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生物学试验
藻类生物学实验

藻类生物学实验藻类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群体,它们具有广泛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在生物科技的发展中,藻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而藻类的生物学实验也是藻类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藻类实验以及这些实验的研究意义。
1、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一种最基础的藻类实验,主要用于观察藻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繁殖情况,如光照、温度、营养物质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该实验研究藻类的生长动力学、生命周期等。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培养基的配方、pH值的调整、温度的维持、光照的控制、空气的通畅等。
通过这些控制条件,可以使藻类在培养瓶或培养罐中快速繁殖,得到足够的细胞量,方便后续的实验操作。
2、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藻类生物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过程,其研究可以为我们理解藻类的营养物质的来源提供依据。
在光合作用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藻类对不同波长和光强度的光照的响应。
可以利用光度计、荧光测定仪等工具对光合作用的速率进行测定。
有趣的是,一些藻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光合作用反应,这也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的一部分。
3、种群生态实验种群生态实验主要研究藻类群体在相互作用及媒介介绍下的各种变化。
这种实验通常涉及到多种不同种类藻类的集成实验,通过实验控制各种参数,可以模拟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藻类群体。
这种实验可以对不同类型藻类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和竞争力进行研究。
4、生物质生产实验生物质生产实验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一类实验。
这种实验统计各种生产参数,对不同的藻类进行筛选及适应性研究,以便可以更加高效地生产可再生能源、环保产品等。
通过合理的光照控制、培养基、pH值及温度等因素的调节,可以使藻种达到最理想的生长状态。
通过密闭式的生物反应器,藻种可以在最完美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最高产量。
藻类生物学实验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可以探究藻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及其特性。
这些实验的意义在于生态学、工业、环保。
藻类生物学实验11海科

实验一大型海藻种类形态观察(4学时第八周)一、实验目的了解海洋藻类----大型海藻与微藻的形态与分类。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1、实验材料:1)大型海藻标本(学院标本室);2)海带孢子体(可用干海带泡发),江篱(海洋学院附近打捞);(取一部分冻存于-20冰箱,作为叶绿素提取实验的材料)2、实验器材:显微镜、胶头滴管(每瓶藻一支)、盖玻片、载玻片、刀片(做海藻切片)。
4、试剂:70%乙醇(每组一瓶)三、实验步骤1、大型海藻标本观察;将标本馆的拉丁文名抄录下来,网上检索图片和分类。
2、海带的外部形态观察:藻体明显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在叶片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孢子体幼龄期叶面平滑,小海带期叶片出现凹凸现象,大海带期叶面则平直宽厚。
3、海带的内部构造:①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取一小块孢子体进行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体的柄和叶均分为表层、皮层和髓部。
②同样取一小块孢子体进行纵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层由1-2层排列紧密的小细胞组成,外皮层细胞间分布1-2层粘液腔,其腔内有分泌细胞,髓丝细胞一端膨大为喇叭花,分生细胞位于叶片与柄之间。
4、江蓠的内部构造观察:①江蓠的纵切面。
②江蓠的横切面。
③江蓠囊果横切面。
5、紫菜的形态与构造:干紫菜先用水浸泡散开,再进行观察。
固着器:由根丝集合而成。
叶状体:由一层或两层细胞构成。
柄:叶状体基部与固着器之间的部分。
四、作业:1、绘制大型海藻图:选5个标本,注明拉丁文名,简要说明其生物学特性(利用拉丁文名进行网上检索)。
2、绘出海带和江篱的内部构造,紫菜的外形。
附1:江篱与海带的内部构造A.藻体横切面观;B.藻体纵切面观;1表皮;2髓部细胞3表皮细胞图2. 海带构造A.海带孢子体横切面;B.髓部,C.示喇叭丝;皮层部分横切面,示粘液腔道形成的时期;D.成体横切面,示粘液腔道;co皮层;e分泌细胞;hg藻丝;me髓部;m表面分生细胞;s分泌腔;v.b.f结合的喇叭丝实验二微型海藻形态观察和培养(4学时,第九周)一、实验目的观察几种重要经济微藻的形态特征,几种掌握单细胞微藻的实验室培养方法,细胞生长曲线观察。
黑藻—中学生物实验的好材料

黑藻—中学生物实验的好材料作者:徐东强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0期摘要生物材料的选取是试验成功的关键,黑藻作为一种绿色高等植物,有很多优点,比如,叶肉细胞呈单层,叶绿体大而清晰,代谢旺盛,做试验时操作容易,原料容易获取,在河流、池塘、很多,并且花鸟鱼虫市场都有出售。
因此黑藻可谓一材多用,不愧为生物实验的好材料。
关键词黑藻生物实验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属水鳖科、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黑藻叶片小而薄,并且细胞呈单层分布,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大而清晰。
经过几年的实验探索发现用黑藻做实验不仅制片简单易行,不像取洋葱鳞片叶或菠菜叶下表皮那样不方便,同时可以避免刺激性气味,而且可以在烧杯或水槽中控制培养条件,如增加光照,用温水升高温度等,以便于实验的观察。
现列举如下:1观察植物细胞形态及叶绿体黑藻,不是藻类,而是被子植物,属于高等植物,因此,可用它来观察高等植物细胞的形态的典型材料,由于黑藻叶片细胞呈单层,直接用镊子取下一片嫩叶,平展在玻片上,滴上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很容易观察到细胞呈长方形,我们可以再取不同类型的细胞,比如血细胞、细菌细胞、神经细胞作对比:黑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呈长方形、血细胞(动物细胞)成球形、神经细胞有细胞体与许多突起、细菌细胞(某类)呈杆形。
由于黑藻叶肉细胞叶绿体大而清晰,并且嫩叶中为数不多,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观察叶绿体,如图1所示。
2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及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实验(1)因其叶片结构简单,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且取材方便,含有叶绿体,在水中产生气泡明显,常被用作研究光合作用的材料。
如图2所示,烧杯中盛满清水,取黑藻用漏斗倒扣其上,倒扣的漏斗上部再倒扣一支试管,就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是氧气的实验了,把此装置至于适宜的光照下,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有气体产生,取下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产生气体是氧气。
藻类生物学实验室新生培训手册

藻类光生物学实验室新生培训手册欢迎各位新生来到藻类光生物学实验室, 在这里你们将度过你们的研究生生涯。
为了使你们尽快融入实验室这个大家庭, 为了使你们此后可以更好的进行科学研究, 本实验室将对所有来到这里的新生进行为期2周的培训, 希望大家可以积极参与, enjoy it!【培训内容】●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及研究生须知●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培训总结一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及研究生须知为了使实验室可以高效、有序的运转, 藻类光生物学实验室制定了自己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每位在这个实验室学习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同时, 各位研究生还需要遵守研究生守则, 以保证自己可以顺利毕业。
培训方式: 誊录并熟知相关规则。
培训时间: 入学第一周第一天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为了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一些基本实验技术的掌握是必须的, 新生将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实验技术进行纯熟操作、掌握。
以下是藻类光生物学实验室必须掌握的实验技术, 新生在进行实际操作前, 必须先对实验原理及环节进行预习。
培训时间: 开学第一、二周1.海水二氧化碳系统各分量的计算:气态CO2溶入海水后, 一方面服从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下, 气体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与液面上该气体的平衡分压成正比):CO2(g)←→CO2(aq), 因此CO2的平衡溶解度[CO2]与CO2的平衡分压pCO2之间的线性关系可表达为[CO2](aq)= KH*pCO2, KH是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系数与温度、盐度和压力有关;另一方面, CO2还和水反映生成碳酸, CO2+H2O ←→H2CO3, 然后, H2CO3分两步电离H2CO3←K1’→H++HCO3--←K2’→CO32-+2H+K1’= a H+[HCO3-]/[H2CO3] (1)K2’= a H+[CO32-]/[HCO3-] (2)K1’、K2’、分别是碳酸的第1.第2表观解离常数,其中[HCO3-] +2 [CO32-]=Ac (3)Ac为碳酸盐总碱度,它跟海水总碱度(AT )有如下关系: Ac=AT - 2.206 ×10-5×Cl‰×KB’/(KB’+ aH+)= A T– BCl‰是海水氯度, KB’是硼酸的解离常数当海水温度、盐度拟定期, KH、K1’、 K2’、 B值都可查表得到, 这样通过测定海水的pH 和总碱度, 按下列方程即可计算碳酸盐体系各组分(HCO3-、CO32-、CO2*、∑CO2)的浓度和pCO2。
藻类植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藻类植物观察和鉴定的基本方法。
3. 学习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藻类植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水生和潮湿环境中的低等植物。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鉴定藻类植物,了解其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态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采集的藻类植物样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针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蒸馏水、碘液、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藻类植物样本采集:在池塘、溪流、湖泊等水生环境中采集藻类植物样本,注意采集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藻类。
2. 藻类植物观察:1. 取一小块藻类植物样本,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2. 用盖玻片轻轻覆盖样本,滴加少量蒸馏水,使样本充分展平。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繁殖方式等。
3. 藻类植物鉴定:1. 根据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等,参考藻类植物分类学资料,对采集的藻类植物进行鉴定。
2. 记录鉴定结果,包括藻类植物的学名、门、纲、目、科、属、种等信息。
4. 藻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1. 对采集藻类植物的水体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水质、水温、光照、底质等。
2. 分析藻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与水质、水温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藻类植物观察结果:1. 观察到藻类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藻类。
2.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结构,如水绵、丝藻等。
3.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特殊繁殖方式,如轮藻的精囊、卵囊等。
2. 藻类植物鉴定结果:1. 采集到的藻类植物样本共鉴定出10种,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金藻等。
2. 其中,蓝藻门的颤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硅藻等是常见种类。
藻类试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试验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生物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
藻类作为一种高效的光合生物,具有生长周期短、生物质产量高、CO2吸收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能源。
为了探索和优化藻类生物能源的生产技术,我们开展了本次藻类试验。
二、试验目的1. 探究不同藻类品种的生长特性和生物量积累情况。
2. 评估不同光照强度、温度、营养盐浓度等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3. 优化藻类培养条件,提高生物量产量和油脂含量。
4. 研究藻类培养过程中的水质变化,为水质管理提供依据。
三、试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 藻类品种: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绿藻(Chlorophyta)、蓝藻(Cyanobacteria)等。
- 培养基:BG-11培养基。
- 光照设备:LED光源。
- 温度控制器:水浴恒温箱。
- 营养盐: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等。
- 分析仪器:分光光度计、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2. 试验方法(1)藻类培养将藻类种子接种到BG-11培养基中,置于光照强度为200-800 μmol·m²·s⁻¹、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培养。
(2)环境因素试验分别设置不同光照强度、温度、营养盐浓度等环境因素,观察藻类生长情况。
(3)生物量测定通过称重法或体积法测定藻类生物量。
(4)油脂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藻类油脂,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油脂成分。
(5)水质分析定期检测培养液中的pH值、溶解氧、营养盐含量等指标。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藻类品种的生长特性通过对比试验,我们发现小球藻在生长速度和生物量积累方面表现最佳,其次是绿藻和蓝藻。
2. 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高,藻类生长速度越快。
但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阈值后,藻类生长速度反而下降。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课件

生态修复
通过藻类生长抑制试验,可以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为生态修复 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
养殖水体质量监测
藻类生长抑制试验可以用于监测养殖水体的质量,评估水质 是否符合养殖要求。
饲料添加剂筛选
试验误差控制
保证试验的一致性
在藻类生长抑制试验中, 应保证试验条件的一致性, 包括温度、光照、pH值等, 以减小误差。
重复试验
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应进行重复试验,并对结 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减小 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标准化操作
在试验过程中,应遵循标 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每 一步操作的准确性,以减 小误差。
为环境风险评估和化学品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
试验原理
基于藻类生长速率测定
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化学物质对藻类生长速率的影响,评估其抑 制作用。
荧光测定法
利用荧光光度计测定藻细胞内的荧光物质,从而快速、准确地测定 藻类生物量。
显微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藻细胞,计算藻类密度和生长率。
试验步骤
配置化学物质溶液
培养基
抑制剂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藻种, 如蓝藻、绿藻、硅藻等。
选择适宜藻类生长的培 养基,如BG-11、f/2等。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化学 物质或天然物质作为抑
制剂。
其他试剂
如无水乙醇、丙酮等。
试验设备
01
02
03
04
培养箱
用于培养藻类,控制温度和光 照。
分光光度计
用于测定藻细胞密度和光合作 用速率。
显微镜
感谢您的观看
数据整理
藻类生物学实验

进行微藻培养时,可根据培养藻类对营养的要求,选用合适 的配方,在消毒水中按配方加入各种营养物质配成。所加肥料 应保持清洁,某些不清洁肥料必须消毒,预防敌害生物通过肥 料污染。
绿藻培养液配方:
①海洋三号扁藻培养液(海洋研究所,1960):
NaNO3
0.1g
2Na3C6H5O7﹒ 11H2O 0.02g
1、实验材料:海带、 裙带菜、紫菜、小球藻、球等鞭金藻等,选4种藻 2、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208实验室) 3、实验器材:研钵(每组一套)、15ml离心管(每组4支-依藻种类定)、
15ml刻度试管(每组4支)、0.45m的滤膜(每组3个),抽滤装置, 离心机(或用20ml针管和滤膜器) 4、试剂:丙酮(分析纯)、MgCO3
碘液,常用的配方是:将6克的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摇 荡,待碘完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蒸馏水,贮存在棕色试剂瓶内。)
(3) 计数板与盖玻片洗净擦干――盖好盖玻片――摇荡藻液――吸取藻液 (干的微吸管)――迅速加样――1分钟后低倍镜下计数-计数任何对角两大 格(加盖玻片后每一大格即形成一个体积为0.1立方毫米的空间),然后取其 平均值。每个样品须重复计数两次。
三、实验步骤
3、分离:镜检待分离的藻液,调藻液浓度为5-6个藻细胞为宜,在已灭菌 的载玻片上滴加6滴消毒培养液,另取一载玻片滴一滴稀释的待分离藻 液,在显微镜下用微吸管吸取所需的藻细胞,放在第一滴消毒水中,清 洗,再用微吸管吸取所需的藻细胞放在备有培养液的试管中。
4、将装有藻细胞的试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三、实验步骤
1、抽滤: 减压过滤5ml的藻类培养液到玻璃纤维滤片上,约加0.1g MgCO3 细粉,使均匀覆盖于薄膜上,倒入水样抽滤,注意避免高温、强光及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
1、实验材料:小球藻(500ml)、等鞭金藻、扁藻 2、实验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显微镜(1部/组)、血球计数板(一个/
组)、电炉、灭菌锅、pH计、 500ml烧杯(1个/组)、胶头滴管(3支 /组)、 250ml锥形瓶(每组3个)、牛皮纸、细绵绳 3、试剂:蒸馏水、海水、碘化钾
碘液,常用的配方是:将6克的碘化钾溶于20毫升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摇 荡,待碘完全溶解后,加入80毫升蒸馏水,贮存在棕色试剂瓶内。)
5.E液 500 ml 1000倍
CuSO4.5H2O
0.0098 mg; ZnSO4.7H2O
0.022 mg
CaCl2.6H2O
0.01 mg; MgCl2.4H2O
0.180 mg
Na2MoO4.2H2O 0.0063 mg
A、B、D、E高压灭菌备用
(二)海水处理
沉淀 —— 砂池过滤 ——(抽滤)——灭菌(海水放于三角瓶 中,置于电炉上煮沸,可杀来一般细菌)
加入海泥抽出液20ml,效果更好。
硅藻培养液配方:
①艾伦-内尔森(Allen-Nelson)培养液{Allen,E.J.et al (1910)}:
A. KNO3
20.2g
纯水
100ml
B. Na2HPO4.12H2O 4.0g
CaCl.6H2O
4.0g
HCl(浓)
2.0ml
纯水
80ml
FeCl3(溶液) 2.0ml
K2HPO4
0.01g
Fe(SO4)3(1%溶液) 10滴
海水
1000ml
②亚心形扁藻培养液(湛江水产学院):
NaNO3
0.05g
维生素B12
200mμg
KH2PO4(1%溶液) 0.005g
人尿
2ml
FeC6H5O7 0.2ml
维生素B1
200μg
海水
1000ml
培养亚心形扁藻及其他绿藻使用,多用于小型培养和中继培养,如能
实验一 微藻的培养基配制
一、实验目: 掌握微藻的培养基配制方法。 以海水单胞藻培养液通用配方“f/2”为例
二、实验原理 藻类的培养液必须具备藻类的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
素,并且营养盐的比例应该符合藻类生长繁殖的需要。不同种 类的微藻对营养盐的质和量的需求不同,各有其特殊性,因此, 制定某种微藻的一个培养液配方时,首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 验,了解这该种藻类对营养的要求,并在使用中验证配方的效 果,加以改进,使配方达到更理想的水平。藻类对营养盐的需 求也有很多共同点,因而一些培养液配方(如F/2)可应用于多 种藻类的培养。
三、实验步骤
(一) F/2 (+ Si)培养基母液的配制(用去离子水配制) 1.A液 500 ml 1000倍 NaNO3 37.5 g; NaH2PO4 2.5 g
2.B液 500 ml 1000倍 Fe-EDTA 2.5 g (FeCl3 1.6 g + EDTA 0.9 g)
3.C液 500 ml 1000倍 Na2SiO3.9H2O 10 g
小球藻
扁藻
球等鞭金藻
1、血球计数板计数方法:
(1) 搅拌:由于藻类细胞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在取产前必须进行 搅拌,搅拌后立即取样。 (2)固定、稀释:运动细胞需加碘液杀死才能计数。如细胞浓度过大,计数 困难,需把水样稀释到适宜的程度。(附:鲁哥氏液(Lugol‘s Solution)又称
三、实验材料及用具 1、器材 电炉;灭菌锅;pH计 500ml 试剂瓶(每组5个); 玻棒、500ml烧杯、50ml容量瓶(每组一个)/牛皮纸、细绵绳 2、试剂: 蒸馏水、海水 各种试剂 NaNO3; NaH2PO4;FeCl3 EDTA;Na2SiO3.9H2O;盐酸硫铵素 (VB1) ;Biotin VH
培养液是根据培养液配方配制的。为了减少每次称量的麻 烦,固体的营养元素一般都配成母液(如浓缩1000倍的母 液),在使用时,只要吸取一定的量加入培养液中即成。主 要营养元素可以单项营养元素配成母液,也可以分成若干组, 每组2种或多种营养元素同配在一起。微量元素和辅助生长有 机物质也多种组合在一起,配成母液。在浓营养溶液中一般 生物因不能忍受而死亡。
4.D液 500 ml 1000倍
盐酸硫铵素(VB1) 5 mg (试剂 50 mg/ml取100 μl)
Biotin VH
0.025 mg (试剂 0.1 mg/ml取250 μl)
VB12
0.025 mg (试剂 0.25 mg/ml取100 μl)
先用维生素分别用纯水溶解混合,稀HCl将pH调到4.5~5.0,最后用纯水 稀释至1升。膜过滤后冰冻保存。
三、实验步骤 1、培养基配制:见实验一 2、接种:一般培养的接种量为1/3~1/5. 3、计数:分光光度计测定500nm(OD500)和750nm
(OD750)吸光值;细胞计数板计数。 4、每天测定一次,分别绘制以OD值和细胞绝对数目为纵坐
标、时间为横坐标的生长曲线,分析细胞数目与OD500和 OD750的相关性。 5、观察并描述微藻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
(三)F/2培养基配制
1000 ml (1升) F/2 (+ Si)培养基 = 1000 ml (1升)过滤灭菌海水 + 1ml A 液 + 1ml B液+ 1ml D液+ 1ml E液 (+ 1ml C液)
注意:煮沸的海水放置凉后(50度以下)再加母液,否则会出现沉淀。
实验二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一、实验目的
B液的配制法:先把氧化钙4g溶解于40ml纯水中。另外把磷酸氢二钙4g溶
解于40ml纯水中,再把三氯化铁溶融液2ml,缓慢滴入,摇动,产生白色
沉淀,加热,缓慢滴入浓盐酸2ml,沉淀的白色沉淀即重新溶解。把以上两
溶液混合。
使用时,取A液2ml和B液1ml,加入1000ml海水中,充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后加热消毒,
消毒后静置24h,然后将上层清夜倒出使用。
进行微藻培养时,可根据培养藻类对营养的要求,选用合适 的配方,在消毒水中按配方加入各种营养物质配成。所加肥料 应保持清洁,某些不清洁肥料必须消毒,预防敌害生物通过肥 料污染。
绿藻培养液配方:
①海洋三号扁藻培养液(海洋研究所,1960):
NaNO3
0.1g
2Na3C6H5O7﹒ 11H2O 0.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