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氧化常见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常见缺陷

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常见缺陷

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常见缺陷朱祖芳(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市 100088)【摘要】本文简述铝合金阳极氧化常见缺陷特征,成因和对策。

缺陷类型包括点(斑)缺陷和大面积的不均匀外观。

未涉及条纹,模具痕或焊合线等条带型缺陷。

最后用表格说明这些缺陷的发生(起因)或发现(出现)的工序。

外观缺陷是造成型材返工从而大幅度提高成本的主要原因。

本文综述铝阳极氧化膜外观缺陷的主要特征,成因和对策。

按照外观形态,可将阳极氧化表面缺陷分为三大类:(1)条纹(带)状缺陷;(2)斑点状缺陷;(3)不均匀(不正常)表面。

由于条纹(带)状缺陷往往起因于熔铸和挤压,或其它机械损伤,本文只介绍后两类常见缺陷。

1 斑点状缺陷材料腐蚀、槽液污染、合金第二相析出或电偶作用等因素均可导致斑点状缺陷,分别介绍如下:酸或碱浸蚀在阳极氧化前,由于铝材溅上酸液或碱液或者受到酸雾或碱雾作用而腐蚀,使表面局部发生白点。

如果腐蚀比较严重,则点蚀较粗大,形成粗斑。

肉眼很难分辨起因于酸还是碱,但在显微镜下观察蚀点的横截面却容易分辨,如底部呈圆形又没有晶间腐蚀迹象,则起因于碱腐蚀;如底部不规则并且伴有晶间腐蚀,蚀点又较深者起因于酸腐蚀。

这类腐蚀也可能由于工厂贮运不当引起。

化学抛光剂烟雾或其它酸性烟雾,含氯有机脱脂剂等均为酸浸蚀的来源。

最常见碱浸蚀由砂浆或水泥灰,碱洗液等物质散落和飞溅引起。

原因确定之后,只要加强工厂各环节的管理,问题即可解决。

大气腐蚀铝型材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有时会发生白点,它们常常沿模具痕方向纵向排列。

大气腐蚀一般不像酸或碱浸蚀那么严重,可用机械方法或碱洗除去。

大气腐蚀大多是非局限性的,往往易出现在某些表面上,如水蒸汽易凝聚的温度较低区域或上表面。

大气腐蚀比较严重时,蚀点的横截面呈倒蘑菇状,此时碱洗不仅无法消除蚀点,反而会使之扩大。

如果确定腐蚀是大气腐蚀,则应检查工厂的存放条件。

铝材不应储存在温度最低的位置,以防水蒸汽冷凝。

存放处应干燥,温度尽量均匀。

阳极氧化层被腐蚀的解决方法

阳极氧化层被腐蚀的解决方法

阳极氧化层被腐蚀的解决方法
阳极氧化层被腐蚀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设备问题、材料问题、操作过程不当等。

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1. 设备问题:应确保阳极氧化设备稳定,以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骤变或波动,从而对氧化膜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2. 材料问题:选择品质过关的材料进行处理,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氧化物等物质的不合格材料,以防止因材料质量不佳导致的腐蚀。

3. 操作过程:在阳极氧化前,确保金属表面光洁平滑,以防止因表面处理不当导致的腐蚀。

同时,如果阳极氧化后出现规则的腐蚀纹,可以采用小电流电解处理的方法进行改善。

4. 后期处理: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如果发现电解液温度不断上升,电流密度也随之上升,应尽快采取措施降低电解液温度,以防止阳极氧化时的进一步溶解。

总的来说,防止阳极氧化层被腐蚀需要从设备、材料、操作过程和后期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阳极氧化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阳极氧化缺陷分析

阳极氧化缺陷分析

一、发生在表面处理前的缺陷1)缺陷名称:条纹定义:由于挤压材的金属成分不均匀,在腐蚀和阳极氧化发生的带状模样。

现象:在腐蚀及阳极氧化处理时,发生的在挤压方向上色调异常的带状模样。

一般在着色工序较显著,但如加深腐蚀则不明显。

原因:①铸棒的低倍和显微组织不均匀。

②铸棒的均匀化处理不充分。

③包含加工和热处理的挤压条件不恰当。

对策:①铸棒的细化结晶及凝固时冷却条件的选择。

②恰当的挤压条件。

2)缺陷名称:大气腐蚀定义:材料在大气中慢慢地发生的腐蚀。

现象:通常,材料被大气污染了的水沾湿,在表面生成三羟铝石,因这部分难以表面处理,与其他部分产生差别,从而残留的痕迹。

原因:在表面处理前的材料附着了雨水、露水等水分的场合发生。

受到气温、湿度、海盐粒子,亚硫酸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对策:①表面处理前不要被水所沾湿。

②轻度的腐蚀加长碱蚀时间即可消除。

3)缺陷名称:雾腐蚀定义:表面处理前材料在酸雾、碱雾中形成的点状腐蚀。

现象:进行氧化和着色后,点状腐蚀更明显。

原因:挤压后,直到表面处理的保管期间附着了雾,从而被腐蚀。

对策:①在没有雾气的场所保管。

②在表面处理工序的附近保管的场合,要考虑风向等。

③在雾气易被污染的场合,要由乙烯树脂软片等来保护。

4)缺陷名称:锯切粉末附着定义:附着在材料上的锯切粉末未流走,而进入表面处理。

现象:材料锯切时附着锯切粉末,被原封不动地表面处理而发生的缺陷。

原因:材料锯切时附着锯切粉末,在前处理工序中未被洗去,而进行表面处理而发生的。

对策:①材料锯切时锯切粉末不要附着在材料上。

②材料上附着了锯切粉末要确实洗净除去。

5)缺陷名称:水斑定义:水分在复合膜(漆膜/皮膜)界面,以及氧化膜的微细孔中浸透的结果,部分因水而成沾湿状态,氧化膜所保持的乳白色消失了,因增加了透明感而发生的点状模样。

现象:透亮的漆制品较明显,着色产品周围较深,成为银色的具有透明感的点状。

即使是光泽消失了的漆制品也发生但不明显。

和水接触时间短的话,材料一干燥即消失。

阳极氧化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阳极氧化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3
脱脂不良
(uncven degreasing)
由于脱脂不完全而产 生的浸蚀不均
脱脂
脱脂
过浸蚀 (rough ctching) 由于过度浸蚀变成粗 4 (coarse ctching) 糙表面 表面粗糙、超过浸蚀极 限 短路 通电时,材料与对电 (short circuit) 5 极接触而使部分材料 电蚀、溶解、穿孔、火 溶解 花 6 粉化powreing(JIS) 泛白 阳极氧化后氧化膜表 面变成白粉
阳极氧化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序号 1 缺陷名 色条纹(streak) (色差异、白条纹) 定义 因挤压材的金属不均 匀,在浸蚀或阳极氧 化中产生的条色 (带)状花样 产生工序 挤压 起因工序 铸造、挤压
2
气雾腐蚀 (mist corrsion)
表面处理前的材料因 大气中的酸、碱烟雾 表面处理前 表面处理前 产生的斑点状腐蚀
使材料的吊装方向(角度) 和形状(有排气孔)有利于 气体逸出
电泳涂装
阳极氧化 电解着色
极氧化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现象 因浸蚀或阳极氧化,沿挤压 方向产生色调不同的条纹 (带)状花样,一般在电解 着色中更显著,如进行深度 浸蚀就变暗 一进行阳极氧化或电解着 色,斑点状的腐蚀条纹就变 得明显 原因 对策 1、坯料的宏观或显微金相不均 1、坯料的晶粒细化凝固时 匀 2、坯料的固溶处理不充分 冷却条件等的正常化 2、 3、包括加工经历和加热经历的 正常的挤压条件 挤压条件不适当 1、烟雾不飞入保管场所 挤压之后,直到处理表面处理 2、保管区域离表面处理生 的保管期间,烟雾附着导致腐 产线近时,要考虑风向 蚀 3、烟雾容易飞入的地方, 用乙烯薄板保护 1、附着在表面处理前材料上的 因浸蚀不均而变成凹凸不 1、确认挤压工序使用的削 油脂,在脱脂处理中未除去就 平,呈现不同的光泽,着色 切油、防锈油 进行浸蚀处理 后变成色斑 2、确认脱脂条件在控制内 2、脱脂条件脱离控制范围 因槽液条件(浓度、温度)、 处理时间、再处理次数等不当 1、选择适当的槽液条件 由于浸蚀表面粗糙,变成梨 而变成过度浸蚀。使用添加剂 (氢氧化钠浓度、溶存铝量 皮状态。不仅降低光泽而且 时也受其影响,此外由于处理 、温度) 过度溶解甚至影响尺寸精度 材料的合金成分、挤压、轧制 2、选择适当的处理时间 等条件不同,其结果也有所不 3、减少再处理次数 同。 阳极氧化、电解着色、电泳 1、改善排列方法 涂装工序中对电极与材料短 对电极与材料接触或通过落下 2、防止型材摇摆 路,材料的一部分流过大电 来的材料而短路 3、清除落下的材料 流而溶剂 4、调整极间距离 在高温、高浓度的电解液中长 阳极氧化后氧化膜变为白色 1、降低电解液浓度、温度 时间电解时,或电解后浸渍时 粉末,不透明,容易用手擦 2、降低电解液溶存铝量 间过长时,氧化膜因化学溶解 除去 3、缩短浸渍时间 而粉化 1、控制氧化膜厚度 1、氧化膜厚度厚 阳极氧化膜破裂,可看到与 2、调整热水洗条件(温度 2、热水洗温度高或时间长 挤压方向垂直的白色条纹。 、时间、水质) 3、烘烤温度高 3、控制适当的温度 材料间隙或拐角部位阳极氧 化膜局部的较薄或未生成, 在电解着色时不能均匀的着 色 受到吊装角度不适当或材料形 状等影响,材料的间隙、拐角 部位积存反应气体或用于搅拌 的空气,阻碍氧化膜生成和着 色

阳极氧化故障与分析

阳极氧化故障与分析
9.氧化膜不均匀。
1.增加电接点。
2.调整阴极面积。
3.水洗要充分。
4.调整阴极部距,控制型材间距,使用均匀。
5.考虑配置适当阴极。
6.加强着色液循环。
7.控制合金成份范围。
8.冷却电解液到正常温度。
9. 提高氧化膜质量。
18
不上色
1.型材表面无膜。
2.电接触不良。
3.铝丝烧断。
1.返工。
2.挂料杆退膜彻底,紧固各接触点。
流痕
1.型材挂件不当。
2.碱流痕系碱蚀操作不当。
1.保持型材有一定的斜度,凹槽面朝上不能朝下。
2.碱蚀尽量缩短型材在空中停留时间。
17
色差
1.电流分布不均。
2.机比不当。
3.型材上附着异物。
4.机间距不适当,型材间距差别大。
5.型材形状复杂。
6.搅拌不足不均,溶液浓度差大。
7.型材合金成份影响。
8.电解液温度过高且不均匀。
严格执行工艺规范。
22
表面灰暗无光泽感
1.多次返工。
2.合金成份影响。
3.温度太低,时间太长。
1.做到一次生产合格,允许返工一次。
2.控制合金成份。
3.严格执行工艺规范。
14
黑斑点
1.硝酸中和不足。
2.挤压型材冷却不均不充分,导致粗大的Mg2Si析出沉淀。
1.提高硝酸浓度或延长中和时间。
2.提高挤压淬水,冷却风扇的能力。
15
电击烧伤
1.型材彼此间接触。
2.型材与阴极接触,发生短路。
3.型材与夹具接触不良。
1.控制型材间距。
2.通电前检查。
3.夹具夹紧型材。
16
气体或液体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1. 引言铝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汽车、航空航天以及电子等行业。

为了增强其耐腐蚀性和提高外观,常常会对铝材进行硫酸阳极氧化处理。

然而,这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影响其表面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2.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2.1 腐蚀腐蚀是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阳极氧化处理中的规范不当导致的,例如处理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可能存在原材料质量问题,如含有过多的杂质或不纯的硫酸,导致更易腐蚀的氧化层形成。

排除措施:正确控制氧化处理参数,如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处理的一致性。

应定期检查硫酸的质量,并确保其纯度。

如果发现腐蚀问题,可以考虑增加氧化电压和降低氟离子浓度,以增加氧化层的密度和耐蚀性。

2.2 颜色不均匀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颜色不均匀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故障。

这可能由于电解液中存在浓度梯度或流速不均匀导致的。

铝材基体的合金成分也可能会影响颜色的均匀性。

排除措施:确保电解液的浓度均匀,可以通过搅拌电解液或增加搅拌装置来实现。

另外,调整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以平衡铝材表面的氧化反应速率,从而避免颜色不均匀问题的发生。

2.3 孔洞和气泡在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过程中,孔洞和气泡也经常出现。

这可能是由于工艺参数设置错误,如电流密度或处理时间过高,导致氧化层无法均匀形成。

排除措施: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电流密度适中,并根据铝材的形状和尺寸合理设定处理时间。

使用合适的搅拌设备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流动性,从而减少气泡和孔洞的产生。

3. 其他问题与个人观点除了上述常见故障,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问题。

电解槽污染、表面纹理不佳以及氧化层附着力不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阳极氧化不良原因分析

阳极氧化不良原因分析

阳极氧化不良原因分析1. 溶液方面的原因溶液的浓度不对那可就麻烦大了。

如果酸液浓度过高,这就像是给氧化反应加了个超级加速器,可能会让氧化膜长得太快太厚,结果就是这膜的质量不行,疏松得很,容易出问题。

就好比盖房子,水泥用得太多太稠,墙就容易裂一样。

而要是酸液浓度太低呢,氧化反应就像没吃饱饭的工人,干活没力气,氧化膜可能就长得不完整,这儿一块那儿一块的。

溶液里的杂质也不是个小问题。

杂质就像是一群捣乱的小坏蛋,混在溶液里。

比如说一些金属离子杂质,它们可能会参与到氧化反应中去,但是又不是按照正常的规则来,就会让氧化膜的结构变得乱七八糟。

这就好比一群不速之客闯进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派对,把整个派对的秩序都搞乱了。

2. 工艺参数的影响温度这个因素可不能小看。

如果温度太高,氧化反应就像被放在火上烤的小蚂蚁,慌慌张张地快速进行,这样氧化膜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可能会出现疏松、多孔的情况。

就像烤面包,温度太高,面包表面焦了,里面还没烤熟呢。

相反,温度太低,反应就变得慢吞吞的,氧化膜的生长速度也慢得让人着急,而且膜的厚度可能不均匀。

电流密度也很关键。

电流密度过大的时候,就像是一群人挤在一个狭小的通道里,大家都想快速通过,结果就会乱成一团。

在阳极氧化里,这就会导致氧化膜被烧焦,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或者纹路。

而电流密度过小呢,氧化膜就像发育不良的小树苗,长得又薄又脆弱。

3. 工件自身的因素工件的材质可是个基础。

不同的金属材质对阳极氧化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铝的纯度不同,里面含有的其他元素不一样,那氧化的效果就会有差别。

纯度高的铝可能氧化膜就长得比较均匀好看,而如果里面杂质元素多,就像队伍里有几个不听话的士兵,会影响整个氧化的进程和效果。

工件的表面状态也很重要。

如果工件表面有油污、灰尘或者氧化物等脏东西,那就像是给氧化反应设置了一道道障碍。

氧化膜在这些脏东西上面可长不好,可能会出现局部无法氧化或者氧化膜附着不牢固的情况。

这就好比在一块脏兮兮的画布上画画,颜料肯定涂不均匀,也容易脱落。

阳极氧化退膜 -回复

阳极氧化退膜 -回复

阳极氧化退膜-回复题目:阳极氧化退膜——为什么发生及如何解决引言:阳极氧化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可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然而,有时在阳极氧化后的表面上出现了退膜现象,这对于工件的质量和耐用性来说是个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阳极氧化退膜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一、退膜现象的原因:1.1 阳极氧化膜质量问题:阳极氧化膜的质量取决于工艺参数、材料组成和设备状况等因素。

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如溶液成分不均匀或工件与阳极不良接触等,会导致膜层质量不稳定,从而引起退膜现象。

1.2 金属材料组织不合理: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直接影响阳极氧化膜的质量。

如果金属内部含有过多的杂质或组织不均匀,膜层的附着力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易于退膜。

1.3 温度和湿度变化:温度和湿度是阳极氧化过程中需要密切控制的因素。

如果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会导致膜层内部产生应力变化,使得膜层容易脱落。

二、解决退膜现象的方法:2.1 优化工艺参数:通过调整阳极氧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电压、电流密度、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等,可以改善膜层的质量。

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操作要求,确保全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2 提升金属材料的纯度:通过优化金属材料的生产工艺,减少杂质的含量,并控制金属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阳极氧化膜的附着力和稳定性。

合理选择原材料,并对金属材料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2.3 控制处理环境的温湿度:在阳极氧化过程中,严格控制处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避免因环境变化而导致膜层受力变化进而退膜。

可以通过使用恒温恒湿的设备,或者采取湿度和温度自动调节系统进行控制。

2.4 加强膜层之间的亲和力:在阳极氧化处理后,可以通过进行化学处理或热处理等方法,增强膜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这些处理方法能够促使膜层与基材之间形成更牢固的化学键,增加膜层的附着力。

2.5 检测和质量控制: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阳极氧化处理后的产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退膜等质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的阳极氧化是以铝或铝合金作阳极,以铅板作阴极在硫酸、草酸、铬酸等水溶液中电解,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层。

其中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应用最为广泛。

铝和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氧化膜层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易进行封孔或着色处理,更加提高其抗蚀性和外观。

阳极氧化膜层厚一般3~15μm,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工艺操作简单,电解液稳定,成本也不高,是成熟的工艺方法,但在硫酸阳极化过程中往往免不了发生各种故障,影响氧化膜层质量。

认真总结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提高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常见故障及分析
(1)铝合金制品经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后,发生局部无氧化膜,呈现肉眼可见的黑斑或条纹,氧化膜有鼓瘤或孔穴现象。

此类故障虽不多见但也有发生。

上述故障原因,一般与铝和铝合金的成分、组织及相的均匀性等有关,或者与电解液中所溶解的某些金属离子或悬浮杂质等有关。

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织和金属相的均匀性会影响氧化膜的生成和性能。

纯铝或铝镁合金的氧化膜容易生成,膜的质量也较佳。

而铝硅合金或含铜量较高的铝合金,氧化膜则较难生成,且生成的膜发暗、发灰,光泽性不好。

如果表面产生金属相的不均匀、组织偏析、微杂质偏析或者热处理不当所造成各部分组织不均匀等,则易产生选择性氧化或选择性溶解。

若铝合金中局部硅含量偏析,则往往造成局部无氧化膜或呈黑斑点条纹或局部选择性溶解产生空穴等。

另外,如果电解液中有悬浮杂质、尘埃或铜铁等金属杂质离子含量过高,往往会使氧化膜出现黑斑点或黑条纹,影响氧化膜的抗蚀防护性能。

(2)同槽处理的阳极氧化零件,有的无氧化膜或膜层轻薄或不完整,有的在夹具和零件接触处有烧损熔蚀现象。

这类故障在流酸阳极氧化工艺实践中往往较多发生,严重影响铝合金阳极氧化质量。

由于铝氧化膜的绝缘性较好,所以铝合金制件在阳极氧化处理前必须牢固地装挂在通用或专用夹具上,以保证良好的导电性。

导电棒应选用铜或铜合金材料并要保证足够接触面积。

夹具与零件接触处,既要保证电流自由通过,又要尽可能减少夹具和零件间的接触印痕。

接触面积过小,电流密度太大,会产生过热易烧损零件和夹具。

无氧化膜或膜层不完整等现象,主要是由于夹具和制件接触不好,导电不良或者是由于夹具上氧化膜层未彻底清除所致。

(3)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后,氧化膜呈疏松粉化甚至手一摸就掉,特别是填充封闭后,制件表面出现严重粉层,抗蚀性低劣。

这一类故障多发生在夏季,尤其是没有冷却装置的硫酸阳极化槽,往往处理1-2槽零件后,疏松粉化现象就会出现,明显地影响氧化膜的质量。

由于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电阻很大,在阳极氧化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焦耳热,槽电压越高产生热量越大,从而导致电解液温度不断上升。

所以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必须采用搅拌或冷却装置使电解液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

一般情况下,温度应控制在13~26℃,氧化膜质量较佳。

若电解液温度超过30℃,氧化膜会产生疏松粉化,膜层质量低劣,严重时发生“烧焦”现象。

另外,当电解液温度恒定时,阳极电流密度也必须予以限制,因为阳极电流密度过高,温升剧烈,氧化膜也易疏松呈粉状或砂粒状,对氧化膜质量十分不利。

(4)偶然发生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后氧化膜暗淡无光,有时产生点状腐蚀,严重时黑色点状腐蚀显著,导致零件报废,引起较大损失。

这类故障往往是偶然发生并有特殊原因造成的。

在铝合金阳极氧化过程中,中途断电又重新给电,往往会使氧化膜暗淡无光,而中途停电零件在清洗槽停留过久,清洗水槽酸度过高,水质不净,含悬浮物、泥砂等较多,往往会使铝合金制件发生电化学腐蚀,发生点状腐蚀黑斑等。

有时向电解液中添加自来水,水经漂白粉处理且Cl-含量超标或有时盛装过HCl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又盛装硫酸,都会使阳极氧化电解液中混人超量的Cl-,从而导致铝合金零件阳极氧化产生点状腐蚀使产品报废等。

2预防故障的措施
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氧化膜质量好坏,抗蚀防护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铝合金的成分,膜层厚度以及阳极氧化处理工艺条件,如温度、电流密度、使用水质及阳极氧化后的填充封闭工艺等。

要减少或避免阳极氧化故障提高产品质量要从微细处着手,采取有效措施。

(1)对不同的铝合金,如铸造成型、压延成型或机械加工成型或经热处理焊接等工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前处理方法。

比如,浇铸成型的铝合金表面,其非机加工表面一般应采用喷砂或喷丸除净其原始氧化膜、粘砂等。

对硅含量较高的铝合金(尤其是铸铝)应经过含有5%左右氢氟酸的硝酸混合酸溶液浸蚀活化,才能有效地保持良好的活化表面,确保氧化膜质量。

不同材质的铝合金,裸铝和纯零件或大小规格不同的铝和铝合金零件,一般不宜同槽氧化处理。

对于搭接、点焊或铆接的铝合金组合件,对于在阳极氧化过程中易形成气袋不易排除的铝合金制件,从质量考虑,一般不允许采用硫酸阳极氧化工艺。

(2)装挂夹具材料必须确保导电良好,一般选用硬铝合金棒,板材要保证有一定弹性和强度。

拉钩宜选用铜或铜合金材料。

已使用过的专用或通用工夹具如阳极氧化处理时再次使用,必须彻底退除其表面氧化膜,确保良好接触。

工夹具既要保证足够导电接触面积,又要尽量减少夹具印痕。

如果接触面太小,会导致烧损熔蚀阳极氧化零件。

(3)硫酸阳极氧化溶液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最佳温度范围是15~25℃。

硫酸阳极氧化工艺过程中需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并应配备制冷装置。

在无制冷装置的情况下,在硫酸电解液中加入1.5%~2.0%的丙三酸或草酸、乳酸等羧酸,可以使阳极氧化溶液温度范围超过35℃而避免或减少氧化膜的疏松或粉化。

—些工艺试验和生产实践已证实,在硫酸阳极氧化电解液中加入适量羧酸或丙三醇可有效减少反应热效应的不良影响,可以在不降低氧化膜厚度和硬度的条件下提高阳极氧化电解液的温度允许上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控制温度恒定的条件下,也要注意有效控制阳极电流密度,才能更好地保证氧化膜质量。

(4)硫酸阳极氧化电解液所使用的水质及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必须严格控制。

配制硫酸阳极氧化溶液不宜用自来水,尤其不能用浑浊的含Ca2+,Mg2+,SiO32-及Cl-含量高的自来水。

一般情况下,水中Cl-浓度达25mg/L时就会对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产生有害影响。

Cl-(包括其它卤族元素)可破坏氧化膜生成,甚至根本形不成氧化膜。

硫酸阳极氧化应选用软化水、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电解液中的Ccl-≤15mg/L,总矿物质≤50mg/L。

硫酸溶液在阳极氧化工艺过程中,会产生油污泡沫及悬浮杂质,应定期排除。

硫酸阳板氧化溶液中常见的其他有害杂质还有Cu2+,Fe3+,Al3+等。

如果杂质含量超过允许含量,会产生有害影响,可部分或全部更换硫酸溶液,才能有效保证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质量。

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处理是广泛应用且成熟的抗蚀防护装饰处理工艺,只要严格执行工艺条件,认真操作,硫酸阳极氧化氧化膜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