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范小青《女同志》中的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官场沉浮中的女性群体

官场沉浮中的女性群体

官场沉浮中的女性群体作者:陶露阳来源:《人间》2016年第02期摘要:范小青的长篇小说《女同志》刻画了以万丽为首的一群机关女干部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现实政治场域当中女同志的成长过程。

本文从女同志的生存现状出发,挖掘她们内心的困惑与矛盾,展露女干部与官场中的男性群体剪不断理还乱的依赖关系,可以看到在面对这些性别困惑与生存困惑时,范小青是以一个女人的视角来书写一个女人对于政治的坚守与追求,挖掘“女同志”内心深处独有的情感意识。

关键字:《女同志》;官场;性别意识中图分类号:D66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04-02从《女同志》的内容和主题上来看,讲述了以万丽为首的女性参与政治事业的故事。

有人认为《女同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场小说,它也并非纯粹的女性主义小说。

因为它既没有专注于描写官场的黑暗、权谋与沉浮也没有对女性的心理意识、情感以及日常生活作详尽的描写,突出女性与男性等同的社会地位。

而是将女性纳入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当中,观察她们的成长和心理变迁。

正如王尧先生所说:“小说的动人之处恰恰是对在宦海中沉浮的人性的书写。

《女同志》的写作消退了‘ 官场’的皮相,放弃了结构重大冲突的企图……范小青完成了对体制之中女性命运沉浮的穿透性的刻画,逼近人性深处。

”无论女性在政治机关中担任着怎样的角色,使用怎样与男性相同的权谋和手段在复杂的政治体制下生存,一步步走向成功,在社会视野和女性自身的观照下,她们在男性主导的政治场域有意或无意中展露了特有的女性意识。

一、《女同志》中性别意识分析(一)女性官场生存法则与异变。

作为社会体制的一种存在方式,权力机关是一个纷繁复杂让人解读不尽的人生舞台。

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社会职能逐渐从家庭转向了社会,甚至转向了政治体系。

女性从政不仅是冲破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对女性作为“人”的角色的发现,更是对女性社会个体内涵的肯定。

范小青的小说《女同志》为我们描绘了在机关沉浮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

范小青《女同志》读后记

范小青《女同志》读后记

范小青《女同志》读后感小说描写了“女同志”的代言人-万丽在走进机关的十多年中,与女上级女同事之间的相互嫉妒和互相欣赏,与男上级男同事的互相斗争和互相支持互相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万丽的成长,万丽的进步,万丽对自己的反省,万丽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巨大变化等等,既有较强的现实性,又有浓厚的浪漫与理想主意色彩,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当中,深刻揭示人性内在的本质和女同志在这个群体中的心灵蜕变。

作家范小青以特有的细腻委婉勾勒出政治职业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是当今文学作品中罕见的。

众所周知,“女同志”作为一种体制内的特殊称谓,既包含了性别化的身份指认,又折射了超性别的文化诉求。

《女同志》正是以此作为叙事的特殊载体,通过一位名叫万丽的女性异常复杂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当代权力结构中许多隐秘而又丰饶的生存形态。

这种生存形态,并非像某些“官场小说”所描述的那样,总是布满了各种黑幕重重的“潜规则”,而是充分体现了个人的理想、信念、能力和情感,与当代权力自身所包含的公理、正义和科学决策等所产生的许多微妙而复杂的冲突。

当万丽从一位“女老师”变成一位“女同志”,展现在她眼前的,不仅仅是新的工作对她个人能力的挑战,还有机关内部微妙的权力意志对她的精神考验,或者说,是一种全新的生存秩序对她未来人生的全方位考验。

因此,当她迈进南州市妇联宣传科时,女友伊豆豆便告诉她:“你的好戏要开场了。

”但是,单纯的万丽并没有领会到即将开场的“好戏”是什么,更没有意识到“女同志”的角色转变将意味着什么。

当她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理想和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并迅速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赞赏之后,在代科长余建芳和妇联主任许大姐的言语之中,万丽终于看到了一幕幕所谓的“好戏”——那里既有体制内部的制度和秩序对个性生命的强力规范,又有权力意志与公理正义的隐秘冲撞;既有女性之间在性别伦理上的潜在纠葛,又有权力分配与个人理想之间的不断错位;既有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反复游离,又有情感取向与角色职责的频繁纠缠……它们看起来平静自律,不动声色,却又时时刻刻勾动着所有人物的内心波澜。

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十二个女作家,这些书很值得读!

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十二个女作家,这些书很值得读!

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十二个女作家,这些书很值得读!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女作家正十二钗榜单1. 宗璞代表作品《野葫芦引》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获得矛盾文学奖。

2. 王安忆代表作品《长恨歌》她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的女儿,但青出于兰胜于兰。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

“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

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王安忆小说对人情和人性的表现达到了一个高度,她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对当代汉语文学的纯正功不可没。

3. 铁凝代表作品《笨花》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从《哦,香雪》一鸣惊人,她就写出了几乎篇篇有反响的作品。

《笨花》是多年文学积累的力作,凭借其出色的文学内蕴被评为五个一工程最佳作品。

铁凝魅力来自文学也来自出色个人才华,她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者依靠的是自己的才华。

4. 杨绛代表作品《洗澡》她是学者型作家,是翻译家也是文学家。

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杨绛先生已步入生命的第96个年头,她依然在书写生命,在朴素的《我们仨》中,我们看到那样一个让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欢喜与哀愁。

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5. 霍达代表作品《穆斯林葬礼》《穆斯林葬礼》整整流传了20年不衰落,霍达的经典大作感动我们的是文学的品格和力量。

看破红尘爱红尘——范小青《女同志》读后

看破红尘爱红尘——范小青《女同志》读后

。 ,
小 说 以 一 份并 不 齐 备 的 所谓 挪 用 巨 额 公 款 案 的 案 卷 笔 录 为线 索 讲 述 了 以 国 瑞 为 主
,

泥 从 《 鳅 》 近 年兴 起 了 一股 底 层小 说 创 起 作热潮 它 虽 然没 有 打起 轰 轰 烈烈 的 旗 号 却 拥有 相当 可观的 颇为广传的 作 品 像王安忆 的 《 萍》 吴 炫 的 《 廊 》 富 发 等 《 鳅》 然 不 是 泥 虽 一 个 完 美 无 缺 的 文 本 但 作者 在 作 品 中 把 农 民 工 作 为 一 个 特 殊 的 社 群 来 关 注 把握 同 时 体 现 出 关 怀 社 会 底 层 人 道 主 义 精 神 这 种 努力 无 疑 为 当 代 乡 土题 材 小说 的 内 在 转 变 提 供 了 一 个 成 功 的 范例
,
,
,


,
,




,
一 个 有 使命 感 的作 家 有 义 务 记 录 下 我 们 这 代 人 是 这 样 生 存 的 并 体验 到 当 下 现 实 与 我 们 的 生 存 盼 望 之 间 的 冲 突 所造 成 的 切 肤 之 痛 要 在 小 说 中 进 行 当 代 性 的 现 实 关 怀 尤 凤伟 用 他 的
, 、 、 , , ,
,
在他们 的

笔 下 最 多 的 是 琐 碎 苍 白 飘荡 着 物 欲气 息 的 生活 而 没有 对这 种 日 常生 活 的 终 极 性 追 问
, ,
改 初 衷 真 是没 救 正 由 于 觉得 责 任在 身 在 选 择 写 作 题 材 时 总 惦 记 着 作 品 的 社会 性 着 眼 于 那 些 对 中 国 人 命 运有 着 深 远 影 响 力 的 方 面 因 此 尤 风伟 的小 说虽 不 完 美 无缺 但是 他那 坚 定 不 移 的 文 学 立场 恒 定 的 目 标 强 烈 的 忧 患 意识 热 诚 的 拯 救 愿 望 对 知 识 分 子 角 色 与 使 命 的 自 觉 维 护 都是 我 们 当 今 时 代 非 常 珍 贵

谈《女同志》中的存在主义

谈《女同志》中的存在主义

谈《女同志》中的存在主义姜华【摘要】存在主义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对中国的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站在存在主义的角度上,对当代女作家范小青的作品《女同志》进行浅析,探究存在主义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的体现.【期刊名称】《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4)005【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存在主义;孤独;选择;人道主义【作者】姜华【作者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我国70年代末,改革开放,西方现代思想冲击人们的头脑;80年代初期,萨特的存在主义热,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思想;90年代以后,思潮的流行冷淡下来,人们全面地接触萨特的存在主义,并把它运用到文学评论中;当代文学创作中,许多作家在不自觉地运用存在主义哲学思维思考现实、反映生活。

结合存在主义哲学来分析作家范小青的新写实的力作《女同志》,深有感触。

作者从“女性文化身份”①的角度从容而详细、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官场上的女性的奋斗史——进取与失意、成就与挫败、伤心与反抗、坚强与无助,将“女性”作为官场上特殊身份的隐秘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作者透过万丽以及她周围的一群女同志思考着女性和人性,思考着他们的“人性被格式化之后的虚假”②,也思考着他们身上的那种“无法别消灭的温暖和坚忍”③。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冲突、抗争与残酷。

所以人在荒谬、冷酷的世界中承受着苦闷、失望等悲观情绪,所以人生是孤独的、痛苦的。

《女同志》是一本描述女性在官场这种特殊的职场中所进行的选择、历练、奋斗和抗争,作者范小青展示了荒谬的社会关系,赋予每一个女性强烈的孤独感。

女主人公万丽,本来是一代天骄的大学生,学业有成,爱情顺利,可是在毕业前恋人康季平却背弃了她。

毕业后,万丽在一所普通中学做了两年教师,在康季平建议下,她报考了公务员走进官场。

论范小青小说中的人物图谱

论范小青小说中的人物图谱

Key words:Fan Xiaoqing _rgures
People patterns
Discourse Analysis
Action
Wi’itteu by Shao Qi凫ng
Supervised by Ding Xiaoyuan Fan Peisong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文化风味的书写。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这时期的作品中,范小青的确着力描 写一个文化之家。范小青在《设置障碍和跨越障碍》中说:“我在我的那一方土地上 不断地耕耘,不断地收获,……我写苏州,写过去的苏州人怎么过日子,又写现在的 苏州人怎么过日子"。1当然,此时的范小青是带着反思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作品的,自 然有无数的担忧,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能有新的可能。而在这时期的作品,《真娘亭》, 《明月亭》,《记忆》、《伏针》,尤其是自《瑞云》、《顾氏传人》中把苏州小巷的过去
精英色彩的人物。《百日阳光》中的项达民,柏森林,以及市委书记闻舒,《城市表情》 中的强力市长秦重天,这些形象对于范小青的创作而言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就在范小
青塑造了这些精英,英雄式的人物之后,她又把女性这一特殊的群体带到了权力,政 治话语当中。而在高速流转的创作中,她再次把目光伸触到历史的底里。在《赤脚医 生万泉和》中,那种对历史,人性悲天悯人的抒写,让人一步三叹。而小说中脑膜炎
为变成自我的重复或他人的重复。在这种意义上,作家们的选择各异,有的沉默,弃 笔,有的开始尝试别的可能。或许两者流露的都是对文学的敬意。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看到范小青在不断反顾自身的写作时,提出了“设置 障碍和跨越障碍”。尽管之中包含有过多的主观愿望,但这种态度于作家本人是合适 的。厌倦是在成熟之际的到来。当以苏州文化为特色的书写让范小青屡试不爽时,这 也成了她的障碍。她在《设置障碍和跨越障碍》中清醒地说:“如果说我的创作能有 一些进步,正是因为我找到了这一方土地,这一条捷径,这确实是一方属于我的土地, 也确实是一条比较顺利的途径,但同时,它也是一道障碍”。2这是一种对自身的清醒 认识,“设置障碍,跨越障碍,这正是我们要做的事情”。3正是在这种创作的心理背 景下,我们看到范小青的小数创作迎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她从1997年出版的《百日 阳光》开始闯入到干部,官场,政治的宏大叙事当中。项达民式的改革者形象开始占 住范小青小说的中心。改革,时代性的话题取代了文化历史深处的寻访。人物的背景 和层次也发生了变化,从底层过平常日脚的老百姓转到了政府改革的前沿阵地的充满

破解“当代官场女同志”的心魔——评范小青长篇小说《女同志》

破解“当代官场女同志”的心魔——评范小青长篇小说《女同志》

An Analysis of Devil in the Hearts of Women in Official Circles——Comments on Women in Official
Circles by Fan Xiaoqing
作者: 周东华[1]
作者机构: [1]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江苏苏州215104
出版物刊名: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18-21页
主题词: 新写实;官场;女同志;心魔
摘要: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范小青在其长篇小说新作《女同志》中,秉承新写实的风格,创作中又融入了新的写作内涵。

凭着对官场女性心理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把握,作家形象地破解了体制内女性心理、性格衍变的心魔,同时也流露了作家自己的心性。

浅谈范小青《女同志》的女性主义叙事

浅谈范小青《女同志》的女性主义叙事

建芳、许大姐、聂小妹、金美人和李秋等“女同志”, 即使只是偶尔巧用心理悬念,也能扣人心弦。引人无
现出如释重负的感叹,这样离开,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宣传科、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市委宣传部宣传科、沦
·35·
文学评论
WEN XUE PING,完美地揭示了女 同志这个群体的内心挣扎与蜕变。作者范小青按照女 性心理,在铺垫、发展中表现冲突,主角的内心活动 与外在行动浑然一体,真实地反应出这个官场女性对 权利的强烈欲念和对生活本真的坚守的性格。在小说 的最后,写到万丽到了康季平的墓地,打算这一天陪 着康季平,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但是,事与愿 违,秘书小邢的一个电话把她叫到了田书记处,在此 过程中,她毫无犹豫。《女同志》这个结尾是意味深 长的。这种叙事话语,极其耐人寻味,极具可读性, 非常容易引发阅读效应。 运用独特的女性眼光发言是其叙事话语一大鲜 明特征。不得不承认万丽性格的发展轨迹是真实可信 的。万丽的言行举止,或面对改造旧城区艰难的任务 时犹豫不定、或因其他女同志对上级的谄媚时愤而无 奈、或在省里的发言前因为孩子生病而中途退出,这 因而被堪称为以女性眼光发言的世情小说。然而,万 丽的自信心是有目共睹的。她自信自己比其他人文笔 更好,穿衣更有品味;自信能几乎要破产的房产公司 扭转乾坤。所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称之为女强人, 她可以比男人做得更好,如果这样叙述的话,那显然 掉入了男性话语的误区。范小青没有这么写,在她的 笔下,万丽说:“如果我不是一个女同志,而是一位 男领导,她的所作所为,会被认为是‘强悍’吗?在 男同志身上,这是能力,是魄力,是威信,是强大的 信心。可是,因为她是一个女同志,一个女人,她就
MU DAN
牡 丹
浅谈范小青《女同志》的女性主义叙事
张亚薇
范小青的《女同志》这部小说一经推出,便好 评如潮,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具范小青精神气质的一 部长篇小说”,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把握范 小青创作的整体风貌,体悟作家的心理状态,让我们 再一次领略范小青宽阔的叙述视野。 一、官场中被异化的人物形象 小说描述万丽大学毕业,从中学人民教师变为 女副市长候选人之一中间所经历的种种起伏升迁的复 杂故事。小说所开辟出来的万丽、陈佳、伊豆豆、余 大体上是以万丽大学毕业两年后进入南州市政府机关 工作的具体单位和她的工作学习地点的流动为线索, 纵横交错为几个变动中的公共空间“官场”场景。 主人公万丽的性格敏感而善良,她的身份具有 多重性。她是一个知性女子,在机关做女干部,对于 一个刚刚脱离学校步入政坛的人来说,万丽有着漂亮 的外表与过人的气质,感性内敛又不失圆滑。就其本 身而言,她不适合生活在政治场中,但其被官场习气 所侵染,学习着在权利面前谨小慎微;作为万丽的竞 争对手,高学历、高素质的陈佳为了谋取升迁,谋取 与万丽竞争中的优势,也和上级勾搭到了一起,到了 老干部局开天辟地,在离开宣传部之前,她对万丽表 还有既单纯,又复杂,精于小道消息,并处处 伴随万丽官场成长的尹豆豆;外表和善,却既要求人 家帮忙,又去告人家的密,翻云覆雨,明里一把火, 暗里两把刀的妇联主任许大姐;能讲刺伤人的话,把 人逼进墙脚,又能迅速换上另一副面孔,软言软语地 去安慰,化解僵局的金美人;刚愎自用又坚不可摧的 聂小妹;只知道把领导的讲话和报告背得滚瓜烂熟, 处事沉稳却少有创新意识的余建芳……这些都被非常 立体而形象地突现出来,让人难忘。这些迷茫犹豫、 摸索前进的女同志在机关里艰难地生存着,有真才实 干是首要的。当然,“贵人”相助也不可或缺。在攀 登的过程中,她们内心急剧变化,折射出她们进入权 力斗争中心后深深的无奈与无助。 二、《女同志》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特征 (一)符合女性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 小说的结尾,万丽、陈佳、聂小妹在女市长的 争夺赛中相遇,谁能争得这个职位还是个未知数。小 说中任何一个微小事件, 都可能改变故事前进的脚步, 造成不同的结局。所以,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让人 放心不下。在这种架构中,读者按着作者的脚步一路 走来,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获得阅读的快感与享受, 限遐想,因而为小说营造出高浓度的故事性氛围。 按照女性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需求,故 事结构没有被人为破坏,没有在叙事手法中炫技,只 是清楚地进行表层叙事,时空线索极其清晰,采取了 与普通读者相当的认知方式,这些都是《女同志》在 叙事手法上的特点,所以不应仅仅把《女同志》归入 简单的官场小说,它又是一部叙事小说,是一部以大 隐若无的高超叙事手法表现的叙述,它是以女性形象 万丽在官场的生前起伏与成长为核心的一系列线性故 事、为人处世态势及其心路历程为叙事轨迹的。小说 描述万丽大学毕业,从中学人民教师变为女副市长候 选人之一的复杂故事。在这些年间,她先后在市妇联 平区区委,以及后来被调到了半官半商的房地产公司 等,还有万丽在宣传科工作时市委组织部通知她参加 的省委党校举办的为期半年的青年干部班。 (二)叙事极具女性心态轨迹 全书共 41 章,约 36 万字,万丽是《女同志》 中的主角,也是这部小说的代言人,在她进入政坛的 十几年中,与上下级互相猜疑、嫉妒、相互欣赏。与 男同事之间斗争、利用,在这种尔虞我诈的官场中, 万丽开始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 步,最后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这部 小说既可以称之为纪实小说,也可以称之为浪漫主义 小说。在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作者的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范小青《女同志》中的女性形象摘要范小青在新世纪由苏味作家经历了一个转变,将历史背景虚化而侧重写出人心的真实。

《女同志》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当代文学中第一部以官场女性工作和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工作与生活基本可以概括为“官场”与“情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可以说,这是一部以诸多“女同志”为主的小说。

本文以《女同志》这部小说为例,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体现出女性在官场中的思想变化与心理历程。

【关键词】范小青;女性形象;官场;情场;矛盾Simple analyse about the female images of Fan Xiaoqing The female comradeAbstractFan Xiaoqing by Sue flavored writer in the new century,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written on the heart of the re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blur. Novel "The female comrade " can be said to be the only film with officialdom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genre of the novel women work and life. Among them, the work and life space of the basic can be summarized as "official" and "love" two interrelated aspects, this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many "lesbian" major novels, this paper, taking the female comrade, for example, the female character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outline the female mind change and suffering in the officialdom.[Key words]Fan Xiaoqing; Women Portrait; Officialdom;Love affair;Contradiction目录引言 ............................................................. - 5 - 一、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万丽 ...................................................... - 5 - (二)陈佳 . (8)(三)伊豆豆 (8)(四)聂小妹 (9)二、女性群像与官场生态 (9)(一)“女同志”的称谓内涵 (9)(二)女同志之间的关系......................................... - 10 - (三)女同志与男性的关系....................................... - 11 -三、《女同志》女性书写的意义 ..................................... - 12 -四、结语 .......................................................... - 15 -五、参考文献 ...................................................... - 14 -六、致谢 .......................................................... - 15 -引言在范小青的写作生涯中,“《女同志》可以看作是她长篇小说创作中又一个标志性的作品,也是当下长篇小说创作中一部值得关注的重要作品”【1】。

自1979年写作第一篇小说《解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范小青是以写“苏味小说”而出名的。

《裤裆巷风流记》、《瑞云》、《顾氏传人》等描写苏州人日常生活与吴苏文化的一大批小说植根于苏州这方水土,又融入了新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大量运用白描手法,作家主观情感并不介入小说,而是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苏州日常生活图景,达到了“零度写作”的标准。

这样的描写手法正是范小青所推崇的“纯文学的品格”,用平淡的叙述带出深刻的韵味,叙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使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一起成长,一起体会人生的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范小青的小说创作发生了一些新变,其作品长篇小说《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河》等抹去了以往对苏州城市与文化的描绘,不再着重于展示苏州这一方水土下的风俗人情,而是在架空的背景环境下进行故事的叙述,使作品不再像历史故事的讲述,而注重体现对现实生活和人性思想的关注,聚焦平民,触及政治,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宏大叙事,可以说是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调和,写出了平民史诗。

这一时期的范小青不再延续过去那种简单的“苏味小说”的创作方法,开始关注人情事物肌理,关注人性本身,叙述普通人最本质的喜怒哀乐,并从中透露出自己的思想与人生情怀。

可以说此时的范小青开辟了她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阶段。

一、小说女性形象分析“范小青的小说,表面看是在描绘密实的经验、喧嚣的现实,其实她真正渴望触摸的依旧是人性的核心。

这部《女同志》,就为人性的丰富和复杂提供了生动、准确的注解。

在此之前,我还没有看见哪一个作家能够将官场女性的隐秘心理雕刻得如此精细、逼真”【2】。

《南方周末》在采访范小青时曾经就《女同志》一书问过她:“男女能够绝对平等吗?”范小青回答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以革命的形式完成了女性解放,女人也是半边天,走出家门去工作,与男人完成同样的任务。

从表面看,这是平等的,但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平等,因为男女之间存在着既定的生理差异,有些东西能平等,有些东西是不能平等的这可能也是世界性问题”【3】。

(一)万丽《女同志》这部小说从总体上看可以说是主人公万丽的成长小说。

万丽被大学男友康季平抛弃以后从事教师工作,在康季平的怂恿下鬼使神差地进入官场,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慢慢“进步”。

机会与进步是万丽在男性官场生态环境中生存下去的关键词。

在妇联工作的这段时间是万丽牛刀小试的适应期,在与许大姐、余建芳、伊豆豆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懂得了抓住机会的重要性,自觉产生了进步的要求并形成了自己的进步观。

在向问秘书长的关照下万丽平步青云,官场生涯第一次得到提拔,她也成为了“向问的人”,这给她之后的官场生涯造成了极大影响。

在向问与平志刚政治斗争的过程中,由于万丽政治上的不成熟而无意泄露了向问的计划,导致自己与向问的暂时隐退,机会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稍纵即逝。

在康季平的建议下,出于不断进步的自觉要求,万丽从市委办公室主动调到宣传科,卧薪尝胆,不料却迎来了政治生涯中第一个有档次的竞争对手——女研究生陈佳,这对于万丽来说也是第一次真正的考验,在她想放弃的时候康季平断言万丽要在“无休止的欲望和善良天性的矛盾中痛苦到底”并劝告她等待机会的时候要耐心。

在宣传科经历了南州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调查、文艺节筹办与稥镜湖风波之后,虽然她的对手陈佳比她更快得到提拔,但是她的靠山向问东山再起,她又结识了弃政从商的叶楚洲,并与“傻乎乎”的孙国海结婚。

在这次等待中她掌握了更丰富的权力资源。

在伯乐向问的推荐下,已经荣升宣传科科长的万丽被选拔到省委党校参加硕士生以上学历的青年干部班。

在省委党校她受到了康季平的百般照顾,在省委领导面前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干。

在毕业典礼的时候万丽也再一次看到在政治中失去机会的可怕,南州的聂小妹在报告中慷概陈词,却与省委周书记的观点背道而驰,聂小妹在经历重大精神冲击之后被迫远走西藏,另寻机会。

去省委党校参加培训本来就是向问培植万丽的过程,万丽经历党校的教育与风波之后,政治上更加成熟,进步的要求不断攀升,对机会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

向问把她派到最艰难的旧城改造指挥部与两位男性上司斗智斗勇,如果说在之前的官场生涯中万丽还主要是与女性打交道,而在此之后政治成熟的万丽则越来越独挡一面,虽然有一大笔政治资源,但是万丽显示出相当的独立性,与男性进行正面政治斗争。

在旧城改造中,她的功绩丰厚,既能够与指挥部两位互相斗争的上司斡旋竞争,又能在闻书记、向部长的面前展现风采。

在小说的最后一大节中,过去她积累的政治资源逐渐消失,向部长隐退、康季平去世、叶楚洲自己的盘算以及田书记的摆弄,使得万丽真正成长起来,独立面对官场中的种种交错复杂的关系。

在南州房地产集团,万丽既要完成田书记下达的政治任务,又要与市财务局周旋,还要摆平集团内部的斗争,同时又要与叶楚洲、向一方等地产大佬斗法等。

万丽在干这些的时候既要审时度势,又要从容不迫,每一步都容不得闪失,可以说万丽已经很出色地完成了她的任务。

小说最后万丽又不得不与陈佳、聂小妹竞争副市长的职位,至此万丽已经完全踏入政治权力斗争的修罗场。

万丽的形象就是在这不断的政治斗争过程中丰满起来的。

起初的万丽可以说是天真善良,但在不断的斗争过程中,她“内心中坚硬的成分不断扩大”【4】。

关于万丽的成长,范小青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让万丽自己体会自己内心深处的变化,自觉地产生出权力的贪恋与自身善良天真的天性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前者往往战胜后者。

她学习金美人的隐藏城府,她对伊豆豆的提拔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非姐妹情深,她想利用平原来牵制李秋,她的心在许许多多的决定中慢慢变得坚硬,更坚硬。

这种情感与理性的斗争就像尤金·尤涅斯库笔下的《犀牛》所呈现的人类异化时的可怕景象:“当所有的人都变成了犀牛时,还没有变成犀牛的少数人便是奇怪的;当别人都变成了犀牛时,那些尚未变成犀牛的人,甚至渴望变成犀牛”【5】。

然而,在理性与情感的斗争中最后胜利的终将是理性。

此外万丽与其他男性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这些男性在万丽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不同角色。

康季平可以说是万丽精神上的丈夫甚或是父亲,他为万丽着想,一切都为万丽打点好,在万丽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能够抛下一切来帮助她。

怂恿万丽进入官场、让她以退为进、考研究生、搭线省委书记的大秘、给她发邮件鼓舞她,康季平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病体不能长久地陪伴在万丽身边,但他的爱一生中只给了万丽一个人,所以他的存在对万丽而言是最纯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