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材料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材料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土木工程材料:在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

它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是组成建筑结构物的最基本的元素。

2、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

3、材料按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大体上可分为结构材料(承重),墙体材料(建筑物内外分隔墙体)和功能材料(担负某些非承重)。

4、材料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5、材料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6、胶凝材料:土木工程材料中,凡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松散物质黏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材料。

7、胶凝材料根据化学组成分为:无机胶凝材料和有记胶凝材料8、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9、气硬性胶凝材料:是指只能在空气中(干燥条件下)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

如:石灰、石膏、菱苦土、水玻璃等注意:这才材料一般只能适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中,而不宜用于潮湿环境中,更不能用于水中10、水硬性胶凝材料:指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和继续发展期强度。

如:各种水泥。

注意:这类材料既适用于地上工程,也适用于地下或水中工程。

11、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2、表观密度:是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3、毛集体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4、堆积密度:是散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5、比强度:是指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或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它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特性的参数。

16、含泥量:指普通混泥土组成材料骨料中粒径小于0.08mm颗粒的含量。

17、泥块含量:在细骨料中是指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的颗粒的含量;在粗骨料中是指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颗粒的含量。

18、材料平衡含水率:当材料吸收水分与释放水分达到平衡时的含水率。

道路建材复习资料(考试用)

道路建材复习资料(考试用)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概念1、矿物、矿物组成;相组成;材料的结构类型;材料的构造。

2、真实密度(测试方法)、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测试方法)、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以及与密度的关系、密实度;亲水材料、憎水材料;吸水性、吸湿性以及表征指标;饱水系数;平衡含水率;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以及表征指标;导热性、导热系数;比强度;弹性材料、塑性材料、脆性材料;韧性;硬度及测定方法;耐磨性;耐久性。

3、影响材料强度测试结果的试验条件有哪些,怎样影响?4、简述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与材料的密度、强度、吸水性、抗冻性等性质的关系。

5、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下表内其它性质将如何变化?(注:增大,下降,不变,不定)二、计算根据已知条件,会用公式求真实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开口、闭口)、空隙率,理解公式中个符号的含义。

第二章砂石材料一、概念1、路用石料的物理性能指标有哪几项?采用什么指标来反映这些性质?2、石料的饱水率和吸水率有何区别?3、路用石料应具备哪些力学性质?采用什么指标来反映这些性质?4、石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取决于石料的什么性质?用什么方法测试?5、集料的物理常数有哪些?比较集料的物理常数与石料的物理常数有何异同?6、粗集料、细集料;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饱和面干状态;表干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7、连续级配;间断级配;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细度模数8、何谓集料的级配?如何确定集料的级配?表示级配的参数有哪些?9、粗集料的压碎值、磨光值、冲击值、磨耗值表征集料的什么性能?10、常用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有几种?简述设计过程的主要步骤。

11、按岩石的形成条件,可将岩石分为哪几类?二、计算1、会计算集料的级配参数以及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并评价砂的粗细程度。

2、会用“试算法”和“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第三章无机胶凝材料一、概念1、什么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有哪些?其水化反应各有何特点?对水泥的技术性质有何影响?2、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分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3、什么是水泥的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对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具有什么意义?3、水泥石的腐蚀类型有哪些?引起水泥石腐蚀的主要水化产物是什么?如何防腐?4、硅酸盐水泥有哪些特性?适用于哪些工程?5、硫酸盐对水泥有腐蚀作用,为什么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还要加入石膏?6、什么是活性混合材?活性混合材掺入水泥中会产生什么影响?7、掺活性混合材为什么能改变水泥的抗腐蚀性能?8、什么是水泥的安定性?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安定性不良的水泥硬如何处理?9、硅酸盐系列水泥的技术指标有哪些?如何利用它们判断水泥的质量?10、熟练掌握五种常用硅酸盐水泥的特征及工程应用。

路面工程期末复习材料

路面工程期末复习材料

路⾯⼯程期末复习材料《路⾯⼯程》复习提纲第⼀章总论1、公路⾃然区划:将⾃然条件⼤致相近者划分为区,在同⼀区划内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管理时,有许多共性因素可以相互参照。

划分原则:道路⼯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然⽓候因素既有综合⼜有主导作⽤的原则。

2、路基临界⾼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或者地表积⽔⽔位的⾼度称为路基临界⾼度。

3、平均稠度:路床范围(80cm)内的⼟的含⽔量与⼟的液限之差与⼟的塑限和液限之差的⽐值的平均值。

4、路拱:为保证路表⾯⾬⽔的及时排出,减少⾬⽔对路⾯的浸润和渗透⽽减弱路⾯结构强度。

5、柔性路⾯:刚度较⼩、抗弯拉强度较低,主要靠抗压、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的路⾯。

6、刚性路⾯:刚度较⼤、抗弯拉强度较⾼的路⾯。

7、为什么路⾯要划分结构层次,如何进⾏划分?简述路⾯结构层的特点、作⽤及材料?⾏车荷载和⾃然因素对路⾯的影响,随路⾯结构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

因此,对路⾯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故根据使⽤要求、受⼒状况、⼟基⽀承条件和⾃然因素影响情况不同分为⾯层、基层和垫层。

⾯层:直接同⾏车和⼤⽓接触,承受垂直⼒、⽔平⼒和冲击⼒作⽤,还受降⽔和⽓温变化的影响;应具备较⾼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较好的⽔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耐磨、不透⽔、抗滑性和平整性;材料⽔泥混凝⼟、沥青混凝⼟、沥青碎(砾)⽯混合料、砂砾或碎⽯掺⼟或不掺⼟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基层:承受由⾯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并扩散到下⾯的垫层和⼟基中去,是路⾯结构中的承重层;强度不⼀定⾼,但⽔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各种结合料稳定⼟,稳定碎(砾)⽯,贫⽔泥混凝⼟,天然砂砾,各种碎⽯、⽚⽯、块⽯或圆⽯,各种⼯业废渣和⼟、砂、⽯的混合料。

垫层:介于⼟基和基层之间,为了改善⼟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基⽔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8、路基和路⾯在公路中各起什么作⽤?有哪些基本要求?路⾯的作⽤:隔离路基,使免受破坏作⽤,确保路基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提⾼平整度,改善道路条件,满⾜车辆运⾏的要求。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一、介绍道路工程材料是指在道路建设或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质,包括路基材料、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和辅助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对道路的结构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还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道路工程材料的研究和选用至关重要。

二、道路工程材料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性质,道路工程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路基材料:主要由天然土壤或矿物颗粒组成,用于构建道路的路基层和基底层,具有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2. 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柔性路面层,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和抗水性能;3. 水泥混合料:由水泥、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刚性路面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4. 辅助材料:包括黏合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用于改善道路工程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三、路基材料1. 路基材料的性质要求:路基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承载能力、抗冻性和排水性。

承载能力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承受的荷载;抗冻性是指路基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破坏能力;排水性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有效排水,防止路基内水分的积聚。

2. 常用的路基材料:(1) 天然土壤:天然土壤是指未经改良的现场土壤,包括黏土、砂土和砾石等。

天然土壤可以根据其塑性指数和颗粒分布曲线等指标来进行分类和评价。

(2) 工程填土:工程填土是指通过填筑方式得到的土壤,包括回填土、垫层土、坚实填料和悬浮填料等。

工程填土可以通过加水密实和加冻融循环试验等来评价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3. 路基材料的改良和加固:为了改善路基材料的性能,常常采用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的方法。

物理改良包括加固和加水密实,可以通过夯实、振动和加荷方法来实施。

化学改良包括雪融剂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四、沥青混合料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和性能: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组成,通过混合而成。

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具有粘接性和弹性;矿料是指石子和矿石等坚硬颗粒;填料是指填充物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道路工程材料复习讲义

道路工程材料复习讲义

目录道路工程材料 ....................................................................................................................... - 2 -一、有机结合料 ................................................................................................................... - 2 -1.1集料 ......................................................................................................................... - 2 -1.2改性沥青 ................................................................................................................. - 2 -1.3其他沥青 ................................................................................................................. - 4 -二、有机混合料 ................................................................................................................... - 4 -2.1有机混合料分类 ..................................................................................................... - 5 -2.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 - 6 -2.3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影响因素 ............................................................................. - 7 -2.4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 8 -2.5Superpave沥青混合料 .......................................................................................... - 14 -2.6 GTM沥青混合料 ................................................................................................. - 14 -三、其他沥青混合料 ......................................................................................................... - 14 -3.1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 - 14 -3.2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 16 -3.3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 - 18 -3.4乳化沥青混合料 ................................................................................................... - 20 -3.5稀浆封层与微表处 ............................................................................................... - 20 -3.6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 - 21 -道路工程材料一、有机结合料1.1集料1)定义: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并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题与答案

目录第一部分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 (1)二、“建筑材料基本性质”重点及思考题 (2)三、“无机胶凝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2)四、“混凝土及砂浆”重点及思考题 (3)五、“建筑钢材”重点及思考题 (5)六、“木材”重点及思考题 (5)七、“合成高分子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6)八、“防水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6)九、“其它建筑材料”重点及思考题 (7)第二部分自测试题试题Ⅰ材料基本性质及气硬性胶凝材料 (8)试题Ⅱ水泥 (11)试题Ⅲ混凝土与砂浆 (14)试题Ⅳ建筑钢材 (20)试题Ⅴ木材、沥青及其他材料 (22)第三部分综合复习题及答案一、概念题 (24)二、选择题 (26)三、判断题 (27)四、问答题 (28)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1-8 (31)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8 (53)第一部分建筑材料学习要点及各章重点一、建筑材料课学习方法及要点建筑材料课是针对土木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技术课。

它主要从工程使用的角度去研究材料的原料、生产、成分和组成、结构和构造以及环境条件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相互间关系的一门应用科学。

作为一个未来的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他必须具备的,是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虽然建筑材料种类、品种、规格繁多,但常用建筑材料品种并不多,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对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的学习分析,可以举一反三,为在今后学习、工作中了解和学习运用其它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因此,建筑材料课学习时要注意抓住一个中心,即材料的性能,但如果我们孤立地去识记这一性能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只有通过学习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其性能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外部因素,才有可能在本质上认识它。

此外,在学习建筑材料时,可把相关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建筑材料基本知识”,所谓基本知识是指在土木工程中与建筑材料有关的术语(例如“标准试件”、“标准强度”、“强度等级”、“屈服强度”s 等)、材料牌号、材料技术指标标准;第二层次为建筑材料基本性质,它包括材料的生产工艺,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与性能的关系及其理论影响因素。

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重点

建筑材料A期末复习重点

建筑材料(A)复习重点建筑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提醒一、考试题型考试共五种题型: 一、单项选择;二、多选题;三、判断题;四、简答题;五、计算题(计算题有1~2题, 计算题还是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材料性质为重点)二、复习思索题建筑材料旳基本性质一、基本概念1. 材料旳密度、体现密度及体积密度旳大小存在什麽样旳关系?2. 在材料表观密度旳体积构成中包括哪些体积?3.增长加气砼砌块旳体积密度, 该加气砼砌块旳吸水率怎样变化?4. 软化系数旳大小对材料旳耐水性能有何影响?5. 材料旳导热系数与其厚度有无关系?6.当润湿角≥90゜时, 此种材料亲水。

二、简答题1. 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旳原因有那些?三、计算题1. 某材料旳孔隙率为24%, 此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旳体积为40cm3 , 质量为85.50g, 吸水饱和质量为89.77g, 烘干后旳质量为82.30g, 求该材料旳ρ, ρ′和WW 。

气硬性胶凝材料一、基本概念1. 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进行陈伏, 这是为何?2. 石灰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是受到旳什么旳作用?3. 石灰浆体为何不适宜单独使用?4. 欠火石灰与否会引起石灰旳后期熟化, 抹灰后会导致起鼓和开裂。

5.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 最重要旳特点是什么?6. 建筑石膏旳化学成分是什么?7. 水玻璃硬化后有很高旳耐酸性能, 这是由于硬化后旳水玻璃重要化学构成是SiO2吗?8.水玻璃在使用时, 掺入一定量旳Na2SiF6, 其目旳是为了什么?二、简答题1. 什么是水玻璃硅酸盐模数?与水玻璃旳性质有何关系?水泥一、基本概念1. 国家规范中规定, 水泥旳哪些性质检查不合格时, 需按废品处理?2. 硅酸盐水泥合用于哪些建筑工程?不合用于哪些建筑工程?3. 掺活性混合材料旳水泥抗碳化能力差旳原因是由于水泥石中Ca(OH)2含量低含量旳原因。

4.减水剂能使混凝土拌和物在不增长水泥用量旳条件下, 改善和易性, 减少什么性质?5. 影响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旳原因有哪些?6. 在海工工程中使用旳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什么硅酸盐水泥?7.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旳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什么水泥?8. 国标规定硅酸盐水泥旳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件在多少天龄期旳强度来评估旳?9. 硅酸盐水泥原则规定,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多少时间?10..国标规定, 用什么措施检查水泥旳体积安定性中氧化钙旳有害作用?11. 海水中旳硫酸盐对水泥石有腐蚀作用。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第一篇:建筑材料复习资料1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多孔固体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固体材料在堆积状态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5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6吸水性有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

7软化系数值越大,耐水性越好,通常认为软化系数大于0.80的材料的为耐水材料。

8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1》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2》材料的表观密度(材料的空隙率,空隙的性质和大小)3》环境的温湿度9 材料的强度—材料强度是以材料时间在静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极限应力值来表示的。

比强度—比强度是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指标,其值等于材料的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

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撤掉后边性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塑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13脆性;材料在外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发生破坏,这种性质成为脆性。

14韧性;材料冲击或动力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

15硬度;材料表面的坚硬程度,是抵抗其他物体刻划,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16耐磨性;材料受到外界物质的摩擦作用而质量和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磨损。

17提高材料耐久性的措施;1)设法减轻大气或其他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如降低气温,排除侵蚀性物质等。

2)提高材料本身的密实度,盖板材料的空隙构造。

3)适当改变成分,进行增水处理剂防腐处理。

4)在材料表面设置保护层,如抹灰,做饰面,刷涂料。

1石材按地质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 常用石材;毛石,乱毛石,平毛石。

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用于地上,干燥的环境。

不利于在潮湿环境使用)2.水硬性交凝材料;不仅可以用于干燥的环境,而且能更好的在水中保持并发展其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 自 学 辅 导 材 料

●配套教材:《道路建筑材料》 ● 版次:2008年版 自 学 引 言 一、课程性质 《道路建筑材料》是桥梁与隧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道路桥梁所用材料的技术性质、组成结构、技术标准、检验方法以及复合材料的配合和设计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是为后继专业课,道路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材料的内部结构及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熟悉材料有关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理论,了解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及其应用。 (二)技能目标 1、能操作使用和校验一般试验仪器及设备; 2、根据试验规程要求,能正确完成公路建筑材料各种常规试验及数据处理并能写出试验报告; 3、在校期间能达到中、高级试验工水平。 (三)能力目标 1、具有正确完成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的能力,并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校核; 2、对各项材料性能的试验检测结果,具有分析判断能力,并能提出改善的方案措施; 3、能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相关的建筑材料; 4、具有对各种新型材料能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其技术性能和技术标准、并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5、具有筹备组建中小型实验室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实验实训说明 绪 论 内容:道路建筑材料的主要类型;道路建筑材料的研究内容;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与技术标准。 重点:路桥工程结构对建筑材料的要求;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能;建筑材料标准。 第一章 石料与集料 内容:石料;集料;款子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石料与集料的工程应用。 重点: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集料的物理性及力学性质;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第二章 沥青材料 内容:石油沥青的组成;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 重点: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即分裂机理;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 内容: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间断级配—SMA混合料;常温沥青混合料;其它沥青混合料。 重点: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及结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及影响因素;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SMA混合料的技术特性。 第四章 水泥与石灰 内容: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其它水泥;石灰。 重点:硅酸盐水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掺混合料水泥的技术性质与技术标准。石灰的技术性质与技术标准。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与砂浆 内容: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路面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砂浆。 重点: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特征、变形特性与耐久性;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路面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第六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 内容:稳定类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土壤固化剂。 重点:稳定类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第七章 建筑钢材 内容: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建筑钢材在道路桥梁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技术要求。 重点: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质。 第八章 工程聚合物 内容:聚合物的基本概念;常用的工程聚合物;高分子聚合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重点:高分子聚合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第九章 石料与集料试验 内容:石料的抗压强度与磨耗率;集料的密度与空隙率;家里哦的筛分试验;集料的抗压碎性能试验。 重点:石料的强度试验;粗集料的密度和吸水率试验(网篮法);粗集料筛分试验;细集料筛分试验;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第十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 内容: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与时间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物理沥青指标的测定。 重点: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击实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测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第十一章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 内客:水泥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测定;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混凝土拌和物施工和易性试验;普通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 重点: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检测(坍落度法);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第十二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 内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击实试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重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石料的真实密度 2、石料的毛体积密度 3、石料的吸水率 4、石料的饱水率 5、岩石磨耗率 6、集料表观密度 7、集料毛体积密度 8、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9、压碎值 10、堆积密度 11、细度模数 12、集料级配 13、沥青黏滞性 14、沥青延性 15、感温性 16、改性沥青 17、乳化沥青 18、针入度 19、延度 20、软化点 21、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22、沥青混合料 23、沥青碎石混合料 24、耐久性 25、理论最大密度 26、油石比 27、沥青含量 28、沥青饱和度 29、SMA 30、硅酸盐水泥 31、体积安定性 32、水泥净浆标准稠度 33、凝结时间 34、道路硅酸盐水泥 35、欠火石灰 36、过火石灰 37、水泥混凝土 38、工作性 39、水硬性胶凝材料 40、气硬性胶凝材料 41、砂率 4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43、抗渗性 44、抗冻性 45、碱—集料反应 46、基准配合比 47、减水剂 48、砂浆流动性 49、缓凝剂 50、抗折强度 51、水灰比 52、延迟时间 53、半刚性基层材料 54、冲击韧性 55、疲劳强度 56、冷弯 57、热轧钢筋 58、伸长率 59、屈强比 60、聚合物 61、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62、悬浮—密实结构 63、骨架---密实结构 64、针片状颗粒 二、判断分析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石料的孔隙率是石料的孔隙体积占其实体体积的百分率。 ( )

2、石料的坚固性是采用快速冻融法来测定。 ( ) 3、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 ) 4、粒子干涉理论只能用于计算连续级配,不能用于计算间断级配。 ( ) 5、过火石灰用于建筑结构物中,使用时缺乏粘结力,但危害不大。 ( ) 6、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 7、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石灰熟化时的发热量。 ( ) 8、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 ) 9、生石灰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表示未分解完全的碳酸盐含量越高,则(CaO+MgO)含量相对降低,导致影响石灰的胶结性能。 ( )

10、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底,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 ) 11、硅酸盐水泥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镁及过多的石膏,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 )

12、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 13、按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 ) 14、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在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 ) 15、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 ) 16、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少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硅酸盐水泥。 ( ) 17、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不一定相同。 ( ) 18、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越大,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 ) 19、在现场混凝土施工中,保持集料总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砂率值,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 ( ) 20、卵石混凝土比同条件配合比拌制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好,但强度则低一些。 ( ) 21、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底一些。 ( )

22、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 ) 23、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则混凝土密实度降低,因而其抗冻性亦降低。 ( ) 24、混凝土强度公式R28=(C/W—),式中的Rc不是指水泥标号。( ) 25、用假定表观密度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必须考虑混凝土有a%的含气量。 ( )

26、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试验室配合比二者的水灰比相同。 ( ) 27、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使混凝土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填充料。 ( ) 28、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 ) 29、在混凝土施工中,统计得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越大,则表明混凝土生产质量越不稳定,施工水平越差。 ( )

30、普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割线弹性模量,而不是切线弹性模量。 ( ) 31、我国目前的原油分类是按照“关键馏分特性”和“含硫量”进行分类的。( ) 32、按现行常规工艺,作为生产沥青原料的原油基属的选择,最好是选用石蜡基原油。 ( ) 33、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沥青质和沥青酸。( ) 34、含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 ( ) 35、针入度指数(PI)值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高。 ( ) 36、随着沥青稠度和沥青酸含量的增加,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提高。 ( ) 37、用于中轻交通量道路的石油沥青标准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 ) 38、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温度安定性和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均较差。 ( ) 39、 蜡组分对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与集料的粘附性等几乎没有影响。 ( )

40、粘度是沥青材料最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 ( ) 4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以及外加剂所组成。 ( )

42、悬浮一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很好。 ( ) 43、 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参数。 ( ) 44、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随着沥青粘度的提高而降低。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