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法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概念: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市场失灵2、政府决策失误3、科学的不确定性4、涉及环境问题的国际贸易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概念:为了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行政、法律、科学技术、经济和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各种公害活动的总称。

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比如地震海啸,次生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1、综合性2、科学技术性3、区域特殊性4、社会性和公益性5、前瞻性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作用:1、它是在环境与发展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协调器2、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器3、它是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4、它是明确各种环境保护职责和权利义务的有效手段5、它是维护国家环境权益,开展环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基本特点和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的基本准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功能:1、指导功能2、约束功能3、补充功能

协调发展原则(论述)

协调发展原则又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共同进行,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健康的运行。

人类为寻求一种合适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不断的努力,在人类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式。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紧迫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的实现。”1987年,由挪威手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呃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妨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是指“代内公平”,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存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不妨碍后

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是指“代际公平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承认并努力做到,是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片面的自私的,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波度了后代人的本来应当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发展的战略。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额原则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基本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要求。

协调发展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有限度的发展,即对发展需要限制。从“需要”和“限制”两个方面来理解,“需要”是指人类需求的满足,包括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改善生活的需要,这是发展的目标;“限制”即我们的发展是有限度的,不能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三者的协调统一。(二)、协调发展是从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对发展方式提出的一种要求,这种发展方式既要符合经济规律,也要符合生态规律。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小恒泰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环境法应向对环

境整体的、持续的保护方向发展。

因此,应当严格贯彻协调发展原则:1、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决策当中,并通过一定的法律予以规范2、将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去

公共信托论环境权理论

风险预防原则论述

风险预防原则又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是现代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要求,他适应了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一项经验总结。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逐渐把人类推向了环境恶化的边缘。鉴于环境风险具有危害后果的不确定性,要求人类不断采取措施防范环境危害,而且采取措施防范环境恶化,为此现代化环境反将风险防范确立为其基本原则。该原则是国内外防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推荐了一揽子预期性的环境政策。在同一时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也提出建议,即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预防为主。1982年5月《内罗毕宣言》提出预防环境破坏的重要性。1992年在里约热内陆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确认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使预防污染、全面管理、综合防治的环境保护战略和环境管理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另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世界自然宪章》等国

际化环境条约也有许多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就我国来讲,早在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中就已经提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风险预防原则是指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和环境破坏等,应当事项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而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它的内涵包括:1、风险预防原则是现代化环境保护的灵魂,体现了防与治的辩证关系。防治为主,并不代表治理措施不重要,它是指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要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运用技术和工程办法消除或减少其有害影响,做到防治结合。2、风险预防原则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效率原则的结合,使环境保护和管理更趋全面和科学。

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耗费的时间和金钱相当高,预防措施则经济的多,因此要采取措施贯彻预防风险原则: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就是对环境保护的各方面关系做到通盘考虑进而制定国土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2、建立健全环境与资源保护制度。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均有专章和专款规定。3、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提高环境科学技术水平。

协同合作原则(学理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国家各部门之间,以及在国家和地区之间,重新审视原有利益与环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