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控制吸烟大事记

合集下载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

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

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以后,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相继制定了无烟日。

1987年召开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世界卫生组织作出一项决议:决定1988年4月7日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要求世界各国对群众进行戒烟宣传,群众在这天不吸烟,商店不售烟。

此决议受到广大会员国的支持,并取得很大成功。

但因4月7日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都要提出一项保健要求的主题。

为了不干扰其卫生主题的提出,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1996年5月15日,中国首都北京,正式开始实行在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规定,这是中国首次以立法的手段控制吸烟。

史上最早的禁烟令是哪个朝代?当下社会禁烟令的实施情况

史上最早的禁烟令是哪个朝代?当下社会禁烟令的实施情况

史上最早的禁烟令是哪个朝代?当下社会禁烟令的实施情况我国是世界上禁毒最早的国家,已有二百年多年的历史。

1729年(雍正七年)清廷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烟诏令,它标志着中国禁烟历史的开端。

1729年,即雍正七年,中国皇帝颁布了世界第一个禁烟令,禁令中规定:"贩者加杖,再犯边远充军","私开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依邪教惑众律治罪,侍衙官员军民等吸食鸦片者,依刑律治罪."中国禁烟实施情况2011年3月24日,北京市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该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扩大禁烟范围,是大势所趋,但实行起来会不会有一些难度,有没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

大部分人对禁烟令抱支持态度,但对遇到阻碍如何应对则没做好充足的准备,但全面禁烟确实存在很大的阻力。

另外,不少餐厅对“禁烟令”即将出台毫不知情。

香港地区也禁烟严格,2007年1月1日开始,香港包括餐馆在内的所有公共场所都要说对香烟说“不”。

除了在自己的家里,烟民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机会掏出烟来,而一个烟头5000港元的严格处罚,也让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烟民们望而却步了。

对于当今社会禁烟令的看法:禁烟令的实施是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在一个有着上亿烟民的国家。

回想一下禁放令的实施过程就会明白。

法律在习惯面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这并不表明法律对于习惯不起作用,习惯的改变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法律恰恰是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工具。

法律改变人们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较量、反复修正的过程。

因此关键的问题是人们的道德自觉,养成一种新的习惯,在自己享受自由时,不能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

法律离不开强制,但是不能只靠强制,只有把法律建立在社会绝大多数人共识的基础上,这种法律才能顺利地执行。

我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历程

我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历程

我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历程作者:邱辽燎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03期摘要本文旨在以上海市为例梳理我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的发展历程,从法律角度分析对比各项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对《送审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共场所控烟送审稿行政法禁烟标识作者简介:邱辽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1-172-022003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1月9日在我国生效。

2013年卫生计生委启动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起草工作,经不断修改完善,于今年11月24日形成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

那么在此之前,全国各地的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情况如何,送审稿的通过又会产生哪些影响?一、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立法历程及其影响(一)《暂行规定》首开先河1994年9月1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这是我国首部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作出规范的法律,以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较为系统地建立了一个规范体系。

在此之前,全国范围内仅有1985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铁道部发布的一则规定中提到“对在不吸烟车厢内吸烟者,要进行劝阻,令其到指定地点吸烟”,此外再无其他可查询的有法律拘束力的文件。

当时,主要通过活动宣传公共场所控烟的理念,而非法律强制规定,且极少涉及公共场所控烟这一概念。

另外,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也并未出台相关规定。

《暂行规定》的发布和施行填补了这一空白,标志着我国进入法律调控公共场所控烟的时代。

首先,《暂行规定》明确主管部门为市卫生局,采用单一部门监管的制度,这一规定的利弊将在下文进行探讨。

针对禁烟场所这一关键问题,《暂行规定》将公共场所按功能分类,并以明确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图书馆、医疗机构等七类禁烟场所,在第八条注明根据实际需要可由卫生局另设禁烟场所。

中国控烟任重道远

中国控烟任重道远

中国控烟任重道远中国自1990年代起开始加强控制烟草,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要彻底实现控烟目标,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充分证实。

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700万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而其中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亚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控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政府在控烟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吸烟条例》开始实施,该法规明确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并规定了各种吸烟限制。

中国还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承诺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吸烟率和控制烟草行业的广告和宣传。

实际情况与政策要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虽然在一些公共场所内,如政府机构、学校和医院,禁止吸烟的规定相对严格,但很多其他公共场所的吸烟限制并不明确或执行不力。

很多餐馆、酒吧、咖啡馆仍然允许吸烟,而且吸烟区与非吸烟区之间的隔离也有待改进。

烟草行业的广告和宣传仍然存在问题。

虽然禁止在电视和广播中播放烟草广告,但在户外广告和互联网上的广告仍然存在很高的频率。

烟草公司也通过赞助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来宣传烟草产品,这种情况需要得到更严格的监管。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青少年吸烟率的上升。

根据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2700万未成年人吸烟,而且很多人在十几岁就开始吸烟。

这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早期吸烟往往会导致长期的健康问题。

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青少年吸烟。

中国控烟任重道远,但也有一些积极的迹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并选择戒烟。

一些城市也开始实施更严格的吸烟限制,如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在加强对中国控烟工作的支持和合作。

要进一步改善控烟工作,中国政府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

党史小故事无烟日

党史小故事无烟日

党史小故事无烟日
1988年4月7日是第一个“世界无烟日”。

第二天,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根据安排,大会要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

作为主席团成员的邓小平同志投票后,回到自己在主席台的座位上等待大家投票。

因为有多年的习惯,他点燃香烟吸了一口。

不一会,主持大会的宋平手里接到了一张小字条,上面写着一行字:“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

”宋平看过字条后会意地递给邓小平。

邓小平看完后,赶快把正在吸着的烟熄灭了。

此后,主席台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吸烟了。

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 全面推进医疗卫生系统的无烟环境建设.............................................. 12 四 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 13 五 对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效果明查暗访...................................................... 14 六 提高医疗机构戒烟服务能力................................................................. 14 七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14
《公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烟草控制手段,是在世界卫生组织主持下完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具有法律 意义的公共卫生条约,是公共卫生发展的标志性成就6。自2005年《公约》生效以来,它迅速得到170多 个国家和地区认同。作为一个以循证为原则的条约,它重申了所有人拥有最高标准的健康权益,并为缔 约国在烟草控制方面提供了新的法规依据。如同其他条约一样,《公约》赋予缔约国一系列法律义务, 包括:防止公共卫生政策受商业和其他烟草业既得利益者的影响;采取价格和税收措施以减少烟草需 求;保护人们免受二手烟暴露;对烟草制品的成分进行管制;按照规定披露烟草制品的成分和释放物; 利用烟草制品的包装警示烟草使用的危害;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帮助吸烟者戒烟;打击烟 草制品非法贸易;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和由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在经济上为烟草替代提供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禁烟禁毒运动始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禁烟禁毒运动始末

近代以来毒品肆虐,举国上下深受其害,北京也不例外。

虽然历届政府的禁毒活动从未停息,但依旧未能扫清北京严重的毒患。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禁烟禁毒运动,基本肃清了北京市的烟毒流害,还千年古都以清风正气。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的烟毒概况清末北京城烟馆遍地,烟客众多,吸食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甚至连皇帝身边的内廷太监和御前侍卫也不能远离鸦片的诱惑。

北京的烟毒多从天津、广州走私而来,并且以天津为主。

随着吸食之风的加剧,以至于京官的十分之一二,官僚幕友的十分之五六都染上了烟瘾,至于小吏跟班吸食鸦片的更是不可计数,查禁烟毒已成空谈。

民国北平烟毒之风盛极一时,绝大多数军阀、官僚、政客以及富有商贾都有毒瘾,一般市民喜好吸食鸦片者也日渐增多,北平当局也曾着力禁绝,但依然无法阻止烟毒的泛滥。

北平沦陷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推行鸦片毒化政策,所谓的“禁烟局”名为禁烟,实则负责毒品公开销售,一时间北平土药店、土膏店几乎遍布街头巷尾,前门一带更是烟馆林立,生意兴隆。

国民党政府接管北平之后,烟毒流行的情况也并未改变多少,不仅吸食者众多,而且官贩勾结的现象十分普遍。

国民党军统少校于云涛组织了百余人的毒品贩运团,用飞机、轮船从北京向上海、西安等地运输、销售毒品,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百年古都和平解放。

此时,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鸦片烟毒依旧存在,运售、制造、吸食烟毒的情况十分普遍,烟毒案件频发。

那时候,北京市的毒品主要以鸦片和白面类毒品(即海洛因、吗啡等)为主,其中鸦片主要来自于西北的绥远、察哈尔及热河等省,白面类大部分是在本地制造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公安部门对烟毒的检查极其严格,但毒贩的运输方法十分隐蔽,很难察觉。

有毒贩把烟毒包在粽子里、馒头里或饼干中运输,还有毒贩把烟毒藏在皮鞋尖或者后跟里运输,以逃避公安检查。

二、和平解放后北京市初步的禁烟禁毒工作北京和平解放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开始了禁毒工作。

你知道…几百年前吸烟要被绞杀吗

你知道…几百年前吸烟要被绞杀吗

伯利亚 , 永不得 回返 。 但是 , 即便俄 国
法律如此严酷 , 也 未 能 控 制 贩 烟 和 吸
达圣萨尔瓦多 。他们一上岸 , 就惊呆
了: 当地印第安土著正从嘴 巴和鼻孔 往外喷烟 。哥伦布后来才知道 , 原来
烟, 俄 国烟 民或躲进 森林 , 或 藏入地
窖, 继续喷 云吐雾 。l 7世纪 以来 , 整 泛传播 , 逐渐成为陋习 。
条街成片俱焚 ,造成重 大人 员伤 亡。
但是 , 尼 古拉一 世控烟 谕 旨 , 不 仅受
到 自 由主 义 者 批 评 , 而且控烟还被认
区、 公 共交 通 。政府 还 取 消 了原 来
设 在 街头 的 吸 烟处 ,关 闭 了烟摊 ,
最严厉控烟条例 ” , 规定在公共交通 、
商业场所和影剧 院严禁吸烟 。 法 国航
阅 读广 角 y u e d u g u a n g j
● 利、 越
你知 道…
自2 0 1 5年 6月 1日,北京实施 “ 史上最严 ”控烟条例 ,即俗话说 的 “ 凡是有屋顶 的地方 ,都不许吸烟 ” 。 专 家指 出 , 如今 的“ 控 烟条 例” 也是参
汁, 试 图阻止吸烟 。1 6 2 3年 , 罗马教
尔传 令 , 吸烟者将处 以极刑 。他 儿子 年, 阿列克谢颁令 , 俄国人贩卖烟草 ,

阿列克谢 继位 后 ,继续控 烟 。 1 6 4 9
照 国际惯例 , 通过大幅提高对违法吸
烟 的处罚 , 达到在公共场所有效控烟
之 目的 。
经发现 , 当场处 以鞭刑 , 直 至将 鼻
逮捕烟贩 , 将他们同烟草一起扔进烈
火 。瑞士十七世纪 的律法更加严酷 , 他们将 烟贩 , 视 为“ 杀人 者” , 所 有销 售香烟 的人 , 都按 杀人判罪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控制吸烟大事记

国控制吸烟大事记
(2000年--1979年)
2000年8月18,吸烟与健康网站在辽宁开通,开创了中国控烟互联网事业新局面。

该网与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和全国各级控烟组织合作,传播中国控制吸烟信息,为了促进世界未来无烟草而努力!!!
2000年5月10日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发出《关于开展第十三个世界天烟日活动的通知》。

主题是“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口号是: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0年3月27—29日,由国家计委、卫生部、财政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二次工作小组会议。

有145个国家的代表与会。

1999年10月25日一29日由卫生部、外文部、财政部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有114个国家的代表与会。

1999年8月21日何鲁丽副委员长、张义芳副会长荣获世
界卫生组织1999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1999年5月31日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在北京召开
“1999年世界无烟日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发表书面讲话。

1999年4月29日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发出《关于开展第十二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主题是“戒烟
”,口号是:放弃香烟。

1998年5月2日至29日天津、上海、洛阳、柳州、威海、濮阳6城市参加1998年中国戒烟竞赛,有3万8千多名吸烟者参赛戒烟。

1998年3月30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第十一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主题是“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7年8月24日至28日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114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

1997年8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韩相泰主任向宋庆龄基金会颁发了1997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1997年5月31日卫生部陈敏章部长荣获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1997年5月31日中央国家机关百名部级领导干部签名戒烟倡议书。

1997年4月22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发出
“关于开展第十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主题是“团结起来创建一个无烟的世界”。

1997年1月7日全国爱卫会、卫生部、铁道部、交通部、建设部、民航总局发布“ 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

1996年5月2日至5月30日北京、天津、上海三城市首次参加国际戒烟竞赛、天津参赛者高昌权获得国际超级大奖5干美元。

1996年3月28日,全国爱卫会、卫生部、文化部、广电部、国家体委联合发出“ 关于开展无烟草文体活动的通
知”。

主题是“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5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获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1995年4月5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发“ 关于开展第八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主题是
“烟草与经济”。

1994年12月31日,“ 陈敏章控烟奖励基金”开始启动,全国无吸烟学校优秀校长、全国控烟活动积极分子及宣传控烟优秀新闻单位表彰会在北京举行。

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八条规定:禁止利
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发布烟草广告。

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烟草广告。

烟草广告中必须标明“吸烟有害健康
”。

1994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主任韩相泰向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和山西省稷山县卫生局颁发了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1994年4月21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活动的通知》。

主题是
“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4年1月6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第十次常务理事会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吸烟与健康协会会长吴阶平就中国申办1997年第十届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作出重要讲话。

1993年3月1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关于在国际航线旅客班机上逐步实行禁止吸烟的通知》。

1993年2月21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卫生部门包括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活动的通知》,主题是“卫生部门包括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3年1月21日卫生部陈敏章部长荣获泰国国王颁发的
“玛希顿”亲王奖,全部奖金捐赠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作为控烟奖励基金。

1992年7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关于在国内航线旅客班机上逐步实行禁止吸烟的通知》。

1992年4月23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发出《关于开展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主题是“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第十条、第二十七条列入了控制吸烟内容。

1991年7月20日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会长吴阶平教授荣获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其中第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列入了控制吸烟的条款。

1991年6月12日北京市教育局、共青团北京市委联合发布《关于禁止中小学生吸烟的几点意见》。

1991年北京率先开始在中小学开展创建无吸烟学校活动。

1991年5月22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无吸烟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对全国281个无吸烟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吴阶平会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1991年3月1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和中国
吸烟与健康协会等11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深入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主题是
“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0年12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控制吸烟宣传报道工作研讨会”,全国爱卫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出席并讲话。

1990年4月17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第三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主题是“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0年2月26日经民政部批准,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于1990年2月27日在北京成立,钱正英任名誉会长,钱信忠、崔月犁、陈敏章任名誉副会长,吴阶平任会长。

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1989年5月31日翁心植教授荣获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中国民用航空公司获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烟草或健康纪念奖。

1989年4月22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第二个“世界无烟日”活动的通知》.主题是
“妇女与烟草”。

1988年2月29日中央爱国运动委员会、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围绕“世界无烟日”积极开展劝阻吸烟活动的通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988年4月7日为第一个
“世界无烟日”,主题是“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7年7月27日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教委、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在儿童活动场所积极开展不吸烟活动的通知》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在其后由卫生部发布的实施细则中提出了有关“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内容。

1986年1月10日,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公布了《关于全国五十万人吸烟情况抽样调查的报告》,全国15岁以上人均吸烟率为33.88%,男性为60.01%,女性为7.04%,全国吸烟人数约3亿。

1985年9月2日,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铁道部联合发出《关于禁止在旅客列车上随地吐痰、乱扔赃物和在不吸烟车厢内吸烟的规定》
1985年3月8日,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和戒烟活动的通知》。

1983年4月2日至4日,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召开了首次吸烟与健康座谈会。

1981年8月26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中学生禁止吸烟。

1980年4月7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2枚宣传提倡戒烟纪念邮票。

1979年7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轻工业部联合发出《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