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学

合集下载

藻类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藻类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褐藻【异丝体】为原始类型,基本特征是藻体由匍匐部和直立部组成,直立部为单列细胞的分枝体,匍匐部则为匍匐假根,以此固着于基质上。

【假膜体】较异丝体高级,基本特征是由许多的藻丝胶粘在一起,外形似膜状的一种结构。

【膜状体】为高级进化的种类,从外形上已有类似根、茎、叶或气囊等部分的分化,内部细胞向多方面分裂形成数层细胞的膜状体。

【褐藻的细胞壁】内层:主要是由纤维质组成,比较坚韧外层:由藻胶质组成,藻胶质含有几种不同的藻胶,其中存在最广泛的为褐藻糖胶(fucoidin),在海带属及岩藻属中含量较多。

【褐藻的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c、叶黄素、β-胡萝卜素及藻褐素(藻褐素由于能吸收绿光,所以大部分褐藻类适合于深水层生长)。

【贮藏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

褐藻类贮藏的碳水化合物都是可溶性的,贮存在液泡、细胞质或者整个原生质体内。

【褐藻多酚】又成为褐藻单宁酸,能结合蛋白,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主要贮存于许多褐藻细胞质的藻泡中。

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形成黑色色素,藻褐素。

作用:1)防止自身被草食动物摄食2)吸收紫外辐射3)作为细胞壁的组分【单室孢子囊】为一个细胞组成,产生于孢子体上。

孢子囊母细胞含单核,向外突出逐渐膨大,细胞核经过多次分裂产生2、4、8、16、32、64或128个子核,核的第一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在核分裂停止后细胞质也分裂成与细胞核同数的原生质块,每块中有一细胞核,经过变态形成具有不等长侧生双鞭毛的游孢子,孢子囊成熟后,游孢子通过囊壁顶端小孔逸出,萌发成配子体。

【多室孢子囊】产生于孢子体上,孢子囊母细胞经过多次横纵分裂,产生隔壁,形成许多小室,成为有许多立方形细胞组成细长的多列细胞机构,每个细胞内经过变态产生1~2个游孢子。

当多室孢子囊成熟时,各细胞间的隔壁逐渐溶解消失变成一个圆锥形的囊体,游孢子通过囊顶或侧面的小孔逸出。

多室孢子囊母细胞形成游孢子过程中,不经过减数分裂,因此形成的游孢子,仍然萌发为二倍体的孢子体。

藻类学

藻类学


真红藻纲:藻体复杂,丝状体,假膜体,膜状体,无性繁殖:四分孢子 顶端生长
一、原红藻纲
红毛菜目, 紫球藻科 紫球藻,细胞壁厚
红毛菜科 紫菜
二、真红藻纲
海索面目
石花菜目 石花菜、鸡毛菜
隐丝藻目 海螺 蜈蚣藻 珊瑚藻 厚膜藻 拟厚膜藻 亮管藻
杉藻目
叉枝藻 江离 麒麟菜
红皮藻目 红皮藻 金膜藻
仙菜目
仙菜 凹顶藻 鸭毛藻(褐红)软骨藻(褐色) 多管藻
2、结合藻纲
鼓藻目
双星藻目
中带藻目
具体实例
A 绿藻纲
一、团藻目:
①扁藻 青岛大扁藻(低温种),亚心形扁藻(高温种)
形态构造:广卵形,4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饵料——青蟹育苗,双壳类的后期
育苗,沙蚕育苗。
②盐藻 梨形,2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生产β-胡萝卜素,生产甘油,蛋白质
③雨生红球藻 绿:动孢子和动细胞;红:不动孢子和不动细胞,外围有厚厚的胶层。
1)无壳缝目(仅有假壳缝)
脆杆藻科、海线藻科
2)有壳缝目(具壳缝或管壳缝)
单壳缝亚目:一壳面有壳缝,另一壳面假壳缝
双壳缝亚目:两个壳面有壳缝
菱形亚目:有管壳缝
双菱亚目:有管壳缝
①无壳缝目脆杆藻科: 斑条藻
楔形藻
条纹藻
拟星杆藻
②无壳缝目海线藻科:
海线藻
海毛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有壳缝目——单壳缝亚目
4)网管藻目:圆柱状分枝或管状,囊状的膜状体 鹅肠菜 小的 橄榄绿,大的 褐色
萱菜 管状,分枝,褐色 无节萱菜/萱菜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囊藻 囊状 里面有水 半球型

藻类学教学

藻类学教学

5、色素体
• 光合器和光合色素:光合色素是分门的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6、生殖结构:
大多数的为单细胞(称为单室);少数种类具多细胞的孢子囊或 配子囊(多室孢子囊或配子囊):如褐藻中的水云属和轮藻.
多细

胞的

孢子

囊或

配子





四、藻类细胞的构造
• 1、蓝藻细胞的构造:
蓝藻:原核生物类,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在细胞质中间含有核物质,细胞质分化简单。
恬静、刘德厚、索如瑛、刘思俭、郭宣暌、王素娟、费修 梗、戴继勋、缪国荣、张学成等。
二、藻类在自然界中的分类地位
•界
细胞类型 营养方式 细胞数目 运动特点 举例
原核生物 界
原生生物 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
自养或异 养
自养或异 养
异养
自养进行 光和作用 异养提取 食物
用效率高出了3倍,也高于叶绿素a+c系统。这是藻类植物进化的主流。很可能十几年
前发现的原绿藻就是这类植物的祖先。原绿藻植物出现的时间可能与原核的杂色藻类
(尚未发现)差不多,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与当时的大气光照条件有关,杂色藻类
大量发展起来而原绿藻却停留在原始状态。后来,环境条件变为较为适合于叶绿素 b生
一、藻类的概念及进化
• 藻类,在植物界中属于低等植物,它们不 开花、不结实,而是用孢子进行繁殖,故 又称孢子植物或者叫做隐花植物。
• 藻类学:研究藻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 繁殖方式、系统发育、生态和分类等方面 的科学。
• 种类非常多,24000多种 • 分布非常广阔,空气、陆地、沙漠,只要

藻类学复习题及答案

藻类学复习题及答案

藻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外生孢子:某些蓝藻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体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原生质,上端较小的一块就形成孢子,基部较大的一块仍保持分裂能力,继续分裂,不断地形成孢子。

内生孢子:某些蓝藻由于母细胞增大,原生质体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具薄壁的子细胞,母细胞壁破裂后全部放出。

2.孢子: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3.载色体又叫色素体: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质体。

也有仅指藻类植物细胞中含叶绿素的大型和复杂的结构。

蛋白核又叫造粉核或淀粉核:某些藻类植物载色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

有一蛋白质的核心部分,外围以若干淀粉小块,这是藻类植物蛋白质和淀粉的一种贮藏形态。

4.茸鞭型鞭毛:鞭毛上具横向羽状鞭茸。

尾鞭型鞭毛:鞭毛上无横向羽状鞭茸。

5.核相交替:在植物整个生活史中,具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的交替现象。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交替的现象。

6.同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

异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显著不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

7.无性世代(或孢子体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从受精卵或合子开始,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长为孢子体,到孢子体产生孢子母细胞为止的时期,从核相方面来看,是具有二倍体染色体的时期。

有性世代(或配子体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从减数分裂而来的孢子开始,由孢子发育成长为配子体,到配子体产生两性配子为止的时期。

从核相方面看,是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时期。

配子体: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和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9.无性生殖: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有性生殖:是由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融合的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0.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植物分类学藻类概述

植物分类学藻类概述

植物分类学藻类概述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的分类、命名和归类的学科,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

在植物分类学中,藻类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也是植物界的一大类。

本文将对藻类的概述进行论述。

一、什么是藻类藻类是一类植物,生活在各种水域中,可以是淡水、海水、河流或湖泊中。

藻类植物体无根、茎和叶,通常为单细胞或多细胞体,具有光合作用,能够自主合成有机物质。

藻类是植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的植物群体,其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都与其他植物类群有明显区别。

二、藻类的分类根据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等不同特征,藻类可以分为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等。

每个门类下面又包括许多不同的属和种。

藻类的分类体系是根据藻类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性进行划分的,旨在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藻类的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1. 红藻门红藻门是一类红色的海藻,其细胞内含有红色色素,使其呈现红色。

红藻门的种类众多,包括海带、裙带菜、刺参等,这些红藻在生态和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

2. 褐藻门褐藻门包括海带、龙须菜等,这些藻类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也常见于淡水湖泊。

褐藻门的特点是体型较大,细胞内富含褐色色素,使其呈现棕色。

3. 绿藻门绿藻门包括一类绿色植物,如水螅、油藻等。

绿藻门的细胞内含有绿色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许多水生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4. 硅藻门硅藻门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其细胞壁主要由硅酸盐构成。

硅藻门的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通过观察硅藻的细胞形态和壳体结构,可以对水体环境进行指示和监测。

三、藻类的生态和经济意义藻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地球的气候和氧气含量起到重要影响。

此外,藻类还是水中生物链的重要基础,为水生动植物提供养分和庇护所。

藻类在经济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红藻和褐藻可用于食品加工、药品生产和肥料制造;蓝藻和藍绿藻可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和生物燃料;硅藻常用于制备建筑材料和过滤材料。

藻类的研究和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藻类学

藻类学

海洋植物(marine plants):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

生物碳泵: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碳转化为有机碳,之后在食物网中转化、物理混合、输送及重力沉降等物理过程。

生物泵的度量——颗粒有机碳POC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藻类的细胞壁由两种成分组成:➢1)纤维组分(最常见的是纤维素),用来形成细胞壁骨架;➢2)无定形成分,形成一层内部包埋有纤维组分的基质。

●蓝藻门、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硅藻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褐藻和红藻中的无定形黏液成分含量最高,有多种多糖成分可以用于商业开发。

●褐藻酸、岩藻多糖、琼脂、卡拉胶。

色素体(chloroplast):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心(称轴生)或位于周边,靠近周质或细胞壁(称周生)。

淀粉核是叶绿体的分化区域,与光合作用产物淀粉的积聚有关。

色素成分可分为4大类:叶绿素(chlorophyll)、胡萝卜素(carotene)、叶黄素(lutein)和藻胆素(phycobelin)。

●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的光合藻类当中,功能是辅助光合色素(吸收峰位于663nm和430nm);●叶绿素b存在于裸藻门和绿藻门当中,功能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为捕光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吸收峰位于645nm和435nm);●叶绿素c存在于甲藻门、隐藻门和不定鞭藻门中;●叶绿素d的存在于某些蓝细菌中。

1)绿藻与高等植物利用叶绿素a/b结合蛋白2)褐藻与金褐藻(硅藻、金藻、甲藻、褐藻及其相关类群)利用的的是岩藻黄素叶绿素a/c复合体。

适合吸收蓝光和绿光。

3)蓝细菌、隐藻和红藻使用藻胆体作为主要捕光复合体。

藻类知识点总结

藻类知识点总结

藻类知识点总结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生生物,以光合作用为能源,通常生长在水中。

由于其微小且难以观察,很多人并不了解藻类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藻类的知识点,包括藻类的分类、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生态功能、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内容。

一、藻类的分类藻类是一类原生生物,按其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可以分为原始藻门(Primitive Algae)和真核藻门(Eukaryotic Algae)两大类。

1. 原始藻门原始藻门是原始的藻类群,包括了一些具有较古老生物特征的藻类,主要包括了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裸藻门(Pyrrhophyta)和拟菌藻门(Euglenophyta)等。

这些藻类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原始的特征,并且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2. 真核藻门真核藻门是真核生物的藻类群,包括了褐藻门(Phae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和黄藻门(Xanthophyta)等。

这些藻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真核生物的特征,其生物学特点和生态功能与原始藻门存在一定差异。

除了按照进化树的位置进行分类外,藻类还可以按照其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生活环境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海洋藻类和淡水藻类;按照形态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单细胞藻和多细胞藻等。

二、藻类的生物学特征藻类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其在自然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藻类的生物学特征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细胞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特征等。

1. 形态特征藻类的形态特征非常多样,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丝状、片状等形态。

藻类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和生物学习性密切相关,不同形态的藻类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应用价值。

2. 细胞结构藻类的细胞结构简单,通常包括细胞膜、质膜、叶绿体、核糖体等结构。

藻类的细胞结构与其光合作用的能力密切相关,光合作用是藻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式,因此细胞结构对藻类的生存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藻类生理生态学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藻类生理生态学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藻类生理生态学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藻类是一大类单细胞、无性繁殖的微型植物,经常生长在水体、土壤、岩石等环境之中。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藻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藻类的生理生态学是研究藻类在环境中的营养、代谢、适应等方面的科学领域,其中既包括单细胞藻类,也包括复杂的多细胞藻类。

本文将从藻类的生长、营养、代谢、适应、环境响应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藻类生理生态学,并重点阐述藻类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一、藻类的生长藻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藻类在水体中的生长主要靠自身合成营养物质,也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有机营养物质。

同时,藻类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水质等条件来支持其生长。

不同种类的藻类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生长的蓝藻,可以通过代谢途径和调节光合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二、藻类的营养藻类的营养来源主要有两种:光合作用和吸收有机营养物。

光合作用是指藻类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吸收有机营养物是藻类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有机物,例如氨、硝酸盐、磷酸盐等。

这些营养物对藻类的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藻类的代谢藻类的代谢包括蛋白质合成、脂类代谢、碳代谢等多个方面。

其中,碳代谢是藻类最为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以用于糖、淀粉、油脂等的合成,同时,它们通过呼吸途径产生ATP来供能。

藻类的代谢过程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长和繁殖,还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作用。

例如,藻类通过呼吸途径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影响水体的酸碱度,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存活和繁殖。

四、藻类的适应藻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它们可以通过调节膜的通透性、能量代谢和信号传递等机制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在光强变化的环境中,藻类可以通过调节光感受器的积累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对于水体中不同的藻类,它们对营养元素的利用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名词解释1.藻殖段:丝状体的蓝藻藻体分裂成小段,分离后各萌发成一新的丝状体,每一段称为藻殖段。

形成原因:异形胞。

2.异形胞:丝状体的蓝藻(除颤藻科外)在藻丝中经常产生一种比普通细胞稍大且有明显厚壁及含透明内含物的细胞,称异形胞。

3.厚壁孢子: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丝状体种类,藻丝上某些营养细胞增大体积、贮满食物并渐行增厚细胞壁,明显分化为内外壁层形成的结构,称厚壁孢子。

(或在环境条件恶劣时,在藻体中产生的一种比普通细胞稍大且有明显厚壁的细胞。

厚壁孢子细胞壁比异形胞细胞壁要厚。

4.伪空胞(gas vesicle)为特殊的由中空圆柱状气囊组成的结构, 能够为细胞提供浮力,使它们在水体中垂直迁移,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

1.试述微囊藻等蓝藻调节自身体积和重量,进而调节其在水中所处位置的机理。

答:和光合作用有关,在晴天的表面水体中,快速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淀粉,增加个体重量使藻类下沉。

光强度逐步减弱合成物质减少,呼吸作用增加个体重量逐渐减小。

当减小与浮力平衡时,不再下沉,处于悬浮状态。

这一平衡位置处于补偿点附近,该处的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当。

在晚间,光合作用停止微囊藻会迅速上浮到表面。

另外,衰老和死亡的微囊藻重量下降会漂浮到水面形成水华。

2.试述蓝藻的形态特征,蓝藻为什么又称蓝细菌?蓝藻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含叶绿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

,有些丝状体上有异形胞的分化,贮藏的光合产物主要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等。

伪空胞是蓝藻特有的结构特征。

蓝藻有很多特点与细菌相似,如通过二分裂进行繁殖;细胞壁含肽聚糖;核为原核,生活史中均无具鞭毛的细胞,所以又称蓝细菌。

蓝藻属蓝藻门分为两纲: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

常见形成水花的藻类: 蓝藻门(颤藻、螺旋藻)、绿藻门、硅藻门。

3.蓝藻的细胞形态及特殊结构;4.蓝藻的生态地位,内共生学说;“内共生学说”认为在约18亿年前的元古代中期,一些蓝细菌被原始的真核生物吞噬,成为真核生物的叶绿体,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单细胞红藻、绿藻和褐藻;约15亿年前,这些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各种各样的多细胞藻类;蓝藻使整个地球从无氧发展到有氧,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而且使得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35亿年前的太古代,地球上空由CO2、N2、H2O、H2S等组成,没有O2。

原始海洋中出现蓝细菌后,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与海洋中丰富的Fe2+结合形成Fe3O4(磁铁矿),形成可供开采的磁铁矿;约二十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海洋中的Fe2+被氧化完以后,大气中才有了O2 ;约18亿年前的元古代中期,“内共生学说”认为一些蓝细菌被原始的真核生物吞噬,成为真核生物的叶绿体,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单细胞红藻、绿藻和褐藻;约15亿年前,这些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各种各样的多细胞藻类。

蓝细菌使整个地球从无氧发展到有氧,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而且使得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5.水华的概念,形成水华的蓝藻;水华(water bloom)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有些种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

绝大多数的水华是由藻类引起的,包括蓝藻,金藻,裸藻,隐藻等;“水华”发生时,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

目前在淡水水体发生的引起公众关注的水华绝大多数是蓝藻水华水华相关蓝藻:色球藻目,念珠藻目和颤藻目的多种浮游蓝藻都可形成水华,其中很多种类具有伪空胞结构。

6.蓝藻毒素种类,微囊藻毒素结构;7.水华的成因和控制。

8.蓝藻相对于其他藻类的竞争优势能忍耐高温和高辐射;较宽的光捕获特性及较好的低光利用效率;部分具有伪空胞,能在水体中垂直调节位置;对N,P亲和力高,部分能固氮;产生毒素(?)。

4~金藻门和黄藻门小结:金藻主要特征:1.能运动的金藻几乎没有真正的细胞壁,仅具固定形状的周质膜。

有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果胶质,其上有许多硅质或钙质小片。

2.具有单细胞或单细胞组成的群体,大多数具有鞭毛,能运动。

3.色素除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外,还含有金藻素;纵分裂,孢子繁殖。

能形成内生孢子。

分类:金藻纲,黄群藻纲。

常见金藻种类:钙板金藻,棕鞭藻,棕囊藻等。

黄藻主要特征:1. 细胞壁由果胶组成,果胶含量高,使细胞呈H形,U形细胞套合。

2. 藻体由单细胞或单细胞的丝状体组成;单细胞具有2根不等长鞭毛。

3. 色素:叶绿素a、c、胡萝卜素、叶黄素。

4. 同化产物:白糖素和油滴。

5. 繁殖:会游泳种类:纵分裂;丝状体:依靠丝状体断裂繁殖;孢子繁殖产生动孢子、不动孢子或似亲孢子。

5.分异球藻目和异丝藻目。

常见种:海球藻,黄丝藻。

5~硅藻特征总结:它们的身体非常微小,一般小的只有千分之几毫米,大的也不超过1~2毫米;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有圆形.多角形,纺锤形,S形,新月形,弓形.1.单细胞,多数单体生活,也有部分形成群体(有丝状群体、不定团块、直线群体、链状群体、放射星状群体等)。

2.硅藻的细胞如小盒状,套在外面的较大,为上壳,相当于盒盖;套在里面的较小,为下壳,相当于盒底。

3.细胞壁无色、透明,相当坚硬,称为硅藻壳 frustule。

外层硅质,内层果胶质。

底栖种类的细胞壁较厚,浮游种类的壁较薄。

体制:单细胞,以及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色素:Chla、c、β-胡萝卜素、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等色素体:黄绿或黄褐色,粒状、片状、分枝或星状光合产物:金藻昆布糖和油滴;有细胞核,无鞭毛或伪足;细胞壁:结构:细胞壁由两个半片(上壳、下壳)套合而成;辐射硅藻形态:羽纹硅藻化学成份:果胶质和硅质组成,无纤维素6~1、甲藻门的特征如何?答:1.体制:多为单细胞双鞭毛运动个体,少数为丝状体或单细胞连成的群体。

2. 形态:细胞球形、卵形、针形、多角形等,大小10um-1mm 。

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

细胞前后端有的具角状突起。

有些种类细胞可连成群体。

2、甲藻门分几个亚纲?各纲特征?甲藻纲分为二个亚纲,即纵裂甲藻亚纲和横裂甲藻亚纲纵裂甲藻亚纲Desmokontae纵裂甲藻目Desmonadales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单细胞,细胞壁由左右两瓣组成。

鞭毛2条,不等长,位于细胞前端,一条伸向前方,另一条螺旋环绕于细胞前端。

本亚纲种类,我国全部为海产。

主要代表为:啮蚀纵裂甲藻Pleromonaserosa。

细胞呈卵形,前端略凹入,2条带状鞭毛由此生出。

细胞壁薄,分成左右大小不等的两瓣。

色素体大,片状。

有蛋白核。

以细胞纵分裂生殖。

横裂甲藻亚纲Dinokontae鳍藻目Dinophysiales裸甲藻目Gymnodiniales夜光藻目Noctilucales多甲藻目Peridiniales梨胞藻目Pyrocystales囊甲藻目Blastodiniales细胞裸露或具一层薄的纤维质壁,或具多数板片构成的外壳(壳壁)。

具横沟和纵沟,横沟把细胞分成上锥部和下锥部两个部分,分裂时分为上下两部分。

两根鞭毛分别位于纵沟和横沟内。

3、举例说明甲藻的科研价值。

4、能形成赤潮的甲藻有哪些?甲藻毒素的种类?7~褐藻的细胞结构1、细胞壁外层: 藻胶(褐藻糖胶,岩藻多糖)(fucoidin)内层: 纤维素(cellulose)作用:能使褐藻形成粘液质,退潮时可使暴露在外面的藻体免于干燥。

2、原生质体(1)单核,核大;(2)含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和6种叶黄素,其中墨角藻黄素含量最大,掩盖了叶绿素,使藻体呈褐色;有利用短波光的能力;(3)贮藏物质为褐藻淀粉,甘露醇,油类(同化组织和年幼孢子囊中);长期储存物质为海带多糖;(4)有特有的褐藻小液泡(physode),呈酸性反应,大量存在于分生组织,同化组织和生殖细胞中;(5)含有大量的碘(在海带属中,碘占鲜重的0.3%),是提取碘的工业原料。

均为多细胞体。

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⑴分枝的丝状体:如水云属⑵假薄壁组织体(假膜体):分枝的丝状体互相紧密结合形成薄壁组织状。

如狭果藻及中胶藻。

⑵有组织分化的植物体(薄壁组织体):形成薄壁组织构造,多数藻体的内部分化成表皮、皮层和髓3部分。

如海带,巨藻。

褐藻的繁殖营养繁殖:断裂和繁殖枝;无性繁殖:游动孢子或静孢子,单室孢子囊和多室孢子囊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配,多室配子囊,世代交替8~1.主要特征:色素组成,无鞭毛,纹孔连接;红藻门主要特征:主要的海藻类型(约4000种),比其他海藻(褐藻,绿藻等)合在一起还要多;植物体形态类型:多细胞为主,个别种类藻体是单细胞的(如紫球藻属);少数种类藻体为群体的(如角毛红藻属);无鞭毛;大多数植物体多为丝状体、叶状体或枝状体。

藻体一般较小,高约10厘米左右,少数可超过一米以上。

载色体中含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此外,还有不溶于脂肪而溶于水的藻红素(藻红蛋白)和藻蓝素(藻蓝蛋白)。

一般是藻红素占优势,故藻体多呈红色。

形态学和细胞结构:核:大多数单核,少数较古老的红藻多核(石花菜目和红皮藻目)。

原生质:1个中央大液泡;原生质具粘滞性,牢固粘附在细胞壁上。

细胞壁: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琼脂,海曼胶光合产物:红藻淀粉除少数,都是海产,底栖藻类,温带和热带海域及深海地区。

古老,只有1纲,即红藻纲。

和其它藻类没有亲缘关系.2. 紫菜生活史全世界约70个种,分布极广。

呈紫红色或紫黑色心形、带形或叶片状,基部有圆盘形固着器。

附着在岩石或贝壳上。

一般长10—50厘米,个别长的可达几米。

一般春季在成熟的叶状体上形成配子囊,产生果孢和精子囊。

紫菜藻体有雌雄同株的,如斑紫菜;也有雌雄异株的,如长紫菜,如图所示生活史中出现三种植物体:单倍植物体大紫菜小紫菜二倍植物体:壳斑藻减数分裂发生在壳斑藻形成壳孢子时9~111、藻类是一群自养生活的低等植物,根据各种特征,藻类共分成11个门。

2、蓝藻最主要的特征是原核,不具载色体,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贮藏物质主要为蓝藻淀粉,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

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其原始性有:A、原核细胞;B、没有叶绿体及其他细胞器;C、叶绿素中仅有叶绿素a;D、细胞分裂为直接分裂,无有性生殖。

3、绿藻具载色体,主要含叶绿素a、b,贮藏物质为淀粉,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运动细胞具2条等长的顶生鞭毛。

绿藻是高等植物的祖先,绿藻和高等植物相似之处有:A、它们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

B、光合产物都是淀粉。

C、鞭毛类型都是尾鞭型的。

4、轮藻外形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有节与节间。

色素、细胞壁的成分和贮藏物质都与绿藻相同,鞭毛两条等长顶生。

轮藻的有性生殖器官构造复杂。

5、硅藻的细胞壁由两个半片套合而成,色素主要为叶绿素a、c和藻黄素,贮藏物质为脂肪及金藻昆布糖,细胞壁不含纤维素,含半纤维素、硅质和粘质。

主要以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硅藻能产生复大孢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