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工艺学(期末考试的题库)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工艺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生物技术的应用B. 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C. 生物材料的处理D. 生物信息的分析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细胞培养技术B. 发酵技术C. 基因编辑技术D. 食品加工技术答案:D3. 生物工艺学中,哪个阶段是产品形成的关键?A. 原料准备B. 生物反应C. 产品提取D. 产品纯化答案:B4.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条件?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强度答案:D5.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不包括以下哪项?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6.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生物工艺学中常用的生物反应器?A.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B.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C.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D. 离心机答案:D7.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产品提取的方法?A. 沉淀法B. 吸附法C. 离心法D. 蒸馏法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工艺学中常用的消毒剂?A. 乙醇B. 过氧化氢C. 氯化钠D. 碘伏答案:C9.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类型?A. 原代培养B. 传代培养C. 悬浮培养D. 固定培养答案:D10.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基因工程产品开发的关键步骤?A. 目标基因的克隆B. 目标基因的表达C. 目标基因的纯化D. 目标基因的测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代谢?A. 温度B. pH值C. 营养物质D. 有毒物质答案:ABCD12.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控制参数?A. 溶氧量B. 搅拌速度C. 底物浓度D. 产物浓度答案:ABCD13.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细胞培养的常见类型?A. 原代培养B. 传代培养C. 悬浮培养D. 共培养答案:ABCD14. 在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产品提取的常用方法?A. 沉淀法B. 吸附法C. 离心法D. 超滤法答案:ABCD15. 生物工艺学中,下列哪些是基因工程产品开发的关键步骤?A. 目标基因的克隆B. 目标基因的表达C. 目标基因的纯化D. 目标基因的测序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生物工艺学中的生物反应器根据其结构和操作方式可以分为______式和______式两大类。
生物工艺学复习题

09生物工艺学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YX/S是细胞关于基质的得率系数,即每消耗1g基质所生成的细胞克数.2、诱变育种一般分为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和筛选三个步骤3、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有:琼脂、明胶、硅胶4、微生物具有高RNA含量。
通常在细菌中RNA占5%~25%,在酵母中占2.7%~15%,在霉菌中占0.7%~28%。
5、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溶剂萃取法分离时,当PH为2.5以下时,以分子形式存在,进入有机相;当PH大于2.5时,以离子形式存在,进入水相。
6、四环类抗生素是一类以氢化直骈四苯为母核的一族抗生素;链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7、红霉素是由红色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多组分抗生素,其中红霉素A为有效成分,红霉素B和红霉素C为杂质。
8、链霉素在中性溶液中以链霉素三价阳离子形式存在,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9、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四环素时,最适当的生长繁殖温度为33-31℃,中后期最适当的生产温度是31℃--30℃--29℃,过低则生成金霉素。
10、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IFN 干扰素;IL-2 白介素-2 ;TNF 肿瘤坏死因子。
11、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D )A5:1 B25:1C40:1 D80:112、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A 5.0-6.0B 3.0-4.0 C8.0-9.0D7.0-7.513、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D )A 5.0-6.0B 3.0-4.0C8.0-9.0 D7.0-7.5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1、生物需氧量(BOD):在有氧的情况下,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并达到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与强氧化剂作用所消耗的氧量。
3、碳氮比:一般指培养基中元素C与N的比值。
4、培养基:通常指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5、完全培养基:若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生长因子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胨、酵母膏等,就可满足各种营养缺陷型的生长需求,这种培养基称为。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0分2分/个全是啤酒)啤酒比较乱1啤酒生成过程对原料粉碎度有何要求?粉碎时要求麦芽的皮完整而不碎,胚乳适当细,并注意提高粗细3的均匀性。
辅助原料(如大米)的粉碎越细越好,以增加浸出物的得率。
对麦芽粉碎的要求,根据过滤设备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过滤槽,是以麦皮作为过滤介质,所以粉碎度要求较高,粉碎时皮壳不可太碎,以免因过碎造成麦槽层的渗透性变差,造成过滤困难,延长过滤时间,由于麦皮中含有苦味物质,色素,单宁等有害物质,粉碎过细会使啤酒色泽加深,口味变差也会影响麦汁得率。
因此在麦芽粉碎时要尽可能大的使麦皮不受破坏。
如果采用压滤机,则要适宜细粉碎。
*2.糖化工艺条件的改变对麦汁组分的影响?(1)麦芽的质量及粉碎度:糖化力强溶解良好的麦芽糖化时间短形成可发酵性糖多;优质麦芽或溶解良好的麦芽,粉碎度的粗细对糖化影响小,反之麦芽质量差则影响大(2)非发芽谷物的添加:种类,支链直链淀粉比例,糊化,液化程度及添加数量对麦汁组成影响大,非发芽谷物含量超过35%将延长糖化时间降低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的比例,如果麦汁质量差含淀粉酶活性低不但会延长糖化时间,麦汁组成差,还会导致发芽谷物淀粉的利用率降低(3)糖化温度的影响:影响麦汁中可发酵性糖的比例和糖化时间,还会影响浸出物的收率(4)糖化醪pH:对于啤酒的糖化一般在63~70℃范围内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最适pH范围较宽,可在pH5.2-5.5范围内波动,影响不大(5)糖化醪浓度:糖化时原料加水比越小则糖化醪浓度越大,糖化醪粘度也增大,会影响酶对作用基质的渗透,从而降低淀粉的水解速率,降低最终产物-还原糖的积累,也会抑制酶对淀粉的作用,当糖化醪浓度超过40%会降低浸出物收率,可发酵性糖含量也会降低,糖化时间延长。
3.如何操作能使麦汁清亮透明?(1)贮酒温度不宜过高,酵母不能太老以免造成酵母自溶使啤酒浑浊(2)控制好后发酵使CO2产生较多就可以促进酵母凝聚沉淀加速澄清(3)贮藏温度越低越能减少大分子物质的溶解促进澄清;恒定的温度和罐压可防止啤酒对流保持澄清(4)贮藏容器越小垂直度越高越有利于澄清(5)控制啤酒中的高分子氮的含量等4.麦汁过滤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从理论上说,使用过滤槽时,麦汁过滤速度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K ——和过滤速度有关的常数△P ——麦糟层的压力差fa ——麦糟层的可渗透性d ——麦糟层的厚度μ——麦汁粘度(或用文字叙述过滤速度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高麦汁过滤速度的措施有:降低麦汁粘度(浓度、糖化完全、保温)、控制麦糟层的厚度(投料量、糟层平整)、控制麦糟层的可渗透性(麦皮不碎、控制辅料量、糖化完全、合理耕糟)、控制合适的压力差(结构合理、滤速适宜)等。
南昌大学 生物工艺学题库

名次解释:1、下游过程:生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生物物质的分离,其目的是把生物反应液内的有用物质分离出来,获得所需的目的产品2、离心分离因数3、高压匀浆法:属于液体剪切破碎方法之一,是借助于高压匀化作用的液体剪切作用使细胞破碎。
高压匀化是通过碰撞、剪切、空化和高速作用的综合效应来起作用的。
4、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是用雾化器将原料液分散成细小雾滴,并用热空气与雾滴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干燥而获得粉粒状产品的一种干燥过程。
5、细胞破碎率:定义为被破碎细胞的数量占原始细胞数量的百分比数,即:S=[(N0-N)/N0]*1006、热沉淀:在较高温度下,热稳定性差的蛋白质很容易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溶解度很小,容易沉淀,利用这一现象,可根据蛋白质间的热稳定性差别,进行蛋白质的选择性热沉淀,分离纯化热稳定性高的目标产物7、透析:穿过膜的选择性扩散过程。
可用于分离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溶质,低于膜所截留阈值分子量的物质可扩散穿过膜,高于膜截留阈值分子量的物质则被保留在半透膜的另一侧。
8、反渗透:当渗透过程进行达到平衡时,若在溶液的液面再施加一个大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时,溶剂将与原来的渗透方向相反,开始从溶液向溶剂一侧移动,这就是反渗透9、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布在两个互不相容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之比成为分配系数。
可用下式表示:K=C1/C2。
K为分配系数;C1为分配平衡时在萃取相中的溶质浓度;C2为分配平衡时在萃余相中的溶质浓度。
10、双水相萃取:又称水溶液两相分配技术,双水相萃取的特点是能够保留产物的活性,整个操作可以连续化。
是近年来出现的极有前途的新型分离技术。
11、离子交换树脂:有机高分子离子交换剂,包括合成离子交换剂和天然有机大分子离子交换剂,通常是一种典型的凝胶,一般统称为离子交换树脂。
12、大孔树脂:孔道直径应比扩散离子大三倍以上,基本特点是在整个树脂内部,无论干、湿或收缩、溶胀都存在着比一般凝胶剂更多更大的孔道,布满树脂内部。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是:A. 肉汤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液体培养基D. 选择性培养基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的类型?A.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B.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C. 固定床生物反应器D. 离心式生物反应器答案:D3.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主要用于:A. 微生物发酵B. 植物细胞培养C. 动物细胞培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A. 沉淀法B. 吸附法C. 离心法D. 蒸馏法答案:D5.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关键因素?A. 营养物质B. 氧气供应C. 温度控制D. 辐射强度答案:D6.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细胞计数方法不包括:A. 血细胞计数板法B. 流式细胞仪法C.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 重量法答案:D7. 以下哪种细胞培养技术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A. 悬浮培养B. 微载体培养C. 贴壁培养D. 灌注培养答案:C8. 在生物工艺中,细胞的贴壁生长通常需要:A. 表面活性剂B. 抗生素C. 血清D. 抗生素和血清答案:C9. 以下哪种细胞培养基不适合用于动物细胞培养?A. DMEMB. RPMI 1640C. LB培养基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A. 湿热灭菌B. 干热灭菌C. 辐射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培养中,通常需要添加________以促进细胞生长。
答案:血清2. 在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中,搅拌桨的设计需要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剪切力;氧气传递效率3. 细胞培养基的pH值通常维持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答案:7.2;7.44. 细胞培养中,CO2的浓度通常维持在________%。
答案:55. 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以去除________和________。
生物工艺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工艺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生物分子的合成与应用B. 生物材料的制备与加工C. 利用生物体或生物分子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过程D. 生物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工艺学中的发酵技术?()。
A. 固态发酵B. 液态发酵C. 好氧发酵D. 基因发酵答案:D3.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A. 无菌操作B. 营养物质C. 温度和pHD. 紫外线照射答案:D4.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
A. 质粒B. 病毒C. 细菌D. 噬菌体答案:A5. 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脱分化和再分化是()。
A. 同步发生的B. 连续发生的C. 交替发生的D. 随机发生的答案:C6. 动物细胞培养中,贴壁生长的细胞一般会经历()。
A. 接触抑制B. 营养耗竭C. 代谢抑制D. 程序性死亡答案:A7.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纯化的方法?()。
A. 凝胶过滤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离心分离答案:D8. 酶的固定化方法不包括()。
A. 吸附法B. 共价结合法C. 交联法D. 沉淀法答案:D9.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时,通常需要控制的参数是()。
A. 温度、pH、溶氧量B. 温度、pH、光照强度C. 温度、pH、CO2浓度D. 温度、pH、湿度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工艺中常用的灭菌方法?()。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辐射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物工艺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
A. 细菌B. 酵母C. 放线菌D. 病毒答案:A、B、C12. 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包括()。
A. DMEMB. RPMI 1640C. 蛋白胨水D. 琼脂糖答案:A、B13.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包括()。
A. 限制性内切酶B. DNA连接酶C. 逆转录酶D. 聚合酶答案:A、B、C、D14. 蛋白质纯化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层析技术包括()。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工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的基本条件?A. 微生物菌种B. 营养物质C. 无菌环境D. 光照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反应器的类型?A. 搅拌罐式反应器B. 气升式反应器C. 流化床反应器D. 静态反应器答案:D3.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培养的类型?A. 悬浮培养B. 贴壁培养C. 共培养D. 混合培养答案:D4. 以下哪个是生物工艺中常用的灭菌方法?A. 紫外线灭菌B. 高压蒸汽灭菌C. 干热灭菌D. 所有以上答案:D5.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的控制参数?A. pH值B. 温度C. 溶解氧D. 光照强度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工艺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A. 离心B. 过滤C. 超滤D. 热处理答案:D7.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胞破碎的方法?A. 机械破碎B. 酶解C. 化学破碎D. 热处理答案:D8.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纯化的方法?A. 离子交换层析B. 凝胶渗透层析C. 亲和层析D. 沉淀答案:D9.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A. 需要血清B. 贴壁生长C. 悬浮生长D. 需要较高的氧气供应答案:C10.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细胞培养的特点?A. 可以悬浮生长B. 可以贴壁生长C. 需要光照D. 需要较高的氧气供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工艺中,下列哪些是发酵过程的类型?A. 好氧发酵B. 厌氧发酵C. 混合发酵D. 连续发酵答案:A, B, C, D2.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些是细胞培养的类型?A. 原核细胞培养B. 真核细胞培养C. 动物细胞培养D. 植物细胞培养答案:A, B, C, D3.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些是常用的灭菌方法?A. 高压蒸汽灭菌B. 干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辐射灭菌答案:A, B, C, D4.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些是细胞破碎的方法?A. 机械破碎B. 酶解C. 化学破碎D. 热处理答案:A, B, C5. 在生物工艺中,下列哪些是蛋白质纯化的方法?A. 离子交换层析B. 凝胶渗透层析C. 亲和层析D. 沉淀答案:A, B, C, 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物工艺中,发酵过程的基本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生物工艺学复习试题集答案

生物工艺学习题一、填空题1、酒精原料在蒸煮之前加α-淀粉酶的作用是降低蒸煮压力,缩短蒸煮时间,用量为粉碎原料的0.1%~0.2% 。
2、乳酸细菌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的代谢途径有三条:属于同型发酵的_____EMP途径_____、属于异型发酵的___双歧途径_____、属于异型发酵的__HMP_途径_____。
3、米根霉属于___好氧真菌______,其发酵类型属__混合酸发酵途径_______,L-乳酸的转化率能达到75%以上。
4、生物素影响谷氨酸发酵主要是影响细胞膜渗透性和代谢途径。
5、乳酸发酵一般要在 __厌氧____条件下进行 , 它可分为 _同型__ 和 _异型__乳酸发酵。
6、壳聚糖酶降解部分乙酰化壳聚糖时,能得到一定聚合度的具有某些功能性的___壳寡糖_。
7、ω-3不饱和脂肪酸包括__EPA__、___DPA/DHA__;ω-6不饱和脂肪酸包括_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____、γ-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AA)______。
8、大曲酒生产操作工艺一般可分为清渣法、续渣法、清蒸混烧法9、α—淀粉酶任意水解淀粉分子内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作用于支链淀粉时,生成葡萄糖、麦芽糖、α-界限糊精。
10、β—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的第2个α-1,4-糖苷键开始,依次水解麦芽糖分子,并发生转位反应,将麦芽糖转变为β-构型。
11、β—淀粉酶作用于支链淀粉时,遇到α-1,6-糖苷键分支点即停止作用,最终产物为麦芽糖和β-界限糊精。
12、麦芽β—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温度是 62-65 ℃。
13、麦芽α—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温度是 72-75 ℃。
14、在麦汁煮沸、发酵、过滤过程中添加单宁的作用主要是沉淀蛋白质,以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15、双乙酰的前驱体是α-乙酰乳酸,双乙酰被还原,经过乙偶姻,最终还原成 2,3-丁二醇。
16双乙酰含量超过口味界限值 0.1 mg/L,会使啤酒产生馊饭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共价结合法:酶以共价键结合于载体的固定化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将载体有关基团活化,然后与酶有关基团发生偶联反应;另一种是在载体上接上一个双功能试剂,然后将酶偶联上去。
优点:酶与载体结合牢固,不会因底物浓度高或存在盐类等原因而轻易脱落。
3、遗传育种:操纵和改良微生物菌种以提高他们的代谢能力的科学技术。
4、分批培养:是一种准封闭式系统,种子接种到培养基后除了气体流通以外,发酵液始终留在生物反应器内。
5、临界氧: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对产物而言就是不影响产物合成所允许的最低浓度。
6、半衰期:固定化酶活力下降为最初活力一半所经历的连续工作时间。
7、合成培养基: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度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其所含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他们的量都是确切可知的。
8、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料液,以克服由于养分的不足,导致发酵过早结束。
9、比生长速率:它是表征微生物生长速率的一个参数,也是发酵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大小为0.693除以倍增时间td(菌体量倍增)。
死亡期:μ<α,生长呈负增长;养分耗尽,有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开始时间取决于菌的种类和培养条件。
生长关联型:初级代谢产物的形成与生长关联,次级代谢产物的形成与成长非直接关联。
非生长关联性:产物的形成只与细胞的积累量有关
优点:操作简单,周期短,染菌的机会减少,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易掌握。
缺点:存在基质抑制问题,出现二次生长现象,产率较低。
缺点: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酶蛋白高级结构变化,活性中心遭到破坏,不能用于微生物固定。
4、交联法: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与微生物或微生物与微生物细胞之间交联的固定化方法,不使用载体。
优点:固定化酶比活提高
缺点:反应条件比较激烈,固定化的酶活回收率一般比较低。
5、包埋法
网格型:将酶或微生物包埋在高分子凝胶细微网格中;
20、呼吸熵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气的量的比值。
1、菌种保藏的方法有:斜面保藏法、石蜡油保藏法、载体保藏法、液体保藏法、冷冻保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
2、培养基的组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和前体、生长因子、促进剂和抑制剂。
3、工业生产中常用பைடு நூலகம்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
免疫治疗药物:α-干扰素用于治疗卡波西肉瘤、生殖器瘤、多毛细胞白血病、若干类型肿瘤与病毒感染的治疗试剂;
抗传染病药物:第一个上市的亚基疫苗是由酵母生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哺乳动物生长因子:G-CSF用于因化疗诱发的白细胞缺少症,还有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
生物医疗药物、血制品:红细胞生成素、溶解血栓的药物、凝血剂、单克隆抗体。
4、带有显性的转化子选择标记和方便检测的重组子识别筛选的标志;
5、带有实现载体功能所必须的基因序列。
三、简述微生物发酵工艺的主要四种模式及其特点。
1、分批培养:一种封闭式系统,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成分不断的变化,发酵液始终留在反应器内,所有液体的流量等于零,分为六个时期:
停滞期:μ=0,细胞数量不变;长短取决于种子的活性、接种量、培养基的可利用性和浓度。
18、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也称复合培养基,是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这是一类营养成分既复杂又丰富、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组成的培养基。
19、固定化细胞:指固定在水不溶性载体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生命活动(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的细胞。(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将微生物自然固定或定位于一定的有限空间,保持固有的催化活性,并能重复使用,固定化微生物细胞能继续增殖、休眠和死亡,但它的酶活性保持不变。)
2、初级代谢产物的生产:乙醇(纤维素生产乙醇,用生物乙醇代替汽油),氨基酸(用重组DNA技术改良氨基酸工业生产菌),维生素、核酸等初级产物的生产。
3、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将lat克隆到带小棒链霉菌中提高头霉素C的生产,置换某些基因的原有的启动子提高青霉素产量。
4、酶的改良:用遗传、推理重新设计、定向进化等方法形成各种改良性质的酶,如提高或修饰其对映体选择性,改变其对基质的特异性,在溶剂中的稳定性。
优点: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对发酵设备以外的外围设备利用率高,及时排除对发酵有害的物质,有效延长分批培养中的对数期。
缺点:菌种的稳定性问题,杂菌污染。
四、简述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几种工具酶。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的特定序列,切断识别点或其周围的DNA链的一类内切酶。
Ⅰ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具有修饰活性,限制性内切酶活性;
8、采用优化过的分离步骤富集感兴趣的微生物菌种。
七、简述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交换或导入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量的增加或调控基因能力的加强提高微生物的合成能力;通过阻断不需要的旁路代谢途径增加主要途径的代谢流,从而达到减少副产品,提高主要产物产量的目的;
方法:建立合适的宿主和载体系统,使质粒的转化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用适当的调控方法控制这些基因的表达,有效的方法克隆这些基因。
2、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料液,以克服由于养分的不足,导致发酵过早结束。发酵液体积不断增加
优点:系统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避免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按设备的通气能力维持适当的发酵条件,减缓代谢有害物的不利影响,不需严格的无菌条件,不会产生菌种老化和变化的现象。
3、半连续培养:放掉部分发酵液再补入适当料液补充养分和前体,代谢有害物被稀释,有利于产物的继续合成。
缺点:(1)丢失未利用的养分和处于生产旺盛期的菌体;(2)发酵液被稀释,送去提炼的发酵液体积更大;(3)被稀释后可能产生更多的有害代谢物,最终限制发酵产物的合成;(4)一些经代谢产生的前体可能消失;(5)有利于非产生菌突变株的生长。
应用:由海洋微澡产生的藻红素,多糖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产上。
4、连续培养:一面补入新鲜的料液,一面以相近的流速放料,维持发酵液原来的体积。
10、载体:能够运载外源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并稳定遗传的DNA分子。
11、诱变剂: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
12、恒浊器:一种以光电池监控培养物的浊度,并通过调节补料速率使培养物的浓度维持恒定的培养系统。
13、耗氧速率:指生物和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作用所消耗氧气的速率。
4、磷酸酶:去除DNA的5’—磷酸基团的催化特性,可被用于抑制质粒DNA的自身连接和环化、串联寡聚物的形成。
五、简述生物酶固定化工艺中常用的方法类型。
载体结合法:将酶结合于水不溶性载体的一种固定化方法。
1、物理吸附法:酶被物理吸附于不溶性载体的一种固定化方法。载体有活性炭、多空玻璃、大孔型合成树脂、陶瓷等。
Ⅱ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特异性最强;
Ⅲ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既有内切酶活性,又有修饰酶活性。
2、DNA连接酶:催化DNA中相邻的5’—磷酸基与3’—羟基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DNA片段之间的切口封合;主要用途是将不同的DNA片段连接起来。
3、DNA聚合酶:催化DNA体外合成反应,这些酶作用时大多需DNA模板,合成产物的序列与DNA模板互补。
10、太空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中微重力会诱导活的生物体与原生质培养物的生物变化。
二、简述基因重组中载体应具备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具有若干可供外源DNA插入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位点,插入外源DNA片段后不影响其进入宿主细胞和在宿主细胞中复制;
2、能高效进入宿主细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稳定存在;
3、的随机片段的重组DNA克隆群体。
15、工业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把便宜的原料转化成有价值的商品的微生物。属于生物技术的范畴,但不包括动物、植物细胞。
1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DNA的特定序列,切断识别点或其周围的DNA链的一类内切酶。
17、恒化器:以恒定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使容器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始终低于最高生长速度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4、微生物的培养模式可分为: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半连续培养、连续培养。
5、根据培养基组成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
6、基因重组操作中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磷酸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一、简述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1、生物医药:治疗用重组蛋白与生物分子包括细胞因子、生长因子、酶、抗体和甾体。
八、简述发酵过程中跟踪检测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
1、温度:温度对生长和生产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过程的各种反应速率,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影响生物合成方向,对代谢有调节作用。
2、PH:是代谢活动的综合指标,微生物生长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最是PH通常不同;PH的变化会影响各种酶活、基质利用速率和细胞结构,从而影响菌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影响菌体细胞膜电荷状况,引起膜渗透性的变化,从而影响菌对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在培养液的缓冲能力不强的情况下,PH可反映菌的生理状况;最适PH的选择准则是获得适量的菌量和最大比生产速率。
7、聚合物:用过氧化物催化酚的聚合形成聚酚类树脂用于取代有毒的酚醛树脂作为粘合剂和相片显色剂。
8、海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具有开发海洋生物巨大生化潜力的作用,这种潜力是指新生物药物、工业与诊断用的酶、食品与保健食品添加剂、各种辅助材料和能源。
9、植物保护:改造植物基因让植物免疫,检测植物致病菌,拮抗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的培养,生物杀虫剂。
2、确定采集样品地点的生态特征;
3、将采集的样品归类,如植物部分、土壤部分、水分等;
4、列出培养时应参考的一些参数,如PH、盐浓度、温度、土壤组分以及海拔高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