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积存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要紧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勾起了许多人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那个虚幻的桃花源里观赏风景,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由于初三的学生差不多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明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存常用文言知识。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

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因此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因此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因此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

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学生说,老师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闻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妨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

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如此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般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老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诵读课文。

〔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3〕通假字〔4〕一词多义〔5〕同义词〔6〕成语〔7〕句子翻译〔8〕故事内容等。

【四】课堂提高,优化练习

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绘,许多于200字。

六、学习小结,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忆

1.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按照“捕鱼忘路——发明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二】想像桃源之“美”

1.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竞赛。

2.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么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那个地方的_______________美,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给大伙描绘一番。

例如:那个地方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漂亮,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那个地方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那个地方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

听着大伙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漂亮的图画,桃源是漂亮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桃花源是漂亮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

“乐”?〔男女、老幼、渔人〕

2.他们分别什么原因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

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漂亮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_________________奇,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假设有光……豁然开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