷结合剂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高磷血症的主要治疗措施。

常用磷结合剂有:①含铝的磷结合剂,如氢氧化铝、碳酸铝及铝碳酸镁等。

②含钙的磷结合剂,包括碳酸钙、醋酸钙、乳酸钙、枸橼酸钙及α酮酸钙等。

③非钙非铝的磷结合剂,包括镁盐、镧磷结合剂、盐酸多聚丙烯酰胺(Renagel)、含铁磷结合剂(如葡聚糖铁、麦芽糖铁和多核氢氧化铁)及烟酸的前体(niceritrol)等。

为了提高疗效,磷结合剂均应在餐中服用。

含铝的磷结合剂氢氧化铝和碳酸铝曾是使用广泛的高效的磷结合剂,含1000mg元素铝的碳酸铝混悬液约可结合食物中磷200mg。

长期使用铝磷结合剂可导致铝在骨骼、神经系统沉积,有潜在的铝中毒危险。

因此,含铝的磷结合剂现多已被弃用,仅用于其他方法无法控制的高磷血症或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且疗程宜短,如氢氧化铝(2~3)g/d,疗程4周,不超过12周。

另外,儿童透析患者易发生铝中毒,应禁止使用含铝的磷结合剂。

含钙的磷结合剂碳酸钙和醋酸钙是最常用的磷结合剂。

含1000mg元素钙的碳酸钙约可结合食物中的磷110mg,醋酸钙约为170mg;乳酸钙和枸橼酸钙的磷清除能力稍逊;酮酸钙副作用少,但价格昂贵。

口服含钙磷结合剂时,约20%的钙被吸收入血,从而导致或加重高钙血症。

已有较多研究提示,口服钙盐与软组织钙化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慢性肾病5期要注意什么

慢性肾病5期要注意什么

慢性肾病5期要注意什么慢性肾病是一种影响全球许多人的疾病,而慢性肾病第五期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需要严格控制饮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以维持身体的基本功能。

慢性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慢性肾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为过多的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此外,他们还需要限制钠的摄入,以控制体内水分的潴留。

还要控制磷酸盐的摄入,因为过多的磷酸盐会加重肾脏负担。

另外,饮食中还要限制钾的摄入量,因为肾脏功能不全会导致血液中的钾离子难以排出体外,过多的钾对心脏有危害。

因此,慢性肾病患者在饮食上需遵循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饮食建议,合理搭配食物,不仅要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同时也要减轻肾脏的负担。

其次,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肥胖会导致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对已经受损的肾脏功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因此,慢性肾病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来维持适当的体重。

另外,注意药物的使用也是慢性肾病患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慢性肾病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减少对肾脏有负担的药物的使用,比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等。

如果有其他慢性疾病需要用药治疗,患者需要提前咨询医生,依据医生的建议对药物进行调整。

此外,慢性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通过检查尿常规、血肌酐、血尿素氮等指标,及时了解肾功能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病情的发展。

同时,定期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慢性肾病患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他们需要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此外,他们还需要戒烟限酒,因为烟酒会对肾脏造成更多的伤害。

保持心情愉快也非常重要,因为情绪的波动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增加肾脏的负担。

限磷饮食合理透析

限磷饮食合理透析

限磷饮食合理透析
人体的磷从哪里排泄?有70%通过肾脏排泄,有30%从肠道排泄。

慢性肾脏病患者很容易产生磷代谢困难从而产生高磷血症。

可是,磷
每天都通过各种食物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防不胜防,几乎所有的
食物都含有磷。

临床上常用的三种治疗策略,包括以下三种:
一、减少食物中摄入磷(限磷饮食):控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
肾脏病防治指南推荐透析患者每天磷摄入应800~100 毫克。

由于食物中的磷主要存在于蛋白中,磷摄入与蛋白摄入呈正相关的关系,如果进行开放饮食必然导致磷摄入的增加、不利于高磷血症的控制。

因此应根据病情可采用蛋白摄入量0.8 ~ 1.2克/公斤体重/
天,这种优化蛋白饮食方案能减少代谢废物的产生、限制磷摄入
又不会导致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正常,磷摄入可800~1000毫克/天。

如果已经合并高磷血症,磷摄入<800毫克/天。

二、透析清除体内剩余的磷。

三、磷结合剂治疗(减少磷经胃肠道吸收)
对晚期慢性肾病患者而言,限磷饮食及透析治疗往往不足以控制血磷水平,需使用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

肾病患者控磷怎么吃

肾病患者控磷怎么吃

15快乐养生 2020.11肾病患者控磷怎么吃☉杨 彦高血磷在肾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研究表明,高磷血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比如:血磷>4.3mg/dl(1.39mmol/L),发生尿毒症的可能增加188%;血磷每升高1mg/dl(0.323mmol/L),死亡风险增加18%,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0%。

磷从口入,肾功能衰竭后,摄入的磷远不能被肾脏排泄,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成为控制血磷的基础和关键。

江苏省中医院肾科孙伟主任医师与肾科科主任何伟明表示,磷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种,有机磷主要存在于天然高蛋白食物中,比如坚果、奶类、粗杂粮等,含磷量高但也营养丰富,人体对于食物中的有机磷吸收率在40%~60%。

无机磷主要来源于含磷添加剂,存在于加工食品中,比如香肠、培根、咖啡等。

磷吸收率极高且营养价值低,人体对无机磷的吸收率大多在90%以上。

血磷升高,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关节痛、骨脆、易骨折等体征。

控磷的方式主要是饮食、药物控磷以及透析肾友的透析治疗方式。

1.饮食。

我国指南建议磷摄入量应低于800mg/d。

诸多研究指出使用“磷/蛋白质比值”作为衡量食物含磷状况的指标,可在积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同时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来优化生存质量,对高磷血症的管理可能会更有效。

对于高血磷肾友,选择肉类可以参照以下顺序:鸭翅>鸭胸脯肉>牛腑肋肉>猪大排>羊肉>鸭肉>鹅肉>鸡肉(从左到右,优先选择)。

2.药物。

常见的降磷药有碳酸钙、醋酸钙、碳酸镧、司维拉姆、酮酸片等。

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结合食物中的磷,抑制胃肠道对磷的吸收(粪便排出),起到降磷的目的。

3.透析治疗。

正常人的磷通过肾脏排泄,对于透析肾友,保证透析充分,是控磷最重要的途径。

有研究也表明,每次血液透析可清除700~800mg磷,而使用高通量透析器,磷清除率可提升10%~30%。

记者整理了3个针对饮食控磷的问答,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帮助。

1.鸡蛋富含蛋白质,医生建议每天吃1个增强营养。

慢性肾衰竭健康教育

慢性肾衰竭健康教育

慢性肾衰竭健康教育慢性肾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它会导致肾脏逐渐失去正常的功能。

在患有慢性肾衰竭的人群中,肾脏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这可能导致体内毒素的积累和水电解质的紊乱。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慢性肾衰竭,我们提供以下健康教育内容。

1. 饮食建议:- 限制蛋白质摄入:慢性肾衰竭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建议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 控制钠摄入:钠摄入过多会导致体内液体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患者应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选择低钠食品。

- 补充适量的钾和磷:肾脏功能受损时,体内的钾和磷容易积累。

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控制钾和磷的摄入量。

2. 控制血压:-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压会进一步伤害肾脏功能。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如限制盐摄入、适量运动等。

3. 合理用药:-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者停药。

同时,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定期监测肾功能:- 慢性肾衰竭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指标。

这有助于了解肾脏功能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管理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患者容易浮现一些并发症,如贫血、骨质疏松等。

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控制这些并发症,以减轻疾病的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6. 心理支持:-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长期的疾病,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

家人和医疗团队应赋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以上是关于慢性肾衰竭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

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同时,与医生和营养师进行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计划。

及时的教育和管理可以匡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重要成分 ❖ 磷还是多种酶和生物膜磷脂的组成部分 ❖ 也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 ❖ 磷对人体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血磷?什么是高磷血症?
❖ 血磷主要是指血中的无机磷 ❖ 正常成人血磷浓度为0.81~1.45mmol/L 血浆中钙与磷的浓度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最好通过控制血磷的水平来控制钙磷乘积! ❖ 当血清磷高于1.45mmol/L时,称为高磷血症
内容提要
1.什么是血磷?什么是高磷血症?
2.慢性肾脏病患者为什么会血磷升高? 3.血磷升高有哪些危害? 5.如何控制血磷的升高?
正常人体的磷代谢
相对平衡
随食物进入人体的磷 是磷吸收的主要来源
经肾脏排出的磷占总排出量 的70%,其余30%经粪便排 出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磷升高的原因
肾功能损伤的患 者,每天经肾排 出的磷数量减少, 导致血液中磷浓 度升高。
❖ 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
❖ 我国现有尿毒症病人 总数超过200万。
❖ CKD早期患病率是 ESRD患病率的100倍 。
CKD高危人群
❖ 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高血压病人、糖尿 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 者以及有慢性肾脏病家庭史者。
CKD患者早期已经出现磷代谢紊乱
一项横断面研究获取了1836例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数据, 包括年龄、性别、血磷、血钙等。结果发现,尽管CKD患者3期开始血 磷水平才显著上升,但是CKD2期患者的尿磷排泄量已经显著低于CKD1 期,提示,磷代谢紊乱从CKD早期就已出现。
何时开始骨代谢及其疾病的评价
❖ 慢性肾脏病特别是当GFR<60ml/min/1.73m2的患者 都应该进行血钙、磷和iPTH 水平的检测。
血磷升高易发生骨折
股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
椎体骨折
血磷升高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
死亡风险(RR, 95% CI)
当透析患者血磷பைடு நூலகம்平>7mg/dl时,其死亡率比血磷正常患者高50% 当透析患者血磷水平>9mg/dl时,其死亡率比血磷正常患者高100%
2.4
+100%
2.2
2.0
K/DOQI
1.8 1.6
目标范围 3.5–5.5 mg/dL
磷的种类不同,人体吸收不同
❖ 在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中,磷的种类分两大类:
有机磷:
40%-60%的磷被吸收
▪ 动物蛋白:如肉类、蛋类及乳制品
▪ 植物蛋白:如豆类
– 尽管某些植物类食物(如:豆类)含磷量很高,但每克植物蛋白在 肠道的实际吸收率低于动物蛋白(通常低于50%)
无机磷: ▪ 食品添加剂
90%-100%的磷被吸收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控制 —磷的管理
我们的目标:打造快乐的肾病病友!
❖ 提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 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前言
❖ 根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王海燕教授牵扯 头的“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显 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 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 1.2亿人。
内容提要
1.什么是血磷?什么是高磷血症?
2.透析患者为什么会血磷升高? 3.血磷升高有哪些危害? 5.如何控制血磷的升高?
这个很重要 哦!
血磷升高的症状和体征
❖ 在大多数患者中,血磷升高自身并无症状,常见的一些症 状包括:
皮肤瘙痒
骨痛
抽搐
心血管病变
骨折
肢体溃烂
血磷升高的并发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严重影响人体功能
18%
对冠脉钙化造成的危险相当于多透析2.5

内容提要
1.什么是血磷?什么是高磷血症?
2.透析患者为什么会血磷升高? 3.血磷升高有哪些危害? 5.如何控制血磷的升高?
这个很重要哦!
透析患者控制血磷“三要素”
每天都要遵守
一周至少透析3次
每天都要服用
限制食物中磷的摄入
❖ 食物中磷的来源主要来自蛋 白质
心血管钙化,导致心血管 疾病的发生,增加死亡率
血磷升高易致皮肤发痒
造成软组织或关节钙化
骨质脆弱,导致骨痛、 骨折的发生
血磷升高导致血管钙化
血管钙化几乎无法通 过药物治疗逆转,因 此一定要提早预防。
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钙化的后果
皮下出血性病变
肢体末梢坏死
血磷升高导致软组织钙化
软组织钙化导致关节变形
血磷升高导致骨溶解
+50%
1.4
(1.1–1.78 mmol/L)
N = 40,538
1.2
1.0
0.8
0.6
0.4
0.2
0.0
血磷浓度(mg/dL)
血磷升高对人体的危害
血磷每升 高1mg/dl
二尖瓣钙化增加
62% 胸主动脉钙化增加
33%
主动脉钙化增加 25%
冠状动脉钙化增加 21%
血磷每升高1mg/dl,
死亡风险增加
❖ 研究表明:在GFR<60ml/min或更低的病人,可以 检测到PTH升高、尿磷排泄减少、血磷升高,血钙 下降。
内容提要
1.什么是血磷?什么是高磷血症?
2.透析患者为什么会血磷升高? 3.血磷升高有哪些危害? 5.如何控制血磷的升高?
磷对人体的作用
❖ 磷是人体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人体能量转换的关键物质三磷酸腺苷(ATP)
➢ 每天经食物进入人体的 磷约800-1400mg
➢ 肾功能损伤,排磷能力 降低
➢ 透析无法完全将磷洗掉
众多因素决定了CKD患者是高磷血症的高危人群
高蛋白饮食含有较多的磷元素1
肾脏对磷的清除能力下降1 肾功能衰退导致对PTH不敏感2
骨化三醇的使用1
P
磷结合剂使用不充分1
维生素D的使用1 透析不充分3
❖ 每克蛋白质约含15mg的磷 ❖ 磷摄入量通常与蛋白质摄入
量及种类有密切相关
常见含磷量高的食物(一)
❖ 坚果类:
核桃 ❖ 五谷类:
花生
开心果
糙米
麦片
薏仁
瓜子 胚芽米
常见含磷量高的食物(二)
❖ 豆类:
黄豆
红豆
绿豆
❖ 奶制品:
奶粉
奶片
鲜奶
蚕豆 冰激凌
常见含磷量高的食物(三)
❖ 其他:
种类 蔬菜和菌类
鱼、肉类 糖果类 饮品
含磷多的食 品
金针菜、海带、菠菜、紫菜、腐竹、豆腐干、口蘑 香菇、蘑菇等
动物内脏:肝、心、肺、肾及脑等, 干贝、虾皮、草鱼、虾米、鱼松、肉松等
朱古力、巧克力等 龙井茶 、红茶、花茶、铁观音茶、可可等
常见含磷量低的食物
❖ 油脂类:色拉油 ❖ 肉蛋及海产类:肥猪肉、鸡蛋白、乌贼 ❖ 水果类及果汁:苹果、雪花梨、芒果、葡萄酒 ❖ 淀粉类:凉粉、甘薯粉、藕粉、精米粥、粉丝 ❖ 蔬菜类:冬瓜、西葫芦、山药、长茄子、西红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