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接入网整体解决方案
下一代电力通信网综合承载解决方案-增强型MSTP

下一代电力通信网综合承载解决方案-增强型MSTP电力通信网面临更多挑战2009年,我国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我国的电网建设开始全面进入智能化高速发展时代,生产及业务系统不断丰富,越来越复杂,对通信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安全、高可靠随着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大量电力系统业务需要通过电力通信网进行传输,电力系统对于通信网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大,通信网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愈加严重。
因此,电力系统生产运行部门对电力通信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电力通信网能够提供足够的通信能力,更要求电力通信网要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比如继电保护,这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保证。
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因素,当电力系统出现各种形式的短路故障或异常状态,为了避免事故发生,继电保护会给控制设备(如输电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的断路器发出跳闸信号,将发生故障的主设备从系统中切除,并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这就要求通信网必须实现继电保护信号的最低时延传输,电力行业要求继电保护信号的传输时延必须低于5ms.♦高效传输随着电网信息化需求的提高,电力通信网呈现了业务多样化和分组化的趋势,视频会议、办公系统等业务越来越普及。
相比传统电网运行类业务,这一类业务的带宽需求更大,如一路标清的视频业务的带宽就超过2M,一路高清视频带宽甚至需要6M~8M的带宽,电力通信网络如何能实现分组业务的高效率承载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之下,集成了SDH和PTN两种技术优势的“增强型MSTP”应运而生。
增强型MSTP融合了TDM硬管道和分组(MPLS-TP)软管道两种技术的优势,在保证TDM 业务质量同时,同时提高分组业务传送效率。
增强型MSTP在充分利用分组技术同时克服了其对TDM业务支持不成熟的缺陷。
增强型MSTP给电力行业带来的价值电力行业中的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计量、设备状态实时信息等,对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时延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增强型MSTP的TDM硬管道可以提供“超低时延”、”超强误码检测&纠错”,和“网络级ASON保护”,只有增强型MSTP可以满足电力业务的严苛要求。
电力通信传输网解决方案

电力通信传输网解决方案摘要:电力通信网在电力系统中是保障继电保护安稳,自动化,语音视频的重要支撑系统,也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含了多种业务。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实现信息互传和联网,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尽可能符合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最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电力通信传输网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网;现状;解决方案引言电力通信传输网是由多种传输手段、交换设备、终端设备组成的,能够协同配合电力通信系统全程全网联合作业。
对通信传输网进行深入的优化,可以大大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的提升电力信息化水平,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了电力通信的效益,从而推动供电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
1电力通信传输网的发展现状从整体角度来看,电力通信传输网在我国当前电力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和突破,电力通信传输网基本实现了一体化监控,特别是在电力安全检测以及控制上也进行了很好的完善和调整,但是具体来看,我们国家电力通信传输网依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还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
1.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网络需求不断扩大,必须改进电力通信传输网的性能和完善性。
虽然我国目前的电力通信网络,其标准和体制达到了国家的制定标准,但是在电力发展的推动下还存在不足之处,一些标准和规范还不是很完善,没有更新相应的计划,与智能电网时代的需求无法有效结合。
没有重视电力通信网络建设,进而影响到了电力通信的整体运行效果。
1.2区域发展不均衡目前,由于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建设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不同地区的电力通信发展水平也受到一定影响,一些经济落后的区域无法建立完备的电力通信传输系统,导致电网通信水平较低,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1.3 信息化程度低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的保障电力系统处于一种安全运行的状态,电力系统其实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益,结合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国家电力信息传输网,在具体运行的工作过程当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些都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安全问题,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电力通信传输网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电力通信传输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低,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必须要严格的控制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好信息化工作,不断的钻研一些先进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防止一些安全隐患。
网电科技电力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运营级用户端无线电力猫 WI-FI POWERLINE ADAPTER
型号 设备相关资讯 指示灯 高速以太网界面 调制技术 资讯安全 PLC界面 线路传输速率
WI-FI界面
高速以太网界面
有效资料流通速率 输入电压 每一局端下挂数量
WD-200M-W 1*PLC介面;1*10/100BASETX自动侦测高速以太网通讯接口 (PWR)电源 (ACT) 电力线通信正常;(LINK) 无线启动 (ETHERNET )与网络设备连接成功 符合IEEE 802.3;IEEE 802.3u;HomePlug AV网络标准规范 OFDM技术 采用128 bits DES资料加密及密钥管理技术 符合Home Plug AV业界规范;采用正交分频多工调变(OFDM)技术;使用 2-28MHz频带; 使用CSMA/CA实体存取技术; 200Mbps IEEE 802.11n, 802.11g and 802.11b 标准;64/128 bits WEP; 支持 WPA-PSK/WPAt2-PSK 安全模式频带自动选择;WDS mode:Lazy - Bridge - Repeater频率范围:2.4 GHz–2.484 GHz
点,是各大运营商部署数据网络的有力武器。
运营级局端电力网桥
INTERNET ACCESS
型号
接口
指示灯
标准支持
调制技术 资讯安全 电力线频率范围 转发速率 吞吐量
WD-B200M(运营级) 1个串口RJ45;1个PLC接口(2个RJ45组成回路);3个标准以 太网接口RJ45 ACT(PLC通信灯);LAN (Ethernet口);PWR(电源) IEEE 802.3;IEEE 802.3x;IEEE 802.3u ; Auto MDI (X); Home Plug AV;符合以太网协议:802.1 Q VLAN OFDM技术 采用128 bits DES资料加密及密钥管理技术 2MHz-28MHz 200Mbps 80M
电力通信解决小区宽带接入的方案

电力通信解决小区宽带接入的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宽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小区内一般采用光纤或者ADSL的方式来实现宽带的接入。
但是在某些条件下,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光纤的覆盖范围受限、成本高昂,ADSL则往往存在距离和信号干扰等问题。
电力通信技术作为一种相对成熟且应用广泛的通信技术,可以为小区宽带接入提供一个可靠、高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电力通信解决小区宽带接入的方案。
一、电力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电力通信技术是指利用低压电力线路进行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原理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一定的高频信号,通过对低压电力线路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较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电力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广电、物联网、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电力通信解决小区宽带接入的方案电力通信技术可以为小区宽带接入提供一种替代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覆盖范围广:电力线路遍及小区各个角落,电力通信技术将整个电线路视为一个通信载体,覆盖范围很广。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或者地形复杂的地区,光纤等方式的覆盖存在困难,电力通信无疑是一种更可行的选择。
2、成本低廉:与光纤等方式相比,电力通信所需的设备和维护费用都非常低廉。
电力通信设备安装在配电室或者电表箱内,无需其他专业设备,省去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成本。
3、稳定性好:电力通信技术使用电线作为信号传输的载体,不受距离和信号干扰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同时由于设备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对小区内的宽带网络构成的影响也较小。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技术是解决小区宽带接入的有效方案之一。
当然,电力通信技术也存在不足,比如传输速率相对较慢,不能满足一些大型游戏、高清视频等需求。
因此,在选择方案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但是总体而言,电力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成熟且经济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力无线宽带专网解决方案

下行:108Mbps
四、LTE专网优势-时隙配比优势
视讯类
移动互联网类
其它类
移动搜索 移动广告 移动社区网 络
……
上下行配 置类别 编号
0 1 2 3 4 5 6
上下行 配置比
3:1 2 :2 1:3 3:6 2:7 1:8 5:4
帧编号 0 123456789 D SUUUDSUUU D SUUDDSUUD D SUDDDSUDD D SUUUDDDDD D SUUDDDDDD D SUDDDDDDD D SUUUDSUUD
四、LTE专网优势-应用优势
技术优势 频谱优势
TD-LTE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4G的技术,相对 3G等无线接入技术,带宽有革命性的突破,各种业务QOS得到了很
好的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网络也更加安全可靠。
TDD频谱资源丰富,不需要对称性,容易获取,投资性价 比高,特别是政务网建设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电力无线宽带专网解决方案
GLOBAL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 INTEGRATED SERVICE PROVIDER
一、电力通信网概述
配电自动化主站
供电企 业信息 集成
配电GIS
变电所自动化
通信网络
馈线自动化 用电自动化
➢城市10kV线路全年 平均利用率在30%以 下,美国为43%,最 大负荷时刻,平均负 载率普遍在40~50% 以下,而东京为75% 以上; ➢供电可靠性方面, 2009年全国城市用户 年平均停电时间为 9.111小时,而东京为 5分钟。
作为整个系统中必不可缺的就是安全的传输网,LTE专网设计使用不同频段既能够保证所 采集的数据能够无干扰安全的传输到数据中心,也能够安全准确无误的将数据中心的信令下传 给智能采集设备。
接入网解决方案范文

接入网解决方案范文接入网是指将计算机、手机、服务器等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并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接入网的解决方案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接入网解决方案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接入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设备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需要有一套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网络线缆、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在建设接入网基础设施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拓扑:选择适当的网络拓扑结构对接入网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和总线型。
在确定网络拓扑时,需考虑设备数量、传输距离、网络拓扑结构的可扩展性等因素。
2.网络安全:接入网作为与互联网连接的重要环节,要注意网络安全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考虑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的使用,以保护网络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访问的威胁。
3.带宽和传输速度:为满足不同设备对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的需求,接入网的基础设施需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和高速传输的能力。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网络线缆和交换机,以及调整网络配置来提高传输速度和带宽。
4.网络管理:建设接入网基础设施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这包括设备的监控和维护、故障排除和网络优化等工作。
二、接入网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的接入方式有多种选择,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接入方式。
1.有线接入:有线接入是最常见的接入方式,通过使用网线将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
有线接入通常可以提供稳定的传输速度和带宽,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和稳定连接的场景,如企业办公室、数据中心等。
2.无线接入:无线接入是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连接的方式。
这种接入方式具有灵活性,用户可以在覆盖范围内随意移动,并且减少了布线的成本和麻烦。
无线接入适用于移动设备比较多、需要移动自由度较大的场景,如咖啡厅、图书馆等。
3.光纤接入:光纤接入是一种高速、长距离传输的接入方式,通过光纤传输信号。
电力行业网络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网络解决方案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行业对网络解决方案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电力行业在网络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系统不稳定、网络延迟高、数据安全性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力行业需要采用合适的网络解决方案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力行业常用的网络解决方案,并深入探讨其特点和优势。
1. 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能够采集、处理并传输各种信息的分布式无线传感系统。
在电力行业中,WSN可以用于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通过将传感器部署在电力设备上并与网络连接,可以实时地获取设备状态、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进一步实现远程监控和维护。
WSN的优势包括覆盖范围广、成本低、实时性强等。
它可以覆盖整个电力系统,并能够实时地收集数据和控制设备。
此外,WSN的安装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对电力行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解决方案。
2.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资源集中在云端服务器上,实现对资源的共享和分配。
在电力行业中,云计算可以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的电力设备数据。
通过将电力设备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帮助电力行业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设备数据。
另外,云计算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访问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3.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基于软件的网络架构,它通过将网络控制和数据转发分离,实现对网络的灵活管理和配置。
在电力行业中,SDN可以用于实现对电力网络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通过使用SDN,在电力系统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可以更好地互联和协同工作。
SDN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调整,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此外,SDN还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安全性,例如流量监测、入侵检测等功能。
4. 数据安全保障在电力行业中,数据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华为公司电力系统接入网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电力系统接入网解决方案电力专用通信网不仅承担着电力系统的生产指挥和调度,而且为行政管理和自动化信息传输提供服务,既需要支持调度电话和行政电话这两种基本的语音业务,还需要支持远动、SCADA实时数据通信、图像监控信号传输等业务,并通过E1或N×64kb/s接口提供会议电视等视频业务。
华为HONET综合业务接入系统,支持丰富的话音、数据及电力系统各种特殊业务接入,充分满足电力系统建立集语音、数据、视频、计算机互连等业务于一体的电力综合数字通信信息网的需求。
1、支持综合业务接入∙普通电话业务:支持目前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基本业务和新业务,支持通过环路中继接入小交换机。
∙ISDN接入:ISDN 2B+D和ISDN 30B+D接口。
∙模拟租用线业务:Z接口延伸、热线业务。
∙电力专网特殊业务:支持2/4线E&M中继、远动数据传输、调度业务透传等。
各种速率的DDN专线业务接入:提供子速率(2.4K、4.8K、9.6K、19.2K、48K)V.24接口、64KV.24/V.35接口、N×64K(N=1~31)V.35接口、N×64K的FE1接口等用户接口,支持以E1、2B1Q、V.35/V.24等接口与DDN节点机对接。
2、支持ONU 64Kb/s D/I功能HONET任何一个V系列ONU均可提供64Kb/s级别交叉连接功能,在任何一个ONU上均可接入业务节点,支持模块级连和模块互连,突破了传统以OLT为中心的星型结构。
ONU之间可直接实现专线互连,各模块之间可以组成网状结构,业务接入和组网方式更加灵活。
该功能非常适合电力专网专线业务多、组网较为复杂的特点,可有效提高E1资源、光传输资源的利用率。
3、支持框间资源共享与动态收敛华为公司ONU的主控板PV4/PV8可直接提供V5.2接口,无需额外配置V5.2协议处理板,在OLT和ONU实现两级资源共享,OLT 的V5中继为所有ONU共享,ONU实现框间共享出口中继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农网通信网整体解决方案前言智能电网计划中提到坚强的智能电网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建立的现代化电网,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是迎来了“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的春天”。
电力通信网络按照功能划分,主要包括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而在各具体区域里传输网又可以划分为骨干传输网、汇聚传输网、接入传输网。
对于农村电力通信网络来说,可以把它理解为县级的接入网。
而目前农村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电力网的发展,一方原因主要是它处于电力通信网络的边缘(接入网),属于支线通信网,其网络布局多呈“面”状分布,比较分散。
对于众多的66kV、35kV及其以下站点,早期的建设模式显然已经是不适合的,沿用110KV 以上站点构成骨干网的SDH+PCM的建设方式及经验,成本过高;使用低廉的PDH+PCM的老旧方式,又不满足当前网络对业务、对管理等等方面提出的新需求。
所以针对数目日益增长的农网站点,如何对已有网络的改造、新建通信网络的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是电力通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公司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接入网技术的发展,通过近十年来的探索与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大型项目经验。
凭借着自身优势与不懈努力,成功配合各地专网、运营商客户进行了一系列复杂、高难度的系统网络的建设,并受到一致好评。
本篇文章,简要概括**公司公司如何结合自有产品,针对电力通信系统建设要求提出的多种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录一:农网通信网现状分析 (4)1、农网通信网的现状 (4)2、农网通信网的现存问题 (5)二:网络规划设想 (8)1、农网通信网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8)2、农网通信网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演进 (9)三、典型应用案例: (11)1、某地市电力调度网改造案例 (11)2、某地市农网改造案例 (13)3、某地市35kV变电站光电一体化接入案例 (16)四、产品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光电一体化H系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光电一体化/光电一体化系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光电一体化系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光电一体化E系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复用器系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光保护系列产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农网通信网现状分析我国按变电站等级划分,农电网主要是涉及到110kV变电站以下的大量66kV、35kV变电站及10kV开闭所等构成的供电销电网络。
主要业务类型为:调度电话(2W语音)、站内远动(RS232)、站内自动化(E&M/V.24)、站内OA、视频监控(FE)等,而且目前对于高带宽以太网业务的需求正在逐步加大。
1、农网通信网的现状地区调度中心一般覆盖所属县调、集控站、供电所以及110kV(66kV)、35kV 变电站等,其业务主要有数字(或模拟)远动、调度电话、OA和视频会议(或监控)等,在建设之初,因业务容量较低,加之当时的通讯技术,其网络建设主要思想是以110kV及以上站点为主站点,通过SDH传输形成环网,然后再以环上各点为一个大型汇聚点,通过链状网、星状光纤网络结构延伸,接入其临近的66kV、35kV变电站和供电所等。
如下图(1)所示:图(1)此种网络结构及接入模式,在早期很多地区调度网中都在应用。
在地调中心,往往放置机架式PCM、机架式协转用于汇聚下游站点的业务,而线路传输往往通过SDH光端机和传输网进行。
在110kV变电站,其站点业务也是用于地调中心对应的PCM提高接入,当一些数据业务,诸如OA、视频业务等,因PCM设备功能有限,故往往还需要架设协转设备或是通过MSTP技术来提供高带宽的以太网通道。
其下游的站点,往往通过点对点的PDH光端机进行延伸。
所有业务会通过E1连接到传输、或SDH光端机上,再通过传输网络向地调中心汇聚。
66kV、35kV变电站和供电所这些站点,通过PDH光端机接入后,也采用PCM 或协转等设备来提供语音、RTU和OA、视频业务。
当其临近有新建的35kV站点及供电所时,仍然会通过点对点的方式成链状、星状网络提供接入。
这样就逐步形成了目前大多数地调网络的结构,这种建设思想在网络建设之初是很有效率的,但是随着业务发展、66kV、35kV站点的不断新建,尤其是逐步纳入农网的站点时,其弊端亦逐步暴漏出来,这也就是当下对网络进行改造接入模式的驱动力。
2、农网通信网的现存问题从图(1)中不难看出,农网业务多样,涉及多种业务接口,包括:SDH、PDH、E1、FXS、FXO、RS232、E&M、V.24、FE等,如何进行各种业务的统一接入?而且目前有很多业务诸如OA、视频等,对于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提速的呼声不断,而早期使用的PCM中的以太网技术又不足以提供高带宽以太网通道,使用协转又会增加维护成本,那么又产生了如何接入高带宽IP业务、如何平滑地向IP 网络过渡的问题。
现网所使用的设备包括SDH、PDH、PCM、协转、收发器等一系列功能单一的设备,而且PDH设备存在网管盲区,这些必会形成多厂家采购、分别管理,同时带来如何实现统一网管的问题。
设备种类多、功能单一,势必也会增加投资成本,增加故障点,加大维护难度,所以又带来了如何降低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的问题?现网这些设备大多不具备网络保护能力,对于农网各种业务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存在很大问题。
另外,随着目前电力骨干传输网络的高速发展,现有SDH/MSTP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对实际带宽和网络维护管理的需求,开始了新技术应用的尝试,通过OTN 技术、PTN技术进行骨干网的搭建,那么对于接入侧网络来说,就引出了如何保护已有建设投资,如何平滑接入骨干网的兼容问题。
综上所述,形成了目前对农网通信网改造的驱动力,如图(2)所示:图(2)根据当前网络的现状及问题,**公司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有产品提出了自己的产品设想及改造方案。
首先,我们设想系统功能,其应具备以SDH、PDH、PCM、协转等一系列TDM 业务功能,实现光电一体化,从而解决维护及管理上的问题,实现技术融合、设备融合、管理融合。
同时,既然实现考虑未来网络、业务的IP化,尤其是调度网和信息网的分离,该系统应当具备IP交换核心,以保证后续发展,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具备双网双核心的光电一体化产品,来完成农网复杂的多种业务的统一接入,完成农网接入设备的统一管理,同时,降低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
其次,以此系统为基础,采用光纤接入,实现覆盖66kV、35kV、乡供电所站点的光网络,初期建设可以结合投资情况,通过SDH传输网,提供低带宽的业务接入尤其是以太网业务;随着业务扩容,在已具备SDH接入的系统功能基础上,对于高带宽以太业务可以采用EOP、EOS技术,此时整个业务承载的SDH传输网将需要进行升级扩容,以提供更高的承载能力。
在这些阶段,调度和信息的业务全是依靠传输实现的。
然后,当采用以太网技术为主的信息业务升级到更高带宽要求,且地区电力通讯网络110kV、66kV、35kV站点分别建立起SDH传输网和IP综合数据网后,在接入层仍可采用原有线路,因为系统具备TDM、IP两种交换核心,可以对调度、信息两大类业务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不需要增加设备、不需要增加路由,即可迅速完成整个农网调度、信息业务分离和接入,以上所有操作完全可以借助地调中心和信息中心的网管进行,这样也就实现了向业务IP化的平滑过渡。
最后,我们通过光保护设备以及光电一体化产品本身具备的组建SDH环网保护的能力,可以很好的实现接入业务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我司凭借丰富的自有产品及强劲的研发实力,总结多年来与电力、军队、金融、石油等专网客户的合作经验,对电力农网提出以下两个接入解决模式。
其中使用了我司自主研发的光电一体化系列产品,其设备结构分6U、3U和1U三种,对应的子系列为光电一体化、光电一体化和光电一体化E系列、光电一体化系列、复用器系列及光保护系列产品,以下方案中为便于称呼,均以光电一体化产品统称。
二:网络规划设想1、农网通信网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全国开始了进行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进行光缆的铺设,对于大量的66kV变电站、35kV变电站、10kV开闭所以及供电所等站点缺少传输资源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通过光缆资源搭建传输通信网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结合上面提到的农网通信网改造的驱动力,在网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下面的改造设想,如下图(3)所示:图(3)方案描述:本方案根据现有网络布局,整合功能单一、数量众多的原有接入设备,在各变电站及调度中心根据网络架构及业务量放置相应的光电一体化产品,通过其强大的业务接入能力、高可靠的设备级和网络级安全可靠性,很好的满足了农网通信网的网络需求。
方案优点:1、丰富的业务接口,可提供SDH、PDH光口,语音、E&M、RS232等业务接口,也可以提供大颗粒的以太网业务接口,满足各种业务需求。
2、设备安全可靠,重要部件如交叉、网管及电源部分,均可冗余备份;3、组网方式多样,可组建链型、环型拓扑结构,网络级的安全保护机制,提高网络安全性。
4、精简了网络结构,减少故障点,便于运维管理。
5、业务接入与传输合一,实现全网设备统一网管。
2、农网通信网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演进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到,原有的电力承载网络其业务接入侧通常是承载到SDH/MSTP的汇聚层网络,从而实现各变电站调度业务的正常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