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学复习题集答案

合集下载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含复习资料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含答案)第一章生物药物概述一、填空:1、我国药物的三大药源指的是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2、现代生物药物已形成四大类型,包括基因重组多肽和蛋白质、基因药物、天然生化药物、合成与部分合成的生物药物3、请写出下列药物英文的中文全称:()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胰岛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4、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链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四环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多肽类抗生素有杆菌肽;多烯类抗生素有两性霉B;蒽环类抗生素有阿霉素5、嵌合抗体是指用人源抗体恒定区替换鼠源抗体恒定区,保留抗体可变区;人源化抗体是指抗体可变区中仅(决定簇互补区)为鼠源,其(骨架区)及恒定区均来自人源。

6、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黏粒()、病毒载体等。

二、选择题:1、以下能用重组技术生产的药物为(B)A、维生素B、生长素C、肝素D、链霉素2、下面哪一种药物属于多糖类生物药物(C)A、洛伐他汀B、干扰素C、肝素D、细胞色素C3、能用于防治血栓的酶类药物有(D)A、 B、胰岛素 C、天冬酰胺酶 D、尿激酶4、环孢菌素是微生物产生的(A)A、免疫抑制剂B、酶类药物C、酶抑制剂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下列属于多肽激素类生物药物的是(D)A、 B、四氢叶酸 C、透明质酸 D、降钙素6、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的速效胰岛素机理是(D)A. 将猪胰岛素B30位改造为丙氨酸,使之和人胰岛素序列一致B. 将A21位替换成甘氨酸,B链末端增加两个精氨酸,使之在4溶液中可溶C. 将B29位赖氨酸用长链脂肪酸修饰,改变其皮下扩散和吸收速度D. 将人胰岛素B28位与B29位氨基酸互换,使之不易形成六聚体三、名词解释:1、药物 ():用于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机体康复保健的物质,有4大类:预防药、治疗药、诊断药和康复保健药2、生物药物():是以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份为原料(包括组织、细胞、细胞器、细胞成分、代谢、排泄物)综合应用生物学、物理化学与现代药学的原理与方法加工制成的药物3、基因药物():是以基因物质(或及其衍生物)作为治疗的物质基础,包括基因治疗用的重组目的片段、重组疫苗、反义药物和核酶等4、反义药物:是以人工合成的十至几十个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它能与模板或互补形成稳定的双链结构,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达到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5、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6、干涉(,):是指在生物体细胞内,引起同源的特异性降解,因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过程7、( ) :是一种小分子(~21-25核苷酸),由(Ⅲ家族中对双链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1.富集培养:分为分批式富集培养和恒化式富集培养。

分批式富集培养指将富集培养物转接到新的同一种培养基中,重新建立选择性压力,如此重复转种几次后,再取此富集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

恒化式富集培养是通过改变限制性基质的浓度,来控制两类不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2.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3.诱变选育: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人工诱发的基因突变4.杂交育种:将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得到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6.前体: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后,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而有较大的提高。

7.促进剂: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8.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9.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可减少不能控制因素。

10.天然培养基:采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制成的。

11.孢子培养基:制备孢子用的培养基,营养不太丰富。

12.种子培养基:满足菌种生长用的。

营养丰富,氮源、维生素比例较高。

13.发酵培养基:满足大生产中大量菌体生长和繁殖以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营养物质。

14.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15.生物热: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本身产生的大量热。

16.搅拌热:搅拌器的机械搅拌的动能以摩擦放热的方式使热量散发在发酵液中17.生理碱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上升的物质18.生理酸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下降的物质19.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氧传递速率[mol/(m3·s)]OTR=K L a(C*-C L)K L——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总传递系数(m/s)a——比表面积(m2/m3)K L a——容积传递系数(s-1)C*——与p平衡的液相氧浓度(mol/m3)C L——液相主体氧浓度(mol/m3)20.摄氧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量21.临界氧浓度:在好氧发酵中,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度。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第1-9填空简答)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第1-9填空简答)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一(第1~3章)二、填空题1、Cohn方程logS=β-KsI中,Ks越大,β值越小,盐析效果越好。

2、固液分离的主要方法有离心和过滤。

3、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加热法、调节PH值、凝聚和絮凝、使用惰性助助滤剂、加入反应剂。

4、根据过滤机理的不同,过滤操作可分为澄清过滤和滤饼过滤两种类型5、盐析的操作方法有加入固体盐、加入饱和溶液法、透析平衡法。

6、核酸的沉淀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发、钙盐沉淀法、溶剂沉淀法。

7、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主要靠蛋白质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蛋白质周围的水化层等因素稳定。

8、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惰性助滤剂。

9、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半框压滤机和真空转鼓过滤机。

10、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盐析、等电点和有机溶剂。

二、填空1、常用离心设备可分为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两大类;2、在一个转子中,将粒子沉降下来的效率可以用 K系数来描述。

3、超离心法是根据物质的沉降系数、质量和形状不同,应用强大的离心力,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浓缩、提纯的方法。

4、密度梯度离心中,制备密度梯度的常用方法有手工法、梯度混合仪法、离心形成法。

5、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酸型、弱酸型和中等强度;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磺酸基团、羧基和磷酸基。

7、蛋白质分离常用的层析方法有凝胶层析、多糖基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和疏水层析。

8、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梯度洗脱方法有 PH梯度和离子强度梯度。

10、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葡集团离子交换剂和离子交换纤维素两大类。

11、离子交换树脂由载体、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12、DEAE Sepharose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二乙基氨基乙基。

13、CM Sepharose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羧甲基。

14、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15、利用薄层定量测定时,一般控制待测组分的Rf在 0.2-0.5 之间。

答案--生物制品复习题

答案--生物制品复习题

一、填空1、目前基因工程抗体有以下几种类型,包括嵌合抗体、重构抗体、单链抗体、 Ig相关分子、噬菌体抗体。

2、按微生物学控制程度由松到严,将实验动物分为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

7、按遗传质量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即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突变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等。

3、一般生物制品制备流程是:培养增殖、分离纯化、浓缩、制剂、检验。

4、诊断用生物制品的最基本要求是特异性强和敏感度高。

包括诊断用抗原、诊断用抗体和标记抗体三类。

5、细胞因子是一组由机体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或中等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质与糖蛋白。

根据的细胞因子的生理功能将其为以下种类:、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长素。

6、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以下几种,即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蛋白质工程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

8、对生物组织与细胞破碎的方法有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超声振荡破碎法、压力法、反复冻融法、化学渗透法、酶溶破碎法等。

20 等。

17、○18、○19 、○9、动物生物制品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16 、○10、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相关抗原、激活补体、结合细胞、介导细胞毒、促进吞噬和通过胎盘等功能。

发挥其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与监视、解毒等作用。

11、实验动物通过注射方法给药的方式包有: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12、生物制品成品的质量检验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性状检验、无菌检或纯粹检、安全检验、效力检验、其他检验等。

13、对实验动物小白鼠采血的方法有尾静脉、眼眶动脉和静脉(摘眼球法)、眼眶静脉丛、心脏、大血管、断头等。

二、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好的是:A、蔗糖B、多肽C、丁酸D、赖氨酸12、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好的是:A、葡萄糖B、蛋氨酸C、乙酸D、多肽2、临产前动物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是为了使新生动物获得__。

10生物技术蛋白质与酶工程复习题与答案

10生物技术蛋白质与酶工程复习题与答案

一. 名词解释1.生物酶工程又称高级酶工程它是酶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就是运用蛋白质结构功能和分子遗传学知识,从改变或合成基因入手,定向地改造天然蛋白质或设计制造新的蛋白质。

3.多核糖体把细胞放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处理,就能得到几个到几十个核糖体在一条mRNA上结合起来的形态4.固定化酶水溶性酶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一种酶的衍生物。

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5.酶反应器以酶或固定化酶为催化剂进行酶促反应的装置。

6.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7.生物传感器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8. motif (模体)指的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介于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之间的一个结构层次,又称超二级结构9. domain功能域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特异结构和独立功能的区域,特别指蛋白质中这样的区域10.PD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是一个生物大分子,11. DNA shuffling体外同源重组技术。

通过改变单个基因原有的核苷酸序列创造新基因,并赋予产物以新功能。

12.生物催化剂是指生物反指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游离或固定化细胞各游离或固定化酶的总称13.必需基团有的基团既在结合中起作用,又在催化中起作用,所以常将活性部位的功能基团统称为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14.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其催化作用的部位。

15.有性PCR dna改组16.DNA改组通过改变单个基因原有的核苷酸序列创造新基因,并赋予产物以新功能。

17.免疫传感器偶联抗原/抗体分子的生物敏感膜与信号转换器组成的,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生物传感器。

18.易错PCR是从酶的单一基因出发,在改变反应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使扩增得到的基因出现碱基配对错误,从而引起基因突变的技术过程。

川农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川农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川农环境微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发酵作用—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2、农药安全系数—3、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4、转导—通过吻合噬菌体的媒介作用,将供体细胞内特定的基因(DNA片段)携带至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供体细胞的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5、培养基—根据各种微生物对营养的需要,包括水、碳源、能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6、好氧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和无机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

7、质粒-原核生物细胞中,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

8、P/H指数—P代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H代表异氧性微生物,两者的比值即P/H指数,该指数反映水体污染和自净程度。

9、活性污泥与菌胶团-是一种绒絮状小泥粒,由好氧菌为主体的微型生物群以及胶体、悬浮物等组成的微生物集团。

颗粒大小约为0.02-0.2mm,表面积为20-100cm2/ml,相对密度约为1.002-1.006。

外观呈黄褐色,有时亦呈深灰、灰褐、灰白等色。

静置时,能凝聚成较大的绒粒而沉降。

它具有很强的吸附及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菌胶团—好氧活性污泥(绒粒)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能起絮凝作用的细菌形成的细菌团块。

10、反硝化作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

11、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里,从而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12、化能自养微生物—生长需要无机物,在氧化无机物的过程中获取能源,同时,无机物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自身有机碳化物。

二、选择题1、根据其在水中的存在及数量情况,B、大肠杆菌可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解答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解答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组DNA文库:将某一种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得到含全部基因组DNA的种群,称为基因组DNA文库。

3、蛋白质工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目标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引入突变,从而改变目标蛋白的空间结构,最终达到改善其功能的目的。

4、基因工程:在体外将外源基因进行切割并与一定的载体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相应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使目的基因大量扩增或得到相应基因的表达产物或进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简单概括,就是将外源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再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5、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参与的工艺过程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6、基因和基因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genome)}5、载体: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或表达的工具称为载体。

6、cDNA文库:即由mRNA经过反转录成cDNA,然后来构建文库,构建的文库不包含内含子。

7、转化: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称之为转化。

8、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序列中,含有另一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序列。

9、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10、细胞工程: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生物技术概论

生物技术概论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为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得体或其体系或它们的衍生物来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工程(gene enginerring):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操作并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技术。

即按照人们的需要,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在体外构建成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操作,也称DNA重组技术。

3.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是指在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技术。

4.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

5.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是指利用包括工程微生物在内的某些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及其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主要是发酵罐或生物反应品的自动化、高效化、功能多样化、大型化)生产各种特定的有用物质;或把微生物直接用于某些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技术。

由于发酵多与微生物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又称之为微生物工程或微生物发酵工程。

6.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主要包括微生物反应器、植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活体生物反应器之称的转基因植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等。

7. 转基因动物:是指在基因组中稳定地整合有导入的外源基因的动物。

8. 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体外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从而获得新遗传特性的再生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艺学习题一、填空题1、酒精原料在蒸煮之前加α-淀粉酶的作用就是降低蒸煮压力,缩短蒸煮时间,用量为粉碎原料的0、1%~0、2% 。

2、乳酸细菌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的代谢途径有三条:属于同型发酵的_____EMP途径_____、属于异型发酵的___双歧途径_____、属于异型发酵的__HMP_途径_____。

3、米根霉属于___好氧真菌______,其发酵类型属__混合酸发酵途径_______, L-乳酸的转化率能达到75%以上。

4、生物素影响谷氨酸发酵主要就是影响细胞膜渗透性与代谢途径。

5、乳酸发酵一般要在__厌氧____条件下进行, 它可分为_同型__ 与_异型__乳酸发酵。

6、壳聚糖酶降解部分乙酰化壳聚糖时,能得到一定聚合度的具有某些功能性的___壳寡糖_。

7、ω-3不饱与脂肪酸包括__EPA__、___DPA/DHA__;ω-6不饱与脂肪酸包括_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____、γ-亚麻酸与花生四烯酸(AA)______。

8、大曲酒生产操作工艺一般可分为清渣法、续渣法、清蒸混烧法9、α—淀粉酶任意水解淀粉分子内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作用于支链淀粉时,生成葡萄糖、麦芽糖、α-界限糊精。

10、β—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的第2个α-1,4-糖苷键开始,依次水解麦芽糖分子,并发生转位反应,将麦芽糖转变为β-构型。

11、β—淀粉酶作用于支链淀粉时,遇到α-1,6-糖苷键分支点即停止作用,最终产物为麦芽糖与β-界限糊精。

12、麦芽β—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温度就是 62-65 ℃。

13、麦芽α—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温度就是 72-75 ℃。

14、在麦汁煮沸、发酵、过滤过程中添加单宁的作用主要就是沉淀蛋白质 ,以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15、双乙酰的前驱体就是α-乙酰乳酸 ,双乙酰被还原,经过乙偶姻 ,最终还原成 2,3-丁二醇。

16双乙酰含量超过口味界限值 0、1 mg/L,会使啤酒产生馊饭味。

17、己醛就是酵母代谢的中间产物,在醛类中,它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就是比较重要的。

18、啤酒中的高级醇,其含量最高、对啤酒风味影响最大的就是异戊醇。

19、啤酒生产中最有害的四种污染菌就是野生酵母、足球菌、果胶杆菌乳酸菌、。

20、啤酒的无菌过滤常用孔径为0、45 μm薄膜过滤机。

21、啤酒发酵一般以双乙酰在发酵醪中的含量低于 0、1 mg/mL 作为发酵成熟的标志。

22、葡萄洒酿造中,一般认为椭圆酵母就是主发酵酵母,在主发酵期起主要作用,而球拟酵母就是产酯酵母,在发酵结束后仍发挥作用。

23、啤酒花的品质与啤酒的质量密切相关,其用于啤酒酿造的主要作用成分有:苦味物质、酒花精油、多酚物质。

24、葡萄酒酵母与啤酒酵母的主要区别就是啤酒酵母能利用蜜二糖而葡萄酒酵母不能。

25、导致啤酒浑浊沉淀的原因主要有: 氧化浑浊、酵母浑浊、受寒浑浊、细菌浑浊。

/26、葡萄酒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发酵开始越早,成品一般为甜型酒,温度越低,酒精产量越高,成品一般为干型酒。

27、我国传统酿造常用到曲,种曲作用就是提供大量的孢子,而曲通常用来提供大量的菌体或酶。

28、葡萄酒酿造中所采用的降酸方式生物降酸、化学降酸、物理降酸。

29、由于SO2具有杀菌、抑菌、澄清,溶解与改善风味等作用,而被广泛用于葡萄酒生产中。

30、维生素C二步发酵中的第二步采用混合发酵法,将L-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2-KLG),所用菌种为____小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_________与____大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__________,其中不产酸而能促进产酸菌生长与产酸的就是__大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___________。

31、抗生素的类型有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四环类、氨基糖苷类与___多肽类______。

32、青霉素的母核部分由β-内酰胺环与噻唑环组成,称为 6-氨基青霉烷酸。

33、根据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不同形式将淀粉酶分为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异淀粉酶。

34、纤维素酶指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其中能够分解天然纤维素的酶为C1,能分解羧甲基纤维素的酶为C X,能分解纤维二糖为 -葡萄糖苷酶。

35、生物冶金过程中,应用最广的浸矿细菌包括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氧化亚铁小螺菌与嗜热氧化硫杆菌。

二、选择题1.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就是( A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2、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就是( D )A.葡萄糖B.蛋白胨C.NaClD.维生素3、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就是( C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4、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A 5、0-6、0B 3、0-4、0C 8、0-9、0D 7、0-7、55、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D )A 5、0-6、0B 3、0-4、0C 8、0-9、0D 7、0-7、56、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就是(C )A.蛋白胨B.含碳有机物C.含碳无机物D.石油、花生饼7.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最适原料与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就是(C )A.玉米粉与有氧B.大豆粉与有氧C.玉米粉与无氧D.大豆粉与无氧8、用于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需添加的生长因子就是( D )A.氨基酸B.碱基C.核苷酸D.生物素9、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就是(B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10、不能以糖类作为碳源的细菌就是(C )A.假单胞菌B.乳酸菌C.甲基营养菌D.固氮菌11、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B )A.就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就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与碱基等D.一般就是酶与核酸的组成成分12、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就是同时含有碳源、氮源与生长因子的就是(C )A.牛肉膏B.蛋白胨C.生物素D.酵母粉13、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就是它们的( B )A初级代谢产物B次级代谢产物C代谢中间产物 D 代谢废物14、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 C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 C.酶的调节D、基因调节15、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D)A、初级代谢产物就是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必须的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就是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必须的C、次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16、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就是( D )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C、pH呈酸性D、溶氧不足17、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就是(C)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大肠杆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D.大肠杆菌、乳酸菌18、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就是( C )A.营养物质的消耗B.微生物呼出的CO2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19、( D )就是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环节。

A 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与酶工程C 基因工程与酶工程D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20、构成葡萄酒干浸出物的就是(B )A色素B蛋白质C糖D硫酸钾21、为了调节葡萄酒的pH值,最好采用( A )A碳酸钙B碳酸氢钾C酒石酸钾D酒石酸氢钾22、下列微生物用于生产实践中必须不断通氧并且搅拌的就是( B )A、用酵母菌生产酒精B、利用链球菌发酵生产抗生素C、产甲烷细菌进行沼气发酵D、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23、所有下列情况均就是抗生素抑制微生物的方法,除了( C )之外。

A 抗生素抑制细胞壁合成B 抗生素干扰细胞膜功能C 抗生素阻止能量从ATP释放D 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24、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C )。

A 病毒B 真菌C 革兰氏阴性菌D 革兰氏阳性菌25、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抑制细胞壁合成的就是(D )A 利福霉素B 四环素C 两性霉素D 青霉素26、青霉素的母核部分就是以 B 为前体合成的。

A、半胱氨酸与α–氨基己二酸B、半胱氨酸与缬氨酸C、α–氨基己二酸与缬氨酸D、缬氨酸与精氨酸27、产氨短杆菌的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AMP与GMP的关系就是 D 。

A、存在于两条环形路线中,可互相转换;B、存在于两条单向分支中,可互相转换;C、存在于两条环形路线中,不能互相转换;D、存在于两条单向分支中,不能互相转换28、枯草杆菌的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AMP与GMP的关系就是 A 。

A、存在于两条环形路线中,可互相转换;B、存在于两条单向分支中,可互相转换;C、存在于两条环形路线中,不能互相转换;D、存在于两条单向分支中,不能互相转换三、名词解释:1、制麦有原料大麦制成麦芽,它就是啤酒生产的开始。

2、蛋白质休止啤酒酿造过程中,糖化阶段,利用麦芽中羧基肽酶分解多肽形成氨基酸(α-氨基氮)与利用内切肽酶分解蛋白质形成多肽与氨基酸3、发酵度在一定温度下,以一定质量的啤酒酵母作用一定体积与一定浓度的麦芽汁,测定规定时间内麦芽汁失重或糖度改变或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用以测定发酵力的强弱,称为发酵度。

其表示方法一般有真实发酵度与表观发酵度。

4、定型麦汁麦芽经粉碎、糊化、糖化后,加酒花煮沸、糖度标准化后用以发酵的麦汁5、大曲与小曲大曲就是以大麦、稻壳等为原料或载体,接种曲霉、酵母等经培养、成型、干燥后制成的砖块状发酵剂,一般用于白酒发酵。

小曲就是以米粉等为原料,接种根霉等菌种,经培养后成型、干燥后制成的粉状、块状、球形发酵剂,一般用于米酒、白酒等产品发酵。

6、凝聚性酵母凝聚性过强的酵母,沉降早、快,酒液中酵母细胞数少,发酵缓慢,发酵度低;7、苹果酸—乳酸发酵就就是在乳酸细菌作用下将苹果酸分解为乳酸与CO2的过程8、生物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好氧分解过程中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9、化学需氧量(COD)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含氧量9、抗体能与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0、单克隆抗体高度均质性的特异性抗体,由一个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所分泌。

一般来自杂交瘤细胞。

11、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就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多数为丙种球蛋白,由两条相同的轻链与两条相同的重链所组成,在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存在于体液中,具抗体活性,参与体液免疫;膜型免疫球蛋白就是B细胞抗原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