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下一代互联网城市的发展及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性 成果 。 “ 中国 下一 代互 联 网示 范 工 程 以 2 5 . G~l G连接 了我 国 2 个城市的 2 2 所高校承担建设的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 0 0 5 5
C I NG 示范网络核心网C I C RNE / 个核心节点 。各核心节点均具有支持用户 联 网 C I E NG — E T2 NG —C RNE 初步建成 。 T2 经过两
8中 教 网 ∞ 国 育 络26o 1
维普资讯
由总装备部科技委汪成为 、 中国工程 院邬 贺铨等院士领衔的项
目鉴 定委 员会一致认 为 , NG —C RNE / I 目前世界上规模 C I E T2 6X是 最大 的纯 Iv 大型 互联网主干网。 项 目立足于国产关键网络设备 P6 该 和 自行研 发的网络 技术 , 设计和建设 了以国产设备为 主的大型下一
议认为:“ NG — E C I C RNE / I 获得 了 速率连接 了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网 研 究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 。 T2 6X” 四项重大创新性成果 ,其 中三 项属于 “ 国 通 / 中科 院、 中国移动 和中国铁通 的 C G N I 体上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受 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的委托 ,中国工
模 使 用 国产 I 6 心路 由器 的全 国主 干 网 ,国产 I 6 心 P 核 v P 核 v 路 由 器 的台数 达 { 8 % 。c G— E NT / l O N lcR E2 6 x已成 为我 国下 代互 联 网 国产 网络 设 备 的重要 试 验和 应 用 基地 之一 。项 目的研 制 成功 ,为推 进 我 国下 一代 互联 网核 心设 备 自主 创
网C R E 专家 委员会主任 吴建平表示 , EN T 国家在20 年启动 C G 03 N I 项 目的战 略决策 是十 分正确 和及 时的 , 为我 国中长 期科技规 划和 “ 十一五”期 间的下一 代互联 网研究和建设奠定 了重 要基 础。 作为 科技工作者 , 只要树立实现 国家战略决策的历史使命感 ,和坚 持 自 主创新 、 增强攻克下一代互联 网中重大技术难 关的信心 ,经过 不懈 努力 , 就一定 可以取得 成效 。只有坚持国际合作 , 国际下一 代互 与 联 网同步 发展 ,才能在 下一 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上 出奇制胜 。 相 关专家认 为 ,C G 示 范网络的建设 成功 ,不 仅确立 了中国 N I 在下一代互联 网领域 的领先地位 ,掌握了话语 权 , 更重要的是 , 彻 底摆脱 了对国外互联 网关键技术及产品的依赖 , 在确保 国家信息安 全的 同时 ,对 中国互联 网产业将 产生 重要 影响。 教 育部副 部长赵沁平 、中国工 程 院副院长邬 贺铨 、国家发改

下一代互联网的信息物理融合发展综述

下一代互联网的信息物理融合发展综述
专 题 论 述
下 一 代 互 联 网 的 信 息 物 理 融 合 发 展 综 述
周 杨 。 嘉 杭 秦
( 京财经大学 信息学院 , 京 204) 南 南 10 6
摘 要 :C S C b rP y ia S se 信 息 物 理 融合 ) 普 遍 认 为是 下 一 代 互 联 网的 发 展 趋 势 。该 系统 不仅 保 留现 有 互 联 P ( y e h scl y tm, 被
b tPh sc l y tm ,r s a c o p t a d t e a p ia i n o h s s se i t o u e h s a tce e y ia s e S e e r h h ts o n h p l t ft i y t m si r d c d i t i ril . c o n n K y wo d :Cy e h sc l y t m ;p y ia r d n o ma i n s se e rs b r P y ia s e S h s lwo l ;i f r to y t m c
Absr t tac :Cy r Physc lSy t m sge r ly c sde e s t r nd o h xtg ne a i n I e ne . T h y t m iln tonl e e v be ia s e i ne a l on i r d a he t e ft e ne e r to nt r t e s s e w l o y r s r e
重 , 经 成 为 人 们 的共 识 , 是 仅 仅 改 善 这 几 个 方 面 , 可 已 但 就 以称 为“ 一 代 ” 联 网吗 ? 很 明显 , 对 现 有 互 联 网 的 修 下 互 针
补 与完善 , 论是技术 上还是 结构 上都 不是革 命性 的, 无 称

浅谈IPV6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浅谈IPV6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关 键 词 : v IS 协 议 ; I 6; ; P P 网络 管 理 ; 信 通
1 IV P 6概 述

的层 次上 , 而不 像 Iv 样通 过 叠加 的解 决 方 P4那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基础设施 的重 要 组成部 分 , 现在 被 全球 广 泛 使 用 的互 联 网 协议 Iv “ P4是 互联 网协 议第 四版 ”, 核 心 价值 体 现在 : 其 简单 、 活和 开 放性 。但 随着 新应 用 的不 断 涌 现 , 灵 传统 的 Iv 议 已经难 以支 持互 联 网 的进一 步 扩 P4协 张和新业 务 的特性 , 比如实 时应 用和 服务质 量保证 等 。因此 人们 寄希 望于新 一代 的 I P协议 来解 决 以 上问题 。Iv P 6协 议 正 是 基 于 这一 思 想 提 出 的 , 它 是“ 互联 网协议 第六 版 ” 的缩写 。在设 计 Iv P 6时不 仅仅扩 充 了 Iv P 4的地 址空 间 , 且 对 原 Iv 而 P 4协议 各 方 面都 进行 了重新 考虑 , 了大量 改进 。除 了提 做 出庞大 的地址 数量外 , v I 6与 Iv P P4相 比 , 还有 很 多 的工作 正在进 行 以期 得到更 高 的安全性 、 更好 的可 管理性 , Q S和多 播技术 的 支持也更 为 良好 。 对 o
2 Iv .P 6的优 势 地址 充 足 :P 6产 生 的 初 衷 主 要 是 针 对 Iv Iv P4 地 址短 缺 问题 , 即从 Iv P4的 3 bt 址 , 展 到 了 2 i地 扩
案来 实现 安全 。通过 Iv 的 Isc 以对 I P6中 Pe 可 P层 上 ( 就 是运 行在 I 上 的所 有 应 用 ) 也 P层 的通 信提 供加 密/ 授权 , 以实 现 远 程企 业 内部 网 ( 可 如企 业

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发展

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发展
技 术, 0 , 2 97 0 2
[金 鑫 鑫. 据 通信 的应 用及 发展 Ⅱ. 2 ] 数 】 中小企 业 管理 与科技 ( 上 旬刊) 008 , 1, 2 [ 陈德发, 3 ] 王诗静. 浅析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 I中小 】 企业 管理 与科技 ( 旬刊 )0 9 上 , 0, 2 5
泛 在 网是通过 融合 互联 网和 电信 网、传感 器 网等 网络 而形成 个整体的网络,它能够紧密的连接虚拟和现实,是现代电信网 络的进一步延伸。 目前泛在网络标准体系研究有四个重点研究方 向,包括下一代网络技术标准、传感器网络技术标准、射频识别 技术标准、 对象标志技术标准。 泛在网络涉及网络技术异常复杂, 其技术标准也多种多样 , 我国已成立泛在网技术标准的研究组织, 加紧相关研究工作。 云 计算 的核 心 思想是 将大 量用 网络 连接 的计 算资源 统 一管 理 和调度 ,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 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 被称 为 “ ”。“ ”中 的资源在 使用 者看 来 是可 以无 限扩展 的 , 云 云 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 ,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云计算 ( lu op tn )是网格计算 (r dCm u ig 、分布式计 Co d Cmu i g G i opt n ) 算 ( it iue op t n ) D sr b td m u ig 、并行 计算 (aa ll op tn ) C Pr le m u ig 、 C 效用计算 (t lt op tn ) U iiy Cmu ig 、网络存储 ( ew r tr g N to k So ae Tcn lge ) eh oo is 、虚拟化 ( ita ia in 、负载均衡 ( od V ru lz to ) L a B lne 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目前主要包 a ac ) 括 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级服务 (a S ,平 台级服务 Ia ) ( aS P a )和软 件级 服务 (a S 。 Sa )

5G核心网关键技术及业务能力研究

5G核心网关键技术及业务能力研究

5G核心网关键技术及业务能力研究摘要:本文结合5G核心网的结构体系特点,对5G核心网关键技术和业务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5G核心网;结构体系;关键技术;业务能力一、前言5G核心网是一个虚拟化、分层的核心网络。

5G核心网是一种资源可以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极其适用于当下新发展背景所需,并且完成从网络运营到业务服务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5G标准的出台,商业部署被提上议事日程,描述整个社会更好的信息生活的5G需求变得可以想象。

作为连接社会一切服务和业务支持业务之间的现代社会信息基础设施架构的一项重要基础组成结构部分,移动宽带核心网络架构将力争在移动5G阶段时实现对其整体架构、功能和平台等的一次全面的重新配置。

与目前传统运营商的移动4G核心网部署(EPC)技术相比,5G核心网技术采用了适应云平台技术的先进设计规划思想,采用了面向云服务的底层架构技术和功能优化设计,提供用户更方便通用的和更经济适合的数据接入、更灵活快速的数据控制操作和网络传输功能以及用户更多易于扩展使用的扩展能力开放。

二、5G核心网网络架构体系分析为了能够满足不同情景下多样化服务的需求,必须建设一个核心网络,必要时进行灵活部署。

随着NFV技术和SDN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日益深入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础网络系统也已经通过整合运用了这些移动网络基础新的架构技术来有效实现和完成实现了运营商对原有网络功能进行划分和的网络重新分配,传统的移动通信基础技术网络结构模式将向逐渐地面向基于移动基础IT支撑服务的网络新技术方向的转变。

图1中所示便是以第五代核心体系结构为设计理论基础,将移动第五代核心网络体系结构依次再拆分为成若干个功能模块。

5G核心网络模块系统的网络基本的功能特性设计之一即是要通过设计将其每个核心网络功能块都划分为至少几个功能不同的层次上的核心功能模块,在这种将核心网络功能模块完全按照模块化原理设计出来的新技术基础上,网络模块中的控制面功能又可被和核心网络的转发和平台功能相较完全有效地分离。

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技术也在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5G网络的正式商用,下一代通信技术正在迎来新的改革。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下一代通信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二章:技术发展趋势2.1 超高频段和超大带宽下一代通信技术将会在高频段和大带宽技术上做出重大突破,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

目前,5G网络已经可以达到100GB的传输速度,而到2025年,预计将能够实现1000GB或更高的速度。

2.2 异构网络聚合下一代通信技术将会实现不同类型网络的聚合,包括4G、5G、Wi-Fi 等,网络之间会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更快速度和更广覆盖的通信。

2.3 MEC 和 AI 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将会在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技术等方面做出重大突破,使通信技术更加智能化,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第三章:应用前景3.1 智慧城市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会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无人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方面。

通过数据在城市各区域的交互,实现有效城市管理和资源利用。

3.2 工业4.0下一代通信技术将会改变工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或者实现设备的智能维护等。

通过对工业数据进行分析,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最终实现更高的赢利。

3.3 虚拟现实下一代通信技术将会给虚拟现实技术带来极大的提升,提高了虚拟现实 interactiveness的感受。

应用广泛于娱乐、教育和军事等领域。

第四章:面临的挑战4.1 安全问题通信技术普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网络安全带来挑战,需要通过技术的提升,提高网络安全的防护和监测。

4.2 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范畴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会带来新的能源消耗和电磁辐射等问题,需要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采取措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3 创新、技术话语权的把握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开发需求庞大的技术和贡献。

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下的技术变革

新一代互联网发展下的技术变革

当前,互联网业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是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增长。

据艾瑞咨询数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经济增长54%,是GDP增速的6倍以上。

在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量保持了30%的增长率,其中网购交易年增幅达到66%;在电子商务细分领域中,B2C发展更为迅猛,增长率达130%。

1、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应用移动化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移动化将极大扩展互联网应用范围、用户数量、终端规模。

在智能终端方面,据Strategy Analytics估算,2012年Q3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10亿大关,预计2015年将突破20亿。

另据Gartner数据,2012年全球平板电脑销售量超过1亿台,增长近100%。

预计到2016年全球平板电脑使用量将会达到6.65亿台。

在业务方面,2012年中国3G用户数突破1.7亿,移动互联网市场增长率超过70%,其中手机银行业务增长率更是高达600%以上。

2、各行业互联网化各行业均加快业务互联网化步伐,形成新的业态。

在金融领域,工商银行73%交易量来自于互联网,远远超过3万个营业厅的业务规模。

尽管如此,传统银行业仍然受到互联网支付平台的巨大冲击。

在企业领域,传统企业正快速融入电商+支付平台。

其中制造业B2B渗透率已超过40%以上,而苏宁等传统零售企业更是携强大资本优势大举进入电商市场。

在运营商领域,受OTT(Over The Top)模式的影响,三大运营商均开始组建独立的互联网公司或云公司,增强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竞争力。

在政府领域,智慧城市、政务云建设方兴未艾,目标是完善其G2B、G2C服务能力,推动服务型政府转型方向。

随着各行业互联网化进程,新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如,各互联网公司有电商、搜索、微信、微博、安全、视频等不同的能力优势,而传统行业有通信、金融、物流、资本等能力优势,这些能力在互联网上可以相互开放及交换。

未来的企业不仅仅需要依靠自主能力生存,还需有效吸收融合互联网上各种能力,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

浅谈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

浅谈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

he r i l r icu . 砖 s na n roo o f si.【 l t e cn uso e o  ̄ i a hc c t t e n t dr adp t l fs t wt Ig8 ekyt hi e f t r i rc a ahe r a d o c o ci l eh l e q nw kn
准接 口方便 地 由第三方完成业务的提供 。
⑤具有端到端的宽带 传送 能力 ,网络物理 承载 主要 采 用基于 WD M的光传输系统 。 ⑥与传统 网很好地配合互通 。 ⑦支持终端 的移 动性 ,可满 足 日益增 长的移 动业务 的
[ e od3 NxGnri e o ; o ih g K yw rs e eetn t r Sfs t i ; t ao N w k twc n [ 中图分类号】T33 [ P9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8 02 2O)0 — 27 0 0 — 81(O7 3 01— 3 0


t ,  ̄

N N ( et ee tnN to ) hs 雠 G l N x G nri e r ,w oe ao wk
thog sI e nl i e袖 sih gad c oe a wt i cn n
。i s
o. n
ino s N 。mo i cmane t nn tok adAT T n砖 ma aued GN i ta d psakn f o fP I bl ce u iai ew r n M/ P. e o i f tr N s h tta o t id o n e i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 N N最 主要 的特求也逐步 呈现多样 化 、综合化 和个性化 的趋势 。
结构 ,N N从 网络上 分为 4个 层面 :业务 层 、控 制层 、传 G 送层 、接入层。软交换 为下一代 网络提 供具有 实时 性要 求 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 。是 N N体系结构 中的关键 技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浅谈下一代互联网城市的发展及关键技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1概述
互联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设
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与社
会生活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活都起到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
互联网用户对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在lPv4协议
的基础上运行的现有的互联网有限的地址空间将被耗
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lPv6互联网协议重新定义
地址空间,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护地址,从而可
以利用最大传输单元,获得更快、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提高转发效率及整体吞吐量,改善网络服务质量。
2城市互联网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按照国家工作部署,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应本
着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
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原则,以重大项目建设为
重点,发挥投资对稳定增长的拉动作用;以新型工业化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综合配套改革和招商引资为重点,深化改革开放;以产
业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发展为重点,加快经济转型升
级步伐;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
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产业的需要
电信运营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开展融合产业,以
FT-TH(光纤到户)方式覆盖家庭互联网,通过ONT(光
网络终端)设备作为用户家庭内的网络中心,将固定电
话、宽带、电视承载在同一个光网络之上,可以实现
电信网、计算机网及广播电视网的融合统一。通过此
网络可以完成无线网络的室内信号优化、智能家电控
制等其他功能。以LTE方式覆盖的移动互联网,通过
基于数据流量的手机应用、视频及游戏类业务向用户
提供个性化通信及娱乐服务。
根据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
推动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电信运营企业,
应进一步拓展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以外的广播电视节目
生产制作、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除广播电
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lPTV
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推进有线传输网络的光网
覆盖,采用FTTH启的接入方式覆盖全部新建驻地网
小区,速率达到100M。继续对现有ADSL小区采用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FTTH启接入方式进行改造,最高速率达20M以上。
完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搭建
政府部门应采取多节点构成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并以此为中心分别汇接政务对外所有部门,涉及财税、
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城市管理、
工商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经
济建设等各个领域。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
相关委办局的业务网络及应用都将逐步纳入电子政务
网络体系之中,同时开放多种终端接入。近年来,已
建成电子政务网的政府已开展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等
多个应用系统,并在政务内网上逐步推广协同办公、
公务员邮箱及辅助领导决策支持等业务应用系统的使
用范围。
市政府门户网站、市政务公开网站、行风政风热
线网等面向广大市民政务信息平台的运行,有效的提
升市民掌握国家政策、法规的惠民措施的手段。药品
监察系统建设将医药经营企业纳入了实时视频监管范
畴。水情监测和抗洪防汛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有效
地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大大提升
了城市管理水平。电子政务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规
范化轨道。公务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高。
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组织实施的下一代互联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网工程CNGI工程,部署范围主要包括:建设驻地网接
入交换机,以提供相关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
的驻地网lPv6接入服务;建设提供基于下一代互联网
的研发条件和应用示范环境;lPv6视频监控/监测网络
的应用示范;驻地网接入技术试验,进行lPv4加v6双
栈网络的平滑迁移的研究。全面部署4G-LTE网络的
建设,4G-LTE灵活支持,3,5,10,15,20M Hz带宽;最高
速率达到100Mbits/s,满足移动客户端高速数据传输
的要求。在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上逐步支持lPv6
协议,依据网络改造整体部署,在城域网新建数据设
备以及系统建设上按照支持lPv6协议要求进行建设,
针对原有部分不支持的设备,在短时间内进行lPv6改
造,以便支持下一代的更深层应用。
3目前互联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容及应用的匾乏
lPv6实现商用化才能体现出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
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从lPv4向lPv6网络部署上的迁
移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业务和应用的迁移,才能真正让
用户使用lPv6,体验到在IP v6时代的美好。目前lPv6
并未找到突破性的关键应用,大部分的网站、应用等
内容提供商没有意识到lPv6的重要性,除了少数内容
提供商有明确的启用lPv6的计划外,大多数的内容提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供商都不支持lPv6,使得lPv6应用的发展受到很大的
限制。
另外由于我国对lPv6的宣传很少,导致公众对其
的认知度很低,没有机会体会到lPv6应用的优势。
终端支持较弱
要实现lPv6的规模商用,必然离不开终端的支
持。目前我国的lPv6终端和软件在产业链中发展的最
为薄弱。移动终端对于lPv6支持情况不甚理想,现网
2G终端还有很多不支持lPv6, 3G商用终端支持lPv6
的能力参差不齐。终端的支持不力,将会从根本上延
误lPv6的商用进程。同时,在业务和应用不足的情况
下,整个网络升级lPv6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技术的挑战
从lPv4向lPv6平滑过渡是转向lPv6的重要要求,
lPv4与lPv6的互通和过渡技术是当前技术研究的重点
内容。lPv4和lPv6协议本身不兼容,在过渡过程中会
遇到很多未知的技术问题。此外,虽然lPv6在安全性、
移动性和服务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过
渡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这些方面。正如同以前在大
规模部署和使用了lPv4后,才发现lPv4存在很多问
题,lPv6大规模部署和使用也即将引出许多未可预料
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实现向基于l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将是一个
系统过程,从网络到业务再到用户,都需要逐步迁移。
而如何实现从lPv4到lPv6的平稳过渡将是其中的重
中之重,不仅要做到使现有lPv4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原
有业务,同时在此基础上访问基于lPv6的新业务,还
要做到直接使用lPv6的用户可以很好地访问在lPv4
网络上的业务,实现lPv4用户和lPv6用户的互联互
通。
4结束语
下一代互联网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信息化的建
设,而信息化的建设反过来又促进了下一代互联网城
市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目前形式而
言,下一代互联网城市建设在我国有着十分必要的发
展作用,需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才能保证我国信
息化的建设。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