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沼气建设管理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沼气建设管理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沼气建设管理的意见【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豫政办[2007]103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07.09.26【实施日期】2007.09.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沼气建设管理的意见(豫政办〔2007〕103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沼气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强沼气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中强调,要“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

我省作为农业、畜牧大省,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发展沼气有着充足的原料资源和非常适宜的气候条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

从2006年起,已连续2年把农村沼气建设列为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推广和服务管理体系,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07年7月底,全省农村沼气用户已累计达到221万户,并涌现出了沼气治污、沼气发电、沼气烧锅炉、沼气集中供气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沼气建设典型,广大农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但在沼气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不能进行有效监管;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了技术标准、建设规范和综合利用等,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发展户用沼气 推动农村小康建设

发展户用沼气 推动农村小康建设

山区的各种 中小型农机具。

4 . 3 加大培训力度。 提 高农民素质
加 强对 山区农机手和农 机经 营大户 的培训和职业教
育, 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 按规范 的农机作业标 准为 农 民提供作业服务。农机管理人员应根据农业生产的实
际, 利用现场演示会 、 培训班 , 采用送科技下乡入户、 广播
文献标志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 i s s n . 1 6 7 3 - - 8 8 7 X. 2 0 1 3 . 0 1 . 0 O 6
中图分类号 ¥ 2 1 6 . 4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宏伟 目标 。 然 而, 如果农村未实现小康 , 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 , 因此解 决“ 三农” 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 的重中之重 。 党
源” 。屯留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广大农户收入低 , 如
2 发展农村沼气是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的“ 小康工程”
发展农村沼气 , 营造生态家园 , 对改善农 民的传统生
活方式 , 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建好一座沼气 池, 一年四季基本不需要上山砍柴 , 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 度; 用上沼气后 , 告别了烟熏火燎 , 享受到了用燃气炊事的 现代文 明生活 , 减轻了妇女家务劳动强度。 另外 , 围绕沼气 池建设 , 配套进行改厨 、 改厕、 改圈等 , 使农 民住房整洁 明 亮, 厕所干净卫生 , 庭 院果树飘香 ; 村庄道 路硬化 , 村容村 貌彻底告别了“ 脏、 乱、 差” , 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 上实现了家居清洁化 、 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的 目标 , 是一项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实现人与 自 然和谐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大工程。

对发展农村沼气的几点看法

对发展农村沼气的几点看法

产业论坛Industry Forum近年来,宁夏抓住国家和自治区政策鼓励、投入扶持的机遇,通过宣传发动、资金支持、培植典型、技术服务等措施,较快推进了农村沼气这项民生工程。

截至2012年底,全区农村户用沼气用户达24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90处,联户沼气168处,形成了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大中型沼气共同发展的格局。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畜禽养殖方式的变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沼气建设面临一些新情况,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十二五”期间农业部提出的进一步促进农村沼气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我区实际,就促进农村沼气持续健康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户用沼气建设规模宜适度发展自2003年~2010年,我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规模由2万户巨增至23万户,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

但随着养殖业园区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旧庄点改造和农民新居建设力度加大,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散养户越来越少,沼气池原料投放不足,加上建材和人工费用的增加,造成我区农村沼气发展出现“过剩”现象,农户不愿建沼气池。

其实,我区农村沼气建设的规模还远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普及农村沼气”的水平,建设规模只占农户总数26%,这种“过剩”现象只是结构性过剩,并非数量上的过剩。

2012年中卫市香山硒砂瓜基地,出现了农户自发购置软体沼气池的现象,由于软体沼气池具有吸热性优、抗压力强、气密性好、拉伸性好、耐候性强(可防冻-20°C、防暴晒50°C),安装快捷,运输方便等特点,特别适宜在交通不便,季节性生产很强的地区使用,既解决了香山地区春、夏、秋瓜农照明、炊事用能,又提供了沼渣、沼液肥,施用于硒砂瓜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

因地制宜适度的开展户用沼气建设是今后户用沼气发展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户用沼气使用率亟待提高根据我区近两年组织的几次调查来看,我区对发展农村沼气的几点看法作者:黄岩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能源工作站11新能源产业12产业论坛Industry Forum的户用沼气池平均使用率在70%左右,且极不平衡,有的县市高达80%,有的却还达不到50%甚至更低,整体上讲是山区高于川区。

沼气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沼气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沼气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就是农户通过建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等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渣、沼液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从而形成农户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链条技术。

发酵原料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炊事、照明、储粮、保鲜、孵化、发电等多项生活、生产用能。

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和沼渣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如种稻、种果、种菜、浸种育苗、培养食用菌、饲喂畜禽、养鱼等,可以起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其防寒抗病能力等作用。

从目前的运行效果来看,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使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变革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和农民生活文明化,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因此,在有些地方,农民称沼气池是“小康池”、“致富池”、“绿色小工厂”。

建池的初始投资为1500~2000元,年效益通常在1800元左右,收入多的可以达到几万元。

一般回收期为1~2年。

一、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法宝1、发展沼气能源,节约生活用能沼气是一种优质燃料,其热值为2.14×104~2.77×104千焦/m3,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温度可高达1200℃。

由于沼气灶的热效率约是煤炉灶热效率的3倍,因此每立方米沼气相当于3.3千克原煤,可使65千克水从20℃煮沸,能使一盏沼气灯(亮度相当于60瓦电灯)照明6个多小时。

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的地区,一个8m3的沼气池常年运行,可产沼气300~400m3,基本满足一家4口事、照明的需要,年节约资金180元。

而在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方,农村建起一口刘波湖北房县能源办公室348m3的沼气池,常年养4头猪,就可解决4口之家的日常生活用能需要。

按每户每天烧柴7千克、照明0.5千瓦时电计算,使用沼气后,一年下来,可节约生活用能开支600元左右。

沼气发电前景

沼气发电前景

沼气发电前景沼气发电是一种利用生物质废弃物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的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沼气发电可以解决能源问题。

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沼气发电能够利用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资源,有效地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废弃的农业废物可以通过生物发酵产生沼气,提供当地的能源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沼气发电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通常是焚烧或填埋,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和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而沼气发电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能源转化,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再次,沼气发电具有经济效益。

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提供电力供应,可以替代传统燃料发电方式,节约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成本。

在一些农村地区,沼气发电项目可以为农户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此外,沼气发电还具有农村能源自给自足的优势。

农村地区多种多样的生物质废弃物可以用于沼气发电,如农民养殖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在农村地区建设沼气发电设施,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能源自给自足。

需要注意的是,沼气发电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沼气发电技术相对成熟,但在建设和运行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运营管理问题,需要专业技术支持和经验积累;其次,沼气发电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废弃物和有机物,但这些资源的获取和处理方式也需要解决;此外,沼气发电需要建设相应的设备和设施,投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综上所述,沼气发电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沼气发电可以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社会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

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资源和生产潜力分析

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资源和生产潜力分析

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资源和生产潜力分析【摘要】海南农村户用沼气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生产潜力。

本文通过对海南农村户用沼气资源概况、生产现状、发展潜力、环境影响和政策建议进行分析,揭示了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前景和策略。

研究发现,海南农村拥有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可用于沼气生产;当前的沼气生产水平较低,但潜力巨大;沼气发展对环境有重要影响,需要科学规划。

本文建议政府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农户参与沼气生产,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理的政策支持,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海南、农村、沼气、资源、生产、潜力、环境、政策、前景、策略、重点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资源和生产潜力分析引言当前,海南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面临着技术不成熟、农民意识不足、政策支持不力等多方面的挑战。

有必要对海南农村户用沼气资源和生产潜力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空间,为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提供依据。

只有在深入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动海南农村户用沼气的发展,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资源和生产潜力分析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海南农村户用沼气资源的概况,分析当前海南农村户用沼气生产现状,评估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潜力,探讨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资源和生产潜力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村清洁能源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实现农村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的目标。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海南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未来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024年关于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方案

2024年关于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方案

2024年关于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2024年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024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优化设计和施工流程,提高沼气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效率。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到2024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沼气池100万座,解决1000万农村家庭的清洁能源问题,提高农村沼气利用率至50%以上。

2. 任务:(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沼气建设的认识和意识。

(2)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施工和维护能力。

(4)优化设计和施工流程,提高沼气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5)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沼气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

三、政策支持1. 财政扶持: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补贴,降低沼气建设的成本负担。

2. 资金支持:建立农村沼气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沼气项目。

3. 激励政策:对于积极推进沼气建设的村庄和农民,给予奖励和表彰。

4. 政策倾斜:加大对沼气建设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和组织实施。

四、具体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沼气建设的认识和意识。

(1)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沼气的优势和建设成果。

(2)组织农民参观学习,邀请沼气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

2. 提供资金支持,降低沼气建设的成本负担。

(1)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农村沼气发展基金,提供贷款和补贴等形式的资金支持。

(2)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沼气项目,吸引更多的投资。

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施工和维护能力。

(1)开展农村沼气技术培训班,提供沼气建设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2)建立培训基地和示范工程,进行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演练。

4. 优化设计和施工流程,提高沼气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1)制定统一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建立完善的沼气工程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

浅谈沼气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及对策

浅谈沼气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及对策
产业论坛 【
鍪《 s
浅谈沼气在 农业 和农村节能减排 中的作用及对策
朱 兴 平 孙 岗
1 西 潼 关 县农 村 能 源 办公 室 2陕 西 渭 南 市 农 村 能 源 办公 室 . 陕 .


沼 气 的 基 本 功 能 和作 用
明 ,一 口8 沼气池 ,每年 可处 理农 作物 秸秆 等农 业废 弃物 m。 以及 人 畜 粪便 和 生 活垃 圾 约8 0 k左 右 ,基 本 可 以根 治一 0 0g 户 一年 所 产 生 的 生产 废 弃 物 和 生活 垃 圾 ,使 家庭 环 境和 农
的 有效 衔 接 。围 绕农 村 节能 减 排 制定 “ 二 五 ”农 村 沼气 十
用 量 ,又 培 肥 了 地 力 ,提 高 了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 减 少 了 病 、虫 、害 的滋 生蔓 延 , 同 时还 可 以极 大 地 提 高农 副 产 品
“ 二五 ”期间有个 良好 的开局 ,扎实 的基础 ,质的变化 。 十
2 、不 断加强 政策 向导 ,突 出发展 主题 ,完善 发展体 制

家 庭 文 明富裕 程 度 不 断得 到 提 高 。近 年 来 ,随 着 沼气 技 术
的 不 断成 熟 ,科 技 创 新 的不 断深 入 ,沼 气 的应 用 已远 远 跳 出生 活领 域 的节 能 范 畴 ,作 为 一种 动 力 燃料 ,逐步 向生 产
条 再 利 用途 径 。 从 我 国 国情 出发 ,通 过 发 展 沼气 ,走 化
械 、农 副产 品加 工等 依 赖 常规 能 源 的局 面 得 到 改善 。形 成 了 多能 并 举 、相 互弥 补 的 新 的用 能格 局 ,极 大地 促 进 了农 业 生产 力 的发 展 。通 过 对 潼 关县 沼 气 用户 调 查 ,凡 经 营 、 管理有方 ,且常年坚 持使用 沼气 的用户 ,年 节煤约2 0 k , 0 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
沼气作为绿色能源,对农村生产生活是一项重大变革。沼气建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
第一,节约能源,减轻经济压力。据了解,一户四口之家建一个立方米的沼气池(我
县因地制宜,所建沼气池一般是立方米),如果管理得当,原料充足,所产沼气可解决常年
的做饭、烧水和照明用能。
第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沼气池对人畜粪便密闭发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阻断了疾病传染源,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三,保护生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村发展沼气,减少了秸杆焚烧和养殖业造
成的环境污染,沼液沼渣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减少了化肥、农药对
土壤的破坏,能够促进“种植业(饲料)—养殖业(粪便)—沼气池—种植业(优质农作物)”
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建立农业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

新池型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的推广,长期困挠沼气发展的出料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三结合”、“四
位一体”等生态能源模式解决了沼气池在寒冷地区冬季不产气的局限性,发军了沼气的综合潜力,使沼气建
设快速稳步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县共建成口,主要在集中在八里铺镇孙家大庄村、白茨湾村,
新添镇王魏家村,洮阳蔬菜园区。这种模式是在日光温室的一端建暖棚猪舍、厕所,地下配套沼气池,将
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有机结合起来,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相结合,
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多业结合,综合利用的生态能源模式,达到了“猪—沼—菜”完整的生态农业良
性系统,保使能流、物流、经济流进入良性循环。通过日光温室,充分利用太阳能,解决了沼气的长年产
气,通过沼液、沼渣施肥、浸种增强了蔬菜抗性,减轻了病虫危害。

二是“三结合”庭院式生态能源模式。目前全县发展口,这种模式主要集中在新添镇潘家庄村,八里铺镇孙
家大庄、白茨湾,洮阳镇五里铺,龙门镇五里铺村、二十铺村,太石安家咀村,辛店康家崖等村。“三结合”
模式是将暖棚养畜、厕所、沼气池结合在一起,使沼气池有充裕的料源,人畜粪便一次进入沼气池,卫生
方便,彻底改变了农村卫生面貌。

三是“一池三改”生态家园模式。目前全县发展口,如衙下镇联合村、中川村、张家寺村,新添镇师家湾、
上街、下街、潘家庄、崖湾,八里铺镇王家大庄、王家磨、下街、水渠等村。这种模式是将沼气池与改卫
生厕所、改暖圈、改厨相结合的生态家园模式。一次性投资大,沼气池与卫生厕所、暖圈相结合,暖圈、
卫生厕所、厨房在农户庭院布局设计合理,粪便直接入池,冬季采取保暖措施,沼气池常年产气。改善了
农户环境卫生,提高了农户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综合效益发挥显著。农村沼气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纽带,上连畜牧业,下连种植业,在农业结构调整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
效益。
一是沼气池建设以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为目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的保证措施。据测算,一口立方
米沼气池按年产立方米沼气计算,折一吨标准煤,可保护林草植被—亩,如衙下镇联合村,是严重的缺能
村,长期以来,农户长年为解决然而奔忙,上山割毛刺,进山砍柴来解决烧火做饭问题,年建成“一池三改”
户用沼气池后,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基本解决了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

二是沼气池建设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沼液、沼渣是优质的农家肥,
长期施用,土壤有机质、氮素显著提高,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同时沼液、沼渣是防
治病虫害的“生物农药”,施用沼肥可防治或抑制农作用病虫害的发生。沼液浸种可提高农作物抗性、减少
农药、化肥施用量,降低农药的残留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如八里铺镇孙家大庄村沼气户潘琴英“四
位一体”模式,亩日光温室年收入元以上,就沼气池一项年增收节支达元左右。温室蔬菜产量、品质提高,
病虫害减少。

三是改变农村卫生面貌,促进农村精神文建设。“做饭烟熏火燎、畜粪便地堆、污水到处流、蚊蝇满天飞”
是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通过“三结合”、“一池三改”沼气池修建,人畜粪便直接入池,通过厌氧
发酵,杀死寄生虫卵及肠道致病菌,减少了苍蝇孳生场所,防止土壤和水源污染,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
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注重科学使用,发挥综合效益。一是组织开展无公害蔬
菜标准化生产。指导群众合理利用沼液、沼渣防病肥田,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