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治疗新进展课件
合集下载
面肌痉挛PPT课件

由于一侧面部麻木、面肌瘫痪,进食后有食物残渣遗留在偏瘫侧 的颊部,引起口腔异味,故须在进食后及时进行口腔护理,并指导 患 者 尽 量 在 健 侧 进 食,避 免 烫 伤、咬伤、口腔炎症。当患者 面瘫时,常伴眼睑闭合不全。为确保患者角膜安全和避免发生角膜 溃疡,可白天予以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夜间则予以眼药膏涂眼。为 防止灰尘落入可给予纱布覆盖。 4)听力障碍
维生素B1 20mg tid po 5%GNS500ml+荃维之1支+氯化钾1.5g qd ivgtt 扩血管:尼莫通30mg tid po
12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紧张、焦虑——与环境陌生,担心手术效果、疾病预后有关 (1)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解决困难 (3)根据病人及家属的具体情况提供正确的通俗易懂的指导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颅内出血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 0.3%,但较为凶 险,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10
2)术后脑脊液漏 一旦确诊脑脊液漏,要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
0°,保持鼻腔的清洁,维持情绪稳定,防止便秘;注意保暖,避免 诱发颅高压的因素,同时加强抗炎治疗。 3)术后面瘫
面肌痉挛
疾病概述: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 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 腺的分泌。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表现 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无神 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 加重。病因不清楚。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 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维生素B1 20mg tid po 5%GNS500ml+荃维之1支+氯化钾1.5g qd ivgtt 扩血管:尼莫通30mg tid po
12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紧张、焦虑——与环境陌生,担心手术效果、疾病预后有关 (1)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解决困难 (3)根据病人及家属的具体情况提供正确的通俗易懂的指导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颅内出血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 0.3%,但较为凶 险,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10
2)术后脑脊液漏 一旦确诊脑脊液漏,要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
0°,保持鼻腔的清洁,维持情绪稳定,防止便秘;注意保暖,避免 诱发颅高压的因素,同时加强抗炎治疗。 3)术后面瘫
面肌痉挛
疾病概述: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 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 腺的分泌。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表现 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无神 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 加重。病因不清楚。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 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面肌痉挛诊断与治疗PPT

饮食调理:合 理饮食,避免 刺激性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
素的食物
并发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面部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和社交活动
面部抽搐:影响面部表情 和语言交流
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
睡眠障碍:影响睡眠质量 和身体健康
面肌痉挛的最新研究进展
病因学研究进展
病因:目前认为面肌痉挛的病因 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压迫或损 伤所致
药物治疗: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手术治疗:微血管减压术、面神经切断术等 物理治疗:针灸、按摩、热敷等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并发症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定 期进行面肌痉 挛的检查,及 时发现并发症
药物治疗:根 据医生的建议, 合理使用药物
进行治疗
生活习惯:保 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避免 过度劳累、保 持心情愉快等
治疗方法:目前,面肌痉挛的治 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研究进展:近年来,一些研究发 现面肌痉挛可能与遗传因素、免 疫因素、血管因素等有关
研究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 的不断发展,面肌痉挛的病因学 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治疗方法也 将更加多样化。
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神经电生理学:通过 记录面部肌肉的电活 动,评估面肌痉挛的 程度和范围
面肌痉挛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酒精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定期进行面部按摩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康复训练
面部肌肉放松训练: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放松面部肌肉 面部肌肉力量训练:通过咀嚼、吹口哨等方式增强面部肌肉力量 面部肌肉协调训练:通过微笑、皱眉等表情训练面部肌肉协调性 心理辅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康复效果
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优秀课件

仔细辨认和确定责任血管,发现动脉袢或异常血 管压迫后,将Teflon棉放置在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 MPG,图1、图2、图3
彻底止血后缝合硬膜,常规关颅。
电生理监测作用
⑴降低手术并发症,如:术中听觉诱发电 位监测; ⑵术中麻醉状态下客观判断减压是否充分, 克服在全身麻醉的条件下,只能凭借经验 判断减压是否充分的缺点。 ⑶研究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
【临床表现】
开始为一侧眼睑跳动,逐渐由上向下 可扩展到半侧面肌,严重才可累及颈及肩 部肌群。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可诱发或使 病情加重。一次抽搐时程者数秒,长者数 分钟,间歇期长短不定,发作时患者视物 不清,偶有面部酸痛、鼻塞和头痛。一般 睡眠中不发作,但也有11%的病人于睡中仍 照常抽动。发作渐频繁,病久后肌力逐渐 减弱,到晚期可发展到半侧面瘫。
4.习惯性痉挛: 为小型痉挛,面肌刻板性或 反复跳动,多见于一侧,多在童年期发 病。
5.中脑和锥体系统病变引起的手足徐动和舞 蹈病。
【适应证】
面肌痉挛诊断明确,发作频繁,严重影响 生活和工作。
药物或其它治疗无效。 病人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肾等重要
器官功能代偿良好,可以耐受手术。 排除肿瘤引起的继发面肌痉挛者。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以良好的心态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疗效评估
术后痉挛症状降至0级称为痊愈。痉挛程度 较术前下降2级,即从III~IV级降至I~II级 为明显缓解。痉挛症状较术前下降1级,即 IV级降至III级为部分缓解。
图1
图2
图3
【注意事项】
要注意显露面神经根,尤其是神经根进入脑干处。 仔细辨认责任血管,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减压材料的放置和数量应恰当,不要因材料的置 入形成新的压迫。
彻底止血后缝合硬膜,常规关颅。
电生理监测作用
⑴降低手术并发症,如:术中听觉诱发电 位监测; ⑵术中麻醉状态下客观判断减压是否充分, 克服在全身麻醉的条件下,只能凭借经验 判断减压是否充分的缺点。 ⑶研究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
【临床表现】
开始为一侧眼睑跳动,逐渐由上向下 可扩展到半侧面肌,严重才可累及颈及肩 部肌群。情绪紧张、过度疲劳可诱发或使 病情加重。一次抽搐时程者数秒,长者数 分钟,间歇期长短不定,发作时患者视物 不清,偶有面部酸痛、鼻塞和头痛。一般 睡眠中不发作,但也有11%的病人于睡中仍 照常抽动。发作渐频繁,病久后肌力逐渐 减弱,到晚期可发展到半侧面瘫。
4.习惯性痉挛: 为小型痉挛,面肌刻板性或 反复跳动,多见于一侧,多在童年期发 病。
5.中脑和锥体系统病变引起的手足徐动和舞 蹈病。
【适应证】
面肌痉挛诊断明确,发作频繁,严重影响 生活和工作。
药物或其它治疗无效。 病人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肾等重要
器官功能代偿良好,可以耐受手术。 排除肿瘤引起的继发面肌痉挛者。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以良好的心态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疗效评估
术后痉挛症状降至0级称为痊愈。痉挛程度 较术前下降2级,即从III~IV级降至I~II级 为明显缓解。痉挛症状较术前下降1级,即 IV级降至III级为部分缓解。
图1
图2
图3
【注意事项】
要注意显露面神经根,尤其是神经根进入脑干处。 仔细辨认责任血管,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减压材料的放置和数量应恰当,不要因材料的置 入形成新的压迫。
面肌痉挛的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3
存在两种假说:
(1)血管压迫面神经后髓鞘受损,神经纤维 间形成跨突触传递而产生异位冲动。
(2)血管压迫类似于“点燃”机制,导致面 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增高。
通过动物实验结果提示,面神经运动核 兴奋性增高可能是HFS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 基础。
PPT课件
4
Rhoton将CPA区血管神经复合体分为上、中、下三对血 管神经复合体: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和小脑后下动 脉(postero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及延髓、小脑 下脚、延髓小脑裂、小脑枕下部等。
PPT课件
5
张庆华,张莉等应用15具经10%甲醛充分 固定并灌有乳胶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 经枕下外侧小脑绒球下方入路,在4~25倍 手术显微镜下对CPA区中血管神经复合体逐 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为我们提供
重者出现眼裂变小,口角想病侧歪斜,波及镫骨肌时可 发生耳鸣。
3、体征 肉眼可见的抽动等,多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
PPT课件
8
0级:无痉挛; I级:外部刺激瞬目运动增多; I度功能障碍; IV级:严重痉挛及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生
脑干的压迫。也有用医用耳脑胶粘合固定 的。
PPT课件
18
在MVD术中经常可以遇到由于各种原因责任动 脉无法被满意推离REZ而影响减压效果或易于 复发,或勉强推移责任动脉而引发难以恢复的
了有价值的直观图像。并详细描述了中血
管神经复合体中面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 (AICA)的复杂关系。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1、一般情况 中年后起病,绝大多数为单侧,右侧稍多。 男女无差别或女性稍多。 2、症状 典型的面肌痉挛首先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步向下发展波
面肌痉挛的治疗课件

• (2)血管压迫类似于“点燃”机制,导致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增 高。
•
通过动物实验结果提示,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增高可能是
HFS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面肌痉挛的治疗
4
三、解剖学基础
• Rhoton将CPA区血管神经复合体分为上、中、下三对血管神经复合体: • 1、上血管神经复合体 • 三叉神经和相关的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tery,SCA)及中
面肌痉挛的治疗
5
• 张庆华,张莉等应用15具经10%甲醛充分固定并灌有乳胶的国人 成人头颅湿标本,经枕下外侧小脑绒球下方入路,在4~25倍手
术显微镜下对CPA区中血管神经复合体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
照相。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直观图像。并详细描述了中血管神
经复合体中面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复杂关系。
面肌痉挛的治疗
23
面肌痉挛的治疗
6
面肌痉挛的治疗
7
四、临床表现
• 1、一般情况 • 中年后起病,绝大多数为单侧,右侧稍多。 • 男女无差别或女性稍多。 • 2、症状 • 典型的面肌痉挛首先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步向下发展波及整个半侧面部。
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发病时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 身心造成较大痛苦。 • 重者出现眼裂变小,口角想病侧歪斜,波及镫骨肌时可发生耳鸣。 • 3、体征 • 肉眼可见的抽动等,多无其他明显阳性体征。
全麻下手术,参照Jannetta所描述的方法。整个显微手术过程用录像记录,以 便日后分析。患者在全麻下作耳后发际内切口,长约5cm,骨窗扩大到3-4cm,外侧达乙状 窦后缘,上达横窦,硬膜“⊥”形切开,缝合悬吊在骨窗上缘。术中不使用固定式脑牵开 器,用2mmFukushima式显微吸引器缓慢吸除脑脊液,从后颅窝底面轻抬起小脑,锐性剪开 小脑延髓外侧池蛛网膜,沿后组颅神经向前,抬起Luschka 孔脉络丛上方的小脑绒球小结 叶,在听神经的腹外侧显露面神经REZ;若遇绒球小结叶发达,阻挡操作视野时则应切除此 部分小脑组织,以避免过度牵拉。仔细寻找压迫面神经REZ 的血管袢,若抬起此血管袢见 脑干面神经根部明显血管压迹,则可确认此为责任血管( Offending vessel)无误,松解 此处的蛛网膜小梁与神经、血管的粘连,确认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充分游离后插入合适 大小的Teflon 垫片即可。
面肌痉挛病情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发病原因和机制
血管压迫
面部神经受到血管压迫 ,导致神经脱髓鞘改变 ,进而引发面部肌肉抽
搐。
占位性病变
如肿瘤、囊肿等压迫面 部神经,引起面肌痉挛
。
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 史,可能与基因异常有
关。
其他因素
如面部外伤、炎症等也 可能导致面肌痉挛。
诊断和鉴别诊断
癫痫
部分性癫痫可表现为面部肌肉抽搐,但多 伴有其他部位的抽搐及意识障碍等表现, 脑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
面肌痉挛的发作风险。
避免面部刺激
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减少面部 肌肉过度使用,如长时间大笑 、咀嚼硬物等。
及时治疗原发病
如存在面神经受压等原发病, 应积极治疗,以降低面肌痉挛 的发作风险。
定期检查和随访
对于已经发生面肌痉挛的患者 ,应定期进行检查和随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
04 患者教育和心理 支持
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面肌痉挛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 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未来在 治疗过程中应更加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采取综 合性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全面康复。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预后评估准确性
目前面肌痉挛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仍有一定局限 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提高预后评 估的准确性,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新型治疗方法探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型 的面肌痉挛治疗方法。例如,基因治疗、细胞治 疗等新型生物治疗方法可能为面肌痉挛患者带来 更好的治疗效果。
面肌痉挛
汇报人:XXX 2024-01-13
目 录
• 介绍 • 治疗方法 •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 研究与展望
面肌痉挛演示ppt课件

对患者的建议
及时就医
遵医嘱治疗
面肌痉挛患者应尽早就医,以便医生评估 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 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如有不适或病 情变化,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寻求心理支持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 张。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
面肌痉挛
汇报人:XXX 2024-01-19
目录
• 引言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并发症与风险 • 研究与展望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定义和概述
面肌痉挛
一种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 反复性的抽搐症状,通常局限于 一侧面部。
发病率
面肌痉挛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 ,女性多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 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互助小组
组织面肌痉挛患者参加互助小 组,分享经验和心得,减轻心
理压力。
04 并发症与风险
并发症类型
眼部并发症
由于面肌痉挛常导致眼睑不自主 闭合,可能引发角膜炎、结膜炎
等眼部炎症。
面部并发症
长期面肌痉挛可能导致面部肌肉 疼痛、僵硬,甚至面部畸形。
心理并发症
面肌痉挛影响患者外观和社交, 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诊断技术研究
目前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 电图等。
治疗技术研究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和手术治疗等,但各种治疗方 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评估。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病因
01
进一步探索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
02
开发更为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技术,提高面肌痉挛的早期诊断率
面肌痉挛PPT课件

Page1717
治疗进展- 针灸治疗
• 面肌痉挛属于祖国医学“风证”、“筋肉瞤动”的范畴, 中医病名谓之“面风”。
• 针灸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治则以熄风、止痉、通络为主, • 穴位配伍以三阳经经穴为主,或以经验穴和阿是穴为主。
多以远端配穴或缪刺法为主。
Page1818
治疗进展- 针灸治疗
• 在手法上,对于面肌痉挛的刺激,宜少宜轻,过强的刺激 法会使已兴奋痉挛的肌肉更加趋于痉挛状态。
• 疗效评价:目前临床研究大多以症状改善程度作为疗效评 定标准,但症状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缺乏统一性,孰优孰 劣,众说纷纭,难以比较或体现各种疗法的优劣。
Page1919
Thank you!
Page2020
Page 55
面肌痉挛的程度判定 Cohen痉挛强度分级
0级:无痉挛; I级:外部刺激瞬目运动增多; II级:睑肌面肌轻度颤动,无功能障碍; III级:明显痉挛,轻度功能障碍; IV级:严重痉挛及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生
活 上述分级亦可用于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Page 66
• 鉴别诊断:
• 1.功能性眼睑痉挛:发生于老年妇女,常双侧性,无下半 部面肌抽搐。
• 近30 年来由于采用MVD 治疗HFS 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保 留神经的完整性,不易导致术后面神经麻痹,MVD 已逐渐成 为治疗HFS 的首选外科治疗手段。
• MVD 治疗HFS的治愈率为70%~94.7 % ,总有效率为 87.5%~ 99.3 %。
• 术后听力障碍是MVD 治疗HFS 的主要并发症,术后耳聋发 生率为8.3%。
• 其机理可能是电刺激抑制了过多的神经冲动,同时有规律 的间断刺激矫正了不规律兴奋冲动的传导。
• 治疗6~12 周,疗效较好。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一般 无严重并发症。
治疗进展- 针灸治疗
• 面肌痉挛属于祖国医学“风证”、“筋肉瞤动”的范畴, 中医病名谓之“面风”。
• 针灸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治则以熄风、止痉、通络为主, • 穴位配伍以三阳经经穴为主,或以经验穴和阿是穴为主。
多以远端配穴或缪刺法为主。
Page1818
治疗进展- 针灸治疗
• 在手法上,对于面肌痉挛的刺激,宜少宜轻,过强的刺激 法会使已兴奋痉挛的肌肉更加趋于痉挛状态。
• 疗效评价:目前临床研究大多以症状改善程度作为疗效评 定标准,但症状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缺乏统一性,孰优孰 劣,众说纷纭,难以比较或体现各种疗法的优劣。
Page1919
Thank you!
Page2020
Page 55
面肌痉挛的程度判定 Cohen痉挛强度分级
0级:无痉挛; I级:外部刺激瞬目运动增多; II级:睑肌面肌轻度颤动,无功能障碍; III级:明显痉挛,轻度功能障碍; IV级:严重痉挛及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生
活 上述分级亦可用于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Page 66
• 鉴别诊断:
• 1.功能性眼睑痉挛:发生于老年妇女,常双侧性,无下半 部面肌抽搐。
• 近30 年来由于采用MVD 治疗HFS 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保 留神经的完整性,不易导致术后面神经麻痹,MVD 已逐渐成 为治疗HFS 的首选外科治疗手段。
• MVD 治疗HFS的治愈率为70%~94.7 % ,总有效率为 87.5%~ 99.3 %。
• 术后听力障碍是MVD 治疗HFS 的主要并发症,术后耳聋发 生率为8.3%。
• 其机理可能是电刺激抑制了过多的神经冲动,同时有规律 的间断刺激矫正了不规律兴奋冲动的传导。
• 治疗6~12 周,疗效较好。操作简单、可反复进行,一般 无严重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颧支阻滞疗法
91%有效,无面瘫
3. 电凝阻滞疗法
100%有效,60%不完全面瘫,10%复发
4
三、手术疗法
1.面神经干部分切断术
切2/3,100%有效 1年复发47%
2.微血管减压术(MVD)
99.5%治愈
副作用
Jannetta 366例
缓解215 (58%)
改善141 (39%)
无效10 (3%)
Barker 612例
缓解 86%
改善 5%
无效 9%
5
随访10年,缓解高达79%
四、肉毒毒素疗法
用BTX-A 治疗118例 有效率94% 半年复发87% 副作用
6
面肌痉挛治疗进展
1
病因
主要为血管压迫,偶见肿瘤压迫。 Huang 310例手术发现:
小脑前下动脉39% 小脑后下动脉22.9% 复合性血管压迫33% 椎动脉压迫3.6% 静脉或肿瘤2.1%
2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
400-600 mg/d 开始改善; 600-1000 mg/d 发作消失 副作用
2. 氯硝安定
0.5-1mg tid 减轻; 2mg tid 消失 副作用
3. 氯苯胺丁酸(Baclofen)
5mg tid 10mg tid 48h后改善,3个月后消失
3
二、阻滞疗法
1 .神经干阻滞疗法(茎乳孔)
2%普鲁卡因1-2ml 安定注射液10mg 100%有效,30%一过性面瘫 0.5~1年 17%复发
91%有效,无面瘫
3. 电凝阻滞疗法
100%有效,60%不完全面瘫,10%复发
4
三、手术疗法
1.面神经干部分切断术
切2/3,100%有效 1年复发47%
2.微血管减压术(MVD)
99.5%治愈
副作用
Jannetta 366例
缓解215 (58%)
改善141 (39%)
无效10 (3%)
Barker 612例
缓解 86%
改善 5%
无效 9%
5
随访10年,缓解高达79%
四、肉毒毒素疗法
用BTX-A 治疗118例 有效率94% 半年复发87% 副作用
6
面肌痉挛治疗进展
1
病因
主要为血管压迫,偶见肿瘤压迫。 Huang 310例手术发现:
小脑前下动脉39% 小脑后下动脉22.9% 复合性血管压迫33% 椎动脉压迫3.6% 静脉或肿瘤2.1%
2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
400-600 mg/d 开始改善; 600-1000 mg/d 发作消失 副作用
2. 氯硝安定
0.5-1mg tid 减轻; 2mg tid 消失 副作用
3. 氯苯胺丁酸(Baclofen)
5mg tid 10mg tid 48h后改善,3个月后消失
3
二、阻滞疗法
1 .神经干阻滞疗法(茎乳孔)
2%普鲁卡因1-2ml 安定注射液10mg 100%有效,30%一过性面瘫 0.5~1年 17%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