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东湖公园湖泊污染治理(1)
浅谈深圳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专业:行政管理(自考本科学段)学生姓名:杨清玲准考证号:040414100685指导教师:岳经纶完成时间 2016年 09 月 07 日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从古至今,城市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它不仅是人口聚居地,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
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困扰着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计划,良好的环境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力求得出可以有效防治水污染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城市化;目录前言 (4)一、我国城市环境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市大气污染:看不见的污染……………………….…………....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市污水污染:腐水难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市声污染:六根难静………………………….……………...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城市光污染:人工昼夜………………………….……………....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城市固体垃圾污染:扔不掉的扔………………………………...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一)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市缺少合理的布局规划,功能区混乱…………………………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市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12)(四)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管制薄弱 (12)三、改善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 (13)(一)提高人们防治城市污染的环保意识 (13)(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物排放监控 (13)(三)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14)参考文献 (14)前言对人们来说,水一切生命的来源,是人们生存下去必备的基本物质。
关于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

提案标题:加强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一、提案背景1.1 东湖公园是武汉市最大的市区公园,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和水生态环境。
1.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的增加,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水质下降、水生物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问题分析2.1 水质下降导致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东湖公园的生态系统平衡。
2.2 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等污染源的不断增加,对水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3 水生物的减少使得东湖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对公园的生态景观和旅游吸引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解决措施3.1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2 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污染源,保护水环境安全。
3.3 积极开展水生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对水生物的监测和保护力度,恢复东湖公园的生态平衡。
3.4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四、实施方案4.1 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管理和监督。
4.2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更新改造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
4.3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4 加强科研与技术支撑,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保护水平。
五、预期效果5.1 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2 促进东湖公园生物多样性恢复,增强生态景观的吸引力。
5.3 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休闲旅游场所,提升公园的社会效益。
六、结语提案的实施是为了加强对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公园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自然环境和休闲旅游资源。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高度重视这一提案,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共同推进东湖公园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东湖公园作为武汉市的一张璀璨名片,其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任务显得尤为重要。
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

新圳河污染治理技术方案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流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新圳河是中国南方一条重要的河流,近年来也受到了污染的困扰。
为了治理新圳河的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方案。
首先,应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
通过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和升级现有的设施,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河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
第三,应该推广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生态修复手段,可以提高新圳河流域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的累积和传播。
生态修复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提高河流流域的生态价值。
第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是新圳河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加强农药、化肥的管理和使用,控制农田的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要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流的负面影响。
第五,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只有当公众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才能够真正参与污染治理工作。
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其环保责任感和行动意识。
最后,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只有通过对水质、河流生态等指标的定期监测和评估,才能够及时了解新圳河污染治理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治理新圳河的污染问题需要多种技术方案的综合应用。
只有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工业管理、生态修复、农业控制、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够有效地改善新圳河的水质,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修正)

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2.27•【字号】•【施行日期】2018.12.27•【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1999年11月22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6月25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等十二项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船舶污染防治第三章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污染防治第四章污染监视及监测第五章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海域污染,保护海域环境及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深圳海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在深圳海域沿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防治海域污染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承担责任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海域环境监测、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污染海域的监督管理。
深圳海事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海事部门)负责海域监视,防治船舶及其相关作业污染海域的监督管理。
市海洋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海洋管理部门)协同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深圳海域进行环境监测,参与海域重大污染事故的处理。
深圳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渔港船舶排污的监督和渔业港区海域的监视。
深圳海上搜寻救助分中心(以下简称海救中心)负责统一组织、指挥海域污染事故的控制、清除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海洋和海岸资源开发的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和重大开发计划时,应当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予以评价,并提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深圳水污染治理调研报告

深圳水污染治理调研报告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和国际城市,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城市化进程中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深圳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研目的与方法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深圳市的水污染情况、治理措施及成效,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调研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深圳市水污染的现状1. 水质状况:深圳市许多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水质普遍存在较高的污染物含量,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营养物等。
2. 水生生物受损:由于水质污染,深圳市水域中的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影响,生存环境恶化,种类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3. 水资源供应压力:由于水污染问题,深圳市的水资源供应压力日益加大,可用水资源短缺。
三、深圳市水污染治理措施1. 管理体制建设:深圳市建立了水污染防治责任制,确立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并加强水污染监测与评估。
2. 排污许可制度:深圳市出台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对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管理,加大了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圳市积极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4. 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圳市实施了一系列水环境整治工程,包括河道疏通、湖泊水质调整和湿地修复等,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
5. 废水资源化利用:深圳市鼓励企业将废水资源进行再利用,并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推动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四、深圳市治理水污染存在的问题1. 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虽然深圳市采取了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措施,但仍存在一些企业违规排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2. 治理花费较高:由于深圳市的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大,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3. 社会认识不足:部分居民和企业对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水污染治理的动力。
五、改善建议1. 加强监督执法:加大对企业的排污监管力度,严惩违规排放行为,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浅谈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措施

浅谈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措施【摘要】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是黑臭水体的典型代表,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和水质。
本文首先分析了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的现状,指出其主要污染原因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不当等。
接着提出了三项治理措施: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以及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这些措施有望有效改善水体质量,净化河道环境。
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未来对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
本研究对解决深圳市黑臭水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措施、污染原因、污水处理设施、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深圳市坂田河龙华段是深圳最受污染的河流之一,黑臭水体问题严重。
由于工业废水、农村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坂田河龙华段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造成了臭气熏天、水质黑臭、水生生物减少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深圳市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已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坂田河龙华段水体质量,恢复河流生态。
对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保护坂田河龙华段水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现状及污染原因,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找出造成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提高水体的净化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希望通过对坂田河龙华段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的探讨,为其他类似水体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进步,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结合国家环保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势,全面提升我国水环境治理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
深圳黑臭水体治理施工方案

深圳黑臭水体治理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导致深圳市部分水体出现黑臭现象。
黑臭水体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城市环境品质,还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市政府决定启动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本文档将介绍深圳黑臭水体治理施工方案,包括治理目标、施工时间安排、工程内容和方法、环境保护措施和工程预算等内容。
二、治理目标深圳黑臭水体治理施工的总体目标是彻底消除黑臭水体,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和水质环境,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和市民居住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 1. 消除黑臭水体,达到零反馈黑臭水体的目标。
2. 对治理水体进行整治,使水质达到相关环境标准。
3. 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4. 在治理期间,最大程度保证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
三、施工时间安排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施工将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收尾阶段。
1.准备阶段:–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制定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和工期计划。
–采购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施工前的协调会议。
–对施工区域进行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
2.施工阶段:–进行水体截污、分离、处理和净化工作。
–清理水体污染源,修复水体环境。
–输入适量新鲜水源,改善水体流动和稳定性。
–安装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质变化。
3.收尾阶段:–进行工程验收,确保达到治理目标和环境标准。
–进行工程竣工报告和数据报告的编写。
–进行项目总结和经验总结,形成相关规范和标准。
四、工程内容和方法深圳黑臭水体治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方法:1.污水截污:通过建设截污管网,将污水排放口引至集中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阻断污水进入水体。
2.水体分离:采用物理隔离和生态分隔相结合的方法,将黑臭水体与清水体分隔开来,减少交叉污染的发生。
3.水体处理: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治理措施,进行污水的去除、氧化、沉淀、过滤等过程,使水体得到净化。
深圳洪湖公园水质治理方案

深圳洪湖公园水质治理方案
利用人工湿地进行城市公园水体污染控制技术人工湿地对水污染控制和水质净化的机理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关键要素是湿地植物、湿地基质和湿地微生物群落。
因而,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是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人工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床中的微生物也繁殖生长,通过对湿地床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系统中去除。
人工湿地对水体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的去除效果洪湖公园的人工湿地可处理多种工业废水(包括化工、石油化工、纸浆、纺织印染、重金属冶炼等各类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富营养化水体和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通常人工湿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N,P,DO,SS,COD,BOD,、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东湖公园湖泊污染治理孙 政, 周建忠, 马林伟, 尹克明(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摘 要: 城市公园内的湖泊水体往往补充水源不足,自净能力脆弱,当受到水污染时易出现湖水变黑发臭而破坏公园美景,使其失去使用价值。
介绍了深圳市东湖公园人工湖的污染治理方案。
实践证明,结合水利防洪、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通过采取截污、清淤、补水、修复湖泊堤岸及拦水橡胶坝等措施,可使湖泊水质得到彻底改善。
合理的设计使人工湖不仅具有滞洪防洪功能,还可对公园地下水起到调节和补充作用。
该项目为城市公园湖泊污染综合治理进行了一次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人工湖; 污染治理; 水利防洪; 园林绿化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4602(2007)08-0042-04Lake Pollution Control of D onghu Park i n Shenzhen C ityS UN Zheng, Z HOU Jian zhong, MA L i n w e,i Y I N K e m ing (Sout h w est ChinaM unici p al Engineering D esi g n and R esearch Institute,Chengdu610081,China)Abst ract: For be i n g lack of m ake up w ater source,self purification capab ility of lakes i n urban parks is qu ite w eak,and after polluted,the w ater quality i n these lakes w ill be deter i o rated.The artifi cia l lake po ll u ti o n con tro lm ethods o fDonghu Park i n Shenzhen C ity are introduced.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fl o od con tro,l env ironm ent protection and landscapi n g wh ich are i m p le m ented co m prehensi v e l y,and m ultiple m easures,such as w aste w ater i n tercepting,bo tto m m ud re m oving,m ak i n g up w ater and retar d i n g w ater by r ubber da m can i m prove w ater quality of l a kes tota lly.The reasonab le design m akes the ar tific ial lake have functions o f fl o od deten ti o n and contr o,l groundwa ter adjust m ent and supply.The pro ject is a successfu l explorati o n and practice for co mprehensi v e control of lake po llution i n ur ban par ks. K ey w ords: artific ial lake; pollution contro;l flood contro;l landscap i n g1 项目概况深圳市东湖公园人工湖位于深圳水库大坝以南,是在深圳水库自北向南穿越园区的天然泄洪渠道上设置了两座橡胶拦水坝蓄水而形成的。
该人工湖分上、下两部分,其中上湖面积为88500m2,下湖面积为36300m2,湖区陆地面积为78000m2。
其功能除娱乐、景观外,还具有一定的调洪、滞洪作用。
自1990年夏季开始,东湖公园周边居住区的大量雨污废水被排入人工湖,致使湖底淤泥大量沉积,湖水逐渐变黑,严重破坏了东湖公园的景观。
为了恢复湖水清澈如镜的秀丽景色,深圳市对人工湖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
2 污染现状2 1 污染概况随着公园周边区域的开发与建设,受各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污水管道乱接错接等因素的影响,公园人工湖受到爱国路排洪渠、沿河路排洪渠大量污水的严重污染。
经监测,湖水旱季水质指标大大超过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中 类水域标准限值(适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第23卷 第8期2007年4月 中国给水排水CH I NA W ATER&WA STE WAT ERV o.l23No.8A pr.2007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人工湖治理前旱季湖水水质T ab.1 W ater qua lity o f artifi c i a l l ake i n dry season be forepo lluti on contro l m g L-1项目旱季湖水水质GB3838 2002中 类水域标准限值BOD5120 6COD301 30TP3.48 0.1TN26.8 1.52 2 污染原因2 2 1 公园周边区域的污染源东湖公园周边区域的雨水排洪渠出口位于人工湖的上湖,该区域存在雨、污水混流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相当数量的住宅阳台改为厨房,原阳台雨水管成为污水管; 路旁部分小餐馆、小商店的污水就近排入雨水边沟或雨水口; 部分小区及用户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污水管道乱接错接至雨水系统。
其结果导致该区域的大量污水排入爱国路与沿河北路排洪渠,该两条排洪渠旱季实际上已成为排污渠,雨、污水分流排放体制已不复存在,使处于排洪渠出口位置的东湖公园人工湖成为其所排污水的受纳水体,由此造成了人工湖的严重污染。
2 2 2 公园内的污染源由于园内未设市政污水管道,园区内各单位散流排放的生活污水通过雨水明沟排入人工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工湖造成了污染。
园区内的污染源有: 公园餐厅的污水; 深圳水库大坝南侧东湖公园宿舍和东湖管理处及其宿舍的生活污水; 人工湖周边众多苗圃、花圃的肥料随雨水径流进入人工湖。
3 人工湖污染整治方案根据对园内人工湖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的调查分析,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东湖公园人工湖的污染现状,必须采取如下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截污; 清淤; 补水; 对人工湖已损毁的堤岸及拦水橡胶坝进行恢复。
3 1 截污3 1 1 截污方案设置截污管对爱国路和沿河路两条排洪渠内的污水进行旱季截流(截流倍数取为4),并将公园内部散流排放的污水通过增建污水管网收集排入上述旱季截污管。
截流的污水经提升排入沿河北路的市政污水干管,最终排至罗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增建排洪渠截流爱国路和沿河路排洪渠暴雨时排出的初期雨水(含有旱季时沉积的大量泥砂),并将其沿湖岸西侧引流排至人工湖的出口,以避免污染水体并在湖内造成淤积。
人工湖旱季受纳污水量Q=2500m3/d,接入人工湖的两条排洪渠的最大过流能力分别为75m3/s与12.5m3/s。
3 1 2 截污管渠截污管道公园内部分散排放的污水本着尽量以重力流方式排放的原则,在各生活区排出污水的雨水边沟处设置截污井,各污染源污水沿地面高程就近集中排至公园钓鱼池西侧,再穿过水库泄洪道(在河底埋管)排入人工湖西侧的截污渠道。
设计截污管管径为300~400mm,总长约1.374k m。
初期雨水截污渠截污渠道沿人工湖岸敷设,兼有湖堤和游览观景道功能。
截污渠道剖面见图1,其中渠道宽为2.5 ~5m,深为2~3.5m,总长为987.63m,坡度i= 0.0021。
管渠施工要求尽量保护公园内的树木,避免对名贵树木造成损害。
图1 截污渠道剖面图F i g.1 Secti on of w astew ater i nterception d itch3 1 3 截污泵房截污泵房剖面如图2所示。
图2 截污泵房剖面图F i g.2 Secti on of w astew ater i nterception pump roo m孙 政,等:深圳市东湖公园湖泊污染治理第23卷 第8期截污泵房为半地下式结构,上部结构尺寸(轴线):L B H=13.8m 4.2m 4.2m,下部结构尺寸(内壁):L B H=9.8m 2.7m 10.7m。
设回转式格栅除污机1套,设备宽B=0.7m,栅条间隙b=20mm,倾角 =75 ,功率N=1.1 k W。
根据格栅前后水位差或按时间周期自动控制清渣,也可就地手动控制清渣。
另配人工格栅1套,设备宽B=0.7m,栅条间隙b=30mm,倾角 = 60 ,机械格栅检修时备用。
泵房内设潜污泵2台,Q=208m3/h,扬程为100kPa,N=9k W,库房内另设1台备用。
3 2 湖底清淤东湖公园人工湖内多年沉积物很多,清除湖内淤泥是其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计算湖底淤泥总量约为55000m3。
由于淤泥量大,加之底层淤泥含水率较高,给外运带来很大困难。
人工湖上湖的北侧有一块近2h m2准备用于绿化的杂草地,经征询公园管理处有关人员意见,可将其作为淤泥的堆场。
鉴于场地面积有限,清淤量又大,拟对清淤工程采取如下措施:将人工湖内已沉积干化的泥砂(以总泥量的50%计)直接运往淤泥场填埋;对于底层的及含水率较高而不便直接外运的淤泥,先堆置于杂草地,待其自然干化后,既可再行外运填埋,也可就地培土进行绿化。
为避免淤泥在堆置干化过程中散发臭味对周边区域环境造成影响,采用微生物除臭剂(操作方式为在污泥堆放时直接喷洒)进行除臭,费用约为3.8元/t污泥。
3 3 人工湖的补水为从根本上改变公园人工湖的面貌,必须对人工湖采取必要的补水措施。
对于人工湖的补水,应确定适当的补水周期,这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景观用水要求。
经调研分析确定东湖公园人工湖补水周期为60d,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对补水周期进行调整。
补水主要发生在旱季(10月 次年3月),雨季时人工湖大部分时段可通过公园周边大片绿地汇集的清洁雨水得以补充。
考虑到雨季也有较长时间不降雨的情况,故补水一次,全年共补水4次,每次补水量为14.78 104m3,全年平均补水量为59.12 104m3。
人工湖补水拟就近从深圳水库取水,考虑到水库大坝的安全,不宜单独设管从水库取水,拟从东湖泵站的水泵出水管上加设1根DN400的支管取水,并在支管上设流量计计量。
补水兼作公园绿化用水,引水管采用钢管,管径为50~400mm,管道总长约5.1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